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科学课程的教案设计
小学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5篇
小学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5篇1. 科学实验——浮沉之迷目标让学生通过观察物体在水中浮沉的现象,了解物体浮沉的原理和规律。
教学过程1. 引导学生观察物体在水中浮沉的现象。
2. 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观察更多不同形状、材质的物体在水中的浮沉现象。
3. 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物体在水中浮沉的原因,并进行讨论。
4. 结合实验结果,引导学生总结物体浮沉的规律。
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回答问题的情况,评价学生是否理解了物体浮沉的原理和规律。
2. 万花筒的制作目标让学生了解万花筒的制作过程,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过程1. 引导学生观察和探索万花筒的外观和原理。
2. 介绍万花筒的制作过程,提供所需的材料和工具。
3. 学生根据指导,自行制作万花筒。
4. 学生分享他们制作的万花筒,展示彩色纸、小珠、铝箔等材料的选择和运用。
教学评价评价学生的制作过程和成果,关注他们是否理解了万花筒的原理,并能够运用创造性的元素进行装饰。
3. 动物的生长过程目标通过观察和研究,让学生了解一种动物从出生到成长的过程。
教学过程1. 介绍学生常见的动物,如蝴蝶、蚕、青蛙等。
2. 通过图片、视频或实际观察,展示这些动物的生长过程。
3. 引导学生回顾,总结一种动物的生长过程,并画出简单的生长图。
4. 学生分享他们对动物生长过程的观察和理解。
教学评价评价学生对动物生长过程的观察和总结能力,关注他们是否能够正确描述一种动物的生长过程。
4. 季节的变化目标通过观察和研究,让学生了解四季的变化以及季节变化对生活的影响。
教学过程1. 引导学生观察四季的气候、天空、植物和动物等变化。
2. 通过图片、视频或实地观察,展示四季的不同特点。
3. 引导学生思考季节变化对生活的影响,例如穿衣、食物、活动方式等。
4. 学生分享他们对季节变化的观察和思考。
教学评价通过听取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评价他们对四季变化和季节影响的了解程度。
5. 植物的养料组成目标让学生了解植物获取养料的来源和组成,培养他们对植物的养护意识。
小学一年级科学教案三篇
【导语】科学是⼈类探索、研究、感悟宇宙万物变化规律的知识体系,是对因果的探索,追求真理,科学是认真的、严谨的、实事求是的,同时,科学⼜是创造的。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认识植物 教学⽬标: ⼀、科学知识:能说出周围常见的植物的特征。
⼆、科学探究 1、能在对具体现象与事物的观察中提出感兴趣的问题。
2、能初步感知科学探究需要制订计划。
3、能利⽤多种感官观察植物的外部形态。
4、能简要讲述探究过程与结论,并与同学讨论与交流。
5、能对本课的学习进⾏反思与评价。
三、科学态度 1、能对植物外部形态表现出深厚的探索兴趣。
2、能实事求是,客观描述对常见植物的观察和发现。
3、交流过程中愿意和他⼈分享⾃⼰对常见植物的理解,具有很好的合作意识。
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在认识植物、利⽤植物的时候,⼀定要爱护植物,保护植物资源的繁盛。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仙⼈掌、⽩萝⼘、松枝、荷花、向⽇葵,银杏叶,牵⽜花,⽔稻,洋葱、橘⼦,葱,芹菜、⽉季。
⼆、学⽣准备:《科学学⽣活动⼿册》、笔。
教学过程 ⼀、情境与问题 1、教师出⽰教材图⽚,让学⽣说⼀说是否认识这些植物,然后直接引⼊问题“这些植物有什么特点?” 2、这节课⽼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些什么,⼤家快看?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观察这些植物的特点! ⼆、探究与发现 活动⼀、观察植物的颜⾊和形状 我们先来观察植物的叶⼦、花的颜⾊和形状。
把观察到的特点记录在活动⼿册第七页。
观察完全班交流。
活动⼆、闻⽓味辨植物。
游戏规则:蒙上眼睛,只能⽤⿐⼦闻,不能⽤⼿拿,其他同学不能提⽰。
⼩组活动,其中三个成员⽤⼿帮着拿植物,⼀名同学⽤⿐⼦闻,组内成员轮流进⾏活动。
三、应⽤与拓展 1、出⽰不同实物。
2、分组讨论,全班交流。
⽐较花⽣、葡萄、国槐的不同特征。
⽼师适时提⽰。
轮⼦的故事 教学⽬标: 1、激发学⽣对探究⾝边的物品---⾐服的科学的兴趣:认真参与观察,⽐较分类和制作等活动 2、培养学⽣观察和⽐较能⼒ 3、指导学⽣初步认识⾐服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 重点: 1、激发学⽣对探究⾝边的物品---⾐服的科学的兴趣:认真参与观察,⽐较分类和制作等活动 2、培养学⽣观察和⽐较能⼒ 3、指导学⽣初步认识⾐服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 难点: 1、激发学⽣对探究⾝边的物品---⾐服的科学的兴趣:认真参与观察,⽐较分类和制作等活动 2、培养学⽣观察和⽐较能⼒ 3、指导学⽣初步认识⾐服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 教法: 探究法 课前准备: 1、⾐服的图⽚ 2、学⽣⾃带⼀件最喜欢的⾐服 3、各种特殊⾐服的图⽚ 4、制作材料和⼯具 教学流程: 认识学⽣⾃⼰的⾐服,搜集⾐服资料,给⾐服分类,认识特殊的⾐服,整理⾃⼰的⾐柜 教学过程: 活动1:认识学⽣⾃⼰的⾐服 1、穿上⾃⼰喜欢的⾐服 2、引导学⽣在颜⾊,⼤⼩,图案,材料,款式,穿着场合,穿着季节等⽅⾯⽐较相同和不同 3、出⽰图⽚ 活动2:给⾐服分类 1、观察和⽐较教师和学⽣搜集的各种各样的⾐服 2、学⽣给⾐服分类 3、汇报分类⽅法 活动3:认识特殊的⾐服 1、出⽰书中的图⽚认识特殊的服装 2、引导学⽣说出其他有特殊⽤途的⾐服 活动4:整理⾃⼰的⾐柜 1、学习集中存放⾐服的⽅法 2、作业:整理⾃⼰的⾐柜 课后⼩结: 激发了学⽣探究科学的兴趣,使学⽣能积极、团结合作地参与服装的研究,了解服装在不同时期的变化,初步了解了科学技术对⼈类⽣活的影响。
2024年小学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2024年小学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自然界的常见动植物,培养观察和认识周围环境的能力。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3.通过实验和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动手操作和探究能力。
