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冰心_爱的哲学_中的母爱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冰心“爱的哲学”中母爱形成及其创作心理
冰心生长于福建一个海军军官家庭里,父亲谢葆璋,母亲杨慈福, 是她最早的启蒙老师,后来父亲任烟台陆军学校校长,于是随父亲迁 居到山东烟台,大海是她的伴侣,也是她的保姆,更是她的活动的舞 台。 童年的冰心以海为师,海赋予了她最神奇的想象,最灵动的画意, 最华美的诗情,赋予她最博大的心胸,使冰心成了海化的人。 优美的大 自然孕育了她的文学情思。 冰心受到的是双重教育,一是充满了儒家 色彩的家庭熏陶,一是在教会学校获得的正式教育。 在家庭环境里,系 列中国古典书籍;在教会学校里,她系统学习了西方文化典籍《圣经》, 这为她提供了文学上的可借之鉴。 輥 輶 訛
冰心不仅在文学风格上表现出她的独特之处,在思想上也唱出一
142
科技信息
○高校讲坛○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2011 年 第 13 期
支“爱的哲学”歌。 正如同她的文学主张一样,在思想上也是求中西融 会贯通, 因着在家庭环境中所耳闻目睹的父亲身上那传统的爱国思 想,她找到了基督教义中入世救世普度众生的精神;因着她所体验到 的母亲那深厚的天性之爱和浸透了“温良恭俭让”的德化人格,她找到 了耶稣那爱和牺牲的典范人格。 这又给她带来了深沉的感化和启发, 为她建立“爱的哲学”提供了一个人格精神上的参照。 輥 輷 訛
以人道主义为核心的“爱的哲学”体现了冰心强烈的入世精神和 救国救民的满腔豪情,但基于社会的现状和发展规律,“爱”并不能解 决一切社会问题,只能作为美好的愿望而存在。 母亲之爱,儿童之爱和 自然之爱是冰心“爱的哲学”的一鼎三足。 三者统一起来看,体现出冰 心人类之爱的大同理想。 ⑨
五四女作家在传统角色被冲破爆裂后当务之急的使命无疑是,在 历史与文学中创造与展示迥异于以往的她,而她只能是“母亲”。 借“母 亲”的名义而书写,张扬新女性与新女性观。 ⑩因为“母亲”的来临,这世 界 便 有 了 母 性 与 母 爱;因 为 有 了 这 一 切 , 原 来 “ 空 虚 的 ”,“ 无 意 识 的 ”, “如同演剧一般”的,“爱和怜悯都是恶”的,“互相遗弃”的人的世界,发 生了如此真的,善的,美的改变。 也正是出于这样的一种感受与需要, 在自己的书写中不遗余力地昭扬母亲的伟大,歌颂母性的爱,几乎成 为 一 个 共 同 的 遥 感 ,一 个 潜 在 的 使 命 和 一 个 默 契 的 选 择 。 輥 輯 訛冰 心 对 自 己 母亲的崇拜之情炽热而执着。 对天下母性、母爱、母亲的赞颂,更是遍 及于她创作和行动中,她竭诚张扬大母精神元素—宽容,接纳,关怀, 同情,博爱,无私,坚韧,温柔,智慧,美丽,期待世界在母爱光辉照耀下 走向光明。 冰心母爱文学所呈现的女性意识,即触及伦理亲情,更追逐 生命本源和理想,既是母爱天性的颂歌,更为大母精神的激扬,它们绝 非 为 男 权 话 语 翻 版 ,同 男 权 文 化 制 造 的 母 亲 神 话 是 完 全 不 同 的 。 輥 輰 訛冰 心
1 冰心“爱的哲学”中母爱的基本体认
从“五四”的春潮走来的冰心,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影响最广 泛,最长久 的 女 作 家 。 在 “五 四 ”落 潮 的 20 世 纪 20 年 代 中 期 和 “革 命 文 学 ”掀 起 的 20 年 代 末 期 , 蒋 光 赤 对 冰 心 的 称 谓 是 “ 小 姐 的 代 表 ”, “贵族性的女性”①,毅真则 将 她 归 于 “闺 秀 派 的 作 家 ”之 列②,他 们 过 于 “左”倾的提法,值到今天似乎不再流行和被称道。