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现状

合集下载

老年高血压现状与问题

老年高血压现状与问题

老年高血压现状与问题老年高血压是指在60岁以上的人中,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的情况。

老年高血压常常是多因素引起的,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生活方式等。

老年人群中高血压的患病率相当高,据统计,全球超过2.5亿人口患有高血压,其中超过60%是老年人口。

而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高血压患病率也呈现上升趋势。

据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超过60岁的老年人口中,高血压患病率高达60%。

老年高血压不仅影响身体健康,而且会引起多种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肾功能损害等。

以下是老年高血压存在的问题:1. 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老年高血压将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如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

2. 造成肾功能损害:高血压会对肾脏进行长期的损伤。

因为高血压时,血管收缩,血液流量减少,肾脏血流减少,肾脏受到的供血不足,肾脏功能得不到恢复,最终会引起肾功能损伤。

3. 诱发靶器官损害:高血压会引发靶器官损害,包括眼底出血、视网膜脱离等。

4. 诱发脑卒中:老年高血压诱发脑卒中的概率很高。

高血压时,大脑血管内的血流减少,血黏度增加,可以导致血栓形成,最终导致脑缺血性损伤和缺血性脑卒中。

5. 呼吸系统问题:高血压还可能引起呼吸系统问题,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肺心病等。

如何预防老年高血压?老年高血压的预防,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调整生活方式:坚持合理的饮食、适度的运动、合理的休息时间,以及戒烟限酒等,有助于预防老年高血压。

2. 控制体重:保持适当的体重,避免过度肥胖,能够有效降低老年高血压的发生率。

3. 应遵医嘱治疗:如果老年人已经被诊断为高血压,应遵医嘱,按时服用降压药物,定期复查。

4. 加强自我监测:老年人应定期进行血压测量,及时发现和控制异常情况。

总之,预防老年高血压和疾病的发生,需要认真调整生活方式、保持心态愉悦,以及在发现高血压前,应该进行全面的筛查监测,避免在晚期才发现并控制。

高血压 调查报告

高血压 调查报告

高血压调查报告高血压调查报告引言:高血压,也被称为动脉性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它对人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为了更好地了解高血压的现状和影响因素,我们进行了一项调查。

本报告将总结我们的研究结果,并探讨高血压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1. 调查方法: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共有500名参与者参与了调查。

我们的问卷包括了与高血压相关的各个方面,例如生活习惯、饮食偏好、运动情况等。

参与者的年龄范围从18岁到60岁不等,涵盖了不同性别和职业的人群。

2. 调查结果:(1)高血压患病率: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高血压的患病率较高,约有30%的参与者被诊断为高血压患者。

这一结果表明高血压在现代社会中已成为一种常见的健康问题。

(2)影响因素:我们发现,高龄、家族遗传、高盐饮食、缺乏运动等因素与高血压的发生密切相关。

此外,压力大、肥胖、吸烟和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也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3)意识水平: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参与者对高血压的认识不足。

仅有少数人能正确描述高血压的症状和并发症。

这表明,加强高血压的健康教育宣传是非常必要的。

3. 高血压的预防和治疗:(1)饮食调整:限制高盐饮食是预防高血压的重要措施之一。

我们建议人们减少食用加工食品和咸菜,并增加新鲜水果、蔬菜和全谷物的摄入。

(2)运动锻炼:适度的体育锻炼对降低血压起到积极作用。

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可以有效减轻高血压的风险。

(3)压力管理:长期的压力会导致血压升高。

通过学习放松技巧、良好的时间管理和寻求心理支持等方式,可以有效减轻压力,预防高血压的发生。

(4)药物治疗:对于已经被诊断为高血压的患者,药物治疗是必要的。

患者应按照医生的建议规律服药,并定期复诊,以监测血压变化。

4. 结论: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对人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了解到高血压的患病率较高,与高龄、家族遗传、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密切相关。

加强高血压的健康教育宣传,鼓励人们改善生活方式,如饮食调整、适度运动和压力管理等,是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的关键。

居民对高血压认知现状调查

居民对高血压认知现状调查

居民对高血压认知现状调查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又被称为“沉默的杀手”。

据统计,全球有超过10亿人患有高血压,其中有大约两亿人来自中国。

高血压的发病率非常高,而且很多患者并不自知。

对高血压的认知现状调查对于帮助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识和预防高血压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近期,我们对某城市的居民进行了一项高血压认知现状调查,旨在了解他们对高血压疾病的认知程度,以及对高血压的了解程度和预防意识。

本次调查共有1000名参与者,涵盖了不同年龄层、性别,以及教育程度和职业。

下面是我们的调查结果:一、高血压的认知程度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有76%的参与者能够正确解释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病,是由于血压长时间持续升高引起的。

令人担忧的是,还有24%的参与者对高血压的认知不够清晰,有的甚至认为高血压只是一种偶尔的疾病,不需要太过在意。

在是否了解高血压的危害方面,有56%的参与者认为高血压会导致心脏病、中风等严重疾病,但仍有44%的人对高血压的危害认知不足。

这表明,一部分居民对高血压的认知还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不足。

二、对高血压的预防意识调查显示,超过80%的参与者表示会通过定期检测血压来预防高血压的发生,这表明大部分居民对高血压的预防有一定的意识。

令人担忧的是,还有15%的参与者表示他们不会主动检测血压,而且有人认为高血压是老年人的专利,年轻人不需要太过在意。

这些态度表明了一部分人对高血压的预防意识还有待提高。

三、高血压知识的来源和获取渠道关于高血压的知识来源,调查显示,居民获取高血压知识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医生、医院的宣传和朋友或家人的介绍。

这说明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在普及高血压知识方面发挥着关键的作用,但也意味着有一部分居民可能由于种种原因并没有接触到相关的健康知识。