二、教学内容1.第一课:认识动物2.第二课:认识植物3.第三课:观察天气4.第四课:水的三态变化5.第五课:有用的工具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常见的动植物,观察天气,了解水的三态变化,掌握简单的工具使用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水的三态变化原理,掌握实验操作技巧。
四、教学过程(一)第一课:认识动物1.导入:通过播放动物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动物的特点。
2.新课内容:a.认识常见的动物,如猫、狗、鸟、鱼等。
b.学习动物的基本特征,如体型、颜色、生活习性等。
c.了解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3.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观察学校附近的动物,记录观察结果。
(二)第二课:认识植物1.导入:通过播放植物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植物的特点。
2.新课内容:a.认识常见的植物,如树木、花草、蔬菜等。
b.学习植物的基本特征,如根、茎、叶、花等。
c.了解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3.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观察学校附近的植物,记录观察结果。
(三)第三课:观察天气1.导入:通过播放天气预报,引导学生关注天气变化。
2.新课内容:a.学习天气的基本概念,如晴、阴、雨、雪等。
b.了解天气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c.学习观察天气的方法。
3.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观察一周的天气变化,记录观察结果。
(四)第四课:水的三态变化1.导入:通过播放水的三态变化动画,引导学生关注水的特点。
2.新课内容:a.学习水的三态,即固态、液态、气态。
b.了解水的三态变化原理。
c.学习水的三态变化实验操作方法。
3.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水的三态变化实验。
(五)第五课:有用的工具1.导入:通过播放工具的使用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工具的作用。
2.新课内容:a.认识常见的工具,如剪刀、锤子、钳子等。
一年级科学全册教案
一年级科学全册教案第一章:认识科学教学目标:1. 了解科学的定义和作用。
2. 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内容:1. 科学的定义:科学是对自然界和生活中现象的研究。
2. 科学的作用:科学可以解释现象,解决问题,推动社会发展。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通过讲解科学的定义和作用,引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生活中常见的科学现象,并分享给大家。
3. 实验演示: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的魅力。
第二章:观察和实验教学目标:1. 学会观察和描述现象。
2. 掌握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教学内容:1. 观察:用肉眼和工具进行观察,记录现象。
2. 实验:设计实验,验证假设,得出结论。
教学活动:1. 观察练习:让学生观察周围环境,记录观察到的现象。
2. 实验设计:让学生分组设计实验,验证假设,并进行实验。
3. 分享成果:让学生分享实验结果,讨论实验过程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第三章:探究科学问题教学目标:1. 学会提出科学问题。
2. 掌握探究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内容:1. 提出问题:从观察和实验中提出科学问题。
2. 探究问题:通过实验、调查、研究等方式,解决问题。
教学活动:1. 问题提出:让学生从观察和实验中提出科学问题。
2. 问题探究:让学生分组进行问题探究,设计实验或调查。
3. 成果展示:让学生分享探究结果,讨论问题解决的过程和方法。
第四章: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教学目标:1. 学会科学思维。
2. 掌握科学方法。
教学内容:1. 科学思维: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
2. 科学方法:实验方法、观察方法、调查方法等。
教学活动:1. 思维训练:通过讲解和练习,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2. 方法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各种科学方法。
3. 案例分析:分析科学探究案例,让学生理解科学思维和方法的应用。
第五章:科学素养和科学态度教学目标:1. 培养科学素养。
2. 培养科学态度。
教学内容:1. 科学素养: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态度。
人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人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教案(全册)第一单元:我的身体课程目标- 的身体部位及其功能。
- 掌握简单的健康惯。
课程内容1. 课程名称:认识身体- 研究内容:- 头部、眼睛、鼻子、耳朵、嘴巴的名称及功能。
- 身体部位的简单指示动作。
- 教学方法:- 通过幻灯片展示不同身体部位的图片,让学生辨认并说出名称。
- 进行互动游戏,让学生模仿教师的指示动作。
- 资源准备:- 幻灯片、图片、学生手册。
2. 课程名称:保持清洁- 研究内容:- 认识牙齿、洗手的重要性。
- 研究正确刷牙和洗手的方法。
- 教学方法:- 演示正确的刷牙和洗手方法,并给予学生实践机会。
- 观看教育视频,介绍刷牙和洗手的重要性。
- 资源准备:- 牙刷、牙膏、肥皂、教育视频。
3. 课程名称:健康惯- 研究内容:- 认识营养均衡的重要性。
- 研究简单的健康惯,如不吃垃圾食物、多喝水等。
- 教学方法:- 通过图片和故事,让学生了解不同食物的营养价值。
-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健康惯。
- 资源准备:- 图片、故事书、小组讨论材料。
课后作业- 完成学生手册上的练题。
- 培养良好的生活惯,如刷牙、洗手、饮食均衡等。
总结通过本单元的研究,学生将对自己的身体有更深刻的了解,掌握简单的健康惯,并培养良好的生活惯,以保持身体健康。
