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2 两点间距离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喜林制
§3.3.2两点间的距离
【教学目标】
1.掌握直角坐标系两点间距离,用坐标法证明简单的几何问题.
2.通过两点间距离公式的推导,能更充分体会数形结合的优越性.
3.体会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能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①平面内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②如何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
教学难点:如何根据具体情况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来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展示目标
问题已知平面上的两点P1(x1,y1),P2(x2,y2),如何求P1(x1,y1),P2(x2,y2)的距离|P1P2|?
二、检查预习、交流展示
核对课前预习中的答案。1、(1,0);2、1并说出自己的疑惑处。
三、合作探究、精讲精练
探究一平面内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问题 (1)如果A、B是x轴上两点,C、D是y轴上两点,它们的坐标分别是xA、xB、yC、yD,那么|AB|、|CD|怎样求?
(2)求B(3,4)到原点的距离.
(3)设A(x1,y1),B(x2,y2),求|AB|.
教师①如果A、B是x轴上两点,C、D是y轴上两点,它们坐标分别是x A、x B、y C、y D,那么|AB|、|CD|怎样求?
②求点B(3,4)到原点的距离.
③已知平面上的两点P1(x1,y1),P2(x2,y2),如何求P1(x1,y1),P2(x2,y2)的距离|P1P2|.
④同学们已知道两点的距离公式,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怎样知道的(回忆过程).
学生回答①|AB|=|x B-x A|,|CD|=|y C-y D|.
②通过画简图,发现一个Rt△BMO,应用勾股定理得到点B到原点的距离是5.
③
图1
在直角坐标系中,已知两点
P1(x1,y1)、P2(x2,y2),如图1,从P1、
P 2分别向x 轴和y 轴作垂线P 1M 1、P 1N 1和P 2M 2、P 2N 2,垂足分别为M 1(x 1,0)、N 1(0,y 1)、M 2(x 2,0)、N 2(0,y 2),其中直线P 1N 1和P 2M 2相交于点Q. 在Rt △P 1QP 2中,|P 1P 2|2=|P 1Q|2+|QP 2|2.
因为|P 1Q|=|M 1M 2|=|x 2-x 1|,|QP 2|=|N 1N 2|=|y 2-y 1|, 所以|P 1P 2|2=|x 2-x 1|2+|y 2-y 1|2.
由此得到两点P 1(x 1,y 1)、P 2(x 2,y 2)的距离公式:|P 1P 2|=212212)()(y y x x -+-
教师 ④(a)我们先计算在x 轴和y 轴两点间的距离.
(b)又问了B(3,4)到原点的距离,发现了直角三角形. (c)猜想了任意两点间距离公式.
(d)最后求平面上任意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这种由特殊到一般,由特殊猜测任意的思维方式是数学发现公式或定理到推导公式、证明定理经常应用的方法.同学们在做数学题时可以采用!
应用示例
例1 如图2,有一线段的长度是13,它的一个端点是A(-4,8),另一个端点B 的纵坐标是3,求这个端点的横坐标.
图2
解:设B(x ,3),根据|AB|=13,
即(x+4)2+(3-8)2=132,解得x=8或x=-16.
点评:学生先找点,有可能找不全,丢掉点,而用代数
解比较全面.也可以引至到A(-4,8)点距离等于13的点的轨迹(或集合)是以A 点为圆心、13为半径的圆上与y=3的交点,应交出两个点.
变式训练1
课本106页练习第一题
例2 已知点A(-1,2),B(2,7),在x 轴上求一点,使|PA|=|PB|,并求|PA|的值. 解:设所求点P(x ,0),于是有222
2
)70()2()20()1(-+-=-++x x .
由|PA|=|PB|,得x 2+2x+5=x 2-4x+11,解得x=1.
即所求点为P(1,0),且|PA|=2
2)20()11(-++=22.
点评:引导学生熟练设点及应用距离公式。 变式训练2
课本106页练习第二题.
探究二 建立适当的坐标系应用代数问题解决几何问题
例3证明平行四边行四条边的平方和等于两条对角线的平方和.
解析:首先要建立适当的坐标系,用坐标表示有关量,然后进行代数运算,最后把代数运算的结果“翻译”成几何关系。
这一道题可以让学生讨论解决,让学生深刻体会数形之间的关系和转化,并从中归纳出应用代数问题解决几何问题的基本步骤。
证明:如图所示,以顶点A为坐标原点,AB边所在的直线为x轴,建立直角坐标系,有A(0,0)。
设B(a,0),D(b,c),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的点C的坐标为(a+b,c),因为
所以,(
)2
2
2
2
222
2AB CD AD BC a b c
+++=++
()2
2
2222AC
BD a b c +=++,
所以,
2222
AB CD AD BC +++ = 2
2
AC
BD +
因此,平行四边形四条边的平方和等于两条对角线的平方和。
点评 上述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可以让学生归纳如下: 第一步:建立直角坐标系,用坐标表示有关的量。 第二步:进行有关代数运算。
第三步;把代数结果“翻译”成几何关系。 思考:同学们是否还有其它的解决办法? 还可用综合几何的方法证明这道题。
变式训练:已知
0<x <1,0<y <1,求使不等式
222222)1()1(y x y x y x +-+-+++ 22)1()1(y x -+-+≥22中的等号成立的条件.
解析:此题需要学生将不等式转化为平面内两点间的距离问题来研究。数形结合。 答案:x =y=
2
1 点评:强调数形结合,转化划归来解决问题。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来解决问题很有必要。
当堂检测
导学案当堂检测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学习,要求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