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课文教学与作文教学的五个衔接
高中语文课文教学与作文教学结合的有效探索
高中语文课文教学与作文教学结合的有效探索一、引言语文教育是中学阶段的重要内容,既涉及到学生的语言文化修养,又直接影响学生的高考成绩。
然而,目前很多中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课文教学和作文教学独立分隔,缺少有效地结合,导致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和所写的作文有较大的脱节,因此需要探索高中语文课文教学和作文教学的有效结合。
二、理论基础1.从教育学角度的教学理论教育学家研究表明,教学是学校教育中的重要环节,而学习和教学是相辅相成的。
因此,在教学中,既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需要,也要充分利用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有效地吸收知识。
2.关于高中语文教学的研究对于高中语文教学的研究表明,高中语文教学需要注重思想性、文学性和实践性,即要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同时也要强化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得到实践。
三、实践探索1.课文教学与作文教学结合的重要性在实际教学中,课文教学和作文教学是密不可分的。
作文教学需要依托于课文教学,通过分析课文,启迪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
同时,作文教学也需要依赖于课文的积累,通过对课文的深入理解和阅读,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因此,将课文教学和作文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和相关技能,提高学生成绩和综合素质。
2.结合课文教学和作文教学的实践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课文教学和作文教学结合起来,采取多种教学方法,例如:•以课文为基础,利用情境教学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结合课文的内容,开展写作训练,让学生在课堂上思考,分析,整理课文,写下评论和感悟;•通过阅读课文中的优秀范文,启发学生用类似的结构和语言,创作新的作品;•利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与他人的讨论和互动中,理清思路,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在结合课文教学和作文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总结能力。
浅谈初中小学作文教学的衔接
浅谈中小学作文教学的衔接怎样实现中小学作文教学的有效衔接是语文教师面对的一大难题。
刚刚步入初中阶段的学生对于写作一般都会感到有些不适应。
中小学作文教学衔接中存在的问题有:中小学作文在文体方面衔接不畅,中小学作文在教学方法方面衔接不畅,中小学作文在评价方法方面衔接不畅。
促进中小学作文教学实现有效衔接的途径有:认真研究学生的思想和学习状况,使学生尽快适应初中阶段的作文要求;组织开展阅读活动,增强学生的文体意识;加强写作训练的针对性;指导学生合理利用网上的写作资源;努力实现作文评价方式的多元化。
随着课程改革不断推进,中小学语文教材中与写作教学相关的内容越来越丰富,一个目标明确、系统性强、注重创新的基础写作教学体系已经初步建立起来。
但是,中小学作文教学衔接不畅的问题始终困扰着广大教育工作者。
无论是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上来看,还是从目标要求上来看,中小学作文教学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因此,一些刚刚步入初中阶段的学生在进行写作训练时往往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面对作文题目,有人甚至感到无从下手,进而对作文课望而却步。
教育者应当对作文教学中出现的这一问题给予高度重视,寻找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使学生尽快适应初中阶段写作教学的要求。
一、中小学作文教学衔接中存在的问题一些中学教师对刚刚入学的学生了解不多,对于小学生的写作习惯没有认真进行研究,导致教学的针对性不强。
学生在小学阶段是比较自由的,在课堂上可以自由地表达,在写作时,基本上就是“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心里想的是什么就写什么。
教师一般不对他们作写作方法方面的要求,也不刻意要求他们进行知识积累和技巧训练。
进入中学之后,随着学习科目的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也不断加重。
这样一来,他们就不像以前那样自由了,也逐渐感受到了学习的压力。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又向他们提出写作知识及方法技巧等方面的要求,让他们感到压力倍增。
中小学语文教师坚守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虽然都能尽职尽责,但他们之间却缺乏沟通,因而导致了中小学作文教学衔接不畅。
初高中语文教学中写作教学的衔接
初高中语文教学中写作教学的衔接从培养学生的全面语文素养出发,我们必须研究初中与高中语文教学中写作教学的衔接措施,形成放眼学生未来发展的先进教育思想,树立高瞻远瞩的“一盘棋”教学理念,通盘考虑,分学段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从而产生有效的语文教学效果和社会效益。
一、问题的产生与成因分析高初中作文教学自下而上搞好过渡与衔接,这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一个关键问题。
就好像接力赛跑一样,一棒接一棒,切不可慌乱,慌乱就会把棒掉到地上,影响前进的速度和成绩。
我觉得初高中学段作文教学在交接“棒”的时候,一要稳妥进行,二要顺利连贯,三要用力做好统筹兼顾。
为此,我们在初中与高中作文教学的衔接问题上进行了调查研究和教学研究。
(一)初高中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不衔接的现状我们发现,初中生升入高中,许多学生对高中语文学习也有不同程度的不适应。
尤其是作文方面,有一部分学生初中写作水品还是挺不错的,到了高中写作水平总是提不起来,自己感到不知所措,甚至对语文学习失去信心。
高中老师在教学中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障碍与困惑:如部分写作知识高中需要用,但是初中老师又没有讲和练。
这些问题的出现,引起了我们的警觉,值得我们认真深入分析和研究。
