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力学课程标准.

合集下载

建筑力学课程标准

建筑力学课程标准

《建筑力学》课程标准1、课程性质《建筑力学》是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兼有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的双重性质,是连接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的桥梁。

前期课程为《应用高等数学基础》、《路桥工程制图》、《路桥建筑材料》等,后续课程为《结构设计原理》、《土质与土力学》、《道路工程施工技术》等,它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它不仅为后续的专业技术课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也为直接解决工程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提供分析方法和计算原理;同时可培养学生的抽象、推理、分析和综合的逻辑思维能力。

2、课程设计思路2-1课程设置的依据依据21世纪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和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结合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为了对学生进行初期工程教育,为培养学生解决工程中遇到的力学问题的能力,为便于后续专业课程打下力学基础,为培养学生的抽象、推理、分析和综合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开设了建筑力学课程。

2-2课程的设计基本理念(1)打破以单纯传授力学知识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模式,转变为“服务专业建设、服务专业课程、服务工程实际”的教学模式,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进行设计,淡化繁琐的公式推导与数学运算,突出工程应用性。

(2)将三大力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课程进行合理整合,构建七大模块。

(3)与施工企业密切合作,进行广泛调研,分析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涉及到的力学问题,引入考证内容,进而确定课程的教学内容。

(4)把工程实例引入课堂,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穿插各个知识点,以各阶段的案例教学、项目实训来实现课程目标。

(5)以力学分析计算技能考核为核心,通过知识考核、过程考核、技能考核和态度考核进行综合评价。

3、课程目标课程总体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必须的建筑力学基本知识和力学思维能力,能对一般工程构件作受力分析,能计算构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掌握常见构件及结构的内力计算,能准确地绘制内力图,具有对建筑原材料的测试能力。

建筑力学与结构课程标准

建筑力学与结构课程标准

《建筑力学与结构》课程标准专业名称:建筑工程技术课程名称:建筑力学与结构课程代码:411B04 所属学习领域:单项职业能力学习领域课程性质:核心课程开设学期:第1、2学期学分学时数:14学分,192学时(理论讲授134学时,实践教学58学时)修(制)订人:赵维霞修(制)订日期:2014年10月08日审核人:刘广文审核日期:2014年10月18日审订人:牟培超审订日期:2014年10月20日1 课程定位本课程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旨在让学生对建筑施工项目中的建筑构件及结构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主要讲授在研究结构基本构件受力特点的基础上,解决材料的强度和变形问题,从而进一步解决混凝土及砌体结构及构件的设计问题,包括结构方案、构件选型、材料选择和构造要求等问题;是集实验、计算、构造、实践为一体的综合性较强的课程。

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基本构件验算及设计能力,具备施工中结构问题认知及处理能力。

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起核心支撑作用。

本课程以《工程应用数学》、《建筑识图与构造》和《建筑材料与检测》的学习为基础,同时与《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砌体结构工程施工》、《基础工程施工》、《施工组织与管理》、《屋面与防水工程施工》、《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等课程相衔接,共同打造学生的专业核心技能。

2 课程学习要求学习该课程要求学生具有工程应用数学、建筑材料、建筑构造及计算机应用的基础知识,能识读建筑、结构施工图;要求教师具有丰富的职业岗位工作经验、丰富教学经验、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

该课程是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的设计思想来设计的,重构教学内容,设计了三个模块,分别为力学分析、混凝土结构设计、砌体结构房屋设计。

每个模块又设计了若干个工作项目,每个项目又下设工作任务,以项目、任务为载体,序化教学内容,并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等行动导向教学模式,使学生不再觉得问题那么枯燥,学习目的明确,进而提高学生主动性、积极性。

《建筑力学 》课程标准

《建筑力学 》课程标准

xxxx学院应用建筑力学课程标准1.范围本标准适用于xxxx学院各相关专业。

学时范围:72 学时。

2.制定本标准的依据2.1 教育部教高[2000]2号:《高等职业学校、高等专科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教学管理要点》。

2.2教育部教高[2006]16号:《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2.3xxxx学院各相关《专业人才培养计划》。

2.4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技能鉴定规范·各相关工种》。

3.课程性质与作用3.1 课程性质:公共基础课3.2 课程作用:为了保证结构和构件具有足够的承载力,一般来说,都要选择较好的材料和截面较大的构件,但任意选用较好的材料和过大的截面,势必造成优材劣用、大材小用,造成巨大的浪费。

