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作文教学与课文教学的相结合

合集下载

浅谈“以写促读 以写促读”的教学策略

浅谈“以写促读 以写促读”的教学策略

浅谈“以写促读以写促读”的教学策略摘要:针对目前语文教学中读写指导脱节的教学现状,笔者尝试开展“以写促读,以写促读”的教学。

也就是说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对文本的阅读来延伸,以“读后得”的感觉来唤起“写”的动机,让学生得到“写”;在写作课上,通过题目的设计,学生可以“读”为“写”,而“写”的过程就是“读”的深化和拓展;在课外阅读中,用“写”来体现阅读结果,强化学生的阅读兴趣;组织各种语言活动,实现“读”与“写”的相互转化。

关键词:以写促读以写促读教学策略目前,语文课文教学与作文教学脱节的现象比比皆是。

学生的写作水平得不到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阅读课的低效。

根据这些认识,我们尝试了读写对接、以写促读、以写促读的语言训练,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言语表达能力,强化学生对文本的体验,增强学生对社会生活的感知,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笔者“以写促读,以写促读”的教学方法如下:第一,立足课堂教学,实现读写结合。

课堂教学以课文为例。

通过精读、研读等方法,学生可以充分了解文本的结构和布局,作者的思想脉络、风格和魅力等。

并为写作提供参考。

教师在阅读吸收的基础上,收集整理具有导读和写作指导功能的经典作品,兼具文学性和美感。

利用他们的古典性和示范性,学生可以有意模仿和模仿作文,从而培养学生规范作文的意识,让学生体验作者独特的匠心。

如果学《荷塘月色》,可以安排《梧桐月影》的模仿。

学《故都的秋》,就是做《故乡的夏》的模仿写作训练。

学生学习范文,也有切身体会。

他们写的文章条理清晰,条理合理,描写具体,情景交融。

通过写作实践,加深了对相关散文的理解,将阅读与写作有机融合,学生的阅读和写作兴趣逐渐增强。

在模仿的基础上,还可以指导学生创造性地写作,即创造性地改写。

可以创造性地启发想象思维,延伸原有情节,搭建概念平台,拓展写作空间,根据文本材料进行文本再创作。

比如学完《边城》1《祝福》1《药》,我让学生分别在《又见虎耳草绿》10101《阿毛重生记》上写作文。

教材课文选篇与初中作文教学的结合策略探析

教材课文选篇与初中作文教学的结合策略探析

教材课文选篇与初中作文教学的结合策略探析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作文教学也日益受到重视。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材课文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而如何将教材课文与初中作文教学结合起来,成为了许多语文老师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文结合教材课文选篇和初中作文教学,探讨了一些结合策略,希望可以为初中语文教学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教材课文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它既是学生学习语言知识和提高语言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学生学习阅读技能和写作技能的重要手段。

而初中作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的关键环节,它可以帮助学生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写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因此,将教材课文与初中作文教学结合起来,不仅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语言知识和阅读技能,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文化素养。

1.结合教材课文进行作文训练教材课文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有其特定的主题和写作方式,可以通过解析课文中的写作技巧和语言表达方式,引导学生进行作文训练。

例如,对于一篇讲述亲情的文章,可以让学生写一篇表达对父母感恩之情的作文;对于一篇描写自然景观的文章,可以让学生写一篇表达对自然的赞美之情的作文。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学习语言知识和提高写作能力,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

2.结合教材课文进行思维拓展和创意发散教材课文中的很多话题和思想都是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思维拓展和创意发散,深化学生对话题的了解和认识。

例如,在教授一篇关于环保的文章时,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思考如何保护环境、减少污染等问题,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创意发散,设计一些有创意的环保宣传海报或支持环保的活动。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创造力和思考能力,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文化素养。

教材课文中的写作风格和表达方式是学生进行作文写作的重要参考和借鉴对象,可以通过引导学生仔细研读课文,并结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进行写作,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浅谈如何将作文教学与课堂教学结合

浅谈如何将作文教学与课堂教学结合
2 0 1 3 . 0 2
西部大开发・ 中旬
教 学 改 革
浅 谈 如 何 将 作 文教 学 与课 堂教 学 结 合
宋晓 萍
( 兴 平 市 西 城 初 级 中学 。陕 西 文教 学 中的难点之 一 , 为 难之 处就 在 于 学生不会 写 , 老 师不 知道 如何 教 。作 文其 实是 一种 情感 的表 达 , 也 正是 因 为如 此 。 有 些 东西似 乎 是 只可 意会 不可 言传 的 , 但 对 于 涉世 未深 , 生活 阅历 不 多的 中学生 来说 , 写起 作 文来 自然是 有 些 困难 的。针 对 这种 情 况. 老 师应该 给 以正确 的 引导和 必要 的督促 , 使他 们 能够在 有 限的“ 书本” 资源 里挖 掘 无 限的潜 能 , 多积 累 , 多模 仿 , 多锻 炼 , 才有 可 能有提 高 , 会 创造 . 慢慢 地 爱上 写作 , 把 情 感用 文字表 达 当做 一种 习惯 , 久 而久之 , 写作 能 力 自然就会提 高。 关 键词 : 结合 ; 作 文教 学: 课 堂教 学
有 感情 , 能打 动人 心 。

