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药物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核医学复习重点总结

核医学复习重点总结

第一章总论核医学定义:是一门研究核素和核射线在医学中的应用及其理论的学科。

主要任务是用核技术进行诊断、治疗和疾病研究。

核医学三要素:研究对象放射性药物核医学设备一、核物理基础(一)基本概念:元素---凡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称为一种元素核素---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及核能态均相同的原子称为一种核素。

放射性核素----能自发地发生核内结构或能级变化,同时从核内放出某种射线而转变为另一种核素,这种核素称为放射性核素。

(具有放射性和放出射线)稳定性核素----能够稳定地存在,不会自发地发生核内结构或能级的变化。

不具有放射性的核素称为稳定性核素。

(无放射性)同位素----具有相同的原子序数(质子数相同),但质量数(中子数)不同的核素互为同位素。

同质异能素----- 核内质子数、中子数相同,但处在不同核能态的一类核素互为同质异能素。

(质量数相同,能量不同,如99mTc和99Tc)(二)核衰变类型四种类型五种形式α衰变释放出α粒子的衰变过程,并伴有能量释放。

β衰变放射出β粒子或俘获轨道电子的衰变。

β衰变后,原子序数可增加或减少1,质量数不变。

•β-衰变•β+衰变•电子俘获(EC)γ衰变核素由激发态或高能态向基态或低能态跃迁时,放射出γ射线的衰变过程γ衰变后子核的质量数和原子序数均不变,只是核素的能态发生改变。

放射性核素的原子核不稳定,随时间发生衰变,衰变是按指数规律发生的。

随时间延长,放射性核素的原子核数呈指数规律递减。

N=N0e-λtN0:t=0时原子核数N:t时间后原子核数e:自然对数的底(e≈2.718)λ:衰变常数(λ=0.693/T1/2)物理半衰期(T1/2)生物半衰期(Tb)有效半衰期(Te)1/Te=1/T1/2+1/ Tb放射性活度描述放射性核素衰变强度的物理量。

用单位时间内核衰变数表示,国际制单位:贝可(Becquerel,Bq)定义为每秒1次衰变(s-1),旧制单位:居里(Ci)、毫居里(mCi)、微居里(μCi)换算关系:1Ci=3.7×1010Bq比活度单位质量物质内所含的放射性活度。

核医学(期末复习资料)

核医学(期末复习资料)

核医学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1.单光子显像:是使用探测单光子的显像仪器(如伽马照相机、SPECT)对显像剂中放射性核素发射的单光子进行的显像。

2.正电子显像:是使用探测正电子的显像仪器(如PET、符合线路SPECT)对显像剂中放射性核素发射的正电子进行的显像技术。

3.有效半衰期:由于物理衰变和机体生物活动共同作用而使体内放射性核素减少一半所需的的时间。

4.物理半衰期:放射性核素的数量因衰变减少一半所需要的时间,用T1/2表示。

5.核医学:核医学是研究核科学技术在疾病诊治及生物医学研究的一门学科。

它是利用核素示踪技术实现分子功能显像诊断和靶向治疗的特色专业学科,并利用核素示踪进行生物医学基础理论的研究。

6.放射免疫分析:是以放射性核素作为示踪剂的标记免疫分析方法,它是建立在放射性分析高度灵敏性与免疫反应高度特异性基础之上的超微量分析技术。

7.核素:质子数、中子数均相同,并且原子核处于相同能级的原子,称为一种核素。

8.放射性核素:原子核处于不稳定状态,需通过核内结构或能级调整才能趋向于稳定的核素称为放射性核素。

9.肿瘤前哨淋巴结:从局部肿瘤引流的第一站淋巴结。

10.心机可逆性缺损:负荷心肌显像呈现为放射性缺损或稀疏,静息或延迟显像填充或“再分布”,见于心肌缺血。

11.心机固定缺损:负荷心肌显像呈现为放射性缺损,静息影像显示该部位仍为放射性缺损,见于心肌梗死、心肌瘢痕和“冬眠心肌”。

(冬眠心肌”:是指由于冠状动脉血流长时间减少,造成心肌细胞功能受损但仍保持代谢活动,其细胞膜完整,心肌并未坏死,恢复血流灌注后心功能可以改善或恢复正常。

)12.标准化摄取值:是PET显像时半定量评价病变组织代谢率的指标,即局部感兴趣区平均放射性活度(MBq/ml)/注入放射性活度(MBq)/体重(g).13.T/NT:靶/非靶比值:是指放射性药物在靶器官或靶组织中的浓聚量,与非靶器官或组织特别是与相邻的非靶器官或组织中的浓聚量之比。

核医学复习资料

核医学复习资料

核医学27反射性核素的制备三大类:核反应堆制备,医用回旋加速器制备,放射性核素发生器制备28.物理半衰期:在单一的放射性核素衰变过程中,放射性活度减少一半,所需要的时间是放射性核素的一个重要特征参数。

29什么是生物半衰期:指进入生物体内的放射性核素,经各种途径从体内排出一半所需要的时间30.1合成代谢,细胞吞噬,循环通路,选择性摄取,选择性排泄,通透弥散,细胞拦截,离子交换和化学吸附,特异性结合14.放射性核素示踪计数:是以放射性核素或标记化合物作为示踪剂,应用射线探测器检测示踪剂分子的行踪,研究被标记物在生物体系或外界环境中分布状态或变化规律的技术9.放射性活度:单位时间内发生的核衰变次数,反映放射性强弱的物理量。

1.核医学:是一门利用开放型放射性核素对疾病进行诊断、治疗和科学研究的学3.炸面圈:骨显像时病灶中心显像剂分布减少,病灶周围显像剂增高呈环形的影像表现。

多见于股骨头缺血坏死。

是通过静脉注射的方式将放射性核素标记的亲骨性显像剂引入体内,该类显像剂可以与骨组织内的无机盐和有机质紧密结合,在体外通过核医学成像仪器显示显像剂在骨骼系统内的分布,获得骨骼系统的影像。

13.超级骨显像:某些累计全身的骨代谢性病变,呈现显像剂在全身骨骼积聚异常增高,被称为超级骨显像或过度显像,1.正常典型肾图的三段的名称及生理意义是什么?名称:a段放射性出现段;b段示踪剂聚集段c段排泄段生理意义:a段静脉注射示踪剂后10s左右肾图急剧上升段。

此段为血管段,时间短,约30s反映肾动态的血流灌注相;b段:a段之后的斜行上升段,3-5min 达到高峰,其上升斜率和高度与肾血流量、肾小球滤过功能和肾小管上皮细胞摄取、分泌功能有关。

反映肾皮质功能与肾小管功能;c段:b段之后的下降率与b段上升斜率相近,下降至峰值一半的时间小于8min。

为示踪剂经肾集合系统排入膀胱的过程,主要反映上尿路的通畅情况和尿流量多少有关1.核医学:是一门利用开放型放射性核素对疾病进行诊断、治疗和科学研究的学科2.核医学特点:①高灵敏度②方法简便、准确③合乎生理条件④定性、定量、定位研究的相结合⑤专业技术性强3.核医学显像:①功能性显像②无创性检查③图像融合④解剖分辨力低4.核素:质子数相同,中子数相同,具有相同能量状态的原子8.半衰期:放射性核素数量因衰变减少一半所需要的时间9.放射性活度:单位时间内发生的核衰变次数,反映放射性强弱的物理量。

放疗考试复习资料

放疗考试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1. 源皮距(SSD):表示沿射线中心轴从射线源到皮肤表面的距离。

