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湄潭茶文化的描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湄潭茶文化的描述
在20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民国中央实验茶场、国立浙江
大学先后落户和迁至湄潭,使这座宁静的小城一度成为战时中国的
科教重镇和茶叶研究推广中心。民国中央实验茶场,是中国现代史
上第一个国家级的茶叶科研生产机构,不仅开创了湄潭大面积植茶
的先河,更是贵州乃至中国西部近代大面积创建新式茶园的开始。
民国中央实验茶场遗址,在茶学界被称为茶文化的朝圣地。建国后,民国中央实验茶场分成了“湄潭茶场”和“贵州省茶业科研所”两
个部分,开发出了有名的“湄江翠片”和“湄潭红碎茶”,载入了《中国名茶志》,成为了深受人们喜爱的一代名茶。它是贵州省农
垦系统规模最大、出口茶最多,全国8个重要茶叶出口基地之一的
省属国营大型茶场,是贵州茶业的领军企业。它的主要产品有名茶“湄江翠片”,出口“红碎茶”和内销“炒(烘)青绿茶”、“工夫
红茶”等,产品远销美、英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红碎茶二号”连续4年获省、部优产品称号。
目前,湄潭已先后获得中国名茶之乡,全国重点产茶县,全国特色产茶县,最受老百姓欢迎茶产地等称号。自1940年中央实验茶场
开始领垦打鼓坡555.59亩茶园起,全县已有32.5万亩茶园,占全
省茶园面积的1/10左右,拥有1000吨加工厂2座,年产各类茶叶
近1000吨,年创汇70多万美元,年利税200万元。茶品有湄潭翠芽、遵义红、贵州针等,对于传承和弘扬湄潭的茶文化、发展和壮
大茶产业作出了积极贡献。
湄潭茶文化历史源远流长,早在汉代,汉武帝派中郎将唐蒙来到黔北,发现茶叶贸易十分兴盛,并购买了一些回去呈送给皇帝;在唐
朝时,茶圣陆羽在《茶经》中就记载了湄潭的种茶历史,并说“往
往得之,其味极佳”。1939年中央农业实验所在湄潭建立了茶场,
开始了大规模的种茶、制茶。
抗战期间,当代茶界泰斗张天福先生亲自选址的中央实验茶场和浙大西迁的一大批爱国学者在湄潭工作、学习,品茗赋诗留下的诗
篇助推了茶产业的发展。同时,当代十大茶人中的张天福、刘淦芝、李联标曾在湄潭工作过,浙大西迁湄潭办学七年,苏步青等著名教
授发起成立的《湄江吟社》,留下了数十首茶的诗词歌赋等丰富文
化资源,各种茶文化活动也蓬勃开展,为湄潭茶文化建设打下了深
厚的基础。到目前为止,湄潭有茶叶企业、个体加工户329家。茶
叶企业拥有注册商标50多个,倾力打造的“湄潭翠芽”品牌已40
次获国内外茶行业大奖,其中28次获国家级的金奖,“湄潭翠芽”
在2009年“贵州十大名茶”评选中获总分第一名,2010年“贵州
五大名茶”评选中获总分第一名。
湄潭曾先后被列为全国首批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基地县、西南茶城,农业部定点市场“全国重点产茶县”、“中国三绿工程茶业示
范县”,曾获得“中国茶叶产业发展政府贡献奖”,“中国名茶之乡”和“最受百姓欢迎产茶地”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