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略读课文的教学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略读课文的教学策略
作者:张宇
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16年第21期
近十年的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尤其是略读课文教学出现了严重问题:第一,把略读课上成了阅读理解课;第二,课堂教学忽视了语文基本功的训练;第三,淡化了语文教学过程中的语文意识。随之而出现的语文课堂教学呈现出:以教师讲为主,无休止的逐词逐句分析;无意义的合作讨论;语文课不姓“语”,说明性课文成了科学课,更多的语文课堂成了“德育课堂”等怪现象。基于以上种种问题,我针对教科版教材实施了一些有效提高阅读教学的尝试性工作。下面我简要谈谈小学略读课文课堂教学应当怎么做。
一、明确课标中对阅读教学的目标要求
语文教师如果不掌握了解课标,就是盲人骑瞎马,走到哪算到哪。以往我们出现了在阅读教学中,阶段性不清,各年段阅读教学分析上用力,低年级忽视阅读、字词教学,中年级忽视段的教学,高年级忽视学习语言、领悟写法。因此我们要求教师必须明确语文阅读教学目标:激发阅读兴趣,培养独立阅读能力,养成阅读习惯。让我们语文教师必须依照课程标准年段目标,明确学什么,不学什么;教什么,不教什么。
语文教学是一个从认知到感知再到感悟的过程,简单说就是一个感知理解深究的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该起到一个设计引导过程,把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发挥学生潜在的能力,让学生自己学习。教师能减就减,能略就略,但教师要把握好知识的正确性和其拓展性,不能让学生漫无边际的胡思乱想。比如,在教学科教版五年级上册略读课文《迷人的天山牧场》时我们可以根据课文设计如下学习目标。
1.天山在哪,那里有多迷人。
2.你从那些句子或段落里知道天山是迷人的。
3.你向往这里吗,有没有想去看看的打算呢。
4.你读了这篇课文后思想有了哪些变化呢。
当学生明确了自己在学习过程中要实现这些目标时,就会自己去阅读,寻找答案,最终完成教学目标的实现。使学生的感情得到了升华。
二、理清略读课文思路
对一篇略读课文,教师首先要求学生理清课文思路,通过快速阅读领略课文的大概内容,抓住课文的关键词语重点句子,列出提纲,设计问题。当然这些问题不必要写在纸上,存在于
脑海里就可以了。其实也就是自己多问几个为什么的过程。当所有的问题一一解决了、课文的内容、主题思想也就出现。学生的感悟也就油然而生,这就是所说的略读。比如,在教学科教版三年下册略读课文《爱心项链》一文时,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设计好以下几个问题。
1.什么是爱心项链?
2.课文中讲了谁的什么事?
3.文中把什么比作了可以串成项链的珍珠呢?
4.作者想要表达什么呢?
教师指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寻找答案。然后让学生把这几个问题的答案串联起来就成了一条线,也就是思路。再让学生根据答案开个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这样学生知道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写作意图。也就体会到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就这样,明确了目标后,沿着问题设计一条线索,很容易就解决教师繁琐讲解的那种事倍功半的难题。
三、略读课文的教学要本着教师少讲少问,学生多读多练的原则
语文课标要求:三个学段背诵优秀诗文16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可见任务之重。多读、多练是学好语文的唯一出路。“多读”,我们要求课堂教学中做到两点:一是课文读得遍数要多,逐渐训练学生达到读正确、流利、有语感目标;二是要在课堂挤出时间,读相关篇章,鼓励名师把课外阅读引进课堂,注重课外阅读。没有大量的课外阅读,学生语文素养大幅提高是不可能的。课堂40分,只有教师少讲少问(即“精”讲、“疑”问),才能给学生充分空间多读多练。
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走过了表演型、合作型、游戏型、课件泛滥型新奇特的课堂。现在我们要想真正地提高语文素养,语文课堂教学应当返“朴”归“真”。追求语文教学手段的简明化、环节要简单、内容做到精练、方法以略读为主,实现语文教学真实有效性。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教师必须课前充分准备材料,理清课文思路,达到精讲少讲。总而言之,对略读课文如何教学必须遵循“略”这一基本指导思想。在操作过程中如果不顾学生情况,完全搞一刀切,那样会事与愿违。比如,像教科版的《快乐读书屋》、略读课文里的选文,都力求要有童心童趣以及必要的审美价值,我们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深入浅出,教学要求不可以过高,又不能太低,要根据课时学生学情机动灵活地掌握方法。略读教学在新课标里有着与众不同的作用。不论怎么样,出现什么问题,我们要学会在教学实践中由浅入深逐渐探索,不断实践,不断摸索,只要遵循略读教学的基本规律,让学生学会读书,学会阅读,欣赏汉语语言的独特魅力,让每一个孩子都享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