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习俗
我国传统婚嫁习俗
我国传统婚嫁习俗我国是人口大国,文明古国。
五十六个民族更是我国的骄傲。
婚姻自古是大事,也有很多有趣的婚嫁习俗,随着历史的演变而沿袭了下来。
我国的婚嫁习俗都有哪些呢?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我国传统婚嫁习俗,希望能帮到你。
我国传统婚嫁习俗中国古人认为黄昏是吉时,所以会在黄昏行娶妻之礼,因此夫妻结合的礼仪称为“昏礼”,后来演化为婚礼。
中国人喜爱红,认为红是吉祥的象征。
所以传统婚礼习俗总以大红色烘托着喜庆、热烈的气氛。
吉祥、祝福、孝敬成为婚礼上的主旨,几乎婚礼中的每一项礼仪都渗透着中国人的哲学思想。
相传中国最早的婚姻关系和婚礼仪式从伏羲氏制嫁娶、女娲立媒约开始。
《通鉴外纪》载:“上古男女无别,太昊始设嫁娶,以俪皮为礼。
”从此,俪皮就成了经典的婚礼聘礼之一。
之后,除了“俪皮之礼”之外,还得“必告父母”;到了夏商,又出现了“亲迎于庭”“亲迎于堂”的仪节。
周代是礼仪的集大成时代,彼时逐渐形成一套完整的婚姻礼仪,《仪礼》中有详细规制,整套仪式合为“六礼”。
六礼婚制作从此为华夏传统婚礼的模板。
发展历史最初的婚礼形式大约始于原始社会末期,从相传始于伏羲时代的定婚“以俪皮(成对的鹿皮)为礼”逐渐演进,到夏商时的“亲迎于堂”,再到周代所具备的完整的“六礼”,已初步奠定了我国传统婚礼的基础。
又经历代的发展,使各种各样的婚礼仪节更趋繁缛、热烈。
先秦时,包括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五种(加上正婚礼时的亲迎,即所谓的“六礼”),后代又逐渐演变出催妆、送妆、铺房等仪节。
汉平帝元始三年,刘歆等杂定婚礼,四辅公卿大夫传千朗史家属可行亲迎,次年立皇后亦纳采、卜吉。
魏晋南北朝时,皇太子的婚礼都没有请迎,自东汉到东晋时很多时都不依六礼成婚。
唐代以后,皇太子开始请迎,而亲皇的婚礼都会依随六礼。
后来暨“问名”于“纳采”和“请期”于“纳成”;是故虽然概念上还是依六礼而行,实际上只有“纳采”、“纳吉”、“纳征”和“亲迎”四礼。
而朱子家礼更将“纳吉”和“纳征”合为一礼,所以只有三礼。
中国各地婚嫁习俗
中国各地婚嫁习俗中国式个文化大国,自古注重礼仪,对于结婚的习俗更是多不胜数。
想了解这些结婚习俗吗?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中国各地婚嫁习俗,希望能帮到你。
中国各地婚嫁习俗北京的婚嫁习俗:第一步:聘礼男女双方家长说媒、相亲、订婚后男方往女家送彩礼,表明聘定女方为妻。
聘礼的一部分是具有象征意义的物品。
(下聘礼要送女方茶叶、点心盒、酒、女方衣服钱)第二步:陪嫁女方在收到男方送来的聘礼后,在出嫁前某天下午将娘家陪送的嫁妆送往男家。
有的人家陪嫁有相应还礼之意,原则上以男方聘礼增一倍还礼。
(不过现在一般都是男方准备新房,女方的陪嫁一般都是新房的家具电器,实用性强)第三步:娶亲吉期一到,喜轿执事上门,娘家忙着打发上轿,夫家忙着迎娶进门,排场大又隆重,礼数也多。
现代婚礼虽然没有古代的那些讲究,而且也轿子换成了汽车,也有了专门的司仪和婚庆公司来办理婚礼,但是整个娶亲和婚礼的仪式还是一直被沿用了下来了!第四步:洞房坐帐新人拜过天地后,上炕抓盖头,夫妇才算正式见了面。
拜堂后要“闹新房”。
新婚夫妇进行同吃子孙饽饽啊、喝交杯酒、撒床、上头等一些仪式。
其中贯穿着祝愿新人称心如意,家道兴旺发达的主题。
(闹新房、喝交杯酒这些习俗现在也变得越来越明面了,不用到洞房里闹,婚宴的时候闹得是最热闹的了!)第五步:回门洞房花烛夜后,第二天一早,新婚夫妻要一同祭拜神、佛和宗亲三代,并拜见父母等长辈,定名分,认大小。
婚礼举行后的第三天,通常新娘要回娘家与父兄亲友行回见礼。
这就是所谓“回门”,也叫“回酒”。
一般是一大早娘家便派人赶着马车来接新妇,新妇临行前,向公婆叩头,然后与新郎坐马车到娘家会亲。
到娘家后,新婚夫妇要向家堂中的神、佛及宗亲牌位行礼,然后给女方父母及长辈们行叩首礼。
见完礼后,便摆开宴席,请新婚夫妇喝酒。
饭后,新郎独自回家,新娘则要到晚上才能回来。
(虽然现在这年代已经很少有媒人拉红线,也没有太多繁杂的讲究,但是精简了的传统还是被流传了下来。
各地婚嫁习俗
上海:定亲———排定“八字”,准备彩礼 嫁娶———唱“哭嫁歌”,中途颠轿 纳彩———金芽玉尘,早生贵子 迎妆———送“子孙桶”,忌讳送钟 拜堂———吉时成亲;吃暖房———宾客敬酒 吵新房———嬉耍新娘;回门———三天后回娘家北京:新郎虚箭射新娘同房先要吃饺子 按照传统的方式北京地区人士说亲时,要先托媒人往女家问名,将男女生年属相相合,只要双方生肖并无相冲,即可合婚。
婚约确定后,男家便要择吉日,带备红柬(婚书)举行订婚礼,男家要给女家送上衣物,首饰,洋酒及果饼等礼物,叫" 过礼" ,但这只是" 小定礼" ,婚期前一个月,得送" 大定礼" ,一般是吃的,穿的,及洋酒及活鹅,样样俱全。
至吉日临近,男家还要给女家送上" 催妆" 礼,计有猪羊肉,干面,年糕等。
其中" 肉" 是要女家割离骨肉,让女儿出嫁,年糕则是女儿出嫁后步步登高之意。
女家在男家" 催妆" 后,便要立即将嫁妆送往男家,以装设新房。
新娘到达男家进门前,新郎会手持弓箭,于新娘脚下虚晃三下,借以驱除邪妖,之后新娘跨过火盆,方可进门。
然后,新郎新娘双双拜天地,入新房" 坐帐" ,并一起吃" 子孙饽饽" (饺子)及长寿面,并饮交杯酒等。
婚后第三天,新姑爷陪伴新媳妇回门,叩拜岳父母。
贵州侗族:踩脚后跟试情意和火把迎亲 “踩脚后跟”是贵州东南一带侗族青年交往的一种活动。
侗族小伙子若是看上了哪位姑娘,他就会在赶场的时候,悄悄地跟在对方身后,故意踩一下对方的脚后跟。
对方被踩了,回过头来觉得这个小伙子自己中意,便会跟着对方走,一直走出场外,两人悄悄细谈。
如果自己不中意,就假装不知道,不去理睬。
踩的人发现对方不跟出来,也就作罢,再进场另觅对象。
“踩脚后跟”是贵州东南一带侗族青年交往的一种活动。
中国传统婚礼的习俗与传统
中国传统婚礼的习俗与传统中国传统婚礼是中华民族文化瑰宝的重要组成部分,凝结着丰富的习俗和传统。
这些传统婚礼习俗历经岁月流转,代代相传,体现了中华民族对婚姻与家庭的尊重与重视。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中国传统婚礼的一些典型习俗和传统。
