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科学第一单元植物1,2课教案
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第一单元:植物第1课:我们知道的植物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识别植物,能简单描述植物的特征。
科学探究目标:通过植物和塑料花的对比观察,研究用证据支持自己的看法;尝试种植一棵植物,观察、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
科学态度目标:意识到植物具有生命体的特征,产生认识植物的浓厚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知道植物可以美化环境,能给我们带来美的感受。
教学准备:塑料花、植物、种子、花盆、泥土、小铲子、小葱、大蒜、胡萝卜、学生活动手册等。
教学过程:1.说说我们知道的植物教师让学生看教科书第1页的大图或提供一段有关植物的视频,向学生提问:“图中哪些是植物?”学生会说树、草等。
紧接着让学生“说说你知道的植物”。
教师要注意组织和引导学生描述他们知道的植物是什么样的。
例如,“这棵植物会不会开花?叶子是什么样子的?生长在哪里?”等。
在学生说完后,教师还可以出示事先准备好的植物,让学生描述一下它的样子,以使学生认识更多的植物。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记录全班学生的看法,将信息汇总并保存下来,形成班级记录表,张贴在班级中,并在后续的研究活动中,不断丰富记录内容,补充学生对植物的认识。
2.找找大图中哪些是植物教师出示教科书第2页的图片,让学生找找大图中哪些是植物,重点让学生辨识植物,同时发现陆地上有植物,水中也有植物。
当学生表达出“长叶子的是植物;开粉色、红色花的是植物;池塘边长在石头缝里的也是植物”时,教师应予以鼓励。
如果学生描述不清,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大图上指认。
对于水中的植物,学生容易忽视,教师要注意提醒。
教师也可以问:“图上有多少种植物?”考考学生的眼力,同时促使学生对植物的寻找更加全面。
最后教师需要组织学生交流“这些植物有什么共同点”,以利于学生形成“植物”的概念,如“都有叶子,都是绿的,会开花,会长大”等。
这个问题的交流结果教师也需要及时记录在班级记录表中。
在图中有一只蝴蝶,教师可以提问:“蝴蝶是植物吗?”学生肯定会说“不是”,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来说说判断的理由。
一年级科学教科版上册:1.2观察一棵植物教科版教案教学设计
一年级科学教科版上册:1.2观察一棵植物教科版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植物的基本结构。
过程与方法:1、利用多种感官观察一棵植物的外部形态特征。
2、尝试用科学词汇描述观察到的信息3、自己动手画一棵植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常见植物的外在特征研究兴趣,培养学生认真观察,认真记录的习惯。
教学重点:植物具有根、茎、叶等结构。
教学难点:能画一棵植物的简图。
教学准备:记录单,学生活动手册教师准备:一株植物、课件教法学法:观察法课型课时:新授课1课时教学过程:一、聚焦。
1、星期六,喜羊羊到一片树林里游玩。
这里的植物真多呀!(板书:植物)同学们,我们跟喜羊羊一起去看看吧!他看到了哪些植物你认识吗?2、这是一株什么植物呢?喜羊羊不认识,他可真着急呀!你们能帮帮他吗?(1)它会不会开花?(2)叶子什么样子的?(3)生长在哪里?二、观察一株植物1、选定一株绿萝,请大家仔细观察并说说看到的情况。
了解这株植物的结构:根、茎、叶2、观察植物的茎和叶。
(1)为了观察的更仔细,喜羊羊决定走近这株植物,仔细看看它的茎和叶。
走近了植物我们除了可以用眼睛观察,还可以用什么来观察?(在交流中板书:鼻子、手、同时强调要轻轻触摸)(2)请大家仔细观察茎和叶。
(3)交流观察到的信息。
全班交流并强调说的习惯和听的习惯三、画一株植物喜羊羊听了大家的观察交流。
觉得我们班的小朋友很厉害,他想:如果把这株植物画下来,再去问村长,村长肯定能认出这是什么植物。
怎么画呢?我们小赖看看科学记录单吧!1、教师示范科学记录单的使用。
(1)请大家拿出科学记录单,教师在展台显示科学记录单。
(2)老师知道学生填写姓名、日期。
2、指导画一株植物(1)教师示范画植物的顺序、方法。
边观察边画,按茎------叶-------根的顺序。
3、交流评价画的植物。
评一评,说一说哪位同学画的最好。
并请被选中的同学谈谈画时的体会。
四、小结村长听了大家的介绍,看了你们画的画,认出了这株植物。
教科版(2024)一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1.我们知道的植物》精品教案
草”。
引出主题。
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提问: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是什么?(预设:植物)2.我们身边的路边、公园、山上、河边都有很多植物。
我们周围有哪些植物?3.学生交流讨论,教师揭题:这节课我们就来聊一聊我们知道的植物(顺势板书课题)。