于是,建筑中的安全和经济就形成了一对矛盾。

《建筑力学》的任务就是为解决这一矛盾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和计算方法。

4.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5. 课程总体设计思路5.1课程设置依据根据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及高职高专的特点设置,并顺应实践领域对学生的要求。

5.2课程目标定位本课程是土建施工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通过对建筑结构中的各构件在荷载作用下的受力及变形的分析,能够对结构构件的选材及截面尺寸进行设计,也为下一步“建筑结构”、“地基与基础”、“混凝土结构设计”及“建筑结构荷载设计”等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5.3课程内容选择原则本课程在内容选择上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目标,以实际工程作为理论知识的载体,分单元、任务进行学习,通过完成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在内容的选择上以必需和够用为准则,以强化应用为重点,简化了对一些理论的推导和证明,对土木工程较实用的内容列举了较多的例题。

且各单元均编写有单元概述、学习目标、教学建议、思考题和习题,考虑到高职教育的国际化,还提供了中英文对照的关键词。

5.4课程项目设计(或学习情景设计等)6.课程目标6. 1知识目标本课程的知识目标是通过课堂讲授使学生掌握建筑结构的中各部分构件及系统在荷载作用下的受力特性及变形特性,并对受力及变形进行分析计算。

《建筑力学》课程标准

《建筑力学》课程标准

《建筑力学》课程标准1.范围本大纲适用于xxxxx学院各相关专业。

学时范围:64 学时。

2.引用标准2.1 教育部教高[2000]2号:《高等职业学校、高等专科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教学管理要点》。

2.2 xxxxx学院《各相关专业人才培养计划》。

2.3 xxxxx学院《课程教学大纲技术标准》。

2.4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技能鉴定规范·各相关工种》。

3.内容3.1课程性质及教学特点课程性质:建筑力学是建筑工程管理专业一门必修课。

教学特点:建筑力学是为建筑学专业的学生开设的一门理论性、实践性较强的技术基础课,旨在培养学生应用力学的基建筑力学本原理,分析和研究建筑结构和构件在各种条件下的强度、刚度、稳定性等方面问题的能力。

3.2课程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建筑结构的外力分析、内力分析、杆件的应力与强度计算机结构的刚度校核,以及压杆稳定概念等有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这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建筑装饰工程有关问题的能力。

并为学习专业课打下一定的基础。

3.3 课题(含实践课题)名称与建议学时数3.4教学内容、目标及考核标准3.5课程考核方式说明本课程采用过程化、多元化的考核方式。

学期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查组成,平时成绩占30 %,期末考查占70 %。

平时作业和期末命题覆盖到各章,并突出了重点。

4 教学资源4.1课程教学环境要求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及习题,课外作业、实验、考试等(1)课堂讲授教学方法:采用启发法式教学,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和鼓励学生通过实践和自学获取知识,增加习题课,答疑质疑等讨论等教学环节。

教学手段:在教学中采用幻灯和插播教学录像片等手段,并逐渐采用多媒体教学系统等先进的教学手段。

(2)实验环节与内容实验课是建筑力学课程中的一个重要的实践环节,要求学生对材料在轴向拉压时的力学性能进行演示实验。

实验课是建筑力学课程中的一个重要实践环节,要求学生对材料在轴的拉压时的力学性能进行演示实验。

《建筑力学》课程标准

《建筑力学》课程标准

《建筑⼒学》课程标准《建筑⼒学》课程标准1.概述1.1课程的性质建筑⼒学是建设⼯程管理专业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建筑⼒学是今后学⽣毕业后从事施⼯、设计、管理的必备基础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掌握建筑⼒学中杆件的受⼒性能与简单的计算,达到能够认识并绘制结构施⼯图的能⼒。

1.2课程设计理念本课程⽴⾜于学⽣会施⼯、懂设计、善管理的实际能⼒培养,对课程内容做了实质性改⾰,以⼒学知识、理论知识够⽤为原则,精简⼒学理论计算和复杂理论,打破以传统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模块、项⽬为中⼼组织课程内容和课程教学,让学⽣更加结合⼯程实际为学习知识,发展职业能⼒。

