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散文的产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散文的产生
历史散文的产生
【篇一:历史散文的产生】
历史散文的概念是对的哲理散文而言的。
哲理散文以析理论辩为主,不专记人记事;历史散文则以记述历史事件的演化过程为主,最早的历史散文是《》。《尚书》有今文、古文之分。今文《尚书》指秦焚书后,汉初儒者搜集到的29篇文章,因用当时通行的写定,故称今文尚书;时从故宅坏壁中发现用古文字写的《尚书》,称为古文《尚书》。古文《尚书》已被证明是伪作;今文《尚书》也有一些值得怀疑的篇章。
《尚书》的内容,大多是一些誓词、政府文告、的告诫之词,也有一些对事物的客观记述。《》古奥难读,保存的原貌也较多,主要是记述盘庚迁殷时对臣民的三次讲话。类似的还有《大诰》、《洛浩》。《顾命》是一篇记述成王死、康王即位的仪式的文字,叙事清晰,井井有条,初具的规模。
历史散文有三体,分为“国别”、“编年”和“纪传”。“国别”有《国语》《战国策》,“编年”有《春秋》与《左传》、《资治通鉴》,“纪传”有《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其他历史著作:
春秋三传:指解释和补注《春秋》的三部历史著作《左传》、《公羊传》、《谷梁传》的合称。《公羊传》和《谷梁传》是以解释《春秋》的微言大义为主,而《左传》则只是仿照《春秋》内容却比《春秋》广泛丰富得多的新史书。
历史流变及重要著作
(一)历史散文的产生和发展
1、历史散文:指先秦时期记述历史人物的思想活动、历史事件为主的散文著作。
2、甲骨卜辞:殷商时期的记事文辞,记事虽简短,但文句已形成初步的语言规律,是记叙散文的雏形。
3、《易经》卦、爻辞:《易经》是巫卜之类编著起来的卜筮书。其中的卦、爻辞,比较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记事文字比甲骨文卜辞更完整,有更多的文学色彩,是我国古代散文的萌芽发展阶段。
4、《尚书》:是上古之书的意思,它是殷周官方文告汇编,是我国第一部真正的散文总集。包括《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部分。内容主要是君臣的讲话、、政令的记录,其文辞简约,有比较完整的结构,某些地方使用了比喻等手段,具备了一定的文学特征。但其文章多是,语言古奥,艰涩难读。代表篇章有《盘庚》等。
5、《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记事条理清楚,结构完整,使用比较规范的语言。在修辞技巧方面,表现出很深的功夫,一字之用竟会寓褒贬,别善恶,选词炼字,十分精细。从甲骨文到《春秋》,展示历史散文在各阶段的发展轨迹。以后相继出现了以散文形式写历史的著作,如《左传》、《国语》、《战国策》,历史散文的发展,已很成熟了。
(二)《左传》
1、《左传》释名:《左传》原名《春秋左氏传》,是在《春秋》原文的基础上,进一步解释补注历史事件原委的著作。据传统说法,作者是左丘明。《左传》以儒家思想为指导评价历史。《左传》又是一部具有很高文学价值的历史散文著作,《左传》的文学成就为后世文学提供了借鉴,影响深远。
2、《左传》的文学成就:①善于叙事,精于剪裁,叙事方法多种多样。叙述历史事件富有故事性。②长于叙写战争,往往围绕战争背景、战前准备、战略战术运用等方面展开叙写,如秦晋?之战、晋楚?之战、齐鲁长勺之战(曹刿论战)。③善于在叙事中描写人物。描写人物的具体手法是: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表现人物性格;在矛盾冲突中揭示人物的思想和性格;通过补叙故事情节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对比描写、细节描写突出人物性格。④《左传》语言的主要特点是洗炼、简洁、准确、流畅,极富表现力。
3、《郑伯克段于鄢》:集中描述了郑庄公家庭内讧的历史。这篇散文叙