这将为他们今后的研究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注意::以上教案仅供参考,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和教材要求进行适当调整和补充。
小学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5篇)
小学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5篇【导语】科学是关于探索自然规律的学问,是人类探索研究感悟宇宙万物变化规律的知识体系的总称。
以下是无忧考网整理的《小学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5篇》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1.小学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篇一教学目标:一、科学知识1、能说出金鱼的特征:需要食物、会呼吸、能运动。
2、能说出金鱼是怎样吃食、呼吸和运动的。
二、科学探究1、能利用感官或借助工具观察金鱼的特征。
2、能用语言描述观察的结果。
3、能简要讲述探究过程与结论,并与同学讨论与交流。
4、能对本课的'学习进行反思与评价。
三、科学态度1、能对金鱼的观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2、能如实地讲述观察到的现象。
3、愿意倾听、分享他人的信息,乐于表达并讲述自己的观点。
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1、了解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2、在认识动物、利用动物资源时,一定要爱护动物,保护动物资源,让动物与人类和谐相处。
教学准备:一、教师准备:看视频,鱼缸、金鱼。
二、学生准备:《科学学生活动手册》教学过程:一、情境与问题同学们,你们看老师这节课给你们带来了哪位动物朋友?看鱼缸中的金鱼。
你们喜欢他们吗?它们有什么特点?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观察金鱼吧。
二、探究与发现。
1、作出假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动物需要食物,能运动、会呼吸,你觉得金鱼有这方面的特点吗?”思考2、制订计划。
你需要观察什么?怎么观察,需要准备什么材料?3、搜集证据。
学生观察金鱼,找出证据。
喂鱼,不要多喂。
看视频。
金鱼会呼吸。
观察时要保持安静,不要打扰金鱼。
4、处理信息。
把观察到的金鱼特点及时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
画一画,只要像就给予肯定。
5、表达交流。
你是怎么做的?你观察到什么,你认为金鱼需要食物吗?能运动吗?会呼吸吗?6、得出结论:金鱼需要食物,能运动,会呼吸。
三、应用与拓展课下亲自养金鱼,有鱼的就要多观察,鱼除了吃饭,呼吸,动物外还会做什么?2.小学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树的叶是多种多样的,同一种树的叶具有共同的基本功特征。
小学一年级科学教学设计三篇
【篇一】一、科学教育理论指导: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学方法梳理:上课之前我在网上搜索土壤与植物的相关教学资料,了解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
然后根据本节课堂教学需要,搜索关于土壤与植物的图片以及视频,课堂放给学生观看,加深印象。
三、学情分析:四年级大多数学生对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另外,在进行着观察、提问、假说、预言、调查、解释及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我强调小组合作学习与自主学习必要性,所以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以往由于活动材料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学内容只是匆忙的走过场地,有些探究活动甚至根本就没有开展,实验也没有充分地让学生去做,学生的实验能力得不到发展,活动时常常耗时低效,影响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
四、学习目标:1、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各种土壤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作假设性解释;能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并作书面计划;能做控制变量的简单探究性实验,并做实验记录;并能学会做到主动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
2、在学习活动中,使学生喜欢大胆想象;能参与中长期的科学探究;在活动中愿意合作与交流;能从自然中获得美得体验,并用一定的方式赞美自然美;关心日常生活中的新科技、新事物,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3、知道不同土壤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不同。
4、继续完成"不同土壤对植物生长影响"的实验,认真观察,做好记录。
五、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设计研究不同土壤对植物生长影响的实验,并知道土壤与植物的关系。
2、教学难点: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各种土壤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作假设性解释。
能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
小学一年级科学课教案【三篇】
【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法等进⾏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种实⽤性教学⽂书。
以下是整理的相关资料,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 教学⽬标 1、能从两块磁铁相互作⽤的实验现象中,归纳出关于磁极相互吸引和排斥的规律的假设。
2、能设计实验验证关于两块磁铁的磁极靠近时,相互吸引和排斥的规律的假设。
教学重点 1、将⾃⼰制作⼩磁针的⽅法告诉别⼈;同时,能学习别⼈的⽅法。
2、能说出反复实验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1、⽤⾃⼰的话描述两块磁铁相互靠近时,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2、⽤⾃⼰的话解释在地球上磁铁能指南北⽅向的原理。