讲授新课二、探索:初步认识植物(一)说说我们知道的植物1.提问:同学们,你们在日常生活中见过哪些植物呢?能介绍一下它们吗?预设:小草、向日葵、樱花树、银杏、白菜、苹果······小结:我们可以把这些植物分为树、花、草、果······2.提问:在哪里看到的?长什么样?小结:教师及时将相关信息记录在“班级记录表”中。
有叶、长在土里、能结果、需要阳光。
三、研讨:进一步认识植物-塑料花是植物吗?1.出示一盆塑料花提问:这一盆是植物吗?预设:不是植物,它是塑料花。
2.观察对比塑料花和植物提问:塑料花是植物吗?老师给每组都准备了一枝塑料花,把它学生认真听讲,跟随教师的讲解思路,和同学分享自己知道的植物以及植物的特点。
学生分组观察植物,梳理植物的特点。
通过观察大图上的植物,进一步了解植物的特点。
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对塑料花和植物进行对比观察,通过亲身实践来理解植物的特点。
和自己带来的植物放一起比一比,仔细观察,可以用眼睛看一看,用鼻子闻一闻,还可以用小手轻轻摸一摸,再来说说为什么塑料花不是植物。
预设1:植物需要浇水,会长高,要种在土里。
预设2:植物也可以种在水里,但要经常换水,不然会臭。
预设3:植物能被折断,它是活的。
(提醒同学们要爱护植物)预设4:植物闻起来有点香,塑料花闻起来是塑料的味道。
小结:塑料花不是植物。
四、拓展:种一棵植物过渡:同学们真厉害,能找到这么多证据来说明塑料花不是植物。
1.种植方式过渡:说了这么多,你们想不想种一棵属于自己的植物呢?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可以种植的植物:大蒜和绿豆。
小学科学新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我们知道的植物》教案2(2024秋).docx
1.我们知道的植物【教材分析】本课程内容与课程标准中”5. 2地球上有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多种生物”的第三项”能说出常见植物的名称和特点”相对应。
作为£身边的植物B雎元的开篇课程,同时也是学生科学探索之旅的起点,本课旨在激发学生对植物学和自然界的热爱与兴趣。
课程分为四个主要部分。
首先,通过展示自然景观公园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周围环境中存在的植物种类及其特性,帮助他们开始探索身边的植物世界,并让教新了解学生对植物的初步认识。
其次,在探索环节,学生招分享他们所了解的植物,这不仅让他们感受到植物的多样性,还能描述植物的•些显著特征。
此外,通过观察校园的图片,学生将学习植物与环境的关系,这有助T他们形成对植物的基本理解。
在研讨环节,学生将根据植物的特点来识别和区分不同的植物种类,并引导他们认识校园中常见的植物。
斑后,在拓展环节,设计了种植活动,让学生了解两种基本的种植方法。
这一环节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为后续的植物观察活动打下基班。
【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对植物的了解主要来源于书籍、家庭种植或对周围环境的观察,他们的认知往往是基础和零散的。
从能力角度来看,一年级学生.尚未能够进行系统的科学观察,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相对较弱,识字任有限,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也不长。
因此,种植活动是他们进行长期观察的初步尝试,记录时更适合采用绘图的方式.【教学H标】[科学观念]知道植物是各种各样的,认识一些植物的外部特征。
[科学思维]能运用观察、比较的方法,认识•些植物。
【探究实践]能运用多种感仃规察植物,描述和记录植物的外部形态特征变化.[态度责任]能倾听、乐于表达和分享有关植物的信息,激发了解植物的兴趣,培养爱护植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植物是各种各样的,能简单描述植物的特征。
〔难点〕种植一棵植物,坚持观察并记录。
【材料准备】[教师]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当季可种植的植物,常见植物图片,课件等。
[小组]大麦、大蒜等种子,校园图片等.【教学过程】一、聚焦:我们周围的植物1.我们周用都有哪些植物?你知道有哪些植物?学生可能会说出•些花和树的名称。
教科版(2024)一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2.观察植物》精品教案
(二)局部观察植物
1.提示:我们可以从颜色、大小、形状,摸软硬,闻气味等方法来观察植物。
为了更仔细地观察菊花植株各部分的特征,我们可以走近这株植物进行观察。
2.提问:当走近植物时,我们除了可以用眼睛观察,还可以用什么来进行观察?
3.学生思考回答。
预设:用手摸、用鼻子闻……
4.思考:是不是所有的植物都能直接用手摸、用鼻子闻?
三、研讨
1.让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植物。
2.交流、评价,引导学生围绕科学记录的真实性进行研讨和评价。
3.对自己的图画进行修改、完善。
我们种植的植物长得怎么样了?
