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 杨素行 第三版 模电 第10章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Fra Baidu bibliotek
L
U·
C Z
R
-
LC 并联电路
Y =jωC+
1 R + jωL
R =
+j
R2 +(ωL)2
ωC -
ωL R2 +(ωL)2
1
1
ω0 =
·
(R ω0L
)2+
1
LC
当 Q >>1 时 ω0 ≈
1
LC
令Q= 或
ω0L 称为品质因数。 R
f0 ≈
2π
1 LC
上页 下页 首页
LC并联电路谐振时,
Z0
=
1 Y0
1
上页 下页 首页
A·F·= 1 可分别用幅度平衡条件和相位平衡条件来表示:
幅度平衡条件
A·F· = 1
相位平衡条件 arg A&F& A F 2nπ
n 0,1, 2,L
负反馈放大电路产生自激振荡的条件是 A·F·= - 1 与产生正弦波振荡的条件差一个负号。 产生这个差别的根本原因在于两种情况下反馈的极性不同。
I·C = Q I·
ω
Q
2
谐振时的阻抗值 Z0 也愈大。 当 Q >>1 时,I·C ≈ I·L
谐振回路的外界影响可以忽略。
上页 下页 首页
二、 变压器反馈式振荡电路
+VCC
U·f 与 U·i 相位相同
+
C
• N1
• N2
U·f
Rb2
L
Cb
-
N3 RL
+
振荡频率:
f0 ≈
1 2π LC
+
起振条件:
式中R´为折合到管子集电极和发射极间的等效并联总 损耗电阻。
上页 下页 首页
特点: 1. 由于反馈电压取自电容 C2 ,
电容对于高次谐波阻抗很小, 于是反馈电压中的谐波分量很小, 所以输出波形较好。 2. 因为电容 C1、C2 的容量可以选得较小, 并将放大管的极间电容也计算到 C1、C2中去, 因此振荡频率较高, 一般可以达到 100 MHz 以上。
2. 调节频率方便。采用可变电容,频率调节范围宽。 3. 一般用于产生几十兆赫以下的频率。
上页 下页 首页
特点: 4. 由于反馈电压取自电感 L2 ,
而电感对高次谐波的阻抗较大, 不能将高次谐波短路掉。 因此输出波形中有较大的高次谐波,故波形较差。 5. 由于此电路的输出波形较差,且频率稳定度不高, 因此通常用于要求不高的设备中, 例如高频加热器、接收机的本机振荡等。
上页 下页 首页
四、 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
+VCC
Rb2 Cb
+
+
· Rb1 Ui
Rc
-c
b e
Re
+ Ce
1
C1 2L
C2
+3
· Uf
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
RL
电路满足相位 平衡条件
上页 下页 首页
振荡频率:
f0 ≈
2π
1 LC
起振条件:
= 2π
1
L
C1 C2 C1 + C2
β>
C2 • C1
rbe R´
U·i Rb1
+
Re
Ce
β > rbeR´C M
上页 下页 首页
三、 电感三点式振荡电路
+VCC
Rb2
Cb +
c b
+
e
-1
• L1
C
2 •
L2
U· Rb1
i
Re
+3
+ Ce
RL
· U&f 与U&i相位相同
Uf
电路满足相位
平衡条件
电感三点式振荡电路
上页 下页 首页
振荡频率:
f0 =
2π
1 LC
1 =
)
即当 f = f0=
1
2πRC
U·f 的幅值达到最大,
时
·
F max =
1 3
而F 0
等于 U·幅值的
1 3
。
上页 下页 首页
二、 RC 串并联网络振荡电路
1. 电路组成
反馈网络 选频网络
放大电路
R1、C1 和 R2 、C2
及 RF 和 R´
组成一四臂电桥,
R1 C1
RF A
U·o 因此电路又称为:
+
文氏电桥振荡电路。
R´
C2
R2
RC 串并联网络振荡电路
上页 下页 首页
2. 振荡频率和起振条件
仿真
(1)振荡频率
f0 =
1 2πRC
(2)起振条件 A·F· > 1
F·
=
1 3
A· > 3
R1 C1
RF
A
U·o
+
R´
C2
R2
RC 串并联网络振荡电路
Auf
=
1+
RF R´
RF > 2 R´
上页 下页 首页
上页 下页 首页
五、 电容三点式改进电路
选择参数时,
Rc Rb2
+VCC
C1 、C2的容值较大以掩盖
极间电容变化的影响,
Cb +
C容值较小,
Rb1
Re
C1 + C2 Ce
L C3
即C3 << C1 , C3 << C2 ,