一、婚前准备中国传统婚礼在婚前准备方面颇为繁琐,其中最重要的便是婚期的确定。
根据中国传统农历,选择一个吉祥的日子非常重要。
通常,婚礼需要在适当的季节和吉利的日子举行,以祈求婚姻的幸福和美满。
在婚前准备的过程中,新娘和新郎家庭都要筹备嫁妆和聘礼。
嫁妆是指新娘家庭为新娘准备的礼物和财产,包括金银首饰、衣物、家具等。
而聘礼是新郎家庭向新娘家庭赠与的礼物,也是对新娘家庭的一种表达感恩和尊重之情。
二、迎亲环节传统中国婚礼的迎亲环节也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
通常,新郎和他的家人会提前到新娘家进行迎亲。
在迎亲的过程中,新娘家人会为新郎家人准备精美的酒席和款待,以示热情和喜悦。
在迎亲的过程中,新娘会戴上红色的头巾,象征着喜庆,且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红色也是吉利的象征。
而新郎则要准备丰富的聘礼和彩礼,以示对新娘家庭的尊重和爱护。
迎亲过程中的热闹和欢乐气氛是传统婚礼的一大特色。
三、结婚仪式结婚仪式是中国传统婚礼中最为庄重和神圣的环节。
在结婚仪式中,双方家长和亲友们会亲临现场,见证新人的婚姻。
在结婚仪式中,新郎会迎接新娘的到来,并且新娘父亲会将新娘的手交给新郎,象征着新娘从此开始过上新的生活。
双方还会进行祭拜仪式,向祖先和上天祈求祝福与保佑。
接着,新人会进行交杯酒的仪式,象征着两个人的爱情与幸福将会混淆在一起。
四、婚礼宴席中国传统婚礼的婚宴也是婚礼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常,婚宴会安排在喜庆的场地上,邀请亲友一同分享喜悦与幸福。
婚宴的菜肴种类繁多,充分展示中国传统美食的独特魅力。
同时,婚宴上的敬酒仪式也是一大亮点,新人要向亲友们敬酒,以表达对他们的感谢和祝福。
而婚宴现场热闹非凡,亲友们会唱歌跳舞,展示他们的欢乐与祝福。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婚姻嫁娶习俗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婚姻嫁娶习俗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底蕴的国家,拥有许多独特的传统婚姻嫁娶习俗。
这些习俗承载着人们对爱情、婚姻和家庭的美好愿景,也反映了中国人民的价值观和社会规范。
本文将探讨一些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婚姻嫁娶习俗,希望能够增进对中国文化的了解。
一、婚礼仪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婚礼仪式是婚姻嫁娶习俗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一般来说,传统的婚礼分为三个阶段:订婚、迎亲和婚宴。
在订婚阶段,双方家长会商订婚事宜,包括彩礼的交付和婚礼日期的确定。
迎亲阶段是新娘入赘新郎家的过程,通常伴随着一系列的仪式,如接亲、婚礼车队等。
最后,婚宴是一场盛大的宴会,用以庆祝新婚夫妇的幸福和团聚。
二、婚礼道具在传统的婚姻嫁娶习俗中,许多特定的道具被用于象征婚姻的祝福和意义。
例如,燕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幸福和忠诚的动物,被广泛用于婚礼装饰和图案设计中。
红色的包装纸和金色的龙凤图案也常见于中国婚礼中,代表着繁荣和好运。
此外,双喜字、龙凤灯等传统的婚礼道具也被用于增添婚礼的喜庆氛围。
三、婚俗习惯中国传统文化中,婚姻嫁娶习俗还包括一系列的习惯和规矩。
例如,在结婚当天,新娘通常要进行三次拜天地、拜祖先和拜丈夫的仪式,以示对先人和丈夫的尊敬。
新娘还会在婚礼中穿着华丽的婚纱和戴上配饰,象征着美丽和幸福。
四、传统婚礼饮食婚礼中的饮食习俗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婚姻嫁娶的重要组成部分。
例如,喜酒是中国婚礼中不可或缺的一道菜品,象征着新婚夫妇的喜悦和幸福。
在一些地区,送餐的菜肴数量也有特定的讲究,如必须送满"六六大顺"(顺利顺利)或"九九如意"(如意如意),以取吉利的寓意。
此外,一些地区也有特定的婚礼过程中要吃的特殊食品,如在湖南地区,新娘婚礼前要吃辣椒酱,以展示勇气和坚韧。
五、新婚夫妇的住房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新婚夫妇的住房也具有特殊的意义。
一般来说,新婚夫妇会选择一个新的居所,以开始他们的婚姻生活。
关于结婚的习俗
关于结婚的习俗
婚姻习俗因地域、文化和宗教的差异而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结婚习俗:
1. 求婚:通常是男方向女方表达婚姻意向的仪式。
有的文化中,男方会向女方家长提
出婚事,有时会给女方戴上订婚戒指。
2. 婚礼筹备:包括选定日期、订婚戒指、购买婚纱礼服、制作婚宴计划等。
3. 婚礼仪式:在仪式上,新郎新娘会进行婚誓、交换戒指、互送花束,并由牧师、宗
教领袖或婚礼主持人主持仪式。
4. 婚礼盛宴:新婚夫妇会宴请亲友共同庆祝。
庆祝活动通常包括吃喝、舞蹈、游戏等。
5. 婚庆活动:有些文化会在结婚后进行传统的婚庆活动,如中国的婚礼拜访、西方的
蜜月,或是举办婚礼后的庆祝派对。
6. 结婚纪念日:夫妻双方会每年在结婚纪念日这一天举行庆祝活动。
7. 礼俗:不同文化中,有不同的礼俗,如在中国,有拜堂、敬茶、簪花等。
这只是一部分常见的结婚习俗,实际上每个地区和文化都有特定的习俗,它们反映了
当地文化的传统和习惯。
中国传统婚礼习俗
中国传统婚礼习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虽然在现代社会中已经逐渐式微,但其文化价值和意义却依然不可忽视。
一、婚姻的重要性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婚姻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一方面,婚姻是传承家族的途径,是延续家族血脉和家族道德传统的重要载体。