教具准备: 条形磁铁、蹄形磁铁、环形磁铁、玩具⼩汽车、缝⾐针、⼤头针、曲别针、指南针 课时安排⼀课时 教学过程 第⼀课时 ⼀、教学引⼊ 你能使缝⾐针吸起曲别针吗? ⼆、活动⼀:磁极的相互作⽤ 1、确定教室⾥的南北⽅向 2、学⽣判断磁铁的S极与N极的指向。
3、提出问题:把两个磁铁的两极相互靠近,看看会发⽣什么现象?引导学⽣讨论、猜想。
并提出注意事项:实验时,周围不能有其它磁铁的⼲扰。
4、设计实验证明⾃⼰的猜想。
⼩组实验:把两个条形磁铁分别放在两个玩具⼩汽车上,多次变换磁极相对的⽅向 (1)观察发⽣什么现象? (2)讨论:实验中出现的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5、尝试⽤其他⽅法验证刚才得出的结论(⽔浮法、悬挂法??)。
6、全班交流,汇报实验结果, 7、师⽣共同得出结论,指导填写实验记录。
8、组织学习“科学在线”。
板书设计 磁铁的正负极磁极的相互作⽤出现的现象 作业 总结观察现象 课后反思 通过磁极⼩游戏,吸引孩⼦们观察磁铁正负极原理,激发孩⼦们对科学的探究,在课堂上通过动⼿实验,课堂⽓氛活跃。
【篇⼆】 教学⽬标 1、⼈体运动需要氧⽓,肺的⽓体交换作⽤将氧⽓吸收进⾎液,将⼆氧化碳排出体外。
一年级自然科学课教案模板范文通用精选2篇(3)
一年级自然科学课教案模板范文通用精选2篇(3)第一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理解:学生能够初步了解自然界的基本现象和常识,如四季的变化、天气的形成等。
2. 技能与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验操作能力,学会使用简单工具进行简单的自然实验。
3. 情感与态度: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对自然的敬畏和爱护之心。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四季变化的原理、天气形成的简单过程。
2.难点:自然界中复杂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的理解和解释。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述一个小故事或展示一些美丽的自然风景图片,引起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提问学生关于自然的一些常识问题,了解他们的前知水平。
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内容。
2. 知识讲解详细解释四季变化的原理和过程,结合图片和实例加深学生的理解。
介绍天气形成的简单过程,包括风、雨、雪等的成因和现象。
穿插讲解一些自然科学常识,如植物生长的条件、动物的生活习性等。
3. 实验演示与操作教师现场演示一个简单的自然实验,如制作简易的风向标或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
邀请学生上台尝试操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分组进行小组实验,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和探索自然科学知识。
4. 互动讨论与分享引导学生围绕自然科学话题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见解和疑问。
教师巡视指导,及时回答学生的问题,促进交流和互动。
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和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
5. 总结提升回顾本节课学习的知识点和实验内容,加深学生的记忆和理解。
引导学生思考自然科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提出拓展任务,鼓励学生在家中继续观察和研究自然现象,培养他们的持续学习习惯。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采用故事导入、实验演示、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PPT、视频等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3.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
教科版全册科学教案:一年级下册
教科版全册科学教案:一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 了解和掌握一年级下册的科学知识。
2.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观察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实验和探究能力。
教学内容第一课:天气的变化- 研究天气的基本概念和常见的天气现象。
- 观察和记录不同天气状况下的现象。
- 进行简单的天气预报实验。
第二课:昆虫的生活- 研究昆虫的基本特征和生活性。
- 观察和描述不同昆虫的外貌和行为。
- 进行昆虫观察实验。
第三课:能源的利用- 研究不同能源的种类和使用方式。
- 了解能源的重要性和节约能源的方法。
- 进行简单的能源实验。
第四课:水的性质- 研究水的基本性质和重要性。
- 观察和描述水的状态变化和特点。
- 进行水的溶解实验。
第五课:植物的生长- 研究植物的基本结构和生长过程。
- 观察和描述不同植物的外貌和生长情况。
- 进行植物生长实验。
第六课:动物的特征- 研究不同动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方法。
- 观察和描述不同动物的外貌和行为。
- 进行动物分类实验。
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课堂讲解和图文展示,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
2. 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现象,培养科学观察能力。
3. 实验法:设计简单的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自进行实验和探究。
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和回答问题的准确性。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观察记录和实验结果的整理能力。
3. 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和分享科学知识,评价合作和交流能力。
