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一年级科学全册教案

合集下载

小学科学苏教版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小学科学苏教版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小学科学苏教版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设计第一单元走进科学1.小小科学家教材分析】本课是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走进科学》中的第一课,是整个小学阶段科学课程研究的开端。

本课是对于科学本体的认识。

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科学这个概念非常抽象,直接对儿童从理性的角度讲“什么是科学”显然是不合适的,因此教材以“小小科学家”为题,从“科学家做什么”这样的具体问题出发,通过对科学家所做工作的感知与儿童已有经验的回顾,通过自己动手做实验感性地体验什么是科学,打破科学的神秘感,让学生感到自己也能做科学,激励学生从小开始,努力成为小小科学家。

教材的设计意图是通过提供一组不同的科学家正在进行不同研究的图片,让学生认识到科学家就是研究大自然奥秘的人,从认识科学入手去获得什么是科学的初步感知;通过像科学家一样做滚小球实验,引导学生亲自动手有所发现,从而让学生觉得科学并不那么神秘,我们就是在做小小科学家的事情。

最后通知阅读知道科学家是发现大自然奥秘的人,让学生意识到科学家也不是万能的,有些问题他们已经找到了答案,还有许多问题并没有找到答案,同时隐含有科学知识是不断发展的科学本质论的思想。

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滚小球实验是孩子们在小学阶段做的第一次对比实验,实验前教师先好做好一切准备工作,实验时做好示范,变量的控制由教师掌握,学生按要求完成实验,并在活动手册上做好记录,提醒学生实验后收拾好材料,养成良好的实验惯从第一节课开始。

教学目标】1.做滚小球实验,并能有所发现。

2.认识到不仅科学家能做科学研究,小学生也能做科学。

3.知道科学家是发现大自然奥秘的人。

教学重点】认识科学家的工作,知道科学家是发现大自然奥秘的人。

教学难点】通过滚小球实验,认识到我们也能做科学。

教学准备】教师]PPT。

学生]每组斜坡1个.钢珠1个.绒布1块.红蓝水彩笔各1支,记录单每人1份。

1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今天要上什么课?(科学)听到科学这个词的时候,你们想到了什么?2.(出示图片)有的想到了科学家,有的想到了科学发明,有的想到了科学实验。

最新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16页)

最新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16页)

1、小小科学家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对科学课的兴趣,使学生从第一节课就爱上科学课,为以后的科学课打好兴趣的基础2、使学生体会到人的周围处处有科学,科学与人有密切的关系,少年儿童要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

3、初步了解怎样学科学教学重点:激发学生对科学课的兴趣,使学生从第一节课就爱上科学课,为以后的科学课打好兴趣的基础教学难点:让学生体会到人的周围处处有科学,科学与人有密切的关系,少年儿童要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

教学过程:1、谈话导入:今天学习什么课?什么是科学?2、观看并回答问题(1)出示图片:(彩虹、火山蘑菇岩、猪笼草、恐龙)提问:你认识这些自然事物吗?知道关于它们的秘密吗?你还想知道哪些自然秘密?(2)出示图片:家居设备组合提问:你认识哪些电器设备?有什么用?知道关于它们的秘密吗?3、介绍一些实验仪器4、回答问题看图:图中画有什么?是什么意思?5、小组活动讲解要求:1.遵守纪律方面2.作品制作方面3.团结合作方面介绍小组活动流程(1)悄悄完成作品,动手制作纸玩具(2)展示作品(3)评价作品动脑筋制作出不同的玩具组织展示作品组织评价作品6、小结:生活中处处有科学7、作业:制作一个你认为最漂亮的纸玩具2、小小工程师目的:1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调动参与科学探究的积极主动性。

2使学生知道人体有五个重要器官重点:1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调动参与科学探究的积极主动性。

2使学生知道人体有五个重要器官难点:使学生知道人体有五个重要器官教法:操作法课前准备:1花坛图片、铃铛、闹钟、口琴等,水果糖、醋、酱油,各种质地玩具。

2口袋、蒙眼布、定时器、香蕉、书、教学过程:活动一:1观察花的颜色(小组讨论:用什么发现答案)2听声游戏(小组讨论:用什么发现答案)3尝糖的味道(小组讨论:用什么发现答案)4闻瓶中液体的气味(小组讨论:用什么发现答案)5用手或脸布皮肤感觉,辨认毛绒玩具。

