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史辨”派与20世纪的《春秋》研究——《春秋》性质讨论之三
论“古史辨”派的《老子》研究
关于《 老子》 书, 一 目前我们所 能看 到的最早最 完整 的文献记载当属 司马迁 的《 史记》 。但是 由于其文字 记述 不够确定 , 司马 迁 之 后 , 断 有 学 者 提 出 疑 问 。 到 2 不 0世 纪 初, 随着疑古思潮的兴起 , 以辨 明古籍 真伪为 基础 的古史 讨论逐渐成 为学术界关注的中心 ,老 子》 《 自然也成 为当时 古 史讨 论 的 主要 内容 之 一 。
有畛界 , 子为北方学派的宗师 , 子为南方学派的宗师 , 孔 老
孑 子问礼老聃 , L 必有其事 ; 太史儋乃老聃之后 , 老子之子宗 乃太史儋之子 , 大概老聃 为周史 , 老而免 官 , 去周适秦 。古 者官以世及 , 其子赓 为周史 , 一传或再 三传历百许年 , 至儋
为周 太 史 , 去 周适 秦 。 因 其 为 一 家 人 , 同 , 同 , 踪 又 姓 官 行 又同, 、 音又近 , 后世传 为一人E(4 聃 儋 故 p 卜 。在 古 史 ]4 辨派 中, 观点 最 激 烈 的莫 过 于 孙 次 舟 。 他否 认 历 史 上 老 子
争 论 , 中也 不 乏 新 的 见 解 。 如 马 叙 伦 认 为 关 尹 子 即老 其
本是一种杂记体的书 , 没有结 构组织 。今本 所分篇 章 , 决 非原本所有” “ ,又此书 中有许多重复的话 和许 多无理插入 的话 , 大概 不 免 有 后 人 妄 加 妄 改 的所 在 ” … 引。 梁启超针对胡适 《 中国哲 学史大纲 》 中把 老子列 于首 位表示异议。他发表 了《 ( 论 老子) 书作于战国之末》 一文 , 认 为 根 据 《 记 》 供 的三 个 老 子 的 资料 , 位 老 子 便 有 点 史 提 这 来历不明 ,老子》 《 一书恐为 战国晚期的作品。文中他举 出 了六 条证 据 , 引证 崔 述 和 汪 中 的说 法 , 为 “ 老 子 》 部 更 认 《 这
《春秋》及春秋三传
《春秋》及春秋三传《春秋》及《春秋三传》一、《春秋》简介(一)《春秋》的命名《春秋》作为一部编年史著作,之所以如此名,主要有三种解释。
第一种说法:依据古制,赏以春夏,邢以秋冬,各取一字,以示赏罚,寓褒贬于其中。
第二种说法:取自孔子著书的时间。
《公羊传?隐公元年》孔颖达疏又引《春秋说》曰:“孔子于‘哀公十四年春,西狩获麟。
作《春秋》,九月书成,以其春作秋成,故云《春秋》’。
”第三种说法:《春秋》本是鲁国史记的名称。
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序》曰:“春秋者,鲁史记之名也。
记事者,以事系日,以日系月,以月系时,以时系年,所以记远近、别同异也。
故史之所记,必表年以首事。
年有四时,故错举以为所记之名也。
”以上三种说法,杜预所说较为合理。
“春为生物之始,而秋为成物之冬”(《公羊传》)从先秦典籍中可看到古人于四季中最重春、秋二季,“错举”春、秋以该其余,进而成编年史册的代称。
据现代学者研究“春秋”之作为史册的名称,不会早于西周。
(二)《春秋》的性质体例《春秋》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全书约一万六千多字,相传为孔子所作,被列为《五经》之一。
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终于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共二百四十二年中周朝和各诸侯国之间的重大的历史事件。
(《左传》所载《春秋》终于哀公十六年即公元前479年孔子逝世为止)。
以鲁国国君十二公(隐、桓、庄、闵、僖、文、宣、成、襄、昭、定、哀)为序,按“以事系日,以日系月,以月系时,以时系年”(杜预《春秋左传集解?序》)记事,具备了明确的时间观念和自觉的记事意识。
但其记事都很简略,短则仅一字,长则不过三四十字。
一般只记时、地、人、事,而对事件的因果、过程,人物的行为、性格却无从记载。
故记事虽简而有法,却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叙事散文。
(三)《春秋》与孔子的关系旧说《春秋》为孔子所作,这一观点最早见于《孟子?滕文公下》曰:“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
疑古派
疑古派,又称“古史辨派”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出现的一个以疑古辨伪为特征的史学和经学研究的学术流派,其创始者及主要代表是顾颉刚和钱玄同。
疑古派的主要代表,受到胡适在新文化运动中倡导的“整理国故”思想的影响。
他们主张用历史演进的观念和大胆疑古的精神,吸收西方近代社会学、考古学等方法,研究中国古代的历史和典籍。
自1923年顾颉刚发表《与钱玄同论古史书》,到1926年《古史辨》第一册问世,标志着该派的正式形成。
以后,《古史辨》又持续出到七册,当时有不少知名学者参与了这项活动,在学术界形成了较大的影响。
古史辨派在其研究中,推翻了传统所谓的“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等概念构成的中国古史系统。
其中,顾颉刚提出了著名的“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的观点。
他着重地考察了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源头,认为:“时代愈后,传说中的古史期愈长”;“时代愈后,传说中的中心人物愈放愈大”;虽然“不能知道某一件事的真确的状况,但可以知道某一件事在传说中的最早的状况”。
据此,他提出要打破“民族出于一统”、“地域向来一统”、“古史为黄金世界”等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参见《古史辨》第一册)。
疑古派对儒家经学涉及的内容也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关于孔子与“六经”的关系。