综合以上调查结果,我们发现虽然大部分居民对高血压的认知程度还算较高,但仍有一部分人对高血压的认知存在不足。

对高血压的预防意识和普及渠道也还有待提高。

我们提出以下对策,以帮助提高居民对高血压的认知水平和预防意识:一、加强健康教育宣传政府和医疗机构应加强对高血压的宣传,普及高血压的相关知识,警示高血压的危害,并呼吁居民关注自身的血压状况。

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特点与治疗现状

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特点与治疗现状

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特点与治疗现状高血压病是心脑血管事件中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全球大约有10 亿高血压患者。

目前中国高血压病患者约有2 亿人,但顽固性高血压仍占20% ~30%,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风险尚需进一步降低。

高血压患者以老人居多,然而,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当前青年人发生原发性高血压病的比例也越来越高,有关资料表明,在世界范围内,2000 年大约有16. 4%的青年人患有高血压,预计2025年总患病率将达到20. 2%。

大部分高血压病患者需要通过终生服药来控制症状,通过药物治疗可以有效地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并发率和死亡率,从而防止脑卒中、冠心病、心力衰竭和肾病的发生和发展。

标签:高血压,临床特点,用药现状,治疗高血压不仅仅是单纯的循环压力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血管伸展功能的问题,也就是血管弹性及中心动脉压的问题。

另外,脂肪、糖代谢功能紊乱,血尿酸增高和心脑肾等靶器官的不良重塑,也是影响心脑血管并发症及病死率的关键[1-2]。

高血压治疗的最终目标是最大程度地减少心脑血管事件,降压和降压达标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措施。

1 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特点早期高血压病人可表现头晕、耳鸣、注意力不集中、疲乏无力、易烦燥等症状[3]。

后期高血压病人其血压常持续在较高水平,并伴有脑、心、肾等器官受损的表现,早期可无症状,但后期易导致功能障碍,甚至发生衰竭。

如高血压引起脑损害后,可引起短暂性脑血管痉挛,使头痛、头晕加重,也可引起半侧肢体活动失灵等症状,严重者可发生脑出血[4]。

对心脏的损害则先呈现心脏扩大,后发生左心衰竭,可出现胸闷、气急、咳嗽等症状。

当肾脏受损害后,可见夜间尿量多或小便次数增加,严重时发生肾功能衰竭,可有尿少、无尿、食欲不振、恶心症状[5]。

有研究表明,青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特点跟老年例类似[6]。

按临床表现,高血压分成3期[7]。

Ⅰ期:血壓达到确诊高血压水平,舒张压大部分时间波动在12.0-13.3Kpa(90-100mmHg)之间,休息后能够恢复正常,临床上无心、脑、肾并发症表现。

高血压的国内外趋势

高血压的国内外趋势

高血压的国内外趋势
国内外高血压的趋势正在呈现以下几个方面:
1. 国内高血压的趋势:中国高血压患病率逐年上升,成为我国慢性病的主要健康问题之一。

根据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数据,中国高血压患病人数已经超过2亿人,而且持续增长。

这与中国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改变有关。

2. 国外高血压的趋势:发达国家的高血压患病率也在逐年上升。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全球1/3的成年人有高血压问题,而且90%的高血压患者生活在发展中国家。

尤其是在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德国等,高血压已经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挑战。

3. 儿童高血压的趋势:近年来,儿童和青少年高血压也呈现增长的趋势。

这主要与儿童肥胖率上升、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高盐饮食、缺乏运动等)和基因因素等有关。

儿童高血压对于长期心血管健康具有重要影响,需要引起足够重视。

4. 控制高血压的趋势:虽然高血压患病率上升,但是控制高血压的意识也在提高。

国内外医疗卫生机构和研究机构正在积极开展高血压的预防和治疗研究,推广健康生活方式和科学用药,以降低高血压相关的风险和并发症。

综上所述,国内外高血压的趋势是逐年上升,尤其是在中国和一些发达国家。

这需要加强高血压的预防和管理工作,引起公众对高血压的关注,以提高整体人口
健康水平。

高血压市场分析

高血压市场分析

高血压市场分析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全球范围内都存在着广泛的高血压患者群体。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高血压市场也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

本文将对高血压市场进行分析,探讨其市场规模、区域分布、竞争态势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一、市场规模分析高血压市场的规模庞大,其患者数量与人口老龄化程度密切相关。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全球成年人中高血压患者的比例超过30%,约为10亿人。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高血压患者数量还将进一步增加。

在市场规模上,亚洲地区高血压患者数量最多,尤其是中国、印度等人口大国。

根据中国卫生健康委员会的统计数据,中国高血压患者超过2亿,其中未被诊断和治疗的患者比例较高,市场潜力巨大。

二、区域分布分析高血压的发病与生活方式、饮食结构、遗传等因素有关,不同地区的高血压患病率存在一定差异。

一般来说,城市地区高血压患者的比例相对较高,尤其是发达国家和地区。

同时,高血压市场在农村地区的潜力也不容忽视。

随着现代信息传媒的普及和医疗资源的改善,农村地区高血压患者的诊断与治疗意识逐渐增强,市场的拓展空间逐渐显现。

三、竞争态势分析高血压市场竞争激烈,目前有多家医药企业涉足该领域。

药物治疗是高血压患者常见的治疗方式,降压药品是市场上的主要产品。

市场上的降压药物品种繁多,包括钙通道阻滞剂、β受体阻断剂、利尿剂等。

除药物治疗外,高血压市场还存在其他治疗手段的竞争,如心理疏导、运动疗法以及其他替代疗法。

这些非药物治疗方式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也为市场的发展开辟了新的方向。

四、未来发展趋势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和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高血压市场未来有望持续增长。

以下几个方面是未来高血压市场发展的主要趋势:1. 精准化治疗:随着基因技术的快速发展,精准医疗将成为高血压治疗的重要方向。

通过对个体基因的分析,医生可以更好地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2. 多学科合作:高血压治疗需要心血管科、内分泌科等多个学科的协同作用。

高血压调研报告

高血压调研报告

高血压调研报告调研背景: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是指在安静状态下,动脉血压持续升高的一种状况。