(小组讨论:用什么发现答案)活动二:猜猜盒子里有什么?小组进行小结:人体有五个重要器官------感觉器官,它们是人认识物体的好帮手。

小学科学全册(教案)小学科学苏教版一年级上册

小学科学全册(教案)小学科学苏教版一年级上册

小学科学全册(教案)小学科学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一课《身体的变化》一、教学目标1. 了解人体的变化,包括生长和变老两个方面。

2. 能够简单描述人体的变化过程。

二、教学准备1. 教材《小学科学》苏教版一年级上册2. PPT或黑板、粉笔3. 实物或图片:婴儿照片、成人照片、老年人照片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婴儿照片、成人照片和老年人照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为什么人会变化?我们从小变大有哪些变化?2. 导出教师简单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并引导他们从自己的经验来总结“人体的变化”。

3. 学习a. 通过呈现教材中的图示和文字,让学生了解人体的生长和变老两个过程,并帮助他们理解这个过程是渐进的。

b. 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我们是如何从小变大的?以及为什么人会变老?c. 学生分组进行小组合作,让他们共同思考并回答这些问题。

d. 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整理并展示他们的观点。

4. 拓展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引导学生思考人体的变化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例如身高的增加可以触碰到更高的东西,年龄的增长可以参加更复杂的活动等。

5. 总结通过讨论和展示,总结出人体的变化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我们从小变大是因为身体不断生长,而变老是因为身体的机能逐渐退化。

6. 作业要求学生回家观察自己身体的变化,找出自己身体变化的例子,并用简单的语言描述。

四、教学评价1. 通过学生的回答和小组合作的结果,考察他们对人体变化的了解程度。

2. 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检查他们是否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身体的变化。

参考教案适用于小学一年级上册《小学科学》苏教版。

教案设计的主题是“身体的变化”,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人体的生长和变老两个过程,并能描述人体的变化过程。

教案采用了导入、导出、学习、拓展、总结和作业等教学步骤,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促使他们积极参与。

同时,教案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以及加深他们对人体变化的理解。

最新苏教版科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版,17页)

最新苏教版科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版,17页)

最新苏教版科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版,17页)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材分析一年级上册科学,主要以儿童的天性为主,注重儿童的感官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本册教材安排了四个单元,内容如下:一、走进科学:1、小小科学家。

