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学》第五章进入与退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进入壁垒的分类




色罗普:“无意的”进入壁垒和“策略 性的”进入壁垒 冯· 威泽克:结构性进入壁垒和策略性进 入壁垒(进入阻止) 策略性进入壁垒日益成为主导形式。
5.1:阻止进入的代价
(三)进入壁垒的结构性因素

1、规模经济

规模经济壁垒的高低取决于: ①市场容量OM的大小; ②最小有效规模产量OB相对于OM的大小; ③产量小于OB时平均成本曲线斜率的大小。
不提高成本
进入者
不进入
进入 (40, 40)
图5-6 提高成本博弈的扩展式
(四)影响未来的需求结构


在位者也可以通过策略性行动来影响未来的需 求结构,使进入者在进入后很难获得足够的市 场份额来保证从进入中获利,从而使潜在进入 者选择不进入。 在位企业影响未来需求结构的策略性行为
(1)产品扩散策略 (2)提高转换成本 (3)利用长期契约锁定产品需求
P
B H I C
G
F
E
D
图5-3 自由进入和福利
返回
第二节 策略性行为、进入和退出


策略性行为是寡占市场中企业通过对影 响竞争对手选择的资源进行投资从而改 变竞争环境的行为。 一、进入阻止
进入阻止是在位企业通过其策略性行为设置的 进入障碍。常见的进入阻止策略能力:过度
生产投资、干中学(learning by doing)、 提高竞争对手的成本、影响未来的需求 结构。

狭义和广义的解释
二、国际战略联盟的类型
1.长期合同 2.合同性的合作 3.合作性的协会 4.非股权联营(nonequity consonia) 5.股权合资企业
第五章 进入与退出
学习目标 读完本章,你需要了解和掌握以下内容:
1.进入壁垒及其福利分析。 2.厂商在什么情况下能够从策略性行为 中获益。 3.竞争政策是否应该禁止所有的策略性 行为。 4.国际战略联盟的内涵和类型。

第一节 市场结构、进入壁垒和福利分析
第二节 策略性行为、进入和退出 第三节 国际战略联盟
三、兼并


(一)兼并的理论分析 成本降低效应、协同效应 (二)兼并浪潮产生的原因 外生原因和内生原因
返回
第三节 国际战略联盟

一、国际战略联盟的内涵 国际战略联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企业或 跨国公司为了实现特定的战略目标而结成的合作 伙伴关系,它是企业之间达成的超出正常的市场 交易,但又未达到合并程度的一种合作模式。
(一)过度生产能力投资
边 际 成 本
进入者的边际成本
在位者的边际成本
过度生产能力 Q1 Q2
产量
图5-4 过度生产能力投资
(二)干中学
平 均 成 本

ATC
累计产量:

图5-5干中学
(三)提高竞争对手的成本
进入 进入者 提高成本 不进入 (50, 0) (100, 0)
(0,-10)

在位者
第一节 市场结构、进入壁垒和福利分析
一、进入成本与市场结构
(一)一个简化的模型分析 假设:市场达到均衡时,每一企业的利润 为 ,当此利润为0时, ac 2
( n) S ( n 1 ) F
n (a c)
S 1 F
进一步讨论:
1、市场规模和集中度
企业数量是市场规模的增函数(市场规模直接由S决定或间 接由a决定),是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二者的减函数(F和c)。 在位企业的均衡数量变化程度小于市场规模的变化程度。


案例5.2 烟草业掠夺性定价的证据
(二)捆绑销售和搭配销售



属于非掠夺性定价 1、捆绑销售 将可分离的产品或服务捆在一起向买方出售。捆绑销 售使企图进入的竞争对手必须在捆绑式产品的每个组 件上都发展生产能力,而不能专门化经营,由此提高 了进入壁垒。 2、搭配销售 指经营者利用其经济和技术的优势地位,违背顾客的 意愿,在向顾客供应一种商品或服务的同时,又要求 其购买另一种商品或服务(搭售品)。 购买或实施的理由:可提高效率;可以避开价格管制; 暗中给予价格折扣;给予质量保证。

2、最小有效规模与集中度
F q MES (c ' c )

3、规模经济和集中度
AC / MC
此比率大于1,即如果平均成本大于边际成本,则存在 规模经济,反之,则存在规模不经济。
F 1 AC F q 1 MC c cq


最小有效规模越大,集中度越高;规模经济程度越高, 集中度越高。
二、掠夺
假如在位垄断者借助进入壁垒或通过进入阻止策略仍 不能阻止新企业的进入,它还可以通过迫使对手退出 来获得垄断势力。 主要有掠夺性定价和非价格掠夺策略两类形式。 (一)掠夺性定价理论 包括芝加哥学派理论和后芝加哥学派理论。两者对于 信息的假定不一致。 芝加哥学派认为掠夺性定价非理性、不符合厂商的长 期利润最大化目标;后芝加哥学派理论通过引入信息 不对称、认为掠夺性定价是厂商理性行为。
(二)外生进入成本和内生进入成本


现实中往往企业的数量并没有随市场规 模的增加而相应增加。一个合理的解释 是,一个更大的市场吸引企业进行更大 的投资。即使没有价格竞争的效应,企 业数量的增加也远小于市场规模的增长 幅度。 案例
二、进入壁垒


(一)进入壁垒的概念
所谓进入是指在某一产业内出现新的卖者(企业)。潜 在进入者会关注在进入某一有利可图的产业时所遇到的困 难和障碍,即进入壁垒。 研究者对于进入壁垒的不同定义: 梅森(Mason)和贝恩(Bain) 的SCP范式解释 施蒂格勒(George J. Stigler)强调产业内在位企业相对于寻 求进入的企业享有成本上的优势。 色罗普(Salop) 的博弈论分析 把超额利润和高集中度作为进入壁垒的判断标准。
2、绝对成本优势 绝对成本优势是指在位企业在任一产量水平下 的平均成本都低于潜在进入者。
平 均 成 本
D(P) 进入者的平均成本
P2
P
在位者的平均成本
P1
O
图5-2 绝对成本优势
产量
3、必要资本量 4、网络效应 5、产品差异化 6、政策法律制度

三、进入壁垒与社会福利


Leabharlann Baidu
从效率增长和产业技术进步的角度来看,适度的 进入壁垒和产业集中度可能有利于技术创新和产 业技术进步,因此,从长期看进入壁垒对社会福 利有双重效应。 完全竞争理论表明,如果满足自由进入和其他一 些条件,则长期竞争均衡将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但是如果完全竞争的其他条件不满足(比如企业 不是价格接受者),自由进入不一定会改善资源 配置效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