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小石潭记、核舟记精品习题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桃花源记》、《小石潭记》《核舟记》习题大全及答案
八下古文桃花源记一、重点字词的翻译:1.缘__________2.逢__________3.夹岸__________ 4.缤纷__________ 5.异__________ 6.复__________ 7.穷__________8.仿佛__________ 9.若__________ 10.舍__________ 11.初__________ 12.才__________ 13.旷__________ 14.俨然__________ 15.良田__________ 16.属_____ 17.阡陌__________ 18.交通__________ 19.相闻__________ 20.种作__________ 21.悉__________ 22.黄发垂髫__________ 23.怡然__________ 24.见_____ 25.乃________ 26.所从来________ 27.具_____ 28.要__________ 29.设________ 30.食__________ 31.咸__________ 32.问讯__________ 33.云__________ 34.妻子__________ 35.邑人__________ 36.绝境__________ 37.间隔__________ 38.今__________ 39.无论__________ 40.具言__________ 41.叹惋__________ 42.余__________ 43.延__________ 44.去__________ 45.语云__________ 46.不足__________ 47.为__________ 48.道__________ 49.既__________ 50.扶__________ 51.向__________ 52.志__________ 53.诣__________ 54.如此__________ 55.遂__________ 56.得__________ 57.欣然__________ 58.规__________ 59.未果__________ 60.寻__________ 61.后遂无问津者(遂)__________ 62.问津__________ 63.者__________二、重点句子的翻译1.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
中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阅读《小石潭记》《桃花源记》含答案
中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阅读《小石潭记》《桃花源记》含答案经典古诗文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班级举办了“学古文·悟人生”专题学习活动。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节选自《桃花源记》)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小石潭记》)【晓其意·明行踪】9.《桃花源记》以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渔人开始“缘溪行”,误入桃花源;最后在离开桃花源时“处处志.之”,他到处①,为的是日后寻找。
《小石潭记》则以作者的游踪为线索,“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发现小石潭,最终“记之而去.”②小石潭。
(根据句中加点字的意思填空)10.“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意思是①,这是渔人进入桃花源之后看到的景象,这使他更加想要深入这片地方;而柳宗元向小石潭的西南方看去,入目的是“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意思是②,这让作者想要探究它的源头。
第三单元文言文《桃花源记》《小石潭记》《核舟记》知识点过关训练(含答案)
第三单元文言文《桃花源记》《小石潭记》《核舟记》知识点过关训练(含答案)《桃花源记》《小石潭记》《核舟记》知识点过关训练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乙】温州人李庭等,大历六年,入山斫树,迷不知路,逢见漈(jì)水。
漈水者,东越方言以挂泉为漈。
中有人烟鸡犬之候,寻声渡水,忽到一处,约在瓯闽之间,云古莽然之墟。
有好田泉竹果药之属,连栋架险,三百馀家。
四面高山,回环深映。
有象耕鸟耘①,人甚知礼。
野鸟名鸲(qú),飞行似鹤,人舍中唯祭得杀,无故不得杀之,杀则地震。
有一老人,为众所服,容貌甚和,岁收数百匹布,以备寒暑。
乍见外人,亦甚惊异,问所从来,袁晁贼平未②,时政何若,具以实告。
因曰:“愿来就居,得否?”云:“此间地窄,不足以容。
”为置饮食,申以主敬。
既而辞行,斫树记道。
还家,及复前踪,群山万首,不可寻省。
2020年部编版语文八下第三单元《桃花源记》《小石潭记》《核舟记》《关雎》《蒹葭》练习题及答案
桃花源记陶渊明一、填空1、《桃花源记》作者是陶渊明,名潜,莹元亮,号,时期人,我国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
《》是他的著名诗作之一。
2、文中描写老人和小孩神情的句子是:,二、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芳草储天<)(2)屋舍俨俗()(3)阡阳()(4)肝陌穹厕()(5春如外人()(6)便琴还家()(7无诊魏晋()(8)此中人语.云()(9)便状向路()(10)便扶凰路,处处志之。
()⑴)闻之,欣然规.往。
()(12)寸病终()三、选择3下列四个选项中与“见渔人,乃大惊”的文言句式相同的一顼是(2分)()A.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B.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送东阳马生序》C.陈胜者,阳城人也。
《陈涉世家》D.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
