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时 导学案。
《春》导 学 案(第二课时)
春(第二课时)衡东县楚天中学阳武祥学习目标1、识记生字词的音、形、义,积累优美语句、修辞方法并了解作者,感受文章思路。
2、学习诵读方法,包括认知朗读、感知朗读、默读、声情并茂朗读,以读求知,以读悟情。
3、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环境,热爱社会生活,充满朝气与活力并且积极向上的个性品格。
【学习重点】1、学会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声情并茂朗读;2、审美赏美。
享受语感默读【学习难点】领悟文章的诗画意境,感悟作者对春天的热爱、歌颂与赞美之情,陶冶个性。
学习方法本文是一篇写景散文,语言生动,优美,学习本文首先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到作者对于春天的喜爱,并且本文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在朗读的过程中应当注意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能够抓住春的特点,有层次地描绘出一幅幅动人的春景图。
预习反馈检测1、《春》的作者是______,字___ ,号___ ,江苏扬州人。
散文家、诗人、_____、_____ 。
作品有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等。
2、比较下边各组中的两个句子,说说哪句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①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②盼望着,春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探究展示一、学生交流、探究1.春花有什么特点?哪些词语写出了春花的特点?名称特征角度(顺序) 修辞2.春草有什么特点?作者从哪几方面来写草?名称特征角度(顺序) 修辞3.春风的特点是什么?作者是怎样把无形、无色、无味的春风写得富有生命力和感染力的?名称特征角度(顺序) 修辞4.春雨有什么特点?作者从哪几方面来写的?名称特征角度(顺序) 修辞5.前几幅主要描写春天的风景美,这一幅由景及人,表现了人们怎样的精神状态?在这段,作者有句话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以及对人的期待。
二、学生展示,教师点评梳理达标课文梳理中心思想:全文以作者热爱春、赞美春的情感为主线。
描绘了生机勃勃的春景图,歌唱和赞美了的创造力的春,从而激发人们在大好春光里奋发向前,表达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鸟的天堂(第二课时)导学案
铜都双语学校高效课堂自主学习型语文日导学稿班级:40 姓名:编号:004 日期:编制人:四年级语文组自学促能力形成!展示让魅力飞扬!课题:3、鸟的天堂(第二课时)【自研课导学】晨读课目标(30分钟)1、熟读课文;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7——13自然段。
检测:1、组长检测朗读,教师巡视检查。
2、教师抽查背诵情况。
预习目标(20分钟)1、课文里五次提到鸟的天堂,为什么有的加了引号,有的没有加呢?2、分别用“—”和“---”划出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所看到的,并书写在预习本上。
自主积累:积累本文的优美语段。
【展示课导学】(时段:上午第一节)学习目标(1分钟):通过自读、自悟、交流展示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的句子,并能感受南国美丽风光培养自己热爱大自然地思想感情。
【定向导学·互动展示·当堂反馈】课堂元素导学流程自研自探环节合作探究环节展示提升·质疑评价环节随堂笔记自学指导内容、学法、时间互动策略内容、形式、时间展示方案内容、方式、时间重点摘记、成果记录、知识生成、规律总结精读课文,走进鸟的天堂自由朗读课文5-9自然段,思考:课文中主要描写了大榕树的什么特点?用“——”划出相关语句。
并说说作者对这课大榕树流露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你是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出来的。
(完成随堂笔记一)请按以下程序进行组内合作交流:1、两人小对子:检查自研成果,用红笔互相给出评定等级,并解决自学时遇到的疑难问题。
(预时2分钟)五人互助组:小组长主持,深入探讨以下问题:课文里五次提到鸟的天堂,为什么有的加了引号,有的没有加呢?(预时4分钟)3、十人共同体:①抽签:教师给出抽签顺序,确定本组展示方案。
②预演:大组长带领本组组员完成展示前的准备,确定展示代表-呈现成果,进行板书设计。
(预时6分钟)展示单元一:我能从文中相关语句中知道大榕树的特点,细细品味。
建议:结合随堂笔记一,让大榕树的特点深深刻在同学们的脑海中。
三年级上《搭船的鸟》第二课时导学案
3.作者在这些描写中,运用了哪些观察和描写的方法?