让孩子了解科学家是干什么的?科学家都分有哪些?并结合身边看到的、听到的、去真正了解科学家的工作与研究。

从而萌发将来当科学家的愿望,从小树立学科学、爱科学的信念。

2、小小工程师。

通过学习,了解工程师的工作,试着动手制作简单的作品。

3、上好科学课。

通过走进实验室激发学生的动手兴趣,学习科学的兴趣,使之从小对科学产生兴趣。

喜欢思考,喜欢提问题。

二、用感官观察:4、认识感官。

结合身体的特点,亲身运用感官,知道每一个器官都有它的作用,学会保护感官。

5、感官总动员。

通过学习了解,生活中有些东西可以利用感官来分辨,未知的东西决不能随便尝试。

6、借助工具观察。

知道对于分辨不了的事物可以借助工具,这样以便于更加准确的判断。

简单知道各种工具的用途。

三、用大难思考:7、做个小侦探。

能对身边的事物产生兴趣,喜欢提出问题,并能自己亲身试验,得到答案。

对于身边发生的现象可以做简单的解释。

在不了解的情况下可以做出推测,从而进行下一步的研究。

8、暗箱里的秘密。

结合书中的图片推断分析,从而了解暗箱的秘密。

能举事例说说生活中见到的暗箱都在什么地方。

9、树叶变黄了。

学会观察身边的树叶,通过自己的观察说出树叶变黄的简单过程,学会收集校园树叶变黄的过程,并与同伴进行交流。

四、用双手创造:10、衣食住行的变化。

自然世界与人工世界。

知道大自然中哪些是人工开发建设的,那些是自然地,并能举实例说一说。

知道人工与自然和我们的生活是有密切联系的。

11、在教师的引导学习下,初步的知道古代人与现代人的生活的不同。

我们的衣、食、住、行离不开人类的不断发明。

12、轮子的故事。

在实验中了解轮子的作用,知道圆形的物体比其他形状的物体滚的快,初步知道从古到今轮子发生的改变。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
本教案为苏教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的全册教案,共包含以下内容:
第一单元:物体的大小
- 第一课物体的大小
- 第二课量度物体的大小
第二单元:物体的形状
- 第一课物体的形状
- 第二课画物体的形状
第三单元:物体的颜色
- 第一课物体的颜色
- 第二课发现物体的颜色
第四单元:物体的重量
- 第一课物体的轻重
- 第二课用手感受物体的重量
第五单元:物体的材质
- 第一课物体的材质
- 第二课发现物体的材质
第六单元:物体的状态
- 第一课物体的状态
- 第二课比物体状态的高低
每个单元都包含两节课,旨在通过生动形象的实例引导学生了
解物体的各种属性和特点,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案中还包含了各种教学活动和课堂上的教学组织方式,方便教师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

本教案是一份全面、详细的教学指导,对于教师教学具有一定
的参考意义。

同时,对于家长了解孩子所学的内容,也有一定帮助。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的了解呢?
【板块二】互学
观察探究,实践新知
1.提问:除了大象以外,你还认识哪些动物呢?你能说出这些动物的名称吗?
提问:能不能在向大家介绍一下其他的动物呢?说一说这些动物有什么特点呢?
2.师:看了大家对动物都已经有了很多的了解,那么今天我们就要来做一个游戏。

师介绍游戏规则,老师手中的信封里面有动物的图片和名称,小组内的成员仔细观察这种动物,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描述这种动物,但是不能直接说出这个动物的名称,通过自己的描述或者表演让其他小组来猜一猜你们组观察的是什么动物,活动期间内不能偷看别人的信息哦。

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

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

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并探究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学现象。

2. 学会使用简单的科学工具,如放大镜、温度计等。

3. 培养观察、思考、提问的科学探究能力。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2. 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科学探究任务。

3. 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倾听他人的意见,并进行交流。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对自然的好奇心。

2. 培养学生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3. 培养学生勇于尝试,不断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1. 《植物的生长》2. 《植物的根》3. 《植物的叶》4. 《植物的花》第二单元水的秘密1. 《水的秘密》2. 《水的变化》3. 《水的利用》第三单元天气与季节1. 《天气与季节》2. 《春天》3. 《夏天》4. 《秋天》5. 《冬天》第四单元动物的世界1. 《动物的世界》2. 《昆虫》3. 《鸟类》4. 《哺乳动物》第五单元生活中的科学1. 《生活中的科学》2. 《食品安全》3. 《环保与节能》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一年级下册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基本的科学探究方法和技能。

难点1. 对科学现象的深入理解和探究。

2. 科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 利用实验、观察、讨论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

3. 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中体验科学。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问题的深度等。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实践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表现。

六、教学计划(此处列出全册的教学计划,包括每个单元的教学课时安排)七、教学资源1. 教材: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

2.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实验器材、观察工具等。

3. 教学资源:网络资源、科学杂志、科普读物等。

苏教版小学科学新版一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苏教版小学科学新版一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第1单元石头与泥士一、单元设计意图1.本单元主题的提出岩石和土壤是构成地球的重要物质,引导学生认识岩石和土壤,是认识地球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认知水平所限,一年级学生还难以建立岩石、土壤的科学概念,更无法理解岩石圈的概念。

本单元的设计,基于一年级学生已有的日常概念“石头”和“泥土”,立足于观察和描述生活中常见的石头、泥土,以及颗粒更小的沙子和黏土的外形特征,通过操作这些材料,丰富对岩石、土壤的感性认识。

本单元力求尽可能多地给学生创造玩石头、玩泥巴的机会,在玩中观察,在观察的基础上学会用科学的语言来描述它们的形状、颜色、大小、斑纹、质地等方面的特征。

在探究技能的培养方面,本单元着重引导学生对物体进行仔细观察、比较,对物体进行分类,以及就各自的发现进行交流、分享,这些活动对于促进思考、发展科学思维来说非常重要。

2.本单元对《课程标准》的落实本单元通过一系列动手、动脑活动,落实《课程标准》低年段的课程目标。

科学知识:观察、描述常见物体的基本特征。

科学探究:在教师指导下,能利用多种感官或者简单的工具,观察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