《口技》4.对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遂与外人间隔(隔断,隔绝)B.阡陌交通(互相通达)C.乃不知有汉(副词,竞,竞然)D.不足为外人道也(介词,对、向)5.下列句中加点词古今词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分)A.阡陌交通,鸡犬相闻B.黄发垂皆,并怡然自乐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D.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6.以下各组加点词意思不同的一项是()»(3分)A.便舍船太丘舍去B.欲穷其林子子孙孙无穷匮也C.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忠之属也D.问今是何世斯是陋室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分)A.①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②奇山异水,天下独绝B.①停数日,辞去②游人去而禽鸟乐也C.①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②属予作文以记之D.①设酒杀遮作食②食之不能用其材8.哪两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4分)A.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行道之人弗受(《孟子》)B.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C.余人各复延至其家更若役,复若赋(《捕蛇者说》)D.不足为外人道也以咨源善道,察纳雅言(《出师表》)E.遂与外人间隔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9.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武陵人/捕鱼为业B.问/今是何世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D.后遂无问/津者用现代汉沿翻洋下列句子。
部编版2023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八下复习检测)
决胜2023中考一轮地毯式复习——文言文(八年级下)《桃花源记》《小石潭记》《核舟记》《北冥有鱼》《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大道这行也》《虽有嘉肴》《马说》桃花源记文章主旨《桃花源记》以渔人进出桃花源为线索,以时间先后为顺序,从发现桃花源,到访问桃源,再到离开桃源的经过。
描绘了一个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民风淳朴,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宁,人民安乐富足的理想社会。
揭露了现实社会的黑暗,寄托了作者主张和平,希望社会安定和谐,人民生活幸福安康的政治理想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广大人民反对剥削,反对压迫的强烈愿望。
基础知识1.记,古代常用的一种文体。
可叙述________,可描写________,可介绍________。
写法上大多以________为主,而兼有了________。
2.《桃花源记》的作者是________(朝代)诗人________。
该诗人名________,字________,世称________,是中国第一位________诗人。
3.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俨.然(yǎn)阡.陌(xiān )豁.然开朗(huó )B.垂髫.(tiáo )平旷.(kuàng)怡.然自乐(yí)C.邑.人(yì )遂.迷(suí)便要.还家(yāo)D.郡.下(jùn)问津.(jīng)诣.太守(yì )4.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B.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C.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D.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E.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5.选出加点实词解释有误的一项()A.处处志.之(做标志)屋舍.俨然(房屋)B.寻.病终(不久)渔人甚异.之(怪异)C.阡陌交通..(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交错相通)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D.林尽.水源(完,没有了)便扶向.路(从前的、旧时的)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武陵人捕鱼为.业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B.问所从来,具答之.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C.屋舍俨然.豁然.开朗D.处处志.之寻向所志.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古今意义基本相同的一项是()A.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桃花源记、小石潭记、核舟记习题。选择题
桃花源记、小石潭记、核舟记习题。
选择题本题不适合使用文言文,建议改为现代汉语选择题。
第10课《小石潭记》选择题班级:姓名:选择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心非木石,岂无感于群小庸俗之辈乎?B.庸人自扰,何足挂齿?C.吾观自古贤达人,皆尽其智力,有所为有所不为D.此皆因人而异也2.下面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A.XXX静处jìng居B.曾几zhī经jī常事shìC.出水芙蓉fùyóng,美石崇峻chóngjùnD.不自由,毋宁死XXX3.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A.曾几何时,而今而后(《岳阳楼记》)B.石崇峻极,而左右江湖(《小石潭记》)C.吾观自古贤达人,皆尽其智力,有所为有所不为(《小石潭记》)D.人生在世,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醉翁亭记》)4.下面句子不是省略句的一项是()A.石崇峻极,而左右江湖B.不自由,毋宁死C.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君臣上下,亦有定分D.