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灭菌

合集下载

手术器械消毒灭菌制度

手术器械消毒灭菌制度

手术器械消毒灭菌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依据卫生行政部门有关法律法规和医疗卫生标准,为确保手术器械的消毒和灭菌工作规范化、科学化,保证手术操作的安全性和患者的健康,订立本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医院的全部手术器械消毒灭菌工作。

第三条定义1.手术器械:指在医疗卫生机构进行手术需要的各种器械、设备以及其他配件。

2.消毒:指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将手术器械表面病菌和其他微生物降至安全水平的过程。

3.灭菌:指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将手术器械内外各处的各种微生物完全破坏或杀灭的过程。

第二章权责和管理第四条主管部门本院手术器械消毒灭菌工作由医疗质量管理科负责,负责订立消毒灭菌管理政策和保证其执行。

第五条责任人员1.手术室主任负责手术器械消毒灭菌工作的组织协调、监督检查和督促改进。

2.手术室操作人员负责手术器械的正确清洗、消毒和灭菌,保证其安全可靠。

3.医疗质量管理科负责手术器械消毒灭菌工作的引导、培训和监督检查。

第三章人员要求第六条培训要求1.手术室操作人员必需经过专业的消毒灭菌培训,掌握相关消毒灭菌知识和技能,并定期进行复习和考核。

2.医疗质量管理科应定期组织手术室操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其消毒灭菌水平和意识。

第七条健康要求1.手术室操作人员应保持个人卫生,定期接受健康体检,不得患有传染病。

2.手术室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佩戴专业防护用品,如手套、口罩、防护眼镜等。

第四章操作规范第八条手术器械分类依据手术器械的结构、材质和用途,将其分为不同的类别,并依照相应的消毒灭菌方法进行处理。

第九条消毒工作流程1.手术室操作人员在手术结束后,应立刻将使用过的手术器械进行初步清洗,去除明显的可见污物和血液。

2.清洗后的器械应经过彻底的冲洗,保证不留任何清洗剂残留。

3.接下来,将器械分别放入相应的消毒设备中进行消毒处理,依据器械类别选择合适的消毒方法,如蒸汽灭菌、高温灭菌等。

4.消毒后的器械应放置在干净、密闭的容器中,以避开二次污染。

灭菌相关知识培训课件

灭菌相关知识培训课件
验证周期
根据设备使用频率和灭菌物品的性质 ,定期进行灭菌过程的验证,以确保 灭菌效果的持续可靠。
灭菌效果的监测
监测方法
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方法对灭菌物品进行监测,以评估灭菌效果是否达到 预期。
监测周期
在灭菌过程中和灭菌后对物品进行监测,以确保灭菌效果的可靠性和一致性。
灭菌残留物的检测
检测方法
通过化学、光谱和质谱等方法对灭菌残留物进行检测,以评估灭菌过程中使用的 化学品和其他物质的残留量。
灭菌的原理
01
02

高温灭菌
利用高温使微生物体内的 蛋白质凝固变性,从而杀 死微生物。
紫外线灭菌
利用紫外线破坏微生物的 DNA结构,使其失去繁殖 能力。
化学消毒
利用化学药物抑制或杀死 微生物。
灭菌的分类
物理灭菌
如高温、紫外线、微波等物理手段进行灭菌。
化学灭菌
利用化学药物进行灭菌。
辐射灭菌
利用放射性元素产生的射线进行灭菌。
检测周期
在灭菌过程中和灭菌后对物品进行残留物检测,以确保灭菌过程的安全性和合规 性。
04
灭菌的注意事项与安全 防护
灭菌前的准备事项
清洁与整理
在灭菌前,需要对物品进行彻底清洁,去除表面的污垢和 尘埃,以确保灭菌效果。同时,需要将物品整理分类,以 便后续操作。
检查灭菌设备
在使用灭菌设备前,应检查设备的运行状态,确保设备处 于正常工作状态,避免因设备故障导致的灭菌失败或安全 事故。
分类储存
灭菌后的物品应根据不同种类和用途进行分类储存,避免交叉污染 和误用。同时,应保持储存环境的清洁卫生,定期进行消毒处理。
定期检查与维护
对于长期储存的物品,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物品的品质和安 全性。同时,应对储存设备进行定期保养和维修,确保其正常运行。

灭菌_培训课件

灭菌_培训课件
第六页,共三十七页。
正常菌群(normal flora):
正常人的体表和同外界相通的口腔、 鼻咽腔、肠道、泌尿生殖道等腔道中都 寄居着不同种类和数量的微生物。当 人体免疫功能正常时,这些微生物对宿 主无害,有些对人还有利,是为正常微
生物群,通称正常菌群
第七页,共三十七页。
正常菌群对人体的有利作用
生物生长繁殖的方法
第十八页,共三十七页。
(三) 方法— 物理灭菌方法
1. 热
湿
煮沸法
力 灭 菌

流通蒸气法
灭 菌
高压蒸气灭菌法

间歇灭菌法
巴氏消毒法

热 灭 菌
焚烧和烧灼 干烤法

第十九页,共三十七页。
(三) 方法— 物理灭菌方法
① 煮沸消毒法:煮沸100℃经5-10 min。主要用于一般外科手术器械、胶管 和注射器等的消毒。
所有外科工作人员都应自觉地遵守这个法则: 一切与伤口或体内组织器官接触的物品必须是无 菌的。
②为防止疾病的传播,对传染病患者的排泄物 和实验废弃的培养物亦须进行灭菌或消毒处理。
第十六页,共三十七页。
(二) 消毒与灭菌的概念
1、灭菌(disinfection) :杀死物体上所有 微生物的方法,包括病原微生物和非病原 微生物、细菌的繁殖体和芽胞。
(3) 改变细 菌细胞壁或 细胞膜的通 透性,如新 洁尔灭、肥 皂等
第二十九页,共三十七页。
2. 常用消毒剂的种类和用途
名称 石炭酸 来苏儿
乙醇
常用浓度
3%~5% 2%
70%~75%