则可忽略C1 、C2对振荡频
率的影响。
振荡频率
f0
2π
1 LC3
上页 首页
第四节 石英晶体振荡器
RF为多大才能保证电路起振?已知Re1 =4.7 kΩ。 解:
Rb Rc1
Rc2
C1
VT2
VT1 RF
U·f Re1
Re2
+VCC
C R
RC
满足相位平衡条件。
U·o
U·f U·o
=
Re1 RF + Re1
Auf
=
1+
RF Re1
RF > 2 Re1= 9.4 kΩ
上页 下页 首页
三 、 RC移相式振荡电路
=
R2 +(ω0L)2 R
=(ω0L)(2 R
1+
1 Q2 )≈
L RC
I·
+
L
U·
C Z
R
-
LC 并联电路
Z=
-
j
1 ωC
(R+jωL)
-j
1 ωC
+ (R+jωL)
=
1+
L / RC
j ωRL
(1
–
1 ω2LC
)
Z≈
Z0 1 + jQ ( 1 - ω02 )
ω2
Z0= L / RC
上页 下页 首页
结论:
|Z|
LC 并联电路具有选频特性, Q1>Q2
Z01
Q
① 在 f0 处,呈纯电阻性。 当 f < f0 时,呈电感性;
1
Z02
Q
ω0
2
ω
当f > f0 时,呈电容性。
ФZ +900
② f0 的数值与电路参数有关, Q1
当 Q >>1 时,f0 ≈
2π
1 LC
③ Q 值愈大,选频特性愈好。
ω0 -900
4. 振荡频率的调节
f0
=
1 2πRC
粗调
C1 C2 C3
R
RF
只要改变电阻 R 或 电容 C 的值,
-
U·o
Rw
A
+
Rw
R´
即可调节振荡频率。
R
C1 C2 C3
细调
采用这种方法可以很方便地在一个比较宽广的范围内 对振荡频率进行连续调节。
上页 下页 首页
[例9.2.1]判断以下电路是否满足相位平衡条件?若满足,
RF
C1 C2 C3 -
U·o
A
R1
R2
R´
+
2700 1800
o
f0
f
三节RC电路的相频特性
当f = f0时满足相位平衡条件,
放大电路的相位移
O
A 180
常选C1=C2=C3 =C
一节RC电路的移相范围0 ~ 90o 两节RC电路的移相范围0 ~ 180o
R1=R2=R3 =R
振荡频率:f0 =
上页 下页 首页
特点: 3. 调节 C1 或 C2 可以改变振荡频率, 但同时会影响起振条件, 因此这种电路适于产生固定频率的振荡。 如果要改变频率,可在L两端并联一个可变电容. 由于固定电容 C1、C2 的影响,频率的调节范围比较窄。 另外 也可以采用可调电感来改变频率。 通常选择两个电容之比为C1/ C2 ≤ 1, 可通过实验调整来最后确定电容的比值。
F&
1
3
j CR
1
CR
此时如令 0
1 RC
则左式可简化为:F&
3
1
j
0
0
上页 下页 首页
F&
1
F·
3
j
0
0
1/3
其幅频特性为| F&|
1
32
0
0
2
O φF
+900
ω0
ω
0
O
ω0
ω
其相频特性为 F arctan( 0
当 ω = ω0=
1
RC
时,
3
- 900
当ω 较低时
1/ωC1 >> R1
1/ωC2 >> R2 可忽略R1和1/ωC2 U&f 相位超前于U&
ω低
+
C1
U·
R1
+
-
R2 C2
U·f -
(a)RC串并联电路
当ω 较高时
1/ωC1 << R1
1/ωC2 << R2 可忽略R2和1/ωC1 U&f 相位滞后于U& ω高
+
C1
U·
-
R2
U+·-f
2π (L1+ L2+ 2M)C
式中L为回路的总电感,即L= L1+ L2+ 2M
其中M为L1与L2之间的互感。
起振条件: β>
L1 + M L2 + M
•
rbe R´
式中R´为折合到管子集电极和发射极间的等效并联总 损耗电阻。
上页 下页 首页
特点:
1. 由于线圈之间耦合很紧,较易起振。 改变 L2/L1 的比值,可获满意的正弦波,且振幅较大。 据经验, L2 的圈数选为整个线圈的 1/8 到 1/4 。 具体的圈数比应通过实验调整来确定。
在一般情况下,晶片机械振动的振幅都非常小,只有 当外加交变电压的频率为某一特定频率时,振幅才会 突然增大,这种现象称为压电谐振。
适用于产生单一频率的振荡波形。
以上三种电路的振荡频率均与 RC 成反比,
一般用来产生几赫至几百千赫的低频信号。
上页 下页 首页
第三节 LC 正弦波振荡电路
LC并联电路的选频特性 变压器反馈式振荡电路 电感三点式振荡电路 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
下页 总目录
一、 LC 并联电路的选频特性 I·
