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远之战:一个人的战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宁远之战:一个人的战争
摄影、撰文/立山
北京南城广渠门内,一方小小的墓园隐身在林立的高楼大厦之间,显得冷清而又怪异。这里埋葬的是一个名叫袁崇焕的人,他出生于1584年,死于1630年。袁崇焕短暂一生所贯穿的四十七个年头,正值中国古代最后一个汉族王朝明朝的末季。那是一个大厦将倾、呼唤英雄的时代,他从遥远的福建来到帝国的首都,登上了一生事业的巅峰。但这个时代送给他的不仅有权势、荣誉和施展抱负的大舞台,还有不可预测的种种危险。最后,他死在了这里。明人张岱在《石匮书后集》中如此描述袁崇焕之死:“遂于镇抚司绑发西市,寸寸脔割之。割肉一块,京师百姓,从刽子手争取生啖之。刽子乱扑,百姓以钱争买其肉,顷刻立尽。开膛出其肠胃,百姓群起抢之。得其一节者,和烧酒生啮,血流齿颊间,犹唾地骂不已。拾得其骨者,以刀斧碎磔之,骨肉俱尽。止剩一首,传视九边。”袁崇焕死于“磔”刑,一种将肢体分裂的残酷刑罚。明思宗朱由检(年号崇祯)之所以对袁崇焕施以如此酷刑,理由列了一大堆,但核心罪名只有一个:通敌。敌即后金,明帝国晚期最危险的敌人。在朱由检看来,正是袁崇焕的阴谋,导致后金军队长驱直入,直抵北京城下,差点把自己提前变成亡国之君。袁崇焕果真通敌卖国么?几百年来,此一
问题争议不断,围绕着对袁崇焕的评价,形成截然相反的两个集团。一方认为他死得冤枉,另一方则说其万死不赦。直至今日,各色人等依然为此争吵不已,甚至不惜大骂出口。纷纷扰攘之下,要想解开其中疑惑,须从山海关外的一座小城宁远说起。(宁远之晨)进京与出关袁崇焕能和宁远联系
在一起,多少要拜莫测命运的安排。因为他原本在福建邵武(今福建省邵武市)任知县,芝麻大的官,而且离京师万里之遥,似乎根本没有机会和辽东抗后金前线的宁远发生关系。命运的转折发生在1622年,即明熹宗朱由校(年号天启)
登基的第二年,袁崇焕到北京接受朝廷的政绩考核。他的成绩不错,而且大概还对当时紧张万分的辽东战局提出了不少建议,因此受到御史侯恂的青睐,遂奏请皇帝破格擢升袁崇焕为兵部职方主事。侯恂即明代著名才子侯方域之父,东林党人。1622年前后,明朝发生了两件影响深远的大事。第
一件事:宦官魏忠贤得势。1620年10月底,朱由校即位仅仅一个月,就把魏忠贤从一个无足轻重的职位提拔至司礼监秉笔太监。司礼监系明太祖朱元璋时所设,其职权原本不过是掌管宫廷礼仪,但经过多年的发展,至17世纪初,它的
权力已经得到巨大提升,堪比宰相。魏忠贤这一番凌空跳跃,使他在此后近八年的岁月中权势熏天,深刻影响了明朝的政治形势。袁崇焕当然也无可避免地要受到这一影响的冲击。第二件事:明朝军队在辽东遭遇到了后金军队的第三次重创。
第一次重创是在1619年的“萨尔浒之战”,后金以少胜多,斩杀明军将卒四万多人,并攻陷了开原和铁岭,明朝举国震惊;第二次是在1621年,后金军队在是年5月先后攻陷了明朝的战略城市沈阳和辽阳,将辽河以东的土地从明军手中尽数夺走;第三次则是在1622年春天,辽东巡抚王化贞不顾辽东经略熊廷弼的竭力劝阻,贸然出击迎战后金,结果惨败于广宁(今辽宁北镇)。广宁失陷,王化贞仓惶南奔,熊廷弼手无兵权,只好以剩下的军队护送关外难民撤入山海关。作为天启朝(1621~1627年)最优秀的军事统帅,熊廷弼早在1619年就被任命为明朝在东北地区的最高军事指挥官——辽东经略。