不同治疗方式采用的源皮距不同。

2. 计划靶区(PTV): 由于日常摆位,治疗中靶位置和靶体积变化等因素引起了扩大照射的组织范围,以确保临床靶区得到规定的治疗剂量。

3. 切线野照射技术: 在放射治疗时,使照射野的一侧边缘开放,用放射线束将被照射部位“切割”出来,这种照射方式称为切线野照射技术。

4. 治疗区:90%等剂量曲线所包括的范围。

5.剂量体积直方图DVH: 是一种直观表达照射区域内吸收剂量分布是否均匀的方法,即将照射区域内各点照射剂量与频度分布以直方图的形式表达。

5. 近距离放疗技术:利用人体自然腔道或组织间隙,将放射源直接放入或植入肿瘤所在部位进行照射。

又称内照射。

6. 肿瘤区(GTV):肿瘤临床灶,为一般的诊断手段能够诊断出的可见的具有一定形状和大小的恶性病变的范围包括转移淋巴结及其他转移病变。

7. 宫颈癌时AB点的定义:A点即阴道穹隆垂直向上2cm,与子宫中轴线外2cm 分交叉处,解剖学上相当于子宫动脉和输尿管交叉处,自A点水平向外延伸3cm 处为B点,相当于闭孔淋巴结节区。

这个定义为曼彻斯特系统提出。

8. 源轴距(SAD):从放射源前表面沿射线束中心轴到等中心的距离。

填空题:1、放射治疗在肿瘤治疗中的地位:45% 的恶性肿瘤可以治愈,其中手术治愈22% ,放射治疗治愈18%,化学药物治疗治愈5%。

2、口腔癌病理类型以鳞癌为主。

口腔癌中,淋巴结转移率最高的是舌癌。

3、不规则野挡铅技术对挡铅厚度要根据放射线能量而定,钴60 需 5 CM厚铅,6 MV X线需 6.5 CM厚铅,8 MV X线需 7 CM厚铅4、纵隔肿瘤姑息性放疗主要用于:晚期病人,目的是:解除病人痛苦,缓解压迫症状。

5、鼻咽癌最好发部位为咽隐窝,咽隐窝位于鼻咽腔的侧壁,咽隐窝顶端正对破裂孔,距破裂孔仅1cm,鼻咽腔的后壁为第一、二颈椎。

6、精确放射治疗主要包括适形放射治疗、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三维调强放射治疗以及图像引导放射治疗。

肿瘤放射治疗学-复习重点+答案

肿瘤放射治疗学-复习重点+答案

肿瘤放射治疗学-复习重点+答案源皮距SSD:射线源沿射线中心轴到体模表面的距离。

源瘤距STD :射线源沿射线中心轴到肿瘤中心的距离。

源轴距SAD:射线源到机器等中心点的距离。

机器等中心点:机架的旋转中心、准直器的旋转中心及治疗床的旋转中心在空间的交点。

PDD:百分深度剂量:体模内射线中心轴上某一深度d处的吸收剂量 Dd与参考深度d0处吸收剂量D0之比的百分数,就是描述沿射线中心轴不同深度处相对剂量分布的物理量。

等效方野:如果使用的矩形野火不规则野在其照射野中心轴上的百分深度剂量与某一方形野的百分深度剂量相同时,该方形野叫做所使用的矩形或不规则照射野的等效方野。

MLC :多叶准直器:相邻叶片沿宽度方向平行排列,构成叶片组,两个相对叶片组组合在一起胸成MLC。

Bolus:等效组织填充物:包括石蜡、聚乙烯、薄膜塑料水袋、凡士林、纱布及其她组织等效材料。

在皮肤表面及组织欠缺的位置填入组织等效物,达到改善剂量分布的效果。

剂量建成效应:百分深度剂量在体模内存在吸收剂量最大值,这种现象称为剂量建成效应。

GTV :肿瘤区:就是可以明显触诊或可以肉眼分辨与断定的恶性病变位置与范围。

CTV :临床靶区:包括了可以断定的 GTV与(或)显微镜下可见的亚临床恶性病变的组织体积,就是必须去除的病变。

ITV :内靶区:包括CTV加上一个内边界范围构成的体积。

PTV:计划靶区:就是一个几何概念:包括ITV边界(ICRU62号报告卜附加的摆位不确定度边界、机器的容许误差范围与治疗中的变化。

确定性效应:就是指受照剂量超过一定阈值后必然发生的辐射效应。

随机效应:发生概率与受照射的剂量成正比,但其严重程度与剂量无关。

主要表现为有法远期效应,包括恶性肿瘤与遗传效应。

TD5/5 :表示在标准治疗条件下治疗的肿瘤患者,在5年之后因放射线造成严重损伤的患者不超过5%。

TD50/5 :表示在标准治疗条件下治疗的肿瘤患者,在5年之后因放射线造成严重损伤的患者不超过50%。

(完整版)放射卫生学复习资料

(完整版)放射卫生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天然放射源、人工辐射源、松散型污染,控制区、监督区、医疗照射、职业照射,封闭源,开放源(选三个)1、人工辐射源:人工生产的能释放电离辐射的装置或经过加工提炼的天然辐射源2、天然辐射源:自然界存在的能释放出放射线的物质3、松散型污染:既非固定性污染,污染物与表面结合差,可轻易转移的污染4、控制区:要求或可能要求采取专门防护措施或安全手段的任何区域,以便在正常工作条件下控制正常照射或防止污染扩展和防止潜在照射或限制其程度。

5、监督区:未被确定为控制区,通常不需要采取专门防护措施的安全手段的、但要不断检查其职业照射条件的任何区域。

6、医疗照射:在医学检查和治疗过程中被检者或病人受到电离辐射的内、外照射。

7、职业照射:除了国家有关法规和标准所排除的照射以及根据国家有关法规和标准予以豁免的实践或辐射源所产生的照射以外,工作人员在其工作过程中所受的所有的照射。

8.、封闭源:永久地密封在包壳内并于某种材料紧密结合的放射性物质9、开放源:非密封的,与环境介质接触的放射源二:1、人类受到在照射包括哪些?天然辐射有哪些类型?天然照射与人工照射。

天然照射包括宇宙射线和天然放射性核素发出的射线(陆地辐射、增加了的天然照射、天然本地照射致人类有效剂量)2、各种类型的放射性核素(天然、人工、宇生、原生、氡等)致成人年有效剂量,以及新建房屋和已建房屋氡浓度的要求。

天然:2.4mSv宇生放射性核素的年有效剂量,14C是12μSv,22Na是0.15μSv,3H是0.01μSv,7Be是0.03μSv。

原生放射性核素(即天然放射性核素):外照射:0.46mSv,内照射(Rn除外):0.23Rn人工辐射源人均年有效剂量:医学X射线诊断:0.4mSv大气层核试验:0.005mSv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0.002mSv核能发电小于0.2μSv人工辐射源对职业人员的照射年有效剂量:0.6mSvRn致成人年有效剂量:1.2mSv(室内:1.0mSv;室外:0.095mSv)3、放射防护的目的?辐射防护发展几个阶段特点目的:防止确定性效应的发生;减少随机性效应的诱发⏹防护发展几个阶段特点:1928年,“国际X射线与镭防护委员会”成立⏹1930年,出现加速器,防护跟不上⏹1934年,国际X射线与镭防护委员会提出以每天0.2R或每周1R作为“耐受剂量”⏹1942年,美国建成反应堆,防护需要激增⏹1950年,“国际X射线与镭防护委员会”更名“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耐受剂量”下降为每周0.3R,同时易名“容许剂量”⏹1953年,导出90种放射性核素最大容许浓度⏹1958年,ICRP第1号出版物,公布剂量限值5rem(50mSv)⏹1977年,26号出版物,从放射生物学、剂量限制制度、辐射防护标准等方面提出许多新建议⏹1990年,60号出版物,我国新的防护标准等效采纳其中剂量限值⏹4.确定性效应与随机性效应的区别确定性效应:效应的发生存在剂量阈值,效应的严重程度与剂量有关的一类辐射效应。