另一方面,婚姻也是人生中重要的转折点,意味着一个人从独身走向家庭和社会,要承担起更多的责任和义务。
二、婚姻的步骤在中国传统婚姻习俗中,整个婚姻过程可以分为三个步骤:订婚、婚礼和迎娶。
订婚是婚姻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也是一个家族间的盟约。
在订婚仪式上,双方家长会商定婚姻的基本条件和规矩,如礼金、嫁妆、婚期等等。
而对于女方家庭来说,最重要的礼品就是嫁妆了,它代表了女方家庭的财力和社会地位。
婚礼仪式是婚姻过程中最精华的部分,它包含了诸多传统习俗,如点灯、拜堂、过门、拜祖先等等。
在婚礼仪式中,新娘要穿上喜服,戴上喜头,表示祈求幸福和美满。
而新郎则要手持玉器,寓意喜结良缘。
迎娶则是婚礼过程中最后一个步骤,也是婚姻正式成立的标志。
在婚礼结束后,新娘要随新郎离开自己的家,回到新郎家中成为他的妻子。
三、婚礼中的文化意义虽然在现代社会中逐渐式微,但其文化价值和意义却依然不可忽视。
婚礼不仅是两个人之间的事,更是一种族群意识和传统文化的表达和传承。
在婚礼中,人们可以感受到浓郁的文化氛围和文化内涵。
首先,婚礼具有情感宣泄的功能。
在婚礼上,新郎新娘可以向自己的亲朋好友,甚至是整个社会宣告自己的爱情和婚姻,表达自己的热情和诚意。
同时,婚礼也是社会大家庭的见证,参与婚礼的人们可以感受到新人之间的爱情和感情,进而感受到他们自己的家庭生活的美好与幸福。
其次,婚礼还具有文化教育的作用。
在婚礼上,人们可以接受家庭的道德教育和文化传承。
在中国传统婚礼中,新娘要向新郎家的祖先拜礼,这就是一种对祖先的敬仰和感恩之情。
同时,新娘还要学会做家务、尊重丈夫、孝顺婆婆等传统礼仪,这有助于提升自己的家庭美德和道德素养。
南昌的结婚习俗
南昌的结婚习俗南昌的结婚习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送嫁妆:在确定婚姻关系后,女方会准备嫁妆,男方也会给一定的彩礼。
在送嫁妆时,女方需要派一近亲男童(新娘的亲弟弟或同族的弟弟)去押嫁妆,同时所有陪嫁物品以及送嫁妆的工具都要系上红绸布,以示吉利和喜庆。
2.堵门:男方来接新娘时,女方家会关大门向新郎索要红包,这是为了给新郎一个下马威,让他知道娶妻不易。
在农村,堵门的一般是指定后生来堵门,索要的红包数量一般是有规定的。
在城市里,堵门的一般都是自留,新郎给的钱少,红包量多。
3.散烟:门开后,新郎要向女方家的所有人散烟,以示礼貌。
在农村,长辈还会特别交待新郎,特别要去给厨房里的师傅散烟。
4.婚车的数量要是双数,摄像车不包括在内。
传统思想中,能请到的婚车是越贵越好。
婚车的路线也要提前规划好,接新娘的路线和新郎出发的路线不可以走同一条路,即使新人两家距离很近也最好是绕路走。
婚车出发的时间最好是8点18、8点28等,图个好彩头。
另外,接新娘到家时间不可以超过中午12点。
5.接亲和送嫁:男方来接新娘的,主要选择未婚的男后生加个主事的叔伯类的长辈和媒人。
女方送嫁的,多选择未婚姑娘,还有自己的弟弟。
双方父母和其他长辈或其他结了婚的,原则上是不参加接亲或送嫁的。
6.南昌新娘出门时,讲究一个脚不沾地,意为不带走娘家的财气。
背新娘出门的一般是娘家的兄弟或舅舅。
婚车到新家楼下后,由新郎把新娘抱上去,直到新娘进了新房之后,脚才可以落地。
7.哭嫁:女方离开娘家时,需要哭哭啼啼上轿,表示对父母的依依不舍之情。
这样的举动其实是被认为是大吉大利,据说新娘哭得越响,婆家越有财。
8.拦婚车:婚车接亲途中可以随时被路人拦下要求喜糖或红包。
9.跨火盆:新娘在进门前,要去祠堂跨过火堆,趋吉避凶,这也预示着新生活红红火火。
10.红包:接新娘时,女方要给男方带来的孩子们发红包。
回头男方要给送嫁的所有人都要发红包。
新郎给小舅子的红包一定要大大的。
11.坐床:新人进洞房后,床上坐着五男二女,一边唱“坐床彩词”,一边向床上抛红枣、花生、桂圆、瓜子之类食品,孩子们抢食以示早生贵子。
中国现代婚礼习俗及礼仪常识
中国现代婚礼习俗及礼仪常识古人认为,家族和血统的连续,是做晚辈不容推卸的重任,即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因此,把交合男女阴阳、产生子嗣的婚姻之礼放在一个很重要的地位。
下面是我收集推举的中国现代婚礼习俗,欢迎阅读参考。
中国现代婚礼习俗中国现代婚礼习俗一、礼金细细想来,从古至今,中国都秉承着送礼的习俗,一般宴请了来宾,伴侣送礼也是必不行少的啦。
现如今,一般来参与婚宴的来宾都会用红包,里面放礼金,当然,一般礼金数目是依据客人的经济状况,和新郎新娘的远近亲疏关系而定,关系好的确定想多包点。
不过礼金最好是双数的,一般都是整百,象征白头偕老,也有的地方喜爱包含有六、八、九的,也就是“禄”“发”“长长期久”的意思。
新娘在接受来宾礼金的时候肯定要留意礼节哦,一般由新娘双手接收,道谢之后交由身旁的伴娘保管,再和来宾来个礼貌的合影作纪念,千万不要消失手拿红包和来宾入镜头的尴尬画面,伴娘用来装红包的手袋也要大方得体才行。
当然有的是有另外设置收取礼金的地方,这个就要看状况而定啦,总之一句话,新人肯定要记得时刻留意礼节,礼貌待人。
中国现代婚礼习俗二、迎亲婚礼当天上午,新郎要带着伴郎们一起到新娘家中接新娘,俗称迎亲。
新郎可要提前做好预备啦,这时候脸皮肯定要厚点哦,若要顺当接得美人归,你确定会被新娘的姐妹们“拷问刁难”的,敏捷应对哦,但最重要的还是开门礼啦,发红包是免不了的,当然新郎还可能被各种整蛊哦,千万记得被整蛊肯定不能烦躁哦,时刻保持结婚的开心心情。
中国现代婚礼习俗三、敬茶婚礼当天,新郎到新娘家迎亲,得向新娘父母行拜谢之礼,俗称敬茶;而后新人一起到新郎家中,同样要向新郎父母行拜谢之礼。
一般流程为,新人向父母奉茶、鞠躬道谢,其后新人要吃一些加入花生、莲子、蜜枣等带有好寓意食品的甜羹等。
中国现代婚礼习俗四、出门不同地方的出门礼一般有所不同,有的是伴娘撑红色伞伴新娘新郎出门,有的则是一名辈分高的女性长辈拿着竹匾或者是黑伞一路护送到婚车前,预示着新娘像这位长辈一样婚姻幸福。
中国各地婚嫁习俗
中国各地婚嫁习俗中国式个文化大国,自古注重礼仪,对于结婚的习俗更是多不胜数。
想了解这些结婚习俗吗?以下是为你整理的中国各地婚嫁习俗,希望能帮到你。
中国各地婚嫁习俗北京的婚嫁习俗:第一步:聘礼男女双方家长说媒、相亲、订婚后男方往女家送彩礼,表明聘定女方为妻。