四、拓展
课外拓展:今天我们学习了如何观察一棵植物,并用绘画、文字描述等方式进行记录。找一找,仙人掌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学生绘画记录每种植物的特点。
鼓励学生走出教室观察更多的植物,巩固本课知识点。
课堂小结
通过本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植物具有根、茎、叶等结构;植物是自然界中的重要成员,它们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通过观察植物,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它们的生长过程、特点以及与人类的关系;在观察时除了用眼看之外,还可以用手摸、用鼻闻等。
学生反思自己在本课中的收获和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通过总结与反思,巩固所学知识,提升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和科学素养。
板书
1.观察植物
2.观察方法:眼—看、手—摸、鼻—闻……
3.特点:颜色、大小、形状、软硬、气味……
4.蒙眼游戏:用手摸、用鼻子闻
学习、记忆及勾画知识点
明确教学内容及重点和难点
教学反思
本课是《周围的植物》单元的第二课,学生需要充分运用眼、手、鼻等多种感官从整体到局部对一棵植物进行仔细观察。在绘画记录的过程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习惯,并且注意是边观察边记录,这个环节是学生记录能力提升的关键,需要留足时间,充分发挥他们的能力。
教科版(2024)一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1.2《观察植物》教学设计
2.观察植物【教材简析】本课在第一课初步认识植物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观察植物,加深对植物外形特征的认识,并帮助学生逐步建立起不同植物有不同外部特征的认识。
本课内容有四个部分,聚焦版块,通过情境图让学生开展讨论,引导学生发现植物和人一样都在生长,同时聚焦植物的特点。
探索版块设计了两个递进的观察活动,一是引导学生用眼看、手摸、鼻闻等科学方法来观察植物,并对其外形特点进行口头描述;二是出示更多植物,以“蒙眼猜植物”的游戏引导学生不用眼睛看,通过用手摸和鼻闻的方法来观察植物,让学生学会用语言描述植物特征,比较植物的异同点,研讨版块,总结本节课所使用的观察方法,让学生将观察到的内容与方法结合起来描述植物特点,并通过交流“家里种的植物怎么样了”引导学生持续关注植物发生了哪些变化。
拓展版块,让学生通过对特殊植物——仙人掌的观察发现每种植物都有自己的特点,了解植物结构特点和生活环境之间的联系。
【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对身边的植物有一定的了解,但对植物的观察方式主要停留在“看”上,需要教师细致指导观察植物的科学方法,如运用眼、手、鼻等多种感官从整体到局部进行有序观察等。
一年级学生喜欢故事、游戏,如果教师能创设的一些符合学情的情境或小游戏,他们的注意力就会更加集中,小组合作的意识会获得更好的渗透培养。
【教学目标】1.通过对校园内植物的观察,发现植物和人都在生长。
2.在观察一株植物和游戏活动中,能使用多种感官从整体到局部进行观察,会描述观察到的植物特点,培养学生的倾听和表达能力。
3.通过观察自然界中一些植物的独特之处,感受植物的多样性。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学习能利用多种感官观察一株植物的形态特点。
难点:学生能描述观察到的植物外形特点。
【教学准备】教师:1.教学课件;2.一盆绿萝;3.一盆薄荷;4.一盆菊花;5.一盆仙人掌;6.一盆吊兰;7.一盆月季。
学生:每个小组一盆菊花。
【教学过程】一、聚焦:说一说植物的特点(预设5分钟)材料准备:课件1.课件出示学生和植物比高矮的图片,提问:同学们有注意观察过学校的某株植物吗?我们在生长,植物也在生长吗?引导学生观察并说一说植物和我们的关系。
《观察一棵植物》(教案)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科学
教科版一年级上册小学科学《观察一棵植物》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教科版一年级上册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的第1单元植物第2节《观察一棵植物》。
本节课主要通过观察一棵植物的外部特征和生长变化,培养学生对植物的兴趣和认识。
教材内容简单易懂,适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通过观察一棵植物的外部特征,了解植物的形态结构和生长变化。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提高他们对植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植物的保护意识,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学重点:植物的外部特征和生长变化。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四、学情分析:学生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他们对植物的认知较少,大部分学生对植物的外部特征和生长变化缺乏观察和描述的能力。
因此,本节课需要通过生动的教学方法和具体的实物观察,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五、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新课老师出示一张图片,上面有一棵植物,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老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指着图片上的植物)学生:是一棵植物!老师:很好!植物有哪些外部特征呢?请你们举手回答。
学生:根、茎、叶、花、果实等。
第二环节:观察植物的外部特征老师带领学生到植物园或校园内,观察一棵真实的植物。
学生分组观察植物的外部特征,老师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老师:现在我们来到植物园,大家看到了一棵真实的植物。
请你们分组观察这棵植物的外部特征,然后用手指出来。
学生:(分组观察植物的外部特征)老师:好!现在请你们轮流回答,这棵植物的根在哪里?是什么形状?学生:(回答问题)老师:很好!请你们继续观察,这棵植物的茎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问题)老师:非常好!请你们再观察一下,这棵植物的叶子是什么样的?有什么形状和颜色?学生:(回答问题)老师:很棒!你们还发现了什么?这棵植物有花吗?花是什么样的?有什么颜色?学生:(回答问题)老师:好!最后一个问题,这棵植物有果实吗?果实是什么样的?有什么颜色?学生:(回答问题)第三环节:生长变化的观察老师带领学生观察同一棵植物在不同季节的生长变化。
教科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 《观察一棵植物》教案设计
课题第一单元第2课观察一棵植物名称第( 1 )课时教学设计《观察一棵植物》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观察一课植物》选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
内容主要有“选择一课植物进行观察”、“它是什么样的?”、“观察它的根、茎、叶”三个内容。
本课重在引导观察植物的根、茎、叶,通过思考、讨论,引导学生利用多种感官发现大自然中不同植物的外部形态特征。
