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血异常结果分析(省临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维 分解




机 制
聚合

D-E-D IIa
FPA
D–E-D
Fg
FPB
FM
原纤无IIa
纤维蛋白寡聚体
Ca++、FXIIIa
凝固
纤维蛋白多聚体
Plasmin
DD--ddiimmeerr
纤溶功能亢进
原发性纤溶功能亢进:
是由于纤溶酶原激活过多,导致纤溶酶活性增强。
见于:腺体手术、肝病、恶性肿瘤等。
继发性纤溶功能亢进:
LAC抗凝机制
表面接触
FXIIa
HMWK
FXII
FXIa Ca+ FXI +
FIXa
FIX
FVIIIa
Ca+

+PF3
LA


FX
FXa

FVa Ca+ +PF3
系 统
FII
FIIa
Fg
Fb
(四)
PT APTT TT 纤维蛋白原 血小板计数
延长 延长 正常 正常 正常
可能存在的原因:
1. 维生素K缺乏。 2. 口服抗凝剂、误食
延百度文库 正常 正常 正常 正常
可能存在的原因:
1. 因子VII缺乏。 2. 开始口服抗凝剂
治疗。 3. 轻型因子II、V或
X缺乏。
外源性凝血途径
--extrinsic pathway
是指参与凝血的因子不完全来自正 常血液中,部分由组织中进入血液。
包括从TF与FVII结合直至FXa形成的过程。
是体内凝血的主要途径,也是发生止血血栓病理 改变的主要部分。
6、血浆D-二聚体(D-D)
D-D 的产生
纤溶酶原 纤溶酶原激活物
纤维蛋白原
纤溶酶
纤维蛋白
FDP 原发性纤溶
FDP, D-D
继发性纤溶
纤维蛋白降解特征性产物
检测方法:免疫比浊法、 ELISA法、胶乳凝集法
临床应用: DVT/PE的排除诊断较好的指标 DIC的诊断和监测 溶栓治疗的监测 预测动脉粥样硬化、心梗复发 恶性肿瘤的转移 预测术后血栓形成
肝素+AT→(构型改变暴露活性中心)精氨酸 +IIa、Xa、XIIa、XIa、IXa (丝氨酸蛋白酶) (1:1形成复合物)
从而使这些酶失去活性 VIIa 不被AT抑制
PT为外源凝血系统的筛选试验,其启动因子 VIIa APTT为内源凝血系统的筛选试验,其启动因子 XIIa
TT所用的试剂是 IIa

血小板的止血作用
粘附功能:是指血小板粘着于血管内皮下组分
或其他异物表面的功能。
聚集功能:是指血小板与血小板之间相互粘附
形成血小板团的功能。
释放反应:是指在诱导剂作用下,血小板储存
颗粒中的内容物通过开放管道释放到血小板外的 过程。
促凝功能:指血小板参与血液凝固的过程。
(二)
PT APTT TT 纤维蛋白原 血小板计数
由血管内皮细胞棒管小体合成 ,当血管内皮 细胞损伤时在血液中表达增高,为血管内皮损 伤的标志物。缺乏可导致FVIII活性降低,引起 出血,称血管性血友病(vWD)。
主要生理功能:
①促进血小板在内皮下的粘附,起到架桥作用; ②保护血浆凝血因子Ⅷ的活性,与FⅧ形成复合物; ③促进凝血因子Ⅷ的合成和分泌,稳定FⅧmRNA。
4、纤维蛋白原(FIB或Fg ) 血栓前状态、血栓形成性疾病 DIC 的诊断与治疗、溶栓治疗
5、抗凝血酶活性(AT:A)
特性:是人体最主要的生理性抗凝物 由肝脏、血管内皮细胞和巨核细胞合 成,属α球蛋白。 依赖肝素的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 VIIa 不被AT抑制
临床意义:
降低:先天性缺陷,引起反复静脉血栓形成。 获得性缺乏症: ①合成减少,肝病。 ②消耗增多,血栓前状态和血栓形成性疾病。 ③丢失增加,见于肾病综合征等。
(三)
PT
正常
APTT
延长
TT
正常
纤维蛋白原 正常
血小板计数 正常
可能存在的原因:
1. 内源因子缺乏,如因子 VIII,IX,XI和XII,甚至 PK和HMWK缺乏。
2. 低FVIII水平的vWD。 3. 狼疮抗凝物存在。 4. 肝素,如治疗病人或标
本污染。
但TT对肝素敏感,通常延长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
IX、X VK
Ca++
磷脂膜
在肝合成必须依赖VK,否则无凝血活性
VK缺乏可导致新生儿出血或获得性成人出血性疾病
(五)
PT
延长
APTT
延长
TT
延长
纤维蛋白原 正常/异常
血小板计数 正常
可能存在的原因:
1. 大量肝素。 2. 低-,无-和异纤
维蛋白血症。 3. 某些肝病。 4. 原发性高纤溶。
肝素的抗凝原理:
(一)
PT
正常
APTT
正常
TT
正常
纤维蛋白原 正常
血小板计数 正常
可能存在的原因:
1. 血小板功能异常,遗传或 获得。
2. 轻型vWD,因子VIII降低不 足以引起APTT延长。
3. 轻型凝血性疾病,或用血 制品后。
4. 因子XIII缺乏。 5. 血管性疾病。
6. 大血管损伤或止血正常的 出血。
7. 纤溶性疾病,如抗凝血酶 或PAI-1缺乏。
老鼠药。 3. 肝病导致多因子缺
乏。
(往往FIB、PLT也异常)
4. 因子II,V,X缺乏。
依赖维生素K凝血因子
包括FII、VII、IX、X,其共同特点--氨基末端含有数量不等的 γ-羧基谷氨酸
具有结合Ca++的能力,并借助于Ca++ 与磷脂膜结合,Ca++起“搭桥”作用。
II、VII
γ-羧基谷氨酸
常见血栓与止血实验
异常结果分析
凝血机制图

血管损伤


TF

FVII(a)


TF-VIIa-Ca++
FIXa
FVIIIa
Ca+ +PL
表面接触


FXIIa
FXII 凝
HMWK
血 系
FXIa Ca+ FXI

+
FIX FVIII
FX
FXa
FVa
FV
Ca+
+PL
FII
FIIa
FXIII
FXIIIa Ca+
+
Fg
Fb
抗凝、溶栓药物对凝血试验影响
PLT TT PT APTT FIB
肝素 N/I I N/I I N
华法令 溶栓药物
N
N
N
I
I
I
N/I
I
N
D
一、常见凝血试验原理及意义
1、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 外源凝血系统筛选试验
2、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内源凝血系统筛选试验
3、血浆凝血酶时间(TT ) 与抗凝物及FIB浓度有关
外 源
血管损伤
细胞 表达

TF


VIIa

TF-VIIa-Ca++
FXa FIIa
Fb
凝血因子II、VII、IX、X的半衰期
FII: 60h
FVII: 6~8h
FIX: 12~24h FX:48~72h
PT对共同途径的凝血因子活性比较敏感
正常情况下: 外源凝血系统激活只需8秒钟, 内源凝血系统激活通常需要3-5分钟
是由于凝血功能亢进,导致纤溶功能亢进。 如:DIC 实验室检查:D-D、TAT、FM等明显增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