然而,20 世纪 80 年 代中期以来,当西方女性主义,尤其是精神分析的,存在主义的,激进 的,后现代的女性主义思潮深替到中国女性文学研究的时候,却有论 者 认 为 冰 心 整 个 创 作 乏 于 “女 性 的 自 我 ”③,她 的 自 我 “不 具 有 现 代 性 内涵”④,他(她)们还觉得 冰 心 作 品 或 “没 有 性 别 意 识 ”或 缺 少 “重 大 的 性别视点 ” ⑤,而 母爱文学则是制造了男权话语的“母亲神话”,由“母 爱”与“妇德”达成同构的作品,是“女性意识的一种退步”⑥。 茅盾《冰心 论》里说过:“在所有‘五四’时期的作家中,只有冰心女士‘最最属于她 自己’。 ”从小习惯于清夜独坐,沉思冥想的冰心,在参与社会,周旋世 界的时候,从未停止过对人生的探索和对生命的追问,她的文学不仅 常出现“生命”的字眼,还总能呈露她生命的轨迹,生命自我的披露,很 现实也很内心化,相当地“自我”。 ⑦冰心对生命自我的探索,在她“爱的 哲学”形成过程中更加虔诚和急迫。 20 世纪 30 年代,阿英以冰心的两 部 小 说 集 《超 人 》(1923 年 ),《往 事 》(1930 年 ),两 部 诗 集 《繁 星 》(1923 年),《春水》(1923 年),以及旅美通信集《寄小读者》(1926 年)为资源, 将冰心心灵的展示是:“A 母亲的爱,B 伟大的海,C 童年的回忆”,概括 为“爱的哲学”。 ⑧
2011 年 第 13 期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高校讲坛○
wenku.baidu.com
科技信息
浅论冰心“爱的哲学”中的母爱
陈显帅 (海南师范大学 海南 海口 571158)
【摘 要】“爱的哲学”是冰心作品中一根红线,这一哲学思想的建立与她的家庭及所受的教育是分不开的。 爱是一缕春风,温暖人心,唤醒 人性的同时,也让社会充满温暖和希望。 这是冰心人类之爱的大同理想,也是这个竞争日渐激烈的社会急需的。
由于被压迫了漫长的岁月, 觉醒的女性犹如冬眠初醒后的青蛙, 肌体不免有些僵硬,步伐不免有些磕磕绊绊,虽说她已经意识到了父 权制文化的荒谬和残酷,但她还不能马上用自己的武器与强大的父权 制文化相抗衡,她必须有所凭借,必须有所依托,这个依托那就是母 亲。 “母亲啊,抛开你的忧愁,容我沉酣在你的怀里,只有你是我的灵魂 的安顿。 ”“母亲啊! 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 来了,我只躲在你的怀里。 ”輦 輱 訛
从而我们可以得出冰心母爱哲学的基本体认,冰心对母爱宣教似 的竭力张扬,意在建立一个有牢固理论基础的人生观,以求完美地解 说社会和有效地解放众生。 反映出了中西两种文化传统的相辅相成, 即中国“救国救民”的传统思想和基督教“入世救世”的宗教精神,特别 是冰心把自己的生命体验与基督教影响结合起来,形成了一个象征性 的“母亲宗教”,试图在哲学上,宗教上对宇宙人生进行整体把握,期待 这种人生哲学能有现实的,社会的功效。 輥 輵 訛
在 20 世纪的历史和社会境遇中, 在旧的传统延传和新的传统生 成的过程中, 不同于其他现代作家或隐或显的人生困惑和人格缺憾, 冰心以其圆满的价值承载的良知角色,以其近乎完美的人生和人格模 式,成就了其独特的存在和价值。 早在 30 年代早期,茅盾便指出冰心 思 想 的 “中 庸 ”状 态 。 輦輮訛综 观 冰 心 一 生 ,这 中 庸 也 是 其 一 生 良 知 和 人 格 的 基本状态。 其一生所持的观念,意识,姿态,皆取现实社会中所应取的 常态和理性,而非悖离这一切,也少有超越。 一生所奉行的“清明理 性”,实为一种 20 世纪现代社会,历史和文化境遇中的中庸之德。 这中 庸之德有其深厚的文化背景。 冰心从一走上文坛便以其“性道合一”的 传统人格底蕴得到社会和大众的深深认同和热烈赞赏,她的文笔和人 格被看作是“健康的”,“圆满的”,此类评价,贯穿冰心人生始终。 可以 见得,在几千 年 的 文 化 背 景 中 ,在 20 世 纪 走 向 现 代 化 的 中 国 ,这 种 中 庸的人格模式在更为根本的文化心理层面上得到社会与大众的深层
“五四”时期,冰心走出狭小的家庭环境和教会学校的门槛,看到 了中国社会“有血,有泪,有凌辱和呻吟,有压迫和呼喊”的苦难现实, 以 及 青 年 知 识 分 子 对 社 会 的 失 望 而 造 成 的 普 遍 “烦 闷 ”,她 把 所 受 到 的 基督教“爱”的教育与她的改良社会的爱国理想结合起来,提出了自己 的“母爱哲学”。 輦輰訛
