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常态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上好常态课

一、什么是常态课?

常态课不是一支粉笔,一本书状态下的随意课,而是需要教师充分利用各种有利资源,融入教者的智慧,在课堂上显出教者的创造性、丰富性、灵动性,由此上出的常态课不但生气勃勃、扎实生动,更是可行的、有效的、可持续发展的。常态课不追求课堂的完美性,只需要保持本色,以教有所获、生有所得为宗旨,以自我评价、自我反思为本;

常态课不追求课堂的完整性,按照既定的教学目标,以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重点,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与实际发展水平,灵活安排教学进度与教学时间,对教学参考书某一个内容的课时灵活安排;常态的教学更加关注学生成长的过程,它更加真实,更加具有可行性.

所谓常态课,就是:

“平平常常,保持良好的心态去上好的课”

“实事求是的课,日常的课,符合教学要求的课”

“返朴归正、反映教学本质、正常状态的课”

“体现即时性、自主性、原生性、普遍性的课”

“常态课应该是除了新课程三维目标外没有其它目标的课”

“常态课应该是一堂真实有效的课”

二、常态课和各类公开课的区别

有别于公开课的精致和热闹,常态课追求的是简单与高效。常态课教学中并不刻意要求去追求亮点,只要在有效的时间内能让学生掌握所学知识,获取学习方法、形成学习习惯就行了。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种优质课、观摩课、示范课“粉墨登场”,在名师、新秀的演绎下十分让人陶醉,但在听课中,我们发现,一些公开课存在着“作秀”现象:执教的老师为了增强课堂教学的亮点和可观赏性,置教材内容、学生实际于不顾,片面追求课堂的热闹,为活动而活动,为表演而表演。有些课,表演成分很浓,一堂课就像精心筹划的电视剧,带有一定的功利色彩;有些课,看起来热热闹闹,但学生的内心深处没有多大的触动;有些课,教师创设情境,提问不断,学生异口同声,对答如流,可谓“完美”,但不能激发学生深层次的

思维;有些课,教师课前早已进行多次排练,课堂中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问题,都精雕细刻,花样百出……这些华而不实的公开课既费时费力,又不能使听课者受益,反而令人反感。

时下,有人把华而不实的公开课比喻为T型台上的时装秀,我觉得这样的比喻最贴切不过。纵观今天的思想品德课堂,越来越多的公开课耍花架子,超赶时髦,追求新花样,致使思想品德教学扑朔迷离、花里胡哨,多了几分浮华,少了几分朴实,多了几分做作,少了几分踏实,表面上看起来很完美,但拨开一切繁华,我们会发现,思想品德教学存在着许多“迷茫”的现象。

1.透视课堂教学中的“迷茫”现象

舍近求远——在“导入”处的徘徊。“导课”是思想品德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很多老师在上课时,特别是公开课,为了让课“出彩”,课前的“导入”不是开门见山,而是舍近求远,在“导入”处徘徊不前。“导课”似乎是“胡椒粉”,每堂课都得洒上去,本来可以开门见山的“导课”,却搞得“云障雾遮”“晕头转向”。长达五分钟的乐曲仅仅是为了让学生马上进入学习状态;一段幽默诙谐的动画只是为了让新课伊始的气氛活泼一些;一则课前游戏只是把其当作是一块跳板,为让学生的心情轻松一些;要不为了制造悬念,故意引导得“语意隐讳”,让学生听得晕乎乎一片;要不新课一开始就讲得过于煽情,使学生迷迷糊糊进入状态。

走马观花——在“课件”上的陶醉。在不少公开课中,多媒体课件让人眼花缭乱,只要轻点一下鼠标,就会出现色彩斑斓的画面,让学生“乐不思蜀”。有的公开课成了“满堂播”,一节课里,只用课件,不用黑板,而课件象流星,只有闪耀,没有停留。学生沉浸在光怪陆离的画面中,教师关注的是多媒体的操作,而弱化了学生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培养。此时,课件成了简单的电子讲稿,教师成了多媒体的操作者,将课堂拱手让给了多媒体,学生成了一个缺乏活力的观众,很少有闪耀思想火花的语言。虽然多媒体课件具有很大的观赏性,但它抹杀了学生思维的迸发和才华的展现,这显然与新课标提倡的“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理念是相背离的。

目迷五色——在“资源”里的淹没。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重视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已经成为广大教师的自觉追求。在公开课教学中,许多

教师日趋形成开拓资源的意愿,并且有意识地应用了一些课外的非教材资源,以实现教学的适应性。但是从教学的现状看,所发掘的资源往往着眼点不一,甚至不加筛选,随意性极大,加之过多地依赖传媒,大量使用网络信息,造成了教学资源的膨胀,使本身有价值的本土课程资源被埋没和闲置。课堂上,纯粹以教师开发的多媒体资源为主,被课件牵着走,冗长的资源成了累赘,呈现手段又为单一,课堂没有深度,缺乏生命活力,造成“投入”和“产出”的失衡。

喧宾夺主——在“活动”中的迷失。当前思想品德课堂活动教学的开展情况不容乐观,处于“香花无人摘,好果无人采”的尴尬境地。即使有开展,大多也是“貌似神离”、“华而不实”。有些课堂,教师为了营造火爆的课堂氛围,一味追求活动的形式化,小品表演、辩论会、现场采访、实话实说……轮番上阵,被教师视为瑰宝请进课堂,整堂课看似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但仔细考虑了一下,有不少活动不能从学生实际出发,流于形式,为活动而活动。学生在活动中的认识和体会很肤浅,只是停留在道德认识的表层上,没有上升内化为自己的道德认识。因此,煞费苦心设计的活动,只能带来学生情感体验上的无效性,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矫揉造作——在“情感”上的煽动。

公开课无一例外地都在情感上大做文章,教师特别注重课堂的情感教学,调用了诸多激情大法,致使课堂煽情过多过浓,但无论教师怎么煽情,有些课堂还是让人觉得没有真情实感,老师装腔作势,学生无病呻吟,令人大倒胃口。有些公开课甚至为了煽情而随意胡侃,有约三分之一的时间用来“煽情”,给人不真切的感觉。有些教师为与学生加强感情交流,有过多的赞美学生智慧的言辞,其结果教学常常只到达学生心灵的边缘,或者“望而却步”,没有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虽然教师煽情的语言可能令学生学习的兴趣更高,但花大篇幅的“煽情”似乎本末倒置。

2.回归“常态课”,靓丽课堂的追寻

以上公开课的教学现象,无不说明当前的思想品德教学正在变味,并且束缚着教师的教学行为,或成为某些功利的工具。过分追求课堂教学的完美,过分追求课堂教学的亮点和可观赏性,这些功利性的教学,都导致了公开课的华而不实。公开课教学的实质是为听课的老师指明方向,让听课老师听了之后有所感触,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