认为“六经”是周代通行的几部并不相干的书,它们既不是如古文经学家所谓的“六经皆周书之旧典”,也不是如今文经学家所说的“六经皆孔子之作品”,孔子没有删述或制作过“六经”,“六经”的配成当在战国后期(参见《古史辨》第一册)。
二、关于经今古文学。
在《古史辨》中,发表了钱玄同、钱穆、周予同、王伯祥等人的论文,对这个问题展开了十分热烈的讨论。
其中最重要的当推钱玄同的《重论经今古文学问题》。
(参见《古史辨》第五册)三、关于专经的研究:在《周易》方面,顾颉刚的《论<易经>的比较研究及<彖传>与<象传>的关系书》钱穆的《论<十翼>非孔子作》、李镜池的《易传探源》及《周易筑辞考》、余永梁的《易卦、爻辞的时代及其作者》、容肇祖的《占卜的源流》等,属于有相当影响的作品。
《春秋》略说
第二节 《左传》的成就
• (2) 《左传》记述的历史跨度很长。其包括春秋时代的历史, “ 可是它讲的绝对不限于这段历史, 实际上也涉及了从古史传说一直 到夏商周三代各方面的历史。这方面的历史如果今天没有《左传》, 我们就没有办法把它整理清楚。” 对于我们研究上古史、古史意义 非凡。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春秋》简述
• 《春秋》最初原文有18 000 多字, 现存版本则只有16 000 多字。在语言上极为精练, 遣词有序。就因文字过于简质, 后人不 易理解, 所以诠释之作相继出现, 对书中的记载进行解释和说明, 称之为“传”。其中左丘明《春秋左氏传》, 公羊高《春秋公羊传 》, 穀梁赤《春秋穀梁传》合称《春秋三传》列入儒家经典。现《 春秋》原文一般合编入“传” 作为“经”, 新增内容作为“传”。 据《汉书·艺文志》记载, 为《春秋》作传者共5 家, 《左传》3 0卷、《公羊传》11 卷、《穀梁传》11 篇、《邹氏传》11 卷 、《夹氏传》11 卷。其中后两种已经不存。
• 《左传》里还有许多“无经之传”。这些记事往往是对《春秋》的补 充。但是哀公十六年以后直到二十七年的“无经之传” 就是后人续 加的了, 称为“续传”。续传不但写到鲁哀公于二十七年出走越国 , 而且延伸到鲁悼公四年,已经到了韩、赵、魏三家分晋的时代, 进入战国。据此可知, 《左传》的最后成书应在战国初年。
• 至迟自西周起, 就有太史记载国家大事。在每一季的开始, 一般要 写“春” 到“秋” 四季的季节。但古人重视春季和秋季, 因此把国 史记载叫作“春秋”, 这可能是“春秋” 作为史书名的来由罢, 它 基本上是鲁国史书的原文。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春秋》简述
• 相传《春秋》之书出于孔子之手, 旧时有“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 厄而作《春秋》” 之说。但后世亦有不同说法, 清人袁谷芳《春秋书 法论》说:《春秋》者, 鲁史也。鲁史氏书之, 孔子录而藏之, 以 传信于后世者也。石韫玉《独学庐初稿·春秋论》也说: 《春秋》者 , 鲁史之旧文也。《春秋》共十二公之事, 历二百四十年之久, 秉 笔而书者必更数十人。此数十人者, 家自为师, 人自为学, 则其书 法, 岂能尽同? 虽然《春秋》之作者有争议, 但其经过孔子之手修 而改之, 则无大异。
论中国古史“‘历史记忆’的层累式整合”———兼论顾颉刚“古史层累说”的是非与启示
论中国古史“‘历史记忆’的层累式整合”———兼论顾颉刚“古史层累说”的是非与启示◎李禹阶内容提要 20世纪初的“古史辨”思潮提出了百年之问,当代古典学、历史学中的疑古、辨古、信古思想均是对其的回应。
顾颉刚先生的“古史层累说”是该学术思潮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有着巨大的学术启示意义,同时亦存在方法论、认识论的局限。
实际上,早期中国具有丰富而“多元”的上古历史,由于传统史学“史以载道”所含蕴的“助流政教”的“资治”功能,古代史家所塑造的文本书写的历史主要是以中原国家“礼义”文化为中心的历史,而少见上古时遍及我国各区域聚落先民的社会活动的史迹记载。
“历史记忆”是人类早期史迹的遗留,但是“历史记忆”成为历史文本则有一个被后代史家再加工的创造活动,这种创造活动往往是史家的史学理念对“历史记忆”进行“层累式整合”的结果。
我国传统经典所载上古史正是“历史记忆”在“层累式整合”中完成的,它既使史前丰富多彩的各区域文化被融入早期中原国家礼乐文明的历史中,同时也在这种历史书写中保留着中国上古真实史迹的痕迹。
关键词 “古史层累说” “历史记忆” “层累式整合” 历史文本书写〔中图分类号〕K0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23)07-0036-11 20世纪二三十年代顾颉刚先生提出“古史层累说”后,在学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直到100年后的今天,我们仍能感受其强烈的时代批判精神。
“古史层累说”之所以至今仍有这么持续的影响,是因为它对中国的古典学、历史学等问题仍然有巨大的学术启示意义,或者说我们今天仍然有诸多“古史辨”中曾探讨的问题还没有得到学界的共识。
因此,在当今大量考古材料基础上反思顾氏的“疑古”及古典学思想,对于理解与评价顾颉刚先生“疑古”与“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观点,构建中国文明起源的独特道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的中国学派,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
一、顾颉刚“疑古”说的是非与启迪顾颉刚(1892—1980),作为现代史学家,是用近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史的重要开创者之一。
《春秋》概说
《春秋》概说赵金刚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博士后一、《春秋》的独特地位大家好,今天我为大家简要地介绍一下五经当中的《春秋》,以及跟《春秋》有关的“春秋三传”。
因为《春秋》这部书比较特殊,我们不可能仅仅介绍它一部书,还会连带介绍一下解释性的著作。
我们在讲《尚书》的时候曾经讲过,我们古代有很多很悠久的历史传统,左史记言,右史记事,记言的是《尚书》,而记事的就是《春秋》。