科学态度: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常见的动植物和物质的外在特征、生活中的科学现象、自然现象表现出探究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了解人类可以利用科学技术改造自然,让生活环境不断得到改善。

地球上有大气、水、生物、土壤和岩石,地球内部有地壳、地幔和地核”,这是课程标准所指明的,在“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中教师应帮助学生形成的主要概念之一。

对儿童来说,土壤、岩石概念的建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本单元所设计的学习内容,是学生在整个小学阶段科学课程中对土壤和岩石的第一次接触,意在从感性、具象的层面为学生创设认识不同颗粒大小的岩石特征的机会,为土壤、土壤圈以及岩石、岩石圈概念的发展打下基础。

低年级也是儿童学习观察描述物体的特征(如形状、颜色、轻重、软硬、表面粗糙程度等)的关键日时十期,本单元的学习将给学生一个调动多感官观察物体的机会,引导学生认识石头、沙子、黏土的特征及其多样性。

苏教版一年级科学(全册)教案(表格整理)

苏教版一年级科学(全册)教案(表格整理)
太阳的影响
第1周周五上午
1.了解太阳对地球的影响。<br/>2.感性认识太阳的作用。
动物的特征
第2周周三上午
1.探究动物的特征。<br/>2.了解不同动物的生活习性。
植物的特征
第2周周五上午
1.学习植物的特征和分类。<br/>2.观察并绘制不同的植物。
水的运动变化
第3周周三上午
1.学习水的几种状态。<br/>2.探究水的运动和变化。
苏教版一年级科学(全册)教案(表格整理)
课程大纲
-第一单元 物体的变化
-第二单元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第三单元 动物的特征
-第四单元 植物的ຫໍສະໝຸດ 征-第五单元 水的运动和变化
课程安排表
课程名称
上课时间
教学内容
物质的变化
第1周周三上午
1.学习物质的属性。<br/>2.探究物质在加热、融化、凝固等条件下的变化。
教学目标
1.研究物质的基本属性和变化规律。
2.了解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并初步探究太阳的作用。
3.探究动物的特征、分类和生活性。
4.掌握植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并能较为准确地绘制不同种植物。
5.学习水的基本特性,探究水在运动和变化过程中的变化。

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全册优质教案

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全册优质教案

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全册优质教案第一单元走进科学教学目标做滚小球实验,并能有所发现。

认识到不仅科学家能做科学研究,小学生也能做科学。

知道科学家是发现大自然奥秘的人。

树立起我们也能做科学的信心,立志做一位小科学家。

教学重点认识科学家的工作,知道科学家是发现大自然奥秘的人。

教学难点通过滚小球实验,认识到我们也能做科学。

教学准备学生分组材料:带有凹槽的可调节坡度大小的轨道、钢珠(或玻璃球)、绒布。

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门新的课程——《科学》。

2.什么是科学呢?研究科学的的人被称作什么?有哪些人呢?他们是怎么做科学的?怎样学好科学呢?3.这节课呀,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走进科学。

二、看图观察1.多媒体出示教材中科学家的图片,说说这些科学家正在做什么。

2.学生完成活动手册中把科学家和他的工作连线。

3.老师播放袁隆平、珍妮两位科学家的研究视频,让学生说说他们主要从事什么研究。

4.学生讲一讲搜集到的有关科学家的故事,教师相机补充完善。

5.小结:刚刚我们一起看了很多科学家的工作视频和图片,请你说说科学家是做什么的人。

(科学家做研究工作,实践活动,如观察、实验、收集记录数据、得到发现等)。

【评析】现代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很多小学生的理想是长大了做一名科学家,课的一开始老师紧紧围绕科学家展开教学,抓住了学生的兴趣点,根据低年级学生想象力丰富,爱听故事,容易感染的特点,开始上课时,通过图片视频讲述关于袁隆平、珍妮等科学家的小故事。

以丰富形象的图画,栩栩如生的故事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使他们很快地融入到教学情境之中。

三、动手实践1.出示一颗玻璃球,问学生:平时生活中,你们有没有玩过小球,你是怎么做的?2.学生交流平时怎么玩小球的。

3.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来滚小球。

出示实验装置,师进行介绍,让学生猜一猜:(实验前)在哪个位置的球会滚得远一些?4.学生交流。

苏教版科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苏教版科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苏教版科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课题1:小小科学家教学目标:1.了解科学家的工作内容。