岂其汝之蚩尤也?5.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A.石崇峻极,而左右江湖B.不自由,毋宁死C.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君臣上下,亦有定分D.曾几何时,而今而后6.对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吾观自古贤达人,皆尽其智力,有所为有所不为(不为:不做)B.不自由,毋宁死(XXX:宁可不要)C.石崇峻极,而左右江湖(峻极:极端)D.庸人自扰,何足挂齿?(挂齿:挂在嘴边,记挂)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古今义基本相同的一项是()A.出水芙蓉,美石崇峻B.庸人自扰,何足挂齿?C.吾观自古贤达人,皆尽其智力,有所为有所不为D.不自由,毋宁死8.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庸人自扰,何足挂齿?(自扰:自己烦恼)B.吾观自古贤达人,皆尽其智力,有所为有所不为(不为:不做)C.石崇峻极,而左右江湖(峻极:极端)D.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君臣上下,亦有定分(定分:规定的份额)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吾观自古贤达人,皆尽其智力,有所为有所不为(不为:不做)B.不自由,毋宁死(XXX:宁可不要)C.石崇峻极,而左右江湖(峻极:极端)D.曾几何时,而今而后(几何:多少)10.对下面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出水芙蓉,美石崇峻(峻:高峻)B.曾几何时,而今而后(几何:多少)C.不自由,毋宁死(XXX:不愿意)D.吾观自古贤达人,皆尽其智力,有所为有所不为(不为:不做)11.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自由,毋宁死(宁死不屈服)B.石崇峻极,而左右江湖(XXX的威势极大,左右江湖)C.吾观自古贤达人,皆尽其智力,有所为有所不为(我看历代贤达人,都充分发挥自己的智力,有所为有所不为)D.曾几何时,而今而后(曾经多少时间过去,现在之后)A.在第一段中,“屋舍俨然”表明房屋建筑风格统一,形式相似。
初中文言文《小石潭记》、《桃花源记》、《核舟记》对比阅读
桃花源记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欲穷.其林穷:()(2)才.通人才:()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咸来问讯(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3.依据课文内容填空。
《桃花源记》以①____为线索。
从选文一二段中“缘溪行→(②___)→穷其林→( __)→从口入”等词句可以看出渔人发现并进入桃花源的过程。
4.《桃花源记》和(链接材料)中的《饮酒》都表现了作者陶渊明的人生追求,请你分别结合诗文中的具体语句,说说你的理解。
(链接材料)饮酒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甲)(《桃花源记》晋·陶渊明)(乙)世传桃源事,多过其实。
考渊明所记,止言先世避秦乱来此,则渔人所见,似是其子孙,非秦人不死者也。
又云杀鸡作食,岂有仙而杀者乎?……旧说南阳有菊水,水甘而芳,居民三十余家,饮其水皆寿,或至百二三十岁。
……常意天地间若此者甚众,不独桃源。
(《和桃源诗序》宋·苏轼)5.解释下列各句加点的字。
①咸.来问讯(________)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________)③止.言先世避秦乱来此(______)④水甘.而芳(________)6.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意义没有发生古今变化的是()A.不足..者 D.无论..魏晋..为外人道也 B.似是其子孙.. C.其两膝相比7.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②居民三十余家,饮其水皆寿,或至百二三十岁。
8.历代附会《桃花源记》的情况很多,其中有把桃源说成是神仙居住的境地。
苏轼在《和桃源诗序》中认为这种说法是_____________(用选文中的原句回答)。
9.请结合文章,谈谈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寄托了怎样的社会理想。
比较阅读《大道之行也》和《桃花源记》节选,按要求回答问题。
[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桃花源记》《小石潭记》《核舟记》练习
(5)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答:渔人把自己听到的事一一向(桃花源中人)详细地说出,他们
(6)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答:桃花源中人告诉渔人说:“(我们这个地方)不值得对外边的 人说啊。”
我得到108枚念珠,(都是)用山桃核做成的,圆得像小樱桃一样。一 枚念珠上,刻着罗汉三四尊,或者五六尊,有站着的。有坐着的,有 诵经的,有拄着禅杖的,有在佛龛中入定的,有在树荫下盘腿端坐着 说法的,有(几个人)环坐在一起用手比画着讨论(佛法)的,有袒胸赤 足蜷坐着的,还有向南走去后面跟着侍奉的,合计来看,一共有五百 个。(这些刻画里)蒲团、竹笠、茶盒、挑东西的木杖、(化缘用 的)瓶钵、经卷等物件都有。又有云龙风虎,狮象鸟兽,狻猊猿猱之 类的动物在中间错杂交坐。乍一看去,不很清楚。(但是)窗明几净 静下心来仔细观察(却发现)所刻画的罗汉仅仅就像一颗粟米大小 而罗汉的样子很古奥,有的禅衣上织绣着绮丽的纹饰,有的穿着袈 裟或质地朴素的麻布短衣,而且(罗汉的)神情风度,在松柏岩石之 间,都非常潇洒,(这真)可以称得上是艺术的极致了啊!
7.文本理解(1)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花源中人听了之后 为什么“皆叹惋”? 答:桃花源外的世界依旧如此动乱、黑暗;桃花源外的人不能过 上和平安定的生活。
(2)请用简要的语言概述作者描绘了一个怎样的理想社会。 答:描绘了一个没有剥削、压迫的自由、快乐的社会。 (3)如何辩证地看待作者虚构出的理想社会? 答:作者虚构出的理想社会,表达了古代人民对没有剥削、没有 压迫的美好生活的向往,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它又带有一定
6.文本理解 文章第三段抓住了人物的哪些方面来描写?突出了人物的什么性格特点?