《春秋》这本书在古代特别独特,钱穆先生在《两汉经学今古平议》当中讲隋唐以前的人尊孔子《春秋》尤重于《论语》。
《论语》的地位在隋唐之前比不上《春秋》,《论语》在当时仅是一种中小学的教材,我们今天上课的话,中小学生如果学国学的话那就学《论语》,而《春秋》则是要放在哪儿去教授?《春秋》则是大学特定的讲座,要把《春秋》放在更高的阶段让学生去学习。
尤其是在汉代,《春秋》的作用特别不一般。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六经,独尊儒家所讲的诗、书、礼、乐、易、春秋这六经,而在独尊六经当中《春秋》更被独特地来看待。
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六经的董仲舒,他就是《春秋》学家,特别研究《春秋》当中的公羊学,汉代从汉武帝开始用《春秋》来干什么?有一个词叫做春秋决狱,用《春秋》这部经典所讲的道理来判案子,国家大事,国家有哪些大政方针,国家要进行政策,要依据《春秋》所讲的这些道理。
所以《春秋》在古人来看是圣人之大用,尤其是把孔子所讲的一些具体的历史用途,这些道德体现在哪些方面、哪些事上,《春秋》都记录了下来。
宋代有一位学者叫做胡安国,他为《春秋》作传,这当中有一个序,序就这么说《春秋》,“百王之法度,万世之准绳,皆在此书”,各代王者,你所遵循的法则、规矩,历代人民百姓的行为准则都在《春秋》这部书当中,《春秋》这部书记述得特别明确,“故君子以为‘五经’之有《春秋》,犹法律之有断例也”,胡安国说的这个“君子”是指他的老师程伊川,程颐认为五经有《春秋》,就好像法律有断例,法律记载了很多具体的审判条文,XX当判,判几年刑,当然这个法律条文当中不可能举具体的历史事件,而《春秋》相当于法律条文的案例,成文的案例有哪些具体的判例在其中,XX当诛,它就举一个具体的历史事件。
钱玄同与顾颉刚、傅斯年、胡适有关《春秋》性质的学术讨论
①
钱 玄 同 早 年赞 成 今 文 经 学 的 观 点 。新 文化 运 动 时 期 , 钱 玄 同思 想 变 化 , 其 经 学 观 点也 发生 变 化 。 关 于 饯 幺蚓 年 对 经 ’ : 的 认识 , 可参 见拙 作 《 钱 玄 同早 年经 学 思 想 述 论 》, 《 中 国社 会 科 学 院研 究 生 院 学 报 ) 2 0 0 2年 第 6期 。
一
般对 疑古辨 伪运 动 的批评多 以“ 疑古过 勇 ” 为其病 。但 疑古 辨 伪 的倡导 者 们 , 在 学 术上 从不
固执 己见 , 而是不 断地探 究 , 不断 地完 善 自己 的学 术 观点 。本 文 以 围绕 《 春秋》 性 质 问题 而 发 生在 钱玄 同与 顾颉 刚 、 傅斯 年和 胡适之 间 的学术互 动 为中心 , 讨论 钱 玄 同关 于 《 春 秋》 性质 认识 过 程 , 揭
而 为董仲 舒 之 《 春 秋 繁 露 》, 三变 而为何 休之 《 公 羊 解 诂 》, 于是 ‘ 非 常异义 可怪 之论 ’ 愈 加 愈
多 了 ’ ’ ②
[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 0 7 — 2 2
[ 作者简介] 刘贵福 , 辽 宁 师 范 大学 历 史 文 化 旅 游 学 院教 授 , 研 究 方 向 为 中 国 近代 史 。
示新 文化 运动 的倡导 者们对 待学 术 的求 实精 神 和 良好 学风 。 秋》 的 观 点 及 与顾 颉 刚 的讨 论
钱玄 同 和顾颉 刚二人是 五 四时期 倡导 疑古 最力 的学 者 。1 9 2 3年顾 颉 刚在 《 读 书 杂志 》 第 9期
发 表《 与钱玄 同先生 论古史 书 》 , 提 出“ 层 累地造成 的 中 国古史 ” 的理 论 , 这篇后 来被顾 颉 刚称为 “ 轰
《春秋》详解-解释说明
《春秋》详解-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春秋》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瑰宝之一,被誉为中国古代史书中的“五经之一”。
它是春秋时期鲁国的官修史书,记载了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81年之间的历史事件和政治斗争。
《春秋》以简明、独特的编年体方式呈现了那个时代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方面面的情况,成为我们了解古代社会风貌的一扇窗口。
概括而言,《春秋》不仅是一部历史记载,更是一部寓言性质的文学作品。
作者透过简练的文字,着重描绘了那个时代充满变革的政治格局以及权谋斗争。
作品主要聚焦于鲁国君主及其宗室,以及其他诸侯国之间的关系,通过对于盟约、战争、婚姻等重大事件的描述,展示了那个时代人们的政治智慧和人性弱点。
此外,《春秋》还提供了丰富的法律法规、礼仪制度等方面的信息,成为历代统治者施政的重要参考。
它集中体现了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观,如仁爱、忠诚、忍让等,为后世儒家学者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
因此,本文将从多个层面对《春秋》进行详细解析。
首先,我们将对《春秋》的历史背景进行介绍,包括春秋时代的政治格局、国际关系等。
接着,我们将分析《春秋》的文学价值,探讨其对古代文化的影响以及它所塑造的历史形象。
最后,我们将总结主要观点,并对《春秋》提出评价,同时思考它对读者的启示和现实意义。
通过对《春秋》的详细解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进程,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悠久。
同时,我们也可以借鉴其中的智慧和经验,为我们当下的社会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通过对《春秋》的深入研究和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发掘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丰富我们对于历史和人性的认知。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2 文章结构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按照以下结构来详解《春秋》这部经典文献。
