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解一元一次方程移项教学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数学解一元一次方程移项教学反思
本节课内容选自人教版七上3.2.2章节的《解一元一次方程》,学生之前已经学习了
用合并同类项的方法来解一元一次方程,这种方程的特点是含x的项全部在左边,常数项
全部在右边。今天要学习的方程类型是两边都有x和常数项,通过移项的方法化归到合并
同类项的方程类型。教学重点是用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难点是移项法则的探究。
我是从复习旧知识开始,合并同类项一节解方程都是之前学过的知识,为本节课作铺垫,再引出课本上的“分书”问题,应用题本身对学生来说,理解上有点难度,讲解其中
的数量关系不是本节课的重点,所以我避重就轻地给了学生分析提示,通过填空的形式,
找出数量关系,进而列出方程。
列出方程后,发现方程两边都有x和常数项,这个方程怎么解?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学
习内容:怎样解此类方程。方程出示后,通过学生观察,怎样把它变为我们之前的方程,
也就是含x的项全部要在左边,常数项在右边。学生回答右边的4x要去掉,根据等式性
质1,两边要同时减去4x才成立。左边常数项20用同样的方法去掉,通过方框图一步步
演示方程的变化,最后成为3x-4x=-25-20,变为之前学过的方程类型。
通过原方程、新方程的比较其中移项的数用不同颜色表示出来,发现变形后相当于把
4x从右边移到左边变为-4x,20从左边移到右边变为-20,进而揭示什么是移项,在移项
中强调要变号,没有移动的项是不要变号的,再让学生思考移项的作用:把它变为我们学
过的合并同类项的方程。
学习了原理之后,把例题做完,板示解题步骤,特别是每一步的依据,进而给学生总
结出移项解方程的三步: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
练习反馈环节,让学生自己练习一道解方程,明确各步骤,下面分别是移项正误判断、解方程、应用题,分层次让学生掌握移项法则以及解方程,最后再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1、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了解不够,学生已经知道了移项变号的知识,那么怎样在认识
的基础上再来讲授该知识,我有点困惑,还是接学生的话,通过学生来挖掘“移项”的原理。
2、语言不够简练,教师分析得多,学生的参与讨论性不高,发表看法机会少,限制
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数学思维的锻炼。
3、课堂学生练习环节有问题,其中男生板演了一道题,以为简单就过了,实际在后
面发现错了,导致教学进入到应用题部分,再回过头来纠错,这是课堂教学中的大忌。点
评作业时,应该让学生多说是怎么做的,说出各步骤,使得学生真正掌握移项解一元一次
方程的方法。在教学媒体允许的情况下,应该使用实物投影对学生作业进行点评,可以清
晰地展示作业中的典型错误,从而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1、本堂课是在利用等式的性质的基础上归纳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常规步骤,使解题更
趋合理、简洁。因此在设计复习题时有意为后面做铺垫,一题多用。
2、合并同类项起到化简的作用,把含有未知数x的项合并成一项,从而达到把方程
转化为ax=b的形式,其中a、b是常数;移项使方程中含未知数x的项归到方程的同一边
一般在左边,不含x的项即常数项归到方程的另一边右边,这样就可以通过合并把方程转
化为ax=b的形式,其中a、b是常数;再将系数化为1,从而得到方程的解x=m,m为常数。整个过程体现了化归的数学思想。
3、在练习的过程中始终让学生铭记要移项首先要变号变号移项,并知道它的依据,
加深对变号的理解。
4、本堂课如果前面能更紧一些,最后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小结就更好了。
在《一元一次方程》“移项”一课教学中,通常设计的过程是这样的:先利用等式的
性质来解方程,从而引出移项的概念,然后让学生利用移项的方法来解方程,当然是第一
次接触这部分内容,所以在方程的解法选择上都是移项后,合并同类项。与前一节内容相
比较,可感受到这种解法简单。
课后总结一下,大致有以下几种比较常见的情况:
①含未知数的项不知道如何处理;
②移项没有变号
③没有移动的项也改变了符号。
出现以上情况,主要是在教学设计中没有把本节课困难想到,总以为这节课很简单,
没有困难,学生应该很轻松解决问题,以致于课后作业中也出现两大问题:
第一:解题中部分同学仍采用原来的等式性质解题,
第二:移项的符号不改变是一个大问题。
本教学设计中教法设计能较好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比如:
在情景引入这一环节中教师以探究的方式提出问题串层层推进,引发学生思考,学生通过
这些问题串,顺利地列出了一元一次方程,为学习用移项解方程做好铺垫,达到了“导学案”导“兴趣”的作用。
教学设计在新知应用这个环节中,教学设计的习题典型精练,它把本节课用移项解方程,以及移项时易出错的地方设计成不同类型、不同梯度的系列问题,如“纠错题、解答题”等,把知识点问题化,又把问题习题化。
主要存在的问题是:一、教师语言还是不精炼,避免重复性语言的产生,避免无效问题的提问;二、课容量大,练习题容量相对较小,需要适当缩减不必要的时间花费,加大练习题的数量和练习时间。
措施:一、写详案,多思善问,必要的环节咨询同备课组教师的意见;二、多听优秀教师的讲课,学习他们的长处,对比自己的缺点;三、利用网络资源,广泛搜集资料。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