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黄河》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初中地理黄河教案模板

初中地理黄河教案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了解黄河的基本概况,包括发源地、流经省份、注入海洋等。

- 掌握黄河各河段的主要特征,如上、中、下游的区别。

- 理解黄河的治理措施及其意义。

- 通过地图分析,培养学生的读图用图技能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能力。

- 通过案例分析和实地考察,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学生对黄河这一“母亲河”的热爱之情。

- 树立人地协调观念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黄河的地理概况,包括发源地、流经省份、注入海洋等。

- 黄河各河段产生灾害的原因,以及治理各河段的基本方案。

2. 教学难点:- 黄河各河段产生灾害的原因,以及治理各河段的基本方案。

- 通过地图分析,培养学生的读图用图技能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利用多媒体播放黄河风光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提出问题: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它有哪些特点?为什么被称为“母亲河”?2. 新课探究- 黄河的基本概况:- 展示《黄河流域水系图》、《中国政区图》等地图,引导学生回答黄河的发源地、流经省份、注入海洋等问题。

- 结合地形图,分析黄河流经的主要地形区,如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

- 黄河各河段的主要特征:- 通过展示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引导学生了解各河段的特点。

- 分析黄河各河段产生灾害的原因,如中游水土流失、下游河床抬高形成地上河等。

- 黄河的治理措施:- 介绍黄河的治理历程,如治理水土流失、修建堤坝、调整河势等。

- 讨论黄河治理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

3. 课堂活动- 小组讨论:分析黄河流域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 地图分析:通过读图,了解黄河各河段的水文特征。

4. 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黄河的重要性和治理的必要性。

- 引导学生关注黄河流域的环境保护,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

初中地理黄河课程设计

初中地理黄河课程设计

初中地理黄河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黄河的基本概况,包括地理位置、流经省份、主要支流等。

2. 使学生了解黄河流域的气候特征、地形地貌及其对河流的影响。

3. 帮助学生理解黄河流域的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及人文历史特点。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地理信息系统等工具分析黄河流域地理信息的能力。

2. 提高学生通过实地考察、资料搜集等方法,对黄河流域进行综合分析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黄河这条母亲河的热爱之情,增强保护水资源、生态环境的意识。

2. 培养学生关注国家地理大事,提高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初中地理学科课程,以黄河为主题,结合地图、实地考察等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对黄河流域地理特点的认识。

学生特点:初中生正处于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的年龄阶段,对地理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缺乏深入的认识。

教学要求:课程要求教师以生动形象的方式讲授黄河相关知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地考察,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和综合分析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具体、全面地了解黄河,提高地理学科素养。

二、教学内容1. 黄河基本概况:讲解黄河的地理位置、流经省份、主要支流、流域面积等基本信息。

相关教材章节:《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四章第一节“黄河的地理位置与流经省份”。

2. 黄河流域气候与地形:分析黄河流域的气候特征、地形地貌及其对河流的影响。

相关教材章节:《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四章第二节“黄河流域的气候与地形”。

3. 黄河流域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介绍黄河流域的自然资源分布、生态环境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相关教材章节:《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四章第三节“黄河流域的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

4. 黄河流域人文历史:讲述黄河流域的古代文明、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

相关教材章节:《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四章第四节“黄河流域的人文历史”。

5. 黄河治理与保护:探讨黄河治理的历史、现状及未来规划,强调水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性。

《黄河》中学地理教学教案

《黄河》中学地理教学教案

《滔滔黄河》教学案一、教材分析黄河流域知识信息多、容量大、空间概念强、重点集中,尤其爱国主义和国情教育的素材极其丰富。

黄河的问题较多,如果处理不当,易引起学生怒黄河、恨黄河,所以应该尽量用录像和教师的情感流露来感染学生,使其触景生情,情不自禁地为黄河的伟大和开发成就而惊喜,为黄河的灾难而忧思,为黄河的治理而出谋划策,从而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和实事求是等方面的教育。

二、学情分析初二学生对地理科有较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且他们对黄河并不陌生,从所接触的诗文、电影及有关的歌曲中,对黄河或多或少已有一定的了解,在前两节地形、气候的学习中,大多数学生也已经了解了地形、气候对河流的影响作用。

三、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1)能根据地图说出黄河的发源地、入海口、流经省区、地形区、主要支流及上、中、下游的分界点;(2)能分析黄河的主要贡献和存在的忧患。