聘礼的一部分是具有象征意义的物品。
(下聘礼要送女方茶叶、点心盒、酒、女方衣服钱)第二步:陪嫁女方在收到男方送来的聘礼后,在出嫁前某天下午将娘家陪送的嫁妆送往男家。
有的人家陪嫁有相应还礼之意,原则上以男方聘礼增一倍还礼。
(不过现在一般都是男方准备新房,女方的陪嫁一般都是新房的家具电器,实用性强)第三步:娶亲吉期一到,喜轿执事上门,娘家忙着打发上轿,夫家忙着迎娶进门,排场大又隆重,礼数也多。
现代婚礼虽然没有古代的那些讲究,而且也轿子换成了汽车,也有了专门的司仪和婚庆公司来办理婚礼,但是整个娶亲和婚礼的仪式还是一直被沿用了下来了!第四步:洞房坐帐新人拜过天地后,上炕抓盖头,夫妇才算正式见了面。
拜堂后要“闹新房”。
新婚夫妇进行同吃子孙饽饽啊、喝交杯酒、撒床、上头等一些仪式。
其中贯穿着祝愿新人称心如意,家道兴旺发达的主题。
(闹新房、喝交杯酒这些习俗现在也变得越来越明面了,不用到洞房里闹,婚宴的时候闹得是最热闹的了!)第五步:回门洞房花烛夜后,第二天一早,新婚夫妻要一同祭拜神、佛和宗亲三代,并拜见父母等长辈,定名分,认大小。
婚礼举行后的第三天,通常新娘要回娘家与父兄亲友行回见礼。
这就是所谓“回门”,也叫“回酒”。
一般是一大早娘家便派人赶着马车来接新妇,新妇临行前,向公婆叩头,然后与新郎坐马车到娘家会亲。
到娘家后,新婚夫妇要向家堂中的神、佛及宗亲牌位行礼,然后给女方父母及长辈们行叩首礼。
见完礼后,便摆开宴席,请新婚夫妇喝酒。
饭后,新郎独自回家,新娘则要到晚上才能回来。
(虽然现在这年代已经很少有媒人拉红线,也没有太多繁杂的讲究,但是精简了的传统还是被流传了下来。
土家族的传统婚姻习俗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土家族的传统婚姻习俗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项?一、婚前仪式1. 婚前准备:土家族传统婚姻习俗在婚前有着独特的准备工作。
未婚男女自幼时就会在家族中接受培养,学习尊重长辈、照顾家庭、传统礼仪等。
为了准备婚礼,家族中的女性会亲手织制婚纱、绣制床幔等装饰品,而男性则要准备娶亲所需的礼品。
2. 提亲仪式:土家族的婚姻习俗中,男方会派代表前往女方家族提亲,这是一个十分庄重而庄重的仪式。
代表会携带着各种礼品,如猪、鸡、酒等,代表男方家族对女方家族的尊重和诚意。
3. 迎亲仪式:在迎亲仪式上,男方家族会派出喜儿和迎亲队伍,奉上礼品,向女方家族表示诚意。
女方家族也要派出迎亲队伍以示礼节,并且欢迎男方进入家门。
迎亲队伍通常伴有歌舞表演,喜庆的氛围让人难以忘怀。
二、婚礼仪式1. 礼仪庄重:土家族的婚礼仪式通常都是非常庄重而隆重的。
在主持婚礼的媒人的带领下,亲友们会一起参与婚礼的各个环节。
婚礼的仪式包括祭祀祖宗、拜天地、进门、合酒、交杯等环节,每个环节都体现着土家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2. 民俗婚礼习俗:土家族的婚礼习俗中,常常有一些有趣的民俗活动。
比如,新婚夫妻要在婚礼结束后的第二天回女方家过一个晚上,被称为“旱渡河”。
这是一种象征性的仪式,寓意新婚夫妻在婚后的生活中能够顺顺利利、一帆风顺。
三、婚后生活1. 家庭责任:土家族的传统婚姻习俗中,男方有着重要的家庭责任。
他们需要侍奉岳父母,尊重长辈,保护和照顾妻子,维护家族的尊严和荣誉。
同时,女方也要尽力维护和守护家庭的美满幸福。
2. 尊重传统:传统婚姻习俗中,土家族强调婚姻的坚贞和忠诚。
夫妻之间要忠诚相待,互相尊重,并且要遵循家族的传统习俗。
例如,不要轻易离婚,要尊重岳父母的意愿等。
在土家族传统婚姻习俗中,参与各个环节的人们,都能够体验到浓厚的乡土氛围和家族的凝聚力。
婚姻不仅仅是两个人的事情,更是整个家族的事情。
因此,对于婚礼习俗要有一定的了解和尊重,方能更好地维系家庭和睦的关系,传承土家族的宝贵文化遗产。
嫁女儿的十大风俗
嫁女儿的十大风俗嫁女儿是中国传统的婚姻习俗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这个过程中,有许多独特的风俗习惯,代表着对新娘和新娘家庭的祝福和关爱。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十大嫁女儿的风俗习惯。
第一,嫁妆。
嫁妆是新娘在婚礼上由娘家带给新家的财物,包括金银首饰、衣物、家具等。
嫁妆的数量和价值往往代表了新娘家庭的财富和地位,也体现了家族对新娘的祝福和期望。
第二,迎亲。
在新娘离开娘家前,新郎和新郎家人会到新娘家迎接她入赘。
迎亲的仪式通常包括鞭炮、花轿、锣鼓等喜庆的元素,象征着新娘离开娘家,开始新的人生阶段。
第三,过门。
新娘到达新郎家后,需要在门口进行过门仪式。
这是新娘正式进入新家的象征,也是新娘和新家人之间的沟通和融合的开始。
第四,敬茶。
在婚礼仪式中,新娘需要给新郎和新郎家长敬茶。
这是对新家人的尊重和敬意的表达,也是新娘融入新家庭的一种方式。
第五,拜堂。
在婚礼仪式中,新娘和新郎需要在堂前拜堂。
这是对祖先和天地的尊敬,也代表着新娘和新郎的承诺和祝福。
第六,喜酒。
喜酒是新娘家庭为了庆祝婚礼而举办的宴会。
在喜酒上,新郎和新娘会敬酒给亲友,表达对亲友的感谢和祝福。
第七,过大门。
新娘进入新家后,需要进行过大门仪式。
这是新娘正式成为新家庭的一员,也是对新娘的祝福和欢迎。
第八,披红。
新娘在婚礼上通常会穿红色的嫁衣,这是中国传统婚礼的一大特色。
红色象征着喜庆和吉祥,代表新娘的美丽和好运。
第九,闹洞房。
新娘进入新家后,新郎和新娘会被亲友闹洞房。
闹洞房的过程中,亲友们会开玩笑、恶作剧,旨在增加新娘和新郎之间的情感和亲密度。
第十,送嫁饭。
新娘在婚礼结束后,会由新郎家人送嫁饭给娘家。
这是对娘家的感谢和告别,也是对新娘的祝福和关怀的延续。
以上是十大嫁女儿的风俗习惯,每个风俗都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这些风俗习惯不仅是婚礼的仪式,更是对新娘和新娘家庭的祝福和关爱的表达。
通过这些仪式,新娘和新娘家庭可以感受到来自亲友和社会的温暖和祝福,也为新婚生活增添了浓厚的喜庆氛围。
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婚姻习俗有何不同?