作文 “ 难 写” 现状 分析
作 为 一名农 村 中学 的语文 教师 , 在多 年 的从教 生涯 中 . 我 经常会 遇 到这 样 的 问题 : 学 生不 会 写 作文 。 提 到写 作 文 , 他们 就 感 到 头疼 . 觉得 没什 么可 写 , 即使写 了 , 也 像挤 牙膏 似 的。也有 一部 分学 生不 是 抄 就是 瞎编 。 这样 写 出来 的作 文让 人感 觉 干瘪 无 味 、 没 有新 意 、 没 有 真情 实感 。是什 么原 因使 我们 的学生 害怕 写作 文呢 ?我 认 为有 以下 几 方面 原 因 : ( 一) 现代 科技技 术 的 负面影 响 现代 科 学技 术 发达 , 电视、 网络 充斥 了我们 的生 活 , 大 多 数学 生 课 余 时 间都是 在看 电视 或 者上 网 ,而很 少去 阅读 一些 经 典作 品 , 这 使 他们 的词 汇显 得极其 贫乏 : ( 二) 素 材积 累不 够 学 生们 缺乏 积累 作文 素材 的经验 . 缺乏 对生 活 的细心 体验 . 缺乏 作 文 的写作 基本 技巧 ; ( 三) 传 统语 文课 堂的 “ 毒 害” 传 统 的语 文 教学将 课 堂教学 与作 文教 学割 裂开来 .造 成单 纯 的 作文教 学耗 时 多 、 效 率低 等毛病 。

探究作文教学与课文教学的整合

探究作文教学与课文教学的整合
到 自己的荔枝园里吃荔 枝 ; 第 二天 , 他 的母 亲摘 回和前一


应孩子处于发展中的动态心理 。 内容新鲜的题 目能满足孩 子好奇 、 好胜 、 探索 、 求成 的心理 , 又能燃起 他们作文 的热 情。 习作是生活的一部分 , 生活是源 , 习作是 泉。 开放思维 、 开 放情感 、 开放 形式 , 只要 开放 了思维 和情感 , 就会有 创
根据具体环境选择作 文题 目 习作教学要开放 , 不一定非得用试卷和教材上要求上 的作文题 目。 命题 内容要有新意 , 最好能贴近生活 , 要能适

解, 从而提高写作 能力 。同时学 生也 可以通过 写作 文的实 践, 提高对课 文的鉴赏 和理解 , 全面提升语文的运用能力 。 在农村 中学的语文教 学 中, 学困生 的面积大 , 厌学怕写 的 现象特别严重 。 那么我们可 以通过课文与作文的整合让学
Z O 1 4 ̄ - ! i g 1 删
・ 作 文导 航 ・
探究作文教学 与课文教学 的整合
甘 肃 兰州 六十九 中学 李 源
长期 以来 , 在语文学科 中 , 我们 的作文教学 与课 文教 学严重脱节 , 讲课 只是讲课 , 作文只是作 文 , 两者之间少有 关 联。对于课文 , 教师逐一钻研 , 潜心体味: 从句段到篇章 , 从大意到 中心 , 从分析到归纳。 备课 不可谓不细 , 讲析不可 谓不精 。但在这其 中, 过分追求课堂 的艺术性理念和应试 性 功利 , 每篇 文章必然也仅就语言 、 层次 、 结构 、 特 色、 人物 等一一道来 , 模式呆板 , 单调乏味 , 对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 力更是 隔靴搔痒 , 不切 实际。在作文教学 中则过分强调语 言文字 的雕琢和技术性指导 ,从小学到中学乃 至到高中、 大学 , 每次的作文指导 与讲评也循环着相 同的步骤 : 审题 、 构思提纲 、 选材、 一般启示及 要求 、 佳文示读 、 通病 例讲等 等。就作文论作文 , 学生根本无语文能力上 的提高 。由此 , 我认 为 , 在新课标 的感召下 , 我们语 文教学 的当务 之急是 为课文教学和作文训 练搭建起一个 能够相互 沟通 、 相互渗 透、 相互促进 的平 台, 让课文教学与作文训练 比翼齐飞。 将课文教学与作文教学进行整合 , 对于语文学科的教 学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目前 , 中学语文教材其人选 范文, 总体上说都 是古今 中外 文章的典范 , 在一定程 度上 代表 了古今文章的水平 。 所 以, 在当代 的语文教学中 , 要以 课 文为写作的突破 口, 及时地把写作训练有机地揉进课文 的教学中 , 进一 步发挥课 文 的“ 典型 ” 优势 , 使学生学 以致 用, 举一反三 , 实现读 写结合 。

如何将作文教学与课堂教学结合

如何将作文教学与课堂教学结合

浅谈如何将作文教学与课堂教学结合摘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之一,为难之处就在于学生不会写,老师不知道如何教。

作文其实是一种情感的表达,也正是因为如此,有些东西似乎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但对于涉世未深,生活阅历不多的中学生来说,写起作文来自然是有些困难的。

针对这种情况,老师应该给以正确的引导和必要的督促,使他们能够在有限的“书本”资源里挖掘无限的潜能,多积累,多模仿,多锻炼,才有可能有提高,会创造,慢慢地爱上写作,把情感用文字表达当做一种习惯,久而久之,写作能力自然就会提高。

关键词:结合;作文教学;课堂教学中图分类号: g633.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3)02-0114-01一、作文“难写”现状分析作为一名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师,在多年的从教生涯中,我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学生不会写作文,提到写作文,他们就感到头疼,觉得没什么可写,即使写了,也像挤牙膏似的。

也有一部分学生不是抄就是瞎编,这样写出来的作文让人感觉干瘪无味、没有新意、没有真情实感。

是什么原因使我们的学生害怕写作文呢?我认为有以下几方面原因:(一)现代科技技术的负面影响现代科学技术发达,电视、网络充斥了我们的生活,大多数学生课余时间都是在看电视或者上网,而很少去阅读一些经典作品,这使他们的词汇显得极其贫乏;(二)素材积累不够学生们缺乏积累作文素材的经验,缺乏对生活的细心体验,缺乏作文的写作基本技巧;(三)传统语文课堂的“毒害”传统的语文教学将课堂教学与作文教学割裂开来,造成单纯的作文教学耗时多、效率低等毛病。