2.能力目标(1)通过阅读地图,了解黄河的概况,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初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区域地理特征的能力;(2)通过报道、地图、图片及资料的分析,能够解释黄河各河段产生灾害的原因。

3.情感目标(1)通过分析黄河作为我国的“母亲河”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的奉献,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

(2)通过对黄河下游成为“地上河”原因的分析和黄河断流的情况分析,使学生认识到黄河的现状及黄河的危害,唤起学生对治理黄河、保护黄河的责任感。

四、教学重点:1、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的原因。

2、黄河的治理措施五、教学难点:1、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的原因及黄河水害的由来。

2、黄河的治理措施。

六、教学方法:针对初二学生的认知特点,应用媒体教学,激发学习兴趣,创造温馨环境,并安排学生进行实验活动,以活跃课堂气氛七、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同学们,你知道我们的母亲河是什么吗?我想一说到黄河,同学们的心情肯定是心潮澎湃,激情高昂,黄河作为我们的母亲河,她哺育了勤劳朴实的炎黄子孙,她孕育了悠久灿烂的东方文明,她一路欢歌,在中国的大地上画了一个巨大的“几”字。

八年级上册地理《黄河》教学设计

八年级上册地理《黄河》教学设计

八年级上册地理《黄河》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学生通过学习上一节长江,对学习河流的方法有一定的了解,本节教材主要从中国第二长河,“母亲河”以及黄河的忧患,根治黄河四方面概述了黄河的水文特征和治理。

本节的教学对学生今后学习我国的水资源,生态环境的保护等知识具有重要意义。

二、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由于具备了学习地理的一般方法,具有了一定的读图和分析能力,同时学生学过《长江》一课,对河流的学习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为学习本课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但学生未实地见到本课中提到的地上河,因而对其成因的分析及产生的危害和治理还不易掌握,需要在老师的帮助下探究完成。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读图,说出黄河的发源地、流经省区、注入的海洋、长度和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并了解黄河的开发利用状况。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读图用图能力,学会用地图等资料,说明黄河的基本概况;能解释黄河各河段产生灾害的原因以及治理的基本方案,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提高学生收集整理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黄河治理的案例,帮助学生初步形成因地制宜、兴利除弊的观念;逐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人地协调观念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不断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知道黄河的水文特征,了解治“黄”的关键,探究黄河开发和治理的措施。

难点:运用有关资料和已有知识储备,探究黄河下游成为“地上河”的成因和治理措施。

五、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六、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引入]用课件播放黄河景观视频,激昂的音乐伴着滚滚黄河水展现在学生眼前。

2、[教师过渡]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在古代就有许多文人墨客歌颂过它。

请同学们展示搜集的有关黄河的诗:3、[学生展示]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等等。

4、[师过渡]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我们的母亲河。

板书课题:黄河(二)新课学习1、[课件展示]黄河流域图,[师提问]“黄河的干流像什么形状?” [生]像个巨大的“几”字。

初中地理河流认识黄河教案

初中地理河流认识黄河教案

初中地理河流认识黄河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黄河的地理概况,包括源头、流经地区、注入的海洋等。

2. 掌握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及各自的特点。

3. 了解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如水土流失、污染等,并探讨其成因和治理措施。

4. 通过阅读地图和讨论活动,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辩证唯物主义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1. 黄河的地理概况,各河段的特点。

2. 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黄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对黄河有哪些了解?黄河为什么被称为我国的母亲河?从而导入新课。

2. 新课探究(1) 黄河的概况引导学生阅读地图,回答以下问题:1. 黄河的发源地和入海口分别在哪里?2. 黄河干流的长度和形状是什么?3. 黄河流经哪些省区?4. 黄河流经哪些主要地形区?5. 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在哪里?(2) 黄河的水文特征提问:为什么黄河被称为中国的第二长河,而不是第二大河?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和查阅资料,了解黄河的水文特征。

(3) 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1. 引导学生阅读地图,分析黄河流域的水土流失、污染等生态环境问题。

2. 探讨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如人类活动、自然因素等。

3. 讨论治理措施,如退耕还林、治理水土流失、加强污染治理等。

四、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黄河在我国地理、历史和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以及保护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 绘制黄河流域地图,标注黄河的发源地、入海口、上中下游分界点等。

