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仁政思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孟子的仁政思想继承于孔子的“仁学”思想,是一套包括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理论体系。它是一套以“仁”为基础,以“仁民”为核心的思想,它强调稳定的政治秩序,突出“民”的主体地位,孟子的仁政思想无论在儒家政治思想发展史上,还是在整个中国政治思想发展史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同时,对当今社会的建设有着重大借鉴意义。

一、孟子仁政思想的背景

(一)思想来源——孔子仁学的继承与发展

孟子的“仁政”思想,从思想渊源来看,是对孔子“仁”学的继承和创造性发展。《论语》中有“樊迟问仁,子曰:爱人”。仁就是爱,就是对别人施予爱,这是儒家处理人与人之间伦理关系的一般准则,也是孔子仁学思想的灵魂。孟子在此基础上,提出“仁者爱人”,“侧隐之心,仁也。”人人都心怀同情之心、恻隐之心、不忍人之心,这是与孔子的仁完全一致的,它构成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论出发点。在孟子看来,从这种普遍的同情心、不忍人之心出发实现仁政,治理国家就易如反掌。换言之,只有用仁者爱人的观念来推行仁政,才能很好地治国平天下。

(二)历史前提——历史经验教训的概括和发展

孟子通过总结历代王朝兴衰的历史,得出结论说:“不仁而得国者,有之矣。不仁而得天下者,未之有也”。(《孟子·尽心下》)他从历史上诸多战争中认识到了人民的作用。早在夏朝,桀王“不务德而武伤百姓,百姓弗堪。”(《史记·夏纪》)人民痛恨他,发誓与之同归于尽。继至商代末,纣王“暴虐百姓,奸宄商邑”,激起人民的反抗,国家纷乱不堪,民怨沸天。西周末年,周厉王行暴政,强制推行领主国有制,禁止平民入川泽山林,渔猎谋生,引起国人不满,又采取高压手段,严禁人们议论国事,民众忍无可忍,于是起义攻占京都,捣毁宫室,厉王被逐。事实表明:民志不可侮,凡行暴政害民者,终归没有好下场。历史不只有反面的教训,也提供了正面的经验。商之汤王、周之文王、武王行仁德,抚爱百姓,因而深得人民的拥护,在民的支持下,他们一举灭桀、灭纣而得天下。正反两面的事实昭示人们:统治者施行仁政得天下,否则失天下。这些正是孟子仁政思想发展完善的历史基础。

(三)现实依据——现实社会实际和个人实践经验的总结

孟子生活的战国中叶,战争频繁,各国人民不但惨遭战争之蹂躏,而且备受暴政之压迫。当时各国封建领主经济已濒于崩溃,封建地主经济正处于上升阶段。新兴地主阶级在各个诸侯国已相继取得了政权,建立了封建统治秩序,但由于地主阶级横征暴敛,敲骨吸髓地榨取人民,用严刑酷法钳制人民,使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进一步加剧,如何巩固政权,缓和阶级矛盾,成为统治阶级急需解决的问题。孟子在总结历史上阶级斗争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认为采取宽仁政治,走温和道路,收买民心的办法,注意解决人民的生产和生活问题,缓和阶级矛盾,更有利于巩固封建制度。孟子的仁政学说,正是针对这种情况而提出来的,其目的在于补救时弊,革除暴政,以缓和阶级矛盾,稳定封建秩序。

(四)哲学基础——“性善论”

人性论,即关于人的本质问题,是古今中外哲学家所共同关心的问题,也是中国先秦时期思想家们所经常探讨的中心问题之一。孟子在历史上第一次从理论的高度提出了人性问题,认为人性本善。孟子主张性善论,并将其作为自己伦理

观和政治思想的哲学基础。他认为人性所以是善的,是因为人生而具有先天的善端。孟子从性本善出发,探讨了仁政和善性之间的关系。他认为仁政和善性是密切联系而不可分割的。统治者之所以必须实行仁政,是因为人性本善;也正因为人性本善,所以必须实行仁政,而非暴政,同时也因为只有仁政的实行,才能得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在孟子看来,仁政来源于统治者的善性,并最后与庶民的善性相适应,因而能得民心。而暴政是违反人的善性的、不合人性的,必然失去民心。失民心者必然失天下。所以推行“仁政”正是人的善性的必然发展要求,从而孟子为其“仁政”学说找到了自己的哲学依据。

二、孟子仁政思想的核心——“民为本”

孟子政治学说的核心就是以民为本的仁政思想和居仁行义,以德服人的王政思想。孟子王道仁政思想的一个重要理论基础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告子章句上》)君主和社稷皆为人民而设,民生是目的,君主与社稷是手段,这是“民为贵”最基本的含义。

孟子提醒君主只有自觉地以民为本,实行仁政,得人民的拥戴,才能得天下。君主应具有忧国忧民的义务,不要把天下作为供个人享受的私有财产。君位只是民众为请人主事而授人的一种职责而已,孟子要求统治者掌握权力应时刻把国家民族利益放在第一位。

孟子又说:“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身”指个体的人,个体人构成家庭,家庭构成国家。所以,千千万万无数个体的人是一个国家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是一个国家的主体。国家的主体是人民,君主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没有人民哪来的权力。并认为如果国君无道,危及国家的存在,那就换掉国君,但人民无论什么情况下都不能变换,更不能丧失,所以人民是国家的根本。

但由于当时的社会历史局限性和统治阶级不重民、爱民的统治意识,让这种早有预见性的治国方案未能实现和采纳。其实从客观方面讲,孟子的“民为本”思想是站在国家长久发展的角度上提出的,在他认为这是一种可以最大化的巩固统治者的统治以及使国家、人民融洽和谐发展、安定生活的理想治国策略。所以他提出的“民为本”思想不仅仅是对孔子“仁爱”思想的延伸和发展,而且更是极大的丰富了儒家“以民为本”思想的内涵。

三、孟子仁政思想的具体方略

(一)民生——社会发展的根基与保障

1.主张私人拥有土地和住宅。土地是最根本的生产资料,是农民生息的主要来源,也是农民能安居乐业的依靠。实行仁政必须从划分田界开始,如果田界不清楚,存在纠纷,那么作为俸禄所分的谷物就不公平,个人所值的和个人所分的就不对称,势必影响食物的生产,进而影响社会的安定。

2.确定合理的税收制度。孟子从民本思想出发,提出“取于民有制”,即以用之于民取之于民作为指导思想,在事关民生的环节上确定一套合理的政策,在税收上就是薄税敛、轻徭役。

3.君民同乐。孟子从民本思想出发,不仅主张在物质上给予民众基本的生产资料和休养生息的住宅,而且提倡在精神层面上达到上下和谐,即注重民生更深刻的内涵—与民融洽。孟子从历史的角度论证贤人与民共乐。孟子总结说:“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