高血压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已经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

调研目的:本调研旨在了解高血压患者的基本情况、自我管理情况、就医情况以及对现有高血压治疗措施的认知和满意程度,为制定更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调研对象:本次调研共调查了1000名高血压患者,其中男性500人,女性500人,调研对象的年龄从25到80岁不等。

调研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通过对高血压患者进行面对面的访谈,收集相关数据。

调研结果:1.高血压患者的基本情况:调查结果显示,调查对象中高血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6岁,大部分患者有高血压病史超过5年以上,且多数患者同时伴有其他慢性病,如糖尿病、高血脂等。

2.自我管理情况:调查显示,近70%的高血压患者每天都会测量血压,但只有30%的患者能够坚持每天锻炼30分钟以上。

此外,大部分患者在饮食控制、戒烟限酒等方面存在不足。

3.就医情况:调查结果显示,超过80%的高血压患者每个月都定时去医院复诊,但仍有一部分患者存在就医不规律的情况。

此外,调查对象中有一部分患者并未向医生告知自己的全面用药情况。

4.对现有治疗措施的认知和满意程度:调查数据显示,大部分高血压患者对于目前的治疗措施存在较高的认知度,但对治疗效果的满意程度较低。

其中,对药物副作用的担忧是导致满意程度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结论:高血压患者对于自身病情有一定的认识,但在自我管理方面还存在改进空间。

提升患者对治疗措施的满意程度,需要加强对治疗效果的宣传和解释,减少患者对药物副作用的担忧。

同时,为了更好地控制高血压病情,医生和患者之间的沟通和合作是关键。

高血压的现状和趋势

高血压的现状和趋势

高血压的现状和趋势高血压,又被称为高血压病,是指人体动脉血压长期超过正常范围的一种疾病。

根据2019年全球健康统计数据显示,全球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4.7%,也就是全球有超过1/4的人口患有高血压。

高血压在引发多种心血管疾病和慢性肾脏病的同时,也是造成全球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高血压的现状可以从全球和中国两个角度来分析。

全球范围内,高血压的患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并且高血压的死亡率也在增加。

这主要与人口老龄化、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变化有关。

随着全球人口结构的变化,老年人口比例逐渐增加,而老年人往往更容易患上高血压。

此外,全球范围内的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也发生了较大变化,高盐饮食、高胆固醇饮食、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成为高血压的重要诱因。

因此,随着这些风险因素的增加,高血压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也在不断上升。

而在中国,高血压的现状同样不容乐观。

根据中国慢性病报告数据显示,中国高血压的患病率持续上升,已成为我国居民健康的重大威胁之一。

据估计,中国已有超过2亿高血压患者,患病率约为27.9%。

研究还发现,高血压的发病年龄逐渐下降,且青、中、老年人都面临着高血压的风险。

这与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剧、工作压力增大、生活方式不健康等因素密切相关。

未来,高血压的趋势可能还会继续上升。

首先,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老年人口比例将进一步增加,高血压患病率在老年人中占比较高。

其次,不良的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仍然存在,例如高盐饮食、高糖饮食、缺乏运动等,这些都是高血压的诱因。

再者,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的增加也会对血压产生不利影响。

此外,社会经济水平提高后,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也可能导致慢性病,包括高血压的患病率上升。

为了应对高血压的现状和趋势,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加强对高血压的早期预防和筛查工作,例如加强高血压病知识的普及,开展高血压筛查活动等。

其次,推广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改变不良生活习惯,降低高血压的发病风险。

老年高血压现状与问题

老年高血压现状与问题

老年高血压现状与问题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医疗条件的改善,老年人口数量逐渐增多。

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群中高血压病的患病率也逐渐上升。

据统计显示,全球范围内有超过十亿人患有高血压,而其中大部分是老年人。

老年高血压不仅给患者带来身体的不适,还容易引发各种心血管疾病,甚至会危及生命。

了解老年高血压的现状以及相关问题,对于预防和治疗老年高血压至关重要。

老年高血压的现状是令人担忧的。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全球范围内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群中有超过50%患有高血压。

而在发达国家,这一比例更是高达70%以上。

在中国,老年高血压患病率也呈上升趋势,据国家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群中高血压患病率已经超过30%。

这说明老年高血压已成为全球范围内一项极为普遍的慢性疾病。

老年高血压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老年高血压容易合并其他慢性病。

由于老年人群中存在多种慢性疾病的共存现象,高血压患者往往会合并糖尿病、心脏病、脑血管疾病等其他疾病。

这会增加治疗的难度,加重患者的身体负担。

其二,老年高血压容易引发并发症。

长期的高血压会对人体的心脏、血管等器官造成损害,容易导致心脏病、脑血管疾病、肾脏疾病等并发症的发生。

这些并发症会严重影响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

其三,老年高血压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长期的高血压会使患者感到疲倦、头晕、失眠等身体不适,容易导致患者情绪低落、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面对老年高血压现状和问题,我们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进行预防和治疗。

老年人群应树立健康意识,主动进行高血压筛查和监测。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身体各个器官功能开始逐渐衰退,易出现多种慢性疾病,故应定期进行相关健康检查,及时发现任何身体异常情况。

老年高血压患者应积极控制危险因素。

如戒烟限酒、控制体重、合理饮食、坚持适量运动等。

这些措施有助于减缓血管硬化、延缓疾病进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高血压的现状和流行趋势

高血压的现状和流行趋势

高血压的现状和流行趋势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饮食结构改变,工作压力加大等因素导致高血压成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

高血压是一种持续性的血压升高状态,给人体带来很多危害。

本文将探讨高血压的现状以及其流行趋势。

一、高血压的现状高血压是全球范围内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据统计,在全世界范围内,有超过10亿人患有高血压,其中四分之一的人口属于未被诊断出的高血压患者。

在中国,高血压的患病率也呈现上升趋势。

根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显示,我国高血压患者已经超过2.5亿,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高血压的患者年龄趋于年轻化,不再是仅仅局限于老年人的疾病,而是开始向中青年群体渗透。