在其早期代表作《超人》中,就用“青年”,“儿子”的视角,极为深情地颂 扬了母亲,属于母亲才有的情感以及这种情感的力量。 作者告诉我们, 这个名为何彬的青年儿子,生性“冷心肠”,孤僻,认为“世界是空虚的, 人生是无意识的,爱和怜悯都是恶德,”他的种种厌世言行由此可想。 这样一个“凡带一点生气的东西,他都不爱”的对现实(“父”的统治现 实)心如死灰绝望到顶的青年,惟一能激活他生命与情感的就只是母 亲,他反复咏叹:慈爱的母亲,天上的繁星,院子里的花……由“母亲” 而生发起的一切事物与情感,分明构成了另外一组充满生气,充满温 馨,充满情致,充满美好的独立游离于现实之外的梦幻场景 。 輱 訛輥母亲角 色在本世纪初第一次思想解放浪潮中涌现的五四女性文本,甚而男性 文本中,是如何不同寻常地多少带有一些性别号召力与政治谋略意味 地进入书写,登上中国现代史的舞台。 那些任劳任怨,慈道慧心,集天 下真善美之大成,合人类物质生产之大能。 庇护众生,净化环境,崇高 与美丽的母亲形象,有史第一次从晦黯的厨房角落里,从黑暗的人心 隐蔽处,被较大数量地提到历史书写的亮面上大加彰扬 。 輥 輲 訛
冰心在其诗作《繁星》,《春水》中表扬了对女性性属明确而独特的 指认,讴歌了母爱的无私,温存,聪慧,清纯与博大,并将这种爱与自 然,祖国,人民及家庭毗连,视其为人类的希望,热血青年的庇护所。 以 她对母爱从始至终刻骨铭心的讴歌来看,冰心对男∕女,中心∕边缘 的二元对立结构作了一种独特的处理,以狰狞面目的“父”的缺席宣告 了“母”的中心地位,开启了中国女性文学从“颂母”到“审母”的不绝如 缕的复调言说。 对于此开路之功,李玲讲得颇好:“‘五四’女性文学在 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次集中歌唱母女亲情,使得这一没有男性介入的女 性自然亲情第一次以正面价值形态浮出历史地表……女儿心态,使得 ‘五四’女作家无力以平视,俯视的态度去审察母亲父权立场的专制性 质,表现出精神的怯弱;但女儿心的大胆袒露;却又从另一方面表明现 代女性已经从女奴的精神僵化中复苏过来。 ” 輥 輳 訛冰心如斯“爱的哲学”, 正是女性生命意识与主体精神的觉醒。 輥 輴 訛
认同和潜在塑造,但遗憾的是,冰心一生的创作在题材开拓,主题深 入,人物塑造及人性挖掘方面几乎没有什么进展,创作的起点也几乎 是其终点,这一缺憾,固然由于其一生生活优裕,生活圈子的狭小,个 人道路的顺达,但其道德人格的约束—追求人格完美的“性道合一”的 心理定势,则是其更深的局面上的局限。 輦 輯 訛
【Key words】Bing Xin; Mother;Creation psychology;Inspiration
0 引言
冰心,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颗耀眼的女明星,可以和古代文学 史上的李清照并驾齐驱,集小说,散文,诗歌于一体的多才女作家,可 以说,她是一个完美的女性,贤妻良母,优秀的作家。 爱,是冰心人品的 象征和人格的魅力所在。
【关键词】冰心;母爱;创作心理;启迪 Discussion on Bing Xin's "Philosophy of Love" of Love
【Abstract】"philosophy of love" is a red line in bingxin's works, establishment of the philosophy and her family and education are inseparable. Love is a ray of spring breeze, warm hearts, awakening human nature at the same time, so that society is full of warmth and hope. This Cosmos of Bing Xin's love of humanity is the ideal, is the competition of a growing social need