经过分析,我们发现初高中作文教学不衔接的现状还表现在:(1)初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能力目标落实不够分明。
语文教师是教材培养目标与学生学习目标之间的桥梁,教师对教材培养目标的理解程度决定其教学目标、教学方案的具体确定,教学的衔接与否将决定学生学习的断层与否,然而初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断层问题较严重。
对初、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研究意识淡薄。
只有极少数的高中教师了解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也只有少数初中教师了解过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也并非所有初高中语文教师都对初、高中各册教材的语文知识和能力目标进行过梳理。
(2)初高中语文写作教学能力目标落实不够明确。
首先是初、高中作文教学缺乏训练系统性,导致学生基本的写作思维训练出现随意性状态。
探究作文教学与课文教学的整合
、
应孩子处于发展中的动态心理 。 内容新鲜的题 目能满足孩 子好奇 、 好胜 、 探索 、 求成 的心理 , 又能燃起 他们作文 的热 情。 习作是生活的一部分 , 生活是源 , 习作是 泉。 开放思维 、 开 放情感 、 开放 形式 , 只要 开放 了思维 和情感 , 就会有 创
根据具体环境选择作 文题 目 习作教学要开放 , 不一定非得用试卷和教材上要求上 的作文题 目。 命题 内容要有新意 , 最好能贴近生活 , 要能适
一
解, 从而提高写作 能力 。同时学 生也 可以通过 写作 文的实 践, 提高对课 文的鉴赏 和理解 , 全面提升语文的运用能力 。 在农村 中学的语文教 学 中, 学困生 的面积大 , 厌学怕写 的 现象特别严重 。 那么我们可 以通过课文与作文的整合让学
Z O 1 4 ̄ - ! i g 1 删
・ 作 文导 航 ・
探究作文教学 与课文教学 的整合
甘 肃 兰州 六十九 中学 李 源
长期 以来 , 在语文学科 中 , 我们 的作文教学 与课 文教 学严重脱节 , 讲课 只是讲课 , 作文只是作 文 , 两者之间少有 关 联。对于课文 , 教师逐一钻研 , 潜心体味: 从句段到篇章 , 从大意到 中心 , 从分析到归纳。 备课 不可谓不细 , 讲析不可 谓不精 。但在这其 中, 过分追求课堂 的艺术性理念和应试 性 功利 , 每篇 文章必然也仅就语言 、 层次 、 结构 、 特 色、 人物 等一一道来 , 模式呆板 , 单调乏味 , 对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 力更是 隔靴搔痒 , 不切 实际。在作文教学 中则过分强调语 言文字 的雕琢和技术性指导 ,从小学到中学乃 至到高中、 大学 , 每次的作文指导 与讲评也循环着相 同的步骤 : 审题 、 构思提纲 、 选材、 一般启示及 要求 、 佳文示读 、 通病 例讲等 等。就作文论作文 , 学生根本无语文能力上 的提高 。由此 , 我认 为 , 在新课标 的感召下 , 我们语 文教学 的当务 之急是 为课文教学和作文训 练搭建起一个 能够相互 沟通 、 相互渗 透、 相互促进 的平 台, 让课文教学与作文训练 比翼齐飞。 将课文教学与作文教学进行整合 , 对于语文学科的教 学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目前 , 中学语文教材其人选 范文, 总体上说都 是古今 中外 文章的典范 , 在一定程 度上 代表 了古今文章的水平 。 所 以, 在当代 的语文教学中 , 要以 课 文为写作的突破 口, 及时地把写作训练有机地揉进课文 的教学中 , 进一 步发挥课 文 的“ 典型 ” 优势 , 使学生学 以致 用, 举一反三 , 实现读 写结合 。
浅谈作文教学与课文教学的相结合
浅谈作文教学与课文教学的相结合目前,语文教学往往把作文教学与讲读课文的教学割开来,讲读课文就单纯讲析,教写作就单纯教写作,认为作文教学纯粹是写的问题,与讲读无关,其实并非如此。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能力,其中“写”更重要。
从高考方面来说,作文要“写”,占的分数多;从将来方面来说,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要写工作计划、报告、总结、论文等等,“写”也是基本的工作能力。
鉴于这种情况,课文教学不能只是单纯的讲读,要在讲读的同时,还必须紧密结合作文教学,使两者高度统一起来,才能获得更全面的教学效果。
课文教学和作文教学怎样才能结合起来呢?课文教学要重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写作能力才能提高,才能写出好文章。
在课文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文本解读来促进写作。
否则,是写不好文章的。
培养学生分析理解课文的能力,引导学生学习掌握作者分析问题和写文章的方法,然后指导学生把这种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具体方法如下。
一、课文教学渗透作文教学。
学生通过课文学习,学习写作技巧,是提高写作水平的有效方法之一。
过去我在教学中,单讲作文,作文和课文分开讲,这样往往事倍功半。
一讲作文就是什么写景的技巧,抒情的技巧,给学生谈了许多理论。
可是这些理论缺乏操作性强的具体示例,学生学起来觉得很枯燥,也很难灵活地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
课文教学中,教师应指出并强调学习课文中的有关写法,这对学生的作文有着很大的影响。
教师的课堂教学,如果单单分析理解课文,而没有指出或没有强调这篇文章的写作技巧,学生就不一定能灵活地运用这些好的写法。
比如,《故乡的榕树》一文,作者运用了高超的抒情技巧,抒发了思乡的深情。
教师在教学中必须点出文章运用的抒情技巧。
首先是触景生情。
作者住所附近的两颗榕树,引起作者回忆故乡的两颗老榕树,反映了作者浓郁的思乡之情。
其次是绘景传情。
作者进入回忆的第一段,用概括列举的方法描绘了家乡榕树的四周景色,不仅写出了对故乡亲人的怀念、同情,也表达了对老榕树的感激之情。
中小学作文教学有效衔接初探
写写下水文, 能设身处地体验学生作文的难处, 如命题合不 合适 , 立意选材难不难 , 指导作文会更得法 , 评改作文会更 到 点子上。 其三, 老师下水文写得好, 学生会心领神会, 甚至 因 崇拜老师而喜欢作文。 这一点, 我深有体会。 老师的一手
观察, 从育秧到植物生长的各个环节, 都观察得非常细。 其 他小组也是一样 , 学生进人了角色, 对所要观察 的事物有
了很浓的兴趣 , 真正体验 了种植 、 养殖过程中的乐趣和艰 辛, 他们迫不及待要把这一切记录下来 , 就不觉得写作是
种负担, 相反, 每天不写一点东西就觉得生活中像是缺 少了什么似的。 二、 老师写好下水文 。 给学生以启迪和激励
老师在这方面创造了典型经验, 收效明显, 值得借鉴。 我教
初一语文课 , 为了让学生对写作有兴趣 , 让全班同学根据
年级不同, 学情有别 , 教师“ 下水” 也当因地因时制宜。 初一
自 己的 爱好, 自 发结成小组, 有动物观察小组, 有植物观察
小组 , 还有小制作小组等。 利用写作课或课外活动, 老师带 学生到大 自然中去 , 让学生认真观察 , 充分发挥想象力 。 比 如植物观察小组 , 学生为了观察一种植物 , 不辞劳苦 , 跟踪