二、高血压的流行趋势1. 青少年高血压问题日益突出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饮食结构的改善,青少年触发高血压的风险也在逐渐增加。

研究表明,现代青少年常常过度依赖高热量、高脂肪、高盐分的食物,长期饮食不均衡会导致肥胖和高血压等疾病。

2. 城市化和工作压力导致高血压上升随着城市发展和工作压力的加大,高血压已经成为城市人群中一个严重的健康问题。

长期受到压力的影响,人们的生活习惯和工作状态容易出现负面变化,导致高血压的患病率上升。

3. 高血压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联性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可以引起冠心病、中风等严重疾病。

据统计,全球每年有超过170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高血压是其中一个主要原因。

4. 高血压对经济的影响高血压除了对人体的健康构成威胁外,还会对社会经济产生重大影响。

高血压患者需要长期用药和定期检查,给家庭和社会带来经济负担。

而高血压所引发的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费用更是巨大。

三、高血压的预防和治疗为了减少高血压的发病率和控制它的流行趋势,有必要采取一系列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1. 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的饮食结构、适量的运动和规律的作息时间对于预防高血压非常重要。

减少食盐的摄入量、控制体重、避免熬夜等都是有效的健康生活方式。

国内外高血压病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建议

国内外高血压病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建议

国内外高血压病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建议高血压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疾病,随着大家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患高血压的人也在不断的增加。

高血压对身体的危害十分大,如果不及时得到有效的控制,会给人们的健康造成很大的威胁。

因此,加强高血压病健康教育,提高人们对高血压病的认识和控制方法,对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病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国内高血压病健康教育的现状1.大众对高血压病的认识较低目前在国内,大众对高血压病的认识度较低。

不少人认为高血压只是老年人的病,年轻人不会得。

实际上,高血压并不是只有老年人才会得的疾病,年轻人也可能患上它。

这种错误的认知会让人们在自己得了高血压的时候,无法及时发现和治疗,有很大的风险。

2.缺乏相关健康知识很多人对于高血压病的发病原因、症状、预防和治疗都缺乏相关的健康知识,导致很多人在得了高血压病之后不知道该如何控制和治疗。

更有甚者,有些人存在错误的治疗观念,用不正规的方法进行治疗,造成了更大的危害。

3.健康教育的普及度较低国内高血压病的健康教育,目前还存在很多不足。

首先是教育内容缺乏全面性和针对性,不能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其次,宣传方式比较单一,多数情况下是通过电视、海报等传统方式进行,无法适应现代社会多元化的需求。

二、国外高血压病健康教育的现状1.注重高血压病的预防和治疗相对于国内而言,国外对于高血压病的预防更加注重,教育宣传也更加广泛。

例如在美国,人们的饮食习惯相对健康,高盐、高脂肪等食物的摄入比例较低。

此外,国外对高血压的治疗方法也更加系统,药物治疗更趋规范化。

2.绿色健康生活理念的落地绿色健康生活理念是近年来国际健康领域掀起的一股新潮流,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们支持和认可。

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人们更多地使用和关注一些绿色及健康的食物、健身、保健用品等,有效地控制和预防高血压的发生。

三、关于高血压病健康教育的建议1.加强前期阶段的宣传首先在社会的各个方面,应加强对高血压病的宣传,提高人们对高血压病的认知度。

高血压流行病学研究现状

高血压流行病学研究现状

高血压流行病学研究现状高血压流行病学研究现状引言:高血压作为一种慢性疾病,已经成为全球公共卫生的重要问题。

该疾病不仅具有高发病率,同时也是心脑血管病、肾脏疾病、糖尿病等许多慢性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因此,研究高血压的流行病学是非常重要的,有助于更好地了解该疾病的发病机制、风险因素及防治策略。

本文将探讨高血压流行病学研究的现状,并介绍一些相关的重要进展。

一、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方法高血压流行病学研究主要通过问卷调查、专业医疗机构的数据收集和个体血压监测等方式进行。

问卷调查是主要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之一,通过面对面、电话或网络等方式进行,主要目的是了解人群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家族史等与高血压相关的因素。

专业医疗机构的数据收集则是通过搜集医院、诊所等机构的病历资料,分析患者的发病率、治疗情况等。

而个体血压监测是运用血压计等仪器进行实时监测,可以更精确地记录个体的血压变化情况。

二、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结果通过对大量的调查数据进行分析,高血压的流行特点逐渐显现出来。

首先,在不同地区和不同人群中的发病率存在明显的差异,常见于老年人、肥胖人群、糖尿病患者等。

同时,高血压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饮食结构等密切相关,其中环境因素和不良生活方式是高血压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此外,高血压还与高血脂、高血糖等相关,这些因素会相互作用,导致心脑血管病等严重后果。

三、高血压流行病学研究的新进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高血压流行病学研究也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

首先,一些研究揭示了高血压的遗传机制,发现多个基因与高血压的发生密切相关。

这为高血压的早期预警和个体治疗提供了基础。

其次,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环境因素对高血压的影响,如空气污染、噪音、工作压力等,这些因素的研究有助于制定针对性的公共卫生措施。

此外,研究者还发现了一些新的风险因素,如夜间睡眠障碍、肾上腺素过度分泌等,这些发现对于高血压的早期干预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结论:高血压的流行病学研究是了解该疾病的底层机制、风险因素及防治策略的重要途径。