4.课文中除了描写翠鸟,还写了作者和渔船,读读这些句子,体会一下作者的思想感情。
合
作
探
究
1.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小鸟?(美丽)从哪些句子看出?(想象交流)(板书:美丽)
拓展
延伸
1.仔细观察自己熟悉的小动物,抓住外形和动作描写一写。
2.课下查查资料,进一步了解翠鸟。
课后作业
1.抄写自己喜欢的语句,并且背诵下来。
2.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事物,认真地观察,把观察后的发现写出来。
板书设计
导学反思
15 搭船的鸟
外形 美丽
动作 敏捷
有灵性
通过这节课精心地准备,更透彻地理解
了课文,但仍有许多不足,今后会更注重
(4)翠鸟捕鱼时的视频,慢镜头下与正常镜头下对比感悟。
4、PPT展示小猫图片,按照作者的描写方法来描写一下图中的小猫。
达
标
检
测
1、对号入座。 采 彩
( 采 )蘑菇的小姑娘,背着一个大竹筐。
“六一”儿童节到了,校园里插上了( 彩 )旗。
2、这是一只什么样的鸟?
3.人和鸟的关系怎么样?
课堂
小结
同学们,鸟是人类的朋友,我们要爱护鸟,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我们要与大自然和谐共处。 今天这篇课文是描写作者的一次普通的探亲之旅,途中就发现了这只美丽的翠鸟。美无处不在,只要我们认真观察。
教学难点
体会小鸟与人之间相互信赖的关系,感受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美好。
课前准备
PPT课件、翠鸟捕鱼过程图片、板书
教 学 过 程
理想的风筝导学案
《理想的风筝》第二课时导学案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到刘老师是一个对工作、对生活有着强烈的爱与追求的好老师,感受作者对刘老师的深厚感情。
能初步懂得一个人对生活要有追求,要热爱生活。
2.体会课文的写作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通过作者回忆的几件往事,体会到刘老师是一个对工作、对生活有着强烈的爱与追求的好老师。
教学难点:理解“理想的风筝”的含义。
一、谈话导入,感悟“思念”1、这节课,我们继续跟随作者,走近他的刘老师,跟他一起去放飞——2、上节课我们和作者一起回忆了刘老师的几件事?分别是那几件事?、、、。
3、选取这三个典型事例,表达了作者对刘老师的什么情感?表达了作者对刘老师之情。
二、研读细节,体验“思念”(一)研读“谈腿疾”,体验“思念”之情。
作者是怎么写这件事的?刘老师的哪些细节拨动了你的心弦?将相关语句圈画出来,用心读一读,想一想,写写批注。
从这几个词中,我感受到刘老师。
(二)略读“上课极好”“提问学生”,体验“思念”之情。
1、哪些细节之处打动你?2、通过这些细节描写,我们知道这是一个怎样的老师?(三)研读“放风筝”,体验“思念”之情。
1、哪些细节之处打动你?从,可以看出刘老师。
虽然生活是清苦的,身体是残疾的,但是刘老师却用各种各样的风筝装点生活,让自己和学生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在作者的心里又怎能忘怀呢?让我们和作者一起发自肺腑地呼唤。
三、品悟心声,升华“思念”1、念着刘老师的乐观幽默、敬业顽强、热爱生活,这一念就思念了近30年啊!我们一起来听听苏叔阳的真情告白。
(第十一、十二自然段)轻声读,说说作者思念什么?2、刘老师在苏叔阳心中放飞的不仅仅是风筝,还是什么?四、拓展延伸,放飞“思念”1、知道作者为什么这么思念刘老师吗?读一读以下文字。
苏叔阳,生于1938年,当代著名作家。
创作过《丹心谱》《中国读本》等多部作品。
1994年4月,作者做了肾癌手术,切除了左肾;2001年10月,又做了肺癌手术,切除了一叶左肺。
散文课教学案例及导学案(第二课时)
花都区中学“课堂提升设计”方案附一:学科教学模式表述及案例附二:学科“导学案”设计案例(依照“目标-策略-评价”要求,按“预习案-课堂案-巩固案”三部分,结合学科的教学模式进行设计)《荷塘月色》导学案(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能找出主要的景物,运用诵读、联想、对比等方式赏析月下荷塘图体现的宁静、淡雅的特点,感受作者淡淡的喜。
2、运用月下荷塘图的鉴赏方法,自主赏析荷塘上的月色图体现的朦胧、静谧的特点,感受作者淡淡的喜与悲,提升自主鉴赏的能力。
预习案一、景物描写重点段落赏析:(一)第四段赏析:月色下荷塘图1.在月色下的荷塘,作者描写了哪些景物?2. 圈出能体现景物特点的词并赏析本段至少三处句子。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二)第五段赏析:荷塘上月色图1. 荷塘月色图有哪些景物:2. 圈出能体现景物特点的词并赏析本段至少三处句子。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课堂案1. 归纳月色下荷塘图的特点和情感。