原子核和放射性复习要点和习题答案

原子核和放射性复习要点和习题答案

第十四章 原子核和放射性通过复习后,应该:14-1 如果原子核半径公式为R ×10 -15 A 1/3 〔A 为质量数〕,试计算:①核物质的密度;②核物质单位体积内的核子数。

解: ①原子核的质量M 可表示为M =Au ×10 -27A 〔u 为原子质量单位〕,而原子核的半径R ×10 -15A 1/3 ,则其体积V 为V =34πR 3 =34×××10 -15A 1/3〕3×10 -45A 由密度的定义可得核物质的密度为ρ=M/ V =1.66×10 -27 A ×10 -45 A kg ·m -3 ≈×10 17 kg ·m -3②由质量数A 和体积V 可进一步得到单位体积内的核子数n 为n =A/ V = A /7.24×10 -45A m -3 =1.38×10 44 m -314-2 计算2个 2H 原子核结合成1个 4He 原子核时释放出的能量〔以MeV 为单位〕。

解: 核反响中质量亏损△m =2m D -m He =〔2×2.013553-4.002603〕u=0.024503u,对应的能量为 △E =△m ·c 2×14-3 解释以下名词:〔a 〕同位素、同质异能素、结合能、平均结合能、质量亏损;〔b 〕核衰变、α衰变、β衰变、γ衰变、电子俘获、内转换;〔c 〕半衰期、平均寿命、放射性活度、放射平衡、同位素发生器。

答: 〔a 〕①同位素:原子序数Z 一样而质量数A 不同的核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占有一样的位置,这些核素称为同位素。

