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中美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地理教学中的美育
摘要:本文在论述美育的基础上,提出提倡地理美育的重要意义,并对地理美育的独特性、和谐性、复杂性三大特点作出解释,并在此基础上,把美育贯串在地理知识教学、德育教学、实践教学、言传身教当中,去实现地理教学中的美育。

关键词:美育地理美育地理教学
1 美育
整个人类发展的历史,就是一幅在征服自然的同时不断发展和完善自身的历史画卷。

审美教育则是人类完善自身的、规模巨大的人类工程学,具有深刻的、教育学上的人道主义内涵,它是人的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教育要素。

美育是审美教育的简称,也称美感教育。

它是借助于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手段,培养人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高尚的情操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1]。

早在18世纪,德国著名的美学家席勒在《美育书简》中第一次正式提出了“美育”概念,并论述了美育的巨大作用。

他说:“从美的事物中找到美,就是审美教育的任务[2]”但美育的实践,在人类的教育史上却可以追溯到更早的历史时期。

在西方,古希腊的帕拉图和亚里斯多德已开始注意到美育;在我国,孔子十分重视的“诗教和乐教”,就是美育。

我国近代史上大力提倡美育的首推蔡元培先生,他把美育当作学校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使美育在学校教育中有了明确的地位。

新中国建国初期,提倡德育、智育、体育、
美育和综合技术教育,为社会主义学校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后来,由于十年动乱,致使真假不分、美丑颠倒,美育不堪一提。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美育的重要性才被重新认识。

自80年代中期以来,在各界有识之士的强烈呼吁下,重视美育,加强美育,“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已越来越成为各级各类学校乃至全社会的共识。

特别是近几年来,国家提出基础教育要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以来,美育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乃至整个社会文明建设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地位,更是受到了人们广泛的关注。

地理学是关系到人类社会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学科,提倡美育尤为重要。

正如钱学森所说的:“地理既是一门自然科学,又是一门社会科学,社会美和艺术美是人们创造劳动的产物,与普遍的颇具生动性和物质性的自然美相比较,富有更高级、更广泛的情感性和思想性。

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以及现实存在的许多人类物质建设的业绩,都是劳动人民创造的”.大力挖掘地理中的美育成分,并运用到教学实践中,能极大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四有”人才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地理课中进行美学教育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举措之一,也是面向21世纪培养更多更优秀跨世纪人才的需要。

2 地理美育及其特点
地理美育就是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审美教育。

它的任务是培养
和提高人们对地理环境美的
观察和欣赏的能力,以及对表现地理环境美的艺术作品的欣赏、鉴别和创造的能力,陶冶人们的审美情操,扩展人们的生活志趣,爱国主义思想和改造自然的胸怀 [3] 。

地理美育的内容十分丰富,例如,可以指导教师:戴仕宝老师
山、海、原野之美焕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以及祖国大好河山之壮丽、自然资源和名胜古迹之丰富、各族人民之勤劳智慧及其伟大的历史创造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就,焕发学生对祖国、对人民和党的热爱。

2.1独特性
独特性是地理美育特点之一,也就是地理美育的区域性。

中国是个旅游王国,既有十八大名胜,又有旅游胜地四十佳,但每个景区都有其独特的一面,都有与众不同的一面。

五岳之首的泰山气势之磅礴;西岳华山四壁之陡险;安徽名山——黄山众峰之奇姿;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娥眉山掩之高秀;青城境界之幽深;长江三峡之雄伟;滇池水面之坦荡;内蒙古大草原之广袤;杭州西湖和桂林山水之媚丽,都可以成为地理美育的内容。

日本著名风景画家东山魁夷先生曾到我国游览了许多名山大川。

他写了一篇文章《中国风景之美》,强调了“风景之美不仅意味着自然本身的优越,也体现了当地民族文化、历史和精神”。

我国中华民族的儿女,在漫长的实践过程中,和自然建立了广阔的联系,人类改造自然的痕迹到处可见,创造了中国地理环境美的许许多多事迹,成为举世瞩目的审美对
象。

它们不仅是中国人民物质财富的宝藏,而且也是人类精神财富的宝藏。

2.2和谐性
地理教育总是多样统一的和谐美。

它会使人们感到既丰富又完整,既生动活泼又井然有序。

地理美的多样性,主要表现在多重层次和多重节奏上。

多重层次是指地质地貌的结构层次、土壤植被的结构层次、地表水与地下水的结构层次、不同纬度和不同地形区域构成的光照层次、区域景观的综合层次等。

多重节奏如何体现?可借郭沫若先生的话来思索:“本来宇宙间的事物没有一样是没有节奏的,譬如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署相推,四时代序,这便是时令上的节奏;又譬如高而为山陵,低而为溪谷,陵谷相间,岭脉蜿蜒,这便是地壳上的节奏。