原发性高血压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原发性高血压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10、公共卫生政策: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政策来支持原发性高血压的预防和治疗 工作,例如提供医疗补贴、加强健康教育、推广健康生活方式等。
参考内容
原发性青光眼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其特征为眼内压力升高导致视神经损害 和视野缺损。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原 发性青光眼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本次演示将就我国原发性青光眼流行病学研 究进展进行综述。
二、研究方法
流行病学研究是探究疾病发生、发展及影响因素的重要手段。在原发性青光眼 研究中,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主要包括:
1、病例对照研究:通过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在暴露于某种因素上的差异,推 导出该因素与疾病发生的相关性。
2、队列研究:以暴露于某种因素的人群为队列,观察其是否发生原发性青光 眼,从而评估该因素与疾病发生的风险关系。
2、体重大小:体重大小是影响血压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肥胖和超重可增加 原发性高血压的患病风险。
3、饮食习惯:摄入过多的盐、高脂肪和高热量食物可能导致血压升高。
4、心理因素:长期的心理压力和焦虑等不良情绪也可能导致原发性高血压的 发生。
5、其他因素:饮酒、吸烟、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也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发 生有关。
一、研究现状
原发性青光眼的病因较为复杂,包括遗传、环境、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国内 外研究发现,原发性青光眼的发病与年龄、性别、种族、遗传、生活习惯等因 素有关。在我国,原发性青光眼的发病率约为1%至3%,且存在地域差异。
在临床特点方面,原发性青光眼患者通常会出现眼胀、眼痛、头痛、视力下降 等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可能会出现视野缺损和视神经损害等严重后果。 值得注意的是,原发性青光眼患者的病程和病情严重程度存在较大的差异,因 此其临床特点和表现也有所不同。

高血压现状分析状况

高血压现状分析状况

高血压现状分析状况高血压现状分析1.引言在全球范围内,高血压已成为一种普遍存在的慢性病,其患病率不断上升。

本文将对高血压的现状进行详细的分析,并探讨相关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2.高血压定义与病因2.1 高血压的定义与分类2.2 高血压的病因探讨2.3 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分析3.全球高血压发病率的现状3.1 不同地区的高血压发病率比较3.2 不同年龄段人群中高血压的患病情况3.3 性别在高血压发病率中的差异4.高血压的健康影响与社会影响4.1 高血压与心血管疾病的关联4.2 高血压对器官功能的影响4.3 高血压对生活质量的影响4.4 高血压对经济的影响5.高血压防控措施5.1 健康教育与宣传5.2 生活方式调整5.3 药物治疗5.4 管理与干预措施6.高血压管理的挑战与展望6.1 当前高血压管理存在的问题6.2 面临的挑战与困境6.3 未来高血压管理的发展方向附加法律名词及注释:1.高血压:指血压超过正常范围,持续性升高的病症。

2.慢性病:指病程长、病情进展缓慢的疾病。

3.发病率:指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某个特定病症在某个特定人群中出现的次数。

4.病因:指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机制。

5.危险因素:指导致某种疾病发生的因素或条件。

6.心血管疾病:指影响心脏和血管功能的疾病,包括冠心病、心肌梗塞等。

7.生活质量:指个体在身体、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健康状况和生活状态。

8.健康教育:通过传递有关保持健康和预防疾病的知识,以引导个体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和行为的过程。

9.药物治疗:通过使用药物来控制病情和减轻症状的治疗方法。

10.高血压管理的挑战与展望:指当前高血压管理面临的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的展望。

老年高血压现状与问题

老年高血压现状与问题

老年高血压现状与问题随着我国人口结构的变化,老龄化趋势日益明显,老年高血压已成为一种常见并危害严重的慢性疾病。

老年人群对高血压的敏感度增加,同时年龄增长也会加重高血压的危害。

老年高血压的现状和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一、老年高血压现状1.老年高血压的患病率高据统计,我国60岁以上人群中高血压患病率接近40%,超过半数的老年人患有高血压。

随着年龄的增长,高血压的发病率也呈逐年递增的趋势。

2.老年高血压的危害严重老年高血压容易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如冠心病、心肌梗死、脑梗死等,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并可能导致致残和死亡。

据估计,我国每年因高血压直接导致的死亡人数超过100万,老年人成为高血压相关死亡的主要人群。

3.老年人对高血压的认识和管理不足许多老年人对高血压的认识仍然停留在“三高”、“不舒服就喝药”的阶段,缺乏对高血压的重视和管理意识。

老年人在生活中常常忽略饮食、运动等对高血压的控制,导致疾病反复发作。

二、老年高血压存在的问题1.医疗保障问题老年人的医疗费用大多由个人承担,高昂的治疗费用成为许多患有高血压的老年人的负担。

尤其是在慢性病管理上,需要长期服药、定期复诊等,这些都给老年人带来了经济上的困扰。

2.缺乏专业指导由于老年人对于高血压的认识不足,缺乏专业的指导和科学的管理,诸多患者无法正确地对待高血压,往往依赖药物治疗,而忽略了生活方式的改变和规律的锻炼。

3.心理压力大老年高血压患者往往伴随着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由于年龄增长使得身体机能逐渐减退,高血压的病情加剧了他们的心理负担,让他们更加焦虑和抑郁。

4.社会支持不足老年高血压患者需要家人的照顾和支持,但在现实生活中,许多老年人面临着子女外出务工、独居无人照顾等问题,缺乏社会的支持和关爱。

三、应对策略1.加强宣传教育政府和医疗机构应加强对老年高血压的宣传教育,普及高血压知识,提高老年人对高血压的认识水平和重视程度,鼓励他们进行定期体检和健康管理。

中国高血压防治现状和未来

中国高血压防治现状和未来
双氢, NF, NT, CP, AT 绝大部分高血压未控制
不同危险原因与心血管病旳归因危险旳比较
危险原因 高血压 吸烟 肥胖 高胆固醇 糖尿病
相对危险 3.1 1.4 1.4 1.5 1.2
归因危险 36.1 8.5 4.2 3.2 2.1
报告主要内容提要
1. 高血压防治现状 2. 高血压旳预防 3. 我国高血压防治研究旳方向
钙拮抗剂+ARB ↓↓↓?
+他汀 ↓↓↓↓?
美国对血压和血脂等多原因联合干预旳效益
1. 1981至1990年间,美国对多种心血管危险原因干预 2. 降低了43万例冠心病死亡, 3. 其中55%得益于降压,38%得益于降脂 4. 有效旳降压和降脂联合治疗将会进一步降低心血管
病危险。
(英国伦敦大学 Deanfield)
指导委员会主席:刘力生
主要参加者: 朱鼎良 林曙光 黄峻 林金秀 唐新华等
研究背景
• 全国高血压1.6亿人,其并发症脑卒中心脏病成为重 大公共卫生问题。
• 大多数(2/3)高血压需要联合治疗,血压才干达标
• 有研究提醒,尽早控制血压有利于降低心血管事件。
• 高血压单药比较旳试验转为组合方案旳比较,最佳治 疗组合方案是目前国内外研究旳热点
中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
年 1959 1980 1991 2023
年龄 样本数 高血压患病率
>15 500,000
5.1
>15 4,000,000
7.7
>15 900,000
12.6
>18 270,000
18.8
△ (%)
↑ 41 ↑ 54 ↑ 31
中国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