⾏业、企业专家深⼊到本专业教学教改中,结合实际⼯程需要,本课程最终确定了以下⼯作模块:静⼒基本知识、平⾯体系的⼏何组成分析、静定结构的内⼒分析、应⼒与强度、结构变形计算、压杆稳定、超静定结构的内⼒计算。

这些模块主要是针对学⽣职业技能的培养,并为今后学⽣执业资格考试奠定基础。

1.3课程开发思路以项⽬教学为指导,将建筑⼒学与结构这门课程打造成理实⼀体化的课程,⽤相应的⼯程实例来学习每⼀个模块的学习,让学⽣在学中做,做中学。

2.课程⽬标2.1知识⽬标(1)了解⼒学基本概念、结构、构件类型构;(2)了解平⾯体系的⼏何组成,并会简单判定结构⼏何性质;(3)掌握拉、压、弯、剪构件的内⼒计算;(4)掌握梁构件中应⼒计算,会判定梁破坏的条件;(5)掌握超静定结构的内⼒计算,并会绘制内⼒图,判定结构的危险位置;2.2素质⽬标(1)具有较好的学习新知识和技能的能⼒;(2)具有解决问题的⽅法能⼒和制定⼯作计划的能⼒;(3)具有综合运⽤知识与技术从事程度较复杂的技术⼯作的能⼒;(4)具有⾃学能⼒、理解能⼒与表达能⼒;(5)培养学⽣理论指导实际、实际提升理论的能⼒。

2.3能⼒⽬标(1)具有⼀定的⼒学分析能⼒;(2)具有构件的强度计算能⼒;(3)具有构件的刚度计算能⼒;(4)具有构件的稳定性计算能⼒。

《建筑力学与结构》课程标准

《建筑力学与结构》课程标准

《建筑力学与结构》课程标准1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建筑力学与结构》课程以力学知识为基础,学习结构和构件设计工作任务及相关知识与技能,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为目标的应用技术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并且理论与实践联系非常紧密的应用技术课程。

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核心专业基础课,同时也服务于我院工程监理和工程造价专业的建筑结构课程。

本课程以结构设计工作任务来组织相关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培养学生混凝土结构构件的设计计算能力、绘制与识读结构施工图能力。

本课程的前导课程有《建筑制图》、《建筑CAD》、《建筑构造》、《建筑材料等》,后续课程有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建筑施工》、《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建筑抗震》、《建筑施工组织与管理》、《工程质量检验与验收》等。

本课程主要学习力学基本知识和建筑结构一般结构构件的计算方法和构造要求,通过学习让学生会设计混凝土结构和砌体结构常用构件,会绘制与识读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同时培养学生具备对常见工程事故分析与处理的能力。

为进一步学习建筑施工、工程质量检验与验收、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等课程提供有关建筑结构的基本知识,为将来从事施工技术和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该课程是学生职业素质养成的重要平台。

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标准意识、规范意识、质量意识及态度意识的培养。

此外,混凝土结构设计涉及到方案拟定、数据计算和绘图等诸多环节,可以为学生创造沟通、表达、协作的素养。

(二)设计思路课程设计理念通过对建筑企业或建筑行业相关建设和管理单位进行专业调研,明确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主要就业岗位以及岗位工作标准,找出关键的工作任务,分析与之相适应的职业能力,从而构建学习领域的课程内容体系。

课程开发的基本路径(1)本课程与建筑行业、企业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

相继与南阳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河南天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建七局四分公司、平顶山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洛阳市建筑设计研究院、郑州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广州南方建筑设计研究院、河南国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陕西航天建筑工程公司、洛阳城建集团等十多家资质高、生产技术先进、管理严格的企业建立了长期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共创教学、就业、生产服务平台。

《建筑力学》课程标准

《建筑力学》课程标准

《建筑力学》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建筑力学》【适用专业】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一、前言(一)课程的性质《建筑力学》课程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力学基础知识,并为今后学习专业课程及考取技能证书打下基础。

它包括建筑力学基础和建筑结构基础两大部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静力学基础知识,力系的平衡及工程杆件的简章内力计算,了解一般建筑结构的组成方式,对建筑结构的受力性能具有明确的基本概念和必要的基础知识,对结构内力有基本的了解等知识内容。