二、提高写作能力的几点做法叶圣陶先生曾说:“语文教学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写作技巧。

”由此可见,作文水平的提高与教材是分不开的。

众所周知,我们的语文课本里有许多文质兼美的文章,这些文章不仅语言优美,而且结构新颖,写法巧妙。

学生不仅可以从这些文章里学到丰富的知识,陶冶自己的情操,还可以丰富词汇,积累写作的素材,学习文章的结构布局,写作技巧。

讲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相结合实践与思考

讲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相结合实践与思考

讲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相结合的实践与思考【摘要】:传统的语文教学包括讲读教学和作文教学两大内容,但一般语文教学方法是让两者分割开来,而且很难将两者结合起来进行教学,似乎讲读课文与作文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我认为,结合讲读课文进行改写、缩写、扩写、补写,把讲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相结合,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这是我多年来尝试的结果。

【关键词】:讲读教学作文教学结合语文教学的内容分为两大部分,讲读教学和作文教学。

但是长期以来,我们都把讲读教学和作文教学分开进行,似乎讲读课文和学生作文没有关系,我认为这样做不利于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的,所以,把二者结合起来,是我多年来进行的有益尝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首先,讲读课文可以为学生作文提供材料,积累资料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特别是写议论文的时候,往往语言贫乏,内容空洞,觉得无内容可写,这除了缺乏生活之外,更重要的原因是阅读面窄,知识贫乏,积累不足。

根据这种情况,我有意将讲读课文的内容教给学生作为写作材料,让学生注重积累课文中的内容作为写作材料,让学生注重积累课文中实例、词语。

如把《谈骨气》《呐喊》自序、《崇高的理想》等,以及江泽民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等课文中关于爱国主义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英雄事迹,理论阐述及名言警句介绍给学生,将一些古诗中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介绍给学生,并对事件进行了分析,启发学生运用讲读课文中的内容作为自己作文中的材料,学习其描写方法,这样把讲读课文和学生的作文结合起来,既激发了兴趣又起到了提高作文水平的效果,可谓事半功倍。

其次,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提高作文技巧传统的讲读教学中,我们许多教师经常是从鉴赏的角度向学生介绍一些优秀的作品的写作特色,教师讲得头头是道,学生听得无滋无味。

在学生看来,自己的作文跟这些文章没有关系,课文的技巧再好,自己也借用不上,就如同“阳春白雪”和“阿里巴巴”,互不沾边。

因此,学生对语文课上老师的讲解缺乏兴趣,要改变这种现状,就要把讲读范文和学生的实际作文结合起来,让学生从范文的写作技巧中吸取写作经验,并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实践中去,我在这方面进行过一些探索。

浅谈怎样用教材引领作文教学

浅谈怎样用教材引领作文教学

篇 章 , 自从 不 同 的 角 度 , 不 同 的 题 材 回 答 了怎 样 走 等 人 物 形 象 一 定 会给 同 学 们 留 下 难 以磨 灭 的 印 象 , 是 各 用 这 好 人 生之 路 , 个 问 题 引 发 学 生 对 有 关人 生 问题 的 一 些 这 思 考 。 对 于刚 刚 跨 入 初 中 大 门 的 同 学 来说 , 们 心 目中 他
书不 当 , 乏 素 材 和 思辨 能 力 。我 们 常 常 强调 阅读 , 要 缺 在
求 学 生 阅读课 外 名 著 的 同 时 , 们 绝 对 不 可 忽 视 最 值 得 我 学 生 阅读 的材 料— — 教 材 、 为教 材 是 学 生 阅读 和 写作 因
的 基 础 , 材 是 指 导 学 生 学 习 写作 的 最好 老 师 。 我 们 只 教
材 整 合 中找 到位 置
编 排 了这 样 四 篇课 文 《 乙 已》 《 柳人 家 》 《 色 龙 》 孔 、蒲 、变 和《 爱生命》 热 。这 里 面 的 人 物形 象具 有 高度 的 典 型性 和
概 括 性 , 者 在 描 写 这 些 人 物 的 时 候 , 住 了他 们 的 共 作 抓
缩 不 前 。 学 习这 个 单 元 的 课 文 能让 他 们 敢 于 面 对 困难 , 正视 困难 , 积极 思考 , 而找 到解 决 困难 的 办法 ~学 习 完 从 这 几课 , 们 举 办一 次主 题 班 会 “ 长 的足 迹 ” 让 学 生 我 成 。 敞开心扉 , 无拘 无 柬地 畅 谈 自己 成 长 过 程 中亲 身经 历 的
作 、 言 、 态进 行 描 写 。在 学 习这 些课 文 时 , 定要 让 语 神 一
他 们 借 鉴本 单 元 描 写人 物 的 方 法 ,对 人 物 细 心 的 观 察 , 通 过 多种 描 写展 现 人 物 性 格 , 取 恰 当的 事例 来 塑 造 人 选 物 形 象 , 人 物描 绘 的 有 血 有 肉 , 人 读 后 感 觉 此 人 就 把 让 像 站 在 面 前 一样 。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教学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教学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教学作者:刘新建单位:崔庙实验小学浅谈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教学内容摘要:提到写作文,小学生就会感到头疼,每次作文不是草草了事,就是东拼西凑。

那么,应当如何让学生亲身体验生活,感受生活,提炼生活和表达生活呢?尤其面对当今教育发展的新趋势,要求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

如何写好作文,师生往往是望而生畏。

作文教学没有捷径可走,我们不能违背客观规律,要脚踏实地地从点滴做起,慢慢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课堂渗透活动积累技巧一提到写作文,学生就会感到作文难,“没意思”。