他是在“萨尔浒之战”后临危受命的,上任之后,他立即整顿军纪、修城筑堡、安定民心,取得了很好的成效。熊廷弼采取的基本战略方针是以守为主,绝不轻易出兵,避免与擅长野战的后金军队发生大规模战斗。应该说,在明军当时的情况下,这是最明智的策略,所以将近一年时间,后金军队都不敢轻易进犯。(祖氏牌坊)但是一向直率的熊廷弼也因为这一战略方针遭到朝中反对者的诋毁,他们向皇帝进言,说熊廷弼胆小怯懦,不敢进兵。熊廷弼无奈,只好自动请辞,取代他的是一个名叫袁应泰的文官。袁应泰是个不错的官员,但在军事经验上却严重缺乏,这导致他在1621年的5月接连丢掉了沈阳和辽阳,最后自缢身亡。沈阳和辽阳的沦陷是一个十分严重的事件,北京宣布戒严,朝
廷几乎陷入崩溃的状态。7月,熊廷弼在呼唤和反对的激烈声浪中再次被任命为辽东经略,赶赴山海关上任。这一次,他打算继续执行自己以守为主的战略方针,但他惊讶地发现,自己身为地方最高军事长官,手中却只有区区数千兵力,而辽东巡抚王化贞却手握重兵六万,跃跃欲试,扬言主动出击,一举荡平后金。熊廷弼坚决反对王化贞的策略,但没有起到任何作用,因为朝廷被失败的耻辱淹没已久,他们迫切想要得到前方胜利的消息。结果却正如前面所说,王化贞的六万大军在1622年的春天被后金一击而溃,明朝的防线再次向
南退缩。熊廷弼成为第三次溃败的牺牲品,他被捕入狱,并在三年后的1625年被杀,“传首九边”。而王化贞虽然也被关进了监狱,却神奇地一直活到了1632年,原因是许多高官
接受了他的贿赂,纷纷为他说话,其中应该有魏忠贤。熊廷弼和魏忠贤,作为天启朝两股势力的代表,将在此后的岁月中以不同的方式影响到袁崇焕的命运。但在1622年之初,
袁崇焕无从预料这一切。那时,他三十八岁,正值人生壮年,恰巧又被破格提升,春风得意,踌躇满志,满怀着对皇帝的感恩之情,时刻准备着为国家献出生命。就在广宁失陷的消息传来不久,袁崇焕忽然神秘地消失了,这让他的同事和家人惊讶不已。数日之后,当他风尘仆仆回到京城,大家才知道原来他单人匹马赶赴山海关,去察看关内外形势去了。这次单独行动,遭到袁崇焕日后的同僚王在晋的奚落:“其去不
奉旨,不辞朝,鲁莽如此,可用当关否?”王在晋之所以如此批评袁崇焕,不仅因为袁崇焕的行为不合体统,更因为他一还朝就口出狂言:“予我军马钱谷,我一人足守此!”这一句话,将袁崇焕性格中张扬和自负的一面表现得淋漓尽致。但必须承认,一个刚从偏僻外省调来的位卑言轻的小官,要想在公卿满街走的京师受到关注,张扬的确是一个可行的办法——他随即再获提拔,被擢升为山东按察司佥事、山海监军。从此以后,袁崇焕的命运开始与抗击后金的战事紧密联系在一起。出发前往山海关之前,袁崇焕曾经拜谒过熊廷弼,那时熊廷弼尚未入狱,处于罢职听勘的状态。熊廷弼问袁崇焕:“操何策以往?”袁崇焕答曰:“主守而后战。”熊廷弼感到十分欣慰。这次会面,二人相谈甚欢,袁崇焕倍感鼓舞,在一首题为《边中送别》的诗中,他抒发了自己的满腔豪情:五载离家别路悠,送君寒浸宝刀头。欲知肺腑同生死,何用安危问去留?策杖只因图雪耻,横戈原不为封侯。故园亲侣如相问,愧我边尘尚未收。如果他能穿越时空,看到三年后熊廷弼的凄惨下场,以及自己八年后几乎完全相同的结局,是否还会留下“何用安危问去留”的豪言?1622年的春天,山海关外,袁崇焕的脚步逐渐接近了一片蛮荒的宁远。(晨光里遛狗的老人)宁远何以必守?熊廷弼被革职以后,辽东经略换成了王在晋。尽管很多年以后,王在晋在自己所写的《三朝辽事实录》中对袁崇焕多有恶评,但在1622年,他却对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