二、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孩子自我控制和约束能力较差,只有让他们感兴趣的活动(游戏),他们就乐意去做,乐意去学。
根据以上我对教材分析和学生实际情况特制定以下教学目标与教学重点、难点:三、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植物具有根、茎、叶等结构。
科学探究目标1.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利用多种感官观察一棵植物的外部形态特征。
2.在教师的引导下,尝试用科学词汇描述观察到的信息。
3.能画一棵植物的简图。
科学态度目标1.对常见植物的外在特征表现出探究兴趣。
2.能认真观察、认真记录。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体会植物是有生命的,要爱护植物。
【教学重难点】重点: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利用多种感官观察一棵植物的外部形态特征。
难点:在教师的引导下,尝试用科学词汇描述观察到的信息。
四、器材准备为学生准备:学生活动手册、每个小组一盆绿萝。
教师准备:班级记录表、板贴(科学词汇、茎、叶图片)、课件等。
教学流程设计一、创设情境:播放儿童歌曲《小松树》。
【设计意图:用MV导入课程。
低年级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可能上课铃声响了,他们还在惦记外面的事情。
我就用一首他们熟悉的欢快的歌《小松树》去吸引他们。
从动态的MV到丰富多彩的植物图片,让孩子们充分感受植物的美,激发他们想了解植物的欲望。
】1.教师提问:愉快的假期刚刚过去,老师在这个假期也外出游玩了,而且在大自然中捕捉到了很多美丽的景色。
快来看看,这里面有你认识的植物吗?之前在哪儿看见过?课件播放竹子、荷花、柳树、铜钱草等植物图片,学生看一看植物生长的环境,认一认这些植物。
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科学1.2观察一棵植物教案教学设计
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科学察看一棵植物教课方案教课方案教课目的:知识与技术:认识植物的根本构造。
过程与方法:1、利用多种感官察看一棵植物的外面形态特色。
2、试试用科学词汇描绘察看到的信息3、自己着手画一棵植物。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常有植物的外在特色研究兴趣,培育学生认真察看,认真记录的习惯。
教课要点:植物拥有根、茎、叶等构造。
教课难点:能画一棵植物的简图。
教课准备:记录单,学生活着手册教师准备:一株植物、课件教法学法:察看法课型课时:新讲课1课时教课过程:一、聚焦。
1、礼拜六,喜羊羊到一片树林里游乐。
这里的植物真多呀!〔板书:植物〕同学们,我们跟喜羊羊一同去看看吧!他看到了哪些植物你认识吗?2、这是一株什么植物呢?喜羊羊不认识,他可真焦急呀!你们能帮帮他吗?1〕它会不会开花?2〕叶子什么样子的?3〕生长在哪里?二、察看一株植物1、选定一株绿萝,请大家认真察看并谈谈看到的状况。
认识这株植物的构造:根、茎、叶2、察看植物的茎和叶。
1〕为了察看的更认真,喜羊羊决定走近这株植物,认真看看它的茎和叶。
走近了植物我们除了能够用眼睛察看,还能够用什么来察看?〔在沟通中板书:鼻子、手、同时重申要轻轻触摸〕2〕请大家认真察看茎和叶。
〔3〕沟通察看到的信息。
全班沟通并重申说的习惯和听的习惯三、画一株植物喜羊羊听了大家的察看沟通。
感觉我们班的小朋友很厉害,他想:如果把这株植物画下来,再去问村长,村长一定能认出这是什么植物。
怎么画呢?我们小赖看看科学记录单吧!1、教师示范科学记录单的使用。
〔1〕请大家取出科学记录单,教师在展台显示科学记录单。
〔2〕老师知道学生填写姓名、日期。
2、指导画一株植物〔1〕教师示范画植物的次序、方法。
边察看边画,按茎------叶-------根的次序。
3、沟通评论画的植物。
评一评,说一说哪位同学画的最好。
并请被选中的同学谈谈画时的领会。
四、小结村长听了大家的介绍,看了你们画的画,认出了这株植物。
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科学第1单元植物 《1 我们知道的植物》教学设计
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科学第1单元植物《1 我们知道的植物》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 让学生了解植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3. 引导学生热爱自然,珍惜生命。
二、教材分析本课是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科学的第一课,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植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
教材通过图片和文字描述,让学生认识各种植物的特点,并了解植物的分类方法。
同时,教材还设计了实验活动,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进一步了解植物的特点。
三、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对于植物的认识可能比较有限,但他们对自然和生命充满了好奇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通过观察和实验,自己发现植物的特点和分类方法。
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科学知识。
四、重难点重点:植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方法。
难点:如何通过实验活动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特点。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教师:大家好,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一单元的第一课《我们知道的植物》。
植物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熟悉的生命形式之一,那么你对植物的了解有多少呢?学生:(七嘴八舌,讨论起来)教师:非常好,看来大家都很有兴趣。
那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探索一下植物的奥秘吧!(二)、观察植物图片,初步认识植物教师:首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美丽的植物图片。
大家仔细观察这些图片,想一想这些植物有哪些共同点?(展示各种植物的图片,包括花卉、树木、草本植物等)学生:(观察图片,思考)教师:好,现在请同学们分组讨论,总结出这些植物的共同点。
(学生分组讨论,然后汇报)学生1:植物都有叶子。
学生2:植物都有根。
学生3:植物都是生长在土壤里的。
……教师:非常好,这些都是植物的基本特征。
但是,除了这些基本特征外,不同种类的植物还有很多不同的特点。
接下来,我们来认识几种常见的植物。
(展示各种常见植物的图片,如柳树、玫瑰、向日葵、大豆、玉米等)(三)、描述自己认识的植物,分享植物特点教师:大家刚才已经了解了一些植物的特点,现在请大家描述自己认识的植物,并分享它们的独特之处。
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2 观察一棵植物-教科版
第 2 课观察一棵植物教学内容:观察一棵植物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植物具有根、茎、叶等结构。
科学探究目标●在教师指导下,能利用多种感官观察一棵植物的外部形态特征。
