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环境状况公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1年浙江省环境状况公报

目录

综述 (2)

水环境 (2)

海洋环境 (5)

大气环境 (8)

城市环境 (9)

固体废弃物 (13)

辐射环境管理 (14)

自然生态环境 (14)

专题 (16)

综述

2001年浙江省国民经济平稳运行,主要经济指标继续保持全国领先增长态势,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700亿元,比上年增长10.5%,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769亿元,比上年增长22.1%。一批“十五”重大建设项目启动,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投资得到加强,其中城市建设投资217亿元,比上年增长87.7%。

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我省的环境保护工作继续坚持“三并重、三并举”方针,以可持续发展为主题,以改善环境质量为中心,以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为主线,规范环境管理,深化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加强环境执法监督,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全省污染防治能力与水平明显提高,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取得可喜成绩,农业农村污染防治已经起步,“碧水、蓝天、绿色”三大环保工程稳步推进,环保部门自身能力建设取得重大进展。2001年全省环境质量在稳定的基础上继续有所改善。

环境监测结果表明,全省城市空气环境质量总体良好,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但酸雨污染仍较严重,高酸雨率和高酸度的城市有所增加;地表水水质总体上较上年略有好转,大部分城市的主要饮用水源地水质良好,但平原河网和城市内河水质污染仍然严重,湖泊富营养化程度较高;海洋环境污染严重,海域富营养化问题仍较突出,赤潮频发;交通干线道路两侧区域夜间噪声超标现象仍较为严重;全省辐射环境质量总体状况良好,保持在天然本底水平。

水环境

状况

全省江河干流水质总体基本良好,但在部分支流和流经城镇的局部河段,仍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运河、平原河网和城市内河污染仍然严重,湖泊存在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现象。水体污染的特征呈有机型,主要污染指标是高锰酸盐指数、生化需氧量、氨氮、挥发酚、石油类和总磷。据分设在八大水系、平原河网和湖库的170个省控断面水质监测结果统计,52.4%的断面水质达到或优于地表水环境质量Ⅲ类标准(其中Ⅰ类水质为8.2%、Ⅱ类为

37.1%、Ⅲ类为7.1%),25.9%的断面水质为Ⅳ类,21.8%的断面水质为Ⅴ类和劣于Ⅴ类(其中Ⅴ类水质为2.4%,劣Ⅴ类为19.4%),见图1。八大水系满足功能河段数百分比由高到低依次为:瓯江、飞云江、曹娥江、苕溪、钱塘江、甬江、椒江、鳌江。

八大水系

钱塘江是我省最大的水系,水质状况总体良好,其中Ⅰ、Ⅱ类水河段长度占48.2%,整个水系50.8 %的河段水质能满足功能的要求。主要污染河段为东阳江、南江和金华江的河段,主要污染指标为生化需氧量、总磷、氨氮、挥发酚和石油类等。

曹娥江以Ⅱ类水体为主,占总评价河段长度的46.5%,70.0%的河段水质能满足功能的要求,主要污染河段位于干流的桑盆殿和新昌江下游河段,主要污染指标为生化需氧量、氨氮、总磷、挥发酚和石油类等。甬江以Ⅱ~Ⅳ类水体为主,占总评价河段长度的73.5%,水系中45.3%的河段水质能满足水域功能的要求,主要污染河段位于干流的三江口和奉化江的翻石渡,主要污染指标为总磷、氨氮和石油类等。椒江以Ⅱ类水体为主,占总评价河段长度的49.7%,水系中39.7%的河段水质能满足水域功能要求,主要污染河段位于灵江的水云塘、西岑和永宁江的江口,主要污染指标为总磷、氨氮和石油类等。瓯江是我省第二大水系,以II类水体为主,水质优良,其中Ⅰ、Ⅱ类水河段长度占93.0%,86.9%的河段水质都能满足水域功能要求,水系中已无明显污染河段。

飞云江水质主要为Ⅱ类,占评价河段长度的78.6%,水质优良,78.6%的河段水质能满足功能要求,水系中已无明显污染河段。

鳌江水质主要为Ⅳ~劣Ⅴ类,大部分干流水质已受到严重污染,无法满足功能要求,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总磷和石油类等,水中溶解氧含量低。