2. 归纳荷塘上的月色图的特点和情感3.归纳赏析方法巩固案1.运用以上的赏析方法,赏析第六自然段。
细胞通过分裂而增值(第二课时)导学案
第三章细胞第3节细胞通过分裂而增殖(第二课时)——导学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并描述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和意义;2、说出动植物细胞分裂的主要区别。
二、过程与方法1、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2、通过模型方法进行生物学的研究,尝试通过识图初步进行抽象思维的训练。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和科学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一、重点:细胞分裂的过程和意义。
二、难点:染色质、染色体等概念及其在分裂过程中的变化。
【课时安排】2课时,第二课时。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课前利用10分钟时间阅读教材P51—P52,用笔画出重难点,然后研读教材完成自主学习问题;2、研读教材时,找出疑难问题并在“我的疑惑”栏做好记载,以备课上讨论解决;3、结合教材,引导学生学会并描述动植物细胞的分裂过程,总结出其特点及意义,完成问题探究。
4、认真思考,独立完成当堂达标,教师评阅,反馈信息。
【知识链接】1、细胞体积为什么这么小?2、动、植物细胞结构及模式图。
【自主学习】(预习教材)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1.细胞分裂的概念:2.细胞分裂的过程:(1)动物细胞分裂时,先是;然后,细胞中央部分的从四周逐渐向内,最终使一分为二,每部分细胞质中含有一个,从而使一个细胞分裂为两个新细胞;(2)植物细胞分裂时,当细胞核分裂成为两个新的细胞核后,在两个新细胞核之间的细胞质中形成新的,并产生新的,从而使一个植物细胞分裂为两个新细胞。
3.细胞分裂的特点:(遗传物质平均分配)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核里的经过而数量倍增,并且分配到两个新细胞中,这样保证新细胞核亲代细胞具有相同的。
4.细胞分裂的意义:(繁殖、生长、更新衰老死亡的细胞)(1)单细胞生物:通过细胞分裂进行;(2)多细胞生物:细胞分裂不仅与有关,而且能促进新个体,使生物不断,从而保证生物体的正常生命活动。
【我的疑惑】【问题探究】(小组讨论总结)1、描述动、植物细胞分裂的过程,并简单绘出示意图。
4.2农业(第2课时)(导学案)-八年级地理上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_1
4.2《农业》第二课时导学案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学习目标】1.理解我国农业在地区分布上产生差异的因素。
2.通过案例分析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意义。
【学习重难点】1.重点:理解我国农业在地区分布上产生差异的因素。
2.难点:通过案例分析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意义。
【自主学习——知识清单】1.我国各地_________存在很大的差异,每个地方发展农业都存在优势和不足,因此要把农业生产部门布局在最适合它发展的地区,这就是“_________”。
2.这里地形______,水土容易流失,发展林业可以_______,这叫“宜林则林”。
3.这里地形______,土壤肥沃,水源丰富,利于耕作,这叫“_________”。
4.这里牧草生长良好,适宜发展______业,这叫“_________”。
5.这里河湖较多,适宜发展渔业,这叫“_________”。
【学习探究】1.活动:探究学习——自然条件和农业活动安排:小组合作讨论根据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要求,结合我国的自然条件,分析我国的农业部门分别适合哪些自然条件。
农业类型自然条件种植业渔业畜牧业林业2.活动:合作探究——因地制宜的发展农业活动安排:在图4.15中图中,有位于我国东南沿海某区域的A、B、C、D四地。
其中,A为城市郊区,B为远离城市的平原地区,C为山地,D为海洋。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在A、B、C、D四地合理布局农业,并说明你的理由。
(2)家住A地的小雨,向村里建议减少水稻种植面积,改种蔬菜、花卉,发展鱼肉如禽蛋生产,你认为可行吗?请说明你的理由。
3.活动:重点突破——因地制宜的发展农业活动安排:如图是我国东南沿海某地等高线图。