从而使学生能对一般的建筑工程问题进行初步分析,为学习后续的专业如《地基与基础工程》《主体结构工程施工》、《平法识图与钢筋翻样》等专业课程提供一定的力学基础。

学习本课程要求有较好的数学基础知识。

(二)设计思路(1)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确定课程目标本课程标准的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传统的学科式课程体系,变知识学科本位为职业能力本位,从“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出发,设定职业能力培养目标。

紧密结合行业发展,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培养学生正确分析结构受力的核心能力,使其能深刻理解提高构件承载能力所采取的工程措施,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发展职业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2)以课程为依据,选取课程内容本课程以宽基础、重实践、会实际的专业岗位技能要求,以够用、实用为原则,简化了三大力学的理论内容,重新划分了办学部分的知识结构,加强了力学与结构的关联性,使理论与工程实际相结合得更具体。

以教学主题模块为基本单元,将结构受力分析作为组织学生课程学习的主要线索,适当使学生了解后续课程与教学内容的联系,使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通过案例教学等手段,使学生逐步认识到本课程的学习对提高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性。

(3)以案例分析、任务驱动为导向,组织课程教学为了充分体现任务驱动,实践导向的课程设计思想,变本书知识的传授为动手能力的培养,在课程教学中采用案例分析、任务驱动等教学手段,以实际工程项目为载体组织教学,通过具体工程案例和施工图纸,引出相关专业理论知识,使学生在技能训练中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完整版)《建筑力学》课程标准

(完整版)《建筑力学》课程标准

《建筑力学》课程标准一、课程代码100101二、适用专业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三、课程性质建筑力学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属必修课性质。

它包括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几部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一般建筑结构的组成方式,对建筑结构的受力性能具有明确的基本概念和必要的基础知识,对结构内力、应力及位移的分析计算问题具有初步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能对一般的建筑工程问题进行初步分析,为学习后续的专业如建筑结构、平法识图与钢筋翻样等专业课程提供一定的力学基础。

学习本课程要求有较好的数学基础知识.四、课程学分与时数分配《建筑力学》课程共160学时,安排在第一、二学期授课,共10学分。

五、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设计的思路为:通过深入进行企业调研、召开企业实践专家访谈会、课程团队共同分析梳理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

在课程标准编写中,以能力分析为基础设计课程,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组织教学,以能力形成为目标引导学生学习,以企业认可的能力指标体系评价学习成果。

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1。

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确定课程目标本课程标准的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传统的学科式课程体系,变知识学科本位为职业能力本位,从“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出发,设定职业能力培养目标。

紧密结合行业发展,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培养学生正确分析结构受力的核心能力,使其能深刻理解提高构件承载能力所采取的工程措施,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发展职业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2.以课程为依据,选取课程内容本课程以宽基础、重实践、会实际的专业岗位技能要求,以教学主题模块为基本单元,将结构受力分析作为组织学生课程学习的主要线索,适当使学生了解后续课程与教学内容的联系,使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通过案例教学等手段,使学生逐步认识到本课程的学习对提高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性。

本课程的工程性、实践性、技术性比较强。

《建筑力学与结构》学习领域(课程)标准

《建筑力学与结构》学习领域(课程)标准

《建筑力学与结构》学习领域(课程)标准课程编号:适用专业: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课程类别:基础学习领域、核心学习领域、拓展学习领域修课方式:必修教学时数:216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一)课程定位:本学习领域课程是高职高专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专业必修课程。

课程的性质是在研究建筑力学与结构基本构件受力特点的基础上,解决钢筋混凝土结构及砌体结构的强度和变形问题,从而进一步解决构件的设计问题,包括结构方案、构件选型、材料选择和构造要求等问题。

是集实验、计算、构造、实践为一体的综合性较强的课程。

(二)学习目标:本课程的目的是要求学生掌握钢筋混凝土、砌体结构基本构件和结构设计的计算方法和与施工及工程质量有关的结构基本知识,具有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力学与结构设计的能力,为理解和掌握各种结构设计规范,继续学习后续专业课程奠定扎实的基础。

本课程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将来从事工程设计、工程施工和管理工作所必不可少的学科。

(三)前导课程:《工程数学》、《土木工程制图与识图》、《建筑基础知识》(四)后续课程:《建筑施工技术》二、课程内容标准(一)学习情境划分及学时分配三、课程实施建议(一)课程教学模式本课程要求打破纯粹讲述的教学方式,实施以工作任务引领知识、让学生在完成典型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在亲自实践中,获得知识,提升能力的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实行教、学、做一体化,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教学过程中,通过校企合作,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等多种途径,采取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充分开发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