器皿、排泄物消毒
皮肤消毒
皮肤、体温表消毒
升 汞 0.05~0.1% 非金属器皿浸泡

高三生物灭菌知识点归纳

高三生物灭菌知识点归纳

高三生物灭菌知识点归纳灭菌是生物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指的是通过适当的方法杀死或去除细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从而防止细菌感染和疾病传播。

在高三生物学的学习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与灭菌有关的知识点。

本文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1. 灭菌的方法在实验室或医疗环境中,我们常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灭菌:热灭菌:利用高温将细菌和病毒杀死。

常见的热灭菌方式有干热灭菌和湿热灭菌。

干热灭菌是将物体置于高温下的烘箱中进行灭菌,常用于体外器械和培养皿的处理;湿热灭菌则是利用高温高压的蒸汽灭菌器,常用于医疗器械等物品的处理。

化学灭菌:使用化学药剂杀灭细菌和病毒。

常见的化学灭菌方法有酒精灭菌、过氧化氢灭菌和乙醛灭菌。

酒精灭菌常用于对皮肤进行消毒,过氧化氢灭菌则广泛应用于医疗、实验室和食品行业中。

乙醛灭菌是一种高效的灭菌方法,常用于高级生物实验室和手术室。

辐射灭菌:利用电离辐射、紫外线或紫外线消毒灯杀灭细菌和病毒。

电离辐射灭菌主要用于医疗设备的灭菌,紫外线和紫外线消毒灯则常用于空气和水的消毒。

2. 灭菌的原则灭菌不仅仅是将有害的微生物去除,还要保留被处理物品的功能和质量。

因此,灭菌的原则非常重要:选择合适的灭菌方法:根据被灭菌物的性质和用途,选择适合的灭菌方法。

比如,对于能耐热的物体可以选择热灭菌,对于敏感材料则可以选择化学灭菌。

控制灭菌条件:在进行灭菌过程中,需要控制好温度、时间、压力等因素。

温度和时间的选择要科学合理,保证能够杀死微生物,但又不会对被处理物品造成损伤。

保持操作环境清洁:在进行灭菌操作前,要保持工作环境的清洁,减少可能的污染源。

操作过程中,也要注意避免任何污染物的接触。

3. 灭菌与消毒的区别灭菌和消毒是两个概念,它们的目的不同。

灭菌是要彻底杀灭或去除所有的微生物,包括致病菌和非致病菌。

灭菌过程中使用的方法更加严格,要求能够完全灭活所有微生物,从而达到杀灭病原体和控制疾病传播的目的。

而消毒则是用来去除或杀死病原体以外的大部分微生物,减少感染的可能性。

第九章-灭菌

第九章-灭菌
缺点:设备费用高。对某些药品可能产生药效降低, 产生毒性物质或发热物质,且溶液不如固体稳定, 用时要注意安全防护问题。
第九章 灭菌
2)紫外线灭菌设备
利用紫外灯管产生的紫外线照射杀灭微生物的 设备。
灭菌机理是紫外线作用于核酸蛋白质,促使其 变性,同时空气受紫外线照射后产生微量的臭 氧而起共同杀菌作用。一般用的波长 200~300nm,灭菌能力最强的波长是254nm。
第九章 灭菌
第一节 概述
临床上要求疗效确切、使用安全的药物制剂,尤 其是注射剂和直接用于黏膜、创面的药剂必须 保证灭菌或无菌。
灭菌是保证用药安全的必要条件,是制药生产中 的一项中药操作。
第九章 灭菌
无菌 指物体或一定介质中没有任何活的微生物 存在,即无论用任何方法(或通过任何途径) 都鉴定不出活的微生物体来。
第九章 灭菌
2湿热蒸汽灭菌设备 利用高压蒸汽或常压蒸汽进行灭菌的设备。 由于蒸汽潜热大,穿透能力强,容易使蛋白质变性或
凝固,所以灭菌效率比干热灭菌法高。 湿热灭菌设备可分以下几类 按蒸汽灭菌方法分: 高压蒸汽灭菌器和流通蒸汽灭
菌器 按灭菌工艺分: 高压蒸汽灭菌器 快冷式灭菌器、水浴式灭菌器、回转水浴式灭菌器。
第九章 灭菌
灭菌法是指用热力或其他适宜方法将物体或介 质一切存活的微生物杀死或除去的方法。
灭菌法是制药生产的一项重要操作。尤其对灭 菌制剂、敷料和缝合线等。生产过程中的灭菌 是保证安全用药的必要条件。
第九章 灭菌
灭菌的目的:既要杀死或除去药剂中的微生物, 又要保证在灭菌过程中药物的理化性质和治疗 作用不受任何影响。
第九章 灭菌
一般在6~15m3的空间可装置30W的紫外灯一 只,灯距地面距离为2.5~3m为宜,室内相对 湿度为45~60%,温度为10~55℃,杀菌效果 最理想。

第九章超高温杀菌技术

第九章超高温杀菌技术

第十章 超高温杀菌第一节 基本原理超高温杀菌是把加热温度为135-150℃、加热时间为2-8s 、加热后产品达到商业无菌要求的杀菌过程叫做超高温杀菌或者UHT 杀菌。

其基本原理包括微生物热致死原理和如何最大限度地保持食品的原有风味及品质原理。

因为微生物对高温的敏感性远远大于多数食品成分对高温的敏感性,故超高温短时杀菌,能在很短时间内有效地杀死微生物,并较好地保持食品应有的品质。

一、UHT 杀菌的微生物致死理论依据微生物的热致死率是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的函数。

(一)微生物的耐热性微生物的耐热性受到下列因素的影响1.菌种和菌株;2.菌龄、培育条件、贮存环境;3.热处理的介质、食品成分如酸度;4.原始活菌数;5.热处理温度和时间(主导因素)。