八年级文言文复习题(附答案)
八年级文言文复习题一、阅读《桃花源记》,回答1~5题。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1.我能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①渔人甚异.之②阡陌..交通③不足.为外人道也④便扶向.路⑤寻.病终⑥后遂无问津.者2.我能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
①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②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 研读第二段,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对桃花源中的人们进行描写的?我的研读:4.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渔人说了些什么?为什么皆叹惋?我的联想:5. 下面两题难度各异,分值不同,请任选一题作答。
(两题都答,只按第①题计分)①本文的语言简洁而含蕴丰富,试举一例进行说明。
我的鉴赏:②作者陶渊明在本文中寄托了怎样的一种社会理想?这种社会理想在当时的条件下能否得以实现?试作评价。
我的探究:二、阅读《陋至铭》,回答1~5题。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人教统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作业课件 专题八 文言文阅读
2.句子翻译。 (1)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渔人对此非常惊异,继续往前走,想走到那片林子的尽头。
(2)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了。
(3)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渔人)到了郡城,去拜见太守,报告了这番经历。
【问题探究】 1.作者借桃花源表达了怎样的社会理想?(变式设问:从本文看,作 者追求怎样的社会理想?)
以《落照图》为例加以说明。
知识盘点
(四)《北冥有鱼》
1 (1)同“溟”,海 (2)记载 (3)盘旋飞翔 旋风 (4)离开 气息,
文中指风 (5)①代词,指北冥之鱼 ②表示选择 ③代词,指 大鹏
2 (1)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悬挂在天空的云。
(2)它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高空,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
2 示例一:不同意。我们要做自己的伯乐,主动展示才能,并不
断完善自己。示例二:同意。如果没有伯乐的慧眼,千里马就 会被埋没,才能得不到发挥。
拓展阅读
1 (1)虽然 (2)同“饲”,喂 (3)用马鞭驱赶 (4)派
2 (1)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能吃下一石粮食。(2)死马尚且花五
百金购买,更何况活马呢?
2 (1)全都是就着(材料原来的)样子模拟刻成(各种事物的)形象,
各有各的神情姿态。(2)抬头仰望,神情和苏、黄不相类似。(3) 是挑选长而窄的桃核刻成的。
问题探究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用料体积小;②所刻东西(字、景、 人、物)多;③刻画细腻逼真,情态毕备,富有诗情画意。
拓展阅读
1 (1)合适,适宜 (2)全,都 2C 3 近看画几乎不像任何事物的形象。 4 先写董源的画“宜远观”,然后写“近视”和“远观”效果的不同,再
《陶渊明〈桃源记〉》、《柳宗元〈小石潭记〉》、《魏学〈核舟记〉》三篇课文的相关内容;
1. 陶渊明《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是东晋时期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一篇散文,描绘了一个理想化的世外桃源。
文中主人公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穿过一个山洞,发现了一个与外界隔绝、生活宁静和谐的村落。
那里的人们过着自给自足、和平快乐的生活,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文章以对乌托邦式社会的向往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矛盾和战乱纷扰的批判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2. 柳宗元《小石潭记》
《小石潭记》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被贬至湖南永州时所作的一篇游记散文。
文中描述了作者探访附近一处名为“小石潭”的自然景观的过程。
通过对小石潭周围环境、景物及潭水的细致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并通过写景抒发了自己的孤独心境和贬谪生涯中的苦闷情绪,同时也反映了作者高洁的人格情操和寄情山水以排遣抑郁的情感世界。
3. 魏学洢《核舟记》
《核舟记》是明代作家魏学洢撰写的一篇散文,收录于张潮编辑的《虞初新志》中。
这篇文章详细描述了一件微雕工艺品——用一枚核桃雕刻成的小船模型。
作者用细腻的笔触刻画出这件艺术品的精巧程度,船上的人物、器物乃至文字都栩栩如生,令人叹为观止。
文章既是对艺术家高超技艺的赞美,也是对古代文人审美情趣和工匠精神的高度体现,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
桃花源记、小石潭记、核舟记习题 :注释、文言现象、翻译、简答
部编版八下第三单元文言文习题带答案班级:姓名:目录:第9课《桃花源记》检测题第10课《小石潭记》检测题第11课《核舟记》精品检测题题型:【重点课下注释默写】【文言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文言句式】【重点句子翻译】【课文内容理解简答题】《桃花源记》习题班级:姓名: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1、【缘】。
2、【鲜美】。
3、【落英】。
4、【缤纷】。
5、【异】。
6、【欲穷其林】。
穷,。
7、【林尽水源】。
8、【仿佛】。
9、【才通人】10、【豁然开朗】。
11、【俨然】。
12、【属】。
13、【阡陌交通】。
14、【相闻】。
15、【悉】。
16、【黄发垂髫】。
垂髫,。
17、【乃】。
18、【具】。
19、【要】。
20、【咸】。
21、【妻子】。
22、【绝境】。
23、【遂与外人间隔】。
遂、。
间隔,。
24、【乃】。
25、【无论】。
26、【为具言】。
为、。
27、【叹惋】。
28、【延】。
29、【语云】。
30、【不足】。
31、【便扶向路】。
扶,。
向,。
32、【志】。
33、【及郡下】。
及,。
34、【诣)】。
35、【规】。
36、【未果】。
37、【寻】。
38、【问津】。
津,。