②同质异能素:原子核通常处于基态,但也有些原子核处于寿命较长的亚稳态能级,与处于基态的同原子序数同质量数的原子核相比,这些处于亚稳态的原子核叫做同质异能素。

③结合能:当核子与核子结合成原子核时,要释放出能量,这些能量称为它们的结合能,它也等于原子核完全分解为自由核子时所吸收的能量。

放射治疗技术-第2套复习题

放射治疗技术-第2套复习题

放射治疗技术-第2套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宫颈癌的腔内治疗,下列叙述哪项是正确的:A.传统腔内治疗均属于高剂量率照射B.可通过腔内照射来提高B点剂量C.腔内照射的等剂量曲线为正梨形D.腔内照射的等剂量曲线为倒梨形E.腔内照射由于剂量衰减很快,对直肠、膀胱的影响很小2.腔内照射早期支气管肺癌可取得的效果是:A.姑息治疗效果B.长期生存C.短期效果D.止咳E.改善呼吸3.组织间照射主要用于:A.根治手段B.姑息手段C.外照射的补充D.单一使用E.配合手术治疗4.近距离治疗所使用的放射源是:A.开放源B.封闭的人工放射性同位素C.开放或封闭源D.天然放射源E.开放的人工放射性同位素5.一般来说,人体组织对放射线的敏感性(按照射后表现出来的现象):A.与增殖能力成反比B.与增殖能力成正比C.与分化程度成正比D.与分化程度成反比E.B+D6.在CT上怎样鉴别良恶性胸腺瘤:A.肿瘤呈分叶状B.肿瘤密度不均C.肿瘤与脂肪间隙透亮消失D.有钙化E.囊性变7.胃的粘膜相关性非霍奇金淋巴瘤(MALT)用抗幽门螺旋杆菌药物治疗后:A.部分病人有效B.病情恶化D.症状缓解E.增加放射敏感性8.放射治疗胰腺癌的最佳方案是:A.单纯外照射B.外照射+适形照射C.术中放射治疗D.适形照射+组织间插植E.适形照射+术中放射治疗9.直肠癌,下列哪种情况不必做术后放射治疗:A.根治切除,淋巴结转移B.根治切除,浆膜受累C.根治切除,肿瘤侵及浅肌层D.根治切除,肿瘤侵及深肌层E.局部切除10.膀胱癌术中放射治疗的目的是:A.消灭淋巴管或血管中的癌栓B.消灭盆腔中转移淋巴结C.保持膀胱正常功能D.减少转移机会E.消灭残存肿瘤11.宫颈癌放射治疗后,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坚持阴道冲洗B.定期复诊C.复诊时可根据情况决定是否补充治疗D.如果治疗结束时效果很好,可1年后复查E.外地患者可在附近医院按要求随诊,将结果寄回原治疗单位存档12.宫颈癌体外照射包括的淋巴结区域为:A.闭孔、髂内外、髂总、腹主动脉旁及腹股沟淋巴结B.闭孔、髂内外、腹股沟深、部份髂总淋巴结、骶前淋巴结C.腹股沟浅、盆腔、腹主动脉旁淋巴结D.盆腔淋巴结、骶前淋巴结、主动脉旁淋巴结E.髂总、腹主动脉旁淋巴结13.为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宫颈癌放疗时应注意:A.照射方式的选择与配合B.照射剂量C.腔内照射时尽量填塞以推开膀胱、直肠D.加强阴道冲洗E.包括以上各项14.近距离治疗疗效最好的是:A.肺癌B.食管癌C.胆道癌D.子宫颈癌15.LET的定义:A.单位粒子径迹能量传递B.能量传递C.与能量传递无关D.与相对生物效应有关E.与氧再合有关16.以分裂延迟为标准,细胞周期中最敏感的是:A.G1后期B.S期C.M期D.G2期E.G0期17.不改变原计划的总剂量,每天照射≥2次,每次照射1.2Gy,属哪种分割照射法:A.超分割B.加速分割C.加速超分割D.常规分割E.大分割18.食管入口相当于以下哪个颈椎水平:A.第三颈椎B.第四颈椎C.第五颈椎D.第六颈椎E.第七颈椎19.鼻咽癌好发于哪个壁或部位:A.顶壁B.后壁C.隐窝D.前壁E.底壁20.喉癌的主要致病因素:A.与遗传有关B.与讲话多有关C.与咽炎有关D.与吸烟有关E.与饮食有关21.临床剂量学四原则是关于:A.治疗比的描述B.治疗增益比的描述C.治疗方案的描述D.判断治疗方案的优劣E.放射治疗治疗原则的描述22.楔形野的楔形角是表达:A.楔形板对平野等剂量分布影响的程度B.楔形板对平野输出剂量率的影响C.楔形板对平野射线质的影响D.楔形板对平野中心轴百分深度剂量的影响E.楔形野的剂量分布23.肺癌放射治疗后,肺纤维化多发生在:A.放射治疗结束时B.放射治疗后3月C.放射治疗后半年D.放射治疗后1年E.放射治疗后1年以上24.放射治疗肝癌疗效不佳的主要原因是:A.肝脏放射耐受性差B.易出现肝内转移C.病人全身情况不好D.治疗增益比小E.肝癌放射不敏感25.近距离腔内治疗鼻咽癌适应症为:A.限于鼻咽壁、浅表病灶B.鼻腔受侵C.咽旁间隙明显受侵D.口咽受侵E.颅底骨破坏26.哪一颈是晚反应组织:A.皮肤B.粘膜C.睾丸D.造血系统E.肺27.国际分期TNM中,T代表什么:A.转移癌B.淋巴结转移癌C.肝转移癌D.原发肿瘤E.颈淋巴结28.鼻咽癌根治性放射治疗后最严重的后遗症是:A.皮肤色素沉着B.口干C.听力减退D.后组颅神经损伤E.涕多29.中、晚期下咽癌根治性放射治疗后失败的主要原因是:A.头颈部第二原发癌B.局部未控C.局部复发D.颈部转移E.远处转移30.A点和B点概念是由哪种传统治疗体系提出:A.斯德哥尔摩体系B.曼彻斯特体系C.巴黎体系D.Gynetro体系E.北京镭容体系31.判断下述哪种说法正确:A.剂量归一点剂量为靶区剂量B.剂量参考线处剂量为靶区处方剂量C.剂量规定点剂量为剂量参考线剂量D.剂量归一点剂量为靶区处方剂量E.靶区剂量为靶区处方剂量32.靶区剂量±5%精确性是根据:A.肿瘤细胞剂量响应曲线确定的B.正常组织剂量响应曲线确定的C.肿瘤的局部控制几率的剂量梯度指数确定的D.正常组织的并发症几率的剂量梯度指数确定的E.肿瘤的局部控制几率和正常组织的并发症几率的剂量梯度指数确定的33.鼻咽癌早期出现的症状是:A.鼻堵,鼻衄,面颧部肿痛B.血涕,耳鸣,头痛C.鼻堵,面肿,复视D.咳嗽,音哑,痰血E.头痛,头晕,一侧肢体麻木34.食管的三个生理狭窄处是:A.食管入口处、主动脉弓处及左主支气管处B.主动脉弓处、膈肌入口处与左心室处C.主动脉弓处、左主支气管处以及膈肌入口处D.食管入口处、主动脉弓处以及膈肌入口处E.食管入口处、左心室以处及膈肌入口处35.放射治疗的基础为:A.临床放射物理学B.临床剂量学C.肿瘤放射生物学D.临床知识,临床放射物理学,肿瘤放射生物学及临床肿瘤学E.临床剂量学,放射防护及临床肿瘤学36.氧和放射敏感性的关系:A.氧合好的肿瘤细胞放射不敏感B.乏氧的肿瘤细胞放射敏感C.乏氧的肿瘤细胞放射不敏感D.敏感性与氧合好坏无关E.与细胞增殖周期有关37.大部份哺乳动物细胞以死亡为标准,哪一期对射线敏感:A.M期B.S期C.G0期D.G1期E.G2期38.宫颈癌传统腔内治疗三大体系为:A.斯德哥尔摩法、巴黎法、曼彻斯特法B.斯德哥尔摩法、Heyman填塞法、巴黎法C.斯德哥尔摩法、Heyman填塞法、曼彻斯特法D.斯德哥尔摩法、北京镭容器治疗法、巴黎法E.巴黎法、Heyman填塞法、曼彻斯特法39.以下哪一描述放射性肺炎的诊断和治疗的关系不大:A.放射性肺炎的症状和体征无特殊B.放射性肺炎的主要治疗是用抗生素、激素及对症处理C.肾上腺皮质激素量要大D.X线片显示肺炎范围与放射野一致E.未照射的部位也常见放射性肺炎改变40.胸腺瘤的主要蔓延方式:A.血行转移B.胸内外淋巴结转移C.胸内扩散+血行转移D.胸内局部扩散E.胸膜转移41.不属于现代近距离放疗形式的是:A.腔内放疗B.组织间插值放疗C.体外放疗D.敷贴放疗E.血管内放疗42.磁共振不能直接用于剂量计算的原因:A.电子密度可以忽略B.没有CT图像清晰C.没有电子密度信息D.没有均匀密度信息E.剂量计算方法不同43.宫颈癌放疗时选择A,B两点做剂量参考点,它们分别位于:A.A点位于穹隆上2cm,子宫中轴外2cm,B点在A点同一水平,向外3cmB.宫颈外口上方2cm,中线旁开2cm为A点,再向外3cm为B点C.子宫腔放射原末段上方2cm,中线旁开2cm为A点,再向外3cm为B点D.A点位于阴道穹隆上2cm,中线旁开2cm,B点位于盆壁E.A点位于穹隆上2cm,子宫中轴外3cm,B点在A点同一水平,向外2cm44.DVH曲线能表示:A.靶区或危机器官的致死剂量和耐受量B.有多少靶区或危机器官接受多高剂量的照射C.有多少靶区或危机器官接受多高剂量的位置D.靶区和危机器官时间剂量的关系E.靶区或危机器官的致死剂量和时间45.SSD照射时,源轴距正确的位置应该在:A.肿瘤中心B.皮肤C.靶区中心D.皮肤与肿瘤的中心E.肿瘤表面46.常用的射线挡野材料:A.锡B.镉C.低熔点的铅D.铁E.铝47.定机架角度动态MLC调强(sliding window技术):A.MLC处于或开启或关闭的状态,射线一直处于出束状态B.一对叶片总是向一个方向运动,射线一直处于出束状态C.MLC叶片开启时,射线一直处于出束状态D.MLC处于或开启或关闭的状态,治疗床缓慢以恒定的速度前进,射线处于出束状态E.MLC叶片闭合时,射线则不出束48.前列腺癌的永久组织间照射源一般采用:A.钴-60B.铱-192C.铯-137D.碘-131E.碘-12549.哺乳动物细胞以死亡为标准,对辐射最不敏感的期别是:A.G0B.G1C.G2D.S期E.M期50.钴-60机.加速器中使用准直器的目的是:A.形成治疗用照射野B.改变输出剂量率C.改变射线的能量D.改善射线的能量E.改善不规则剂量分布51.局部晚期乳腺癌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是:A.局部复发B.远地转移C.区域淋巴结转移D.病人不能耐受治疗E.局部复发和远地转移52.前列腺癌病灶的照射,通常选用:A.高能X线B.CO-60r线C.深部X线或电子线D.高能X线和深部X线E.CO-60r线和电子线53.哪种因素可能与肾癌的预后无关:A.分期B.病理分级C.肾静脉受侵D.肾盂受侵E.区域淋巴结受侵54.与放射敏感性无关的主要因素是:A.肿瘤细胞的固有敏感性B.是否乏氧细胞C.肿瘤的转移D.乏氧克隆细胞所占的比例E.肿瘤放射损伤的修复55.原发性肝癌在下列哪种情况下仍可考虑试行放疗:A.一般情况差,伴有黄胆、腹水B.有严重的肝功能损害并伴有肝硬化C.肿瘤位于第一肝门区,压迫肝门引起黄胆腹水D.炎症型肝癌E.伴有肝外转移56.子宫内膜高分化腺癌中,MRI示:子宫深肌层受侵。

2025年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放射医学(034)(副高级)试题及解答参考

2025年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放射医学(034)(副高级)试题及解答参考

2025年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放射医学(034)(副高级)复习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1、下列关于放射医学防护的基本原则,错误的是:A、时间防护原则B、距离防护原则C、屏蔽防护原则D、主次防护原则2、关于γ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以下哪项描述是正确的?A、γ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时,能量全部转化为电子能B、γ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时,能量全部转化为原子核能C、γ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时,能量大部分转化为电子能,小部分转化为原子核能D、γ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时,能量大部分转化为原子核能,小部分转化为电子能3、关于γ射线的穿透能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穿透能力弱于X射线B、穿透能力与X射线相近C、穿透能力强于X射线D、穿透能力无法与X射线相比4、在进行放射治疗时,用来精确定位肿瘤位置的体位固定装置是()。

A、激光灯定位系统B、固定床C、模拟定位器D、呼吸门控装置5、关于X射线摄影技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X射线摄影技术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查方法。