2. 撰写一篇关于黄河流域生态环境问题的短文,分析问题成因和治理措施。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阅读地图、讨论活动等,使学生了解了黄河的地理概况和生态环境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辩证唯物主义观念。

同时,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深刻认识到保护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七年级地理上册《黄河》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地理上册《黄河》教案、教学设计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能对黄河的泥沙特性、治理措施等方面产生疑问。因此,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通过观察、实践、探究等方式,主动获取知识。同时,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将黄河相关知识融入课堂,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共鸣,提高学习效果。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3.教师通过讲述黄河的历史文化故事,激发学生对黄河的兴趣,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二)讲授新知,500字
1.教师简要介绍黄河的基本概况,包括流域面积、流经省份、发源地和注入的海洋等。
2.讲解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分析各河段的特点及形成原因,引导学生理解地形、气候对河流的影响。
3.详细解析黄河泥沙的特性,阐述泥沙对河流及周围环境的影响,教育学生关注河流生态环境。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1.教师展示黄河壮丽景观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哪条河流吗?它有什么特点?”
2.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黄河,它是中国第二长河,有着丰富的水资源和独特的地理特点。接下来,我们将一起走进黄河,探索它的奥秘。”
5.观察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观察身边的河流或湖泊,了解其生态环境,并对比黄河的特点。要求学生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记录观察过程和心得体会,字数不少于200字。(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2)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水利工程,了解黄河治理与开发的实际情况,增强学生的实践体验。
4.案例分析,拓展思维:
(1)通过分析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案例,引导学生关注环保问题,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2)结合我国在黄河治理方面的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5.总结反思,提升认识:

初中地理黄河教资教案

初中地理黄河教资教案

初中地理黄河教资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说出黄河的发源地、注入的海洋以及上、中、下游的划分;了解黄河流域的水系特点;掌握黄河流域的地理概况和各河段产生灾害的原因;了解治理黄河的基本方案。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地图和讨论活动,学生能够提高读图用图的技能和综合分析问题的技能。

3.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人地协调观念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黄河的地理概况,黄河各河段产生灾害的原因,以及治理各河段的基本方案。

教学难点:黄河各河段产生灾害的原因,以及治理各河段的基本方案。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运用情境导入法,播放中央电视台黄河调水调沙特别报道的声像资料。

并在大屏幕上展示资料中,白岩松说的话:如果把黄河比作我们的母亲河,母亲病了,我们要对她进行治疗,经过一段时间,黄河会治好了病,又美了容。

并设置问题:为什么要对黄河进行治疗?期间又有那些措施呢?顺势导入新课。

二、新课探究1. 黄河的概况作为黄河的医生,想要了解黄河的病况和病因,首先要了解黄河的基本概况。

通过展示《黄河流域水系图》《中国政区图》《中国气候类型的分布图》,请学生回答并思考:(1)黄河发源于哪里?注入哪个海洋?上、中、下游又是如何划分的?主要支流有哪些?2. 黄河流域的水系特点让学生阅读黄河流域水系图,引导学生分析黄河流域的水系特点,如流域面积、河流长度、流域地形等。

3. 黄河各河段的地理特征让学生阅读相关地图,引导学生分析黄河各河段的地理特征,如上游的青藏高原、中游的内蒙古高原、下游的华北平原等。

4. 黄河各河段产生灾害的原因及治理方案让学生阅读相关地图和资料,引导学生分析黄河各河段产生灾害的原因,如上游的水土流失、中游的沙漠化、下游的洪水泛滥等,并了解治理各河段的基本方案,如修建水库、植树造林、加固堤坝等。

三、课堂小结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包括黄河的地理概况、黄河各河段的地理特征、黄河各河段产生灾害的原因及治理方案等。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黄河》优秀教案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黄河》优秀教案

黄河引言1.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请一学生朗诵《黄河颂》“啊,黄河!你是我们民族的摇篮,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

……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全文见参考资料]2.黄河——举世闻名的“害河”宣读史料记载:解放前的2000年间,黄河溃堤决口1591次,较大改道26次。

提前看黄河泛滥图,北面殃及海河,经海河大沽口入海,南面曾夺谁入江,这条变化无常的大河,滚滚浊流不知冲毁了多少良田沃土,吞噬了多少生命财产。

3.我们将怎样看待黄河的“功”与“过”呢?一、中国第二长河1.读“黄河水系图”找出:(1)发源地;(2)流经省、自治区;(3)源头卡日曲和支流渭河、汾河;(4)划分上、中、下游的河口、旧孟津及所在的省区;(5)注入海洋。