述了统治阶级家庭内部为争权夺利而勾心斗角、相互倾轧的情形,暴露了他们自私虚伪和贪婪狡诈的本质。故事脉络清晰,人物刻划尤为鲜明生动。结构完整,对话简洁。4、《曹刿论战》:又名《齐鲁长勺之战》。它叙述了春秋时代齐鲁两国在长勺的一次战争,说明取信于民是战争胜利的重要条件,歌颂了曹刿的政治军事才能。长勺之战是以弱胜强的有名战例。艺术上,精心剪裁,重点突出论战主题,行文跌宕多姿,语言精炼。5、《秦晋?之战》:记述了战国时代秦晋间争夺霸权的一次大战的前后经过,通过蹇叔哭师和秦师骄纵轻狂的描写,指出了秦军失败的必然性。人物形象鲜明,从人物言行中写出了生动的个性,精心构思,结构浑然一体,外交辞令巧妙精美,隽永含蕴。6、《左传》的文学成就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三)《国语》
1、《国语》是按国别记载历史的著作。作者据传也是左丘明。《国语》侧重于记载各诸侯国政治、外交活动中的一些谏说言辞。《国语》反映了春秋时代政治变化的轮廓。
2、《国语》的文学成就:①文学简明质朴。②作为记言为主的史书,它保存了当时大量口语,生动传神,谏对之辞写得十分出色。③有些篇章故事生动,人物形象鲜明。
3、《国语》的文学成就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四)《战国策》
《战国策》释名:是一部秦汉人所纂集的历史著作,已无作者之名可考,大约最初只是战国时代各国史官和一些游说之士记录下来的文稿、史料,后经汉代学者刘向汇集整理,共三十三篇。因为它的内容主要是记录战国时代游说之士的策谋的,故定名为《战国策》,还有《国策》、《短长》、《事语》等异名。《战国策》亦是分国记事,时代起于战国初,终于秦并六国后,共二百四十年左右。(1)《战国策》的史学价值:《战国策》作为一部史书,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叙事不记年月。《战国策》反映的是战国时代纵横家的思想,它真实记载并颂扬了游说之士的活动以及他们的奇谋异策,对当时统治阶级和政客们的权谋、狡诈、角逐作了客观的暴露;也记载和歌颂了某些
有政治远见、坚持正义、不畏强暴的人物和他们的生动事迹。(2)《战国策》的文学成就:①注重人物形象描写,善于以人物性格发展为中心安排结构,叙述情节,描写人物;以事件为中心,发展情节,在事件中展示人物性格。②善于叙事,故事性强,善于细腻描写;长于人物性格刻划。③语言富艳华彩,对话生动,叙事铺张夸饰。(3)重要篇目:《邹忌讽齐王纳谏》:通过邹忌与徐公比美的故事,说明要广泛听取意见,修明政治,才能称雄诸侯的道理。文章具有笔调轻灵,语言精炼自然而又富于变化,生动的心理描写,比喻贴切的艺术特点。《冯谖客孟尝君》:通过士人冯谖为孟尝君营造三窟,使孟尝君相位稳固的事迹,颂扬了士的智谋及其在战国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颂扬了冯谖争取民心的政治卓见。这段文字的艺术特点是:情节曲折、细致,富有故事性;运用烘托手法,刻划了一个有胆识的策士形象,以人物性格发展为中心,安排情节结构。(4)《战国策》历史散文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
〔重点学习作品篇目〕
《左传》:《曹刿论战》,《郑伯克段于鄢》,《秦晋?之战》,《烛之武退秦师》;《国语》:《》,《勾践灭吴》;《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邹忌讽齐王纳谏》,《》。
散文欣赏/历史散文
【篇二:历史散文的产生】
殷商时代有了文字,也就有了记史的散文。到了周朝,各诸侯国的史官进一步以朴素的语言、简洁的文字记录了列国间的史实,如。以后,随着时代的需求,产生了描述现实的历史文学,这就有了、、等历史著作。
是的简称,又名,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的史官左丘明所著,共18万字,记载了春秋240年间列国的政治、军事、外交活动和言论以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