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二)教学方法1)在教学过程中,应立足于加强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采用项目教学,以工作任务引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本课程教学的关键是通过典型的活动项目,由教师提出要求或示范,组织学生进行活动,注重“教”与“学”的互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增强重合同守信用意识,掌握本课程的职业能力。

建筑力学与结构课程标准教案

建筑力学与结构课程标准教案

学分:5学时:80学时,其中理论教学:60学时,实践教学:20 学时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适用专业: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筑工程管理专业课题的性质与任务《建筑力学与结构》结合专业特点,依照建筑结构对建筑力学的要求,精选了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中的相关内容,与建筑结构中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相配套。

建筑力学是一门技术基础课,它为土木工程等结构设计以及解决施工现场中许多受力问题提供基本的力学知识和计算方法,为进一步学习相关的专业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

知识能力培养目标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要求:1. 掌握建筑力学中的基本概念与基础知识。

2. 了解静力学的基本公理。

3. 掌握物体的受力分析和结构计算简图。

4. 能熟练掌握平面杆件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

5. 掌握静定结构的内力计算。

6. 掌握杆件的应力和强度计算。

7. 了解构建变形和结构的位移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六、课程内容第一章建筑力学与概述(一)教学目的与要求在实际生活中明白杆件的基本形式,掌握杆件及其变形的基本形式和荷载的形式分类(二)讲授内容§1.1 建筑力学的主要任务§1.2 刚体、变形固体及其基本假设§1.3 杆件及其变形的基本形式§1.4 荷载的形式(三)重点、难点1. 杆件及其变形的基本形式;2.掌握各种变形基本形式的特性;(四)教学建议理论结合实际,加强印象。

第二章静力学基本概念(一)教学目的与要求会求力矩,力偶矩。

掌握静力学的基本公理和力的等效平移。

(二)讲授内容§1.1 力与平衡的概念§1.2 静力学基本公理§1.3 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合力投影定理§1.4 力矩·力偶的概念和力的等效平移(三)重点、难点1. 静力学基本公理;2.力矩·力偶的概念和力的等效平移;(四)教学建议理论结合实际,加强印象。

第三章物体受力分析及结构计算简图(一)教学目的与要求会画物体的受力图,明确计算简图,物体的受力分析(二)讲授内容§3–1 约束和约束反力§3–2 结构计算简图§3–3 物体的受力分析与受力图(三)重点、难点物体的受力分析(四)教学建议理论结合实际,加强印象。

《建筑力学》课程标准

《建筑力学》课程标准

《建筑力学》课程标准一、课程名称:建筑力学二、对象:中等专业学校建筑专业学生三、课时:68四、学分:4五、课程目标职业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从中职培养目标和学生的实际出发,对基本理论的讲授以应用为目的,教学内容以必需够用为度,重点讲授建筑力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常用杆件及结构的受力分析方法、结构的内力计算及内力图的绘制方法、结构位移的计算方法。

能力目标:具有对一般结构进行受力分析、内力分析和绘制内力图的能力;具有对构件进行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计算的能力。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勤奋向上、严谨细致的良好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工作态度;具有创新与创业的基本能力;具有爱岗敬业与团队合作精神;具有公平竞争的意识;具有自学的能力;具有拓展知识、接受终生教育的基本能力。

六、教学设计思路(项目教学型、任务引领型、工作过程型、学习领域型)本课程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应从本专业的培养目标、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基本力学原理和理论的讲授以实际应用和后续专业课程的要求为目的,教学內容以必需够用为度,讲授结构的计算简图、结构的几何组成、静力学基础等基本知识,重点讲授常用杆件的內力分析和计算、內力图的绘制方法、应力分析和强度计算,讲授杆件的稳定性计算、內力图的绘制方法。

在教学时,有关定义、定理、性质等概念的內容按“基本了解、了解、理解”三个层次要求;有关计算、公式运用等方法和內容按“基本掌握、掌握、熟练掌握”三个层次要求;有关实验按“观察、学会”两个层次要求。