引言部分将会对《春秋》进行一个整体的概述,介绍其背景和重要性,同时对文章的目的进行明确说明。
最后,我们将对整篇文章的内容进行简要总结。
正文部分将分为三个部分来进行讲解。
名词解释《春秋》
名词解释《春秋》
《春秋》是一部古代中国的历史书籍,也被称为《春秋经》或《春秋》。
它是由孔子编写的,记录了春秋时期 (公元前 722 年 - 公元
前 476 年) 中国诸侯国之间的政治斗争、战争、文化和风俗等情况。
它是中国古代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文化和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春秋》以鲁国史官所记鲁国历史为基础,起自鲁隐公元年 (公元前 722 年),止于鲁哀公十四年 (公元前 476 年),共记载了 242
年的历史。
它以春秋两个季节的名称命名,意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也是中国古代史书的一种命名方式。
在《春秋》中,孔子使用了自己独特的语言和思维方式,对春秋时期的政治、军事、文化和道德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和评价。
这些思想和观点对中国古代文化和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使《春秋》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拓展:
孔子是《春秋》的作者,他名丘,字仲尼,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
他编写《春秋》的目的是为了表达他对春秋时期政治和文化的看法,同时也希望通过这部史书来教育和启发人民。
孔子对《春秋》的评价非常高,他认为《春秋》是史书中的一部经典之作,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甚至将自己的学说和思想与《春秋》相提并论,声称自己的学说是“依《春秋》之义,以治世化民”。
《春秋》一书不仅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也对世界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被广泛地引用和模仿,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文化和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史辨”派经学研究概述
、
与 观 点 的 争 论 。 顾 颉 刚 说 :“ 们 当 时 为什 么 会 疑 , 也 就 我 是 因为 得 到 了一 些 社会 学 考 古学 的 智识 ,知 道 社 会进 化 有一 定的阶段 ,而 战国、秦、汉 以来所 讲的古史标准与这个标 准不合 ,所 以我 们敢疑 。 … (s ” z 虽然 “ 史辨 ”派 的主 古 要代表人物受到了儒学特别是今文经学家考辨古文经学的影 响 ,但 是 因 为 有 现 代 科 学 理 论 和 方 法 作 指 导 , 古 史 辨 ” 派最终又跳出了儒学本身来考辨经学,最终摆脱 了儒学 内部 不 同派 别 的争辩 。 第 三 ,五 四新 文 化 运 动 以 民 主 与 科 学 为 旗 帜 , 对 以孔 子 为 代 表 的 旧 思 想 、 旧道 德 进 行 了 猛 烈 的 攻 击 ,这 是 “ 古
史辨 ”派产 生 的时代 背景 。“ 古史辨 ”派是 时代 的产 物 , 而 五 四新 文 化 是 时 代 精 神 的 精 髓 。 五 四 时 期 ,顾 颉 刚 在 北 下三 点 : 大 读 书 , 当 时 的北 大 正 是 新 文 化 运 动 的 中 心 ,是 新 旧思 想 第 一 ,对 历 史上 疑 辨传 统 的继承 和 发 展 。 疑辨 精 神 , 古 混 杂 之 地 。五 四新 文 化 运 动 反 封 建 反 孑 教 的 思 想 ,对 顾 颉 L 已有 之 ,从 孟 子 的 “ 信 书 , 不如 无 书 ,f 到清 末 经 今 文 刚 产 生 了深 远 的 影 响 。 正 如 顾 氏在 《 史辨 》第 一 册 自序 尽 ,】 f, 古 学家对经古文的攻击 ,存在着一条激 荡在文化领域里从未停 中所 言,“ 到这 时大家 提倡思想 革新 ,我始有 打破 旧思想 息的怀疑考辨的伏流 。以顾颉刚为首 的 “ 古史辨 ”派便继承 的明嘹 的的 意识 ” 3 (5,“ 是我 不到 北京 大学 来 ,或 [ 1。 若 了这一怀疑精神 ,顾颉刚在 《 我是怎样编写< 古史辨> 的》一 是孑民先生等不为学术界开风气 ,我的脑髓 中虽是 已播下了 文 中 写道 :“ 的 《 史辨 》的 指 导思 想 ,从 远 的来 说 就 是起 辨 论 古 史 的种 子 , 但 这 册 书 是 决 不 会 有 的 。J。 ( 我 古 , J ¨ [ s 源于郑、姚、崔三人的思想 ,从近的来说则是受胡适 、钱玄
最早的编年体史书《春秋》简介
最早的编年体史书《春秋》简介春秋时期,虽然已有四时划分,但是人们仍然习惯用旧称。
所以各国史书大多以《春秋》命名。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春秋》简介,欢迎阅读。
最早的编年体史书《春秋》简介《春秋》是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
所谓编年体,就是"系日月而为次,列时岁以相续"。
它是按年、月、日有次序地记载史事的史书。
如果说,《史记》、《汉书》等二十四史纪传体史书,是横的叙述历史,那么,《春秋》、《资治通鉴》这类的编年体史书,就是纵的叙述历史。
编年体这种体裁的史书,在世界上,我国起源最早。
东周时,各诸侯国都设置史官撰写本国的编年史,但名称不统一,燕、齐、鲁、宋等国均称《春秋》,因商代和西周时,一年只有春、秋二时,而无冬、夏,因此古人称年为"春秋"。
春秋时期,虽然已有四时划分,但是人们仍然习惯用旧称。