一
2 0 1 1 年版《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在“ 教学建议” 中 提出: “ 积极合理利用信息技术与网 络的 优势, 丰富写作形
式, 激发写作兴趣, 增加学生创造性表达、 展示交流与互相 评价的机会。” 去年我接初一 , 首先向学生公布了 自己的 Q Q号 , 让爱好写作的同学加我为好友。几天的工夫 , 全班
浅议中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衔接
浅议中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衔接中国文化的历史悠久,活字印刷、识字率的提高以及社会进步,逐渐推动了语言文字的发展。
中小学教育是语文写作教学的重要阶段,该阶段既要培养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也要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和交流等能力,从而为个人未来发展和国家的繁荣做出贡献。
本文将从学科连贯性与循序渐进的角度来探究中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衔接问题。
一、学科连贯性前期语文教学中主要任务是学习语音、声韵、基础词汇和基础语法,使学生有一个良好的语言基础,方便后期语文学科的学习。
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要求将语言学习与语文写作紧密衔接,在语言学习中加强对语言知识的积累,不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动手操作法,如:观察、感受、思考、写作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产生兴趣,掌握知识。
通过阅读和写作的实践,如写作文、小广告等。
学生可以接触到不同种类的文字表达形式,了解到不同生活背景、文化差异等因素对语言使用方式的影响,多方面加深对语言文字的认识,拓宽写作思路,提高写作能力。
对于初中语文教学,重点是对作文类别的介绍和学习。
通过学习不同类型的作文,培养学生的各种写作技巧,如便捷性、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过程等,使学生能够准确地理解不同的作文类型并能够有效地运用到实际写作之中。
同时,还要注重对公文写作和小说、散文、诗歌等文学形式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鉴赏和批判能力,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文学作品是社会生活和时代背景的反映,了解不同文学作品的结构和风格,通过多种实践方式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对于高中阶段的语言教学,写作教学更加地偏重于实用性,强调对各种文体的熟练掌握和应用。
同时,强调对社会热点事件、时事新闻等各种信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注重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的发展,帮助学生逐渐适应思维方式的转换,把知识点的技巧运用到写作实践中,展示自己的独特思想和见解。
二、循序渐进在实施语文写作教学中,必须注意能够循序渐进,增强学生的写作自信心,同时还要注意融入生活实际,不断丰富写作题材,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逐渐提高写作能力。
一年级语文教案初步学习写作文的连贯与衔接
一年级语文教案初步学习写作文的连贯与衔接一、引言在一年级语文教学中,写作文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发展的重要环节。
而写作文的连贯性与衔接性是写作的基本要求之一。
本文旨在探讨一年级语文教案中如何初步学习写作文的连贯与衔接,以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二、学习写作文的目标学习写作文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使他们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语言技巧,通过连贯而有条理地组织材料,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三、连贯的理解与运用连贯是指文章中各个句子、段落之间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
学生在写作文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 使用逻辑连接词学生可以使用逻辑连接词如“首先”、“然后”、“最后”等将句子连接起来,使文章的逻辑顺序更加清晰明了。
2. 使用代词与指代词学生可以使用代词与指代词,避免反复提及同一事物,提高文章的连贯性。
3. 使用过渡句过渡句可以在段落之间进行衔接,使文章的思路流畅,条理清晰。
四、衔接的理解与运用衔接是指文章中不同段落之间的过渡和衔接,使整篇文章能够形成一个更为完整的结构。
学生在写作文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 开头与结尾的衔接学生可以通过在结尾回顾开头的方式,使文章的开始和结束相呼应,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2. 使用过渡段落在文章的不同部分之间,可以使用过渡段落进行衔接,使文章的结构更加紧凑。
3. 使用承上启下的语句学生可以通过使用承上启下的语句,在文章的不同部分之间进行衔接,使文章的思路连贯。
五、拓展练习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连贯与衔接的重要性,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拓展练习,如让学生补充过渡词、连贯句子、构思过渡段落等,以提高他们的写作技巧。
六、总结通过初步学习写作文的连贯与衔接,学生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引导他们学会正确运用逻辑连接词和过渡句,以及关注开头与结尾的衔接,从而使学生的写作更加连贯、有条理、丰富有趣。
以读促文 学以致用——语文“讲读课教学与作文教学相结合”初探
语文 “ 讲 读课教 学 与作 文 教 学 相 结合 ” 初探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4 6 中学 安志忠
讲 读教学在 语文教 学中居 于重要 地位 ,它不仅能 扩大 学生 的视野 ,陶 冶学生 的情操 ,提高学 生的 思想认识 ;而 且还 能训练 学生 的阅读技 能 ,培 养学 生阅读 习惯 ,从 而帮 助学生打下扎实的基本功 。 作 文 教学 以训 练 学生 的 综合 运 用 所 学语 文 知 识 、准 确表达 思想 感情 为 目标 ,它是培 养学 生表达能 力的重 心环