2.通过滚小球实验,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3.感受科学的本质。

教学重点和难点:1.初步了解科学的定义。

2.理解科学的本质。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斜坡、小球;学生准备:纸、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你们知道科学家是做什么的吗?教师:今天我们也来做一下小小科学家。

二、研究新课1.自主研究,了解科学的定义。

1)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发表自己对科学的看法。

2)学生观看第2页上的插图,边看边交流自己对科学的理解。

3)认识两位科学家。

4)了解其他的科学家及其研究领域。

5)记录科学学生活动手册。

2.通过“滚小球”实验,初步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1)交流需要哪些材料。

2)交流如何进行实验。

3)交流如何记录实验结果,并在活动手册第1页上进行记录。

4)交流如何与同桌合作。

3.认识科学的本质了解科学家已经找到的问题答案。

1)学生思考并提出自己曾经遇到过的问题。

2)交流哪些问题已经解决了,以及是如何解决的。

3)交流哪些问题还没有解决。

4)了解法律法规对环境和动物的保护。

5)研究科学研究的安全注意事项,如防雷电等。

三、总结本课教师: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教学反思:课题2:小小工程师教学目标:1.了解工程师的工作内容,认识到工程师的工作与科学家的工作有所不同。

2.初步让学生有产品设计的朦胧思想,意识到技术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3.设计、制作一个铅笔加长器。

教学重点和难点:1.初步了解工程的定义。

2.从活动中产生产品设计的朦胧思想,意识到技术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纸、笔、剪刀、双面胶、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你们知道工程师是做什么的吗?(交流)教师: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工程师。

(板书课题)二、研究新课1.自主研究,了解工程的定义。

1)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发表自己对工程的看法。

2)学生观看第5页上的插图,边看边交流工程师的工作内容。

一年级苏教版科学全册教案

一年级苏教版科学全册教案

一年级苏教版科学全册教案第一章:认识科学1.1 教学目标:了解科学的定义和特点认识科学的方法和步骤1.2 教学内容:科学的定义和特点:科学是对自然界和社会现象进行观察、实验和研究的活动,具有客观性、实证性、系统性和创新性。

科学的方法和步骤:提出问题、假设、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1.3 教学活动: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讲解:讲解科学的定义和特点,介绍科学的方法和步骤。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体验科学的方法和过程。

第二章:观察和实验2.1 教学目标:学会观察自然界中的现象掌握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巧2.2 教学内容:观察的方法:直接观察、比较观察、记录观察实验的基本方法: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实验观察2.3 教学活动:导入:通过展示自然界中的现象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讲解:讲解观察的方法和实验的基本方法。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和实验,记录观察结果。

第三章:探究规律3.1 教学目标:学会探究自然界中的规律能够运用科学的方法验证规律3.2 教学内容:探究规律的方法:提出问题、假设、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常见的自然规律:季节变化、天气变化、动植物的生长3.3 教学活动:导入:通过展示自然界中的规律引发学生的兴趣。

讲解:讲解探究规律的方法和常见的自然规律。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探究实验,验证自然规律。

第四章:科学探究与生活4.1 教学目标:了解科学探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学会将科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解决问题4.2 教学内容:科学探究在生活中的应用:科学研究、技术发明、健康生活将科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的方法: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寻找解决方案4.3 教学活动: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发学生对科学探究与生活的兴趣。

讲解:讲解科学探究在生活中的应用和将科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的方法。

实践: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将科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解决问题。

第五章:科学素养的培养5.1 教学目标:了解科学素养的重要性学会培养自己的科学素养5.2 教学内容:科学素养的定义:具备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的能力培养科学素养的方法:学习科学知识、参与科学探究、思考科学问题5.3 教学活动:导入:通过展示科学素养的重要性引发学生的认识。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简介本文档是关于苏教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的全册内容的介绍。

目标本教案的目标旨在帮助一年级学生全面研究科学知识,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观察能力。

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和练,让学生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科学问题。