所以各国史书大多以《春秋》命名。
而晋称《乘》,楚称《梼杌》。
东周时诸侯国的史书后来均已散失,只有孔子编订的鲁国史《春秋》留传了下来,这是孔子的一大功劳。
《春秋》是孔子晚年呕心沥血之作。
孔子周游列国经历了14年之久,他在68岁返鲁后,以"国老"身份问政,因此有条件阅读鲁国档案。
他为寓寄自己的政治理想和主张,以便留给后人效法,就用晚年的精力编纂《春秋》等"六经"。
关于孔子删订《春秋》的意图,孟子说得很清楚:"世道衰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
孔子惧,作《春秋》。
《春秋》,天子之事也。
是故孔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孟子·滕文公下》)所谓"知我者",是指那些理解他的苦心孤诣的人(理解他的治国平天下理想的人),所谓"罪我者",是指那些指责他不该修订《春秋》的人。
可见,孔子编订《春秋》的目的是为匡救时弊,因此,他的思想和主张便自然而然地渗透到《春秋》的字里行间,即所谓"微言大义"。
名词解释古史辨派
古史辨派1. 概述古史辨派是中国历史学中的一种学派,主要研究和探讨古代历史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该学派的成立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是对传统历史观念的一种批判和反思。
古史辨派强调通过对历史文献、考古发现以及其他相关证据的综合分析和研究,来还原和重新解读中国古代历史。
2. 背景在中国传统历史观念中,很多历史事件和人物都被赋予了神话般的色彩,成为了象征和标志。
这种观念主要来源于《尚书》、《春秋》等经典文献,这些文献中包含了大量关于君主功绩、神灵信仰等内容。
然而,在现代科技条件下,人们对历史的认识需要更加客观、科学,而不仅仅是盲目地崇拜。
3. 主要观点3.1 反对传统观点古史辨派与传统历史观念相比有着明显的不同。
他们认为传统观点中存在着很多夸大和虚构的成分,对历史的真实性产生了质疑。
例如,一些传统史书中描述的君主功绩被认为是夸大其词,而一些神话故事则是虚构的。
古史辨派主张通过科学研究方法来还原历史真相。
3.2 注重考古发现古史辨派非常注重考古学在历史研究中的作用。
他们认为通过对文物、遗址等考古发现的研究可以提供更加客观和直接的证据,帮助我们了解古代社会和历史事件。
通过考古学方法,可以还原历史场景,揭示出更多细节。
3.3 综合分析与研究在研究历史时,单一的证据往往难以得出确凿的结论。
因此,古史辨派主张采用综合分析和研究的方法来得出更加准确和全面的结论。
他们会综合运用文献记载、考古发现、地理环境等多种证据进行比对和推理,以确保研究的结果更加可信。
4. 学派发展4.1 初期古史辨派的初期代表人物包括梅祖彦、陈寅恪等。
他们通过对史书和文献的详细研究,提出了一些观点和理论。
例如,梅祖彦在《中国古代社会发展问题》一书中提出“历史是一个复杂而有机的系统”这一观点,强调历史研究需要从整体上把握。
4.2 发展阶段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考古学技术和方法的进步,古史辨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这个时期的学者们开始将考古发现与文献记载相结合,进行更加深入和全面的研究。
《春秋》概说
例如昭二年《左傳》曰:「春,晉侯使韓宣子來聘,且告為政而來見,禮也。觀書於大史氏,見易象與魯春秋,曰:『周禮盡在魯矣,吾乃今知周公之德與周之所以王也。』」晉國的執政大夫韓起(宣子)到魯國聘問,觀書於太史氏,「見易象與魯春秋」,這是魯國史官一代代持續記載的簡策實錄,屬於官方檔案,所以晉卿韓起藉著聘魯的機會請求觀看,此即「觀國之光」。這猶如前新加坡總理李光耀到臺灣訪問,特地到故宮博物院觀賞國寶文物。
夏正 123
暮春45678910
殷正 1234
567891011
周正12345
仲夏6789101112
依趙氏,《論語》中「春服既成」的「暮春」,應該是夏正三月,相當於周正五月(仲夏);若是周正三月,就時令來講,天氣還十分寒涼,所以說「安得有換春衣,浴且風之事?」
古「春秋」大抵是史官所書,屬官方的載記檔案,未必正式編定成書;縱或成書也未必廣為流傳——所以韓宣子聘魯始見「魯春秋」!而且,古之「春秋」久已亡佚,《史記.六國年表序》謂秦始皇焚書,「諸侯史記尤甚」,誠為先秦諸侯國史大量亡佚的重大因素。
《春秋》名词解释
《春秋》名词解释《春秋》名词解释:明朝人为什么称《春秋》为“书”?从何时起称《春秋》为“书”?这一问题,要先了解《春秋》的性质和成书经过。
《春秋》既然是鲁国国史,它所记载的历史,当然是鲁国的历史;因此后代史家把《春秋》称为“鲁史”、“鲁春秋”、“史记”,用的是“国史”的意思。
明清之际著名学者顾炎武在《日知录》中云:“王者之迹熄而《春秋》作。
”这是把《春秋》与历史的创始联系起来说的。
《春秋》的性质是什么呢?“王者之迹熄”,“王者之迹”指的是周王朝灭亡以后,特别是东周时期的历史,主要指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历史。
“熄”是息止,是停止不动的意思。
熄灭周王朝的政治踪影,即使历史也停止了运行。
后世以此比喻重大的事变或巨大的影响波及全国或持续较久,已经引起人们注意并值得研究。
《春秋》为鲁国国史,又称《春秋经》,共三十卷,有十二公、二十一侯,五百四十二年,约当我国春秋时代的中期。
当时,东周天子实际上是各诸侯国共同拥立的傀儡,天下实际上是各诸侯国所瓜分,鲁国则是七雄之一,因此,《春秋》具有相当广泛的代表性。
据学者考证,我国第一部编年史《春秋》,原名为《麟经》,传世的《春秋》文字出自孔子修订的鲁史《春秋》。
当时鲁国的君臣将《春秋》视为“礼”,奉若圭臬。
后世以《春秋》为典,把《春秋》的价值及意义提高到圣贤典籍的水平。
可见《春秋》在中国古代是多么神圣,又是多么被重视。
《春秋》为历史典籍,但是却更像是一部宗教经典。
中国古代文人称颂孔子曰:“述《春秋》而作《春秋》。
”可见其地位之高。