节 ,也是语文教学的特有任务。一个学生的作文能力如 何 ,将是衡量其语文水平 的重要尺度 。 因此,语文讲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的同 时, 还要注重学生的表达能力的培养。读和写必不可少, 不能将 二者 彼此孤 立甚至对 立起 来 ,而应把二 者视 为一个 链条上的两个环节 ,当做完成教学任务 中的一个 有机 体。 那 么 ,在 实际讲读 课教学 中如何 把讲读教 学和作 文教
培养小学生写作文章衔接的五大途径
培养小学生写作文章衔接的五大途径写作是小学生语言表达和思维训练的重要环节之一。
然而,许多小学生在写作时常常出现段落之间衔接不流畅的问题,影响了文章的整体质量。
因此,培养小学生写作文章衔接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在本文中,将介绍五种有效的途径,帮助小学生提升文章衔接的能力。
一、使用过渡词过渡词是指用来衔接段落、句子之间关系的词语。
小学生可以通过使用过渡词使文章更加连贯,帮助读者理解作者的观点。
一些常用的过渡词有:首先、其次、最后、然而、同时、例如等。
通过学习这些过渡词的用法,小学生可以更好地组织自己的文章,使其逻辑更加清晰。
二、运用对比和因果关系在文章的衔接过程中,小学生可以运用对比和因果关系来增强段落之间的衔接。
对比可以用来对比两个事物的异同,例如“然而”、“相反”,通过这种方式引起读者的对比思考。
而因果关系可以用来说明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例如“因此”、“所以”,通过这种方式使得文章的思路更加连贯。
三、使用代词和指示词代词和指示词是文章中非常重要的衔接工具,可以帮助小学生在文章中引用前文内容,使得文章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例如,通过使用代词“它”、“他”、“这”等,可以避免重复使用同一词语,并使文章更加简洁明了。
指示词如“这一点”、“上述原因”等可以帮助读者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
四、运用转折和顺承在写作中,小学生可以运用转折和顺承来增强段落之间的衔接。
转折词可以用来表达对比、反驳、转变等关系,例如“但是”、“然而”,通过这种方式使得文章内容更加多样化。
而顺承词可以用来表达前后内容之间的连贯性、承接关系,例如“而且”、“另外”,通过这种方式使得文章的内容更加连贯。
五、合理安排文章结构文章结构的合理安排是文章衔接的基础。
小学生在写作时,应该首先明确文章的主题,并合理划分段落。
每个段落应该有一个明确的中心思想,并通过适当的句子衔接词将段落连接在一起。
此外,小学生还可以运用一些衔接句式和概括性的话语来使文章更加连贯。
衔接阅读与写作教学的几种方法
衔接阅读与写作教学的几种方法对于作文教学,历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有人认为只有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一味强调要学生写生活、写真实,这种看法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因为对于学生来说,每天学校与家庭两点一线的生活,是无法获得丰富的生活实践的。
也有的人认为文无定法,而忽视作文方法的教学。
叶圣陶先生告诉我们“不要把指导阅读和指导作文看成是两回事”,“把课文讲好,使学生学习每篇文章的思路是怎样发展的,语言是怎样运用的,这就是很好的作文指导”。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能不断增加自己的语言积累,提高遣词造句和修辞能力,并且学会文章的拟题、立意、选材、布局、修辞等方法的同时,也认识世界,发展思维,开拓视野,丰富思想和情感,逐渐形成自己的知识和经验积累,提高文化修养。
从阅读中学习写作,是学习写作的重要途径。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很好地说明了阅读与写作的关系。
学生写作能力的形成不仅要有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作基础,而且还需要有较强的阅读能力,需要有丰厚的知识积累才能写出思想深刻、内容丰富、新颖别致的好文章。
然而在现实中,阅读与写作教学存在严重脱节现象。
教学中阅读占了大量的比重,学生的写作水平却难以提高;作文仅有每学期八次的写作实践,无法满足作文教学的要求。
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把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读书破万卷”如何“破”?这需要在课堂教学主渠道中建起阅读与写作的桥梁,在阅读教学中加强语言与思维训练。
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学生在书中汲取营养,把文本的知识内化成自己的智慧,从而提高能力,写出佳作来。
衔接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的方法,具体地说有仿写、化用、整合、点评等。
试做如下分析:一、仿写精彩语言片段,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新课标提出“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
”教材中的精美语言,凝结了作者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思考与感悟,值得学生品味、揣摩、模仿。
教师在教学中,对教材的经典语句进行筛选、整理,引导学生进行仿写,有助于学生积累语言精华,体会精彩语句的表现力。
五个结合是促进小学作文教学的有效途径
五个结合是促进小学作文教学的有效途径小学阶段是儿童思维发展的重大转折阶段,思维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度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概括能力,比较能力,分类能力均有较大的发展。
小学阶段也是儿童自我意识的重要发展阶段。
儿童的个性逐步形成,开始具有自我概念,进行自我评价,发展自我体验,社会角色意识建立,社会自我观念趋于形成。
那么在作文教学中如何突破作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诱导和发展学生的思维呢?笔者认为功夫在如下几点:1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紧密结合。
是有效途径之一首先,要充分发挥教材的示范性。
选人教材的都是些文质兼美的好文章,思想性和语言艺术性都堪称典范。
阅读课教学要克服当前存在的弊端;注意发挥教材在写作方面的示范性。
现在阅读课堂教学的主要误区,一是教学“太过”。
教师过于拘泥文章的逻辑和自己的思维,讲解过多,忽视学生的自我感悟过程,教师挖掘的脱离学生思想实际的课文思想内涵并不被学生接受。
二是教学“不及”。
学生读书的时间和自由不够,以致课文学完了却还读不熟。
要指导学生认识课文写作方法,要注意学生写作的弱点、与学生的写作实践相结合,及时有针对性地组织练笔模仿。