教学资源1. 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材。
2. 图片、实物和实验器材等教具。
3. 多媒体课件和科学实验视频。
以上是《教科版全册科学教案:一年级下册》的大致内容和教学方法。
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可以适当调整和补充具体的教案内容。
小学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3篇)
小学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3篇)教学目标:(1)知道并简单的理解眼、耳、鼻、舌都是感觉器官。
(2)使用不同的感觉器官观察身边的物体。
(3)学会使用感觉器官实行观察,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观察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
(4)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常见物体的外在特征表现出探究兴趣,感受探究的乐趣。
教学重点:理解各种感觉器官的特征和作用。
教学难点:使用感觉器官实行观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观察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
教学准备:PPT、水果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活动1:我们的感觉器官展示图片资料,学生实行观察教师讲解:这是一幅西红柿的图片,请大家仔细地看图。
学生汇报:从图上看到了什么?质疑:你能发现图中哪些西红柿成熟了吗?它们有什么特征?你是怎么发现的?(你是用身体的哪个器官发现的)学生汇报师展示眼睛的图片资料并实行简单的介绍师引导学生说出西红柿的味道,进而引出舌头这个感觉器官师展示舌头的图片资料并实行简单的介绍提醒学生注意:未知的物品不要随意闻和尝。
继续展示图片资料,与学生一起理解鼻子和耳朵的简单特征师小结:通过师生齐回答巩固每个感觉器官的特征和作用。
活动2:观察香瓜教师引导提问:师通过四个小组分别:眼睛、鼻子、耳朵和舌头来观察香瓜的外观、气味和味道特征学生结合上面学会的知识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香瓜的特征。
教学总结:在观察事物的时候,每个不同的感觉器官都用不同的作用。
观察是有目的的,观察有多种方法和手段。
再次强调,对于我们熟悉的、没有任何危害性的物体,我们能够近距离地观察,否则将可能会对自身造成危害。
布置作业:(1)和父母一起学习“皮肤”这个感觉器官的特征和作用(2)和父母分享今天所学习的知识板书:我们来观察感觉器官有:眼睛舌头鼻子耳朵......让我们发现更多一、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根据积木的特征,察觉稳度、形状、结构间关系。
2.科学探究会对哪种形状积木容易堆叠有猜想,并记录;会在搭建中观察、比较,找到容易搭建的积木,并记录。
小学一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小学一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教案一:观察自然界中的生物
教学目标:
1. 学习观察和描述自然界中的一些生物和物体;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对生物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准备:
1. 课本: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
2. 实物:花、蝴蝶、蚂蚁等生物;
3. 图片或图片卡片:树、草、云等自然界中的物体。
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回忆并描述所见的生物和物体,鼓励学生多
观察、多描述。
2. 观察实物:展示花、蝴蝶等实物,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的特征、形态等。
3. 观察图片:展示图片或图片卡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树、草、云等自然界中的物体。
4.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种生物或物体进行观察并描述,然
后让小组成员互相交流观察结果。
5.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观察生物和物体的方法和技巧,总结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教学延伸:
1. 实地考察:带领学生到学校周围的公园或校园里,观察自然界中的生物和物体,并
让学生描述所观察到的内容。
2. 绘画活动:让学生用绘画的方式表达所观察到的生物和物体,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
想象力。
教学评价:
观察学生对生物和物体的观察能力,通过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评价学生是否能够准确
地观察和描述生物和物体的特征和形态。
同时,观察学生在小组交流和总结时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部编小学一年级上册全册科学教案
部编小学一年级上册全册科学教案第一课:磁力- 教学目标:- 了解磁力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研究磁铁的吸引和排斥作用;- 掌握磁力的运用。
- 教学内容:- 磁力是什么;- 磁铁的吸引作用;- 磁铁的排斥作用;- 磁力的运用。
- 教学步骤:1. 通过观察磁铁吸引小铁片的现象,引导学生了解磁铁的吸引作用。
2. 利用两个磁铁相互接近时的排斥现象,引导学生了解磁铁的排斥作用。
3. 引入磁铁的运用,例如使用磁铁拾取铁屑等。
4. 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思考磁力的应用场景。
- 教学辅助工具:- 磁铁- 小铁片- 铁屑- 实物和图片第二课:水的三态变化- 教学目标:- 了解水的三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研究水在不同温度下的相变规律;- 掌握水的三态变化的实验观察方法。
- 教学内容:- 水的三态变化;- 温度对水的三态变化的影响;- 实验观察水的三态变化。
- 教学步骤:1. 介绍水的三态变化,让学生了解水的固态、液态和气态的特征。
2. 进行实验观察,通过改变水的温度来观察水的相变现象。
3. 引导学生思考水的三态变化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 教学辅助工具:- 温度计- 水-- 实物和图片第三课:昆虫的生长变化- 教学目标:- 了解昆虫的生长变化过程;- 研究昆虫的不完全变态;- 掌握昆虫的生长变化实验方法。