苕溪水质主要为Ⅲ、Ⅳ类,占总评价河段长度的68.8%,整个水系有54.7%的河段水质能满足功能的要求,主要污染河段位于西苕溪的递铺和泗安溪的下莘桥河段,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等,水中溶解氧含量低。其他水域

运河运河水质尽管有所好转,但氨氮和总磷指标仍然超标,全部河段水质均不能满足功能要求。

平原河网水质主要为Ⅳ~劣Ⅴ类,93.8%的断面不能满足功能的要求,总体水质差,主要污染指标是氨氮和总磷。

2001年八大水系和运河水质满足功能河段百分率见图2。

图2 八大水系和运河满足功能要求示意

湖泊水库水库水质总体优良,绝大部分可达Ⅰ、Ⅱ类;湖泊水质相对较差,其中鉴湖水质最好,为Ⅱ类,东钱湖水质为Ⅲ类,西湖水质为Ⅳ类,南湖水质较差,为劣Ⅴ类;湖泊已呈现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湖泊水库水质状况见图3。

图3 浙江省主要湖泊水库水质状况图

地下水

全省地下水水质良好,基本未受污染。但在地表水污染严重的河沟河网附近的浅层地下水已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滨海地区及杭嘉湖地区地下水超采严重,已造成局部区域地面沉降,尤其是嘉兴市最大地面沉降已达827.6毫米。

废水和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情况

2001年全省废水排放总量为24.3亿吨,比上年增加14.1%。其中工业废水15.8亿吨,比上年增加2.2亿吨,占65.0%,生活污水8.5亿吨,比上年增加0.8亿吨,占35.0%。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为63.2万吨,比上年增加7.3%。其中工业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32.1万吨,比上年减少6.4%,生活污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31.1万吨,比上年增加26.9%,占总量的49.2%。工业废水中有毒污染物、石油类、化学需氧量等的排放量均比上年减少。

2001年全省工业企业的废水排放达标率为96.5%,比上年提高4.4个百分点。

表1 2001年与2000年废水及COD排放状况对比

措施与行动

全省工业企业的污染防治在2000年“一控双达标”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通过人员培训、公众有奖举报、加强环境监理、市场化运作污染物处理设施等多种措施,实施长效管理,努力提高稳定达标率。

杭嘉湖水污染防治工作通过国家核查全面完成国家《太湖水污染防治“九五”计划》确定的工作任务,通过了国务院核查组的核查。编制《杭嘉湖地区水污染防治“十五”计划》并下发各地实施。

饮用水源保护全省已建成合格、规范化饮用水源保护区205个,日取水量达205万吨,服务人口已达1588万。

海洋环境

2001年我省近岸海域(领海基线外延12海里以西)环境污染仍然严重,绝大部分环境功能区未能达到水质保护目标要求,污染程度位于全国沿海省(市、自治区)的第二位,已无一类海水。海水中活性磷酸盐、无机氮超标严重,水质超四类和四类的占81.0%,且超四类的占半,超四类的严重污染海域面积为1.98万平方公里。海水中铅普遍超标,局部海域尤其是浙江北部海域,汞和化学需氧量超标率较高。主要港湾因长江及沿海河流冲淡水、港口污水、养殖废水等的排放,海水普遍受到无机氮、磷酸盐的污染。见图4、图5、图6。

受污染影响,沿岸水体病原菌及条件致病菌数量仍呈上升趋势。浮游生物的种类及群落结构变化不大,底栖生物生存环境仍较差,生物量继续呈下降趋势,但生物多样性与上年相比总体上略有回升。海域富营养问题仍较为突出,嵊泗北部、中街山列岛、浙江中部仍是赤潮多发地带,赤潮发生的频率仍无减缓迹象,浙江中部海域继长江口及中街山列岛后已成为第三块赤潮多发区。

全省大部分沿海地区经济贝类的卫生状况基本较好,省内沿岸自然生长或人工养殖的经济贝类均未检出麻痹性贝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