其次,要引导学生大量摄取语言营养,创造条件让学生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
一套小学语文课本,课文总共不过300篇,即使按每篇1000字计,也不过30万字,这样的阅读量太少。
要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室,要发动学生的力量充实班级图书角,要组织学生搞好读书交流活动,要尽量减少机械重复、不必要的课外作业、让学生有时间进行自由阅读,要千方百计保护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注重口语训练。
把说和写的教学有机结合,是有效途径之二说和写有密切的关系,作文就是把想说的写下来,教说话就是教写作。
可是语文教学中却存在严重的说写脱节现象:教师对作文本上的语病改得细之又细、不遗余力,但对学生平时口语中用词、句法、修辞等方面的毛病却熟视无睹、听而不闻。
学生说且不能,怎么能写?所以,要把纠正学生口语中的每一处语病,当成作文教学工程中细碎而又重要的经常性工作;要上好口语交际课,给学生创建说的平台;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说话活动,如十分钟新闻、讲故事、演讲、辩论等,让学生充分锻炼自己的口语能力。
谈“课文”与“作文”的关系
谈“课文”与“作文”的关系读写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同时,也是《大纲》对语文教学的根本要求。
母庸置疑,这是语文教师形成的共识,更是考试指挥下的必然。
因此,语文教师对它们的偏爱和执着就可见一斑了。
然而,许多教师付出并不等于回报,时间与水平难成正比,究其原因,跟他们在教学实践中把作文截然分开有很大关系。
语文课中常存在这样的怪圈:课文就是课文,作文就是作文,似乎“一山”难容“二虎”,二者神圣不可侵犯。
课文教学中加入作文训练,谓之“占用时间”,作文教学中若出现课文讲读,则有“不务正业”之嫌。
这样做的结果,使课文中的许多优秀文章,难以起到应有的示范作用,学生难以学到写文章的基本技巧,大大挫伤学生的写作积极性,造成学生“山穷水尽疑无路”的困境,从而导致抄袭《作文选》的恶习。
笔者认为课文和作文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有机整体,二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应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始终。
课文讲读是作文的前提和基础,作文又是对课文教学的巩固和加深。
一、以课文带动作文,在琅琅书声中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首先,课文的讲读为写作积累了大量的材料。
为情感的火山找到了喷发的融浆,为心灵的寄托找到合适的语言载体。
有声有色,声情并茂的课文教学,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他们创造和写作的欲望,而名篇、佳词、妙句,只要引导得当,更会成为学生贪婪吮吸的写作营养。
我们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先秦散文、唐诗、宋词、明清的小说、今人的优秀篇章……它们都是璀灿的明珠,精选于中学语文各册课本中,均是不可多得的作文材料。
课文教学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感情,引导学生熟练背诵并巧妙地运用于自己的作文之中,为我所用。
名篇、名段、佳词、佳句读得多了,烂熟于胸,写起作文来自然就得心应手,左右逢源了。
这样,就可以逐渐走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境界。
写到春天,自然会想起朱自清对春天的精彩描绘,“春风又绿江南岸”、“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一系列的名句也会从灵感中跳跃出来。
教材课文选篇与初中作文教学的结合策略探析
教材课文选篇与初中作文教学的结合策略探析随着教育的发展,教育领域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其中,利用教材课文进行写作教学是一种有效的策略。
教材课文是指我们在教学中使用的课本中的经典散文、文言文、现代散文、小说、诗歌等文学作品。
这些作品不仅可以用作语文阅读理解练习,还可以用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初中生的写作表现普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表达得不够清晰、思路不够连贯、词汇使用不够丰富等。
而利用教材课文进行写作教学,则可以帮助学生克服这些问题。
下面,将结合教材课文选篇与初中作文教学的实践经验,阐述一些有效的策略。
一、选择适宜的教材课文首先,选择适宜的教材课文是非常重要的。
教材课文应该符合教学目标,适应学生的认知能力。
例如,在教学议论文时,可以选取明文示例、亮点纵列、情感渲染、细节解析、权威引证等不同类型的教材课文,让学生能够对议论文的写作特点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
二、启发学生的观察和思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通过对教材课文的观察和思考,了解每篇文章的写作精髓。
例如,可以让学生自主解读文章的主题思想,梳理文章的结构框架,分析作者运用的修辞手法和语言风格等。
三、模仿和创新相结合模仿是初中作文教学的常见策略,可以让学生快速掌握写作的基本规律和技巧。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创新也应该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学生通过模仿前人的成功经验,可以将已有的写作技巧和方法转化为自己的能力,再加以应用和创新。
例如,在教学叙事文时,可以让学生模仿一些经典故事的写法,然后根据自己的经历进行创作,这样能够更好地提高写作水平。
四、多种评价方式在最后一个环节,教师需要对学生的作文给予评价。
在一个课堂中,评价方式可以有多种。
例如教师有时可以通过讨论的方式来评价学生的作品,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和表达能力。
有时教师也可以采用评分的方式,但是评价的标准和方法应该经过事前的充分准备,确保对学生公正。
综上所述,选择适宜的教材课文、启发学生的观察和思考、模仿和创新相结合、多种评价方式这些策略是教材课文选篇与初中作文教学的有效结合。
高中语文课文教学与作文教学结合的有效探索
