国家级精品课程《高级英语》课程建设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级精品课程《高级英语》课程建设方案

一、建设目标:用五年时间,把高级英语建设成为一门充分践行“学生本位”、“素质本位”思想,人文色彩浓郁,时代内涵丰富,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手段先进,教学环境信息化特色突出,课程评价体系完善,自我革新能力强的高年级“核心”课程。

二、建设步骤:本课程建设将在多项“分目标”同时并举的基础上,采取分层次、有优先、有重点、逐年推进的建设方略。具体规划如下:

1.人文及时代内涵建设

(1)本课程组刚刚编写、出版的《新编高级英语教程》取材广泛,选材新颖,时代性强,人文内涵丰富,这为本课程实现未来5年的“人文及时代内涵”建设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适时引入、编写一批教辅、学辅材料,进一步扩充本课程人文内涵,保持其时代性。 (3)在课堂教学中,充分挖掘现有教材的人文内涵,探索有利于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创新精神的授课形式。

(4)将对学生人文、科学精神的培养作为设计、开展实践课教学的基本要求之一。 2.教学环境信息化建设

(1)“高英”课堂教学网建设:A. 完善并适时更新现有的电子资料库——CAI课件,背景知识、作者简介、语言知识点、文本赏析、注释、相关话题导引、习题、试题等教辅、学辅材料;B. 逐步实现课程全部模块授课录像并上网;C. 在现有朗文、韦氏、金山词霸等在线词典的基础上,再投放几部高质量的网络词典;D. 建设网上学习资料下载平台。

(2)校园网、局域网建设与利用:A. 进一步拓展校园网的“资源”功能;B. 开展网上资源利用研讨活动;C. 进一步发掘Internet网上学习资源,提供具体链接地址。

(3)在线语料库建设:A. 探索能充分利用现有BNC、BROWN,LOB,LDC等在线语料库的教学新形式;B.适时购进1-2个切合“高英”(及其它课程)教学、科研需要的国、内外语料库(尤其是英、汉平行语料库);C.力争自主建设1-2个切合本课程及其它多门课程教学、科研需要的校本语料库。

3.教学过程建设

(1)课堂教学建设:A. 教学理念与方法:开展对学生期望的理想教学形式的调查分析,进一步探索能充分实践启发、体验式、发现式、研究式、合作式等现代教学理念的有效授课形式,拓展其内涵。B. 教学资源:探索能有效利用现有多功能教学资源形式的途径和方法;开辟新的资源形式;加强网络教学资源的动态性、再创性、多样性、结构合理性研究。C. 教学手段:探索能增强课堂感染力、提高教学效果的各种传统及信息化教学手段。D. 加强信息化学习方式(如适应性学习、WebQuest 学习,探险性学习)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E.加强课堂教学评估指标研究。

(2)在线辅助教学建设:A. 创建网上学习社区,构筑学生自主学习平台。B. 创设BBS电子布告板系统,增加师生互动。C. 建立师生个人电子档案,探索在线教学规律。D.加强网上教学实践技术培训。 (3)实践课建设:A. 融高年级学生毕业论文写作与实践课教学于一体;B.通过实践课培养学生的体验式、探究式学习能力以及人文素养和科学创新精神;C.通过实践课为学生提供就业、创业的体验和能力训练;D.探索一切行之有效的实践课形式,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创新能力,交流能力、协作能力、适应工作的能力、知人处事的能力以及灵活应变的能力。

4.革新能力建设

(1)大力开展科研活动:A. 按照“分工负责,各攻一块”的思路,进一步推动有关教学目标、理念、内容、方法、设计以及教育技术、课程管理、教学资源等的攻关活动向纵深发展。B.加强对语料库语言学、

二语习得、语言测试、教育学、课程论等领域与教学相关问题的研究。C. 加强对信息化教学助学事件的研究。D. 加强对国内外教改动态研究。E. 选编国内外(应用)语言学、教学法、课程论等方面最新研究成果500-1000篇作为课程组教师学习资料。

(2)加强学术交流:A. 建立与CELEA、AILA的联系与合作;B. 开展例行的教学研讨会,适时发起并举办全校性、全市性课堂教学研讨会,在此基础上力争主办一次CELEA 年会;C.鼓励并支持课程组更多老师参加高层次学术研讨会。

(3)师资队伍建设:A.选派更多老师到国内外接受中、短期培训,鼓励更多老师进行学历进修;B.继续推进中青年教师“胜任-能手-专家”梯级培育计划以及“系-校-市-全国”四级名师打造计划,探索能更有效实施这一计划的新形式。

5.课程评价体系建设

(1)课堂教学评估:A. 课前准备评估:教材重难点、深广度把握情况;个人与集体备课结合情况;教案、讲稿规范程度;辅教用具、材料准备充分程度;教学内容、充实更新程度等。B. 课堂教学效果评估:教态、思路、逻辑性、系统性、内容更新性、重难点突破程度、语言简练性、教学方法适合性、教学手段创新性、学生思维训练程度,信息资源使用情况等。C. 后继工作评估:网络辅助教学开展情况、课外作业精选、适量及批改情况、课外辅导交流情况等。

(2)实践课教学评估:A. 教学形式创意性;B. 培养人文素养和科学创新精神的潜在性;C. 与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相关程度等。

(3)教师自我提高情况评估:A. 对应用语言学以及教学法相关理论学习情况;B. 对所承担教学问题攻关情况;C. 教研活动及学术会议参加情况;D. 科研论文发表数。

(4)学生评价:A. 评估方式:自评与考评、过程与结果、形成性与总结性、理论性与操作性相结合。B.评估内容: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课堂学习与网络自主学习、专业发展与个性发展、掌握性技能与创造性技能等相结合。

三、课程资源上网时间表:

2007-2008: 朗文、韦氏、金山词霸等在线词典,CAI课件,课程人文及时代内涵建设报告 2008-2009: 在线语料库课堂教学使用情况报告,课程教学环境信息化建设报告

2009-2010: “高英”课堂教学网重要资源,课程优质教学建设报告

2010-2011:教师学习资料汇编,课程评价指标体系,课程革新能力建设报告2011-2012: 课程其他主要资源,课程评价体系建设报告

英语语言文化系

《高级英语》课题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