冰心生长于福建一个海军军官家庭里,父亲谢葆璋,母亲杨慈福, 是她最早的启蒙老师,后来父亲任烟台陆军学校校长,于是随父亲迁 居到山东烟台,大海是她的伴侣,也是她的保姆,更是她的活动的舞 台。 童年的冰心以海为师,海赋予了她最神奇的想象,最灵动的画意, 最华美的诗情,赋予她最博大的心胸,使冰心成了海化的人。 优美的大 自然孕育了她的文学情思。 冰心受到的是双重教育,一是充满了儒家 色彩的家庭熏陶,一是在教会学校获得的正式教育。 在家庭环境里,系 列中国古典书籍;在教会学校里,她系统学习了西方文化典籍《圣经》, 这为她提供了文学上的可借之鉴。 輥 輶 訛
冰心不仅在文学风格上表现出她的独特之处,在思想上也唱出一
142
科技信息
○高校讲坛○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2011 年 第 13 期
支“爱的哲学”歌。 正如同她的文学主张一样,在思想上也是求中西融 会贯通, 因着在家庭环境中所耳闻目睹的父亲身上那传统的爱国思 想,她找到了基督教义中入世救世普度众生的精神;因着她所体验到 的母亲那深厚的天性之爱和浸透了“温良恭俭让”的德化人格,她找到 了耶稣那爱和牺牲的典范人格。 这又给她带来了深沉的感化和启发, 为她建立“爱的哲学”提供了一个人格精神上的参照。 輥 輷 訛
以人道主义为核心的“爱的哲学”体现了冰心强烈的入世精神和 救国救民的满腔豪情,但基于社会的现状和发展规律,“爱”并不能解 决一切社会问题,只能作为美好的愿望而存在。 母亲之爱,儿童之爱和 自然之爱是冰心“爱的哲学”的一鼎三足。 三者统一起来看,体现出冰 心人类之爱的大同理想。 ⑨
五四女作家在传统角色被冲破爆裂后当务之急的使命无疑是,在 历史与文学中创造与展示迥异于以往的她,而她只能是“母亲”。 借“母 亲”的名义而书写,张扬新女性与新女性观。 ⑩因为“母亲”的来临,这世 界 便 有 了 母 性 与 母 爱;因 为 有 了 这 一 切 , 原 来 “ 空 虚 的 ”,“ 无 意 识 的 ”, “如同演剧一般”的,“爱和怜悯都是恶”的,“互相遗弃”的人的世界,发 生了如此真的,善的,美的改变。 也正是出于这样的一种感受与需要, 在自己的书写中不遗余力地昭扬母亲的伟大,歌颂母性的爱,几乎成 为 一 个 共 同 的 遥 感 ,一 个 潜 在 的 使 命 和 一 个 默 契 的 选 择 。 輥 輯 訛冰 心 对 自 己 母亲的崇拜之情炽热而执着。 对天下母性、母爱、母亲的赞颂,更是遍 及于她创作和行动中,她竭诚张扬大母精神元素—宽容,接纳,关怀, 同情,博爱,无私,坚韧,温柔,智慧,美丽,期待世界在母爱光辉照耀下 走向光明。 冰心母爱文学所呈现的女性意识,即触及伦理亲情,更追逐 生命本源和理想,既是母爱天性的颂歌,更为大母精神的激扬,它们绝 非 为 男 权 话 语 翻 版 ,同 男 权 文 化 制 造 的 母 亲 神 话 是 完 全 不 同 的 。 輥 輰 訛冰 心
1 冰心“爱的哲学”中母爱的基本体认
从“五四”的春潮走来的冰心,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影响最广 泛,最长久 的 女 作 家 。 在 “五 四 ”落 潮 的 20 世 纪 20 年 代 中 期 和 “革 命 文 学 ”掀 起 的 20 年 代 末 期 , 蒋 光 赤 对 冰 心 的 称 谓 是 “ 小 姐 的 代 表 ”, “贵族性的女性”①,毅真则 将 她 归 于 “闺 秀 派 的 作 家 ”之 列②,他 们 过 于 “左”倾的提法,值到今天似乎不再流行和被称道。然而,20 世纪 80 年 代中期以来,当西方女性主义,尤其是精神分析的,存在主义的,激进 的,后现代的女性主义思潮深替到中国女性文学研究的时候,却有论 者 认 为 冰 心 整 个 创 作 乏 于 “女 性 的 自 我 ”③,她 的 自 我 “不 具 有 现 代 性 内涵”④,他(她)们还觉得 冰 心 作 品 或 “没 有 性 别 意 识 ”或 缺 少 “重 大 的 性别视点 ” ⑤,而 母爱文学则是制造了男权话语的“母亲神话”,由“母 爱”与“妇德”达成同构的作品,是“女性意识的一种退步”⑥。 