二、文言知识积累:1、一词多义可:①潭中鱼可百许头:②不可久居:从: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②隶而从者:清:①水尤清冽:②以其境过清:差:①参差披拂:②其岸势犬牙差互:见:①下见小潭:②明灭可见:乐:①心乐之:②似与游者相乐:以①以其境过清:②卷石底以出:③全石以为底:而①乃记之而去:②隶而从者:③潭西南而望:游①皆若空游无所依:②同游者:环①如鸣佩环:②竹树环合:为①全石以为底:②为岩:2、指出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并解释: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②心乐.(lè)之:③下.见小潭:④皆若空.游无所依:⑤日光下.澈:⑥潭西南..而望:⑦斗.(dǒu)折蛇.行:⑧其岸势犬牙..差(cī)互:3、判断文言句式:①全石以为底:三、重点句子翻译:1、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桃花源记》,《陋室铭》,《爱莲说》《核舟记》《大道之行也》《杜甫诗三首》练习题及答案
《桃花源记》练习题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口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恰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1、本文作者是时期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填人名)。
2、解释下列句中加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缘.溪行忽逢.桃花林落英.缤纷欲穷.其林土地平旷.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延.至其家此中人语.云处处志.之诣.太守便扶.向路寻向.所志欣然规.往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3、解释下列词语在本文中的意思。
缤纷:开朗:阡陌:交通:俨然:怡然:妻子:邑人:绝境:外人:间隔:无论:不足:未果:问津:垂髫:4、文章第一段中间几句富有诗意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5、文章第二段写渔人初进桃花源所见,写出了桃花源的哪些特点?6、听了渔人的讲述,桃花源里的人为什么“皆叹惋”?7、“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中的“咸”“各”“皆”有什么作用?8、由《桃花源记》诞生了一条成语是什么?现在人们常用这个成语比喻什么?9、为什么说桃花源是封建社会中人们心中的理想社会?10、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作者笔下的世外桃源?11、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印象中的作者是怎样一个人?12、根据文章内容,上下两句分别用“桃花林”“桃花源”(在句中的位置不限)。
桃花源记、小石潭记、核舟记习题:文言现象、选择、课外阅读
部编版八下第三单元文言文习题带答案班级:姓名:目录:第9课《桃花源记》第10课《小石潭记》第11课《核舟记》题型:【文言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文言句式】【赏析辨识选择题】【课外阅读训练】《桃花源记》习题班级:姓名:一、文言知识积累:1、一词多义可:①潭中鱼可百许头:②不可久居:从: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②隶而从者:清:①水尤清冽:②以其境过清:差:①参差披拂:②其岸势犬牙差互:见:①下见小潭:②明灭可见:乐:①心乐之:②似与游者相乐:以①以其境过清:②卷石底以出:③全石以为底:而①乃记之而去:②隶而从者:③潭西南而望:游①皆若空游无所依:②同游者:环①如鸣佩环:②竹树环合:为①全石以为底:②为岩:2、指出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并解释: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②心乐.(lè)之:③下.见小潭:④皆若空.游无所依:⑤日光下.澈:⑥潭西南..而望:⑦斗.(dǒu)折蛇.行:⑧其岸势犬牙..差(cī)互:3、判断文言句式:①全石以为底:二、选择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欲穷.其林所识穷.乏者得我与B.悉.如外人悉.以咨之C.停数日,辞.去蒙辞.以军中多务D.未果,寻.病终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2.下面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A.便舍船 shè屋舍俨然shěB.为外人道wèi 捕鱼为业wéiC.男女衣着zhuó便要还家yàoD.与外人间隔jiàn 此中人语云yǔ3.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A.便舍船,从口入.竭其庐之入.(《捕蛇者说》)B.复行.数十步行.深山巨谷中(《送东阳马生序》)C.屋舍.俨然舍.生而取义者也(《鱼我所欲也》)D.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4.下面句子不是省略句的一项是()A.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B.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C.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D.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5.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A.武陵人/捕鱼为业 B.问/今是何世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D.后遂无问/津者6.对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遂与外人间隔(隔断,隔绝) B.阡陌交通(互相通达)C.乃不知有汉(副词,竟,竟然) D.不足为外人道也(介词,对、向)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古今义基本相同的一项是()A.阡陌交通..,鸡犬相闻B.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C.中间..力拉崩倒之声D.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022-2022学年部编八年级下册阅读专项练习参考答案
八年级下册阅读专项练习文言文第一课《桃源源记》第一篇:【甲】《桃源源记》【乙】明日,宿旦子冈①。
甫②行数里,见四野禾苗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
盖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洵③美矣。