高血压流行现状分析报告

高血压流行现状分析报告

高血压流行现状分析报告引言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全球范围内都存在广泛流行。

它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了重大影响,也对社会经济造成了巨大负担。

本报告将对高血压的流行现状进行分析,以期为制定相关政策和采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高血压的定义与影响高血压,又称为高血压症,是指在静息状态下,动脉血压超过正常水平。

它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类型,其中原发性高血压是最常见的类型,约占高血压病例的90%。

高血压可以对人体多个系统产生负面影响,如心血管系统、肾脏、脑部和眼睛等。

高血压能引发多种并发症,如心脏病、脑卒中、心力衰竭和慢性肾脏病等。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高血压是导致全球72%的脑卒中和49%的冠心病病例的主要危险因素。

此外,高血压还是慢性肾脏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高血压的流行现状全球范围内的高血压流行状况根据全球负担性疾病研究的数据,高血压是全球死亡和致残负担的首要风险因素之一。

现在全球有超过10亿人口患有高血压,其中绝大多数人生活在低中收入国家。

根据全球健康观察的数据,2019年全球有52%的死亡病例与高血压有关。

国内高血压流行状况我国是高血压流行压力最大的国家之一。

根据中国成人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的结果,我国成年人超过1/3的人患有高血压。

与此同时,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体中,高血压的患病率更是高达60%以上。

我国高血压的治疗率和控制率相对较低,对高血压的认知和预防意识还有待提高。

另外,高盐饮食、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等因素也是导致高血压流行的重要原因。

影响高血压流行的因素生活方式与饮食习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直接影响高血压的流行。

高盐饮食、高脂饮食、缺乏运动、饮酒和吸烟等不良习惯都会增加患高血压的风险。

遗传与环境因素遗传因素在高血压的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

家族中有高血压病例的人更容易患上高血压。

同时,环境因素如气候、空气污染、职业压力等也可能影响高血压的发病率。

健康教育和医疗服务健康教育是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提高公众对高血压的认知,推广健康生活方式,可以减少高血压的流行。

国内外高血压病诊治现状及资源优化分析

国内外高血压病诊治现状及资源优化分析

国内外高血压病诊治现状及资源优化分析高血压是指血压持续上升超过正常范围的一种慢性疾病。

高血压影响全球大约10亿人口,是全球主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

在我国,高血压的患病率也很高,占成人人群的30%左右。

本文将从国内外高血压病诊治现状及资源优化分析的角度探讨高血压病的相关问题。

一、国内高血压病诊治现状1.高血压患者就医渠道偏窄根据2018年的统计数据,我国高血压患者就医渠道主要集中在医院门诊及专科门诊,相对而言普通门诊及基层医疗机构就医的患者比例较少。

这是因为高血压病患者需要长期规律的药物治疗和监测,基层医疗机构在治疗和监测方面的专业性和设备不足,难以满足患者的需求。

2.用药不规范目前我国高血压患者规范使用降压药的比例较低,约25%的患者服药不规范。

药物不规范的使用主要包括低剂量使用、短期使用、停药或缩量等。

药物不规范使用的原因有很多,例如个体差异、药物副作用等,但主要原因还是由于患者对高血压药物治疗的认识不足,医生对药物治疗也存在一些误区,在处方和用药过程中没有考虑药物的搭配和疗效。

3.缺乏健康管理高血压患者是一类需要长期规律性管理的慢性病患者,但我国的高血压管理还处于较为初级的状态,对患者的健康管理和随访不太规范。

很多高血压患者没有意识到自我管理的重要性,在用药和生活方式上没有规律性和标准,导致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不能达到良好的疗效。

二、国外高血压病诊治现状1.高血压管理的规范性更高相对于国内,国外高血压治疗管理的规范性更高,能够提供较为完善的医疗服务和药物治疗,能够对患者进行更加规范的健康管理。

比如,在欧美地区,高血压患者的疾病管理主要以家庭医生+专科门诊为主,且高血压患者得到了相对比较全面的健康管理服务,包括用药方案、治疗标准、个性化制定的健康教育计划和定期随访等。

2.个性化治疗更为突出国外的高血压治疗注重个性化治疗,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并发症和药物耐受性等因素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高血压的防治

高血压的防治

高血压的防治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们生存寿命的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上升,患病人数明显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第一大死因。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重要因素,防治高血压是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及发展的关键。

一、高血压现状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流行病,并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18.8%,估计全国患病人数1.6亿多。

我国人群高血压知晓率为30.2%,治疗率为24.7%,控制率为6.1%。

高血压患者因血压长期得不到很好的控制,使大动脉及中小动脉变性、硬化,如心、脑、肾脏、眼底及外周动脉硬化,导致相应靶器官的损害,从而引起冠心病、高血压心脏病(严重可致心力衰竭)、脑卒中、高血压肾病(严重可致肾功能衰竭)、眼底渗出、出血引起视力下降、失明等疾病。

研究表明我国人群血压水平从110/75mmHg开始,随着血压水平升高而心血管发病危险持续增加,与血压<110/75mmHg 比较,血压120~129/80~84mmHg时,心血管发病危险增加1倍,血压140~149/90~94mmHg,心血管发病危险增加2倍,血压>180/110mmHg时,心血管发病危险增加10倍。