教案内容本教案共包含苏教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下册的全部内容。

课程涵盖了以下主题:1. 身体、感官和健康- 了解人类身体各部分的名称和功能。

- 探索感官器官的作用和功能。

- 研究保护身体和维持健康的基本方法。

2. 五感- 通过实际观察和体验,了解五种感觉的特点和作用。

- 研究如何保护和运用五感。

3. 物体和材料- 通过观察和实验,认识不同的物体和材料。

- 探索物体的特征和用途。

4. 植物- 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生命周期。

- 研究珍惜和保护植物的重要性。

5. 动物- 了解不同种类的动物和它们的特点。

- 探索动物的生活方式和性。

6. 季节和天气- 认识四季的变化和不同的天气现象。

- 研究如何观察和记录天气变化。

教学方法本教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解、实验观察、游戏活动和小组讨论等。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研究风格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参与度。

教学目标通过研究本教案,学生将能够:- 认识身体各部分的名称和功能。

- 了解感官器官的作用和功能。

- 研究保护身体和维持健康的基本方法。

- 了解五种感觉的特点和作用。

- 研究如何保护和运用五感。

- 通过观察和实验,认识不同的物体和材料。

- 探索物体的特征和用途。

- 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生命周期。

- 研究珍惜和保护植物的重要性。

- 了解不同种类的动物和它们的特点。

- 探索动物的生活方式和性。

- 认识四季的变化和不同的天气现象。

- 研究如何观察和记录天气变化。

结论苏教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面涵盖了学生学习科学所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通过该教案的学习,学生将培养科学思维、观察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科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新教材)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新教材)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小学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第1课时教学设计他们通过怎样的方式进行研究呢?出示图片:3.科学家从事的工作真的很神秘、很伟大,那你知道中国有哪些科学家呢?出示图片4.科学家从事的工作涉及到很多的领域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植物领域:你知道这位老爷爷是谁吗?中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截至2017年,杂交水稻在我国已累计推广超90亿亩,共增产稻谷6000多亿公斤。

(2)动物领域:这位科学家在和什么动物互动?动物学家——珍妮·古道尔在世界上拥有极高的声誉的动物学家,致力于野生动物的研究、教育和保护。

她二2.看图说话,认识科学家观察、实验、记录、发现等方式3.说一说看图中认识的科学家有哪些?4.想一想,说一说(1)图中的老爷爷是袁隆平,他是一位研究水稻的科学家(2)图中的科学家学生不太熟悉,但是能说出是和大猩猩互动让学生看图说话,把问题的难度降低,更符合小学生的心智特点步步引导学生思考,表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材料介绍中让学生感受科技的力量通过一系列的科学研究案例,让学生感受到科学探究是要付出心血的,让学生知道任何知识的获得都不是偶然十多岁时前往非洲的原始森林,为了观察黑猩猩,度过了三十八年的野外生涯。

追问:科学家是怎样研究这些大型的危险的动物的呢?(3)星空领域伽利略,是伟大的意大利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科学革命的先驱。

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

因此,他被称为“近代科学之父”。

他的工作,为牛顿的理论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4)野外岩石采集岩石对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有极高的使用价值,岩石的种类也比较多。

(5)专做实验的研究科学是伟大的,也是神秘的,但是只要肯说一说,通过摄像机、无人机等拍摄这些大型猛兽(3)认识伽利略,阅读星空知识的探索(4)说一说,把自己在电视上或生活中遇到的说一说,和同学们交流(4)看图说一说自己是否见过1.看故事,想一想,是逐步渗透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怀先熟悉实验的器材,然后动手做动脑筋,我们也是小小科学家二.”滚小球“实验1.四百多年前,有位科学家也曾在斜坡上滚过小球,他发现了:球越滚越快2.我们也做科学家:实验准备:有刻度的绒布、小球、斜坡提出要求:请记录好每一实验操作中,坡度的高度和小球滚得距离。

一年级苏教版科学全册教案

一年级苏教版科学全册教案

一年级苏教版科学全册教案一、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物体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观察和触摸,认识周围的物体,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触觉能力。

2. 教学内容(1)认识不同的物体,如木头、金属、塑料等。

(2)观察物体的形状、颜色和大小。

3. 教学步骤(1)出示各种物体,让学生观察和触摸,引导学生说出物体的名称。

(2)让学生观察物体的形状、颜色和大小,并进行简单的描述。

(3)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和触摸,记录下观察到的物体特征。

4.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评价学生对物体的认识和观察能力。

二、第二单元:我们身边的科学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身边的科学现象,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2. 教学内容(1)认识不同的科学现象,如水的融化、冰的融化等。