(二)微生物的致死速率与D 值在一定环境和温度下,微生物随时间而死亡时的活菌残存数是按指数递减或按对数周期下降的。

细菌任意时刻的致死速率可以用它残存活菌数下降一个对数周期所需的时间来表示,这便是图中D 值的概念。

D 值是这一直线斜率绝对值的倒数,即:()D D C C C B /1/10log 10log /23=-=''=斜率D 值反映了细菌死亡的快慢。

D 值越大,细菌死亡的速度越慢,即细菌的耐热性越强;反之则死亡速度越快,耐热性越强。

D 值随其它影响微生物耐热性的因素而异,只有在这些因素固定不变的条件下,才能稳定不变。

图10-1(三)微生物的热力致死时间与Z值热力致死时间(Thermal Death Time=TDT)——表示热力致死温度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完全杀灭某菌种的细胞或芽孢所必需的最短热处理时间。

微生物热力致死的时间随致死温度而异,两者的关系曲线称为热力致死时间曲线,图10-2表达了不同热力致死温度下细菌芽孢的相对耐热性。

Z 值表达了热致死时间缩短一个对数周期所要求的热处理温度升高的度数,它在数值上等于热力致死时间曲线的直线斜率绝对值的倒数。

2010版GMP法规第九章-生产管理

2010版GMP法规第九章-生产管理

2010版GMP法规第九章--《生产管理》2023年9月7日4时6分•第一节原则•第二节防止生产过程中的污染和交叉污染•第三节生产操作•第四节包装操作第一百八十四条所有药品的生产和包装均应当按照批准的工艺规程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并有相关记录,以确保药品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并符合药品生产许可和注册批准的要求。

第八章文件管理第三节工艺规程、第四节批生产记录、第五节批包装记录、第六节操作规程和记录的规定。

第十条药品生产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三)配备所需的资源,至少包括:5.经批准的工艺规程和操作规程第一百八十五条应当建立划分产品生产批次的操作规程,生产批次的划分应当能够确保同一批次产品质量和特性的均一性。

第一百八十六条应当建立编制药品批号和确定生产日期的操作规程。

每批药品均应当编制唯一的批号。

除另有法定要求外,生产日期不得迟于产品成型或灌装(封)前经最后混合的操作开始日期,不得以产品包装日期作为生产日期。

“批”指的是经一个或若干加工过程生产的,具有预期均一质量和特性的一定数量的原辅料、包装材料或成品。

口服及外用制剂批次划分的原则:口服或外用的固体、半固体制剂在成型或分装前使用同一台混合设备一次混合所生产的均质产品为一批。

思考:我公司生产日期是如何确定的,作用是什么?第一百八十七条每批产品应当检查产量和物料平衡,确保物料平衡符合设定的限度。

如有差异,必须查明原因,确认无潜在质量风险后,方可按照正常产品处理。

物料平衡:产品或物料实际产量或实际用量及收集到的损耗之和与理论产量或理论用量之间的比较,并考虑可允许的偏差范围。

《产品产量和物料平衡管理规程》怎么理解收率和物料平衡?怎么计算?●收率=产出量/领用量×100%●物料平衡=(合格量+取样量+废弃量)/领用量×100%●包材的物料平衡:成品使用数量+留样数量+废品数量+剩余数量+取样数量/(领用量)×100%●哪些工序要考察收率和物料平衡?第一百八十八条不得在同一生产操作间同时进行不同品种和规格药品的生产操作,除非没有发生混淆或交叉污染的可能。

《食品加工机械与设备》杀菌设备

《食品加工机械与设备》杀菌设备

(2)卧式杀菌锅
卧式杀菌锅主体为一平卧的圆柱形筒体,锅内底部铺设有两平行轨道, 盛装罐头的杀菌车沿轨道推进和推出,用于装卸物料。卧式杀菌锅的容量一 般比立式大得多,适应于大中型工厂使用。因加热介质状态或接触方式不同, 常见卧式杀菌锅有蒸汽加热杀菌锅、淋水式杀菌锅、全水式杀菌锅等。
卧式蒸汽加热高压杀菌锅
工作原理:在整个杀菌过程中,贮存在杀菌锅底部的少量水(可容纳4个杀菌篮时 的存水量约400L)作为杀菌传热用水,通过大流量热水离心泵进行高速循环,流经 板式热交换器进行热交换后,进入杀菌锅内上部的水分配器,均匀喷淋在需要杀菌 的产品上。为缩短热水流程,有些采用侧喷方式使罐头受热更为均匀,尤其适用于 袋装食品的杀菌。在加热、杀菌、冷却过程中所使用的循环水均为同一水体,热交 换器也为同一个,只是热交换器另一侧的介质在变化。在加热工序,循环水在热交 换器被蒸汽加热;在杀菌工序,循环水通过热交换器由蒸汽获得维持锅内温度的热 量;在冷却工序,循环水被冷却水降温。
和空气反压水冷两种。
蒸汽加热-常压冷却式立式杀菌锅
配备有蒸汽管、蒸汽分布管、冷却水盘管、 排水管、溢流管、空气管、排气管、泄流阀、 温度表、压力表、蒸汽控制装置、温度记录仪 以及相应阀门等,其中蒸汽分布管呈十字结构, 布置于锅底,27-62个直径4.8-6.4mm的喷气小 孔开设在分布管的两侧和底部,以避免蒸汽直 接吹向罐头。冷却水盘管安装于锅盖内,通过 其上开设的小孔进行喷淋,小孔也不直接朝向 罐头,以免冷却时对罐头形成冲击。
淋水式杀菌锅
图9-3淋水式杀菌锅 (1)配置图:1-锅门 2-轨道 3-杀菌篮车 4-集水管 5-排放阀 6-循环泵
7-换热器 8-水分配器(2)外形图
淋水式杀菌锅(图9-3)为一种大型高温短时杀菌设备,锅体呈卧式结构。采用过热水作为加热介质, 以封闭循环形式使用,用高流速喷淋方式对罐头进行加热、杀菌及冷却。工作温度为20-145℃,工作压力 0-0.5MPa,可用于果蔬类、肉类、鱼类、蘑菇、方便食品等的高温杀菌,其包装容器可以是马口铁罐、铝 罐、玻璃罐和蒸煮袋等形式。