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婚姻习俗有何不同?婚姻习俗是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性之一。
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人们对于婚姻的定义、婚礼流程、结婚习俗等都有着各自独特的理解和做法。
本文就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婚姻习俗进行比较,梳理其异同之处。
一、中国婚姻习俗1. 结婚习俗中国婚礼流程受传统文化影响极大,由传统习俗和现代情感理念融合而成。
在结婚前,通常需要进行婚姻介绍,并且交换贺礼以示诚意。
婚礼当天,新郎要先花炮庆贺新娘的到来,然后新郎新娘行三拜、交换戒指、敬茶、合影、喜宴等。
喜宴时,新人会为宾客表演节目,如舞蹈、歌曲等。
2. 婚房习俗婚房的装饰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元素。
在中国,新人所住的房间要灯火通明,床铺要大红鲜艳,放置“喜字”等吉祥装饰,如花、动物等,以求有一个美满的婚姻。
3. 手捧花习俗中国的婚礼上,新娘手捧花居多。
新娘手捧花在艺术上较为讲究,比如颜色和造型,都是有一定规范的。
新娘所选的花材通常是红色康乃馨、玫瑰、百合等。
二、日本婚姻习俗1. 婚礼场所日本人崇尚自然,因此许多人会选择大自然作为婚礼的场所。
比如,在公园里举行婚礼、教堂结婚、岛屿婚礼等。
日本的婚礼也有房屋结婚等传统方式,通常通过传统的脚踏音乐仪式和神职人员的祝福,完成结婚仪式。
2. 礼服日本的结婚礼服大多数是白色和黑色的和服。
新郎的和服是喜礼,白色或黄色的乌紫井线十三遍、绿色蝶尾结草鞋和黑色中式衬衫。
新娘的和服是白色的纱花和白色蝴蝶结的和服,时代神社等皆可、吉祥的红色珠子和镶嵌等华丽的装饰设计,让新郎与新娘看起来简而又贵。
3. 点心食品日本结婚典礼中有独特的菜肴和糕点。
在结婚典礼上,日本人通常会举行一个“饭团仪式”或“茶会仪式”。
饭团仪式是把一碗荞麦饭送给新娘的新家人,而茶会仪式是向新娘的新家人献茶。
三、印度婚姻习俗1. 神圣婚姻在印度,古老的做法是将婚姻视为一种神圣的行为。
在受到父母的嘱咐、然后结婚前,夫妇将在数天甚至数周的时间内会在神殿内一起念经, 然后开始婚礼。
民间婚嫁习俗
民间婚嫁习俗在不同的年代有着不同的习俗,不同的特色,民间的婚嫁习俗也一样,想了解民间婚嫁习俗吗?下面由店铺为你整理民间婚嫁习俗的相关内容,希望大家喜欢!民间婚嫁习俗1、解放前,男女青年的婚姻一般都禀承“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要请人排八字、算命占卜等,带有强烈的封建色彩。
但一些婚嫁习俗仍沿袭了下来,并有着浓厚的地方文化底蕴。
旧时,乡间男女一般在20岁左右开始择偶,央人作伐。
男女青年和双方家庭一经同意,即择日订亲。
男方托介绍人送礼金或饰服作聘礼至女方,叫“押日”,并宴请至亲好友,“老沙”一带称“小婚”,亦即订婚,双方婚事才算确定。
结婚,男方须备彩礼,选日子,由介绍人去女方商定完婚日期,男女双方到政府部门登记领取结婚证。
男方办喜酒,新郎由介绍人陪同上岳家迎娶,然后回家恭候新娘,妇方随之“起妆”。
妆奁多为家具、被褥、家用电器等。
新娘于下午盛装出嫁,告别父母亲人,在介绍人前导和同村几个少女陪同下乘坐自行车或汽车于华灯初上时至夫家。
男方在门口放爆竹欢迎。
婚礼开始,入席宴饮,新娘参见公婆及长辈。
宴后,亲朋参观新房,说笑取乐,称“闹新房”。
婚后三日,新妇偕夫回娘家谢亲,俗叫“回门”,当天返回。
满月后,回娘家探亲。
“老沙”还有“会亲”旧习,即男方于婚后数日,邀请新妇的长辈及兄弟姐妹等亲属来家聚宴,作为来往走动的开始。
随着新风尚的逐渐兴起,旧时的习俗日渐淡化,男女青年自找对象,或托人介绍,经自由恋爱,双方同意,并征询父母意见后,即可商谈婚事。
一般由男方送礼下聘,约定婚期。
婚期通常选在“五一”、国庆、元旦、春节等节日。
婚前,备新房,添置家具,领取结婚证。
婚日,男女方都以香烟、糖果款待来客,办几桌酒筵欢宴亲戚朋友,以示喜庆。
婚事简朴、热闹,少数旅行结婚的,就更简便。
但乡间不少地方在筹办婚事时仍保留着“押日”“回门”“会亲”等风俗。
2、新中国成立前,新乡有早婚习俗,男子婚龄一般在15至20岁,女子婚龄一般在15至18岁。
婚嫁的礼仪3篇
婚嫁的礼仪3篇婚嫁的礼仪1婚前礼是在婚姻筹划、准备阶段所举行的一些仪节。
在古代封建社会,婚姻取决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纳采是男方向女方正式求婚的第一步。
在双方约定进行“纳采”礼的这一天,男家派出的媒使手捧一只活雁作为贽见礼物,最初用活雁作为贽礼,即取雁为候鸟,秋南飞而春北归,来去有时,从无失信来作为男女双方信守不渝的象征;又取雁飞成行,止成列,以明嫁娶必须长幼有序,不能逾越的意思。
催妆是男家派人携礼催请女家及早为新娘置妆的仪节。
宋代,亲迎前三日,男家送催妆花髻、销金盖头、花扇等物至女家,女家则答以金银双胜御、罗花璞头、**、靴等物。
送妆是亲迎前数日,女家派人将嫁妆送至男家的仪节。
嫁妆往往用箱笼装着,也有人家为炫耀陪嫁,将嫁妆用方桌一一铺开,排成一个纵队浩浩荡荡地送至男家。
铺房是女家派人至男家铺设新房的仪节,有时和送妆同时进行。
宋代,亲迎前一日,女家派人至新房铺设帐幔、被褥及其它房内器皿,并且备礼前来暖房。
然后以**妇人或从嫁女使看守房中,不许外人进入,以待新人。
铺房人必须是福寿双全、家境富裕的“好命婆”,以取吉祥。
现代有些地方还流行此俗。
亲迎是新郎亲往女家迎娶新娘的仪节,也是古今婚礼中最为繁缛隆重的仪节花轿在迎归男家的路上,前呼后拥,好不气派:最前面的是开道的,紧随的是执事的、掌灯的、吹鼓奏乐的,然后才是新娘的花轿。
沿路吹吹打打,呈现出一派喜庆景象。
花轿迎至男家,邻人乡亲还要索取吉利钱,谓之“拦门”:送亲者以铜钱向空中扬撒,儿童争着去抢,叫做“撒满天星”,另有一个手执花斗,将所盛之谷物、豆子以及金钱、果子等物望门而撒——据说是用以禳避**新妇进门的煞神——称为“撒谷豆”。
下轿了,但双脚不能履地,只能履青布条、毡席或麻袋。
后来也有使女家亲戚中力气较大者抱新娘下轿登床的,演变至今,已成为娘家小舅子抱新娘上轿、下轿的了。
拜堂是新娘过门后拜见天神地祗、男家祖宗、公婆亲戚及夫婿的`仪节。