●在教师引导下,尝试用科学词汇描述观察到的信息。
●能画一棵植物的简图。
科学态度目标●对常见植物的外在特征表现出探究兴趣。
●能认真观察、认真记录。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体会植物是有生命的,要爱护植物。
美育目标:●植物可以美化我们的环境。
教学重难点:利用多种感官观察一棵植物的外部形态特征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植物、学生活动手册教师准备:植物、课件等。
教学过程:1. 聚焦:我们来观察一棵植物教师出示一盆绿萝,问问“谁认识它?”不少学生可能并不认识它。
师让学生猜一猜,借此吸引学生的注意。
如生猜不出,师再出示一张绿萝的图片,让学生再次猜测植物的名称,然后让学生说说在哪里见过它。
并让学生说出绿萝的生长地点。
2. 探索:它是什么样的教师先将绿萝放在讲台上让全班学生共同观察。
教师要组织学生关注绿萝的整体,指认出茎、叶等器官,并让学生能意识到泥土中还有根。
引导学生用科学词汇说出它的结构:根、茎、叶。
观察完一棵绿萝后,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学生活动手册上“画一棵绿萝”。
把观察和记录整合在一起。
让生跟老师一起画:先画地面,再画茎,然后画根,最后画叶。
画完请学生说一说, “你画的绿萝是什么样的?”3. 探索:观察它的茎和叶分小组观察绿萝。
教师需对观察方法进行指导,除了用眼看之外,还可以用手摸、用鼻闻等。
让生边观察边修改学生活动手册中自己画的菊花,鼓励学生将茎画得更像一点、叶画得更像一点。
学生画好后一边展示一边交流,“你观察到的茎和叶是什么样的?”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图画,用语言进一步描述植物茎和叶的特征。
4. 探索:画画这棵植物先整体画绿萝,再局部观察茎和叶并修改自己画的绿萝,这时绘画已真正成为提高学生观察能力的手段。
5. 研讨:说说你观察的植物让学生交流种植了一个星期的小植物长得怎么样了。
1.2《观察一棵植物》教案-2023-2024学年科学一年级上册教科版
(一)拓展资源
1.植物生长过程动画:通过动画形式展示植物从种子到成熟的过程,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植物的生长。
2.植物器官图片集:提供各种植物器官的图片,如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方便学生查阅和对比。
3.植物生长环境互动游戏:设计一款互动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了解植物生长所需的各种环境因素。
针对学生的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将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记录来学习植物的生长过程,以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同时,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观察一棵植物》这一课所需的教科书,以便他们能够跟随教学进度进行学习和记录。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包括:
1.科学探究: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记录,了解植物的基本特征和生长环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2.科学理解:学生能够理解植物的器官和生长环境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形成对植物生长过程的科学理解。
3.科学应用: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认识到植物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科学应用能力。
2.植物的生长环境:阳光、水分、土壤和温度等。
3.观察和记录:学生分组观察一棵植物,并记录其生长情况。
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
学生在一年级上册已经学习了生物的基本知识,对生物的特征有一定的了解。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进一步深入理解植物的特征和生长环境,并通过观察和记录,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同时,本节课的内容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周围的植物,更好地理解植物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3.教师指导:
(1)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上述阅读材料,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阅读水平的阅读材料。
小学科学教科版一年级上册1-2《观察一棵植物》优秀教案
小学科学教科版一年级上册1-2《观察一棵植物》优秀教案一. 教材分析《观察一棵植物》是小学科学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的学习内容。
本课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一棵植物,了解植物的基本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植物的生长环境、植物的器官、植物的生长过程等方面。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对植物有了一定的认识,但缺乏系统的了解。
他们好奇心强,喜欢观察,但观察能力有限。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观察植物的细节,帮助他们建立科学的观察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植物的基本特征,能够正确识别植物的器官,掌握观察植物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记录、分析,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增强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植物的基本特征,观察植物的方法。
2.难点:植物生长过程的理解,观察能力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观察、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小组合作: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讨论,共同完成任务。
3.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际操作,提高观察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植物标本、图片、视频等。
2.学具:观察日记本、彩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教具,引导学生关注植物,激发学生对植物的好奇心。
2.呈现(10分钟)展示植物标本,引导学生观察植物的器官,了解植物的基本特征。
3.操练(15分钟)分组进行观察活动,让学生选择一棵植物,用彩笔在观察日记本上记录植物的器官和生长环境。
4.巩固(5分钟)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观察结果,引导学生正确回答。