灭菌(0002)ppt课件

灭菌(0002)ppt课件

(1)加热
加热器也称连消塔,使培养基与蒸汽混合并迅速达到灭
菌温度(20—30 s) 。 加热采用的蒸汽压力一般为0.45~0.8 MPa 加热器有塔式和喷射式加热器两种(基本结构和参数)
(2)保温 保温是将培养基维持灭菌温度一段时间,是杀灭微生物 的主要过程。 设备有维持罐和管式维持器两种。 理论灭菌时间的计算(沿用对数残留定律)
如仅考虑保温时段的灭菌作用,理论灭菌时间:
1 No t = ln k Ns
14845 ( m3,121℃分批灭菌,初始培养 基中含芽孢107个/mL,求理论灭菌时间? 解:No=40×106×107=4×1014个
Ns=0.001个
lgk=-(14845/T)+36.127 =-(14845/(273+121))+36.127=-1.55
k=0.0281 s-1 τ=24 min 一般分批灭菌条件121℃、30min是有其理论依据的。
若考虑升温阶段对灭菌的贡献,保温开始时培养基中活
微生物数不是No而是Np,
Np =
通过热量恒算取得该数值。
Tp为升温阶段时间,可从100℃开始算起,可从经验值或
e
k mt p
No
5-8
Km为这一温度段内的灭菌常数之平均值。
)
由于M的△E比维生素
高,因此,随灭菌温度升高,
比死亡速率增加较分解速率 常数快,因而 高温度短时间灭菌可保留 较多的营养物质。
循序死亡模型(了解):
某些M受热死亡的速率不符合对数残留定律。
将其N/N0对灭菌时间τ 在半对数坐标中标绘得到残留曲线, 主要是M的芽孢在起作用。
二、培养基的分批灭菌
将配制好的培养基放在发酵罐或其他容器中,通入

第九章杀菌机械与设备

第九章杀菌机械与设备

第九章杀菌机械与设备第九章杀菌机械与设备第一节概述第二节直接加热杀菌机械与设备第三节板式杀菌机械与设备第四节管式杀菌机械与设备第五节高压杀菌机械与设备第六节微波与欧姆杀菌机械与设备 第七节超高压杀菌机械与设备第八节高压脉冲电场杀菌技术与应用第一节第一节第一节 二、方法分类第二节直接加热杀菌机械与设备原理:直接加热杀菌是采用高热纯净的蒸汽直接与待杀菌物料混合接触进行热交换,使物料瞬间被加热到135~160℃。

优点:加热速度快、热处理时间短,食品色泽、风味及营养成分损失少。

缺点:由于在热交换过程中部分蒸汽冷凝进人物料,同时又有部分物料中水份因蒸发而逸出,使易挥发的风味物质亦随之逸出而造成损失。

应用:该方式不适用于果汁杀菌,生产中多用于牛乳等的杀菌。

第二节蒸汽喷射杀菌装置的工作原理10一、APV-6000型直接蒸汽喷射杀菌装置图9-1 APV-6000直接蒸汽喷射杀菌装置流程图1—输送泵;2—第一预热器;3—第二预热器;4—乳泵;5—流量气动阀;6—直接蒸汽喷射杀菌器;7—蒸汽气动阀;8—杀菌温度调节器;9—膨胀罐;10—装有液面传感器缓冲器;11—无菌乳泵;12—均质机;13—灭菌乳冷却器;14、17—蒸汽阀;15—蒸汽气动阀;16—比重调节器;18—喷射冷凝器;10—冷凝掖泵;20—真空调节阀;21—真空泵;22—高压蒸汽;23—低压蒸汽;24、25冷却水二、拉吉奥尔(Laguilharre)杀菌装置10-图9-2 拉吉奥尔超高温装置流程图1—高压泵;2—预热器(水汽);3—预热器(蒸汽);4—加热器;5—闪蒸罐;6—无菌泵;7—冷却器;8—真空泵;Tl、T2——调节器三 、自由降落薄膜式杀菌器图9-3 降膜式杀菌器工作原理剖面图 1—原乳进口;2—微量调节阀;3—压力表;4— 蒸汽进口;5—不锈钢网;6—自由降落薄膜; 7—饱和清洁蒸汽;8—杀菌器外壳;9—液封; 10—液面调节;11—产品出口图9-4自由降落薄膜式杀菌器工艺流程图第三节板式杀菌机械与设备板式杀菌设备的特点 板式杀菌设备的核心部件就是板式换热器,它由许多冲压 成型的不锈钢薄板叠压组合而成,广泛应用于乳品、果汁 饮料、清凉饮料以及啤酒、冰淇淋的生产中的高温短时 (HTST)和超高温瞬时(UHT)杀菌。

灭菌技术入门知识PPT课件

灭菌技术入门知识PPT课件

适于消毒及不耐高热的物பைடு நூலகம்的灭 菌,但不能保证杀灭芽孢
用于注射器等的灭菌,必要 时加入抑菌剂
低温间歇灭菌法
适于不耐热、热敏 物料的灭菌
3
干热灭菌法
❖ 干热灭菌法:是指在干燥环境(如火焰或干热空气)进行灭菌 的技术。一般有火焰灭菌法和干热空气灭菌法。 —原理:高热使蛋白质凝固变性;水分缺失使微生物原浆电解 质浓缩死亡。 —火焰灭菌法是指用火焰直接烧灼的灭菌方法。该方法灭菌迅 速、可靠、简便,适合于耐火焰材料(如金属、玻璃及瓷器等) 物品与用具的灭菌 —干热空气灭菌法是指用高温干热空气灭菌的方法。该法适用 于耐高温的玻璃和金属制品的灭菌,不适合橡胶、塑料及的灭 菌。 —在干热状态下,由于热穿透力较差,微生物的耐热性较强, 必须长时间受高温的作用才能达到灭菌的目的。因此。干热空 气灭菌法采用的温度一般比湿热灭菌法高。为了保证灭菌效果, 一般规定:135-140℃灭菌3-5h;160-170 ℃灭菌2-4h;180200 ℃灭菌0.5-1h。
—蒸气性质 —灭菌器物的性质和灭菌时间 —温度,压力
6
❖ 必须用饱和蒸气
保证灭菌效率 应注意的事项
❖ 必须排尽灭菌柜内的空气
❖ 全部器物的温度达到所要求的温度时开始计时
❖ 灭菌结束后必须先停止加热
7
煮沸灭菌法◆流动蒸汽灭菌法◆低温间歇灭菌法
❖ 煮沸灭菌法是指将待灭菌物置于沸水中灭菌的 方法。煮沸时间通常为30-60分钟。。
①对肥皂 碘 高锰酸钾等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有拮抗作用 ②有吸附作用,会降低药效, 所以溶液内不可投入纱布、棉花等物品。
③对铝制品有破坏作用,故不能用铝制品 盛装
17
小知识
❖ 最早使用的消毒药液—漂白粉(Ca(ClO)2 ) ❖ 芽孢—有些细菌(多为杆菌)在一定条件下,