高中语文课文教学与作文教学结合的有效探索随着国家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中语文教学越来越注重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因此,语文教学不再单纯地追求文字的理解与把握,而是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将课文教学与作文教学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课文的阅读、理解与作文的写作中获得更好的提升与体验,是当前语文教育领域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一、关于高中语文课文教学高中语文教学是内容丰富的,包括文言文、古诗文、现代文等各种文体,每一部分的教学目的不同,而且同一部分内不同的篇章也有不同的教学意义和重点。
例如,古人的文化、历史、道德等方面的内容大多围绕在文言文中,而现代文则追求作者情感表达和文字艺术的效果。
课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教学目的也多种多样,如增进学生眼界,拓宽知识面,培养学生读书修养和鉴赏水平等。
因此,高中语文课文教学应该从以下方面进行:1.正确引导语文课文阅读。
高中语文教学中最基本的环节是正确引导学生读好课文,同时应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情况,对所教授的课文进行适当的分析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领悟。
应该注意的是,教师应该运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在充分发挥自己主动思维和语文应用能力的同时,更好地发现语文学科的魅力和美妙之处,以此达到科学、合理、有效的教学目的。
2.加强文化渊源的挖掘。
高中语文课文的教学是一种文化传承的过程,其中包含着很多独特的文化渊源。
通过对这些渊源的挖掘和深入学习,能够让学生对古代文化的传承有着更深入的认识。
教师应该在教学中着重强调对课文背景和文化背景的介绍和阐述,起到扩充学生知识面和拓宽阅读视野的作用。
3.加强语言品味的涵养。
高中语文课文的语言都是经典名篇中的精华,它独特的语言风格和文学艺术效果,给学生带来的启发和思考是不可替代的。
教师应更加注重引导学生细读课文,深入发掘课文中的语言魅力,这正是培养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重要途径。
小学作文“五步”教学法初探
生已对写作有了通盘构思。“写”就是将说 的和想的内容通过文字表述出来。学生要 写的大致可分两部分内容:一是写作提纲, 二是在写作提纲指导下完成习作。写作提 纲的编写应考虑文章的中心,选择哪些典 型新颖的材料,如何布段、谋篇等内容。在 写作提纲完成后,根据提纲完成写作。这 个过程主要让学生在写作中有条理地组织 语言,丰富写作提纲骨架的血肉,把事或人 写清楚,写具体。在学生写作的同时教师 不断巡视,深入了解写作状况,第一时间个 别指导。
头表达等能力。在这个教学环节中,采用 个人自说、同桌对说、全班交流等多种形式 进行训练。教师首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 说,把事情说清楚、说具体;其次,教师要组 织学生认真听,思考同学的口头作文哪些 方面好、哪些方面不当,你有何建议。教师 在学生口头作文后,要及时点评,帮助修正 不当语言和内容,提高安排材料的技巧。
三“、导” 1“. 导”是小学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其 目的在于通过教师的指导达到选材出新、 立意出新、写作角度出新,克服小学生作文 误入重复、千人一面的怪圈,构建个性化作 文教学氛围,给学生创造轻松自由的写作 氛围,敢于表达自己的独创意识,抒发个性 化的情感审美,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心”。 我指导学生平时注意观察,做生活的有心 人,注意积累素材,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让他们在活动中有话 想说,有事可写,尝到写作的乐趣;在班级 中定期举行信息交流会,让学生将个人搜 集的材料、写作感受进行交流,使每个个体 都能获得更多的信息,从而使他们感受到 “处处留心皆文章”,写出了生活气息浓厚、 描写细致、富有真情实感的习作来。 2. 用好教材指导作文。 语文教材选入 的文章,文质兼美,典范性强,是我们用来 指导学生写作的最好范文。我充分利用这 些课文,引导学生学习作者围绕中心选择 材料、准确描写,布局谋篇、表述思想的方 法。给学生以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广泛阅 读,该背的课文要背诵如流,该记的内容要 滚瓜烂熟,让学生在阅读中享受“美文”熏 陶,达到善于借鉴、运用自如的目的。 3.在“导”这个教学环节中,教师可以为 学生提供一些范文,可以是名篇佳作,也可 以是本班同学的优秀作文。通过范文的品 读,让学生体会揣摩、借鉴别人的写作方 法、思维方式等。通过详实的指导,帮助学 生扫清写作中的各种障碍,为下一教学环 节“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写” 通过“议”“说”“导”三个教学环节,学
浅议中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衔接
浅议中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衔接前言语文是中小学教育中的重要学科,而写作教学则是语文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思考、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随着学生年级的增加,写作教学也应当不断地升级拓展,以适应学生在语文学科中的发展需求。
本文将从中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衔接角度出发,谈谈如何有效地进行语文写作教学,以便于学生在不同年级之间进行有序的衔接和发展。
中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衔接初中与小学语文教学的衔接在初中阶段,语文教学要求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词汇、语法、表达和思考能力,这要求我们需要对初中语文教学进行有序的衔接。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重点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加强对语言规范的要求在小学阶段,语文教育注重的是灵活运用语言进行表达,而在初中阶段,我们需要对学生的语言规范要求更加严格。
例如,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法知识、规范的书写习惯、清晰的表达逻辑等。
这些都是在小学阶段进行培养的基础,因此在初中阶段要求学生做到更为纯熟的运用。
2. 逐步拓宽写作内容和风格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主要以日记、作文、小故事等为主,而在初中语文教学阶段,应该逐步拓宽作文类型和风格,例如议论文、描写文、说明文、应用文等,以适应学生更加广泛的语言交际需求。