5.拓展(10分钟)讲解植物的生长过程,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变化。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观察植物的方法和意义。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观察任务,让学生在课后继续观察植物,并记录下来。
8.板书(5分钟)绘制植物生长过程的简图,帮助学生理解。
1.2观察一棵植物(教案)一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
3. 批改学生的植物繁殖作业,指出学生在繁殖方式的认识上存在的问题,如对繁殖方式的误解、对繁殖方式的优缺点分析不准确等,给出改进建议,如如何正确认识繁殖方式、如何准确分析繁殖方式的优缺点。
4. 批改学生的植物保护作业,指出学生在保护措施的提出上存在的问题,如保护措施不具体、保护措施的可行性不高等,给出改进建议,如如何提出具体可行的保护措施、如何提高保护措施的可行性。
5. 批改学生的植物与人类关系的作业,指出学生在合理利用植物资源和保护植物多样性方面存在的问题,如利用和保护措施不具体、利用和保护措施的可行性不高等,给出改进建议,如如何提出具体可行的利用和保护措施、如何提高利用和保护措施的可行性。
七、内容逻辑关系
1. 植物的组成部分与生长过程:
①重点知识点:植物的组成部分包括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
②词:种子、发芽、幼苗、开花、结果、成熟、衰亡。
③句:植物的生长过程从种子发芽开始,经历幼苗生长、开花结果,最终成熟衰亡。
2. 植物的生长条件与环境适应性:
①重点知识点:植物的生长条件包括光照、水分、温度、空气和肥料。
2. 设计预习问题,激发学生思考,为课堂学习植物的生长特点和变化做好准备。
教师备课:
1. 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植物生长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2. 准备教学用具和多媒体资源,确保植物生长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3. 设计课堂互动环节,提高学生学习植物生长的积极性。
(二)课堂导入(预计用时:3分钟)
激发兴趣:
1. 通过展示植物生长过程中的图片或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精品教案:第1单元第2课《 观察一棵植物》(教案)
课题
观察一棵植物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科学
年级
一上
学习
目标
(一)科学知识:
认识一棵植物有根、茎、叶等结构。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多种感官观察一棵植物,学习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来观察植物。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真观植物的结构。
通过展示交流既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能帮助学生加深对植物结构的认识
通过小游戏既能寓教于乐,又能帮助学生回忆植物的样子,还能帮助其他同学了解植物
通过交流既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能帮助学生加深对植物结构的认识
植物的根、茎、叶的数量不止一个可以有很多个
巩固提升
一、判断题
1.所有的植物都是有生命的。()
难点
仔细观察植物的各个部分。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秋天到了,美羊羊、喜羊羊要到外面去游玩了,让我们一起跟随他们的脚步去看看有哪些景色吧!
学生观看枫树、竹子、牵牛花等图片
通过以学生熟悉的动画人物导入新课,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讲授新课
喜羊羊和美羊羊也和大家一样,叫出了这些植物的名字,但是美羊羊发现了一种他们没见过的植物,你知道它是什么吗?
植物的结构:根、茎、叶(对科学词汇的读音进行讲解)
二、观察植物的茎和叶
1.观察它的茎和叶,你们有哪些发现?
.总结发言:叶子是圆形的,边缘有缺刻及锯齿……
2.羊博士听了大家的描述,知道了它原来是一株还没有盛开的菊花。
三、画画这棵植物
1.请同学们拿出活动手册,先写上班级、姓名、日期。注意:按照一定顺序画出植物的结构:茎——叶——根
《2. 观察植物》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科学一年级上册教科版
教科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2. 观察植物》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观察植物》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植物”中的第二课。
在第一课《我们知道的植物》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和简单的工具对植物进行细致观察,从而发现植物更多的特征。
教材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一棵植物,让学生了解植物的外部形态和生长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自然的好奇心。
二、教学目标1. 科学知识目标认识植物的外部形态特征,如根、茎、叶、花、果实等。
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和变化。
知道植物的生存需要水分和阳光等条件。
2. 科学探究目标能用多种感官观察植物,并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观察结果。
能使用放大镜等工具对植物进行更细致的观察。
能通过实验探究植物生存的条件。
3. 科学态度目标对观察植物表现出兴趣和好奇心。
能认真、细致地观察植物,如实记录观察结果。
培养合作探究的精神。
4.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意识到植物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爱护植物。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运用多种感官和工具观察植物的外部形态特征。
描述植物的生长过程和变化。
通过实验探究植物生存的条件。
2. 教学难点使用放大镜等工具进行细致观察。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记录能力。
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操作。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谈话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很多植物,知道了植物是有生命的。
那么,大家想不想更仔细地观察植物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观察植物。
展示一些植物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观察一棵植物教师拿出一盆植物(如绿萝),让学生观察。
提问:同学们,你们看到了这棵植物的哪些部分呢?学生回答:叶子、茎、根等。
引导学生用眼睛看、用手摸、用鼻子闻等多种感官观察植物。
提问:你们观察到了什么?学生回答:叶子是绿色的、长长的、薄薄的;茎是绿色的、细细的;根是白色的、细细的等。