B、X射线摄影能清晰显示骨骼的形态和密度。

C、X射线摄影对软组织的显示效果不如CT和MRI。

D、X射线摄影技术具有放射线辐射。

6、下列哪一项不是放射诊断学中常用于提高对比度的方法:A、放大或缩小影像。

B、使用高对比度的造影剂。

C、使用减影技术。

D、提高X射线管条件,增加射线能量。

7、关于MRI(磁共振成像)在神经系统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下列哪项描述是不正确的?A. MRI能够提供高对比度的软组织图像,对脑部肿瘤有良好的识别能力。

B. 在检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方面,MRI不如CT扫描快速有效。

C. MRI对于显示脊髓病变具有明显优势,可以清晰地观察到脊髓的解剖结构。

D. 使用特定序列如FLAIR,MRI能够更好地显示脑白质病变。

E. MRI无法用于检测颅内出血,因为其对血液的敏感度低于CT。

8、在胸部CT检查中,下列哪种情况不是使用低剂量CT扫描的适应症?A. 肺癌筛查B. 胸部常规体检C. 急性肺栓塞的确诊D. 随访已知的良性肺结节E. 监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病情变化9、以下哪项不是放射性核素在体内分布的主要途径?A. 吸入B. 食入C. 皮肤吸收D. 静脉注射 10、下列关于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的描述,错误的是:A. 可用于疾病的诊断B. 可用于疾病的预防C. 可用于疾病的治愈D. 可用于药物研发11、关于放射科防护原则,下列哪项不正确?()A、尽量缩短受照时间B、增大与射线源的距离C、使用铅制保护毯D、减少不必要的重复照射12、在放射诊断中,对于儿童患者的剂量管理尤其需要注意。

放射治疗复习题+参考答案

放射治疗复习题+参考答案

放射治疗复习题+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70题,每题1分,共70分)1、关于辐射工作场所的分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为了便于辐射防护管理。

B、在现行的基本安全标准GB18871-2002中将辐射工作场所进行分区。

C、放射性工作场所分为监督区和操作区。

D、为了便于职业照射控制。

正确答案:C2、关于中子的电性,正确的是()A、有的中子带正电,有的带负电B、中子不带电C、中子带正电D、中子带负电正确答案:B3、辐射防护的目的()A、降低随机性效应的发生几率B、避免确定性效应的发生,将随机性效应的发生率降低到可以合理达到到的最低水平C、避免有害的确定性效应的发生D、彻底消除辐射的危害正确答案:B4、进口的放射源应当有明确标号和必要说明文件,其中()放射源的标号应当刻制在放射源本体或者密封包壳体,()放射源的标号应当记录在相应的说明文件中。

A、Ⅰ类、Ⅱ类、Ⅲ类、Ⅳ类;Ⅴ类35B、Ⅰ类;Ⅱ类、Ⅲ类、Ⅳ类、Ⅴ类C、Ⅰ类、Ⅱ类、Ⅲ类;Ⅳ类、Ⅴ类D、Ⅰ类、Ⅱ类;Ⅲ类、Ⅳ类、Ⅴ类正确答案:C5、对接触X射线、γ射线及()外照射的辐射工作人员需要定期做眼晶体的检查A、α射线B、β射线C、中子D、以上答案都不正确正确答案:C6、当量剂量的国际单位名称是()A、CiB、SvC、GyD、Bq正确答案:B7、下列内照射监测方法属直接测量的是()。

A、全身γ放射性核素测量B、对粪样分析C、对鼻涕或鼻拭样分析D、对尿样分析正确答案:A8、发生特别重大辐射事故和重大辐射事故后,事故发生地()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应当在4小时报告国务院。

A、省级生态环境部门B、设区的市级生态环境部门C、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D、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正确答案:C9、衰变就是()。

A、原子衰老、死亡了B、原子核衰老、死亡了C、质子和中子衰老、死亡了D、原子核发射粒子或射线变成其他的原子核的过程正确答案:D10、α粒子由()构成A、三个质子一个中子B、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C、一个质子D、一个质子三个中子正确答案:B11、()将放射性废物和被放射性污染物品输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或者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转移。

药物分析期末复习

药物分析期末复习

一药品质量标准1.药品质量标准:是国家对药品质量规格检验方法所做的技术规定,是药品生产供应使用检验和行政管理部门所共同遵循的法律依据三要素:真伪鉴别纯度检查品质优良度2.制订药品质量标准的原则:药品质量标准的指定与修改在总体上应遵守以下原则:“安全有效,技术先进,经济合理,不断完善”坚持质量第一针对性:针对性的规定检验项目 .先进性:检验方法的实用和先进性规范性长期性:新药老药再评价3.药品质量标准内容:名称(应明确、种类、剪短)→性状(外观、臭味、稳定性、溶解度、物理常数)→鉴别(专属性强、再现性好、灵敏度高、操作高级、快速)→检查(纯度要求、安全性)→含量测定(有效成分、含量)→贮藏(影响因素、加速实验)药物质量标准研究:物理常数研究:①新药尽可能详细、全面、规范②注意测定方法的准确性③实验样品的纯度④SOP、温度校正、仪器台间差⑤实验环境的温湿度并记录⑥仿制药与文献核对一致性杂质检查项研究:1. 药典变化提示2. 药典附录通用检测方法变化提示3. 遵照方法SOP4. 重视杂质质量控制点变化与力度4.简述对药品进行质量控制的意义保证药品质量,保障人民用药的安全、有效的维护人民的身体健康5.管理规范GLP:药品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

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定。

GSP: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GCP: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

6.药品质量标准分类国家药品标准(药典部颁标准药品注册标准)企业标准①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ChP、药品标准(部、局颁标准)②药品注册标准(新药):临床研究用药标准、暂行和试行药品标准(药品注册标准)③企业标准特性①药品质量评价权威性②具有法律约束力③编撰体例规范性7中国药典内容:1.凡例:制定执行、解释和使用中国药典,是进行质量检查必须了解和遵循的基本原则。

2.正文:所收藏药品的质量标准。

3.附录:制剂通则通用检测方法和指导原则。

4.索引编排:一部、二部、三部、四部及增补本①中药:中药药材及饮片;植物油脂和提取物;成方和单味制剂②化学药:化学药;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及其制剂③生物制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诊断药品④其他:凡例;通则;药用辅料品种正文建国以来我国已经出版了十版药典。