偶舍骑步行,过一农家,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井且浣④衣,门有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儿女啼笑,鸡犬鸣吠。
余顾而慕之,以为此一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远甚也。
【注释】①旦子冈:在江苏省江宁县附近。
②甫:刚。
③洵(xún):确实。
④浣:洗衣。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4分)①并怡然自乐()②悉如外人()③其丈夫方担粪灌园()④自恨不如远甚也()2.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3分)A.盖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洵美矣。
B.盖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洵美矣。
C.盖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洵美矣。
D.盖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洵美矣。
②见四野禾苗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
10.【甲】文中的第二段和【乙】文所展现的生活图景有什么共同之处?请你结合文章内容来谈谈。
(4分)第二篇:【甲】林尽水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乙】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
夫子式①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②似重有忧者。
”而曰:“然!昔者吾舅③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
”夫子问:“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
”夫子曰:“小子④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注释】①式:同“轼”,车前的扶手横木,这里用作动词。
②壹:真是,实在。
③舅:公公。
古代以舅姑称呼公婆。
④小子:古时长辈对晚辈或老师对学生的称呼。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4分)①阡陌交通..:()②便要.还家:()③子.之哭也:()④小子识.之:()2.下列加点的词语意思完全一样的一项是()(4分)A.何为.不去也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B.苛政猛于.虎也贤于.材人远矣C.夫子式而.听之而.两狼之并驱如故D.乃.不知有汉蒙乃.始就学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全册 带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全册 带答案)八下古诗文目录9 桃花源记10 小石潭记11*核舟记12《诗经》二首关雎蒹葭课外古诗词诵读式微/子衿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望洞庭湖赠张丞相21 《庄子》二则 北冥有鱼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22 《礼记》二则 虽有嘉肴/大道之行也 23* 马说 24 唐诗二首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卖炭翁 课外古诗词诵读 题破山寺后禅院/送友人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卜算子•咏梅6.《小石潭记》中“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的句子跟《与朱元思书》一文中的“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写出了水的清澈见底,透明可爱,鱼儿自由游弋,似与人们相乐的情趣。
《核舟记》魏学洢1.《核舟记》中点明核舟主题的句子是:盖大苏泛赤壁云。
2.最能体现王叔远构思巧妙、技艺精湛的语句是: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北冥有鱼》<庄子>二则1.庄子在《北冥有鱼》文中,借助"大鹏直上"表达了自己的志向,其中“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一句后来演变成了一个成语"扶摇直上"2. 作者举现实生活中的很小的实物也需要依凭外物实例与大鹏鸟的“海运将徙”作对比,形象地说明任何事物都有所凭借的句子是: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3.描写鹏之巨大的句子是: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礼记》二则1、由品菜肴类比学习知识的句子是: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2、指出学与教之后才能明白不足的句子是: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3、知道了不足和困后,才能够反省和自强,从而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的句子是: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4、整篇文章的结论是:教学相长也5、大道的内涵是: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6、表示每个人都能推己及人,把奉养父母、抚育儿女的心意扩大到其他人身上,使全社会亲如一家的句子是: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马说》韩愈《石壕吏》(杜甫)1.《石壕吏》中表现老妇自诉自解,意在使差役同情(或表现老妇口述生死,暗含凄苦无奈)的诗句是: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下第三单元文言文检测题带答案班级:姓名:目录:第9课《桃花源记》检测题第10课《小石潭记》检测题第11课《核舟记》精品检测题说明:每篇古文的习题根据难易度分A卷B卷,后附有答案。
一、A卷:夯实基础类题型:【重点课下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课文内容理解简答题】二、B卷:能力提升类题型:【理解性默写】【文言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文言句式】【赏析辨识选择题】【课外阅读训练】部编版八年级下第9课《桃花源记》检测题班级:姓名:A卷:夯实基础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1、【缘】沿着,顺着。
2、【鲜美】新鲜美好。
3、【落英】落花。
4、【缤纷】繁多的样子。
5、【异】惊异,诧异。