茅盾《冰心 论》里说过:“在所有‘五四’时期的作家中,只有冰心女士‘最最属于她 自己’。 ”从小习惯于清夜独坐,沉思冥想的冰心,在参与社会,周旋世 界的时候,从未停止过对人生的探索和对生命的追问,她的文学不仅 常出现“生命”的字眼,还总能呈露她生命的轨迹,生命自我的披露,很 现实也很内心化,相当地“自我”。 ⑦冰心对生命自我的探索,在她“爱的 哲学”形成过程中更加虔诚和急迫。 20 世纪 30 年代,阿英以冰心的两 部 小 说 集 《超 人 》(1923 年 ),《往 事 》(1930 年 ),两 部 诗 集 《繁 星 》(1923 年),《春水》(1923 年),以及旅美通信集《寄小读者》(1926 年)为资源, 将冰心心灵的展示是:“A 母亲的爱,B 伟大的海,C 童年的回忆”,概括 为“爱的哲学”。 ⑧
2011 年 第 13 期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高校讲坛○
wenku.baidu.com
科技信息
浅论冰心“爱的哲学”中的母爱
陈显帅 (海南师范大学 海南 海口 571158)
【摘 要】“爱的哲学”是冰心作品中一根红线,这一哲学思想的建立与她的家庭及所受的教育是分不开的。 爱是一缕春风,温暖人心,唤醒 人性的同时,也让社会充满温暖和希望。 这是冰心人类之爱的大同理想,也是这个竞争日渐激烈的社会急需的。
由于被压迫了漫长的岁月, 觉醒的女性犹如冬眠初醒后的青蛙, 肌体不免有些僵硬,步伐不免有些磕磕绊绊,虽说她已经意识到了父 权制文化的荒谬和残酷,但她还不能马上用自己的武器与强大的父权 制文化相抗衡,她必须有所凭借,必须有所依托,这个依托那就是母 亲。 “母亲啊,抛开你的忧愁,容我沉酣在你的怀里,只有你是我的灵魂 的安顿。 ”“母亲啊! 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 来了,我只躲在你的怀里。 ”輦 輱 訛
从而我们可以得出冰心母爱哲学的基本体认,冰心对母爱宣教似 的竭力张扬,意在建立一个有牢固理论基础的人生观,以求完美地解 说社会和有效地解放众生。 反映出了中西两种文化传统的相辅相成, 即中国“救国救民”的传统思想和基督教“入世救世”的宗教精神,特别 是冰心把自己的生命体验与基督教影响结合起来,形成了一个象征性 的“母亲宗教”,试图在哲学上,宗教上对宇宙人生进行整体把握,期待 这种人生哲学能有现实的,社会的功效。 輥 輵 訛
在 20 世纪的历史和社会境遇中, 在旧的传统延传和新的传统生 成的过程中, 不同于其他现代作家或隐或显的人生困惑和人格缺憾, 冰心以其圆满的价值承载的良知角色,以其近乎完美的人生和人格模 式,成就了其独特的存在和价值。 早在 30 年代早期,茅盾便指出冰心 思 想 的 “中 庸 ”状 态 。 輦輮訛综 观 冰 心 一 生 ,这 中 庸 也 是 其 一 生 良 知 和 人 格 的 基本状态。 其一生所持的观念,意识,姿态,皆取现实社会中所应取的 常态和理性,而非悖离这一切,也少有超越。 一生所奉行的“清明理 性”,实为一种 20 世纪现代社会,历史和文化境遇中的中庸之德。 这中 庸之德有其深厚的文化背景。 冰心从一走上文坛便以其“性道合一”的 传统人格底蕴得到社会和大众的深深认同和热烈赞赏,她的文笔和人 格被看作是“健康的”,“圆满的”,此类评价,贯穿冰心人生始终。 可以 见得,在几千 年 的 文 化 背 景 中 ,在 20 世 纪 走 向 现 代 化 的 中 国 ,这 种 中 庸的人格模式在更为根本的文化心理层面上得到社会与大众的深层
“五四”时期,冰心走出狭小的家庭环境和教会学校的门槛,看到 了中国社会“有血,有泪,有凌辱和呻吟,有压迫和呼喊”的苦难现实, 以 及 青 年 知 识 分 子 对 社 会 的 失 望 而 造 成 的 普 遍 “烦 闷 ”,她 把 所 受 到 的 基督教“爱”的教育与她的改良社会的爱国理想结合起来,提出了自己 的“母爱哲学”。 輦輰訛