(2)观察科学现象的过程,并进行简单的描述。

3. 教学步骤(1)出示各种科学现象,让学生观察和实验,引导学生说出科学现象的名称。

(2)让学生观察科学现象的过程,并进行简单的描述。

(3)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和实验,记录下科学现象的过程和特征。

4.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评价学生对科学现象的认识和观察能力。

三、第三单元:我们身体的感觉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身体的各种感觉,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

2. 教学内容(1)认识身体的各种感觉,如视觉、听觉、嗅觉等。

(2)观察身体感觉的过程,并进行简单的描述。

3. 教学步骤(1)出示各种身体感觉,让学生观察和实验,引导学生说出身体感觉的名称。

(2)让学生观察身体感觉的过程,并进行简单的描述。

(3)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和实验,记录下身体感觉的过程和特征。

4.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评价学生对身体感觉的认识和感知能力。

四、第四单元:我们周围的环境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周围的环境,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

2. 教学内容(1)认识周围的环境,如公园、学校、家庭等。

(2)观察环境的特点,并进行简单的描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一年级科学全册教案课题1:小小科学家
教学目标:
1.了解科学家的工作内容。

2.通过滚小球的实验,让学生感受到小孩子也可以进行科学研究。

3.理解科学的本质。

教学重点难点:
1.初步了解科学的定义。

2.让学生感受到科学的本质。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斜坡、小球。

学生准备:纸、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你们知道这些人是谁吗?
教师:现在我们也来做个小小科学家。

二、研究新课
1.自主研究,了解科学的定义。

1)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发表自己的看法。

2)看第2页上面的插图,边看边说,把自己对科学的理解在小组内、班级内交流。

学生看课本第2插图,思考交流。

3)认识两位科学家。

4)你们还知道哪些科学家?他们是研究什么的?
5)记录科学学生活动手册。

2.进行“滚小球”实验,初步体验科学探究过程。

1)交流需要哪些材料。

2)交流如何进行实验。

3)交流如何记录,制作活动手册第1页。

4)交流同桌之间如何合作。

3.认识科学的本质。

了解科学家已经找到的问题答案。

1)你从小到大提出过什么问题?
2)哪些问题,你已经解决了,怎么解决的?
3)哪些问题,还没有解决?
4)法律渗透:《环境保护法》、《动物保护法》。

5)安全教育:研究科学要注意安全,防雷电等。

三、总结本课
教师: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课题2:小小工程师
教学目标:
1.了解工程师的工作内容,认识到工程师的工作与科学家的工作有所不同。

2.初步让学生有产品设计的朦胧思想以及意识到技术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3.设计、制作一个铅笔加长器。

教学重点难点:
1.初步了解工程的定义。

2.让学生有产品设计的朦胧思想以及意识到技术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纸、笔、剪刀、双面胶、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你们认识工程师吗?他们是做什么的?(交流)
教师: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板书课题)
二、研究新课
1.自主研究,了解工程的定义。

1)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发表自己的看法。

2)看第5页上面的插图,边看边说,在小组内、班级内交流工程师是做什么的。

3)比较科学家与工程师之间的不同。

2.认识工程师的杰作。

1)学生看第6插图,交流工程师的杰作。

2)学生举例说说工程师的杰作。

3)辨别哪些是工程师的作品。

3.学做工程师:制作一个铅笔加长器。

1)学生观察并思考。

2)学生汇报交流。

3)学生制作。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互相指认眼、耳、鼻、舌、皮肤的活动,让学生能够说出它们都是感觉器官,并能够观赏视或阅读图片资料,知道动物也通过眼、耳、鼻等感知环境并且有些动物的感官很灵敏。

在用感官观察的活动中,学生将尝试描述并交流物体在颜色、形状、声音、气味、味道、粗糙光滑、冷热等方面的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首先通过观察图片,让学生认识到感觉器官包括眼、耳、鼻、舌、皮肤,皮肤遍布全身。

我们提醒
学生,手不是感觉器官,手上和遍布人的全身的皮肤是一种感觉器官,是人体最大的感觉感官。

接着,我们引导学生观赏视或阅读图片资料,让他们知道动物也通过眼、耳、鼻等感知环境,并且有些动物的感官很灵敏。

这样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让他们了解到不同动物在感知环境方面的特点。

最后,我们让学生尝试用感官观察物体,并描述物体在颜色、形状、声音、气味、味道、粗糙光滑、冷热等方面的特点,以此来让他们了解利用感官观察可以获得关于事物的很多信息。

