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2018年青年教师说课比赛系列—高中物理: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之间的关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 控制?
【诱学导思】
1、怎样测量物体的加速度? 2、如何为运动的物体提供一个恒定的外力?又 如何测出这个外力呢?
a.通过测质量来间接地测力。
b.用数显拉力传感器来直Hale Waihona Puke Baidu地测外力。
启 发
探究实验方案
确定实验方案
选择实验器材
制定实验步骤
完善实验方案
①平衡摩擦力 ②M小车>>m钩码
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小组成员的相互协作培养学生团 队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①使学生掌握控制变量法、图象法的使用; ②组织实验方案的探究与指导实验操作。
2、教学难点
①实验方案的设计与实验操作的指导; ②实验结果的分析并得出实验结论。
教法设计
教学策略
将学生分成两人为一实验小组。两个实验小 组为一讨论小组,在实验中设置若干小问题, 引导学生完成实验的探究过程,其中穿插适当 的探究性讨论,边讨论边实验,通过对实验结 果的交流讨论,最后对知识的理解达到共识。
五、分析论证,得出结论
a
0
F
a
结论:
0
m
a
加速度与力成正比,
与质量成反比。
0
1/m
学习了哪些内容? 掌握了哪些方法? 有哪些需要改进的方面? 希望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教学反思
1、成功之处
一、本节课能遵循教学规律,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有层次 地组织教学,进而突出了教学重点和难点。
二、通过视频引入新课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利用CAI课件的辅助,引导学生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并总结出实验结论; 四、在探究过程中,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参与程度与认知程度。 使学生能在科学探究的海洋中,增强参与意识,展现学习的积极性、 主动性,最终达到了学有兴趣、学有所得的目的,实现了本堂课的 教学目标。
教学器材
1、教学辅助设备
多媒体视频、PPT课件、EXCEL、CAI软件
2、学生分组实验器材
探究包①:气垫导轨、滑块、光电门、钩码、电 子秤等;
探究包②:一端带有滑轮的长木板、小车、打点 计时器、钩码等。
教学过程的六个环节
引入新课
猜想与假设
教 学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分析论证,得出结论
评估与反思
一、引入新课
飞机、汽车、摩托车赛跑
二、猜想与假设
加速度与哪些因素有关呢?请举例说明。
自行车刹车
反超载
跳水运动员
猜想:加速度大小与力、质量有关。 与速度无关。
三、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实验方法?
控制变量法
1、保持物体的质量不变,测量物体 在不同的力作用下的加速度,分析 加速度与力的关系;
2、保持物体所受的力不变,测量不 同质量的物体在该力作用下的加速 度,分析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高中物理说课
课题: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之间的关系
说课者: 永春一中 陈培镇
2010年3月
教材分析
新课程提倡探究性教学模式,而本课题正是一个典型 的探究性实验,实验安排在学习牛顿第二定律之前,对于 学生来说,比验证性的实验难度要大,对本节教材主要做 以下两点分析:
1、从教材前后联系来看,本节内容具有承上启下的 作用,上一节学习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及质量 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因此,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 关系是认知过程的必然,这一节又是《牛顿第二定律》的 实验和理论基础,对下一节的学习非常关键。
2、不足之处
大班授课,学生人数多,高效率、全方位地组织教学方面仍需改 进和加强。
2、从教材内容来看,本节课涉及到控制变量法、图 象法,是高中物理实验重要的研究方法。
学情分析
1、具备的学科知识分析
学生已经知道加速度的物理意义,知道力是改变物 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及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但学 生对加速度与力、质量关系的理解只是简单的定性关系。
2、学生能力分析
学生已经基本掌握探究性实验的研究方法,在本实 验中,老师只要作一些必要的指导,学生都能完成实验 操作及数据处理。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能通过实验探究得出物体的加速度与所受的外力成 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②要重视学生实验技能的提高,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和 设计实验的能力。
2、探究过程与方法 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在探究过程中渗透控制变
量法、图象法等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使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喜悦,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