2.编顺口溜,背记流经省区建议:“巴(颜喀拉)山泉水卡日曲,五千五百(千米)流程长,青、川、甘、宁、内蒙古,晋、陕穿过黄土区,豫、鲁淤成地上河,向东缓流入渤海。

”3.通过对比,完成“想一想”一题为什么说黄河是中国第2长河,而不说黄河是中国第2大河?[按径流量黄河排第8位,流域面积排第3位。

]注:表中①②系指中国主要河流的位次排列。

表中资料来源—《中国国情大辞典》、雍万里编《中国自然地理》。

二、母亲河的奉献1.指中国地形图提问:你记得宁夏、内蒙古(指位置)这两个地方位于什么干湿地区吗?[干旱区]你还记得这一大片华北平原是怎样形成的吗?[黄河等河流泥沙冲积形成的]2.讲述引黄灌溉的历史从秦代(公元前215年)起,我国劳动人民开凿引水渠(秦渠)之后,汉朝、唐朝相继引黄灌溉农田。

黄河水,使干旱土地展现出生机,塑造了“塞上江南”的河套平原、宁夏平原。

建国后,又修建完善了排灌设施的引黄灌溉工程,形成今日的商品粮基地。

至于华北平原一向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基地,近代现代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啊,黄河,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保育下发扬滋长。

……。

”3.黄河丰富的水能资源(1)看“中国地形图”。

《黄河》八年级上册地理公开课教案

《黄河》八年级上册地理公开课教案

《黄河》八年级上册地理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黄河的基本特征,包括发源地、流经省份、注入海洋等。

2.掌握黄河流域的地理环境、水文特征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3.了解黄河治理与保护的措施及成效。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黄河的基本特征、流域地理环境、治理与保护措施。

2.教学难点:黄河流域的水文特征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三、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2.黄河流域地图3.黄河治理与保护相关资料四、教学过程1.导入(1)展示黄河图片,引导学生关注。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我国的哪一条河流吗?它有什么特点?2.黄河的基本特征(1)展示黄河流域地图,介绍黄河的发源地、流经省份、注入海洋等基本信息。

3.黄河流域的地理环境(1)展示黄河流域的地理环境图片,引导学生观察。

(2)讲解黄河流域的地形、气候、植被等地理环境特点。

(3)讨论黄河流域的地理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4.黄河的水文特征(1)展示黄河的水文特征数据,引导学生关注。

(2)讲解黄河的水量、泥沙、洪水等水文特征。

(3)讨论黄河的水文特征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5.黄河的治理与保护(1)展示黄河治理与保护的相关资料,引导学生关注。

(2)讲解黄河治理与保护的历史、现状及成效。

(3)讨论黄河治理与保护的重要性。

6.课堂小结(2)引导学生关注黄河的可持续发展。

7.课后作业(1)绘制黄河流域地图,标注发源地、流经省份、注入海洋等基本信息。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展示图片、讲解、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了黄河的基本特征、流域地理环境、水文特征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黄河治理与保护的措施及成效。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讨论,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但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足,如部分学生对黄河的水文特征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重难点补充: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2)在讲解黄河流域地理环境时,教师说:“让我们一起走进黄河的家园,谁能告诉我黄河流域的气候特点?”学生回答后,教师进一步解释黄河流域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及其对植被和农业的影响。

地理教案:黄河(5篇)

地理教案:黄河(5篇)

地理教案:黄河(5篇)第一篇:地理教案:黄河教学目标1.了解黄河的源流概况,以及各河段的水文特征,知道黄河是我国的第二长河。

2.了解黄河在水能及灌溉方面的巨大作用,以及黄河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意义。

3.了解黄河的开发利用状况、现存问题及治理黄河的关键。

4.通过对黄河水害成因及治理黄河措施的讲解,使学生了解新中国以来治理黄河的成就,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5.通过对“黄河”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一是黄河哺育了华夏儿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被誉为“母亲河”;二是千百年来,黄河又给中华民族带来过深重灾难,是世界上公认的最难治理的河流,从而培养学生辨证的思想方法。