核医学(基础+临床+治疗)复习题+答案

核医学(基础+临床+治疗)复习题+答案

核医学(基础+临床+治疗)复习题+答案1、甲状腺摄131I功能测定,若最高摄碘率高于当地正常值上限,摄131I率高峰提前出现,2小时或3小时与24小时摄131I率之比值>80%,则提示( )A、单纯性甲状腺肿B、甲亢C、甲状腺囊肿D、甲状腺炎E、甲减答案:B2、一种物质机体排泄50%需要6H,由99mTc标记的这种物质制成的放射性药物的有效半衰期为A、1.5 hB、3 hC、6 hD、12 hE、18 h答案:B3、十二指肠-胃反流显像胆汁反流指数(EGRI)多少为III度反流( )A、<5%B、5%~10%C、>10%D、>20%E、>30%答案:C4、临床治疗常用的发射β-射线的放射性核素是()A、131I,32PB、125I,32PC、131I,211AtD、125I,123IE、131I,212Bi答案:A5、脑梗死在脑血流灌注显像上,何时才能显示异常影像( )A、发病一天后B、发病2~3天后C、发病6小时后D、发病即刻E、发病一周后答案:D6、分子影像技术的必备要素不包括()A、具备足够的放大信号便于实现高灵敏的探测B、灵敏度高、分辨率好的显像设备C、能与靶点特异性结合的高亲和力探针D、合适的结合靶点E、简便易行的检查流程答案:E7、目前公认的检测存活心肌的常规检查方法是( )A、18F-FDG心肌代谢PET显像B、门电路心血池断层显像C、SPECT心肌显像D、64排螺旋CTE、超声心动图答案:A8、201Tl再分布是下列那种疾病的特征性表现( )A、心肌缺血B、新近心肌梗塞C、心肌炎D、陈旧性心肌梗塞E、心肌病答案:A9、门控心血池显像中,心动电影见弥漫性室壁运动低下多见于( )A、肥厚型心肌病B、可逆性心肌缺血C、心肌梗死D、扩张型心肌病E、室壁瘤答案:D10、关于131I治疗甲亢的说法错误的是A、甲亢合并肝功能受损,在保肝治疗的同时,可以选择131I治疗B、老年甲亢合并房颤可考虑131I治疗C、甲亢合并突眼,并非131I治疗的禁忌证D、甲亢合并白细胞或血小板减少,在给予升血药物治疗后,最好选择131I治疗E、青少年甲亢,131I治疗是唯一的选择答案:E11、心肌显像常用的显像剂是( )A、99mTc-ECDB、99mTc-PYPC、99mTc-RBCD、99mTc-EHIDAE、99mTc-MIBI答案:E12、以下哪项不是理想的脑灌注显像剂应具备的特性( )A、具有穿透血-脑屏障的能力B、一旦经血-脑脊液屏障进入脑细胞后,转变为极性化合物,不能再扩散回血液中C、在脑中滞留足够的时间D、在脑组织中清除快E、具有确定的脑区域分布答案:D13、患者,男,77岁,B超示双肾中度积水,双侧输尿管扩张。

核医学复习资料

核医学复习资料

核医学放射性核素显像与其它影像技术的关系:相同点:1、以形态学改变为其诊断的基本出发点;2、显像技术中均有辐射存在。

不同点:1、射线的来源不同,放射性核素的射线来自体内服下的放射性药物;2、诊断依据不同;3、射线的存在时间段不同;4、各自特点不同(核医学以功能显像为主,形态显像为辅,其他影像学则相反)。

α衰变:是指释放出α射线的衰变,α粒子的实质是氦核,其质量大,带电荷,射程短,穿透力弱,可用纸张屏蔽,局部电离作用强,故适用于体内恶性组织的放射性核素治疗。

β-衰变:为释放β-射线的衰变,β-射线的本质是高速运动的电子流,β-粒子穿透力弱,辐射生物效应较强。

γ衰变:是指原子核从激发态恢复到基态时,以发射γ光子释放过剩的能量,这一过程即γ衰变,γ光子不带电荷,速度快,穿透力强,对机体组织的局部作用较α射线和β-射线弱,适合于作体外显像。

电子俘获(electron capture):是指原子核俘获一个核外轨道电子使核内一个质子转变成一个中子和放出一个中微子的过程。

俄歇电子(augerelectron):是指当内层电子被俘入核内,外层轨道电子补入,两电子轨道之间的能量差可转换成子核的特征X射线释放出来,或传递给更外层的电子,使之脱离轨道而释出,这种释出的电子即俄歇电子。

内转换电子(internal conversion electron):是指电子俘获而使核内质子转化为中子后,原子核还具有较高能量,处于激发态,放射出γ射线而恢复到基态,或把能量转给一个核外轨道电子,使之发射出,该电子即内转换电子。

物理半衰期(physical half life):是指放射性核素减少一半所需要的时间,反映放射性核素衰变速度。

其越短说明放射性核素衰变越快。

生物半衰期(biological half life):是指生物体内的放射性核素由于机体代谢从体内排出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有效半衰期(effective half life):指生物体内的放射性核素由于机体代谢从体内排出和物理衰变两个因素的作用,减少至原有放射性活度的一半所需的时间。

放射复习资料

放射复习资料

放射卫生学1衰变:原子核自发地放出粒子而转变成为另一种原子核的过程称为衰变2放射性核素衰变主要类型 :主要是α衰变、β衰变和γ衰变1)α衰变:原子核自发地放出α粒子而变为另一种原子核的过程称为α衰变放射性核素在发生α衰变后,它的质量数减少4,原子序数减少22)β衰变:β衰变有3种类型,即β-衰变,β+ 衰变,和电子俘获①β-衰变:母核中过多的中子,衰变后,中子变质子②β+ 衰变粒子是原子核内中子相对缺少时,一个质子转变为一个中子,同时从核内释放出的正电子③电子俘获:是原子核从核外俘获一个轨道电子,使核内电子俘获是原子核从核外俘获一个轨道电子,使核内一个质子转变为一个中子的衰变过程。

特征X射线:母核如果发生了K俘获,则K壳层少了一个电子,出现一个空位。

这时处于能态较高的电子就会跃迁到K壳层填补这个空位,多余的能量则以特征X射线形式放出。

3)γ辐射:有些核素在进行α,β-衰变,β+ 衰变或EC等衰变时,产生的子核可能暂时处于激发核能级,之后很快过渡到能量较低的激发态或基态,在这个过渡过程中,多余的能量就以光子,即γ射线的形式发射出来,这种伴有γ射线的核能级跃迁称为γ跃迁,即为γ辐射。

3γ射线和X 射线的联系与区别它们都是一定能量范围的电离辐射,它们的主要区别是来源不同。

特征X 射线来源于核外电子的跃迁,一般能量较低,而γ射线来源于原子核本身高激发态向基态跃迁,一般能量较高。

4放射性核素的衰变规律:指数衰减规律,即:其中λ表示一个放射性核素在单位时间内衰变掉的概率,称为衰变常数5放射性活度A= λN 单位时间内原子核发生衰变的次数 由A=A 0 e -λt 原子核的放射性活度随时间按指数规律减少。

放射性活度法定单位:贝克勒尔(Bq ) 1Ci(居里)= 3.7×1010Bq 6带电粒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电离与激发 :当具有一定动能的带电粒子与原子的轨道电子发生库伦作用时,把本身的部分能量传递给轨道电子。

核医学知识点总结笔记复习整理

核医学知识点总结笔记复习整理

核医学知识点总结笔记复习整理核医学使用的射线包括α、β-、β+和γ四种,而放射科使用的射线为X射线。

在核医学基础中,核素是指具有特定的质量数、原子序数和核能态,且其平均寿命长得足以被观测的一类原子。

同质异能素是指具有相同的原子序数和核子数,但核能态不同的核素。

放射性核素是指不稳定核素的原子核能自发地放出各种射线而转变为另一种核素。

放射性核衰变是指放射性核素的原子核自发地放出射线,并转变成新的原子核的过程。

β衰变是指由于核内中子数过多,中子和质子数不平衡,由中子转化为质子的同时,核内放射出β射线的过程,核素的质量数不变,原子序数增加1.β+衰变是指由于核内质子数过多,质子和中子数目不平衡,由质子转化为中子的同时,核内放射出β射线的过程,核素的质量数不变,原子序数减少1.γ衰变是指激发态的原子核以放出γ射线(光子)的形式释放能量而跃迁到较低能量级的过程,也称γ跃迁。