3. 注重过渡过渡是学生从小学到初中阶段必须要经历的一个过程,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过渡的方式,以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初中语文教育的要求。
例如,可以通过对小学作文的评论来引导学生进一步完善写作技巧,也可以通过模拟初中作文来帮助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初中作文的特点和写作技巧。
高中与初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衔接在高中阶段,学生需要掌握更加高端和复杂的语言技能,因此在初中和小学教育中必须培养学生正确的语言素养。
在高中语文教育中,重点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注重写作素养学生在初中和小学阶段已经掌握了相对的阅读和写作基础,因此,在高中阶段,我们需要更多地注重学生的写作素养培养,如逻辑思考能力、分析能力、总结能力、评价能力等,以发展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初探课文教学与作文教学的五个衔接
初探课文教学与作文教学的五个衔接原来的课程体系主要特征之一,就是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掌握的稳固性,而新课程则更关注能力的培养以及获取知识的过程,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能力的培养是各科的终级目标,而写作能力是语文学科中一项重要的能力。
传统的语文教学把课文教学与作文教学有意或无意地割裂开来。
其表现有三:一是课文教学中没有作文的渗透;二是作文教学中没有回忆相关课文;三是作文题目与相关单元课文题目风马牛不相及。
而我们认为,课文教学与作文教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作文教学中可以有课文教学,课文教学中可以有作文教学,作文教学与课文教学有着本质的统一性。
模仿作文与课文范文的衔接古代希腊德谟克利特?亚里士多德认为文学艺术来自对自然界和社会生活的模仿,而模仿又是人类固有的本能。
人在掌握语言和各种技能的过程中,以及艺术学习的最初阶段,常借助于模仿。
小孩子会说话得益于模仿。
小孩子说出一句话,或叙述一件事,他并不知道这句话的结构或叙述一件事的章法,可是他们却说出来了,这是不争的事实,其功劳在于模仿。
但一些语文教育工作者却不知道这一点,作文课上,他们大讲各种文体的写作方法,学生听得一头雾水,老师讲得口干舌燥,结果收效甚微,学生照样不会写,这是一种不明智也不科学的方法。
其实,只要我们转变视角,聚焦课本范文,然后再模仿课本范文,其效果大不一样,我们会发现这里视野开阔,蕴藏着很多技法。
在教学中,我摸索出如下模仿的方法:首先,应吃透范文,深刻理解范文,对一些优美的句子或段落我要求学生烂熟于心。
其次,依据不同的文体,模仿各有侧重。
对记叙文,我引导学生模仿课本范文的“记叙方法”“记叙顺序”“记叙人称”;对议论文,我引导学生模仿课本范文“论点的提出”“论据的选用”“论证的方法”;对说明文,我引导学生模仿课本范文的“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语言特色”;对抒情文,我引导学生模仿课本范文“直抒胸意”“言为心声”的写法;对描写文,我引导学生模仿课本范文的“描写顺序”“修辞手法的运用”。
浅探作文教学与语文课文的衔接
美 。“ 初唐四杰” 王勃 的《 腾 王 阁序 》 堪称经典 , 最 为 人 称 道
的 必 有 通 篇 气 势 如 虹 的 整齐 句式 , 流 传 于世 的 名 句 俯 拾 即
3 . 重视语言含蓄性
表达含蓄隽永 , 耐 人 寻味 , 是 作 文 语 言 上 品 的标 志 。含 蓄 性 语 言 的标 志 , 常 常 是 作 者 的 思 想 情 感 寄 予 在 启 人 思 考
是, “ 落 霞 与 孤 鹜齐 飞 , 秋 水 共 长 天 一 色 ”, “ 老当益壮 , 宁 移 自首 之 心 ?穷 且 益 坚 , 不坠青云之志” 等 等 。作 者 善 用灵 活
收 稿 日期 : 2 O 1 4 —0 4 —1 5 作者简介 : 范明 东 , 四 川 省犍 为县 罗城 中学 教 师 , 中 学一 级 教 师 。
于言表 , 诗 句 平 淡 自然 , “ 沛然如肺腑 中流 出, 殊 不 见 有 斧
凿之痕” 。语 言 清 新 典 雅 、 平 自如 话 、 自然 流 畅 , 对 仗 工 整 而
读 者 留下 了终 身 难 忘 的 印 象 。在 归 家 情景 中我 们 可 以 看 到
以下画面 : 归家狂喜 、 家 人 候迎 、 引觞 自酌 、 倚窗寄傲 、 庭 园 漫 步、 策杖流憩 、 出岫之云 、 知还之鸟 、 抚 松盘桓等。作文 ,
者认 为 , 我 们每节语 文课都可 以进行作文 的训 练 , 课 本 上
很 多 古 今 中外 的 “ 经 典” 、 “ 名篇 ” 课文 , 我 们 就 可 以 立 足 课
文 来 教 写 作 的 方法 和策 略 。
一
秋 暝》 写 出了清新 、 幽静 、 恬淡、 优 美 的 山 中秋 季 的 黄 昏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 活 经 历 ,请 他 们 谈 谈 改 革 开 放 以 来 的
变 化 。学 生 把 自己 感 受 最 深 的 事 情 记 录 下 来 。课 堂 上 , 同学 们 兴 致 勃 勃 , 各抒 己 见 , 吃 、 、 、 、 等 方 面 谈 了 改 革 从 穿 住 用 行 开 放 的变 化 。此 时 得 出 结 论 也 是 自然 而 然 的 事 情 , 生 也 容 易 理 解 , 具 有 说 服 学 更 力。 思 想 品 德 课 的 基 本 理论 .若 从 正 面 直 接 讲 解 , 生 有 时 难 以接 受 , 若 采 用 学 但 辩 论 会 的 形 式 ,通 过 辩 论 让 学 生 得 出结 论 , 果会更 好 , 效 因为 在 辩 论 的 过 程 中 .
象作 文就 得 心 应 手 。因此 , 们 认 为 古 诗 我 词教 学 能 够 有 效 地 带 动 想 象 作 文 。 通 过 “ 象 ” 一 衔 接 点 , 诗 词 教 学 与 想 象 想 这 古 作 文 紧 紧 地捆 在 一 起 。
所 写 的文 章 : 写 自己 的童 趣 、 情 , 或 童 或 抒 发 父 子 、 弟 、 妹 之 情 , 写 自 己 心 兄 姊 或 中 的感 悟 .或 抒 发 朋 友 间 的情 义 … … 我 尝试着 以课本 范文 中的抒情 文为平 台, 把 作 文 教 学 的 触 角 向家 庭 延 伸 ,营 造 良
1 悉心 指 导 阅读 。 步 感 知 古 诗 . 初
按 照 《 标 教 学 建 议 ” 要 求 , 课 的 阅 读 教 学 应 当 “ 步 培 养 学 生 探 究 阅 读 和 逐 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 提倡 多 角 度 、 创 意 有
地 阅 读 , 而拓 展 思 维 空 间 , 高 阅 读 质 从 提
讲 真 话 的 文 章 、 言 之 有 物 的 文 章 、 具 是 是 有 创 新 意 识 的 文 章 。在 这些 文章 中 . 者 作
泊 》 例 , 《 桥 夜 泊 》 四句 诗 , 师 为 对 枫 这 教
可 引导学生从 不 同的视 角进行 描述 。 从
讲 述 自己对 宇 宙 、 自然 、 会 、 生 、 老 社 人 生
句话 . 叙 述 一 件 事 , 并 不 知 道 这 句话 或 他