合酒古往今来,酒筵几乎是每对新婚夫妇行婚礼时必不可少的仪式,流传到今天,“吃喜酒”已成为民间行婚礼的简称。
传统文化中的婚俗习惯
传统文化中的婚俗习惯婚姻是人类社会中一项重要的制度,而婚俗习惯则是各个文化中继承下来的重要传统。
传统文化中的婚俗习惯多种多样,承载着世代相传的智慧和价值观念,反映着社会的历史变迁和人们的生活方式。
本文将就传统文化中的婚俗习惯进行探讨,分别从婚前、婚礼和婚后三个方面展开阐述。
一、婚前习俗婚前习俗是婚姻的重要准备环节,不同文化中的婚前习俗也千差万别。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婚姻往往是家族关系的延续,婚前习俗则体现了家族的重要性。
比如,在一些地方,要进行婚前的祭祀活动,祈求祖先保佑婚姻幸福美满。
此外,还有订婚仪式、嫁妆准备等环节,这些习俗不仅让新人感受到婚姻的庄重与神圣,也凝聚了亲友们的祝福与期盼。
二、婚礼习俗婚礼是婚姻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也是人们对待婚姻的庄重态度的体现。
传统文化中的婚礼习俗多种多样,但都以热闹喜庆为主旋律。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喜庆的婚礼往往需要进行婚礼仪式、宴请亲友和举办酒宴等环节。
婚礼仪式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形式,既有道教、佛教的仪式,也有基督教、伊斯兰教的婚礼仪式。
而宴请亲友和举办酒宴则是为了分享喜悦和展示家族的地位与富有。
三、婚后习俗婚后习俗是婚姻生活中的延续和巩固,也是夫妻间感情和互动的体现。
在传统文化中,婚后习俗注重家庭的和谐和夫妻间的互助。
比如,在中国的传统习俗中,新婚夫妻要举行“过大门”仪式,象征着夫妻共同进退,共同承担起家庭的责任;还有参加亲朋好友的婚礼,传递着对他人婚姻的祝福和希望。
此外,新婚夫妻还要在亲友面前做出一些吉祥的动作,如敬茶、分财祈福等,以示对长辈的尊敬和对福祉的期望。
传统文化中的婚俗习惯不仅是一种文化传承,更是对婚姻的认识和态度的表达。
通过婚前习俗,人们可以感受到婚姻作为家族关系的重要性;而婚礼习俗则展示了庄重和喜悦的融合;婚后习俗则让人们在生活中感受到亲情和友情的重要性。
这些婚俗习惯凝聚着人们对婚姻的期盼和对家庭幸福的祝愿。
综上所述,传统文化中的婚俗习惯是人们对婚姻的理解和认识的体现,它们承载着历史的智慧和文化的底蕴,成为了社会的传统和家庭的纽带。
河南传统文化之婚嫁习俗(2024年)
河南传统文化之婚嫁习俗1、提亲婚姻一直沿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先由媒人提亲,男方再向女方提婚。
改革开放以来,倡导婚恋自由,婚姻之事男女双方谈好,再经双方家庭商量明确下来。
2、相亲经媒人说合之后,男方及长辈到女方家中做客,女方用鸡蛋茶(清水炖鸡蛋)招待,一般相亲后这门亲事就基本算定了。
3、米俗称“换手巾”,相亲后,择吉日与女方定亲,参与人员都是双方家族至亲。
定亲仪式上,男方长辈要给女方发红包。
此时男女双方正式改口叫对方父母及长辈,然后交换礼物。
早年间是男、女互换手绢,作为定情物。
至此婚事正式确定,双方互称儿女“亲家”。
订婚后,男方依双方生辰八字选定结婚日期。
4、送好结婚日期确定后,男方将写有婚期的帖子择日送到女方家,礼品用红包袱包裹。
随后几日,男方要答谢媒人,给媒人送一双鞋,感谢撮合。
5、搁桌婚礼前一天下午,男方到女方家拉嫁妆,又叫搁桌。
女方传统嫁妆是柜箱、妆柜、衣架等。
改革开放后,逐渐演变成生活电器、小轿车之类。
搁桌物品有喜糖、烟、酒和礼肉。
男方主事人和女方主事人商议迎娶细节,随后男方拉回嫁妆。
6、婚礼婚礼当天,男方出门要吃一个红皮鸡蛋,一碗饺子,预示娶亲一路顺利圆满。
迎亲队伍由新郎、夹毡(男方主事人)、娶者(一对夫妻)、伴郎、礼炮手等组成。
到女方家迎娶新娘,一对新人拜别女方长辈。
女方送亲队伍包括长辈或兄弟1人、送者(对应娶者)、伴娘等。
婚礼仪式一般在中午前开始,新郎、新娘拜天地、拜高堂、夫妻对拜之后入洞房,婚礼仪式正式结束。
7、闹洞房又叫吃四盘菜。
婚礼当天晚上闹洞房,要吃四盘菜。
新娘被请出洞房,和新郎立于一桌前,桌上放四盘菜,两荤两素,亲朋和新郎新娘说笑热闹一番。
东北结婚风俗流程
东北结婚风俗流程东北地区的结婚风俗流程可以说是相对具有特色和个性的,以下是一个较为详细的东北结婚风俗流程:1.提亲:习俗中通常由男方父母或家长代表去女方家提亲。
提亲时要带上礼物,如红包、糖果、茶叶等。
提亲前要派人去女方家探询对方的意愿,若女方家同意,便正式进入婚事准备阶段。
2.送礼:男方家长在提亲之后,再次前往女方家,准备好一系列的嫁妆礼金、物品等送至女方家,表示对女方的尊重和重视。
女方家会准备一些小吃、酒水款待男方家人,表示欢迎与接纳。
3.定亲:双方家长见面商定婚事具体时间、地点等,一般定在农历的吉日。
双方家长在签订婚姻协议书后,代表双方子女达成了婚事的商定,这一环节是结婚仪式的重要前期准备。
4.婚前准备:婚前准备主要包括东北地区特有的“锁门”习俗。
在结婚的前一晚,男方要到女方家,用铁锁将女方家的大门锁住,女方要将锁引导夫家将钥匙取走。
这一习俗象征着女方的离别和嫁妆已经到位。
5.迎亲队伍组建:在婚礼当天,男方家会组建迎亲队伍,通常由父亲、兄弟、朋友等亲属出席。
队伍会穿上统一的服装,手持花球,随着鼓乐和锣声前往女方家迎亲。
6.接亲:迎亲队伍到达女方家门口后,会遇到几道难关,如满门难,要求男方家人“过关”,通过各种有趣的挑战和猜谜等节目。
最后,男方终于成功进入女方家,与女方父母见面。
7.割席:男方进入女方家后,一般要先将座椅移至床前,将新房的床帏一刀割开。
这一仪式象征着新郎迎娶新娘,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并且表示对新娘家庭的感激和尊重。
8.敬酒:接下来是新郎和女方亲朋好友敬酒环节。
女方亲友会插入红包,新郎需要猜红包里是多少钱,并敬酒表示感谢。
这个环节也是表达双方亲朋好友的祝福和喜庆。
9.喜字传火:晚上举办婚宴时,在婚宴的最后一道菜出来前,会有人手持“喜”字扑火救意,寓意火灾灭绝、美满幸福。
将“喜”字递过来的人可以获得一些红包或小礼物。
10.装门:婚宴后,新娘跟随新郎进入新家,夫妻俩共同装饰新家门框,如贴对联、喜字等,并撒上糖果或米等表示甜蜜和丰收。
结婚的礼仪