放射性活度是指单位时间内发生衰变的原子核数,单位时间为“秒”,其单位为贝可(Bq),1Bq表示放射性核素在一秒内发生一次核衰变,即1Bq=1/s。

物理半衰期是指在单一的放射性核素衰变过程中,放射性活度降至其原有值一半时所需要的时间,简称半衰期(T1/2)。

有效半衰期是指某生物系统中某单一放射性核素的活度,由物理衰变与生物代谢共同作用而使放射性活度减少至原有值的一半所需要的时间(Tc)。

电离是指带电粒子通过物质时,同原子的核外电子发生静电作用,使原子失去轨道电子而形成自由电子(负离子)和正离子的过程。

湮灭辐射是指β入射粒子与物质作用,其动能丧失殆尽时与自由电子结合,转化为方向相反能量各为0.511MeV的两个光子,这种辐射为湮灭辐射。

光电效应是指光子与物质相互作用时,将全部能量转移给原子的内层电子,使得电子脱离原子成为高速运行的光电子。

这一过程在核医学中被广泛应用。

放射性探测是用探测仪器将射线能量转换成可纪录和定量的电能、光能等,测定放射性核素的活度、能量、分布的过程。

辐射培训考试复习题附答案

辐射培训考试复习题附答案

辐射培训考试复习题(放射部分)1、典型成年人CT腹部剂量()mGyA.25 B. 35 C、45 D、502、典型成年人CT腰椎剂量()mGyA.25 B. 35 C、45 D、503、典型成年人CT头部剂量()mGyA.25 B. 35 C、45 D、504、典型成年人受检者X射线摄影的剂量指导水平胸部后前位(PA)投照每次摄影入射体表剂量为()mGyA.0.4 B. 1 C、0.6 D、0.85、典型成年人受检者X射线摄影的剂量指导水平胸部侧位投照(LAT)每次摄影入射体表剂量为()mGyA.0.4 B. 1.5 C、0.6 D、0.86、典型成年人受检者X射线摄影的剂量指导水平胸椎后前位(PA)投照每次摄影入射体表剂量为()mGyA.5 B. 7 C、15 D、207、典型成年人受检者X射线摄影的剂量指导水平胸椎侧位(LAT)投照每次摄影入射体表剂量为()mGyA.5 B. 7 C、15 D、208、典型成年人受检者X射线摄影的剂量指导水平腰椎前后位(AP)投照每次摄影入射体表剂量为()mGyA.5 B. 10 C、15 D、209、典型成年人受检者X射线摄影的剂量指导水平腰椎侧位投照(LAT)每次摄影入射体表剂量为()mGyA.30 B. 10 C、15 D、2010、典型成年人受检者X射线摄影的剂量指导水平腰骶关节投照每次摄影入射体表剂量为()mGyA.30 B. 10 C、40 D、2011、典型成年人受检者X射线摄影的剂量指导水平骨盆或髋关节前后位(AP)投照每次摄影入射体表剂量为()mGyA.5 B.10 C、15 D 、2012、典型成年人受检者X射线摄影的剂量指导水平头颅侧位(LAT)投照每次摄影入射体表剂量为()mGyA.5 B. 4 C、3 D、213、典型成年人受检者X射线摄影的剂量指导水平头颅后前位(PA)投照每次摄影入射体表剂量为()mGyA.5 B. 4 C、3 D、214、典型成年女性受检者乳腺X射线摄影的剂量指导水平,无滤线栅,每次头尾投照的腺平均剂量为()mGyA.1 B. 2 C、3 D、415、典型成年女性受检者乳腺X射线摄影的剂量指导水平,有滤线栅,每次头尾投照的腺平均剂量为()mGyA.2 B. 3 C、4 D 、516、典型成年人受检者X射线摄影的剂量指导水平腹部、胆囊造影、静脉尿路造影前后位(AP)投照每次摄影入射体表剂量为()mGyA.5 B. 10 C、15 D、2017、典型成年人受检者X射线摄影的剂量指导水平牙根尖周投照每次摄影入射体表剂量为()mGyA.5 B. 4 C、3 D、718、典型成年人受检者X射线摄影的剂量指导水平牙齿前后位(AP)投照每次摄影入射体表剂量为()mGyA.5 B. 4 C、3 D、219、典型成年人受检者X射线透视的剂量率指导水平,有医学增强器并有自动亮度控制系统的X射线机(介入放射学中使用)的入射体表剂量率不大于()mGy/min。

核医学复习资料

核医学复习资料

核医学复习资料(仅供参考,大家以书本为主)绪论核医学(nuclear medicine)是研究核技术在医学的应用及其理论的学科,是用放射性核素诊断、治疗疾病和进行医学研究的医学学科。

核医学分为实验核医学和临床核医学,临床核医学包括诊断核医学和治疗核医学。

核医学的内容包括显像,功能测定,放射性核素治疗,体外分析法。

核医学属于“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学位点。

发射式计算机断层显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核医学的优势:核医学中同位素示踪技术是核技术最突出的优势之一。

核医学显像和功能测定可以推测出心脏、大脑、肝、肾、肺等脏器早期功能变化,血液供给和代谢改变,在恶性肿瘤还没有形成包块,甚至仅有癌基因的扩增和过度表达就可以测之存在。

PET无论在医学研究和临床应用中都显示出更大的优势。

特别是在肿瘤的良恶性判断,心、脑血管疾病的早期诊断中都有极大的优越性。

(自己再总结概括一下)第一章核物理核素(nuclide)是指质子数、中子数均相同,并且原子核处于相同能级状态的原子称为一种核素。

同位素(isotope):凡具有相同质子数但中子数不同的核素互称同位素。

同质异能素:质子数和中子数都相同,所处的核能状态不同的原子称为同质异能素。

稳定核素:凡原子核稳定,不会自发地发出射线而衰变的核素称为稳定核素。

放射性核素:原子核处于不稳定状态,需通过核内结构或能级调整才能趋于稳定的核素。

放射性衰变:放射性核素的原子由于核内结构或能级调整,自发地释放出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射线并转化为另一种核素的原子核的过程。

α衰变:放射性核衰变时释放出α射线的衰变。

由于α粒子的质量大,带电荷,故射程短,穿透力弱,在空气中只能穿透几厘米,一张薄纸就可屏蔽,因而不适合用于核医学显像。

β衰变:原子核释放出β射线而发生的衰变称为β-衰变。

核医学试题、试卷及答案

核医学试题、试卷及答案

核医学复习题1.核素:指具有特定的质子数、中子数及特定能态的一类原子。

2.同质异能素:质子数和中子数都相同,处于不同核能状态的原子。

3.放射性核素:能自发地放出某种或几种射线,使结构能态发生改变而成为一种核素者。

原子核处于不稳定状态,需通过核内结构或能级调整才能成为稳定的核素。

示踪原理:同一性、放射性核素的可探测性。

4.放射性衰变的定义:放射性核素的原子由于核内结构或能级调整,自发的释放出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射线并转化为另一种原子的过程。

5.放射性衰变方式:1)α衰变;2)β- 衰变:实质:高速运动的电子流;3)正电子衰变(β+衰变);4)电子俘获;5)γ衰变。

6.有效半衰期:指生物体内的放射性核素由于机体代谢从体内排出和物理衰变两个因素作用,减少至原有放射性活度的一半所需的时间。

7.物理半衰期:指放射性核素减少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8.生物半衰期:指生物体内的放射性核素由于机体代谢从体内排出一半所需要的时间9.超级骨显像:显像剂分布呈均匀,对称性异常浓聚,骨骼影像异常清晰,而肾影常缺失。

10.闪烁现象:骨转移患者治疗后的一段时间,出现病灶部位的显影剂浓聚较治疗前更明显,随后好转,表明预后好转。

11.SPECT: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仪;PET: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12.放射免疫分析法的基本试剂:抗体、标记抗原、标准品、分离剂13.γ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电子对生成。

