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学期末考试重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期末考试重点
第一章
土壤:土壤是地球陆地表面能生长绿色植物的疏松表层
土壤的主要功能:一、生产功能—人类农业生产的基地二、生态功能—陆地生态系统的基础三、环境功能—环境的缓冲净化体系四、工程功能—工程基地与建筑材料五、社会功能—支撑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最珍贵的自然资源。
土壤的特性:土壤资源数量的有限性;土壤资源质量的可变性;土壤资源空间变异及相对固定性。
土壤学的几个学派:农业化学土壤学派;地质土壤学观点(土壤是岩石经风化而形成的地表疏松层,即岩石风化的产物);土壤发生学派(五大成土因素:母质、气候、生物、地形、时间)
第二章
土壤是独立的
土壤矿物质是土壤的主要组成物质,占95%-98%,其余为土壤微生物体占5%以下。
土壤矿物分原生矿物和次生矿物,原生矿物:直接来源于母质的矿物,次生矿物有原生矿物分解转化而成,以结晶层状硅盐黏土矿物为主,其黏土基本结构但我是硅氧四面体和铝氧八面体。
同晶替代:指组成矿物的中心离子被电性相同,大小相似的离子所替代而晶格结构保持不变的现象。
土壤黏土一般以带负电荷为主的原因:土壤黏土矿物常发生同晶替代作用,其中同晶替代最普遍的是晶体中的中心离子被低价的离子代替,正是这种作用导致了土壤黏土矿物一般带负电荷。
土壤有机质:指存在于土壤中的所有含碳的有机物,它包括了土壤中的各种动植物残体,微生物体及其分解和合成的各种有机物质。
有机质的碳氮比对其在土壤中分解速率的影响:当C/N降至25:1以下,微生物不再利用土壤中的有效氮,相反由于有机质较完全的分解而释放矿质态氮,使得土壤中矿质态氮的含量比原来有显著的提高。
有机土壤:耕层含有机质20%以上的土壤,20%以下的叫矿物土壤。
土壤腐殖质:除未分解和半分解的动植物残体及微生物以外的有机质总称。
有机质的矿化过程:
影响土壤有机质分解和转化的因素:温度、土壤水分和通气状况、植物残体的特性(C/N)有机质在土壤肥力上的作用:1、提供植物需要的养分2、改善土壤肥力特征(物理、化学、生物性质)
土壤在生态环境上的作用:1、有机质与重金属离子的作用2、有机质对农药等有机污染物的固定作用3、土壤有机质对全球碳平衡的影响。
根际:通常指直接收受植物根系影响的土壤区域。
第三章
根土比:R/S R为根际系统中微生物的数量,S为非根际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R/S的值越大,说明根际效应越大。
根际效应:根际环境对微生物的影响一般称为根际效应。
土壤生物:土壤生物是土壤具有生命力的重要部分,主要包括土壤微生物、土壤动物及高等植物根系。
第四章
土壤水的类型:吸湿水(又叫紧束缚水,不能被植物所利用);膜状水(部分可以被植物所利用);毛管水(大部分被植物所利用);重力水和地下水。
凋萎系数:指植物产生永久凋萎时的土壤含水量,表示植物可利用土壤水的下限。
田间持水量:天健持水量指降雨或灌溉后,多余的重力水已经排除,渗透水流已降至很低或基本停止时土壤所持的水量。它是大多数植物可利用的土壤水上限。
土壤空气的组成与大气的区别:1、土壤空气中的CO2含量高于空气中的CO2含量 2、土壤空气中的O2含量低于大气中O2中的含量 3、土壤空气中水汽含量一般高于大气中的水汽含量 4、土壤空气中含有较多的还原性气体。
土壤通气性与植物生长的关系:土壤通气性对土壤发育和植物的生长有着重要的作用,影响到土壤中还原状态和养分的转化以及生物活动的进行,影响植物根系的发育,植物根系正常呼吸作用,影响良好土壤必须的生物过程。
第五章
母质:风化壳的表层,是原生基岩经过风化、搬运、堆积等过程于地表形成的一层疏松、
年轻的地质矿物质层,它是形成土壤的物质基础,是土壤的前身。
母质分类:残积母质、运积母质。
母质对土壤形成的影响:母质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影响成土过程的速度、性质、方向对土壤的物理性质影响很大。
富铝化:实质上是在风化成土过程中,由于矿物的水解作用,形成弱碱条件,随着硅的大量流失而造成铝在土壤中的富集过程。
土壤剖面的三层:A层淋溶层 B层淀积层 C层母质层
第六章
土壤的密度平均值:2.65g/cm3
计算土壤空隙度
第八章
土壤胶体电荷的种类:永久电荷,起源于矿物晶格的同晶替代;可变电荷,随PH的变化而变化,来自质子化或脱质子。
土壤阳离子交换量(CEC)指土壤所能吸附和交换的阳离子交换量。单位cmol(+)/kg。盐基饱和度(BS):=交换性盐基[cmol(+)/kg]/阳离子交换量[cmol(+)/kg]*100%
盐基饱和度>=80%很肥沃的土壤,50%`80%的土壤为中等肥力水平,低于50%的土壤是不肥沃的。
第九章
土壤的酸化过程:土壤酸化过程始于土壤溶液中的H+,土壤溶液中的H+和土壤胶体上被吸附的盐基离子交换,然后盐基离子遭雨水的淋失,并随之出现的交换性铝,形成酸性土壤。
第十章
施用NH4+肥时为什么要强调深施覆土和集中施用?
NH4+在浅土壤层会氧气氧化发生硝化作用而导致氮的流失。
土壤碳循环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关系:土壤碳循环与大气CO2浓度的关系,土壤通过呼吸作用每年释放的碳占大气碳交换总量的2/3。土壤碳循环与大气中CH4的浓度关系,土壤释放的CH4占全球每年进入大气的CH4的排放量32%。
土壤铵的硝化:土壤中的铵态氮在亚硝化胡硝化细菌作用下转化为硝态氮的过程称为硝化作用。
土壤反硝化作用:指在嫌弃条件下,硝酸盐在反硝化微生物作用下,还原为N2,N2O或NO 的过程。
第十一章
土壤背景值:未受人类活动影响的土壤本身的化学元素组成和含量。
土壤背景值的获得:
土壤背景值的意义:1、指导农田施肥2、土壤污染评价3、确定土壤环境容量4、环境医学和食品卫生。
土壤自净:指进入土壤的污染物,在土壤物质、有机质和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经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及生物化学反应过程,降低其浓度或改变其形态,从而降低甚至消除污染物毒性的现象。分物理自净作用,化学和物理化学自净作用,生物化学自净作用。
土壤污染:当人为活动产生的污染物进入土壤并积累到一定程度,引起土壤环境质量恶化,进而造成农作物中某些指标超过国家食品标准的现象,称为土壤污染。
土壤污染的预防:1、执行国家有关污染物的排放标准2、建立土壤污染检测、预测和评价系统3、发展清洁生产。
土壤污染的修复:生物修复技术、植物修复技术、化学修复技术、物理修复技术
第十四章
土壤退化:指土壤的数量减少或者质量下降。
土地退化:指人类对土地的不合理开发利用而导致土地质量下降乃至荒芜的过程。
我国土壤退化的类型:土壤侵蚀、土壤沙化、土壤盐化、土壤污染、土壤性质恶化、耕地的非农业占用。
土壤数量退化:具有现实农、林、牧业生产力的土壤面积减少。
土壤质量退化:土壤性质恶化、土壤肥力与环境质量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