每次作文不是草草了事,就是东拼西凑。

作文水平总是提不高,现在学生的作文普遍存在假、大、空的现象,探究其根本原因,在于学生参与实践过少,对生活的了解,大多来自于书本知识,这严重局限了学生体验生活的真实感受,没能真实的理解生活,当然写作时就不能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文章内容空洞就不足为奇了。

那么,应当如何让学生亲身体验生活,感受生活,提炼生活和表达生活呢?尤其面对当今教育发展的新潮流,要求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

如何写作文,师生往往是望而生畏。

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就必须坚定的走出当前作文的误区,寻找一条作文教学的改革之路。

作文教学没有捷径可走,我们不能违背客观规律,要脚踏实地地从点滴做起,慢慢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下面我就本人在作文教学中积累的几点认识与大家共勉。

一、在语文教学中要渗透作文教育一般的语文教学方法是将讲读课与作文课完全分开来进行教学,认为两者联系并不十分密切,而且也很难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教学,于是在讲读课上只进行范文教学,不搞作文教学,关于作文教学的内容或存在的问题则放到作文课上去教授、解决。

其结果,无形中留给学生一个错觉,似乎讲读课文与写作文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有的学生甚至更错误地认为不上语文课照样能写好作文。

学生在写作文,往往觉得没有什么内容可写。

这除了缺乏生活之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阅读面太狭窄,知识贫乏,占有的写作资料太少。

教材课文选篇与初中作文教学的结合策略探析

教材课文选篇与初中作文教学的结合策略探析

教材课文选篇与初中作文教学的结合策略探析随着新课标的推行,初中语文教育深入到了各个方面,其中就包括了教材课文选篇与初中作文教学的结合。

由于初中生的语文写作水平正在逐渐提高,为了不断提升他们的写作能力,教师可以将教材中的经典文句和著名作品与作文教学结合起来,让初中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文写作技巧和规范。

本文将结合实际教学经验,探析教材课文选篇与初中作文教学的结合策略。

首先,教材课文选篇可以作为语文写作的素材来源。

在作文教学中,让学生阅读一些经典文章,通过分析文章结构、修辞手法等来掌握写作技巧,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写作水平。

教师可以选取一些篇目如《满江红》、《庐山谣》等,让学生自行阅读,并根据阅读经验写作。

通过阅读经验的学习,初中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作文中的语言结构和表达方法,并通过模仿为自己的作文更好的描写人物、环境和心理活动。

其次,教师可以将教材课文的主题和作文中的主题相结合,让学生在完成作文的同时对教材课文加深理解。

比如,让学生写一个“回忆人生”的主题,那么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在阅读《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这篇课文之后再完成作文,这样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中作者的人生历程和感悟,获得更多的灵感和素材。

最后,教师可以通过教材课文对初中作文进行点拨。

结合教材材料对学生的写作进行点拨,不仅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化底蕴,还可以加深对课文中写作技巧的理解。

例如,教师可以根据《红楼梦》的内容透析小说中情节的安排,从而让学生更好地运用情节安排的技法来组织文章。

通过这种方式的点拨,初中生的写作能力和语文水平可以得到全面提升。

总之,将教材课文选篇与初中作文教学结合起来,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文写作技巧和规范,还能够引导学生对文化底蕴有更深入和细致的理解。

教师应该注重选取适合学生的教材篇目,结合不同的主题进行教学,通过点拨和指导让学生对语文的理解更加深入。

这些策略的组合,可以提升初中生的写作水平,也更能为他们的成功做好准备。

浅谈初中语文的读写结合教学模式

浅谈初中语文的读写结合教学模式

中学生作文指导浅谈初中语文的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因闻丹丽摘要:语文在基础教育中一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同时,语文读写的特点,使各学科的教学难度大、学习难度大。

因此,语文学科的改革可谓迫在眉睫。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国家对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教育观念也在不断发展。

在这样的前提下,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出使语文读写结合有了发展的前景和方向。

那么,如何将语文核心素养有机地融入到初中语文读写教学中,更好地促进语文教育教学的发展,就成了问题的关键所在。

本文分析了当前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的难点,提出了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的策略,从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读写水平。

关键词:初中;语文;读写结合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学习语言文字的课程。

初中语文课程最重要的教学任务是以教材为载体,让学校学习如何使用祖国的语言。

因此,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理应成为语文教学的两大重点。

如何促进读写结合是语文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阅读与写作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关系。

基于阅读与写作的相关性,只有在语文教学中有效地结合阅读与写作教学,才能提高阅读与写作的教学效率,促进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快速发展。

一、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意义(一)提高学生积极性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使学生静下心来,认真阅读文章。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会对文章的内容提出一些问题,然后带着这些问题继续阅读。

通过寻找文章中问题的答案,学生可以集中思想,提高思维能力,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语文的教学中来。

写作是对学生语言组织能力的测试。

通过阅读,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在内容上进行开放式写作,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文字的魅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因此,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就是合理整合读写教学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语言文化素养。

(二)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比较紧凑的学习阶段,语文教学也不例外。

因此,教师应加强对课文中心内容的讲解。

谈“课文”与“作文”的关系

谈“课文”与“作文”的关系

谈“课文”与“作文”的关系读写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同时,也是《大纲》对语文教学的根本要求。

母庸置疑,这是语文教师形成的共识,更是考试指挥下的必然。

因此,语文教师对它们的偏爱和执着就可见一斑了。

然而,许多教师付出并不等于回报,时间与水平难成正比,究其原因,跟他们在教学实践中把作文截然分开有很大关系。

语文课中常存在这样的怪圈:课文就是课文,作文就是作文,似乎“一山”难容“二虎”,二者神圣不可侵犯。

课文教学中加入作文训练,谓之“占用时间”,作文教学中若出现课文讲读,则有“不务正业”之嫌。

这样做的结果,使课文中的许多优秀文章,难以起到应有的示范作用,学生难以学到写文章的基本技巧,大大挫伤学生的写作积极性,造成学生“山穷水尽疑无路”的困境,从而导致抄袭《作文选》的恶习。