教师总结:我们可以用多种感官观察植物,了解植物的外部形态特征。
3. 使用工具观察教师拿出放大镜,介绍放大镜的使用方法。
《观察一棵植物》教案
《观察一棵植物》教案【教材简析】《观察一棵植物》是一年级上册教科版科学第一单元《植物》第2课。
通过对第1课的学习,学生初步认识到植物是有生命的,并能简单说出植物会生长、死亡,需要水和阳光等。
本课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通过观察一棵植物,深化对植物外形特征的认识,重点指向根、茎、叶等结构,并帮助学生逐步建立起“植物是生物”的概念。
本课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聚焦,教师情境导入,指导学生观察一棵植物。
第二部分——探索,学生需要从整体到局部来观察一棵植物,并对植物外形进行观察和描述,引导学生在交流时能使用“根”、“茎”、“叶”等科学词汇。
同时,指导学生用画图的方法来真实、客观地描述和记录植物,可以提高观察能力。
第三部分——研讨,学生自主观察一棵植物,总结归纳,加深学生对植物特征更全面、深入的认识。
第四部分——回顾拓展,丰富学生对植物的认识,巩固科学观察的方法。
通过以上活动,一方面使学生认识植物有根、茎、叶等结构,另一方面使学生初步学习科学的观察、描述、记录方法,为学生学习后面几节课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已经对身边的植物有一定的了解,但对植物的观察方式主要停留在“看”上。
本课以观察、描述作为主要的学习方式,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观察方法的细致指导,使学生能充分运用眼、手、鼻等多种感官从整体到局部进行观察并指导学生使用科学词汇进行描述。
学生喜欢画画,但本节课是初次接触科学绘画。
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仔细观察植物细节,尽可能准确地把看到的画下来。
【教学目标】1.认识植物具有根、茎、叶等结构。
2.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利用多种感官观察一棵植物的外部形态特征。
3.在教师的引导下,尝试用科学词汇描述观察到的信息,并能画一棵植物的简图。
【教学重难点】重点: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利用多种感官观察一棵植物的外部形态特征。
难点:在教师的引导下,尝试用科学词汇描述观察到的信息,并能画一棵植物的简图。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科学书、学生活动手册、一棵植物、一支铅笔、一块橡皮。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第一单元植物1-2课
课堂教学设计方案第一单元执教:投放日期2021年8月26日第1课我们知道的植物【教学目标】1、通过植物和塑料花的对比观察,学习用证据支持自己的看法。
2、尝试种植一棵植物,观察、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
【教学重点】识别植物,能简单描述植物的特征。
【教学难点】种植一棵植物,观察并记录。
【教学准备】塑料花、植物、种子、花盆、泥土、小铲子、小葱、大蒜、胡萝卜、学生活动手册等。
【教学过程(一次备课)】一、说说我们知道的植物1.让学生看教科书第1页的大图,向学生提问:“图中哪些是植物?”学生会说树、草等。
2.让学生“说说你知道的植物”。
学生可能会说出一些花和树的名称。
并提问:“这棵植物会不会开花?叶子是什么样子的?生长在哪里?”等。
3.出示事先准备好的植物,让学生描述一下它的样子,以使学生认识更多的植物。
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记录,形成班级记录表,张贴在班级中。
二、找找大图中哪些是植物1.出示教科书第2页的图片,让学生找找大图中哪些是植物,,同时发现陆地上有植物,水中也有植物。
也可以问:“图上有多少种植物?”2.组织学生交流“这些植物有什么共同点”,以利于学生形成“植物”的概念,如“都有叶子,都是绿的,会开花,会长大”等。
教师将交流结果记录在班级记录表中。
3.教师提问:“蝴蝶是植物吗?”让学生来说说判断的理由。
学生可能会说:“植物不会动,蝴蝶会飞;蝴蝶是动物”等。
这一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初步认识植物与动物的不同。
三、塑料花是植物吗?1.提问:“蝴蝶不是植物,那塑料花是植物吗?”2.塑料花不是植物的理由是什么?3.提供植物与塑料花的实物,让学生进行对比,在小组观察、交流。
4.学生可能会说塑料花不是“活”的。
从结果来说,植物有根、茎、叶,会生长,能繁殖后代,会死亡,同时它的生长需要水、空气、阳光、一定的温度条件(生长需要环境的支持)的,这与塑料花不会生长、不会死亡、长期保持一种形态是完全不同的。
(要关注到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基础,允许多种不同的表述和看法)四、种一棵植物1.出示自己带来的一些植物,例如胡萝卜、小葱、绿萝枝条、大蒜、多肉植物的叶片、小苗、种子等,并出示植物的两种种植方式(土培和水培),分别介绍这些植物适合种在土里还是种在水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种一棵植物
1.出示自己带来的一些植物,例如胡萝卜、小葱、绿萝枝条、大蒜、多肉植物的叶片、小苗、种子等,并出示植物的两种种植方式(土培和水培),分别介绍这些植物适合种在土里还是种在水里。教师适当演示。
3.交流评价画的植物。
引导学生相互评价,围绕科学记录的真实性进行研讨和评价。
学生目标:能按照“像不像”这个目标来评价同学画的植物。
教学意图:学生学习按一定的标准评价,进一步明确科学记录的要求是真实。
(四)小结
1.请两位学生分别来拼两种植物的拼图,并找出根、茎、叶。
2.这是两棵大树,如果我们要去观察拼图中这样的大树,我们可以怎样去观察呢?(PPT播放其中一棵树的远景、近景、茎叶的特写。)
教学意图:引导学生认识并填写科学记录单上的基本信息。
2.指导画一棵植物。
1)教师示范画植物的顺序、方法。
在示范的过程中,强调边观察边画,顺序是:茎——叶——根。
2)观察植物的根,指导画根。
学生目标:初步认识科学记录的方法、要求,能正确画出根、茎、叶三部分结构的位置。
教学意图:通过指导,使学生认识科学记录要边观察边记录,要真实。并通过画,进一步巩固对植物根、茎、叶三部分结构的认识。
塑料花是植物吗?说说理由。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堂教学设计方案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第2课 观察一颗植物
【教学目标】
一棵植物有根、茎、叶等结构。
【教学重点】
1.能用多种感官观察一棵植物,学习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观察一棵植物。
2.学会认真倾听、科学交流。
【教学难点】
1.能认真观察、真实记录。
2.认识植物也是有生命的,能爱护植物。
2.给学生提供相应的种植材料,包括花盆、土、小铲子等园艺工具,让学生自主选择植物,回家种植。
3.选择的植物可以让学生在学生活动手册的“第1周”中画好,这样便于指导。学生对种植后如何照顾植物可能并不熟悉,需要教师进行指导。如土培植物不干不浇、浇则浇透;水培植物需要换水,放在家里的哪个位置更合适等,都要做详细的说明。种养活动也需要家长的配合。教师可以打印《致家长的一封信》,附上要求和种养方法,发给学生家长,希望家长提供帮助,使学生能更好地照顾植物。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并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上。
(三)画一棵植物
过渡:维尼听了大家的观察交流,觉得我们XX班的小朋友很厉害。他想:如果把这棵植物画下来,再去问跳跳虎,跳跳虎肯定能认出这是什么植物。怎么画呢?我们先来看看科学记录单吧!