- 教学内容:- 昆虫的生长变化;- 不完全变态的昆虫;- 昆虫的生长变化实验方法。
- 教学步骤:1. 介绍昆虫的生长变化过程,让学生了解昆虫的生命周期。
2. 利用实物或图片展示不完全变态的昆虫形态,引导学生了解不完全变态的特点。
3. 进行昆虫生长变化的实验,通过观察触角或鳞片的脱落现象来了解昆虫的生长变化。
4. 引导学生回顾昆虫的生长变化过程,并思考昆虫的生长变化与它们的生活环境的关系。
- 教学辅助工具:- 昆虫标本- 实物和图片...继续编写其他科学教案内容,直至完成全册的科学教案。
一年级科学课堂教案模板5篇
一年级科学课堂教案模板5篇一年级科学课堂教案模板1剪子和刀具一、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了解剪子和刀具的特征、结构,知道剪子和刀具有不同用途。
2.科学探究:经历使用剪子和刀具完成制作纸制物品的过程,总结剪子的使用方法。
模仿设计制作小挂件。
3.科学态度、STSE树立安全使用工具的意识。
体验成功的喜悦。
意识到改进工具的意义。
一年级科学课堂教案模板2水变咸了教学目标:1、能从身边常见的现象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够自己设计实验,探究水能溶解固体物质的特征,并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和交流探究的过程和结果。
2、体验到科学探究要尊重证据;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意识到科学可以改善人们的生活。
教学重、难点:1、知道水有溶解物质的特征;2、能定性地描述溶解变化;了解溶解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食盐、白糖、勺子、筷子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直奔主题。
师:请同学们看黑板,我们今天研究的主题是什么?生:水变咸了(师同时板书)。
师:水为什么变咸了?生:因为放了盐。
师:怎么知道水里放了盐?生:尝一尝。
师:老师这有一杯溶液,谁来尝一尝?(指生品尝)师:是盐水吗?生:不是,是糖水,因为它是甜的,说明放了糖。
二、认识溶解。
师:同学们想不想做一杯甜水和一杯咸水呢?生:(齐答)想。
师:怎么做?说说你的方法,并说一说要用到哪些物品和器材。
(小组讨论、交流并汇报)表现好的同学给予小组鼓励。
学生按照老师给的提示来配置溶液。
(师巡视、指导)强调:边做实验变把你的发现记录下来。
学生配置的溶液展示,并汇报实验结果。
教师引导:那我们刚才放到烧杯里的盐和糖去哪了?(生来回答:化了、看不见了……)引出:我们科学上称这种现象为“溶解”,根据我们刚才做的实验,你认为什么样的是溶解?(生讨论交流汇报,师简述溶解的意义)三、深入探究,拓展认识。
在水里是不是所有的物品都能溶解?学生交流后师小结。
四、课堂反思: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指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五、作业布置:把食盐水倒入盘子里,放在窗台上,没议案进行观察,会有什么发现?一年级科学课堂教案模板3听一听教学目标认识眼睛和耳朵,以及它们的作用。
义务教育版一年级科学教案
义务教育版一年级科学教案教学目标:1. 初步了解科学是什么,科学的研究对象以及科学的学习方法。
2. 掌握基本的科学现象和概念,能够简单解释身边的科学现象。
3. 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科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同时掌握身边的科学现象。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对科学产生兴趣,并能够主动去探索身边的科学现象。
教学准备:1. 教学资源:使用优秀的科学教材、参考书籍和网络资源,辅助教学。
2. 教学工具:准备实验器材和教具,如物理实验器材、化学实验器材等,以及多媒体教学工具。
教学方法和手段:1. 使用多媒体教学:通过PPT、视频等方式,将科学知识生动形象地展示给学生。
2. 实验教学:进行实验教学,让学生亲自动手,加深对科学现象的理解。
3. 互动教学: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些有趣的科学实验或科学家的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科学的殿堂。
2. 知识讲解: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向学生讲解基本的科学概念和现象,例如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的知识。
3. 实验教学:选取一些简单的实验,让学生亲手操作,观察实验现象,加深对科学概念的理解。
4. 课堂讨论:鼓励学生提问,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让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
5. 总结评价: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激励学生努力学习。
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 课堂练习:进行课堂练习,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2.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在家中继续学习和探索。
3. 评价方式: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包括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等,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结论:本次教学通过多种方法和手段,帮助学生了解了科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同时掌握了一些身边的科学现象。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表现出对科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但还需进一步加强实验教学的效果,多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培养其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
2024年一年级开学科学教育教案