14.甲亢时:FT3、FT4、摄I增加,TSH降低,高峰前移15.甲状旁腺显像方法:减影法,双时相法16.核医学:利用放射性核素诊断、治疗疾病和进行医学研究的学科。

17.非随机效应(确定性效应):指辐射损伤的严重程度与所受剂量呈正相关,有明显的阈值,剂量未超过阈值不会发生有害效应。

18.随机效应:辐射的生物效应的发生几率与照射剂量线性相关,不存在剂量阈值,且效应的严重程度与剂量无关。

19.同位素:同一元素中,具有相同的质子数而中子数不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有效半衰期、物理半衰期、生物半衰期及其关系
2、如何合理使用放射性药物
1. 使用放射性药物必须正当化
2. 根据临床需要合理选用放射性药物
物理和生物半衰期
射线的种类及能量
放射性药物的生物学特性
3. 靶/非靶比值尽可能高
4. 成人和小儿用药量应有区别
小儿一般不首选
可根据年龄、体重或体表面积按成人剂量折算,也可以按年龄组粗算用药量。

5. 严格执行放射性药物使用中的禁忌症
3、体内体外及治疗对放射性药物的要求
核医学对体内诊断使用放射性核素的要求体内使用:指把放射性药物引入体内(注射、口服或吸入),利用该药物在组织器官的特异性分布和动态变化,在体外用适当的手段和仪器对射线进行探测,从而达到诊断疾病的目的。

(1)合适的物理半衰期
(2)能发射中等能量的γ射线
(3)放射性核素及其衰变产物无毒无害。

若有,其化学量须控制在对人体无害的水平以下。

(4)具有合适的化学状态和较强的化学活性,以供制备标记化合物。

(5)具有高放射性纯度和化学纯度。

核医学对体外诊断使用放射性核素的要求体外使用:指将放射性核素制成的标记物作为示踪剂,通过体外竞争性结合反应,测定体内某些生物活性物质或药物的浓度以诊断疾病的方法。

(1) 核素所发出的射线易被普通探测仪器(如固、液闪烁计数器)所探测,其具有较高的探测效率。

(2)比活度尽可能高,载体含量尽可能少或不含载体;
(3)具有高的放射化学纯度和化学纯度;
(4)具有较长的物理半衰期。

核医学对治疗用放射性核素的要求核医学治疗主要是内照射治疗:把放射性核素或其标记化合物引入体内,利用它们参与代谢过程或能与某些组织、器官特异性结合而浓聚于病变部位,形成射线对病变部位的集中照射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核医学对放射性药物的要求
1. 具有良好的显像和示踪性能
2. 放射性药物制备过程简单、快速、不需要复杂的设备和反应条件(一步法)
3. 良好的稳定性:化学、辐射、标记、体内稳定性
4. 适宜的比活度和载体的使用
5. 其它要求:与普通药物相同,以及运输、贮存、管理的特殊要求
4、制备放射性药物的要求
放射性药物的制备过程实际上是医用放射性核素标记(化学、物理、生物等途径)化合物的过程。

1. 高产率
2. 微量、低浓度
3. 简便、快速
4. 安全、防护
5、医用放射性核素的来源
1. 核反应堆生产
2. 加速器生产
3. 放射性核素发生器
6、Mo-Tc发生器的使用特点
1、只有87.6%的99Mo衰变成99m Tc,则99m Tc的放射性不能超过母体99Mo。

2、99Mo与99m Tc放射性强度达到暂时平衡的时间为44小时,即7倍于子体99m Tc
的半衰期,此后99m Tc与99Mo的放射性的比值恒定在96%左右。

3、一次淋洗后,若初始99m Tc的放射性活度为零,则其生长达到最大值所需的时间约为23小时,此时99m Tc的放射性活度为当时母体放射性活度的87.7%。

所以,如果以24小时的间隔时间淋洗发生器是适宜的。

4、若每天使用发生器两次,则淋洗的间隔时间为6小时和18小时。

当间隔为6小时,99m Tc的放射性活度可达母体的45%;间隔为18小时,99m Tc的放射性活度可达母体的81.7%,接近最大值。

因此,每天淋洗两次也是可行的。

5、不同时间淋洗得到的99m Tc的活度
A=0.9625×A
Mo
×(1-e-0.1046 t(2))
A
Mo =A
Mo(0)
×e-0.01035 t(1)
A
Mo(0)
为99Mo的初始活度(一般标示于发生器上);t(1)为淋洗时间与发生器上标定时间的时间间隔,单位为h;t(2)为本次淋洗与上一次淋洗的时间间隔,单位为h。

7、理想医用核素发生器的条件
1、母体核素应有足够长的半衰期,以保证制备的发生器有足够长的使用寿命。

且要求母体核素易于制备,成本低。

2、子体核素具有较短的半衰期,能发射适宜于体外探测的中等能量射线(γ、β射线或特征X射线),子体核素的衰变产物应为稳定核素或放射性活度很低的长半衰期核素。

3. 子体核素具有活泼的化学性质,其化学形态具有良好的药物学性能,易于制备多种放射性标记化合物。

子体与母体的分离完全,子体核素具有高的放射性纯度和放射化学纯度,以及高的比活度。

4. 发生器的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快速、安全。

8、两种发生器的区别
9、18F-FDP生产的质量如何保证
澄明度
pH
放射化学纯度(TLC)
无菌、无热源
K222(色板法)
10、影响18F-FDP合成效率的因素
O-18水
体系中的水
Triflate的质量和数量
亲核反应温度
11、纸层析的原理
以滤纸作为支持体,以适当的溶剂作为流动相的分配层析法。

滤纸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它含有大量的羟基,能吸收20%左右的水相与流动相(一般是有机相)之间的分配体系,待测组分在两相中的溶解度各不相同,因而具有不同的分配系数。

K=C
2/C
1
(C
2
是平衡时组分在固定相中的浓度,C
1
是平衡时组分在流动相中的浓度)
利用不同组分分配系数的差别即Rf的差别,经过一定距离的层析展开后,就可将它们在滤纸分离开来。

纸层析按操作方法的不同可以分为单向法、双向法、圆形法、上行法、下行法。

12、如何检测含Sn2+放射性药物的有效性
13、K222的作用
与钾离子络合
F成裸露核
名词解释:
1、放射性药物(radiopharmaceutical):用于诊断和治疗的开放性放射性核
素及其化和物的制剂。

放射性药物不具备普通药物的药理作用,其依靠所载带的放射性核素起到诊断和治疗作用。

2、放射性核素纯度:在放射性药物中所指定的放射性核素的放射性活度占样
品总放射性活度的百分比。

又称核纯度,放射性纯度。

它是衡量放射性药物质量的一个重要的物理指标。

3、放射性化学纯度:核素在特定化学形态下的放射性活度占样品中该核素的
总放射性活度的百分率。

放射性药物的性能和作用总是由它们特定的化学形态所确定的,所以放化纯度是放药质量控制的一个最重要的指标。

4、放射性核素的淋洗效率:淋洗分离出的子体核素(99m Tc )放射性活度
占发生器中当时所存在的子体(99m Tc)核素总放射性活度的百分率。

淋洗效率是衡量发生器子体核素产出率的参数,是衡量发生器质量的主要指标。

5、Rf值:比移值Rf:表示组分移动的相对速度。

Rf = 组分移动的速度/流动
相移动的速度 = 组分移动的距离/流动相前沿移动的距离
6、放射性核素发生器:一种能定期地从较长半衰期的母体核素中分离出其
衰变产生的具有较短半衰期的子体放射性核素的装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