有高血压病史者的心力衰竭危险比无高血压病史者高6倍。

基线收缩压每升高10mmHg,脑卒中发生相对危险增加49%(缺血性卒中增加47%,出血性卒中增加54%);舒张压每升高5mmHg,脑卒中危险增加46%。

积极控制高血压是预防脑卒中、冠心病的重要措施。

二、高血压的诊断及危险因素1、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是在未用抗高血压药情况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按血压水平将高血压分为1,2,3级。

收缩压≥140mmHg和舒张压<90mmHg 单列为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

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用抗高血压药,血压虽然低于140/90mmHg,亦应该诊断为高血压。

2、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国际公认的高血压发病危险三大因素是:超重、高盐膳食及中度以上饮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年来,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脑卒中,心脏意外等心血管疾病导致的死亡已占全球人口死亡原因的30%,其中62%的卒中病例和49%的心肌梗死病例都是由高血压引起。

第21届国际高血压学会(ISH2006)公布的福冈宣言中指出,全世界高血压患者约有9亿72200万,相当于成人的26.4%。

其中,发达国家高血压患者有3亿3300万,发展中国家6亿3900万,因此,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高血压患者的疾病管理都是重大问题,我国的高血压现状同样不容乐观,据2002年卫生部全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资料显示,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8.8%,全国有高血压患者约1.6亿。

我国高血压的特点是“三高三低”,患病率高、增长趋势高,危害性高,同时知晓率低(30.2%患者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治疗率低(24.7%高血压患者接受治疗)、控制率低(6.1%的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达标)。

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和2007年《ESC/ESH高血压防治指南》都指出降压达标是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关键,微小的血压差异带来较大的心血管获益,收缩压降低2mmHg,可降低缺血性心脏病死亡率7%, 降低卒中死亡率10%。

降压不是最终目的主要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大连市友谊医院心内二科主任郑明日对记者说,据统计,在心内科住院患者中60%以上都有高血压病,有的是血压忽高忽低而入院,有的是由高血压引起的心脏衰竭,而有的是冠心病发病入院结果检查出有高血压病。

由于高血压发病较慢,大多数病人没有明显的症状和特别的不适,有时可出现轻微的头昏头痛等表现,所以,也常常被人们所忽视,我们发现许多患者认为没有症状就不用治疗,还有的患者不知道血压达标后会带来什么好处。

对于高血压患者降压不是最终的目的,主要目的是要降低高血压病所引起的并发症的发生。

每个人对于高血压的耐受程度不同,同样是高血压,有的患者刚得就会出现并发症,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如果血压控制不好,患病时间越长,受累程度就越严重,并发症出现一般在高血压病的中后期,心、脑、肾为高血压病主要累及的器官,常出现以下并发症:脑血管意外:脑血管意外亦称中风,病势凶猛,致死率极高,即使不死,也大多数致残,是急性脑血管病中最凶猛的一种。

高血压患者血压越高,中风的发生率越高。

高血压病人都有动脉硬化的病理存在,如脑动脉硬化到一定程度时,再加上一时的激动或过度的兴奋,如愤怒、突然事故的发生、剧烈运动等,使血压急骤升高,脑血管破裂出血,血液便溢入周围血管的脑组织,此时,病人立即昏迷,倾跌与地,所以俗称中风。

凡高血压病患者在过度用力、愤怒、情绪激动的诱因下,出现头晕、头痛、恶心、麻木、发力等症状,要高度怀疑中风的可能,此时,应立即将病人送往医院检查。

肾动脉硬化和尿毒症:高血压合并肾功能衰竭约占10%。

高血压与肾脏有着密切而复杂的关系,一方面,高血压引起肾脏损害;另一方面肾脏损害加重高血压病,高血压与肾脏损害可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

急骤发展的高血压可引起广泛的肾小动脉弥漫性病变,导致恶性小动脉硬化,从而发展为尿毒症。

高血压性心脏病:动脉压持续性升高,增加心脏负担,形成代偿性左心肥厚。

高血压患者并发左心肥厚时,即形成高血压性心脏病。

该病最终导致心力衰竭。

冠心病:血压变化可引起心肌供氧量和需氧量之间的平衡失调。

高血压患者血压持续升高,左室后负荷增强,心肌强力增加,心肌耗氧随之增加,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时,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功能降低,心肌供氧减少,因此出现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

冬季北方高血压高发,据统计,北方地区成人高血压患病率达30%,即每10个成人有3人是高血压,北方高血压患病率明显高于南方,这种“北高南低”的趋势与饮食差异、气候因素有关。

由于北方气候比较寒冷,冬天长,人体周围血管倾向于长期收缩容易导致血压升高,其中重要的一点是注意保暖,防止受凉,因为寒冷可使周围血管骤然收缩,使血压骤然升高而容易导致卒中。

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来说,冬天外出最好戴帽子,以免头部着凉。

此外,冬季不宜洗凉水澡,要洗温水澡,更不能冬泳,因大面积的冷水刺激更容易引起周围血管收缩,导致血压骤升,容易引起卒中等并发症。

高盐和高血压是两个“无声杀手”,盐摄入量减少一半,每年全球可减少脑卒中、心脏病和慢性肾脏病死亡250万人。

目前,我国人群的膳食现状是钠高钾低,限盐的关键是调节钠钾比例,钠盐摄入量高是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限制钠盐摄入量有利于预防和控制高血压。

卫生部组织的2002年全国居名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显示,我国居民膳食结构不尽合理,盐摄入量比较高,每日每人盐摄入量平均达到12克水平,其中农村12.4克,城市10.9克,北方地区高于南方地区,远高于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的每天摄取盐不高于5克,日常人体摄入的盐主要来自事物本身、烹调时的调料及食品加工过程中添加的盐。