的 结 构 或 叙 述 一 件 事 的 章 法 .可 是 他 们 却 说 出来 了 , 是 不 争 的事 实 , 功 劳 在 这 其
无 意地 割裂 开来 。其 表 现 有 三 : 是 课 文 一 教 学 中 没 有 作 文 的 渗 透 :二 是 作 文 教 学 中没 有 回忆 相 关 课 文 :三 是 作 文 题 目与 相关 单 元 课 文 题 目风 马 牛 不 相 及 。 而 我 们 认 为 .课 文 教 学 与 作 文 教 学 有 着 千 丝 万 缕 的 联 系 ,作 文 教 学 中 可 以有 课 文 教 学 , 文 教 学 中 可 以 有 作 文 教 学 , 文 教 课 作
体 行 为 , 生 是 学 习 和 发 展 的 主 体 , 以 学 所 教师就要 将学 习 的时 间和空 间还学 生 . 让 他 们 有 比较 充 分 的 时 间 和 空 间进 行 自 主学 习 , 立 思 考 。而 在 思 品 课 上 构 建 活 独
且 能全 面 提 高 学 生 的 综合 素质
范文 的 “ 记叙 方 法 … 记 叙 顺 序 ” 记 叙 人 “
的 模 仿 , 模 仿 又 是 人 类 固有 的 本 能 。人 而 在 掌 握 语 言 和 各 种 技 能 的 过 程 中 ,以 及 艺 术 学 习 的最 初 阶段 , 借 助 于 模仿 。 常 小 孩 子 会 说 话 得 益 于 模 仿 。 小 孩 子 说 出 一
学 与 课 文 教 学 有 着 本 质 的统 一 性 。
于模 仿 。 但 一 些 语 文 教 育 工 作 者 却 不 知
道 这 一 点 , 文 课 上 , 们 大 讲 各 种 文体 作 他 的 写 作 方 法 , 生 听 得 一 头 雾 水 , 师 讲 学 老 得 口干 舌 燥 . 果 收 效 甚 微 , 生 照 样 不 结 学 会 写 , 是一种 不明智也不科学 的方法 。 这 其 实 .只 要 我 们 转 变 视 角 .聚 焦 课 本 范 文 , 后 再 模 仿 课 本 范 文 。 效 果 大 不 一 然 其
客船 ” 句所 蕴 含 的科 学 道 理 。 一
的 困惑 。 这 些 文 章 , 脑 中犹 如 电 光火 读 头
石 一 般 。苏 霍 姆 林 斯 基 说 过 :我 要 引导 “
颗 璀 璨 的 明 珠 ,古 诗 词 以有 限 的押 韵
的 语 言 表 达 无 限 的 意 思 。在 古 诗 词 教 学
病 死 的看 法 ,讲 述 自 己在 成 长 中所 遇 到
民族 灿 烂 的传 统 文 化 ,让 学 生 接 受传 统 的优 秀 文化 的 熏 陶 。古 诗 词 是 传 统 文 化
一
而形 成 不 同 的 写 作 侧 重 点 :既 可 写 景 之 萧 萧 . 之 暗 淡 , 至 钟 声 之 凄 寒 , 可 色 甚 也 以是 数 者 之 结 合 , 点 写 人 之 愁思 。教 师 重 还 可 以 尝试 引 导 学 生 分 析 “ 半 钟 声 到 夜
对 儿 子 无 微 不 至 的 关 心 ,儿 子 对 父 亲 的
录 、 理 出 来 就 是 篇 很 好 的 文 章 。 学 整 文 是 社会 生 活 的 反 映 ,语 文 的外 延 应 该 等
同 于 生 活 的 外 延 。写 作 应 该 是 生 活 的 积
量” 。在 古 诗 教 学 中 , 只 就 古 诗 词 阅 读 我
( 作者单位 : 南省华容县护城 中学) 湖
XU E
诗 词 教 学 与 想 象 作 文 的衔
接
现 在 , 本 增 加 了古 文 、 诗 词 的 比 课 古 重 。 是有 目 的 的 , 这 主要 是 为 了继 承 中 华
生 发 出一 股 写作 的 冲动 。 时 , 师应 抓 这 教 住 有 利 的 时 机 , 以启 发 。仍 以 《 桥 夜 加 枫
认 为 文 学 艺 术 来 自对 自然 界 和 社 会 生 活
方法 : 先 , 吃透范文 , 刻理解 范文 , 首 应 深
对一 些优 美 的 句 子 或 段 落 我 要 求 学 生 烂 熟 于 心 。 其 次 , 据 不 同 的文 体 , 仿 各 依 模
有侧 重 。对 记叙 文 , 引 导 学 生模 仿 课 本 我
的 培 养 是 各 科 的 终 级 目标 ,而 写作 能 力
是 语 文 学 科 中一 项 重 要 的 能力 。传 统 的
语 文 教 学 把 课 文 教 学 与 作 文 教 学 有 意 或
称 ” 对 议 论 文 , 引 导 学 生 模 仿 课 本 范 ; 我 文 “ 点 的 提 出 ” 论 据 的选 用 ” 论 证 的 论 “ “ 方 法 ”对 说 明文 , 引 导 学 生 模 仿 课 本 ; 我 范文 的 “ 明顺 序 ” 说 明方 法 ” 语 言 特 说 “ “ 色 ” 对 抒 情 文 . 引 导 学 生 模 仿 课 本 范 ; 我 文 “ 抒 胸 意 ” 言 为 心 声 ” 写 法 : 描 直 “ 的 对 写 文 , 引 导 学 生 模 仿 课 本 范 文 的 “ 写 我 描 顺 序 ”修 辞 手 法 的 运 用 ” 最 后 , 生 读 “ 。 学 自己 的文 章 , 语 句 是 否 通 顺 . 读 课 本 看 再 范 文 , 比较 一 下 ,范 文 的优 点 在 什 么 地 方, 自己 文 章 有 什 么 缺 点 , 加 以修 改 。 并 通 过 模 仿 .很 好 地 实 现 了课 本 范 文 教 学 与 作 文 教 学 在 技 法上 的衔 接 。
“ 论 ” 采 访 ” 话 题 作 文 辩 “ 与
的衔 接
“ 为 心 声 , 以 文 载 ” 把 话 语 记 言 言 ,
和 潜 能 , 出 自己 的 童 趣 和 童 情 。其 中 , 写
“ 亲情作文 ” 给我感触颇深 . 自清 的《 朱 背
影 》 发 了特 殊 条 件下 的父 子 之 情 。父 亲 抒
模 仿 作 文 与 课 文 范 文 的衔
接
样 , 们 会 发 现 这 里 视 野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开 阔 . 藏 着 很 我 蕴
多技 法 。 教 学 中 , 摸索 出 如 下模 仿 的 在 我
的形 象 高 大 起 来 , 圣 起 来 。 又 如 , 讲 神 在 《 划 生 育 与保 护 环 境 的基 本 国 策 》 时 , 计
好 的 家 庭 文 化 环 境 .激 发 学 生 写 作 兴 趣
头 脑 中 的 思 维 的 细 胞 。我 在 作 文 教 学 中
致 力 于哲 理 文 与 发 现 作 文 的衔 接 。 收 到 了神 奇 的效 果 。思 考 有 着 神 奇 的魔 力 , 它
让 学生 下 笔 如 有 神 助 。
孩 子 们 进 入 周 围 世 界 ,使 他 们 每 天 都 发 现 点 什 么新 的 东 西 ,使 我 们 所 走 的每 一
步 都成 为 思 维 和 语 言 的源 泉 。即走 向 大 自然 绝 妙 美 丽 的 旅 程 。” 为 语 文 教 师 , 作
我 们 应 该 拿 课 本 的 火 花 , “ 活 ” 生 去 激 学
初探课文敦学与作文教学的五个衔接
雷 璇
原来 的课 程体 系主要 特 征之 一 , 就 是强调 知识 的系 统性和 掌握 的稳 固性 , 而 新 课 程 则 更 关 注 能 力 的培 养 以 及 获 取
知识 的 过 程 , 是 一 个 很 大 的 进 步 。能 力 这
古 代 希 腊 德 谟 克 利 特 ・ 里 士 多 德 亚
动 课 , 可 以 充分 发挥 学 生 的主 体 作 用 。 则 如 在 讲 “ 革 开 放 是 强 国 之 路 ”这 一 改 内容 时 。 采 用 了让 学 生 “ 身 说 法 ” 我 现 的 形 式 。 前 先 让 学 生 调 查 其 祖 辈 、 辈 的 课 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