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胃炎临床表现及诊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性胃炎临床表现及诊治
发表时间:2010-10-29T09:14:38.71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0年第28期供稿作者:卞爱铭谢华贞
[导读] 急性胃炎(acute gastntls)是指由不同病因引起的胃黏膜的急性炎症,胃黏膜固有层以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
裴秀丽孙忠军 (吉林省梅河口市红梅镇卫生院 135019)
【中图分类号】R5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0)28-0036-03
【摘要】目的急性胃炎的成因,诊断及治疗进行详细的论述。方法通过一般治疗和药物治疗对急性胃炎进行诊疗。结果多数患者有明确的发病原因,可分为急性外因性和急性内因性两类。结论预防为主,节制饮酒,勿暴饮暴食,慎用或不用易损伤胃粘膜的药物。急性单纯性胃炎要及时治疗,愈后防止复发,以免转为慢性胃炎,迁延不愈。
【关键词】急性胃炎
急性胃炎(acute gastntls)是指由不同病因引起的胃黏膜的急性炎症,胃黏膜固有层以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有充血、水肿、糜烂、出血等改变,甚至一过性浅表溃疡形成,伴有肠道症状者称为急性胃肠炎。内镜和X线见胃粘膜水肿、充血、多发性出血、糜烂、溃疡等-过性的急性病变。临床又分为单纯性、糜烂性、腐蚀性和化脓性胃炎,以单纯性胃炎最为常见。
1诊断
1.1诱因和临床症状一般急性胃炎不难诊断。
1.2内镜检查对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决定性意义。
急性糜烂性胃炎常有服药史或急性应激等诱因,确诊有赖于急诊胃镜检查,一般在大出血后24~48小时内进行,超过48小时,病变可不复存在。急性腐蚀性胃炎的诊断有赖于询问吞服腐蚀剂的病史和仔细的体检,内镜检查属绝对禁忌。
2临床资料
2.1急性糜烂性胃炎急性糜烂性胃炎又称出血性胃炎、应激性溃疡等,近年来统称为急性胃粘膜病变。本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一般认为,可能与各种外源性致病因素(如非甾体类消炎药、激素、乙醇等),或内源性致病因素(如严重感染、创伤、大手术、休克、颅内高压等)有关。这些因素引起粘膜血流减少或正常粘膜防御机制的破坏,加上胃酸和胃蛋白酶对胃粘膜的损伤作用而发病。病理表现为多发性糜烂和浅表性溃疡,常有簇状出血灶,可遍布全胃或仅累及一部分胃粘膜,最常见于胃底。
[诊断]
1.临床表现起病较急,常有诱因或在原发病的病程中突发上消化道出血,表现为呕血及黑便。出血常为间歇性,量大时可引起晕厥或休克,伴贫血。可有中、上腹不适或有触痛。
2.内镜检查急诊胃镜检查可见胃粘膜多发性糜烂、出血或浅表溃疡,尤以胃体上部、胃底多见。[治疗]
1.一般治疗积极治疗原发病,除去可能的致病因素。
2.药物治疗由于胃粘膜有糜烂、出血,可单用或合用抑酸剂和胃粘膜保护剂。①H2受体阻滞药雷尼替丁150mg或法莫替丁20mg,每日2次口服;质子泵抑制药奥美拉唑20mg,每日2次口服;若患者不能口服或急诊时采用注射治疗;严重烧伤、创伤、大手术、脑血管疾病等重症患者可给予上述药物以预防急性胃粘膜出血。②胃粘膜保护剂和抗酸剂,如硫糖铝混悬液、胶体次拘橼酸铋、胃舒平、氢氧化铝凝胶等。③大出血者除及时用抑酸剂和胃粘膜保护剂外,在加强全身治疗同时,可放置胃管冰水洗胃(冰水中加去甲肾上腺素,每100ml加入8mg),或胃管内滴入碳酸氢钠,浓度为1mol/L,每24小时滴入1L,使胃内pH值保持在5以上;另外,凝血酶是有效的局部止血药,并有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大剂量时止血作用显著;出血不止者可短期应用奥曲肽,能抑制胃酸分泌,并有细胞保护作用;或试用选择性血管内垂体后叶素滴注。内镜检查有活动性出血者,可在直视下止血。
2.2急性腐蚀性胃炎
由于吞服强酸(如硫酸、盐酸、硝酸)、强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或其他腐蚀剂等引起的病变。吞服后可引起上消化道灼伤,病变的轻重决定于药物的性质、浓度、剂量和作用时间的长短。可引起不同程度的炎症、充血、水肿及糜烂,重者发生溃疡,坏死及穿孔。
[诊断]
