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议论文写作十法之方法六:如何运用多种论证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方法六:如何运用多种论证方法

无在议论文的三要素中,论点、论据相对来说是静态的,只有论证是动态的。论证的作用是将论点和论据联结起来。那么,论点和论据究竟是怎样联系起来的呢?或者论据是以怎样的方式证明论点的呢?这就是论证方法的问题。论证的方法同推理形式有联系(如归纳论证、演绎论证、类比论证就是常用的三种逻辑论证法),但又不尽相同。它是多种多样的,人们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灵活地运用。为了避开较为繁难的逻辑术语,下面介绍几种比较常用的、说法比较通俗的论证方法。

○一例证法

例证法就是用典型的具体事例作论据来证明论点。通常所说的“摆事实”就是这种方法。这是运用归纳推理形式进行论证的一种方法,易于掌握,用得也普遍。举事例论证,最重要的是注意论据和论点方向的一致性和紧密的统一,不可有距离。例如,有一篇文章谈到与作要勤于观察,勤于思考问题时,举例道:

‚著名大作家、诗人莎士比亚就善于观察生活,提炼素材,写了大量的悲喜剧以及诗歌,终于成了不朽的艺术大师。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在傍晚乘凉时发现苹果往地上掉,为什么不往天上掉?经过反复实践,终于得出了地球表面上的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引力这一科学论断。‛

这里,举莎士比亚一例还可以,虽然说得不够透彻,但与论点总还有一定的直接关系;举牛顿的事例则不恰当,因为他虽然也观察、思考,但非写作中的事。

○二引证法

引证法也叫道理论证,是通过引用名人名言、古诗文名句、反映科学规律的俗语谚语警句等来证明自己观点正确可信的一种论证方法。引证法在考场或平时练笔写作中的使用频率仅次于例证法。由于引证法引用的是世人公认的思考结晶,能够深刻地反映事物的本质已为无数事实所证明,所以具有巨大的说服力。用好引证明法要注意以下两点:

①所引用的名言警句等针对性要强。②要简洁,不宜过多。议论是在发表自己的见解而不是住介绍他人的见解。引用他人的话,目的是为了让读者更加信服自己的话,自己的话应是议论的主体,应是全文最醒目的部分。过多的引文,很容易使自己的分析被淹没。

○三反证法

顾名思义,反证不是从正面直接来证明论点,而是从反面问接地证明论点。这是运用演绎推理形式进行论证的一种方法。请看下面一例:

‚如果反对实事求是,反对从实际出发,反对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那还说得上什么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呢?那会把我们引导到什么地方呢?很明显,那只能把我们引导到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只能引导工作的损失和革命的失败。‛

这段文字中“如果”之后用的便是反证法:不是从正面讲实事求是会怎样,而是从反面讲不实事求是会怎样,来证明实事求是的意义。在论证中,凡是为了证明自己主动提出的论点的正确,先证明与这个论点相矛盾的另一个论点是错误的,或者为了证明对方论点是错误的,先证明与其相矛盾的另外一个论点是正确的,都是反证法。

○四类比法

这种方法是将一类事物的某些相同方面进行比较,以另一事物的正确或谬误证明这一事物的正确或谬误。这是运用类比推理形式进行论证的一种方法,例如,

‚最后谈谈练基本功的问题。基本功对拿笔杆子的人很重要,不练是不行的。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绘画的人常画,唱歌的人常唱,而搞文字的人怎么可以几个月不写东西呢?……‛

这里,写作、绘画、歌唱可以类比,因为这些都属于文艺创作的范围,有相同的本质属性。在进行这利一类比论证时,特别应当注意所类比的事物一定是“近似类”,具有本质方面的相同点,如同上例。如果不属“近似类”事物,虽有某些相似之点,只可以比喻,而不能类比,例如,把革命人民对反动派的坚决斗争同武松对老虎的斗争相比,只能说是比喻而不能类比。