同时,我们也鼓励学生进行交流,让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自己的观察结果。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们希望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感官的功能,并能够利用感官观察事物,获得更多的信息。

同时,我们也希望学生能够在观察和交流中,发现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交流能力。

观察图片,找出不同的小动物,并描述它们的颜色、形状、大小等特征。

用眼睛观察是学生最熟悉的观察方法,因此教学
设计从用眼睛教学开始,引导学生进入观察的第一步。

做“找
小动物”的活动是一个儿童和成人都特别喜欢的游戏,通过这
个有趣的活动,激发学生用眼睛仔细观察事物的兴趣。

在用其他感官观察物体时,描述物体的气味、味道、轻重、厚薄等特征。

内容包括用耳朵听,用鼻子闻,用舌头尝,用皮肤触摸四个活动。

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知道观察不仅仅是用眼睛看,还包括用其他感官观察。

教师进行总结时,可以问学生本节课学到了什么。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品茶、观察蜡烛等活动,让学生知道全面认识一种事物需要动用各种感官,并能动用各种感官观察并描述事物的特点。

教师需要准备菊花茶、绿茶、红茶、玻璃水杯或塑料水杯、热水大杯、蜡烛和火柴等教学材料。

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动用多种感官认识事物的更多特点。

在观看挑选西瓜视频时,让学生知道人们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时,往往需要动用各种感官。

引入
老师先在黑板上画一个密封的盒子,让学生猜测里面是什么。

然后告诉学生,我们今天要探究的就是这个盒子里面的秘密。

二.观察暗箱
老师拿出一个暗箱,让学生观察外观,猜测里面可能有什么东西。

然后让学生用手摸一摸暗箱,感受一下里面的东西。

三.借助工具观察
老师拿出一个放大镜,让学生用放大镜观察暗箱上的细节,比如纹路、颜色等。

然后再拿出一个简易显微镜,让学生观察更加微小的细节。

四.猜想里面的东西
根据观察的结果,让学生再次猜想里面可能有什么东西。

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展示自己的猜想。

五.揭开秘密
最后,老师打开暗箱,揭开里面的秘密,让学生看看他们的猜想是否正确。

可以让学生自己尝试打开暗箱,探究里面的秘密。

六.总结回归
老师可以让学生总结一下这个探究过程中学到了什么,以及如何通过观察和借助工具来猜想不方便打开的东西里面的情况。

教学反思:
教学重难点:掌握衣食住行的变化,理解其背后的原因。

教学准备:图片、视频等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展示图片或视频,让学生猜测这些是什么时代的生活方式。

2.引导学生思考,现代人的衣食住行和古代人有什么不同。

二、探究新知
1.让学生自己寻找资料,了解不同时代的衣食住行的变化。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发现,并总结出变化的原因。

三、展示成果
1.让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发现和总结。

2.让学生相互评价,提出改进建议。

四、总结回归
1.让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内容。

2.引导学生思考,现代人的衣食住行还会有什么变化。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让学生自己寻找资料和讨论,让他们更深入地了解了衣食住行的变化和背后的原因。

同时,通过展示成果和相互评价,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通过收集和整理信息、动手操作等活动,我们可以了解到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多变化,尤其是在衣食住行方面。

这些变化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

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了解衣食住行的变化,并能够发现这些变化。

为此,我们可以通过观看“穿越”视频、讨论古今生活的差异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探索发现环节中,我们可以让学生观察图片,讨论古今生活的差异,并完成活动手册。

然后,我们可以分析人类生活从古至今发生的变化,并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了解大米碾成米粉的过程。

在总结与拓展环节中,我们可以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收获,并向长辈询问生活中最重要的发明是什么。

在轮子的故事课题中,我们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轮子的作用和发展史,以及轮子的变化和应用。

我们可以通过推书、做轮子等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探索发现环节中,我们可以让学生阅读轮子的历史,并讨论轮子的变化。

然后,我们可以让学生完成活动手册,进行小组活动,展示成果并相互评价。

在课堂总结环节中,我们可以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收获,并探讨轮子的应用领域。

最后,我们可以让学生完成活动手册并进行评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