新版GMP实务教程第九章生产管理

新版GMP实务教程第九章生产管理

车间生产的中间产品,应存放在中间站内,不得长 时间存放于操作间。中间站存放的范围包括:中间产 品、待重新加工的产品、清洁的周转容器等,除上述 范围以外的物品不得存放于中间站,中间站应随时保 持清洁,不得有散落的物料,地面散落的物料不得回 收。进人中间站的物品其外包装必须清洁,无浮尘。
二、生产阶段技术管理
(2)更换品种、规格或批号前要有上一批产品的“ 清场合格证副本”,未取得“清场合格证副本”不 得进行另一个品种或同品种不同规格或不同批号产 品的生产。
(3)设备清洁完好,有“设备清洁状态标志”。
一、准备阶段技术管理
3.生产前检查
(4)计量器具与称量范围相符,清洁完好,有“计 量校准或检定合格证”,并在周检有效期之内。 (5)正在检修或停用的设备应挂上“不得使用”的 状态标志,检修完毕后应由设备员验收合格并清洁 干净,符合要求,有设备完好状态标志才允许使用 。
二、生产阶段技术管理
3.定臵管理
为了便于养成良好的生产习惯,减少发生差错的可 能性,车间应进行定臵管理。 操作间的定臵管理是指严格规定操作间的设备、各 种物料及容器、操作台等的摆设位臵。生产中所使用 的器具,在使用完毕后都应放回原位,不能到处丢放 或放在设备内部,以免发生事故。
二、生产阶段技术管理
二、生产阶段技术管理
1.物料的投料、称量、计算管理
2.生产工艺及操作管理
4.状态标志管理
3. 定臵管理
5.中间站的管理
6.不合格品的管理
7.模具、筛网的管理
8.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特殊物料的管理
9.物料平衡核算管理
10.偏差的处理
二、生产阶段技术管理
1.物料的投料、称量、计算管理
按GMP规定,生产过程中物料的投料、称量、计算等 操作,都必须有人复核,操作人、复核人应在操作记 录上签名,车间工艺员、QC 均应对此关键操作进行 监督。

第九章 _细菌的分布与消毒灭菌

第九章 _细菌的分布与消毒灭菌
间歇蒸汽灭菌法 巴氏消毒法
20
湿热灭菌法
高压蒸汽灭菌法
n 压力—103.4KPa(1.05Kg/cm2 ) n 温度—121.3 ℃ n 时间—15-30min n 效果—杀灭包括芽胞在内所有微生物
应用—所有耐高温、高压、耐湿的物品
21
湿热灭菌法
煮沸法:
n 100 ℃ 5分钟,可杀死细菌繁殖体; n 杀死芽胞需一至数小时。 n 如在水中加入2%碳酸氢钠可提高沸点,增强杀灭芽胞
牛乳、酒类、饮料等食品的消毒。
24
湿热灭菌法
高压蒸汽灭菌法
最有效的灭菌方法 121.3 ℃、103.4kpa 15~30分钟
煮沸法
水煮100 ℃ 5分钟(繁殖体) 1-2小时(芽胞)
流通蒸汽消毒法
水蒸汽100 ℃ 15~30分钟(繁殖体)
间歇蒸汽灭菌法
反复多次流动蒸汽间歇加热灭菌
巴氏消毒法
较低的温度(61 .1-62.8℃ 30分;71.7 ℃ 15~ 30秒)杀灭致病2菌5
脱水干燥,使
. 大分子变性 焚烧:废弃物品、动物尸体。
烧灼:接种环、试管口灭菌。

热 灭
干烤:160-170℃2h 玻璃器皿、瓷器等。


微波消毒灭菌法:
26
微波消毒灭菌法
波长1-1000mm的电磁波
杀菌机理 热效应,但不均匀,灭菌效果不可靠
应用范围
食品、非金属器械、检验室
用品、无菌室和病室中食品 用具、药杯及其他物品的消 毒。
n 无菌(asepsis):不存在任何活菌的意思。
17
无菌操作: 防止细菌进入人体或其他物品的操作技术。
防腐:指防止或抑制体外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方法。