低频时并联阻抗为感性, 高频时并联阻抗为容性, 在某一中间频率时为纯阻性。
1 2√3 πRC
三节RC电路的移相范围0 ~ 270o
起振条件: RF >12R
至少要用三节RC电路
上页 下页 首页
四、 双T选频网络振荡电路
R3 应略小于R /2
R
R
RF
C
C
A
U·o
R3
+ 2C R´
f0 ≈
1 5RC
当 f = f0 时, F 180 o 而 A 180 o
特点:
因此满足振荡的相位平衡条件。
L/C值有一定限制。一般LC回路的Q值最高可达数百。
LC振荡电路的频率稳定度较低,在要求高频率稳定度的 场合,往往采用高Q值的石英晶体谐振器代替一般的LC 回路。
上页 下页 首页
1. 石英晶体的基本特性
在石英晶片的两极加上一个交变电压,晶片将会产生 机械变形振动。
相反,若使晶片发生机械振动,则在晶片的相应方向 上将产生一定的交变电场。
2. 分析电路是否满足自激振荡条件。
3.估算振荡频率和起振条件
根据 A·F· > 1 估算起振条件
根据 A F 2nπ 估算振荡频率
即 f = f0
上页 下页 首页
第二节 RC正弦波振荡电路
RC串并联网络的选频特性
RC串并联网络振荡电路
RC移相式振荡电路
双T 选频网络振荡电路
下页 总目录
一、 RC 串并联网络的选频特性
选频特性好,
此时 F· 值很低
输出信号的频率稳定性较高, 因此 A· 必须足够大
应用较广泛。
以满足起振条件。
上页 下页 首页
结论: RC 串并联网络振荡电路 调频方便, 便于加负反馈稳幅电路, 输出波形良好。 移相式振荡电路
电路结构简单经济;选频较差,调频不方便,输出波形较差,
适用于频率固定,波形要求不高的轻便测试设备中。 双T选频网络振荡电路 选频特性好,输出波形的非线性失真较小,但调频困难,
3. 振荡电路中的负反馈
RF和R´引入了一个 电压串联负反馈。 负反馈系数:
R1 C1
RF
A
U·o
+
F=
R´ RF+R´
R´
C2
R2
负反馈的作用: 改善振荡波形,
RC 串并联网络振荡电路
减小放大电路对选频特性的影响,可在负反馈支路中采用 提高振荡电路的带负载能力。 热敏电阻自动稳幅。
上页 下页 首页
第一节 正弦波振荡电路的分析方法
产生正弦波振荡的条件 正弦波振荡电路的组成 正弦波振荡电路的分析步骤
下页 总目录
正弦波和非正弦波发生电路常常作为信号源被广泛应 用于无线电通信以及自动测量和自动控制等系统中。 电子技术实验中经常使用的低频信号发生器是一种正 弦波振荡电路。 大功率振荡电路还可以直接为工业生产提供能源,例 如高频加热炉的高频电源。 此外,如超声探伤、无线电和广播电视信号的发送和 接收等,都离不开正弦波振荡电路。
石英晶体的基本特性和等效电路 石英晶体振荡电路
下页 总目录
一、石英晶体的基本特性和等效电路
在LC振荡电路中,Q值愈大, LC并联电路的选频特性愈好 LC回路的Q值为
Q 0L 1 L
R RC
可见,为了提高LC回路的品质因数,应尽量减小回路的 损耗电阻,并增大L/C值。但实际上LC回路的L/C值不能 无限制地增大。
上页 下页 首页
一 、 产生正弦波振荡的条件
1S
2
· Ui
U·f = F·U·o
放大电路 A·
U·o = A·U·i
反馈网络 F·
反馈放大电路产生自激振荡的条件
放大电路产生自激振荡的条件可表示为 U&f U&i
U&f F&U&o F&A&U&i U&i
所以产生正弦波振荡的条件是
·· AF
=
上页 下页 首页
二、 正弦波振荡电路的组成
放大电路:实现能量控制。
组 选频网络:确定电路的振荡频率。 成 正反馈网络:使输入信号等于反馈信号。
稳幅电路:使输出信号幅值稳定。
RC正弦波振荡电路
分 类
LC正弦波振荡电路
石英晶体正弦波振荡电路
上页 下页 首页
三、 正弦波振荡电路分析步骤
1. 检查电路是否具备正弦波振荡的基本组成部分, 并检查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是否能保证电路工作 在放大状态。
(b) 低频等效电路
+
R1
U·
-
C2
U+·-f
(c) 高频等效电路
上页 下页
首页
+
C1
U·
R1 Z1
+
-
R2
C2
Z2
U·f -
RC 串并联电路
R
F&
U&f U&
Z2 Z1 Z2
R
1 jRC
1 R
jC 1 jRC
1
1
R2 R1
C2 C1
jC2 R1
1
C1 R2
取 R1 = R2 = R , C1 = C2 =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