宇宙间的东西没有一样是死的,就因为都有一种节奏在里面流贯着的”[4]。

郭老指出的“时令上的节奏”和“地壳上的节奏”正是时空节奏。

这种节奏普遍存在于地理环境之中,形成时空统一的宏观节奏。

此外,地球上的生物体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统一,也是自然界的一种和谐形式,更具有重要的审美意义。

2.3复杂性
我国地域辽阔,地质构造、地表组成物质及气候水文条件都很复杂,形成我国地貌类型复杂多样,我国有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青藏高原雄居我国西部,高原上耸立着许多著名的高大山系,位于中尼边境的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13m,是世界第一高
峰。

在纵横交错形成我国网格状格局骨架的山地中,有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镶嵌于这网格之中。

正是地貌类型的复杂性,形成了我国旅游资源的丰富多样性,构成了地理野外实习内容的丰富性。

3 地理教学美育的途径与方法
3.1、寓美育于地理知识教学之中
美育的重要特征之一,“是靠美的事物的感染,是出于个人内心的愿望和要求,采取一种自由的方式,它是寓教育于娱乐之中,寓教育于美的事受之中,轻松愉快的,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

”正如柴科夫斯基所说的:“大自然恩赐给我们的美感的欢悦时刻,就连艺术也欲施而不能。

”地理教材中作为审美对象的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三者俱全。

教材中有大量丰富的美的底蕴。

讲到热带、亚热带时,自然会有椰风蕉雨的意境;讲到温带草原时,会有天高地阔“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画面;讲到冰原带时,油然浮现一幅银妆素裹,冰雪苍茫的洁白画卷;名胜古迹如世界奇观的秦始皇兵马俑、艺术宝库敦煌莫高窟等;工程建设如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南京长江大桥等以及现正修建的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水利水电工程--
长江三峡水利工程,这些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是开展地理美育教学的绝好教材,当我们进行地理知识传授时,结合美育教育将使地理教学达到一个崭新的境界,收到更好的综合教育效益。

诚如罗丹所言:“美是到处都存在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3.2寓美育于德育教学之中
教学中要以情动人,以美激情,不能板着面孔进行枯燥的说教。

我们可以借助通过宣传著名地理学家美好的心灵的事例来感动学生,进行美育教学。

要培养“四有”新人,就不能割断历史,得向历史上杰出的人物学习,从中汲取精神营养。

古往今来,有无数天文地理学的先驱,具有勇于探索,追求真理,顽强拼搏的科学态度。

他们怀着对大自然强烈的美感和激情,力图了解宇宙和大地的奥妙,才使天文地理科学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这本身的崇高美德是我们进行美学教育的一项内容。

哥白尼、伽里略坚持“日心说”,不向宗教邪恶势力低头,其热爱真理,坚强不屈的精神可泣鬼神。

李四光赤胆忠诚只为中国的石油事业,其爱国之情可奉为楷模。

席勒说过 :“要把感性的人变成理性的人,唯一的途径是让他们成为审美的人。

”我们在教学时就应用科学家的伟大人格来陶冶学生的心灵,培养他们热爱科学,热爱生活。

3.3寓美育于实践教学之中
地理实践活动是地理课堂教学的继续和延伸,让学生参与地理实践活动,能够巩固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能把理论和实际联系起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又可在活动中进行形象生动的审美教育,培养学生掌握审美的原则与方法,使学生于今后学习、生活、工作中不仅掌握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进而积极地创造美。

正如19世纪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的:“不要把经过千年劳动建成的大厦指给学生看,而要引导他制作建筑材料和他共同建筑并教
他建筑之术。

”总之,只要让学生在实践中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施展才干,尝到了创造性运用知识的甜头,就会极大地调动起学生追求知识的自觉性。

3.4寓美育于言传身教之中
要搞好地理美育教学,需要教师能全身心投入,不仅言传而且身教,注重自身的综合素质的提高,以自身的德,识、才、学、体、貌等各种素质以及在社会交往中、在教学实践中所形成的独特风度来对学生进行无言的身教。

丰子恺先生指出:“对于自然美的真实的爱护心,尤为美的教育的要务。

自然是美的源泉,艺术的源泉,亦可说是人生的源泉。

”我们认为:地理学习的外延应当和生活的外延相等,地理教师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要成为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引路人,同时要成为学生养成美的思想和品格的榜样,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是产生美的教育的重要一步,也是将美育扎实渗透于地理教学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余本祜:《普通教育学》第197页,安徽大学出版社,1999
[2]席勒:《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第178页,商务印书馆,1980
[3]褚亚平:《地理学科教育学》第30页,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4]郭沫若:《文艺论集》第229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