笔者认为课文和作文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有机整体,二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应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始终。

课文讲读是作文的前提和基础,作文又是对课文教学的巩固和加深。

一、以课文带动作文,在琅琅书声中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首先,课文的讲读为写作积累了大量的材料。

为情感的火山找到了喷发的融浆,为心灵的寄托找到合适的语言载体。

有声有色,声情并茂的课文教学,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他们创造和写作的欲望,而名篇、佳词、妙句,只要引导得当,更会成为学生贪婪吮吸的写作营养。

我们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先秦散文、唐诗、宋词、明清的小说、今人的优秀篇章……它们都是璀灿的明珠,精选于中学语文各册课本中,均是不可多得的作文材料。

课文教学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感情,引导学生熟练背诵并巧妙地运用于自己的作文之中,为我所用。

名篇、名段、佳词、佳句读得多了,烂熟于胸,写起作文来自然就得心应手,左右逢源了。

这样,就可以逐渐走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境界。

写到春天,自然会想起朱自清对春天的精彩描绘,“春风又绿江南岸”、“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一系列的名句也会从灵感中跳跃出来。

利用课文进行作文教学

利用课文进行作文教学

7.冬天来了,新绿的树叶落了,彩色的花 儿谢了。唯有矗立在远处的那座小山依然 有些色彩。鹅毛般的雪飘飘洒洒。绿色的 柏树摇摇摆摆,欢迎远方到来的客人。树 尖顶着上鹅毛,像白色的帽子;树颈上的 像白色围脖。远远地望去像一位忠实的将 士,再看那山,白茫茫的一片,中间又夹 着几分青绿,看起来简直就是一件美丽的 花大衣。初升的太阳,总是那么慈爱,照 在那娇小的山上,微微露出粉色。
利用课文进行作文教学的训练最 基本的做法就是“模仿”。 “模仿, 这是一种以课文为范本的、以读带写 的训练。孩子学话,始于模仿;学生 学习作文,是一种书面形式的学话。 起始阶段,适当的进行模仿,也是必 要的。”以课文为范本,以阅读教学 为基础的模仿,不仅模其形,而且模 其神。具体怎么做呢?
从四个方面谈谈利 用课文进行作文教 学的具体做法。
3.句群的学习与运用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二段: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 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 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 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 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 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 蟋蟀们在这里 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 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 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
赏析人教版三年级下叶圣陶《荷花》 ①清晨,我到公园去玩,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我赶
紧往荷花池边跑去。 ②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 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 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 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③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 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做一 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④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 站在阳光里。一阵微风吹来,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随风 飘动。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风过了,我停止 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 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 ⑤过了好一会儿,我才记起我不是荷花,我是在看荷花呢。

浅谈读写结合,实现语文教学的双丰收

浅谈读写结合,实现语文教学的双丰收
二 、注 重积 累
练 习册 中课 外 阅读 中 的好句 好段 和小 故事 当成 作文 材料 积 累 , 不 仅 能节 省 时间 ,又可 以加 深对课 文 的理解 ,真 是一举 两得 。例如 《 从百 草 园到 三味 书屋 》中的第 二段 和 《 社戏 》中的 l、1 1 2段 的景物 描 写 , 以称 得 上景 物描 写 的经典 , 可 词语 丰 富 , 表达 多样 , 语 言优 美 。把 它们 背下 来并 运用 到写 作 中去 ,也 能为 自己的文章 添 姿增 彩 。而 第三 单元 都是 介绍 名人 事迹 的 , 五单元 都是 有关 第 探 险故 事 的 ,他们 既属 于 课文 内容 ,又可 当作 文材料 ,又何 必为 积 累材料 到处 买书 , 时 间背诵 而 费脑筋 呢 ? 当然这是 针对 学生 花 作 业 多课外 时 间少 而言 的 。 要从 根本 上解 决学 生写 作 时缺少 材料 的 问题 ,仅靠 课本 的积 累是 远远 不 够的 , 还需 要 我们进 行大 量 的 课 外 阅读 ,补 充知识 。但 在有 限 的时 间内 ,读 “ 破万 卷 书”是不 太 现 实 的 ,因此把 课本 学 习与作 文积 累结 合起 来 , 这未 尝不 是一 个 既 省 时又省 力 的好办 法 。

短 时 间 内 积 累大 量 有用 的作 文 材料 呢 ?如 解 与作 文教学 相结 合 “ 以致用 ”学 习范 文 的 目的之一就 是学 会 怎样作 文 , 何 学 如