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角度考虑,请给下列地区选择适合的农业部门。
甲地a种植花卉、蔬菜等乙地b种植果树丙地c发展海水养殖丁地d种植水稻、、、【课堂检测】1.人类的生产、生活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其表现在()A.干旱地区适宜种水稻B.兴建工业企业要考虑到原料、能源、水源、市场和运输等条件C.乳产品加工厂要靠近矿山D.服装厂要选择在农村边远地区2.下列做法符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是()A.山东丘陵地区大面积种植柑橘B.内蒙古高原地区退耕还林还草C.青藏高原地区增加放牧牲畜的数量D.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大力发展林业生产3.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下列地区农业发展方向正确的是()A.内蒙古高原发展畜牧业B.海南岛大力发展棉花生产C.东北平原发展冬小麦种植D.四川盆地发展热带经济作物4.图示意我国某区域东西向地形剖面及年降水量分布,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甲地、大兴安岭、东北平原最适宜发展的农业部门分别是()A.林业、畜牧业、种植业B.种植业、林业、畜牧业C.畜牧业、种植业、林业D.畜牧业、林业、种植业发展农业生产要因地制宜。
人教版(2024新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第二章第四节《细胞的生活(第二课时)》导学案
第四节细胞的生活(第二课时)【课前预习】1我们的生命起点都是一个细胞——_______。
一个_______能发育成一个完整的个体,是因为_______内有指导个体_______的_____信息,这些信息是_______的,因而叫作_______。
2.事实上,细胞内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_____和_____的变化,这都与_______的_______和_______密不可分。
_______为什么具有这么重要的功能呢?这是由于_______中有一种非常神奇的_______,它的名字叫作____________(简称_____),_____上有指导生物_______的_______。
3.综上所述,细胞的生活需要_____和_____,______能够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是____________。
细胞中_____、_____的变化非常复杂,这些都需要统一的_____,而细胞的控制中心是_______。
_______是___________,其中的_____上有_______,这些_______包含了______、______细胞中______和______变化的一系列指令,也是生物体建造自己“生命大厦”的蓝图。
因此,可以认为,细胞的生活是______、______和______的统一。
______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_______。
【课中研学】1. 思考:细胞内发生的复杂反应是由谁控制的?2. 观看视频:生命的起点。
讨论:遗传信息存在于细胞的什么部位呢?3. 分析·讨论:小羊多莉的身世:阅读教材34-35页的资料。
讨论:(1)多莉长得不像生它的C 羊,也不像A 羊,而与B 羊十分相像,这表明了什么?(2)读了这个故事,你认为细胞核有什么功能?4. 联系细胞的结构和生活,说一说细胞的结构与其功能是如何相适应的。
为什么说细胞的生活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课堂总结】【课堂练习】1.如图为小羊多莉的诞生过程,小羊多莉长相既不像C 羊也不像A 羊,而与B 羊十分相像,是因为多莉从B 羊得到了( )一、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二、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 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能量转换器:叶绿体、线粒体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DNA 上有遗传信息 。
二年级语文:《有趣的发现》第二课时导学案(教学设计)
( 语文教案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案设计 / 精品文档 / 文字可改二年级语文:《有趣的发现》第二课时导学案(教学设计)Chinese is known as the "Mother of Encyclopedias", which is the best interpretation of it, solearning Chinese is very important.二年级语文:《有趣的发现》第二课时导学案(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紧扣“发现”,让学生去发现自己学习上的疑难问题。