《发酵工程》第9章 空气除菌

《发酵工程》第9章 空气除菌

二.介质过滤(深层介质过滤、深度介质过滤)
以棉花、玻璃纤维等纤维材料或活性炭作为介质填充成 一定厚度的过滤层,或将玻璃纤维、聚四氟乙烯、金属烧结 材料制成过滤层,其介质间的空隙大于被滤除的尘埃或微生 物。当空气流过介质滤层时,借助惯性碰撞、阻截、静电吸 附、扩散等作用,将尘埃和微生物截留在介质层内,达到除 菌的目的。 介质过滤的设备及操作费用低廉,适用于大量空气的净 化处理。
2.过滤纸类过滤器
过滤介质为超细玻璃纤维纸,分为旋风式和套筒式两种。
过滤层很薄,一般用3~6张滤纸叠在一起使用,它属于深层过 滤技术。纤维间的孔隙约为l~1.5um,厚度约为0.25~0.4mm,实重 度为2600kg/m3,虚重度为384kg/m3,填充率为14.8%,除菌效 率相当高,对大于0.3um颗粒的去除率为99.99%以上,阻力小,压 力降小;但强度不大,特别是受潮后强度更差。为了增加强度,常 用酚醛树脂、甲基丙烯酸树脂或含氢硅油等增韧剂或疏水剂处理。 也可在制造滤纸时,在纸浆中加入7%~50%木浆,以增加强度。安 装时,将滤纸夹在多孔法兰花板中间,花板上开Φ8mm的小孔,开 孔面积占板面积40%,在滤纸上、下分别铺上钢丝网和细麻布,外 面各有一个橡胶垫圈。
三.空气过滤器的结构
1.纤维状或颗粒介质过滤器
过滤器内有上、下孔板,过 滤介质置于两孔板之间,被孔板 压紧。介质主要为棉花、玻璃纤 维、活性炭,也有用矿渣棉。一 般棉花(玻璃纤维)置于上、下 层,活性炭在中间,也可全部用 纤维状介质。介质放置时应注意 均匀,贴壁、平整,有一定填充 密度,以防止空气走短路或介质 被空气吹翻。
(2)阻截作用
当气流速度低于临界速度时,在纤维周边形成一层边界滞 留区,滞留区内的气流速度更慢,颗粒不是因惯性碰撞而被滞 留,而是由于摩擦、粘附作用而被滞留,这种作用称为阻截作 用。在介质过滤除菌中,阻截作用不是主要的。

灭菌概念笔记摘抄(3篇)

灭菌概念笔记摘抄(3篇)

第1篇灭菌概念笔记摘抄引言灭菌,作为现代医学和生物技术领域的一项重要技术,对于防止病原微生物的传播、保障人类健康和生物制品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笔记将对灭菌的概念、原理、方法、应用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进行详细阐述。

一、灭菌的定义灭菌,是指杀灭或消除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过程,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立克次体、支原体、衣原体等。

灭菌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微生物引起的感染和污染,确保生物制品、医疗器械、实验材料等的安全性。

二、灭菌的原理灭菌的原理主要基于以下几种方式:1. 物理方法:利用物理因素如高温、紫外线、电离辐射等杀灭微生物。

2. 化学方法:利用化学药剂如酒精、甲醛、环氧乙烷等杀灭微生物。

3. 生物方法:利用微生物自身的代谢产物或酶类杀灭其他微生物。

三、灭菌的方法根据灭菌的原理,可以将灭菌方法分为以下几类:1. 高温灭菌:包括干热灭菌和湿热灭菌。

- 干热灭菌:利用高温干热杀灭微生物,适用于耐高温、不耐湿的物品,如玻璃器皿、金属器械等。

- 湿热灭菌:利用高温高压蒸汽杀灭微生物,适用于耐高温、耐湿的物品,如培养基、生物制品等。

2. 化学灭菌:利用化学药剂杀灭微生物,包括以下几种:- 酒精消毒:利用酒精的渗透和凝固作用杀灭微生物,适用于皮肤、器械等表面消毒。

- 甲醛熏蒸:利用甲醛的挥发性和吸附性杀灭微生物,适用于空间消毒和物品熏蒸。

- 环氧乙烷灭菌:利用环氧乙烷的穿透力和杀灭力杀灭微生物,适用于不耐高温、不耐湿的物品。

3. 紫外线灭菌:利用紫外线的高能量破坏微生物的DNA和RNA,使其失去繁殖能力,适用于空气、水和表面消毒。

4. 电离辐射灭菌:利用电离辐射的高能量破坏微生物的分子结构,使其失去繁殖能力,适用于食品、药品和生物制品的灭菌。

四、灭菌的应用灭菌技术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1. 医疗卫生领域:在医院、诊所等医疗机构中,灭菌技术用于医疗器械、手术器械、医疗用品等的消毒和灭菌,以防止交叉感染。