旨在培养学生具有一般结构受力分析的基本能力;熟练掌握静力学的基本知识;掌握基本杆件的强度、刚度、稳定性计算;通过观察,了解力学实验的基本过程。

七、内容要求(参考格式)八、教学评价建议本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

课堂教学要注意启发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反对注入式教学方法。

学习时要注意理解它的基本原理,掌握它的分析方法和解题思路,特别是要学会从这些具体方法中学习分析问题的一般方法。

建筑力学课程标准

建筑力学课程标准

《建筑力学》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建筑力学课程性质:《建筑力学》包括静力学、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三部分内容。

本课程是工程监理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

它以高等数学、物理学为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具有初步对建筑工程问题的简化能力,一定的力学分析与计算能力,是学习有关后续课程和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基础。

课程类型:专业学习领域总学时:76 理论授课学时:72 课内实践学时:4学分:4适用专业:工程监理专业1.前言1.1课程定位本课程是高等职业院校工程监理等建筑工程类专业的一门专业技术课程。

是研究建筑构件和常见结构受力和承载能力的课程,是建筑类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学生将来从事工程监理、建筑工程的施工、设计、工程预决算、房地产开发等工作打下必要的力学基础,并能为学生将来继续学习、拓展专业领域提供一定的支持。

本课程应在学生在校学习的第二学期开设,学生应在学习之前应具备《建筑材料》、《建筑制图》等专业知识,同时并为后续学习的《建筑结构》、《地基与基础》、《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等专业课打下基础。

本课程是一门专业性强、难度较大的课程,主要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应用性和实用性。

1.2设计思路秉承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理念,先进行综合职业行动领域和情境分析,然后深入企业调研和行业专业研讨、确定行动领域(分析典型工作任务)、确定学习领域(高度概括、典型表述)、构建学习情境(归纳典型工作过程)、分解和确定学习任务。

2.课程目标2.1知识目标1.掌握力学有关术语、分析原理、假设;2.掌握一般建筑构件和结构的静力分析方法和计算原理;3.掌握一般建筑构件和结构的内力、应力、变形计算方法和计算原理;4.熟悉实际工程中常见构件出现的承载力问题的处理和解决方法。

2.2能力目标1.能建立和做出构件和简单结构的计算简图和受力图;2.能用静力平衡方程求出构件和简单结构的计算简图和受力图中的未知力。

3.能进行砖柱(墙)、框架中柱、脚手架立杆等轴心受力构件的内力计算和确定其承载力。

建筑力学 课程标准

建筑力学 课程标准

《建筑力学》课程教学标准一、课程简介1.课程基本信息2.课程简介:《建筑力学》是高等职业教育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本课程的教学实施主要结合实际工程,以够用、实用为准则,讲授五个知识模块:结构的力学计算模型,结构的静力分析,静定结构的内力和位移,杆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超静定结构的内力和位移。

培养学生对物体的受力分析和结构简化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以及培养力学的思维方法、工程意识和综合职业能力。

二、本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本课程的性质:《建筑力学》是建筑类专业一门必不可少且理论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的专业基础课,也是为学生以后从事建筑企业生产第一线技术、质量、现场施工管理工作奠定基础的一门课程。

本课程的任务:研究结构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为此提供相关的计算方法和实验技术,为构件选择合适的材料、合理的截面形式尺寸,以及研究结构的几何组成规律和合理的结构形式,以确保安全和经济两方面的要求。

三、课程教学目的要求(一)知识目标1、掌握静力学的基本知识;2、掌握结构的计算简图、几何组成等基础知识;3、掌握静定结构内力的分布规律(轴力图、剪力图、弯矩图),了解静定结构位移计算;4、了解基本杆件的强度、刚度、稳定性计算;5、了解超静定结构的内力计算;6、了解力学实验的基本过程。

(二)能力目标1、具有对建筑工程的实际结构进行理论简化的能力;2、具有对一般结构进行受力分析的能力;3、具有对基本构件进行验算和设计的能力;4、具有对材料强度、塑性指标进行检测的能力;5、具有力学的思维方式和研究问题的方法,增强工程实践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

(三)素质目标1、养成严谨务实、勤奋刻苦的工作作风;2、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3、具有团队合作精神;4、具有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

1010101010六、教学基本条件1.教学团队的基本要求:加强双师型人才建设,努力引进高学历人才,加强专业教师互帮互助学习,定期进行教师知识和能力的培训,以此不断壮大教师队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力学》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建筑力学
课程性质:《建筑力学》包括静力学、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三部分内容。