2、让学生通过自读,用各种形式将自己的发现展示出来,并加以运用。
3、利用“考察”、“发现”、“要么……要么……”“奇怪”等。
以这些词为空破口,进入文章进行语言学习。
【活动方案】活动一:探究发现昆虫奇异现象1、读读课文,说说岛上有什么奇异的现象?自读第2自然段。
2、想想这里写了几种昆虫?(3种。
翅膀大的、翅膀小的、没有翅膀的。
)3、当大风吹来的时候,它们会有什么样的遭遇呢?(1)朗读课文第3自然段:(2)生边说边表演,其乐融融。
生:我的翅膀太小了,狂风一吹,我的小命就难保了,(说着往旁边一倒,面带恐慌的神情)想不到掉进海里,淹死了。
(鼓掌)生:我是一只没有翅膀的昆虫,大风来了,我就躲在岩石下、草丛中,仍然可以继续爬行。
(说着竟钻下了桌肚里…)生:我最自在。
没有风的时候,我自由地飞翔;大风来的时候,我就飞到安全的地方。
(一边说,一边用两只小手不停到煽动)活动二:探究发现找答案1、达尔文为解昆虫奇异翅膀之密,都做了哪些实验?默读3自然段第1句话,画出相关词。
2、只要我们像达尔文一样,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就能发现许多奇怪的事情。
比如:小红发现母鸡总是围着鸡窝转,感到很奇怪。
流程图(2)(第二课时)(导学案)沪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
流程图(2)(第二课时)(导学案)沪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一、课前导学1.学习本课内容需要的前置知识:–掌握流程图(1)的知识;–掌握“大于”、“小于”、“等于”等数学符号的含义。
2.课前准备:–预习本课内容,了解本课要点;–准备画图工具和草稿纸。
二、学习目标1.学生能够根据问题用流程图表示过程;2.学生能够理解流程图中不同形状的含义;3.学生能够根据流程图判断正确性。
三、学习内容1. 复习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引导学生回忆,回答正确后再给予点拨)2. 新学(1)流程图的使用•用流程图表示节点间的关系,通常由“开始”、“结束”、“操作”三个形状组成;•“开始”节点表示问题的起始;•“结束”节点表示问题的结束,通常还可包括结果或输出;•“操作”节点表示问题的操作,通常包括输入、输出、判断等。
(2)不同形状的含义•“开始”节点用椭圆形表示;•“结束”节点用椭圆形加矩形表示;•“操作”节点用矩形表示。
(3)实例分析将以下问题用流程图表示:假设小明要去商店买糖果,商店里有5种口味,分别是“草莓味”、“葡萄味”、“苹果味”、“橙子味”、“柠檬味”。
小明喜欢的口味是“草莓味”的两倍,计算小明要买多少包“草莓味”的糖果。
•分析问题,找出关键操作:选择口味,计算数量。
•将关键操作用流程图表示。
•判断流程图的正确性。
3. 练习假设小明要去超市买苹果,超市里有20个苹果,小明想买一半,即10个苹果。
请你用流程图表示小明买苹果的过程。
四、课后作业1.请设计一道数学问题,并用流程图表示过程。
2.搜集一些相关的数学题目,尝试用流程图表示过程,并判断其正确性。
3.扩展练习:请根据以下要求设计一个流程图:–输入一个整数;–判断该数是否为偶数;–若是,则输出“是偶数”,并继续输入一个整数,再判断是否为偶数;–若不是,则输出“不是偶数”,并结束流程。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学习如何用流程图表示问题的过程,以及理解不同形状的含义。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导学案(第二课时)
交流
我愿意把我的探究展示交流,在展示时,我会把内容说清楚;别的同学展示时,我会认真倾听,并能补充和质疑。
指导交流,适当纠错、点拨。
练习反馈
1、同学们,为什么洋人轧死了中国人还得意扬扬?为什么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妇女训斥了一通?为什么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却只能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
预习准备:
搜集苏联卫国战争的资料。
学 习 过 程
环节
学案
导案
复习引入
(一)预习
检测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教师指导,小组长组织完成后,引导展示。
(二)导入
感知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课文可分为几段,每段写什么?