《春秋》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对中华文化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春秋》记事起自鲁隐公元年,迄于鲁哀公二十七年,以《春秋》中鲁国为中心,以时间为顺序,描写鲁国及各诸侯国的社会状况、历史人物及大事件,着力塑造了孔子、公孙尼子、左丘明等历史人物,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后代史书或官方正史所采用的编年体例,基本上都源自《春秋》。
清乾隆皇帝在阅读《春秋》时,批语说:“孔子删《春秋》,即其意也。
春秋的名词解释
春秋的名词解释春秋,作为一个名词,有着多重含义和解释。
在古代中国历史上,春秋是一个重要的时期,并且也是一个特定的朝代名称。
这个时期标志着从东周初年到中期,时长约为一个世纪。
然而,春秋不仅仅是一个时期的名称,在其他领域中,它也有着不同的含义。
在下面的文章中,我们将从历史、文学和自然环境等角度来探讨春秋的名词解释。
1.历史角度在历史学中,春秋指的是中国古代东周朝的一个时期,该时期从公元前770年开始,到公元前476年结束,因《春秋左传》和《春秋公羊传》而得名。
《春秋》是一部记载着春秋时期历史事件的重要史书,记录了那个时期国家的兴衰和政治的变迁。
它是中国史书体例中最早成立的编年体著作之一,对后世历史的记载和研究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2.文学角度在文学创作中,春秋也有着特定的寓意。
春秋一词经常被用来形容作品中的某种氛围或情感,通常指的是生机勃勃的春天和丰富的秋天。
例如,在古代诗词中,春秋常常与春天和秋天的景色联系在一起,表达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
此外,春秋也可以用来形容人物的成长和变化,代表着人生起伏和经历的不同阶段。
3.自然环境角度春秋一词还可以从自然环境的角度来解释。
春天和秋天是四季中最为宜人的季节,也是人们喜欢的季节。
在春天,大地回春,百花盛开,生机勃勃;秋天,天气凉爽,果实累累,收获满满。
因此,春秋这个词也被用来表达一种和谐、美好的自然环境,展示了大自然的魅力。
综上所述,春秋这个名词有着多重含义和解释。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春秋指的是中国古代东周时期的一个重要朝代;而在文学作品中,春秋代表生机勃勃的春天和丰收的秋天;在自然环境中,春秋表达了和谐美好的季节景观。
春秋这个名词在不同领域中都承载着丰富的意义,反映出人们对历史、文学和自然的理解和赞美。
无论是作为一个时期的名称,还是一种寓意的象征,春秋都值得我们深入探究和品味。
“古史辨派”的兴起及其评价问题
当此“世纪之交”的不平常的时刻,在对百年以来学术的发展演变进行回顾和总结之中,“二十世纪疑古思潮回顾”确实是一个值得从多方面探讨的、很有意义的题目。
二十世纪疑古思潮的主要代表,即是顾颉刚先生及其创立的“古史辨派”。
对于这一在本世纪曾经产生巨大影响的学派进行分析和评价,并非很容易的事。
历史学家杨向奎先生于30年代曾从顾颉刚先生学习,起初相信“古史辨派”的理论,后来学术观点又产生了分歧,转而对顾先生及“古史辨派”的论点提出辨难。
按理讲,以杨先生这样的学术经历,由他来评论“古史辨派”是很有发言权的。
但事情却非如此简单。
1981年,杨先生撰写《论“古史辨派”》一文,发表在庆祝中华书局成立七十周年纪念文集《中华学术论文集》一书中。
对于此文,杨先生采取慎而又慎的态度,初稿写成后先寄给史学界的朋友请提意见,并将有回信的尹达、赵俪生两位先生的主要意见摘录在文末“后记”中,说明参考了他们的意见修订了原稿。
而赵俪生先生信中则有云:“您的大著敬谨拜读了三四过,感到评论很不容易。
第一,很难定自己提意见的思维;第二,很不好措词。
”可见评价“古史辨派”确是一件难度颇大的工作。
“古史辨派”在三四十年代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徐旭生先生在其所著《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中说:“近三十余年(大约自1917年蔡元培在北京大学时起至1949年全国解放时止)疑古派几乎笼罩了全中国的历史界”。
又说,“当日各大学的势力几乎全为疑古派所把持”。
(注:《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科学出版社1960年版,第27页。
)《古史辨》第一集结集出版在1926年,而顾颉刚古史辨伪学说的形成在1920至1923年,年龄为27至30岁。
一个30岁左右的青年人,他所提出的观点和主张,却能一下子在学术界引起震动,并且在社会上引起轰动,其中当然有深层次的原因,值得认真地探讨。
本文即集中在“古史辨派”兴起在传统学术中的深远渊源,“古史辨派”兴起的时代条件,以及对其得失功过如何评价这三项,谈谈粗浅的看法。
20世纪的《周易》 古史研究
20世纪的《周易》古史研究陈桐生(汕头大学中文系,广东,汕头)摘要:20世纪以前的《周易》研究大体上分为占筮、义理、象数、考据四大派别,本世纪一些学者先后从古史角度研究《周易》,形成了《周易》古史学派。
本文简要地回顾了本世纪《周易》古史研究从发掘《周易》中的历史故事到视《周易》为史书、从片段感想发展到完整体系的历程,讨论了不同阶段《周易》古史研究的特点和价值。
主词:《周易》;古史观;20世纪20世纪以前的《周易》研究大体上可以划分为占筮、义理、象数、考据四大派别。
20世纪《周易》研究中最为令•人瞩目的现象是一些学者先后从古史角度研究《周易》,由此而在传统易学领域之外开辟了一条研究新路,形成了易学第五大派别:古史学派。
本世纪《周易》古史研究得益于《易传》的启示,这种启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易传》将《周易》的著述背景确定在殷周之际。
《系辞》说:‚《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作《易》者,其有忧患乎?‛又说:‚《易》之兴也,其当殷之末世、周之盛德耶?当文王与纣之事耶?是故其辞危。
‛这里所说的‚中古‛是指商周之际,‚当文王与纣之事‛指的是殷纣王拘文王于羑里之事。
《系辞》认为《周易》中充满了深沉的忧患意识,卦爻辞中多有危惧之辞,这应该与周文王被幽囚的困窘经历有关。
《系辞》运用‚其‛、‚耶‛这些犹疑猜测之辞,还不敢说《周易》的作者就是周文王。
后来司马迁在《史记•周本纪》中把这一层意思给挑明了:‚西伯盖即位五十四年,其囚羑里,盖益《易》之八卦为六十四卦。