2. 食品工业:在食品生产、加工、储存和运输过程中,灭菌技术用于杀灭食品中的微生物,确保食品安全。

《灭菌技术》课件

《灭菌技术》课件
臭氧产生
紫外线照射空气中的氧气产生臭 氧,臭氧具有强氧化性,可杀死 多种微生物。
微波灭菌技术
穿透灭菌
微波能够穿透物品内部,均匀加热并 杀死微生物。
表面灭菌
微波加热物品表面水分,形成高温蒸 汽,杀死表面微生物。
过滤灭菌技术
空气过滤
通过高效过滤材料过滤空气中的微生物,常用于洁净室的空 气净化。
液体过滤
包括酶法灭菌、超声波灭 菌等。
灭菌技术的应用领域
医疗领域
手术器械、注射器、医 用敷料等的灭菌处理。
食品工业
食品加工设备、包装材 料等的灭菌处理,保证
食品安全。
制药工业
药品生产过程中的灭菌 处理,确保药品质量和
安全。
其他领域
实验室器材、化妆品生 产设备等的灭菌处理, 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
02 物理灭菌技术
是指可以在宿主体内或体表存活和 繁殖的微小生物,包括细菌、病毒 、霉菌、支原体、衣原体等。
无菌状态
是指在一定空间、一定时间内,不 存在任何活的微生物的状态。
灭菌技术的分类
01
02
03
物理灭菌技术
包括热力灭菌、紫外线灭 菌、电离辐射灭菌、微波 灭菌等。
化学灭菌技术
包括气体灭菌、药液灭菌 等。
生物灭菌技术
《灭菌技术》PPT课 件
目录
CONTENTS
• 灭菌技术概述 • 物理灭菌技术 • 化学灭菌技术 • 灭菌效果的检测与评估 • 灭菌技术的未来发展
01 灭菌技术概述
灭菌技术的定义
灭菌技术
是指通过物理或化学手段,彻底 消除物料中存在的微生物,包括 细菌、病毒、霉菌等,以实现无
菌状态的过程。
微生物
节能技术的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蒸汽为灭菌介质,用一定压力的饱和蒸汽, 直接通入灭菌柜中,对待灭菌品进行加热,冷 凝后的饱和水及过剩的蒸汽由柜体底部排出。
用于输液瓶、口服液的灭菌,操作简单方便
①升温阶段靠在入口处控制蒸汽阀门,用阀门产生的 节流作用来调节进入柜内的蒸汽量和整齐压力,降温 时截断蒸汽,随柜冷却至一定温度值才能开启柜门, 自然冷却。(为什么?)
灭菌率L
指在某温度下灭菌1min所相应的标准灭菌时间。 即F0与FT的比值。
无菌保证值
为灭菌产品经灭菌后微生物残存概率的负对数 值,表示物品 被灭菌后的无菌状态。国际标准 规定,灭菌后的微生物存活概率≤1×10-6
灭菌设备的分类
1干热灭菌设备
产生高温干热空气进行灭菌的设备。
原理:加热可破坏蛋白质和核酸中的氢键,故导致核 酸破坏,蛋白质变性或凝固,酶失去活性,微生物因 而死亡。
灭菌物品加热,温度上升到某一温度时,就有
一些沾染在被灭菌物品上的菌体蛋白质和核酸
等一部分由氢键连接而成的结构受到破坏,尤
其是细菌所依靠、新陈代谢岁必须的蛋白质结 构-酶,在高温和湿热条件下失去活性,最后导 致微生物灭亡。
1湿热灭菌设备 1)高压蒸汽灭菌器
是应用最早、最普遍的一种灭菌设备。常用的 有手提式、卧式、立式热压灭菌器。
Z=(T1-T2)/(lgD2-lgD1) 用来定量描述微生物对灭菌温度变化的“敏感
度”。Z值越大,微生物对温度变化的“敏感 性”越弱。一般Z值取10℃
FT值与F0值 FT值是指在一个给定Z值下,灭菌程序在
温度T下的等效灭菌时间,以分钟表示。
F0是一定灭菌温度下Z为10℃所产生的灭 菌效果与121 时Z为10℃所产生的灭菌效 果效果相同时所相当的时间。
②空气不能完全排净,传热慢,使柜内温度分布不均 匀,存在上下死角温度较低,灭菌不彻底。
③降温靠自然冷却,时间长。容易使药液变黄 ④开启柜门冷却时,温差大,容易引起爆瓶和不安全
事故。
2)快速冷却灭菌器
采用先进的快速冷却技术,设备的温度、时间 显示器符合GMP要求,具有灭菌可靠,时间短, 节约能源,程序控制先进等优点。
特点:能穿透到介质的深部,适用于水性注 射液的灭菌,有些对高压蒸汽灭菌不稳定的 药物(维生素、阿斯匹林)用微波灭菌就 比 较稳定。
已研制成功的微波灭菌设备是利用微波的热效应和 非热效应(生物效应)相结合而成的。
热效应使细菌体内的蛋白质变性;非热效应干扰细 菌正常的生理代谢,破坏细菌生长的条件,起到物 理、化学灭菌所没有的特殊作用,并能在低温下达 到灭菌的效果(70℃左右)。
1)按使用方法分,一种是间歇式,即干热灭菌柜、烘 箱等,在整个生产过程中是不连续的,适用于小批量 的生产。
连续式,隧道式干热灭菌机。整个生产过程是 连续进行的,前端与洗瓶机相连,中间有相对 独立的三部分组成:预热、干热灭菌、冷却。 后端设在无菌作业区。自动化程度高,生产能 力强,适用于大规模的生产。
特点:
不需要加热,可避免因过热而破坏分解药物 成分
滤过不仅将药液中的微生物除去,而且除去 微生物的尸体,减少药品中热原的产生。
加压、减压都可以,一般在生产中采用加压 过滤。
5化学灭菌设备
某些化学药品直接作用于细菌而将其杀死,同 时不损害制品质量的灭菌方法。
常用方法有气体灭菌法和化学杀菌剂灭菌法。
灭菌法是制药生产的一项重要操作。尤其对灭 菌制剂、敷料和缝合线等。生产过程中的灭菌 是保证安全用药的必要条件。
灭菌的目的:既要杀死或除去药剂中的微生物, 又要保证在灭菌过程中药物的理化性质和治疗 作用不受任何影响。
灭菌方法的选择必须结合药物的性质全面考虑。
灭菌方法基本分:物理灭菌法(干热灭菌法、 湿热灭菌法、射线灭菌法、滤过灭菌法)、化 学灭菌法(气体灭菌法、化学灭菌剂灭菌法等) 和无菌操作法。物理灭菌法最常用。
凝固,所以灭菌效率比干热灭菌法高。 湿热灭菌设备可分以下几类 按蒸汽灭菌方法分: 高压蒸汽灭菌器和流通蒸汽灭
菌器 按灭菌工艺分: 高压蒸汽灭菌器 快冷式灭菌器、水浴式灭菌器、回转水浴式灭菌器。
3射线灭菌设备
1)辐射灭菌设备
是以放射性同位素γ射线杀菌的设备。将最终 产品的容器和包装通过暴露在适宜的放射源 (60Co或137Cs)中辐射或在适宜的电子加速 器中达到杀灭细菌的辐射器。