3、师总结上节课的内容,引入新课。
1、复习旧知识,检查学生的掌握程度。
2、回顾旧知识,引发下文。
精讲点拨
(一)自主
探究
我能自主探究并与小组合作完成下列问题:
1、学习第一部分,感受少年周恩来关心国家大事。(第1—6自然段)有感情地朗读,体会少年周恩来在疑惑中不断地追问和思考。
2、学习第二部分,感受少年周恩来胸怀祖国。
a我知道“中华不振”的含义是什么?我是从哪些句子体会到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较周恩来与其他同学读书的目的,你有什么感受?
3、引导学生学习周恩来的品质:从“不解地问”、“打破沙锅问到底”、“经常想”、“沉思”、“静静地坐在那里”等处体会周恩来还是个善思的人。
指导归纳学法,教师巡视检查学生学习效果。
测评提高
1、学生收集有关周恩来的名人名言。(2—3条)
三年级语文上册 2《花的学校》(第2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
2.花的学校第二课时导学案学习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富于童真童趣的语言和丰富细腻的想象,培养学生的质疑、表达、想象能力。
2。
感受课文的语言美和意境美,培养学生养成主动质疑的学习习惯。
学习重难点重难点:体会课文富于童真童趣的语言和丰富细腻的想象,了解“拟人"。
学习资源导学案、课件、讨论、活动、随堂检测学习内容一、导入【复习导入】1.请学生读上节课中所学的文中的词语,加强记忆。
2.通过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引入本节课。
带领学生一起去看看花的学校。
二、课堂活动【默读课文,读文质疑】1。
同学们默读课文,看看你有什么问题可以提出来?2.汇报交流。
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
如:(1)花儿们的地下学校是什么样子的?(2)花儿们的妈妈是谁?三、课堂讨论【重点突破,精读解疑】1.指名读一、二自然段.(1)“当雷云在……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
”“同学想一想文中‘走过荒野’‘吹着口笛’是什么才会有的行为呢?”从而引出“拟人”的修辞手法.(2)“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跳舞、狂欢。
”第二自然段只有一句话,这句话是一个什么句子?(拟人句)“跑出来、跳舞、狂欢”突出了什么?(花儿们的美丽、活泼、可爱、向上)(板书:美丽活泼可爱向上)(3)在六月的阵雨中,花儿们笑着跳舞,它们在想什么,在说什么?它们在跳着什么样的舞蹈?引导学生自由想象说一说。
这部分课文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天真烂漫)3。
指名读三、四自然段。
鼓励学生想象并讲一讲花儿们被老师罚站的故事。
想一想,谁是它们的老师?老师为什么要罚站?花儿们的学校是什么样的……可以引导学生解决最开始提出的问题,学生可以大胆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来进行描述。
4。
指名读第五、六自然段。
(1)出示“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
"你喜欢这样的表达吗?照样子写一写:清风一吹,他们。
蝴蝶一来,他们 .(2)出示句子:“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雷云拍着大手.”想象风雨中的花儿们是什么样的?5。
3《公民意味着什么》第二课时 (导学案)-2022-2023学年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
3《公民意味着什么》第二课时(导学案)-2022-2023学年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一、课前思考1.什么是公民?2.作为一个公民,你有哪些权利和义务?3.你认为公民意味着什么?二、导入公民是指居住在一个国家或地区、享有民主权利和义务的人。
公民状态,是每个人在出生或通过移民等规定方式进入一个国家后获得的身份,这个身份在法律上赋予了人们在国家社会生活中所拥有的权利和义务。
三、内容讲解1.公民的义务公民的义务是指在享受权利的同时,必须要承担的法律责任和社会责任。
公民的义务包括遵纪守法、参加劳动、纳税等。
通过承担这些义务,公民可以让社会变得更加和谐与稳定。
2.公民的权利公民的权利是指每个公民在国家法律和宪法规定下所享有的权利。
