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名师点评省质检试卷 古诗文默写出新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州名师点评省质检试卷古诗文默写出新内容
2014年福建高三省质检考试8日开考,因命题思路和题型分值最接近高考,故省质检试卷又被称为高考“风向标”。
今年省质检语文、数学试卷有何特点?福州三中等校高三的一线老师对试卷进行点评,并给考生下一阶段的复习提出建议。
语文
古诗文默写出现新内容
福州三中高三语文集备组组长陈健认为,今年的省质检语文试卷除作文外,其他题目难度不大,考点选择、试卷结构、难易程度与2014年语文《考试说明》的要求相吻合,能力考查比较全面。
试卷大部分题目都延续了去年高考的命题思路。
比如,文言文阅读为《周书列传第七》的《寇洛传》,实词题和文言句子翻译题都比较简单,筛选信息与内容理解也都不难。
古诗鉴赏题要求对诗句的拟人修辞手法、情景交融的手法进行赏析,注重考查学生结合诗句具体分析鉴赏诗歌的能力。
论述类文本的阅读两道简答题“技术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技术时代如何保护文化的灵性”均考查了简要概括的能力。
语言文字运用题考查了正确书写汉字、成语,改病句,题目也比较简单。
有几个方面值得老师和考生们注意:
一是古诗文默写题出现了今年新增篇目《使至塞上》的内容,提醒考生要重视新增篇目的掌握。
二是文言文阅读文本为人物传记,与近几年福建高考选择游记散文为阅读文本有所不同。
三是文学名著简答题选做题为《三国演义》《红楼梦》,有别于名著简答题一般为一中一外的模式,这提醒考生备考时应兼顾中外名著。
四是实用类文本阅读《中国城市的雾与霾》,是一篇关于社会热点的科普文章,与2012年高考选文类型相同,这提醒考生应拓展选文类型。
五是时文短评题7分分值不变,但增加了“一句话概括材料内容”的2分题,简要阐述看法的题目分值由7分减少为5分,这似乎又回归到2009年高考的考查题型。
最值得一提的是作文题,命题仍是新材料作文。
命题者用心良苦,审题立意上就可区分高下,既让所有的考生都有话可写,又能让有思想的学生脱颖而出。
审题立意方面,从莠草的角度看,考生可赞扬莠草“在恶劣的环境中保持坚韧不屈、顽强不息的精神”,也可写“要不顾及世人的褒贬,坚信自我的价值”;从他人评价的角度看,可立意为“事物的价值因评价角度的不同而不同”,也可立意为“要发现个性的价值”;从材料整体看,可阐述“卑贱与雅致”“实用与审美”的辩证关系。
福州八中高三语文集备组组长郑玉平认为,省质检语文试卷仍是新材料作文,引导学生从自然中获得人生启示,关注草根阶层的生存状态,体会人情冷暖,感受生命成长中的独特价值,既可写生命顽强的生存状态,也可写对莠草的评价,从哲学、审美层面思考立场、态度与称谓的辩证关系。
写作空间较大,有较好的区分度。
文言文回归传记文本,符合浅易文言文要求;一句话概述材料内容,回归筛选概括能力考查,语用考查点增加。
科普实用文《中国城市的雾与霾》取代传统的传记实用文本阅读,扭转长期以来只选实用传记文本的现象,科普、文学文本阅读将会引起更多关注。
文本阅读“章太炎的背书经历”取代往年时评题的“时事热点”材料,这无疑让这一题目有了新的生命力。
下阶段该如何复习?陈健老师给考生的是“有度、有序、有效”六字诀。
有度:最后阶段语文复习要保持一定的温度,既不可冷落语文,也不可抬高语文。
高考语文成绩比较集中,分数段大多都在90分至115分,考生应每天坚持适度的语文训练,保持做题的感觉,让成绩稳中有升。
有序:构建立体知识网络,掌握各种题目的答题规范与技巧。
比如诗歌鉴赏题要分别掌握“表现手法题、意象意境题、语言风格题、炼字题”等各种题型的答题思路与规范。
考生应在老师的指导下,对各类题型进行有序的训练。
有效:忆考点、辨错题,及时查缺补漏,但不可陷入题海,要精选练习,有效训练。
比如作文方面,特别要关注当前社会上的焦点和热点问题。
此外还可进行作文的升格训练,如进行思辨性写作训练等。
郑玉平老师建议考生做到以下几点:文言文阅读在关注多种文体类型训练的同时,更应关注教材文言文知识的梳理;现代文阅读不能只关注实用类传记文本的训练,要各种文体并重。
同时应对各类文体的知识点、答题思路进行系统梳理,让答题思路更加清晰、答题更加规范;写作训练,仍需细心指导学生审题,引导学生深层次把握材料寓意,提升立意高度。
语文作文可论述“名与实”的关系
点评人:杨卫民(福州一中语文教研组副组长)
本次省质检语文试卷,难度适中,区分度高,开放度也高。
作文题考的是新材料作文,材料本身是客观的,考生可联想的范围大,可以写的东西也多,同时又有区分度,能够考查出不同思维层次的学生。
对这个作文题,考生可以从认识论、该如何看待客观世界的角度写,比如:名与实的关系;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认识也会有所不同;对待事物的态度不同,也会导致不同的看法等等。
还可以从价值观的角度写,比如:生命作为客观存在的客体,都是有价值的,不管别人把“莠草”叫做什么,它都有旺盛的生命力,由此延伸到人,不论如何众说纷纭,都可以坚持做自己。
作文可以联系的文化点很多,孟子、庄子都有关于“名与实”的论述,如《逍遥游》中就提到“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去年的高考作文,材料是顾城的诗歌;前年的高考作文,材料是冯骥才的一句话。
两者都隐含了某种立意倾向。
相比之下,今年的省质检作文材料是纯客观的,没有立意提示,因而开放度也更高。
考生在审题方面没有太大难度,只要能自圆其说,论述到位,能论证自己的观点就可以了。
从整张语文试卷看,亮点在于区分度较高。
在诗歌阅读题、文本阅读题中,最后一个小题都有难度,对考生提出了比以往更高的要求。
比如,实用类文本阅读题,问到“作为科普文章,本文具有什么样的认识意义”。
题干的这一表达,不少考生会觉得比较陌生。
因此,建议在今后复习中对题干的表述要有更多涉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