能写 出好文 章来 ,所 以不 要把 课文讲 读 的教 学与作 文 教学 分开 。 这节课 我们 讲课 文 , 个 单元 上完 了 ,我们再 去 专 门上一 节作 文 一 课 ,其实 二者 是相辅 相成 的 , 能分 开 。在 平时 的教 学 中就应 该 不 注重对 写作 能力 的培 养 与引导 ,才 能培 养学 生们 对写作 的兴趣 , 才能提 高写 作技 巧与 能力 。 我们用 七年 级 ( 教版 ) 人 的第六 单元 举例 。这个 单元 的 5 篇 课 文都 是写 动物 的佳作 ,而 这个单 元 的 “ 综合 性学 习 - 写作 ・ 口 语 交 际 ” 动也 与 动物有 关 , 就是 学 习完这 个 单元 我们要 学会 活 也 写一篇 关 于动物 的文 章 ,那 如何去 写 呢? 《 》这篇 文章 对 自己 猫 家养过 的三 只猫 进 行对 比描 写 ( 历 、外形 、性 情 、地 位 ) 来 ,通 过三次 养猫 的经 历 ,曲折 地表 达 了作者 同情 弱小 者 的思想 感情 , 并从 中悟 出 :凡事 不可 主观臆 测 , 则就 会犯 错误 。我们 很多 学 否 生 都养 过猫 或狗 之类 的小 动物 , 么我们 在讲 这篇 文 章时 , 可 那 就 以让 同学们 说说 自己养过 的这 些小 动物 的外 貌 、 情 , 它与 文 性 把 章的描写进行对 比, 看谁说得细致 、 贴切 、 有趣 。 老师边讲课文 , 边 给 同学们 说说 如何对 动 物进 行细致 的 观察 与描 写 。 这样 上 比另 花 一节 课专 门进 行写 动物 的作 文课 效果 好得 多 。 次 , 主题 表 其 在 达 上 , 多学生还 停 留在 小学水 平— — 只会表 达 对动 物 的喜爱 之 很 情 , 无其 他 , 再 而这 篇文 章 的主题却 有很 多方 面 , 立意 也 很深 刻 , 我 们若 能学 会其 方法 ,同学 们 的文 章层 次定有 所提 高 。 《 》是一 篇写 动物 的记 叙文 , 斑 羚 飞渡 》是小 说 ,《 》 猫 《 马 是 散 文 ,《 华南 虎 》却 是一 首诗 ,同样 是写 动 物 的文章 ,却 可 以 写成不同体裁,运用不 同手法 , 孩子们又能从 中学到什么呢?老 虎我们 大多 是在 动物 园里 见过 , 们看 到 的和牛 汉看 到华 南虎 的 我 情况差不多 , 我们能不能写出这样的文章来呢?本文运用了象征 手 法 ,歌颂 了正直 的 中国人 摆脱禁 锢 ,向往 自由,追 求光 明 的斗 争 精神 , 以这 不是一 篇 单纯 写动 物 的文章 , 们把 这种 托物 言 所 我 志的手 法教 会学 生运用 到作 文 中去 ,学 生一 定会 受益 匪浅 。 如果每—篇课文 我们都能在讲解的过程中加入作文讲解成分 , 并 进 行加强指导 , 那么我们学完—个单元 学生怎么可能还不会写呢?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教学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教学

浅谈小学语文中的作文教学对于农村小学教学来说,作文成了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习作成了学生望而生畏的科目。

为了写好作文,师生都必须付出许多努力,但常常收效不大。

通过《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加之自己十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本人认为,小学作文教学应注重以下几点。

一、注重平时积累,作文也像语文基础知识、阅读一样需要积累,比如好词、佳句、精彩片段等。

1、根据课文内容来积累,“重视文本”也是新课标的要求,而且很多课文的思考练习中都出现“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摘抄好词、佳句”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摘抄中积累材料。

如果学生能掌握一些好词佳句就为写作做好了铺垫,能够让他们有词可用、有话可说。

比如:在教完《颐和园》这课后,就让学生以后写熟悉的景物作铺垫。

2、通过写日记来积累,坚持写日记是积累材料的是最好方式,也是练笔的最途径,由于日记的内容很广,可写听到的、可写看到的、也可写想到的。

总之,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可无拘无束地表现出来。

这样就让学生有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也能够写真实的事情。

比如:每组织学生看完一场电影,搞完一次大扫除,都可让学生把当时的情景和感受用日记的形式写出来。

二、注重学以致用,结合实际及时指导。

小学生的知识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师结合课文和生活实际及时指导很重要。

大家都知道《十里长街送总理》是一篇包含深情的文章,我在教完这篇课文后,举行了一次“我思念的××”为主题班会活动。

要求学生把自己最思念的亲人(不管是生离的,还是死别的)用几句话描述出来。

(同学们踊跃发言,其中有一位女同学是这样说的“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啊,转眼间一年的中秋节又到了,半年前与妈妈分别的情景又浮瑞在我的眼前,记得妈妈要去广东的前一天夜晚,我总跟在跟身旁,她出去我跟着,她睡觉我伴着,而且我还紧紧地捏着她的手,生怕她即将离去。

第二天,我早早地起床了,发现妈妈提着包已跑出了家门,我连头也没梳,散着发就在后面追,我边追边喊,妈妈也边跑边抹泪。

如何将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有效结合

如何将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有效结合

如何将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有效结合?作文是语文的半壁江山,作为语文教师必须重视写作,而要搞好写作就得先从阅读入手,可以说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我们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并“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

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和“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

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

从课程标准的要求,可以看出:阅读与写作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

我们的学生也阅读了不少文本。

可每每提笔写作,常是江郎才尽——既无写作素材,又忘了写作技巧。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这是缺乏将阅读与写作进行有效地整合,缺乏将阅读能力转化为写作能力。

那么,作为教学主导者的我们——老师,就应该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与方式,立足课堂,引领学生进入广阔的语文视界,进行个性化的阅读与写作,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由于家庭、社会和学生个体的差异,语文学科重视程度逐渐受冷落,总觉得语文学习不用花太多功夫。

作为教师如何因势利导,取其所长,取其所爱,培养兴趣,调动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好语文非常重要。

首先,充分利用教材(课本)选文内容的丰富性,多样性,以及学生旺盛的求知欲,激发他们对语文教科书的喜爱。

新教材给教师更大的创造空间,给学生更大的探索空间。

二是选择教材贴近学生的生活的文章,初中语文教材中很多都能找到自己生活的影子,如《羚羊木雕》《盲孩子和他的影子》《童趣》等。

课文教学与作文教学双赢作用

课文教学与作文教学双赢作用

浅谈课文教学与作文教学的双赢作用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其中课文教学重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不能只是单纯的讲读,要在讲读的同时紧密结合作文教学,写作才能提高。