这些权利包括言论自由、人身自由、集会结社的自由、隐私权等等。
这些权利保障了公民在社会生活中的基本权益,并且在整个社会生活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公民意味着什么公民意味着一个人有着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能和义务。
作为一个公民,不仅要享有权利,还要承担相应的义务。
这意味着公民需要具备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和独立思考能力,可以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一份贡献。
四、课堂互动1.根据自己的理解,谈一谈公民的义务和权利的作用。
2.你认为公民在社会发展中应该承担怎样的责任?3.为何公民既要享有权利,还要承担义务?五、课后思考1.你认为社会中的公民应该如何发挥自己的作用,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2.你觉得你自己具备了公民的责任感和独立思考能力吗?为什么?3.你有哪些方面需要进一步提高,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公民作用?以上是本次课程的全部内容,希望同学们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更好地理解公民意味着什么,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积极地承担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语文四年级上语文S版13《麻雀》导学案(第二课时)
4、老麻雀为什么会有这样大的勇气?(母爱的力量)
巧设
练习
达标
检测
1、辨字组词。
征( ) 析( ) 洒( )
证( ) 折( ) 酒( )
板书
设计
麻雀
老麻雀 扎煞 掩护
绝望 紧张 爱
猎狗 强大 想吃
教学
反思
展示
交流
精讲
释疑
点拨与拓展:
1、指导朗读:“呆呆地、无可奈何”要读得稍慢些,“嫩黄”“绒毛“要读重音。
2、比较句子
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
猎狗愣住了,它可能没料到老麻雀会有这么大的勇气,慢慢地,慢慢地身后退。
读句子,找出两句话的相同之处,并说说体会到了什么。
“老麻雀明明知道自己飞下去会白白地送死,可它还是毫不犹豫地飞了下去,这不是太笨了吗?”(抓住课文中描写老麻雀动作、神态等的语句深入探究)
教学
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
程序
教学内容
个性设计
设置
提纲
引导
预习
一、理解感悟
1、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通读全文。
思考:小麻雀、猎狗、老麻雀分别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课文中哪些句子体现了它们的这些特点?为什么?
二、个性感悟:以“母爱”为题,学习本课的写作方法写一篇感想。
激趣
生疑
明确
目标
导学:同学们,麻雀是十分弱小的动物,可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笔下的那只麻雀它不仅战胜了庞大的猎狗,更是深深地打动了无数读者的心。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麻雀》这篇课文,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桥》第二课时导学案
板书设计
片11
洪水————→村民————→老汉
(咆哮)(惊慌)(冷静)
教学反思
学习的难点是理解桥的含义。
流 程
教 师 行 为
学 生 行 为
片1
一、导入新课:(3分钟)
1、教师导入
2、出示学习目标。
听老师导语。
自读学习目标,明确学习目标
片2
二、学习交流:
1、学习课文,出示阅读提示;学生展示。★★(4分钟)
根据阅读提示完成任务
片3-4
2、出示导学提示一(7分钟)
评价:一组推荐火星发言,其他小组火星补充。回答最精彩的一位同学得一颗★
根据导学提示完成任务
片5
3、出示阅读提示;学生展示。★(4分钟)
学生交流回答
片6-7
4、出示导学提示二,重点理解“桥”的含义。(9分钟)
评价:小组推荐一人展示,讲得既简洁又完整的小组奖励一颗★
根据导学提示完成任务
片8
三、总结反馈
回顾课文,归纳“桥”的喻意。(4分钟)
交流发言
片9、10பைடு நூலகம்
四、当堂检测(9分钟)