2024年一年级开学科学教育教案目标本教案旨在为2024年一年级学生提供全面且有趣的科学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能力。
通过简单的策略和互动性强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并帮助他们建立基础的科学知识。
教学计划第一学期1. 单元一:观察和描述- 学生将学习如何观察周围的事物,并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它们。
- 教师将组织观察活动,引导学生观察不同的物体、动物和植物,并描述它们的特征。
- 学生将通过绘画、写作和口头表达的方式记录他们的观察结果。
2. 单元二:物体材质- 学生将学习不同物体的材质,并了解它们的特点和用途。
- 教师将带领学生进行实验和触摸材质的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不同材质的质地和性质。
- 学生将制作一个简单的物体材质图册,记录他们的实验结果和观察感受。
3. 单元三:天气和季节- 学生将学习不同的天气现象和季节变化。
- 教师将通过图片、视频和实地观察的方式介绍各种天气和季节,并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和描述它们。
- 学生将制作一个季节变化日记,记录不同季节的特点和变化。
第二学期1. 单元四:植物生长- 学生将学习植物的生长过程和关键要素。
- 教师将带领学生进行观察和实验,让他们亲自种植植物,并观察其生长过程。
- 学生将记录植物生长的各个阶段,并撰写简单的观察报告。
2. 单元五:动物特征- 学生将学习动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
- 教师将通过图片、视频和实物模型介绍不同种类的动物,并帮助学生观察和描述它们的特征。
- 学生将制作一个简单的动物分类图表,记录他们对不同动物特征的观察结果。
3. 单元六:力和运动- 学生将学习力和运动的基本概念,并进行简单的实验。
- 教师将引导学生通过推、拉、摩擦等实践活动,了解力和运动之间的关系。
- 学生将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并总结力和运动的基本规律。
评估方法为了评估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我们将采用以下评估方法:- 学生观察和描述的记录- 学生制作的图册、日记和图表- 学生参与实验的表现和实验报告以上教案旨在简化教学过程,确保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和实践。
2024年教科版小学一年级科学全册教案
2024年教科版小学一年级科学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第一章:身边的科学第一节:我的身体第二节:身边的工具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身体结构和功能,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
2. 使学生认识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工具,了解它们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关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身体结构和工具的使用方法。
2. 教学重点:认识自己的身体,了解各种工具的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人体结构模型、各种日常工具(如剪刀、尺子、锤子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安全剪刀、尺子、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人体结构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自己的身体结构。
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身体的特点和功能。
2. 例题讲解以“我的身体”为例,讲解眼睛、耳朵、鼻子和嘴巴的作用。
以“身边的工具”为例,讲解剪刀、尺子、锤子等工具的使用方法。
3. 随堂练习让学生绘制自己的身体结构图,并标注各部位名称。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工具,讨论其作用并展示使用方法。
提问环节:检查学生对身体结构和工具作用的掌握程度。
六、板书设计1. 身体结构:眼睛、耳朵、鼻子、嘴巴手、脚、胳膊、腿2. 日常工具:剪刀、尺子、锤子、胶水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幅自己的身体结构图,并标注各部位名称。
选择一种日常工具,描述其作用并画出使用方法。
2. 答案:身体结构图:见附件。
工具描述:见附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组织学生参观医院,了解身体结构和功能。
开展“我是小发明家”活动,鼓励学生动手制作简单的工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实践情景引入的环节设计4.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广度5. 随堂练习的互动性和参与度6. 板书设计的清晰度和逻辑性7.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答案的准确性8.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一、教学难点与重点设定身体结构和工具的使用方法是本节课的难点和重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实用文档Boutique Practical Document一年级科学课程的教案设计一年级科学课程的教案设计科学试验是科学学习的重要环节,而在这类研究主题活动中,试验是一个关键的构成部分,因而,教学实验也是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关键构成部分。
今日我在这里给大伙儿梳理了一些一年级科学课程的教案设计,我们一起来瞧瞧吧!一年级科学课程的教案设计1走入科学实验一、教学目标:1、搜集相关科学研究和智能科技的材料,确立科学实验科学研究的目标和学习培训的专业知识內容。
2、意识到创新精神、心态、价值观念与科学研究造就的获得有立即关联。
3、感受到科技进步的发展趋势对大家日常生活和社会进步的功效,基本感受到科学与技术的关联。
二、课堂教学关键:1、意识到创新精神、心态、价值观念与科学研究造就的获得有立即关联。
2、了解生物学家的创造发明对智能科技的关键功效。
三、教学环节:1、导进:了解什么生物学家的名称?了解什么在我国科技项目?2、学习培训新课:(一)科学实验上应干什么?1、交谈,概述科学研究的实际意义,科学实验科学研究的目标。