这里是“对……感到惊异”的意思。
6、【欲穷其林】想要走到那片林子的尽头。
穷,尽。
7、【林尽水源】林尽于水源,意思是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
8、【仿佛】隐隐约约,形容看不真切。
9、【才通人】仅容一人通过。
才,仅仅、只。
10、【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开阔敞亮。
11、【俨然】整齐的样子。
12、【属】类。
13、【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
阡陌,田间小路。
14、【相闻】可以互相听到。
15、【悉】全,都。
16、【黄发垂髫】指老人和小孩。
黄发,旧说是长寿的特征,用来指老人。
垂髫,垂下来的头发,用来指小孩。
17、【乃】于是,就。
18、【具】详细。
19、【要】同“邀”,邀请。
20、【咸】全、都。
21、【妻子】妻子儿女。
22、【绝境】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23、【遂与外人间隔】于是就同外界的人隔绝了。
述、于是、就。
间隔,隔绝、不通音讯。
24、【乃】竟然,居然。
25、【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
26、【为具言】向(桃花源中人)详细地说出。
为、对、向。
27、【叹惋】感叹。
28、【延】邀请。
29、【语云】告诉(渔人)说。
30、【不足】不值得,不必。
31、【便扶向路】就顺着旧路(回去)。
扶,沿着、顺着。
向,先前的。
32、【志】做记号。
33、【及郡下】到了郡城。
及,到。
郡,指武陵郡。
34、【诣)】拜访。
35、【规】打算,计划。
36、【未果】没有实现。
37、【寻】随即,不久。
38、【问津】问路。
这里是“访求、探求”的意思。
津,渡口。
二、重点句子翻译:1、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翻译:沿着小溪划船,往前行,忘记了路程的远近。
2、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翻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溪水两岸几百步以内,中间没有别的树木,花和草鲜嫩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
渔人对此感到非常惊异。
3、复前行,欲穷其林。
翻译:又向前划去,想走到那片林子的尽头。
4、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翻译:土地平坦宽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土地,美好的池塘,桑树竹林之类。
5、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翻译:村里面的人,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男女女的衣着装束完全像桃花源外的世人。
6、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翻译:就把渔人请到自己家里,摆酒杀鸡做饭款待他。
村里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客人,都来打听消息。
7、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翻译: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率领妻子儿女和同乡人来到这个与外界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了,于是就同外界的人隔绝了。
8、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翻译: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
9、不足为外人道也。
翻译:不值得对外界的人说啊!10、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翻译:出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沿着先前的路回去,(一路上)处处标上记号。
三、课内简答题:1、写两个出自《桃花源记》的成语:世外桃源、豁然开朗、怡然自乐。
2、第一段带有神秘色彩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答:暗示将会出现奇境,为渔人进入桃花源渲染气氛,也为桃花源的美好作铺垫。
3、桃源人听到渔人叙述外界的变化后,为什么“皆叹惋”?答:外界变化大,社会黑暗,战乱频繁,人民生活痛苦,长时间与世隔绝。
4、当渔人离开时,桃源人为什么嘱托“不足为外人道也”?答:桃源人心存戒心,想保住这个绝境,避免战乱,不想让外人知道,打扰了他们平等、自由、幸福的生活。
5、桃源人“不复出焉”的原因是什么?答:桃源人居住在与世隔绝的地方,过着平等,自由,安定,富足的生活,不愿饱受战乱之苦。
6 、渔人离开桃源后。
“便扶向路”又“处处志之”,而后来的人“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
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答: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让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似无,似真似幻的所在,暗示桃花源是一个虚构的社会,是不存在的。
7、作者笔下的桃花源具有怎样的特点?答:自然环境优美,民风纯朴,热情好客,生活富足,没有阶级压迫,没有剥削,没有战乱之苦。
8、作者陶渊明在本文中寄托了怎样的一种社会理想?这种社会理想在当时的条件下能否得以实现?答:理想的社会:没有阶级,没有剥削,没有战乱,自给自足,和平恬静的社会。
作者这一社会理想,在客观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要求,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在阶级社会中也只能是一种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B卷:能力提升四、理解性默写:①、描写桃花林草美花繁的句子: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②、从环境的角度写桃花源美的句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③、描写桃花源人生活、精神状态的句子: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④、桃花源人“遂与外人间隔”的原因: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⑤、表明桃花源与外界间隔之久的句子是: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⑥、表明桃花有人甘愿过隐居生活,不希望被外界打扰的句子是:不足为外人道也。