阅读教学注重对写作的拓展延伸,通过阅读,为学生提供广阔的视野,借助这个视野,来拓展学生现实的生活空间。

通过阅读,还能扩展学生的写作空间,写作空间打开了,学生也就不为“写什么”而发愁,为我们的作文教学目的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只有两者高度统一起来,才能获得更全面的教学效果。

一、在课文阅读中渗透作文教学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形成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教会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

学习一篇课文,首先要让学生读懂这篇课文,也就是通过阅读课文的内容找出文章写了什么?如何分的层次等?教师凭借着一篇篇课文,以理解内容为起点,向学生传授遣词造句、组句成段、连段成篇和记叙、议论、说明等语言文字运用知识。

有时,学生对教师的课文讲解不大感兴趣,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求把讲解课文的写作特色同引导学生写作技巧结合起来,让学生从课文的阅读中吸取写作经验,逐步将它运用到自己的实践中去。

要求学生初读课文时,把文章中一些好的词语、句子记忆在脑中,学习课文中语言的运用,以便丰富自己的词汇,教师要进行有意识的点拨和提示,为学生以后的练笔打下基础。

一般来说,阅读的文章越多、越熟,那他自身的知识积累和思维也就越通畅、越活跃,也就能将阅读来的信息与自己的写作联系起来,从而提高写作能力。

阅读教学的过程不仅是学习别人语言运用的过程,也是贮存写作模式的过程,要让学生自己去领悟、去体会,由此可见,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学生同样电能为以后的写作积累丰富的素材。

二、在作文教学中带动课文教学作文教学一个根本的任务就是指导学生如何写文章,而学生要写好一篇文章,首先要选择写作素材,考虑文章的思想观点如何表达,怎样组织语言等。

作文教学,理解是关键,表达是难点,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以课文为写作的突破口,及时地把写作训练有机的纳入课文的教学中,进一步发挥课文的“典型”优势,使学生学以致用,举一反三,实现读写相结合。

浅谈“作文教学”与“课文分析”的逆向性

浅谈“作文教学”与“课文分析”的逆向性



平 可 大 家忽 视 了一 点 那 就 是 没 有 把 写 作 当作 阅读 的逆 运


算 ,逆运 算正 是 写作功底 的潜在 。
阅读他人 的文章 作者巧 妙 .
的构思 贴切恰 当的选 材 语 言的锤 炼 名词 佳句 的达 意正 是



学习 的妙处 如果仅仅是 能背 上 几 句 抄 上 几 段 拿来 显 性 的




多了 。
这样读起来与作者有 同感 分析起 来能意 会 归纳中心


也有灵感 就可 以 与作者脉脉相通 与文章熔为一 体了 这时



带着名人 名作 的高雅技巧 再 去作文 受名人 的传艺 点拨 写


作水平会更 高一 筹 .
三 、 从教学手 段看 它们 的逆 向性
指 导 学 生 作 文 作 者 是 学 生 一 切 从 自主 的 “ 我 ” 开 始 以
中捕 捉典 型

有代表性




映时代
风 尚的人 或 事作 为素材 。 看 中心 是 单 一
性 的还 是综合性 的 确 .
写 立

件事还



件事





中按

间先后


按故事
情节 的发展 或按 空 间方 位变换 或按 逻辑 顺 序进行 整理 写


作 。
它是从零 阶段
开 始走 向多元
化 阶段

课 文分析则是 相 反方
二 、 从读 写顺 序 看 它们的逆 向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作文教学与课文教学的相结合
目前,语文教学往往把作文教学与讲读课文的教学割开来,讲读课文就单纯讲析,教写作就单纯教写作,认为作文教学纯粹是写的问题,与讲读无关,其实并非如此。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能力,其中“写”更重要。

从高考方面来说,作文要“写”,占的分数多;从将来方面来说,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要写工作计划、报告、总结、论文等等,“写”也是基本的工作能力。

鉴于这种情况,课文教学不能只是单纯的讲读,要在讲读的同时,还必须紧密结合作文教学,使两者高度统一起来,才能获得更全面的教学效果。

课文教学和作文教学怎样才能结合起来呢?课文教学要重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写作能力才能提高,才能写出好文章。

在课文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文本解读来促进写作。

否则,是写不好文章的。

培养学生分析理解课文的能力,引导学生学习掌握作者分析问题和写文章的方法,然后指导学生把这种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具体方法如下。

一、课文教学渗透作文教学。

学生通过课文学习,学习写作技巧,是提高写作水平的有效方法之一。

过去我在教学中,单讲作文,作文和课文分开讲,这样往往事倍功半。

一讲作文就是什么写景的技巧,抒情的技巧,给学生谈了许多理论。

可是这些理论缺乏操作性强的具体示例,学生学起来觉得很枯燥,也很难灵活地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

课文教学中,教师应指出并强调学习课文中的有关写法,这对学生的作文有着很大的影响。

教师的课堂教学,如果单单分析理解课文,而没有指出或没有强调这篇文章的写作技巧,学生就不一定能灵活地运用这些好的写法。

比如,《故乡的榕树》一文,作者运用了高超的抒情技巧,抒发了思乡的深情。

教师在教学中必须点出文章运用的抒情技巧。

首先是触景生情。

作者住所附近的两颗榕树,引起作者回忆故乡的两颗老榕树,反映了作者浓郁的思乡之情。

其次是绘景传情。

作者进入回忆的第一段,用概括列举的方法描绘了家乡榕树的四周景色,不仅写出了对故乡亲人的怀念、同情,也表达了对老榕树的感激之情。

再次是忆事抒情。

这篇散文回忆了几件与老榕树有关的童年趣事,通过“忆事”抒发了对亲人的怀念之情。

最后是直吐深情。

作者在回忆故乡景物和故乡趣事时,有时按捺不住奔涌的激情,采取直接倾吐的的方法说出来,情感逼人。

这样通过教师精心讲读课文的同时指出并强调了本文作者抒情技巧。

课文教学一举两得,学生既领会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又学到了本篇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将会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上。