戊二醛对人体组织有中等毒性。对皮肤黏膜有 刺激性和致敏作用,空气中最高允许质量浓度 为1mg/m3 有人指出戊二醛有致畸、致突变作 用,可能有致癌作用。
常用设备是环氧乙烷灭菌设备。 以环氧乙烷的混合 气体(环氧乙烷10%,二氧化
碳90%,或环氧乙烷12%、氟里昂88%)或环氧乙烷 纯气体作为灭菌的设备。 操作如下:将待灭菌的物品置于环氧乙烷灭菌器内, 用真空泵抽出空气,在真空状态下预热至55~65℃, 当真空度达到要求后,输入环氧乙烷混合气体,保持 一定的浓度、温度和湿度。灭菌完毕,用真空泵抽出 灭菌室中的环氧乙烷,通入水中,生成乙二醇。然后 通入无菌空气驱走环氧乙烷。
中国《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对灭菌设备 的规定是:灭菌柜应具有自动检测、记录装置, 其能力应与生产批量相适应等具体的一些要求, 对产品(包括最终容器及包装)而言,选择何 种灭菌方法和灭菌设备必须经验证合格方可使 用。正确选择灭菌设备对保证灭菌产品的质量 就显得尤为重要
灭菌法是指用热力或其他适宜方法将物体或介 质一切存活的微生物杀死或除去的方法。
具有低温、常压、省时(灭菌速度快,2~3min), 高效、加热均匀、保质期长、节约能源、不污染环 境、操作简单、易维护能优点
4滤过除菌设备
在无菌操作过程中用于液体或者气体 除菌使 用的过滤器,机械除菌的方法,适用于对热不 稳定的药物溶液、气体、水等灭菌。
利用细菌不能通过致密具孔滤材的原理,除去 对热不稳定的药品溶液或液体物质中的细菌, 从而达到无菌的要求。
物质在灭菌器内利用高温高压的水蒸气或其他热力学 灭菌手段杀灭细菌的方法。
蒸汽比热容大,穿透力强,容易使蛋白质变性或凝固, 故其灭菌可靠,操作简便、易于控制,具有灭菌效率 高,经济实用等特点。是目前制剂生产中应用最广泛 的一种灭菌方法。
缺点:对湿热敏感药物不适用。
湿热灭菌原理:当被灭菌物品置于高温高压的 蒸汽介质中时,蒸汽遇冷物品放出潜热,把被
第一节 概述
临床上要求疗效确切、使用安全的药物制剂,尤 其是注射剂和直接用于黏膜、创面的药剂必须 保证灭菌或无菌。
灭菌是保证用药安全的必要条件,是制药生产中 的一项中药操作。
无菌 指物体或一定介质中没有任何活的微生物 存在,即无论用任何方法(或通过任何途径) 都鉴定不出活的微生物体来。
灭菌 应用物理或化学等方法将物体上或介质 中所有的微生物及其芽孢(包括致病的和非致 病的微生物)全部杀死,即获得无菌状态的总 过程。所使用的方法称为灭菌法。
用于杀灭细菌的化学药品称为杀菌剂,以气体 或蒸汽状态杀灭细菌的化学药品称为气体杀菌 剂。
气体灭菌法是用化学药品的气体或蒸汽对药品 或材料进行杀灭细菌的方法。常用的灭菌化学 药品为环氧乙烷、戊二醛。
环氧乙烷:
属中等毒类。气体可经呼吸道吸收,易透过衣服、手 套而被皮肤吸收。环氧乙烷的毒性可能由于在体内转 化为甲醛或乙二醇,再氧化为草酸,引起细胞机能障 碍;或与 三甲胺结合形成乙酰胆碱,从而干扰神经 系统功能。环氧基是直接烷化剂,无需代谢活化即具 有细胞遗传毒性。人吸 入180mg/m3出现中毒症状, 450mg/m3,60min,可严重中毒。
优点:不升高产品温度,穿透性强,适合于不耐热 药物的灭菌。已成功应用于维生素类、抗生素类、 激素、肝素、羊肠线、医疗器械以及高分子材料的 灭菌。
缺点:设备费用高。对某些药品可能产生药效降低, 产生毒性物质或发热物质,且溶液不如固体稳定, 用时要注意安全防护问题。
2)紫外线灭菌设备
利用紫外灯管产生的紫外线照射杀灭微生物的 设备。
灭菌机理是紫外线作用于核酸蛋白质,促使其 变性,同时空气受紫外线照射后产生微量的臭 氧而起共同杀菌作用。一般用的波长 200~300nm,灭菌能力最强的波长是254nm。
特点:进行直线传播,可被不同的表面反射,穿透力 微弱,但较易穿透清洁空气及纯净水,适用于物体表 面的灭菌、无菌室空气的灭菌。不适用于药液的灭菌 和固体物质深部的灭菌。装于容器中的药物不能灭菌 (玻璃可吸收紫外线)。对人体照射过久会发生皮肤 烧伤(15分钟),红斑结膜炎等现象。
火焰灭菌法 灼烧是最彻底、最简便、最迅速、
最可靠的灭菌方法,适宜对不易被火焰损伤 的物品、金属、玻璃及瓷器等进行灭菌。灭 菌时只需将物品在火焰中加热20s,或将灭菌 物品迅速通过火焰3-4次即可。
2湿热蒸汽灭菌设备 利用高压蒸汽或常压蒸汽进行灭菌的设备。 由于蒸汽潜热大,穿透能力强,容易使蛋白质变性或
D值
微生物的耐热系数,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将90%微生 物杀菌所需的时间,以分钟表示。
D值越大,该温度下微生物的耐热性就越强,在灭菌 中就越难杀灭。对某一种微生物而言,在其他条件保 持不变的情况下,D值随灭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灭 菌温度升高时,杀灭90%的微生物所需的时间越短。
Z值
灭菌温度系数,指降低一个lgD所需的温度数。 在一定温度范围内(100~138℃)与温度T呈 直线关系。
消毒 以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和物体上或介质 中的病原微生物。
防腐 用物理或化学方法防止或抑制微生物生 长繁殖。
热原的相关介绍
能够致热的微生物的尸体及其代谢产物,即细 菌的一种内毒素。细菌、霉菌、病毒均可产生 热原。热原最主要特性为耐热性,其为由磷脂、 脂多糖和蛋白质所组成 的复合物,存在于细菌
的细胞和固体膜之间。脂多糖是内毒素的主要 成分,具很强的热原活性。热原分子量为 10×105左右。热原具耐热性、滤过性、水溶性、 不挥发性。当热原被输入人体后,约0.5h后, 使人发冷寒战、高热、出汗、恶心、呕吐、昏 迷甚至危及生命,可于注射剂灭菌时根据其特 性彻底破坏热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