结婚的礼仪结婚是每个人生命中的一件大事,也是一个家庭的重要时刻。
在传统文化中,结婚有着独特的仪式和礼仪,这些礼仪不仅代表着爱情和婚姻的意义,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美德和文化传承,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结婚的礼仪。
一、求婚仪式求婚仪式是男女迈向婚姻的第一步。
通常是男方在女方父母的允许下,在某个重要场合,向女方求婚。
求婚时男方要带上一份诚挚礼物,表达自己对未来婚姻的承诺和决心。
求婚成功后,男方应在庆祝饭局上给女方送上一份贺礼,并且在家中摆上八大碗的宴席,其中八碗分别代表八字里的“八字”八个方面,如喜酒碗、和合碗等,意在祝福新人今后的婚姻顺利。
二、订婚仪式订婚是男女双方确定婚约的重要仪式,也是他们步入婚姻的又一大步。
订婚时男方要带上聘礼,向女方家长正式求婚,如果女方家喜欢男方,就会在订婚仪式上给男方一个回应,为婚礼拉开序幕。
在订婚后,男方应尽快邀请女方家中的亲戚朋友到自己家中拜访,表示对女方家庭的尊重和感激,并且拜访时也要带上一份厚礼表达心意。
三、婚礼仪式婚礼是男女双方迎接婚姻生活的最后一步,也是结婚之最盛大的庆典。
通常在国内传统文化中,婚礼分为三个环节:迎亲、拜堂和喜宴。
迎亲阶段,新娘在新郎家门口受到新郎父母的迎接。
新郎父母会给新娘三杯酒,新娘必须喝完,这象征着新娘将来在小家里除了家务还要顶住压力。
“拜堂”仪式是新人要到堂前叩拜天地与双方父母,向天地宣誓,意味着双方决心对彼此的承诺。
喜宴是整个婚礼的最高潮,家人、亲戚和朋友都会到场,向新人祝福,为他们送上礼物和祝福。
四、婚后礼仪在婚后,新人还要遵守各种礼仪,以体现对配偶的尊重和爱意。
首先,夫妻应该尊重彼此的父母,起码在节日、生日等场合送上礼物表示关心。
其次,夫妻要注意互相理解和信任,及时沟通,共同解决问题。
最后,夫妻要经常出双入对,共同完成家庭的责任,让彼此有安全感,才能保证婚姻美满幸福。
总之,结婚是非常重要的一事,选对的伴侣、遵循传统礼仪和习俗,让自己度过一个人生中极其宝贵和幸福的时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婚姻习俗,传统文化古时候,河北清河县王化庄村,一个家有良田千亩、腰缠万贯的富户公子叫潘君龙,他刻苦用功、饱读诗书、博学多才,在东昌府考中了举人,被皇帝赐封为七品知县,准备以后按官员政绩提拔重用,可他却辞官不做,要求在家务农,专心攻读中国久远的历史“神农阴阳神学”。
他认为这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奇门遁甲、周易、七星八卦、封神演义等这些伦理学科,必须在中华大地上发扬光大,因为广大民众每时每刻都在传承运用这些文化传统习俗,应该有人把它归纳系统、编写成章,成为民族大众生存生活的座右铭。
他不学习道教、佛教的法术学问,更不理睬外国天主教的圣经和伊斯兰教的古兰经文,把发扬光大中国历史神农的阴阳神学,作为自己攻读研究的人生目标。
他攻读神学不慎走火入魔,雪夜裸体梦游,古墓坟窟学艺,成了阴阳神学的第十六代弟子传人。
他回家以后,经不起父母双亲的劝告催促,在临清镇结识了正在编写清河郡民间婚姻习俗书籍的年轻姑娘吴冷月,两人情投意合、棋逢对手、互相尊重,两位有情人在临清花园古塔书院私定终身,准备举行结婚大礼。
潘君龙回家以后,高高兴兴、原原本本的把在临清结识冷月姑娘的恋爱过程,全部告诉给了父母双亲,父亲思想僵化,传统观念严重,批评儿子说:“现在你的父母都健在,社会上儿女的婚姻大事全有大人担承,你做为小辈,还没有权利私定终身,全村的小伙子、大姑娘,还没见过你这样胆大包天的!”潘君龙不服气地说:“我是个举人,也是个文人,你们给我找的那些姑娘,虽然都长得貌如天仙,像朵鲜花一样,但我们之间没有共同语言,我说的话她听不懂,我做的事她不理解,她就成了我身边的累赘,简直就是一个傻逼,她长得漂亮好看,我也不吃她、嚼她,有什么用!”父子二人吵了起来。
母亲劝阻老伴说:“我们给他托媒婆找了那么多漂亮姑娘,他都相不中、推辞了,再找下去也很难找到他的知音,不如就由他去吧,他们小夫妻恩爱,不是我们老人的的福分吗?再说,人家姑娘也曾是官宦子女、千金小姐,虽然家庭败落,但姑娘经过了良好的家庭教育、识文解字、通情达理,这样的好姑娘还很难找哩!”父亲见他们两个说的都有道理,不再固守己见,勉强同意了这门亲事。
潘君龙求贤若渴、迫不及待,害怕事情有变,急切渴望把冷月姑娘娶到家来,他拿着冷月姑娘写的那本“婚姻习俗”书本,按照书中的内容顺序,催促父母赶快办理。
母亲花钱聘来了一个忠诚老实、能说会道的媒婆,让她去临清镇给儿子提亲说媒。
潘君龙的父母忠厚善良、和蔼可亲、出手大方,在村中享有很高的威望,媒婆受二老重托非常高兴,摘吉日雇车去了临清镇,按照街道的门牌号码找到了冷月姑娘的家门,正巧冷月姑娘和母亲都在家中,媒婆向二人说明了来意,送上了礼品,冷月姑娘见媒婆登门,明白那个潘君龙信守诺言,还没有欺骗自己,心中一块石头落地,冷月姑娘母女二人早已商定妥当,欣然同意了这门亲事,媒婆不负重托,兴高采烈地回到了清河王化庄,向潘君龙的父母报喜。
潘君龙见媒婆凯旋归来、欣喜若狂,按照书本的第二章节,又催促老父亲赶快准备彩礼,组织一支送彩礼的队伍,让媒婆带路,找一个有文化懂礼节的家族长辈人率领,摘选双日、前去女方家送上聘礼并商定结婚迎娶的良辰吉日。
潘君龙的老父亲见儿子如此高兴,也急急忙忙的操办起来。
他就是一个宝贝儿子,总想把儿子的婚事办得红火风光,显示出自己是个大财主的家庭身份,不惜重金在清河城内购买了大批的绫罗绸缎、棉絮被禄、姑娘日用品和洞房家具,好几十号人马的送彩礼队伍,大车小辆、推车担担开进了临清镇冷月姑娘的家中。
除了送这些用品家具以外,潘君龙家族的长辈老人还送给冷月姑娘的母亲带来了一个装有千两白银的彩礼大红包。
冷月姑娘母女非常高兴,接受了彩礼红包,冷月姑娘向潘君龙的家族老人递上了一张纸条,上面已经写清了迎亲嫁娶的良辰吉日和注意事项,那位长辈老人多年操办年轻人的婚姻喜事,知识渊博、经验丰富,当他看到冷月姑娘递给他的那张纸条内容,禁不住欣赏佩服,他对冷月这位博学多才的年轻姑娘另眼看待,认识到这真是一位天上难找、地下难寻的巾帼才女,也佩服潘君龙有眼光、有福气,能够娶得这样一个漂亮贤淑、知识渊博的媳妇。
长辈老人看完了那张纸条,非常满意的对冷月姑娘母女说:“我们就按照冷月姑娘写的这张纸条内容办理,恰如其分、正到好处,完全符合我们本地区的婚姻习俗。
你们双方都有一个月的准备时间,等到纸条上规定的那个良辰吉日,我们的婚姻迎娶队伍保证准时到达。