⑦、表现社会环境平静的句子是: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⑧、描写桃花源人热情好客,民风纯朴的句子是: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⑨、表现桃花源人安居乐业的句子是: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五、文言知识积累:1、指出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并解释:①芳草鲜美..:古今异义,新鲜美好。
②妻子..邑人:古今异义,妻子儿女。
③来此绝境..:古今异义,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④无论..魏晋:古今异义,不要说,更不必说。
⑤阡陌交通..:古今异义,交错相通。
⑥不足..为外人道也:古今异义,不值得,不必。
⑦各复延.至其家:古今异义,邀请。
⑧便扶.向路:古今异义,沿着、顺着。
⑨渔人甚异.之:意动用法,“对……感到惊异”。
⑩复前.行:名词作状语,向前。
⑪欲穷.其林:词类活用,形容词用作动词,穷尽,走到尽头。
⑫处处志.之:词类活用,名词用作动词,做标记。
⑬未果.:词类活用,名词用作动词,实现。
⑭便要.还家:通假字同“邀”,邀请。
2、一词多义:乃:①见渔人,乃.大惊:于是,就。
②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竟然。
为:①武陵人捕鱼为.业:动词,作为。
②不足为.外人道也:介词,对。
寻:①寻.向所志;动词,寻找。
②之:①②③④⑥⑦其:①②③舍:①②遂:①遂迷:终于,竟,竟然。
②遂与外人间隔:于是,就。
得:①便得一山:出现。
②得其船:找到。
3、判断文言句式:①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判断句。
②林尽水源。
省略句,省略介词。
林尽(于)水源③便舍船,从口入。
省略句,(渔人)便舍船。
④问所从来,具答之:省略句,问(其,渔人)所从来,(渔人)具答之。
⑤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省略句,(村人)便要(渔人)还家,六、选择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B )A.欲穷.其林所识穷.乏者得我与B.悉.如外人悉.以咨之C.停数日,辞.去蒙辞.以军中多务D.未果,寻.病终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解析】A穷尽;贫困。
B都;都。
C告别,告辞;推辞。
D不久;寻找。
2.下面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B )A.便舍船 shè屋舍俨然shěB.为外人道wèi 捕鱼为业wéiC.男女衣着zhuó便要还家yàoD.与外人间隔jiàn 此中人语云yǔ【解析】A便舍船 shě屋舍俨然shèC便要还家yāo D此中人语云yù3.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 B )A.便舍船,从口入.竭其庐之入.(《捕蛇者说》)B.复行.数十步行.深山巨谷中(《送东阳马生序》)C.屋舍.俨然舍.生而取义者也(《鱼我所欲也》)D.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解析】A进入;收入。
C名词,“房屋”;动词“舍弃”。
D的;到……去。
4.下面句子不是省略句的一项是( A )A.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B.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C.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D.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解析】B(村中人)见渔人,问(渔人)所从来。
C(渔人)及郡下。
D此人一一为(桃花源中人)具言所闻。
5.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武陵人/捕鱼为业 B.问/今是何世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D.后遂无问/津者【解析】D后/遂无问津者6.对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B )A.遂与外人间隔(隔断,隔绝) B.阡陌交通(互相通达)C.乃不知有汉(副词,竟,竟然) D.不足为外人道也(介词,对、向)【解析】B古今异义,交错相通。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古今义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D )A.阡陌交通..邑人来此绝境..,鸡犬相闻B.率妻子C.中间..力拉崩倒之声D.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解析】ABC都是古今异义。
D古今同义。
8.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阡陌交通.交通:交错相通B.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延:邀请C.不足.为外人道也足:值得 D.处处志之志:标记【解析】D名词用作动词,做标记。
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A.无论..,寻病终(没有实现)..魏晋(不管) B.未果C.寻.病终(不久) D.后遂无问津..者(探访)【解析】A古今异义,不要说,更不必说。
10. 对下面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D )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B.便要还家(通“邀”,邀请)C.便扶向路(沿,顺着)D.寻病终(寻找)【解析】D不久。
11.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 )A.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舍都是同一样式,很相像。
)B.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他们问起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代,更不必说魏朝晋朝了。
)C.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老人和小孩都充满喜悦之情,显得心满意足)D.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村里人嘱咐他道:“这个地方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啊。
”【解析】A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舍整整齐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