精心选择读写结合点
二、精心选择读写结合点。

课文教学中,根据教材题材的特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应精心选择写之“点”。

我们的中学语文教材是根据文章的体裁来编排的,题材是丰富的。

我们可以根据课文的立意的角度,教会学生应该怎样选择题材进行写作。

但我们选择课文做作文示范要慎重,不能随便挑。

换句话说,要精心指导学生学习、分析范文,
找准和把握写作之“点”。

这写之“点”,就是范文中作者的思想,文中人物的言谈举止,将被写作的素材。

因为一篇文章或一段话,可写之“点”很多,需要研究的问题也很多。

哪些该写,哪些不该写,都需要教师细细指点。

比如,选择积极的、健康的内容,不选消极的、不健康的内容。

还应该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写作角度要适合学生的思想水平,立意不能过浅,更不能过深,找准写之“点”,才能使课文教学为学生写作提供有效借鉴的对象和创造的依据。

三、及时有效地进行模仿练笔。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阅读的基本训练不行,写作能力是不会提高的。

”教材中的课文就是学生学习写作的范文。

语文课本所选的文章都是一些极好的范文,甚至有一些经典文章,在思想教育、题材选取、体裁安排、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等方面,无不匠心独运,是学生模仿习作的典范。

如果能在教学中把课文教学与学生的作文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及时有效地进行练笔,那对于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是很有帮助的。

教学中我得出这样的经验:仿写,能够克服学生作文难的心理障碍,让学生快速地掌握写作的一般规律,从而迈出新的重要的一步。

仿写是知识迁移最直接的途径,仿写的过程是学生深入领会课文妙处的过程。

模仿什么呢?模仿范文的构思、谋篇、布局。

但不能生搬硬套。

模仿哪些“特点”,怎样模仿等,都需要教师细细指点。

比如,从课文中找出比较有特色的语言形式和表达技巧,指导学生仿写。

主要包括句式表达、段落构成、开头结尾、过渡照应、抒情联想、描写议论等。

但应指出的是,不是课文中的每一个片断都可以作为仿写训练的材料,而是需要精心地选择那些具有明显特征的片断,进行仿写练习。

这就需要教师对课文准确把握并精心选择它的“特点”。

仿写时,同时告诉学生这种片断在写法上的规律,使学生有规可循,有法可借,有例可仿。

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学生凭这个例子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有了凭借,历练才有着落。


四、结论:作文教学与课文教学应齐头并进
中学语文课本所选的课文,一般来说都是一些“典范文章”。

既然是“典范文章”,那么,它就必须起到“典范”的作用。

对于初学写作的中学生来说,平时的作文还不是一种创作,它往往是一个摹仿的过程,因此,这些课文无疑是他们摹仿写作的最好的范文。

所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贯穿作文教学,使作文教学与课文教学齐头并进。

如果做到这一点,就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不然,丰富的写作营养就遗憾的流失了。

教学中,我努力尝试将课文教学和作文教学结合起来。

请看教学案例。

因此,我们要以教材为载体,发挥教材的典范作用,在课文教学中要渗透作文指导,把课文教学作为习作教学的主阵地,根据教材特点,精心选择读写结合点,给学生提供有效借鉴的对象和创造的依据,及时让学生进行模仿和创造运用练习,从而使语言运用练习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

只有从课文教学入手,做到读写的
密切结合,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目的。

中学作文教学与语文课堂的结合也许还有多种形式,这需要我们广大师生共同探究。

作文教学与语文课堂二者完全可以有机结合在一起,作文教学绝不是孤立的,我们不需要大量纯粹的作文课,所以必须转变传统的作文教学观念。

倡导作文教学与课堂课文教学的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教学案例
教学中,我努力尝试将课文教学和作文教学结合起来。

在《荔枝蜜》一文中文章是以“我”对蜜蜂的感情变化为线索组织材料,即写“我”对蜜蜂由讨厌到喜欢,又由喜欢到赞叹,再由赞叹到“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使思想感情得到升华。

在讲到“我”讨厌蜜蜂时,我提出了一个问题:“作者为什么一开始就说自己‘不大喜欢’蜜蜂?其中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经过预习的学生们基本上能认识到,“不大喜欢”是为后面的“喜欢”作铺垫,为文章制造了悬念,提供了线索,并定下了反面的感情基调,这是一种欲扬先抑的写法。

等同学们都明白了这一点,我就进一步强调说:“我们写文章也不妨学学作者的这种写法,欲扬先抑,欲褒先贬。


后来,一位学生在作文中写自己的爸爸,他先写了爸爸的“吝啬”。

文中写道:有一天,妈妈值中午班,在单位吃午饭,“我”建议同爸爸一块到饭馆吃饭,免得下厨,但却遭到了爸爸的拒绝,并且对“我”进行了一番“勤俭节约”的革命传统教育,而“我”却认为爸爸太“吝啬”了。

但是,有一件事又使“我”觉得爸爸非常“大方”,即为了“我”的学习,爸爸毫不犹豫地给“我”买回许多的学习用品和复习资料。

到这里,前面的“吝啬”和后面的“大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富有浓厚的生活情趣。

这也可以认为是一种欲扬先抑的写法。

可见,课文教学结合作文教学是何等的重要!
浅谈作文教学与课文教学的相结合
吉林朝中
徐光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