”长辈老人这样处理、免费了口舌、完成了任务,很是满意。
冷月姑娘安排的天衣无缝、非常周到,到让这位老人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
男方给女方的彩礼送出以后,双方都有一个月的准备时间。
一,男方开始装饰修缮房屋,布置洞房花烛;家庭大门要用油漆涂刷成红色,院内房间门窗要焕然一新,洞房和正堂迎宾大厅都要披红挂绿、灯火鲜花点缀。
洞房内要摆放一张上好的新郎新娘鸳鸯床,桌椅板凳要齐备。
结婚吉日那天要大红灯笼高高挂,喜字纸贴沾满墙。
聘请大柜筹办人,亲朋好友下请帖。
厨师尽快备锅灶,七个碟子八个碗,鸡鸭鱼肉都要有。
迎亲队伍组织好,八男八女有责任,童男童女选两个,还有一个带头人,他携带香烟、水果和糖块,慰劳路边送亲的宾客。
以上使用人的属性不能和新娘的属性相克(不包括迎亲队伍的吹鼓手、乐队、轿夫和其他随从人员)。
等到结婚典礼那天,媒婆领着新郎官,到姑娘家闺房领新娘。
二,女方长辈开始给将要出嫁的闺女做嫁妆:六铺六盖是被禄,床单枕头要完备,脸盆茶壶梳头镜,一对箱子装衣服,插瓶鲜花日用品,担子筛框来接应。
床头被箱穿衣柜,大件家具不能少,陪送的物件多为好,全部用红绸布条来标识。
出家的姑娘穿红衣,发型脸面要化妆,玉石镯子金项链,下凡的天仙赛美女。
出嫁前一天的晚上姑娘要哭夜,留恋家中父母情。
结婚吉日那一天,筹备多日的迎亲队伍,浩浩荡荡向女方家庭进发,迎亲队伍的所有人员胸前衣扣上,都系上了红布条,作为迎亲标志。
潘君龙身穿礼服、头戴礼帽,胸前佩戴大红花,骑着经过装饰的高头骏马,带领迎亲队伍来到了冷月姑娘家门口附近,首先燃放三个两响(二踢脚鞭炮),三声炮响是通知女方迎亲队伍已到。
迎亲队伍的乐队开始吹拉弹唱、锣鼓齐鸣,热闹非凡。
这时姑娘家门口已经站满了送亲的亲属和乡邻。
迎亲队伍中跑出媒婆和女方一个送亲婆娘,两人面面相对、共唱喜歌、像斗鸡一样手舞足蹈,商量安排后续工作。
这时,迎亲队伍分成两波,一波是大车小辆、竹筐担子来到新娘家门口,装载新娘的被禄、柜箱和日用品等出嫁陪送。
车辆离开以后,迎新娘的人员紧紧跟上,媒婆带领新郎,有那位婆娘引路,走进姑娘闺房,这时新娘已经身穿红妆、头顶红盖头坐在床上等待在那里,送亲婆娘劝慰新娘赶快上轿。
新娘站起身来,新郎牵着新娘的手慢慢走出闺房,这时迎亲的花轿已经停在门口,按照预前规定,前来迎亲的童男童女左右牵着新娘的手,送亲的伴娘跟随后面,新娘面向东方太阳,先迈出右腿,左腿跟上,钻进轿中,盖上花轿帘子,迎亲队伍开始起轿回返。
但是前来送亲的乡邻纷纷围拢上来不让走,索要喜糖喜烟,那个带头人开始忙碌起来,拿出了很多喜糖囍烟,慰劳女方乡邻。
女方送亲的还有多个男女亲属,迎亲队伍中那八男八女分别迎上前来,陪同他们上车到男方赴宴,认识新亲家门。
迎亲队伍出南门,原路回返。
迎亲队伍在中途还会遇到拦截的民众,带头人也毫不吝啬的向他们分发糖块和香烟,希望顺利通行,按时辰归家。
迎亲队伍到达本村时要进东门,到达新郎家门口时,新郎家门口鞭炮齐鸣,表示新人到来,伴娘搀扶新娘下轿,再有两个等在那里的妇女亲属接过搀扶,新娘下轿面向南方,左脚落地,踩在早已准备好的铺毯上,新娘的双脚不得粘土,有童男童女二人向新娘头上身上撒出五颜六色的花瓣香粉。
这时新郎官跑上前来,双手抱起了自己的新娘,赶紧跑回婚宴客堂,预防有人开玩笑扒掉新娘的鞋袜。
新娘随从的家属新亲开始登门,这时大柜上跑来了一位礼仪先生,热情迎接,向新亲带队的人简单介绍今天婚礼婚宴的安排情况,征求对方意见。
这两位礼仪先生互相施礼、热情交谈,也像在女方家里那两个媒婆妇女一样,手舞足蹈、似斗鸡一样。
新亲入席以后,众多前来参加庆祝婚礼的亲朋好友也纷纷坐定,等待结婚仪式开始。
这时,新郎新娘站立在宾客大厅中间,礼仪先生开始高声喊道:“潘君龙、吴冷月新郎新娘的结婚典礼仪式现在开始,新郎新娘一拜天地、二拜祖先、三拜父母,夫妻对拜!”一对新人按口令分别下拜行礼。
紧接着就是结婚典礼仪式,这个仪式的内容是:今天前来参加婚宴携带重礼庆贺的直系亲属长辈很多,大柜上的记账员要分别向新郎新娘当场公布,每个亲属的礼单和金额数字,新郎新娘要一一点头拜谢。
结婚典礼仪式过后,新郎官搀扶着新娘进入洞房,让新娘在洞房由伴娘陪同等候休息,新郎官返回婚宴大厅陪同父母家人,一起向各个餐桌上的亲朋好友,举杯喝酒重谢。
婚宴结束、宾客离开以后,新郎官醉醺醺进入洞房,新娘头顶着红盖头还耐心的等待在那里。
新郎走过去客套几句,揭开了新娘的红盖头,潘君龙问冷月姑娘,咱们是自主婚姻、自由恋爱,你的庐山真面目我一心知肚明,你头上没必要再顶红盖头?冷月姑娘说:“现在社会上儿女没有婚姻自主的权力,必须有父母当家做主,咱们是特殊情况,还要尊重社会现实,我顶红盖头证明咱们二人还没有见过面,这次婚姻全是双方父母决定的,不要让人抓住把柄,形成笑谈。
以后男女平等、婚姻自由了,新娘就不会再顶那个红盖头了。
”潘君龙按照冷月姑娘书中的编写内容,满满的斟上了两杯酒,递给冷月说:“洞房花烛,我们该喝夫妻交杯酒了!冷月接过酒杯,二人交叉手臂,喝下了对方手中的美酒,潘君龙一天忙碌觉得累了,不客气的抱住冷月姑娘就要入睡,冷月姑娘羞怯难当、含情脉脉的说:“你一个文学举人,干事竟如此莽撞,你就不问一问人家同意不同意!”潘君龙说:“我们”都是大龄青年了,男欢女乐、迫不及待,咱们都已经结婚成夫妻了,你还害羞就没必要了。
”冷月姑娘微笑着说:“你还没有读懂我写的书,一会儿还有一个结婚的铺被禄、闹洞房重要环节还没进行呢。
”潘君龙慌忙翻开书本,翻到最后章节恍然大悟,这时听见院内人声喧杂,有十几个本村家族中的妇女和青年闯进了洞房,妇女们个个说三道四、语言不堪入耳,同时她们也忙碌起来,在床上铺好了禄子,盖好了被子,放好了枕头,又把新娘从娘家带来的红枣、花生、鸡蛋,放在了被窝里,含义是说,让新娘早下蛋,早(枣)生(花生)子,给新郎传宗接代。
妇女们边干活、边和新娘开玩笑,说出的话都是见不得人的侮谇话,新娘脸红害羞、无言答对。
潘君龙的同学朋友和邻居的一些男青年,这时非常放肆,对新娘动手动脚,新娘哭笑不得、难以应付。
潘君龙的母亲、伯母、婶子等长辈夫人走向前来竭力劝阻,闹腾了一个时辰后,这些人退去,洞房恢复了平静,潘君龙见屋中无人,院外也无动静,壮大了胆子、放开了手脚,跑向前去,搂住了新娘,气息残喘,迫切要求干那种男女之事。
冷月姑娘羞答答地说:“今天是举行结婚仪式,不是过夫妻生活的日子!”潘君龙说:“洞房内就是我们新郎新娘二人,时间宝贵,就让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