2、剖析生物学家获得某种造就的缘故。
3、实际讲出生物学家的什么精神实质非常值得自身学习培训,(二)主题活动全过程:(1)1、去看书第二页。
2、说说你看到了什么,等到了哪些?3、学员单独获得信息,同位相互之间沟通交流。
4、工作组沟通交流自身的阅读文章結果.(三)主题活动全过程:(2)1.取出产生的叶子收看一下,叶片是哪些的?2.鱼儿为什么更改了方位?(教材第三页)3、工作组意味着说发觉。
4、教师小结:我们要自小喜爱科学研究,善于观察与思索,可以发现问题和研究难题的回答及探求真理。
四、户外拓展活动听生物学家的小故事。
学员相互之间讲。
一年级科学课程的教案设计2接水手机游戏课程目标:1.使学员在接水游戏里面,再度认知水的特点。
2.能了解和挑选在不一样状况下适合接水的专用工具、原材料,并且用语言表达能力出去。
3.在主题活动中充足体会戏水产生的快乐,感受取得成功的开心。
课堂教学提前准备:水、打气盆、空桶、布氏漏斗、玻璃瓶、小纯净水桶、小杯子,小铲子,蓝子、勺子、纯棉毛巾、棉絮、吸水海绵、海棉等。
教学环节:(一)交谈造成学员对水的兴趣爱好。
师:"学生们,大家玩焯水吗?""水为哪些的?""戏水的情况下应当留意些什么?"(不可以把自己与同学的的身上打湿)(二)根据戏水,随意探寻。
1.接水。
(1)大家今日收到一个新每日任务,便是把这里不锈钢水槽里的船运到那里的不锈钢水槽里去。
(不可以立即倒,而且不可以漏了水或着撒了水。
)(2)学员接水。
(渗入文化教育“水为很宝贵的,别把它漏进地面上了。
”2.看照片。
师:看见照片你想起了哪些?(水就会流东,水很宝贵,要节约水资源;谁给我大家产生便捷,也可以产生伤害。
)(三)主题活动拓宽:师:今日的每日任务都进行得非常好,下边让小水轮换起來。
(两个人一组) 一年级科学课程的教案设计3多种多样的气温一、课程目标(1)科技知识了解阴、晴、雨、雪、风、雾等自然现象、关键特点和相对应的天气符号。
(2)科学试验第一次历经长时间地、有目地、有方案地观查,并纪录自然现象的全过程。
(3)科学精神:塑造坚持不懈性,激起学员关心气温的兴趣爱好。
(4)STSE:掌握到大家在检测、获得天气数据的方式与方式。
二、课堂教学提前准备各种各样天气的图片、录影,天气符号照片,活动手册三、课堂教学時间1学时四、教学环节(一)课堂教学导进气温,与大家息息相关。
这堂课,我们要开始学习相关气温的科学研究。
(二)新课学习培训1.了解自然现象和天气符号(1)这个是什么气温?先后提供晴、阴、雨、雪、风、雾等不一样天气的图片,激发学员的社会经验。
(2)找大晴天和阴雨天的特点最先提供不一样地址的晴天图片,找大晴天的关键特点(太阳光沒有被云遮挡住)。
然后提供不一样地址的阴天图片,找阴雨天的关键特点(太阳光被云遮挡住了)。
(3)用标记表明大晴天和阴雨天最先另外提供同一地址的大晴天和阴天图片二张。
提出问题:用符号图片表明大晴天和阴雨天,怎么画画才好区别呢?学员试画,随后沟通交流。
最终提供教材内容所绘的大晴天和阴雨天的天气符号,与之对比。
(4)用标记表明雨、雪、风、雾等不一样气温先后提供雨、雪、风、雾等不一样气温的好几个照片。
找以上每一种气温的关键特点。
学员试画,随后沟通交流。
最终提供教材内容所绘的相对应天气符号,与之对比。
(5)看标记认气温提供不一样的天气符号,学员认气温。
2.观察记录表一周天气状况(1)明确责任每日任务1:同一地址,不一样時刻,气温会同样吗?(比如,院校,每日9点、12点、中午6点)每日任务2:不一样地址,同一時刻,气温会同样吗?(比如,不一样地区的俩家住地,每日7点)(2)领到每日任务学生们挑选每日任务,同样每日任务的几个人构成工作组。
(3)纪录具体指导(4)交代常见问题课后练习观查,坚持不懈观查一周。
立即纪录和沟通交流。
确保安全。
3.说一说获得天气数据的方式(1)亲自观查、精确测量(2)电视机、广播节目中播放视频的天气预告(3)别的有天气数据的机器设备或工作人员(三)梳理,下课了。
一年级科学课程的教案设计4自然界中的发觉一、课程目标1.科技知识:了解物件的特点。
基本认知大自然的物件分成有性命和无性命的。
2.科学试验:塑造观查、较为、归类工作能力。
3.科学精神:细腻观查,属实叙述,激起学员进一步探寻当然的兴趣爱好。
4.STSE:保护环境,不污染环境,正确引导学员创建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二、课堂教学提前准备排序原材料:高倍放大镜,塑胶托盘,自身调查带回家的当然物件老师提前准备:商品投射三、课堂教学時间1学时四、教学环节(一)课堂教学导进提出问题:1.位置与方向,必须什么感观参加?用感观观查时要留意些哪些?2.爱因斯坦是如何调查自然界的?(二)新课学习培训1.观查自身收集的自然界的物件(1)学习培训应用高倍放大镜老师最先演试怎样使用高倍放大镜——手执镜柄,眼见眼镜片中的物像,调节眼镜片间距物件的近远,直到见到清楚变大的物像,随后学员训练。
老师巡查具体指导并警告学员确保安全,比如“不能用高倍放大镜冲着太阳光看,以烫伤双眼”。
(2)工作组内共享自身产生的物件,探讨如何观查每一个物件(依靠感观和专用工具)。
(3)具体指导制定观查方案(包含观查时组内组员如何职责分工,怎样做观察记录表)。
(4)学员观查。
2.为自己收集的自然界的物品分类(1)明确归类的规范(一分为二)(2)自主归类(3)展现归类結果,工作组内沟通交流,互相点评(4)扩张物件范畴(由本人物件到组内物件)再度归类(5)再次扩张物件范畴(由工作组到班里)再度归类(6)发现问题:物件越多,一分为二的归类规范较为难找。
(7)老师具体指导:将物件依照有性命和无性命区划。
3.调查座谈会(1)同组梳理观查全过程中造成的难题(2)班里沟通交流,难题归纳(3)总结:在观查的基本上,我们可以明确提出与之有关的关键问题。
专家就这样不断明确提出新的难题,不断解决困难,促使科学研究不断发展的。
4.扩展—来源于自然界的造型艺术(1)老师展现叶画、石块拼图图片著作(2)学员写作(3)学员优秀作品(三)梳理原材料,下课了。
一年级科学课程的教案设计5看一看课程目标:了解双眼,及其他们的功效,了解双眼的必要性。
提前准备原材料:浴室镜子、七巧板图片教学建议:学员戴睡眠眼罩的時间不适合太久,很有可能会导致觉得不适感。
教学环节:1、导进一老师:(播放视频动漫)蒙胧诺诺是怎么寻找自身相片的啊?孩子们闭上眼,大家还能见到自身的最好的朋友吗?,往四周看一看能见到哪些?(正确引导学员发觉双眼的必要性)2、导进二主题活动导进老师:如今请孩子们清静。
用心听一听,听到什么的声音了没有?那麼如今请大家把耳朵里面捂着,还能听见吗?听得清晰吗?主题活动:小眼看世界(1)戴上睡眠眼罩,感受黑喑老师:(派发原材料)你看得见吗?能行走吗?(正确引导感受黑喑产生的麻烦) 老师:下边教师要请一个小孩子往前,戴着睡眠眼罩,越过这种阻碍物,看一下会怎么样。
(在教室前边摆法一些桌椅等阻碍物,放置2-3个就可以,另外教师在旁边留意维护,以防学员摔倒磕磕碰碰)(2)眼睛的作用老师:刚刚戴上睡眠眼罩的小孩子走的磕磕绊绊的,为什么说一下这是为什么呢?(激励儿童积极主动发布自身的观点,进一步让儿童感受黑喑,搞清楚眼睛的作用)老师:孩子们说的都很好,因此我们要爱护人们的眼镜,也要关注和协助双眼看不见的人,对吗?(正确引导小孩子爱护眼睛,塑造小孩子扶残观念,关注协助残障人士)3、评定(1)是不是了解眼睛的作用。
(2)是不是参加了双眼的手机游戏。
4、总结:师交谈说怎样保护自己双眼和耳朵里面5、拓宽:照片有哪些小动物(9页大象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