6.进一步树立正确协调人地关系的思想及可持续发展中“区际公平”的意识。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本节教材大致可以分为四部分,包括“黄河的源流概况”、“黄河之利”、“黄河之害”和“黄河的治理”。

其中“母亲河的奉献”这一框题就是介绍黄河为我国经济建设、自然景观及文明起源方面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利用黄河上游丰富的水能资源来发电;第二,对上游地区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的灌溉,塑造了“塞上江南”;第三,塑造了华北平原;第四,为中华民族的兴旺发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中国的忧患”主要是以人地协调的思想,分析黄河泛滥的原因并简单介绍了我国治理黄泛区的成就,这些知识可以归纳成以下示意图:应该指出的是,黄河还有两个“忧患”,即断流问题和凌汛问题,这两个问题目前显得越来越突出,尤其是前者。

教材把断流问题作为“读一读”来处理的。

教师应该让学生了解这两个问题,加深对黄河问题的认识。

对于凌汛,教师应该让学生了解以下几点:一是凌汛发生的地点(自低纬向高纬流动的、处在温带地区的河段)、发生的时间(秋末冬初或冬末春初)、造成的危害及目前解决的办法。

除此之外,还可以让学生考虑黄河有没有其他的忧患,例如水污染问题等,要让学生认识到,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影响,黄河的问题也在不断发展变化,帮助他们树立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的意识。

人教版初中地理黄河教案

人教版初中地理黄河教案

人教版初中地理黄河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黄河的地理位置、流经省份、流域面积等基本概况。

2. 使学生掌握黄河的上、中、下游分界点及主要支流。

3. 让学生了解黄河的水文特征,包括含沙量、流域水系等。

4. 通过对黄河的学习,培养学生爱护母亲河的情感。

教学重点:黄河的地理概况、水文特征及治理措施。

教学难点:黄河各河段产生灾害的原因及治理方案。

教学准备:黄河流域水系图、中国地形图、相关多媒体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利用多媒体展示黄河流域的自然风光,引导学生欣赏黄河的美景。

2. 提问:你们对黄河有哪些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自主学习1. 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黄河的地理位置、流经省份、流域面积等基本概况。

2. 引导学生通过黄河流域水系图,找出黄河的发源地、入海口、上、中、下游分界点及主要支流。

三、课堂讲解1. 讲解黄河的地理概况,包括流经省份、流域面积等。

2. 讲解黄河的水文特征,如含沙量、流域水系等。

3. 分析黄河各河段产生灾害的原因,如水土流失、地上河等。

4. 讲解治理黄河的措施,如植树造林、修建水库等。

四、课堂讨论1.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探讨黄河治理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2. 邀请学生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五、总结拓展1.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对黄河地理概况、水文特征和治理措施的理解。

2. 提问:如何爱护母亲河?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

六、课后作业1. 绘制黄河流域水系图,标注黄河的发源地、入海口、上、中、下游分界点及主要支流。

2. 撰写一篇关于黄河治理的小论文,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自主学习、课堂讲解、课堂讨论、总结拓展等环节,使学生了解了黄河的地理概况、水文特征和治理措施。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地图阅读和分析,提高读图用图技能。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环保意识,使他们对黄河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初中黄河教案

初中黄河教案

初中黄河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黄河的地理位置、流经省份、流域面积等基本概况。

2. 使学生掌握黄河的主要特点,如泥沙含量、河床抬高、流域生态环境等。

3. 培养学生对黄河文化的认识,了解黄河对我国农业、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4. 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教学内容1. 黄河的地理位置与流经省份2. 黄河的主要特点3. 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4. 黄河文化5. 黄河对我国农业、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影响三、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黄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2. 运用案例分析法,以黄河流域的具体实例为例,让学生深入了解黄河的生态环境问题。

3.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黄河文化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4.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黄河流域面临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黄河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我国这条著名的河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黄河的地理位置与流经省份:介绍黄河的发源地、流经省份、流域面积等基本概况。

3. 分析黄河的主要特点:讲解黄河的泥沙含量、河床抬高、流域生态环境等特征。

4. 探讨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以具体实例分析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现状,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问题。

5. 介绍黄河文化:讲解黄河对我国农业、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培养学生对黄河文化的认识。

6. 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分组讨论黄河流域面临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

7.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黄河,促进流域可持续发展。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等活跃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如合作、交流、思考等。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以及对黄河流域问题的思考。