○五对比法

对比,是将论据中截然相反的两种情况进行比较。因为比较的双方形成鲜明的对照,互为衬托,所以,这种方法特别能突出一方面的性质,具有很强的论证力量,因而,用得也很普遍。对比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横比”,一种是“纵比”。“横比”是把同一时期的两种性质截然不同的事物进行比较。例如,真善美与假恶丑总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人们在实践中认识到这一点,所以,在写作中能够经常运用这种论证方法。“纵比”是把同一事物在不同时间的不同情况作比较。比如现在有些文章在论述党的某一经济政策的正确性时,往往讲到一个地区,一个单位的生产势,群众生活过去与现在的变化,用的就是这种对比方法。

○六因果互证法

这是通过分析事理,揭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因果关系来证明论点的一种论证方法。它可以用原因来证明作为论点的“结果”;以原因的必然性证实结果的必然性。例如,刘少奇的《人的阶级性》中的一段:

‚人的阶级性,是由人的阶级地位决定的。这就是说,一定集团的人们,长期站在一定阶级地位,即站在一定的社会生产地位,以一定的方式,长期的生产着,生活着与斗争着,即产生他们的特殊生活样式、特殊的利益、特殊的要求,特殊的心理、思想、习惯、观点和气派,及其对其他集团人们与各种事物的特殊关系等等,而与其他集团的人们不同,或者相反。这就形成了人们特殊的性格,特殊的阶级性。‛

无这段文字先讲了结果,亦即论点,然后讲促成这结果的原因,也就是论据。

○七喻证法

用比喻来说明道理的方法,可以叫做“喻证法”。“喻巧而理全”,恰到好处的比喻往往能帮助说清道理。所以,这种方法也被广泛地应用于论证中。这类例子多得很。例如,毛泽东在《一个极其重要的政策》一文中针对一些同志对实行“精兵简政”政策的意义认识不足,一连用随季换衣、孙悟空对付铁扇公主、“黔之驴”三件事作比喻,深入浅出地加以闸明。某报上发表的杂文《下蛋、唱鸡及其他》,通篇是用鸡的形象来帮助说明问题的,给人的印象是具体的生动的,比喻是一种帮助说理的好方法,但由于任何比喻都是缺陷的,特别是同论点缺乏本质上的内在联系(有些喻体完全是文学作品中虚构的事物),所以,它不能作为论证的主要方法。要透彻有力的论证问题,主要还是靠对实际材料进行研究。《一个极其重要的政策》说理透彻,令人心悦诚服,主要不是靠几个比喻,而是靠对当时形势的科学分析。

○八归谬法

“归谬”,就是导向或归于谬误。这种方法是先假定对方的论点是对的,然后用它作为前提,导出一个显然是荒谬的结论,从而证明对方的论点是错误的。这种方法仅用于反驳错误观点。由于“归谬”的过程就是将谬误引向荒唐的过程,此法也称“引申法”。例如,有一次国民党的一个地方官僚禁止男女同学,男女同泳,闹得满城风雨。鲁迅先生幽默地说:

‚同学同游,皮肉偶尔相碰,有碍男女大防。不过禁止以后,男女还是一同生活在天地中问,一同呼吸着天地中间的空气。空气从这个男人的鼻子呼出去,被那个女人的鼻子吸进去,又从那个女人的鼻孔呼出来,被另一个男人的鼻孔吸进去。淆乱乾坤,实在比皮肉相碰还要坏。要彻底划清界限,不如再下一道命令,规定男女老幼,诸色人等,一律戴上防毒面具,既禁空气流通,又防抛头露面……‛

无这段话形象地运用了“归谬法”,使国民党地方官僚禁止男女同泳的行为显得那么无聊、愚蠢,使文学青年们听了“笑不可抑”,引起“沉思”。归谬论证的效果于此可见一斑。

以上分别介绍只是为了表述的方便,在实际使用中,很少有单一地使用某一种论证方法的,大多是多种论证方法综合使用,形成合力。循法证理,论胜一筹。论证方法作为人类思维活动形式的反映,是不难把握的。有时,我们所以感到难,除了由于书本介绍有关知识时显得过于零碎、抽象的原因之外,也有学习脱离实践的原因。只要把这方面知识的学习同我们日常的认识活动联系起来,注意借鉴报刊上的优秀文章,又坚持练笔,一定能够很熟练地运用这些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