‛《史记•太史公自序》也说:‚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
‛既然《周易》作者是周文王,那么它的著述时代就是在殷周之际,这启示后人从《周易》中寻找殷周之际历史的踪迹。
二是《序卦》从前后因果角度解释《周易》六十四卦的排列顺序,其中包含着作为历史最重要因素之一的时间观念。
《序卦》说:‚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
《史记》与《春秋》:两种史书的风格特点比较
史记与春秋:两种史书的风格特点比较1. 引言《史记》和《春秋》都是中国古代的重要史书,它们分别代表了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编纂风格。
本文将对两者进行比较,分析其在内容、体裁、写作风格等方面的差异。
2. 内容概况2.1 《史记》《史记》是西汉司马迁所著的一部中国历史专著,共130篇,内容涵盖了从夏朝到西汉武帝时期。
全书按照时间顺序编写,以各朝代或个人为单位进行记载。
《史记》着重于事实记录和政治论述,并注重描绘人物形象。
2.2 《春秋》《春秋》是孔子及其弟子所编纂的一部官修年代久远而且无具体作者的中国早期历史书籍。
全书按年份编排,以鲁国君主周公为中心,记载了鲁国及周边诸侯国间的政治、军事和社会事件。
由于其年代久远,很多条目只有简短的几个字。
3. 内容风格比较3.1 叙述方式《史记》采用了纵向叙事的方式,依次记述历史上不同朝代或个人的事件。
它以详实的史料为基础,带有较强的客观性和权威性。
《春秋》则采用了横向叙事的方式,按年份编排不同事件。
由于其注重简洁,很多条目只有几字或几行,留下了许多空白供后人填补。
3.2 著名人物描写《史记》对历史上的著名人物进行了生动形象的描绘,并且着重塑造他们的形象、品德和才能。
这些描写深入细致,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认识这些历史人物。
相比之下,《春秋》在描述著名人物时较为简洁,主要侧重于记录他们参与政治决策或战争中发挥的作用。
3.3 史书目的和立场《史记》以提醒和教育后人为目标,并试图通过具体事例来阐明道义原则。
它对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了较为客观的评价,凸显了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
而《春秋》则更倾向于作为一部官修年表,记录政治事件和朝代更迭。
其立场相对中立,没有过多的道德评判和鼓吹特定价值观。
4. 结论《史记》和《春秋》作为两种不同时期的史书,在内容、体裁以及写作风格上有明显差异。
《史记》以广泛的历史范围、生动的人物描写和明确的目标性成为一部丰富详实的历史专著。
而《春秋》则注重于简洁而精确地记录政治事件,更像是一张散发给后人参考的年表。
经史之辨:王闿运《春秋》三传观
经史之辨:王闿运《春秋》三传观
刘平
【期刊名称】《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1(025)003
【摘要】王闿运是清末著名经学家,以推尊<春秋>公羊学而闻名于世.他在<春秋>是经而不是史的"经史之辩"基础之上,对<春秋>三传进行褒貶尊黜,认为<公羊>、<榖梁>相发而并存,构建了自己独特的<春秋>三传现.
【总页数】4页(P107-110)
【作者】刘平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湖南,长沙,410081;湖南大学,图书馆,湖南,长沙,41008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25
【相关文献】
1.共时与历时:重访《春秋》“经史之辨”的一种进路 [J], 郭西安
2.王闿运春秋学的整体思维意向 [J], 刘少虎
3.王闿运《春秋公羊传笺》中"化导外夷"的民族观 [J], 刘平
4.义本春秋,崇礼自治:王闿运《论语训》兼采古今之释经特色探析 [J], 刘平
5.王闿运的春秋公羊学藉例明礼的诠释特色 [J], 章启辉;刘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容摘要:摘要:20世纪初期,“古史辨”派在学术界发起并主导了一场关于《春秋》问题的讨论。
在当时社会反封建思潮的鼓动下,“古史辨”派继承并发挥了传统今文经学家的怀疑精神和古文经学家的“六经皆史”说,最终得出“孔子不作《春秋》”、“《春秋》为史学著作”等错误结论。
这些结论对整个20世纪的《春秋》研究产生了消极影响,从而制约了此间经学史、史学史领域的相关问题研究。
摘要:20世纪初期,“古史辨”派在学术界发起并主导了一场关于《春秋》问题的讨论。
在当时社会反封建思潮的鼓动下,“古史辨”派继承并发挥了传统今文经学家的怀疑精神和古文经学家的“六经皆史”说,最终得出“孔子不作《春秋》”、“《春秋》为史学著作”等错误结论。
这些结论对整个20世纪的《春秋》研究产生了消极影响,从而制约了此间经学史、史学史领域的相关问题研究。
孔子的《春秋》是一部蕴涵作者“微言大义”的政治学著作,而将它视为历史学著作,则是20世纪学术史上一个贯穿始终的错误。
除受传统今古文经学门户之见的影响之外,以顾颉刚、钱玄同等人为代表的“古史辨”派对这一误解的形成起了直接的引导作用。
时过境迁,当年的疑古之风虽然早已烟消云散,但在21世纪的今天,人们对于《春秋》的认识仍然久而不得其实。
结合“古史辨”派的《春秋》研究,重审20世纪学术史上的这一“公案”,对于我们摒弃有关《春秋》一书的谬见,无疑具有一定学术意义。
一、“古史辨”派《春秋》研究批判
周予同先生曾提出:“《春秋》的本身性质究竟是历史,还是政治哲学?”[1](第493页)对于这个问题,“古史辨”派学者钱玄同、顾颉刚等人早在20世纪20年代便开始关注了。
按照“古史辨”派学者的一贯方法,解决这一问题的首要工作便是考证“孔子作《春秋》”说的真伪,换言之,假如《春秋》果然是孔子所作——如同今文家所说的那样——则它无疑是一部政治学著作;相反,如果能够证明《春秋》与孔子毫无瓜葛,则《春秋》为史学著作无疑了。
这样,在讨论伊始,《春秋》性质问题便转化为对“孔子作《春秋》”这件事真实性的讨论。