4. 学生自评: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提高自我认知。

初中地理河流黄河教案

初中地理河流黄河教案

初中地理河流黄河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黄河的地理位置、流经省份、流域特点等基本地理信息。

2. 通过探究黄河流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综合分析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情感。

教学重点:黄河的地理位置、流经省份、流域特点。

教学难点:黄河流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相互关系。

教学准备:黄河流域地图、相关图片、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多媒体展示黄河流域的美丽景色,引导学生关注黄河流域的地理环境。

2. 学生分享对黄河的了解,教师总结并板书课题《黄河流域探究》。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根据教材和教师提供的资料,自主学习黄河的地理位置、流经省份、流域特点。

2. 学生分小组讨论,总结黄河流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相互关系。

三、课堂讲解(15分钟)1. 教师根据学生的自主学习结果,进行讲解黄河的地理位置、流经省份、流域特点。

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黄河流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相互关系,如地形、气候、土壤、植被等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四、案例分析(10分钟)1. 教师展示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如水土流失、污染等,引导学生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

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加深对黄河流域的认识。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表达对家乡的热爱和保护环境的决心。

六、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绘制黄河流域地图,标注出黄河流经的省份和主要地形区。

2. 撰写一篇关于黄河流域的短文,内容可以包括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生态环境问题及解决方法等。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和课后作业,使学生对黄河流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引导和解答。

同时,要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热爱家乡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

初中地理《黄河(1)》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地理《黄河(1)》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第二章自然环境第三节<黄河> 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主要从地形、气候、河流三个方面介绍我国的自然环境,在河流方面介绍了黄河和长江。

黄河对中华民族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也给两岸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学习黄河对认识我国的自然环境及改造利用地上悬河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初步树立人地关系协调的环境意识。

从教材结构看,本课既是学习河流湖泊概况的延伸,又是以后学习水资源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黄河源流概况(发源地、注入海洋、主要支流、上中下游的划分、流经省区、地形区等)2、了解黄河各河段水文特征及开发利用。

3、了解母亲河的巨大奉献。

4、知道黄河的忧患,并能够解释黄河各河段产生灾害的原因,以及治理黄河的措施。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合作能力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环境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三、重点和难点重点:黄河各河段水文特征及开发利用难点:黄河的忧患,并能够解释黄河各河段产生灾害的原因,以及治理黄河的措施四: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比较法、讲授法五、教学过程导入:观看视频“黄河的概述”自主学习(挑战自我----- 动手、动脑、动笔)(壱)我国第二长河导入:观看视频《黄河概述》导入新课阅读课本P45 页、P46 页教材和P45 页的图2-3-5,完成下列问题(1) 黄河发源于,呈巨大的字型,注入海,是中国第二长河。

(2) 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分别是内蒙古的和河南的。

(在图中用红笔标出)(3) 黄河的支流:看下图填充①是河,②河(在图中用蓝笔标出)(4) 黄河流经级阶梯。

(5) 黄河流经、、(干湿状况)(6)黄河流经的主要地形区A ,B ,C ,D 。

(7)黄河流省区: , , , , , , , , .提问三个学生,完成黄河概述环节。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

合作探究依次去黄河的上游峡谷、宁夏平原、延安、开封四个站点去看一看,学习各个河段水文特征及存在的忧患。

优秀教案初中地理黄河

优秀教案初中地理黄河

优秀教案初中地理黄河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黄河的地理概况,包括发源地、流经省份、地形区等。

2. 使学生掌握黄河的水文特征,如流域面积、流域地形、流域气候等。

3. 使学生了解黄河流域的环境问题,如水土流失、污染等,并探讨其解决办法。

4. 通过地图阅读和分析,培养学生的读图用图技能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5. 引导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人地协调观念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黄河的地理概况,水文特征,流域环境问题及解决办法。

教学难点:黄河流域环境问题的成因及解决办法。

教学准备:地图、图片、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利用多媒体播放黄河的纪录片或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黄河。

2. 提问:你们对黄河有哪些了解?黄河有哪些特点?二、讲授新课1. 讲解黄河的地理概况:发源地、流经省份、地形区等。

2. 讲解黄河的水文特征:流域面积、流域地形、流域气候等。

3. 分析黄河流域的环境问题,如水土流失、污染等,并探讨其解决办法。

4. 通过地图阅读和分析,让学生掌握黄河流域的地理分布和特点。

三、课堂活动1. 学生分组讨论黄河流域的环境问题及解决办法。

2.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分享和交流。

四、总结与反思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黄河的地理概况、水文特征和流域环境问题。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黄河,实现可持续发展。