在其早期代表作《超人》中,就用“青年”,“儿子”的视角,极为深情地颂 扬了母亲,属于母亲才有的情感以及这种情感的力量。 作者告诉我们, 这个名为何彬的青年儿子,生性“冷心肠”,孤僻,认为“世界是空虚的, 人生是无意识的,爱和怜悯都是恶德,”他的种种厌世言行由此可想。 这样一个“凡带一点生气的东西,他都不爱”的对现实(“父”的统治现 实)心如死灰绝望到顶的青年,惟一能激活他生命与情感的就只是母 亲,他反复咏叹:慈爱的母亲,天上的繁星,院子里的花……由“母亲” 而生发起的一切事物与情感,分明构成了另外一组充满生气,充满温 馨,充满情致,充满美好的独立游离于现实之外的梦幻场景 。 輱 訛輥母亲角 色在本世纪初第一次思想解放浪潮中涌现的五四女性文本,甚而男性 文本中,是如何不同寻常地多少带有一些性别号召力与政治谋略意味 地进入书写,登上中国现代史的舞台。 那些任劳任怨,慈道慧心,集天 下真善美之大成,合人类物质生产之大能。 庇护众生,净化环境,崇高 与美丽的母亲形象,有史第一次从晦黯的厨房角落里,从黑暗的人心 隐蔽处,被较大数量地提到历史书写的亮面上大加彰扬 。 輥 輲 訛
冰心在其诗作《繁星》,《春水》中表扬了对女性性属明确而独特的 指认,讴歌了母爱的无私,温存,聪慧,清纯与博大,并将这种爱与自 然,祖国,人民及家庭毗连,视其为人类的希望,热血青年的庇护所。 以 她对母爱从始至终刻骨铭心的讴歌来看,冰心对男∕女,中心∕边缘 的二元对立结构作了一种独特的处理,以狰狞面目的“父”的缺席宣告 了“母”的中心地位,开启了中国女性文学从“颂母”到“审母”的不绝如 缕的复调言说。 对于此开路之功,李玲讲得颇好:“‘五四’女性文学在 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次集中歌唱母女亲情,使得这一没有男性介入的女 性自然亲情第一次以正面价值形态浮出历史地表……女儿心态,使得 ‘五四’女作家无力以平视,俯视的态度去审察母亲父权立场的专制性 质,表现出精神的怯弱;但女儿心的大胆袒露;却又从另一方面表明现 代女性已经从女奴的精神僵化中复苏过来。 ” 輥 輳 訛冰心如斯“爱的哲学”, 正是女性生命意识与主体精神的觉醒。 輥 輴 訛
认同和潜在塑造,但遗憾的是,冰心一生的创作在题材开拓,主题深 入,人物塑造及人性挖掘方面几乎没有什么进展,创作的起点也几乎 是其终点,这一缺憾,固然由于其一生生活优裕,生活圈子的狭小,个 人道路的顺达,但其道德人格的约束—追求人格完美的“性道合一”的 心理定势,则是其更深的局面上的局限。 輦 輯 訛
【Key words】Bing Xin; Mother;Creation psychology;Inspiration
0 引言
冰心,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颗耀眼的女明星,可以和古代文学 史上的李清照并驾齐驱,集小说,散文,诗歌于一体的多才女作家,可 以说,她是一个完美的女性,贤妻良母,优秀的作家。 爱,是冰心人品的 象征和人格的魅力所在。
【关键词】冰心;母爱;创作心理;启迪 Discussion on Bing Xin's "Philosophy of Love" of Love
【Abstract】"philosophy of love" is a red line in bingxin's works, establishment of the philosophy and her family and education are inseparable. Love is a ray of spring breeze, warm hearts, awakening human nature at the same time, so that society is full of warmth and hope. This Cosmos of Bing Xin's love of humanity is the ideal, is the competition of a growing social ne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