本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

它以高等数学、物理学为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具有初步对建筑工程问题的简化能力,一定的力学分析与计算能力,是学习有关后续课程和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基础。

总学时:72 理论学时:60 实践课时:12
学分:6
适用专业:土木工程专业
一、课程定位
《建筑力学》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

主要研究建筑构件和常见结构受力和承载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学生学习后续专业技术课程及将来从事建筑工程的施工、设计、工程预决算、工程监理等工作打下必要的力学基础,并能为学生将来继续学习、拓展专业领域提供一定的支持。

二、课程教学目标
2.1知识目标
1.掌握力学有关术语、分析原理、假设;
2.掌握一般建筑构件和结构的静力分析方法和计算原理;
3.掌握一般建筑构件和结构的内力、应力、变形计算方法和计算原理;
4.熟悉实际工程中常见构件出现的承载力问题的处理和解决方法。

2.2能力目标
1.能建立和做出构件和简单结构的计算简图和受力图;
2.能用静力平衡方程求出构件和简单结构的计算简图和受力图中的未知
力。

3.能进行砖柱(墙)、框架中柱、脚手架立杆等轴心受力构件的内力计算
和确定其承载力。

4.能进行偏心受压砖柱(墙)、一般框架柱等偏心受压构件的内力计算和
确定其承载力。

5.能进行单跨静定梁、板等受弯(扭)构件的内力计算和确定其承载力。

6.能确定静定多跨梁、静定平面刚架、静定平面桁架的内力。

7.能了解超静定结构受力特点,结构体系的几何组成规律。

2.3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奋斗、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职业精神;
2.培养学生诚恳、虚心、勤奋好学的学习态度和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爱岗敬业、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
3.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公共道德、健康的心理和乐观的人生态度、遵纪守法和社会责任感;
4.培养学生树立质量意识、安全意识、标准和规范意识以满足专业岗位的要求。

三、课程整体设计思路
秉承基于项目教学法的课程开发理念,借鉴国外先进的职教理念和方法,遵循高职教育基本规律,结合国内和地区实际,依照原有知识总量不变的原则,对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力学课程内容进行解构与重组。

先进行综合职业行动领域和情境分析,然后深入企业调研和行业专业研讨、确定行动领域(分析典型工作任务)、确定学习领域(高度概括、典型表述)、构建学习情境(归纳典型工作过程)、分解和确定学习任务。

四、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建筑力学学习领域
五、学习情境教学设计
项目一:建立和做出构件、结构的计算简图与受力图(6学时+2学时)
项目二:用静力平衡方程确定构件和结构中的未知力(8学时+2学时)
项目三:确定轴心受力构件的内力和承载力(10学时+2学时)
项目四:确定受弯(扭)构件的内力和承载力(16学时+2学时)
项目五:确定偏心受力构件的内力和承载力(4学时+2学时)
项目六:常见静定结构的内力确定(10学时+2学时)
项目七:力学知识拓展(6学时)
六、考核方式
建筑力学课程采用过程考核和期末考核相结合的考核评价方式。

课程总分100分,过程考核占课程总成绩的40%,期末考核占课程总成绩的60%。

1.过程考核
过程考核分七个学习情境进行,每个学习情境基准分100分。

而每个学习情境分为若干学习任务,每个学习任务基准分满分100分。

把每个学习情境下的所有任务的实际得分求和并平均为百分制,即为该学习情境的得分。

把每个学习情境的得分平均即为过程考核得分。

每个学习任务的过程考核依据包括学习态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两部分:(1)学习态度(40分)包括:
①听课认真情况:要求学生上课专心、认真,不能睡觉、讲话、看报纸、吃东西、玩手机、听MP3等;
②笔记记录:要求学生上课认真听讲,认真做笔记,并不定期检查笔记;
③发言:要求学生真听讲,勤于思考,发言积极踊跃;
④出勤:要求学生不能迟到、早退、中途溜号和旷课;
⑤平时作业: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作业并上交,检验学生学习掌握情况。

(2)实践训练(60分)
根据所学的理论知识,教师给出符合课程要求的案例,学生自行设计并形成计算书,占60分,由教师进行评定。

2.期末考核
主要指学习情境全部结束后的课程结束综合测评,为笔试方式。

期末考核主要考核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