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人教版植树问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树问题》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植树问题》,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五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本节课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属于“数与代数”领域,本节课的学习有助于初步建立数学模型。

二、说学情

五年级学生能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具有空间想象能力,在运用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方面仍然具有一定不足,因此需要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讲解。

三、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发现并理解两端都栽树的植树问题中间隔数与棵数的关系,这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画线段图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初步培养学生探索解决问题有效方法的能力。这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学会解决实际问题的植树模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相关,培养学生模型思想的核心素养。

四、说教法学法

本节课将采用小组合作、自助探究、建立模型等方法进行教学。

五、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共有五个环节

一、判一判

我会创设一个趣味情境:“学校里要举行运动会,一共有100米的距离需要用警示线将教学区隔开,每5米就需要一个隔离桩(板书),两端都需要放置,这时有两名同学的争吵声引起了老师的注意。小邵同学脱口而出,这还不简单只需要20个就够了。而小敏却不同意他的说法,坚持认为需要21个。同学们,你们能帮老师判一判谁是正确的吗?”此时我会引导学生来当裁判,选一选谁的答案才是正确的。

这一环节通过创设趣味情境,引起学生的探求欲望,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充分准备。

二、试一试

首先,我会向学生提出自主探究计算。三分钟后,学生无法解决这个问题。我会顺势提出,解决困难问题前,可以先通过简单的问题开始思考。分组讨论,如果距离变为20米时隔离桩的数量是多少。(板书)

这一环节中,引导学生从简单的情况入手解决复杂的问题,渗透简单的化归思想。

三、画一画

接着,继续小组谈论验证方法,预设会出现画示意图,或画简略图等方法,让学生上台展示,并对正确的小组加分奖励。学生通过对比发现线段表示更为简单明了。此时进行讲解,线段表示长度,间隔点表示隔离桩,叫做线段图。这时,让学生用线段图的方法,画出30米,50米长度的隔离桩情况。(板书30米,50米的线段图)

四、想一想

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画线段图能力后,将线段图与示意图一一对应,经过全班观察讨论得出:隔离桩数量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为隔离桩数=间隔数+1。

这一环节中,初步总结公式建立起对一条线段两端都放置这类问题的数学模型,在重难点得到突破的同时,增强学生对隔离桩模型的理解能力。

五、练一练

最后,在学生掌握隔离桩的计算方法之后,我会提出,如果在200米道路两旁每隔5米

种植树木(两端都种植)时,需要多少棵树?当200米的马路旁边每隔5米需要安装路灯,两端同时需要安装时,需要多少根柱子?小组讨论并画出线段图。讨论发现,在这样的情况下,画出的线段图与隔离桩问题的线段图可通用。由此总结:当出现一条线段两端都放置的问题时,都可用线段图的方法一一对应并计算,这样的问题我们统一叫做《植树问题》(板书)。

这一环节,通过隔离桩问题的解决,进行拓展延伸,巩固学生对数学模型的理解和灵活运用。

以上就是我的板书设计,力求结构清晰,重点突出,一目了然。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