在吞服腐蚀剂后,口腔粘膜、食管粘膜和胃粘膜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害。口腔咽喉的粘膜有充血、水肿和糜烂。引起疼痛、吞咽困难和由于喉头水肿而出现的呼吸困难。胃部症状为上腹痛、恶心、呕吐、吐出物常为血性粘液,严重时可出现食管及胃穿孔,引起胸膜炎和弥漫性腹膜炎。腐蚀必胃炎愈合后可遗留有食管狭窄和幽门梗阻。
口腔粘膜接触腐蚀剂后发生的痂,常随不同的腐蚀剂而呈现不同的颜色,吞服硫酸后呈黑色、硝酸呈深黄色痂,盐酸呈灰棕色,强碱则呈透明的水肿。煤酚皂(来苏儿)使口腔粘膜先为灰白色,后转为棕黄色。
腐蚀性胃炎除胃肠道症状外,还可出现全身症状,可有发热(38℃~39℃)、心慌、血压下降,甚至虚脱或休克,并发感染也较常见,煤酚皂还可影响肾脏,引起肾小管损害和肾功能衰竭。食管和胃穿孔可引起食管气管瘘、纵隔炎及腹膜炎。
本病急性期禁忌胃镜检查。
[治疗]
治疗前应了解吞服的是何种腐蚀剂,除应用解毒剂外,可服用牛乳、鸡蛋清或植物油,不宜用碳酸氢钠中和强碱。
有剧痛者可给止痛剂。如有喉头水肿、呼吸困难者,应作气管切开和氧气吸入。吞服硝酸者,易发生肺水肿,应积极预防和处理,并用广谱抗生素防止继发感染。
在腐蚀性胃炎的早期,应静脉输液,注意酸碱平衡和电解质紊乱。有休克者,应给予抗休克治疗。
在胃穿孔和弥漫性腹膜炎者,应立即手术修补,有时无穿孔,但有腹膜刺激症状,可能会误诊为穿孔而手术探查。并发幽门梗阻者应在度过急性期数周后进行手术治疗。在病情好转后,如食管狭窄,可施行食管气囊扩张术;严重而不能进食者,可放置支架或作胃造口术。
2.3化脓性胃炎
化脓性胃炎又称急性蜂窝组织胃炎,本病是胃的化脓性感染,多由化脓菌通过血液循环或淋巴播散至胃壁所致。最常见的致病菌为α-溶血性链球菌,其次是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及大肠杆菌。
侵入粘膜下的途径是:①随食物进入胃,再由破溃处进入粘膜下。②由于全身感染,如败血症、皮肤疖痈、产褥热等细菌由血行侵及粘膜下,多半与全身衰竭和胃酸过低有关。
病理可见粘膜充血,分泌物增多,伴糜烂及坏死,粘膜下层可见大量中性白细胞浸润、坏死区、血栓形成和出血,病变分为弥漫型和局限型。表现为胃壁脓性蜂窝织炎及胃壁脓肿形成,并可发展为胃壁坏死和穿孔。 [诊断]
1.临床表现
起病急骤,有上腹剧痛,恶心及频繁呕吐,寒战和高热。体检见上腹部压痛明显,有反跳痛和肌紧张,酷似急腹症。血压下降,出现中毒休克。可并发胃穿孔、弥漫性腹膜炎、血栓性门静脉炎和肝脓肿。
2.辅助检查
血白细胞升高,X线透视无穿孔征象,胃镜检查属禁忌。
本病的诊断较困难。凡上腹部剧痛、发热、恶心、呕吐及白细胞升高者,加之呕吐物中有坏死粘膜混合脓性呕吐物,应怀疑本病。 [治疗]
本病的病死率很高。急性期的有效治疗是及早确诊,给予足量抗生素以控制感染,抗休克及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如并发胃穿孔或腹膜炎,应及时手术治疗。
2.4急性单纯性胃炎
急性单纯性胃炎又称急性非特异性胃炎、急性浅表性胃炎,是由不同原因引起的急性胃粘膜非特异性炎症。可由不良的饮食习惯,如过冷、过热的食物和饮料,浓茶、咖啡、烈酒及粗糙的食物;药物特别是非甾体类消炎药;细菌及毒素;胃内异物或胃石;胃区放射治疗等多种因素引起。
[诊断]
1.临床表现
常有上腹饱胀不适、隐痛、嗳气、恶心、呕吐和食欲不振等,重者呕吐物略带血性。少部分患者何无症状,仅由胃镜发现。细菌或其他毒素污染食物引起者常伴有急性肠炎,常于进食数小时或24小时内发病,严重者可脱水、酸中毒或休克等。上腹部压痛是常见体征,有时上腹胀气明显。
2.内镜检查
可见胃粘膜充血水肿,有片状渗出物和粘液覆盖,粘膜及其皱襞上常可见糜烂及出血点,有时粘膜表现可见脓性分泌物,或覆盖粘稠的透明胶冻状渗出物。
依据病史、临床表现诊断并不难,以腹痛为主要症状的急性胃炎应与急性胰腺炎、胆囊炎、早期急性阑尾炎、急性心肌梗死鉴别。 [治疗]
1.一般治疗
应除去致病因素,并卧床休息,上腹疼痛和呕吐较明显者可暂时禁食,症状减轻后可进流质饮食或软食。 2.药物治疗
呕吐、腹泻剧烈者注意水及电解质补充,调节酸碱平衡;细菌感染所致者应给予抗生素;腹痛者可给予阿托品或山莨菪碱(654-2)对症治疗;消化道出血应补充血容量。
3结论
急性胃炎病因多样,包括药物、急性应激、胃黏膜缺血、胆汁反流、感染、乙醇刺激、化学物质腐蚀、不良饮食习惯、胃部的机械性和放射性损伤等,应根据不同症状实施有效的诊疗。
参考文献
[1]张惠萍,刘燕,李影,赵国萍,陶永康,方青流.体表超声在胃癌定量诊断中的应用.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2002; [2]王文元,齐幼平,袁韬.经腹超声检查对胃癌的诊断价18: 25-28.值. 现代实用医学 2006;18: 631-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