1921年,顾颉刚率先对孔子作《春秋》的传统说法提出质疑,他说:“《六经》自是周代通行的几部书,《论语》上见不到一句删述的话,到孟子,才说他作《春秋》,……其实,看刘知几的《惑经》,《春秋》倘使真是孔子作的,岂非太不能使‘乱臣贼子’惧了吗?”[2](第42页)按照这种解释,则《春秋》成书在孔子之前,将它与孔子联系起来乃是后儒的附会。
1923年,钱玄同在顾氏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对“孔子作《春秋》”说的成因作了推测。
他在《答顾颉刚先生书》中断言,孔子无作《春秋》事,至于《春秋》的性质,“王安石(有人说不是他)说它是‘断烂朝报’,梁启超说它像‘流水帐薄’,都是极确当的批语。
孟轲因为要借重孔丘,于是造出‘诗亡然后《春秋》作’,‘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的话,就这部断烂朝报,硬说它有‘义’,硬说它是‘天子之事’。
”[3](第77—78页)钱氏的说法显然深深打上了古文经学家门户之见的烙印。
1925年,钱氏在写给顾氏的《论<春秋&性质书》中说,关于《春秋》的性质,“弟以为只有两个绝对相反的说法可以成立”,即:一、认为“它绝对不是历史”;二、“认它是历史”。
钱先生认为:“孔丘底著作究竟是怎样的,我们虽不能知道,但以他老人家那样的学问才具,似乎不至于做出这样一部不成东西的历史来。
”又说:“我近年来是主张后一说的。
但又以为如其相信‘孔子作《春秋》’之说,则唯有依前一说那样讲还有些意思。
”[4](第275—276
页)细绎全文可见,对于《春秋》,钱氏一方面“认它是历史”,同时又苦于缺乏否认“孔子作《春秋》”的力证,所以语义上显得犹豫不决。
针对钱氏的意见,顾颉刚在《答书》中表示:“对于《春秋》一经的意见,我和先生相同。
”并提供了否认孔子作《春秋》,以及《春秋》为史学著作说的六项论据,其中除承袭古文经学陋见成说,不值辩驳的数条外,堪称新说者有二,即:1、《论语》中无孔子作《春秋》事,亦无孔子对于“西狩获麟”的叹息的话。
2、孟子以前无言孔子作《春秋》的。
孟子的话是最不可信。
[5](第276—277页)
得到了顾氏的认可,钱玄同便在此后的一封回信中说:“本年三月里您回我的信,谈对于《春秋》的意见,大体我都佩服;……我现在对于‘今文家’解‘经’全不相信,我而且认为‘经’这样东西压根儿就是没有的;‘经’既没有,则所谓‘微言大义’也者自然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了。
……《春秋》乃是一种极幼稚的历史,‘断烂朝报’跟‘流水帐薄’两个比喻实在确当之至。
”[6](第278—280页)
由此可见,“《春秋》为史学著作”说是顾、钱等人经过长期讨论得出的结论,尽管如此,这一结论却是不能成立的。
首先,“默证”的研究方法极不可靠。
当时学者曾批评说:“凡欲证明某时代无某历史观念,贵能指出其时代有与此历史观念相反之证据。
若因某书或今存某时代之书无某史事之称述,遂断定某时代无此观念,此种方法谓之‘默证’(argument from silence)。
.默证之应用及其适用之限度,西方史家早有定论。
吾观顾氏之论证法几尽用默证,而什九皆违反其适用之限度。
”所谓“默证之应用及其适用之限度”,论者引用法国史学家色诺波(ch. seignobos)的话说:“现存之载籍无某事之称述,此犹未足为证也,更须从来未尝有之。
倘若载籍有湮灭,则无结论可得矣。
故于载籍湮灭愈多之时代,默证愈当少用。
其在古史中之用处,较之在十九世纪之历史不逮远甚。
”[7](第271—272页)《论语》无孔子作《春秋》事,亦无相关言论,这是不争的事实,但这不能成为“孔子不作《春秋》”的佐证。
诚如王国维先生所说:“虽古书之未得证明者,不能加以否定,而其已得证明者,不能不加以肯定,可断言也。
”[8](第2—3页)
众所周知,孔子修《春秋》之事较早载于《孟子》,此后司马迁等人也对此事确信不疑,可谓古无异辞。
顾、钱等人仅仅根据《论语》无孔子修《春秋》事,便否认此事的真实性,显然过于武断。
期望《论语》将所有关于孔子的史料囊括殆尽,这种想法更是求全责备。
试想一部《论语》,要将孔子和弟子们几十年的谈话都记录下来,哪里可能?更何况,现行本《论语》又经过历史上的数次改编,残缺尚且难免,遑论其他。
另外,孔子作《春秋》,于时政多有讥刺,故而其早期的传承完全依赖学者口说流行,儒家心存畏忌自不待言,《论语》无载也并非不可理解之事。
仅仅根据《论语》不能断言孔子不作《春秋》,至为明显。
其次,在缺乏任何有力证据的情况下,断然否认《孟子》记载的可靠性,这一做法同样不足为训。
周予同先生指出:“《春秋》为孔子据鲁史而作,古无异词。
……近人钱玄同更以孔子作《春秋》的话是孟子所伪造,不是史实,则《春秋》与孔子的关系也成为经学上的疑案了。
”
[1](第256—257页)孟子去孔子不远,且为子思之门人,其说必有所据,没有充分的理由当然不容轻易否定,“孟子距孔子不过一二百年,孟子说孔子作《春秋》,当不会是讹传和虚造,也没有虚造的理由。
”[9](第172页)顾、钱二人显然是先有成见在胸,而后才进行了“大胆假设”。
正如学者所批评的那样:“钱氏从‘疑古派’的怀疑精神出发,全盘否定了‘六经’同孔子有关系的说法。
……但总的来说,他的怀疑的立足点,却是很成问题。
就是说,钱氏对这个问题先存否定的意见,然后在古代文献中去寻找论证来替自己的观点张目,这就不免陷于主观主义。
……所以,钱氏的主张,表面上同所谓‘五经’悉为孔子所作的主张完全相反,其实都各执一偏,不足为据。
”[1](第798—799页)
总之,“古史辨”学者否认孔子作《春秋》的推测不足为据,他们据此得出的“《春秋》为史
学著作”的结论当然也是不能成立的。
近年来,随着学术观念的革新和新材料的出现,许多学者已经逐步放弃了“古史辨”派“孔子不作《春秋》”的结论。
李学勤先生说:“《左传》以下多种书籍一致讲孔子修或作《春秋》,我们实在没有否认的理由”,“先秦至汉多种古籍关于孔子修《春秋》的记载,应承认为可信。
”[10](第21页)刘泽华先生认为:“关于孔子是否编选过‘六经’(或‘五经’)问题,历来有不同见解,有的认为出自孔子之手,有的认为与孔子无关。
两相比较,出自孔子之手的理由较为充分。
”[11](第130页)在细致考察了郭店楚简的相关内容之后,廖明春先生也指出:“六经的形成,源于孔子。
”[12]这些论述恰好是对“古史辨”派“孔子不作《春秋》”说的批判性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