五、作业布置1. 让学生绘制黄河流域地图,标注出黄河的发源地、流经省份、地形区等。

2. 撰写一篇关于黄河水文特征的短文。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讨论、总结等方式,使学生了解了黄河的地理概况、水文特征和流域环境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读图用图技能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但在课堂活动中,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鼓励。

八年级地理《黄河》教案设计

八年级地理《黄河》教案设计

八年级地理《黄河》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黄河的基本概况,包括流域面积、全长、流经省份等。

2. 使学生掌握黄河的主要支流、上中下游的分界点以及流域内的地理特点。

3. 培养学生分析地图的能力,能通过地图找出黄河的流经路径及主要地形区。

4. 教育学生树立爱护水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黄河的基本概况。

2. 黄河的主要支流、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及流域内的地理特点。

三、教学难点1. 黄河流域的地形区分布。

2. 黄河流域的水文特征。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黄河的地理图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运用地图分析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黄河的流经路径及地形区分布。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共同探讨黄河流域的保护措施。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黄河的基本概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黄河的主要支流、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及流域内的地理特点。

3. 地图分析:引导学生观察黄河流域地形图,找出黄河的流经路径及主要地形区。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围绕黄河流域的保护措施展开讨论,并提出具体建议。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黄河基本概况的掌握程度,包括流域面积、全长、流经省份等。

2. 评估学生对黄河主要支流、上中下游分界点的理解和记忆。

3. 考查学生通过地图分析黄河流经路径及地形区分布的能力。

4. 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提出黄河流域保护措施的创意和可行性。

5. 观察学生在课堂表现和课后作业中的态度和进步,以及对爱护水资源、保护环境意识的认识。

七、教学准备1. 准备黄河流域地形图、黄河流经省区图等相关教学地图。

2. 搜集黄河相关视频资料,如黄河壶口瀑布、黄河三角洲等。

3. 准备黄河流域环境保护案例材料,用于小组讨论。

4. 制作教学课件,包括黄河概况、黄河流域地形区分布等知识点。

5. 准备课后练习题,涵盖本节课主要内容。

八年级地理《黄河》教案设计

八年级地理《黄河》教案设计

八年级地理《黄河》教案设计第一章:黄河概述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黄河的基本情况,包括地理位置、全长、流域面积等。

2. 使学生掌握黄河的源头、上中下游划分及主要特点。

3. 培养学生对黄河的初步认识,激发学生学习黄河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黄河的地理位置及流域面积2. 黄河的源头、上中下游划分3. 黄河的主要特点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黄河的基本情况、源头、上中下游划分及主要特点。

2. 教学难点:黄河源头的确定及上中下游划分的依据。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展示黄河的图片和地图,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2. 通过讲解、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黄河的相关知识。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展示黄河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黄河。

2. 讲解黄河的基本情况,如地理位置、全长、流域面积等。

3. 讲解黄河的源头、上中下游划分及主要特点。

4. 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黄河的认识和感受。

5.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第二章:黄河的源头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黄河源头的地理位置、特点及保护意义。

2. 使学生掌握黄河源头的基本情况,提高学生对黄河源头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1. 黄河源头的地理位置及特点2. 黄河源头的保护意义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黄河源头的地理位置、特点及保护意义。

2. 教学难点:黄河源头保护意义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展示黄河源头的图片和视频,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2. 通过讲解、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黄河源头的相关知识。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关注黄河源头。

2. 讲解黄河源头的地理位置及特点。

3. 讲解黄河源头的保护意义。

4. 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黄河源头的认识和感受。

5.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第三章:黄河的上中下游划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黄河上中下游的划分依据及特点。

2. 使学生掌握黄河上中下游的基本情况,提高学生对黄河的整体认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放诗歌朗诵《黄河颂》和唐代著名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和《凉州词》,同时配上音乐和图片,使学生感受到黄河博大的胸怀,增加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