1.教师示范科学记录单的使用。
1)请学生拿出科学记录单,教师在展台显示科学记录单。
2)老师指导学生填写姓名、日期。
学生目标:会填姓名、日期等记录信息。
课堂教学设计方案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第1课我们知道的植物
【教学目标】
1、通过植物和塑料花的对比观察,学习用证据支持自己的看法。
2、尝试种植一棵植物,观察、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
【教学重点】识别植物,能简单描述植物的特征。
【教学难点】种植一棵植物,观察并记录。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塑料花、植物、种子、花盆、泥土、小铲子、小葱、大蒜、胡萝卜、学生活动手册等。
3.结束:今天小朋友们在课堂上表现得很棒,我们一起认识了植物上有根、茎、叶,我们还学习了科学的观察。课后大家去校园里找找植物,用今天的方法去观察它。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二、找找大图中哪些是植物
1.出示教科书第2页的图片,让学生找找大图中哪些是植物,,同时发现陆地上有植物,水中也有植物。也可以问:“图上有多少种植物?”
2.组织学生交流“这些植物有什么共同点”,以利于学生形成“植物”的概念,如“都有叶子,都是绿的,会开花,会长大”等。教师将交流结果记录在班级记录表中。
3.教师提问:“蝴蝶是植物吗?”让学生来说说判断的理由。学识植物与动物的不同。
三、塑料花是植物吗?
1.提问:“蝴蝶不是植物,那塑料花是植物吗?”
2.塑料花不是植物的理由是什么?
3.提供植物与塑料花的实物,让学生进行对比,在小组观察、交流。
学生目标:能关注植物有根、茎、叶等结构;植物的整体样子;植物的高度;学习表达、倾听的习惯。
教学意图:学生从整体观察植物,初步学习科学的观察方法;同时在交流过程中,指导学生学习良好的表达习惯和倾听习惯。
2.观察植物的茎和叶。
(1)为了观察得更仔细,小熊维尼决定走近这棵植物的茎和叶。走近了我们除了可以用眼睛观察,还可以用什么来观察?(在交流中板书:鼻子、手,同时强调要轻轻摸)
(2)学生观察茎和叶。
(3)交流观察到的信息。
(在交流中强调说的习惯和听的习惯。)
学生目标:能用更多的方法观察植物;在观察中体会到要爱护植物。
教学意图:在整体观察之后,引导学生局部观察植物,经历从整体到局部的科学观察历程,初步认识科学观察的方法。通过对植物的观察,认识到植物也是有生命的,要爱护植物。在学生交流环节,继续强调说和听的习惯养成。
【教学过程】
一、说说我们知道的植物
1.让学生看教科书第1页的大图,向学生提问:“图中哪些是植物?”学生会说树、草等。
2.让学生“说说你知道的植物”。学生可能会说出一些花和树的名称。并提问:“这棵植物会不会开花?叶子是什么样子的?生长在哪里?”等。
3.出示事先准备好的植物,让学生描述一下它的样子,以使学生认识更多的植物。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记录,形成班级记录表,张贴在班级中。
2.在游玩中,维尼发现了一种不认识的植物,怎么办呢?小熊维尼决定好好观察这棵植物,回去问问见多识广的跳跳虎。
(出示课题:观察一棵植物)
学生目标:聆听老师讲话。
教学意图:学生明确学习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二)观察一棵植物
1.整体观察植物。
拿出教师准备的一盆大的凤仙花,学生观察说说看到的情况。在学生的交流中呈现植物的结构:根、茎、叶。
【教学准备】
凤仙花、记录单、植物拼图、课件
【教学过程】
(一)聚焦
1.教师导语:星期天,维尼熊去植物园游玩,植物园里的植物真多啊!(板书:植物)小朋友,我们跟维尼熊一起去看看,他看到了哪些植物?
(PPT播放竹子、荷花、柳树的图片,学生认认。)
学生目标:能认出这些常见的植物。
教学意图:激活学生对植物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