味精、酱油等调味品,咸菜、酱菜等腌制品,香肠等熟食以及部分冷冻食品、快餐盒零食等都含有大量“看不见的盐”,易被忽视。

所以,就从现在开始,人们尤其是高血压患者要戒掉这些高盐的食物,预防控制高血压病。

换医生不要轻易换药,保持治疗的连贯性。

高血压病是一种终生性疾病,一旦确诊,就要打一场降压治疗的持久战。

高血压讲究个体化治疗,也就是说不同的患者治疗的方法各不相同,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必须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一种或几种药物合用进行治疗,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抗高血压药物有六大类:利尿剂、该拮抗剂(CCB)、β受体阻滞剂、α1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

选择哪种降压药主要取决于药物的降压效应和不良反应。

具体到每位患者,能有效控制血压并适宜长期治疗的药物就是最合理的。

应根据病程长短、病情轻重、心血管状态、靶器官受损情况,有无糖尿病,血脂、尿酸等代谢是否异常等来决定。

谢莲娜主任说,在临床中我们发现,许多患者没有固定的血压管理一生,所以换一个医院就换一个医生,导致降压药物也频繁的更换,无法保持治疗的连贯性。

长效降压药物一天服用一次,可以24小时平稳降压,但是长效降压药若要达到稳定的效果,往往需要4―6周或更长时间血压控制人不满意,也不一定要换药。

最好的方法是在医生的指导下加用第二种药物,通过药物的优势互补作用而达到满意的降压效果。

如果服用某种药物降压效果良好,更没有必要经常换药。

谢莲娜主任指出,人的血压在昼夜24小时内是有一定波动规律的,在正常情况下,清晨醒来后,血压呈现持续上升趋势,上午9―11时达到高峰;随后,血压逐渐下降,下午3―6时再次升高;夜晚血压再次降低,入睡后呈持续下降趋势,觉醒前血压又缓慢上升,睡眠中的血压基本是较低而且平稳的,夜间血压下降叫做“勺形现象”。

所以在一天的不同时间段测量的血压会有改变。

高血压患者的血压也呈现出波动性,但是大多数高血压病人在早晨觉醒时会有相当显著的血压升高,这杯称为血压的“晨峰现象”。

几乎所有的心血管严重事件: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脑卒中,主要发生在拂晓6时前后。

所以,我们建议患者应服用一线的长效或缓释降压药,长效药物与短效药物的剂量成分没有区别,只是在药物的控制技术上有所不同,长效药物是每分钟释放固定的剂量,来达到平稳降压的效果。

高血压是一种古老的疾病,一百多年前Riva Rucci发明了袖带血压计后医学界才对高血压的生理和病理意义有了认识。

20世纪50-60年代开展了大量人群血压分布及血压与心血管病关系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研究,证实了高血压是引起心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研究高血压的流行特征,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确定高血压的诊断标准。

经过多年的观察、研究和论证,现在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收缩压140mmHg和舒张压90mmHg 是最佳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最好)预测高血压所导致的心血管病的分界点,被国际上公认为高血压的诊断标准。

大量的流行病学研究资料反映了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呈上升趋势。

1980-1991年的10年间,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上升了4.15个百分点,绝对值增长了54%。

据2002年卫生部组织的全国居民20万人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资料显示,我国≥18岁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18.8%,估计全国患病人数1.6亿。

与1991年比较,患病率上升31%。

调查表明,在我国,高盐饮食与高血压密切相关,我国人群食盐摄入量高于西方国家。

北方人群食盐摄入量每人每天12~18g,南方为7~8g。

膳食钠摄入量与血压水平呈显著相关性,北方人群血压水平高于南方。

在控制了总热量后,膳食钠与收缩压及舒张压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3及0.58。

人群平均每人每天摄入食盐增加2g,则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升高2.0mmHg及1.2mmHg。

饮酒与高血压亦密切相关,我国中年男性人群饮酒率为30%~66%,男性持续饮酒者比不饮酒者4年内发生高血压的危险增加40%。

我国人群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我国人群血压水平从110/75mmHg开始,随着血压水平升高而心血管病发病危险持续增加,与血压<110/75mmHg比较,血压120~129/80~84mmHg时,心血管病发病危险增加1倍;血压140~149/90~94mmHg时,心血管病发病危险增加2倍;血压>180/110mmHg时,心血管发病危险增加10倍。

脑卒中是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

有研究提示脑卒中发病率约为250/10万,而冠心病发病率约为50/10万,脑卒中发病是冠心病的5倍。

因此,我国心血管病防治的重点是预防脑卒中。

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是高血压,积极控制高血压是预防脑卒中的重要措施。

我国10组人群研究表明,血压水平与脑卒中发病危险呈对数线性关系,基线收缩压每升高10mmHg,脑卒中发生相对危险增加49%(缺血性卒中增加47%,出血性卒中增加54%;舒张压每升高5mmHg,脑卒中危险增加46%。

血压升高是中国人群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血压急剧升高可诱发急性心肌梗死。

首钢公司男性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前瞻性研究显示,收缩压120~139mmHg时,冠心病相对危险比<120mmHg者增高40%,而140~149mmHg者增加1.3倍,说明血压升高与冠心病发病的密切关联。

高血压及其导致的心血管疾病给我国人民健康造成极大危害,同时也给我国社会经济带来极大的负担。

2003年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显示我国居民高血压、冠心病和脑卒中的直接疾病负担分别是201.5亿、157.1亿和242.9亿元人民币,3种疾病合计的直接疾病负担为601.5亿元人民币。

高血压导致的冠心病和脑卒中的直接经济负担分别是62.6亿和1128.2亿元,合计直接由高血压造成的冠心病和脑卒中的直接经济负担达190.8亿元人民币,占二病合计直接疾病负担的47.7%。

2003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472.20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仅为2622.20元,这意味着家庭中如果有一人因高血压、冠心病或脑卒中住一次医院,就会花费一个家庭成员一年的收入,如果再加上病假及由此带来的劳动力损失,费用将更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