语文(学科)导学案
年级
五年级
单元
第四单元
设计者
吴俊学
课型
讲读课
课题
16、桥
课时
2课时
分课时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能找出课文中运用拟人、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的句子。
2、会用简洁语言慨括课文主要内容。
3、能根据文中主人公的行为举止理解桥的含义。
4、能完成本课过关检测。
学习重难点
学习的重点是体会人物形象特点。
【新人教版】七上第二课第二课时享受学习导学案
第二课时享受学习【学习目标】懂得学习是一个苦乐交织的探究和发现的过程,学会享受学习。
领会学习带来的快乐,激发自我求知欲望。
懂得良好的学习环境来之不易,从而学会珍惜,进一步养成正确的学习态度。
【学习重、难点】:深刻理解学习的两面性?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学习过程】(精彩课堂,展现独特自我、预习一热身自主学习(我的课堂,我的舞台)小组内可互相交流互相补充,并在一定时间做出明确答案】学习中的苦和乐1.古人对学习咏叹有很多。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韩愈“春天,读书之乐乐如何?绿满窗前草不锄;夏天,读书之乐乐无穷,瑶琴一曲来熏风;秋天,读书之乐乐淘淘,起舞明月霜天高;冬天,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
” ——朱熹(1)韩愈和朱熹对学习的咏叹说明的是学习的哪两个方面?(2)对他们二者,学习是不是只是苦或只是乐的?(3)对我们每个人来说,学习都是()A.痛苦B.快乐C.只有苦,没有乐D.苦乐交织的2.学习对我们每个人来说有苦也有乐,因为()①学习是一个探究和发现的过程,需要克服困难,刻苦学习②学习使我们没有自由③在学习中我们会不断发现自身潜能,不断超越自己④学习是父母和老师的要求A. ①②B.③④C. ①③D.②④3.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这句话说明()A.从学习中不一定能发现快乐B.知道东西多的人学习不一定好C.知道去学习不如发自内心的喜欢学习,从学习中享受快乐D.喜欢学习不如快乐地学习4.在现在世界上的很多地方,还有很多儿童没有或失去了上学的机会,他们的眼睛里充满着求知的渴望,失学给他们的人生留下了沉重的阴影和不可弥补的遗憾。
(1)这些儿童不能读书是因为()A.他们不愿意读书B.他们没有体验到读书的快乐C.因为战争、贫穷、和疾病等原因使他们失去上学的机会D.他们没有权利读书(2)我们能够从中得到的启示是()A.不读书也一样活得很好B.享有学习的权利和机会是多么令人快乐的C.我们的条件比他们的条件好,他们不如我们D.一定要认真读书,否则将来和他们一样(3)在放弃学习的权利与摆脱学习的困难两者中选择,你会选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esson 10 ARE YOU WASHING YOUR
FACE?
导学案
【导学目标】
1.能听、说、读、写本课单词。
2.掌握并能灵活运用本课句型。
【导学重难点】
理解掌握句型并能用替换词造句和运用。
【导学过程】
一、引学(自主学习)
1.复习掌握上课的内容。
2.根据音标试读本课单词。
二、引探(合作探究)
小组之间根据已出示的图片内容互相探讨。
翻译对话小组两个人练习读对话
Tom,where are you?
汤姆,你在哪儿?
I’m here,Mom.
我在这儿呢,妈妈。
Are you washing your face?
你在洗脸吗?
Yes,Mom.Are you cooking?
是的,妈妈。
你在做饭吗?
Yes,I am.
是的。
Is Dad helping you?
爸爸在帮你吗?
No,he’s cleaning his bike.
没有,他在擦他的自行车。
Let me help you,Mom.
让我来帮你吧,妈妈。
Thank you,Tom.
谢谢你,汤姆
三引练(练习巩固)
Are you washing your face?
Are you cooking?
四引展(拓展延伸)
现在进行时:表示现在正在进行的动作
构成:主语+(am、is、are)+ 动词ing 1.直接+ing
2.以不发音字母e结尾的单词去e+ing
3.重读闭音节单词,即辅+元+辅的单词,要双写辅音字母,再加ing
五练习写出下列动词的ing形式
Sing swim run draw rid e read play
六谈收获
我的收获:
我的疑问:
组长评价:
老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