<设计意图>:把学生带入到黄河的意境中,激起学习的欲望
【学习新课】:
一、知黄河
(过渡)今天,让我们再次回到黄河母亲的怀抱,细细端详她的模样。

要求学生自主阅读“黄河
水系图”,完成学案以下问题。

限时3 分钟。

1.请同学们描画黄河干流的形状,说出黄河干流呈现什么形状。

2.在图中填出黄河的发源地、注入地。

3.结合p24“中国地形图”,说出黄河沿途流经的主要地形区有哪些?
4.在图上填出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及各河段的主要支流。

3 分钟后,学生代表上台填写黄河简图。

其他同学小组内同桌互查并快速记忆。

教师采用“小组竟答”方式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设计意图>:自学、小组代表上台填图、同桌互查、快速记忆、小组竟答,多样的活动,提高了学生的绘图、填图能力、以及参与意识。

二、颂黄河
1.(过渡)黄河母亲用她的血肉哺育了无数中华儿女,遥想当年,黄河母亲生下了我们所
生所长的华北平原。

大家来看,为什么说黄河生下了,塑造了华北平原呢?(学生独立思考)
2.(过渡):同学们再仔细观察“黄河水系图,黄河沿岸除了华北平原之外,还有哪些其他的
平原呢?
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

虽然他们深居西北内陆,降水很少,气候干旱,但是却形成“沃野千里,物产丰美”的景象,被誉为“塞上江南”!为什么呢?(学生独立思考)
3. 前面提到,黄河流经我国第一二三三大阶梯,由此同学们还想到黄河母亲的哪些贡献呢?
教师再出示“黄河流域水系图”,让学生从地图上找出黄河的主要水电站,印证自己的结论。

最后课件展示有关黄河水电站建设的图片。

4.(过渡):正如《黄河颂》中所说,我们热爱黄河,因为您有母亲的温柔!我们歌颂黄河,因为您有是无尽的激流。

听,这是什么声音?——水流(瀑布)
这就是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壶口瀑布。

(播放视频,感受风采)
[小结]:说一说母亲河的奉献。

教师采用“接龙提问”方式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设计意图>:
1.采用发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2.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扩大知识视野,丰富课本知识,强化思想教育。

3.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三、忧黄河
(过渡)我再一次端详您的面容,我难过的发现“您现在病痛缠身”。

这也一定是您一直灾害
不断的原因。

您以被自己儿女谩骂的代价向我们昭示着自然之于人的和谐与统一。

请同学们观察图“黄河病痛图”,说出不同河段黄河都出现了哪些问题?
先自主思考1 分钟,然后小组合作讨论2 分钟,小组代表整理各成员观点。

完成以下学案
河段黄河忧患治理
措施表现成因
上游
中游(阅读教材p46 页最有一段):
中游流经,土层,植被,夏季多,
严重。

下游(阅读教材p47 页第一段):
黄河进入下游地区,河道变,流速,从中游携
带的泥沙沉积下来,使河床逐渐抬高,成为“”。

【学情预设】黄河忧患是多个方面的,可让每一小组侧重于其中的一个方面展开讨论,再全班交流。

教师要参与其中,同时关注讨论的进程,了解各组讨论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及时点拨,适时调控。

【知识链接】黄河的忧患:上游的荒漠化与凌汛问题;中游的水土流失问题;下游的“地上河”隐
患。

四、救黄河
(过渡):黄河母亲无数次的提醒终于让我们醒悟,人类开始放下掠夺的双手,努力在思考着、行动着如何才能去拯救在病痛中折磨的您。

请同学们结合以上分析的各河段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为我们的黄河母亲“把脉”,对症下药吧。

(感情升华)同学们完成的非常好。

治黄的根本主要在与治沙,而治沙就要有植被来保持水土。

所以只要我们保护好森林草地,少伐多种,就能保住我们的绿水青山,保护好我们的母亲河黄河。

最后让我们以一首歌结束我们今天的课堂《保卫黄河》。

【课堂小结】:
通过树形板书,复习巩固,再现知识点,也作为学生学习效果的反馈,为以后教学提供参考。

【课外探究】:
(选做一题,在课外完成)
(1)针对黄河生态环境遭破坏这一现象,设计一则公益广告,呼吁保护母亲河,要求有
创意。

(2)调查本地河流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治理建议。

(3)收集黄河的有关资料,出一期有关黄河的手抄报,并在班级交流。

(4)访问黄河的相关网站。

【学情预设】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满足不同要求,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动手能力、自学能力,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