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武术意识在高校武术教学中的引领作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析武术意识在高校武术教学中的引领作用

本文在阐述武术意识概念与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武术意识的教学内涵和培养途径,探讨了武术意识在高校武术教学中的引领作用,主张将培养大学生的武术意识贯穿于高校武术教学过程的始终。

标签:武术意识;高校武术教学;引领作用

高校武术课程是许多大学的基础体育课内容之一,或是选项课的项目之一。武术课以套路的形式对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承与对高校大学生健身、校园文化的丰富具有特殊作用。但是许多高校武术课的套路教学主要围绕着动作完成度进行教学与练习,考核评价大学生的则是看能否较规范完成一套武术动作为标准,或是由于师资等客观原因,不能很好的在套路教学形式中体现武术意识的内涵。套路运动教学“体操化”现象的出现,很大原因是体育教师没有抓住套路教学中灵动的武术意识,不能很好体现武术项目的本质特点。作为高校武术课的主导者,我们首先要理解和把握武术动作中的意识内涵,明确武术教学的目的不是简单的体操化运动,而是通过对大学生的套路教学形式进行的武术意识的塑造和审美体验过程。

一、武术与武术意识概念的教学界定

武术是以技击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搏斗的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1]大学生通过高校武术课这一窗口对武术的概念有了

切身的体悟,产生各种角度不同的认知体验,并被赋予许多口头理解:艺术化了的套路形式、武林绝技的探秘历程、修行内功的武者、企望不及的难度加分、金庸剑侠的落差、武学武道的发扬、地方门派拳种的归属……这些都体现了当代大学生个性化的心理需求和武术教学时尚化的现代趋势。在高校武术教学中的武术意识则是指通过武术套路练习这一特有的运动形式来体现大学生个人对武术技术内涵的“理解-处理-升华”的心理过程。武术意识的培养问题需要深人研究,武术教学中怎样培养武术意识,这是直接关系到武术教学质量的一个根本性的问

题。[2]

二、武术意识的教学内涵和特征

套路运动的产生背景即一招一式的实战经验的动作练习,为了方便记忆与传承美化等现实需要,便被艺术化地串联组合形成了套路的运动形式。经过数代传承改编创新,现代保留的套路已经和初创时大相径庭了。但是这些技击动作依然是传统武术保留下来的演变基因。所以说,武术意识的第一个教学层面便是体现攻防的格斗意识,在教学中,教师对武术技术动作的攻防含义需经过”拆招”进行

讲解的教学步骤,首先要使大学生们明白这些技术有什么攻防用途,以及这些技法的艺术化处理。武术意识的第二个教学层面便是体现“精、气、神”的技术意识,即“内”的方面,武术的项目特点便是“形神兼备”、“内外兼修”。针对套路的“内”是指大学生对武术技术的内化过程,只有对套路风格劲力不断地的个性化诠释,才能练就出真正属于自己的拳。武术意识的第三个教学层面便是体现武学意识,对技术不断完善的精益求精的“学问”态度,大学生的学习层次与心理需求较高,对套路内涵认知水平,审美情趣都是教学当中需要教师注意激发的方面,尤其是激发对他们自身武技自我升华的境界追求。将神秘的武术技术传承当成中华武学文化来发展,探寻武术发展的兴衰,更加切合大学生的理论层面的理解优势,更能激发大学生的探究精神和敢于担当的社会责任感。

三、武术意识的高校武术课上的培养途径

1、以示范体现武术意识是引领基本动作教学的起点

武术意识发展到现在,早已超脱了攻防技术的要求,受戏剧艺术表演的影响较大,戏剧是一项综合性的表演艺术,其中的“打”是武戏,而武戏则集中地反映

了武术在戏剧表现中运用。[3]武术意识蕴涵于套路的各个方面,但又

无法作为独立内容来讲解学习,培养的途径首先要在武术基本技术练习当中来体现武术意识,教师对每一个武术动作的示范都要做到清晰到位,形神兼备。例如:初级长拳的虚步亮掌动作,要在体现技术协调的同时,更要突出“亮”的技术特征和意识到位的感觉。这样,大学生建立的技术表象过程当中,便有了一下子模仿不来又急于扑捉的东西,便是武术意识的初步感知。一般在初学套路时,要强调动作的“形似”,到粗略掌握套路后,再追求“神似”。教师要善于抓住大学生武术的意识培养点,以潇洒的技术来体现的武术感觉来吸引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展开武术套路教学练习的各项内容。

2、拆招讲解是武术攻防意识的培养前提

套路运动就整套技术而言,主要的动作仍然是以踢、打、摔、拿、击、刺诸法为主,每个动作都有其特定的攻防含义,大学生真正理解武术动作的内涵是武术意识学习的前提。作为高校武术教师一定要做“明师”,既要能精练拳路,又要明白拳理,讲解动作的攻防含义,通过形象化、口诀化和术语的讲解,使拆招的技术学习过程在课堂上变得生动活泼起来,使学生产生积极主动的倾向,学习者

会积极地进行有意义的生成活动。[3]让学生充分体验到攻中有防、防

中有攻的乐趣,从而使大学生对套路技术的完整概念和技术动作过程中的意识有了感性认识,有了“假想敌”的目标,利于表现“拳打八方之敌”的套路感觉。另外,在讲解示范当中,要抓住武术技术动作的关键环节,体现技术劲力要求。

3、呼吸与动作的配合是武术意识的培养重点

武术动作中非常讲究气息的调节,例如太极拳,讲究意念引导动作,气沉丹

田,心静体松,重在内壮,把拳术中的手、眼、身、步的协调配合与导引、吐纳

有机地结合起来,这就使太极拳成为内外统一的拳术运动。[1]在教学

中教师要形象地说明呼吸与动作的配合技巧,体会每一动作的“用意不用力”、“意识引导动作”的技术规律。例如:二十四式太极拳的教学过程中对套路的演练时,呼吸要求“均匀”、“平稳”,以利于和重心水平移动的动作规律相结合,并逐步做到了“意到气到”“内外合一”与神、意、气、劲、形相统一的、有序的完全拳势呼吸。

4、课堂讨论练习是武术意识的提升途径

武术课的课堂讨论练习环节是技术问题解决的重要途径,也是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切磋提高的交流机会。针对套路学习过程中的问题要不断纠正错误,培养技术细节意识;在对套路练习中的问题应抓住“风格、劲力、节奏”的教学方面,并结合个人特点来培养个性化的演练意识。教师要擅于抓住教学问题以武术文化的层次来提升大学生的认识境界,以武术规则的角度来甄别动作与套路演练的水平,抓住大学生课堂上表现欲的心理特征,以教学艺术的高度组织进行教法示范比较,这样才能体现积极练习的效果。另外,高校武术教学,既是展示武术美的过程中,同时也是培养大学生对武术美欣赏意识的过程,学生投来羡慕的眼光,教师也应回以欣赏的眼光对待学生的技术表现,也是武术教学的策略之一。

四、结论与建议

1、武术意识体现了武术项目内在的规定性,在高校武术教学中表现为引领套路技术学习的标尺作用,探讨教学中武术意识的学习,有利于大学生提高对武术的认识境界。

2、培养大学生的武术意识应贯穿于高校武术课的始终,教师应不失时机的把武术意识的教学方面和大学生的认知规律、技能形成的各个阶段结合起来,以武术课教学的各个组织环节为途径来把握武术意识的教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