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部山区公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及应用(湖科)

合集下载

遥感技术在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遥感技术在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A.地形地貌信息
B.植被覆盖信息
C.土壤类型信息
D.矿产资源分布信息
2.以下哪些因素可能导致遥感技术在地质灾害评估中的误差?()
A.数据处理方法不当
B.遥感传感器性能不稳定
C.地质灾害本身的隐蔽性
D.气象条件的变化
3.在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中,以下哪些遥感技术可以有效应用?()
A.光学遥感
B.雷达遥感
C.红外遥感
8.遥感技术在地表覆盖变化监测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9.所有类型的地质灾害都可以通过遥感技术进行有效识别。()
10.遥感技术在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中的成本与调查范围无关。()
五、主观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10分,共40分)
1.请简述遥感技术在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中的主要作用,并列举至少三种常用的遥感技术及其特点。
9.遥感技术在地质灾害监测中,可以通过分析______(指标/数据)来识别潜在的滑坡区域。
10.在遥感图像解译中,______(方法/技术)是一种通过图像像素之间的统计特性来识别地物的方法。
四、判断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正确的请在答题括号中画√,错误的画×)
1.遥感技术只能在大气条件良好的情况下使用。()
பைடு நூலகம்A.滑坡
B.崩塌
C.地面沉降
D.地裂缝
5.遥感技术在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中,主要用于以下哪个环节?()
A.数据采集
B.数据处理
C.成果表达
D.灾害救援
6.在地质灾害遥感调查中,哪个波段的遥感影像对植被的识别效果最好?()
A.可见光波段
B.红外波段
C.微波波段
D.紫外波段
7.下列哪种算法常用于地质灾害遥感信息的提取?()

(完整)遥感技术在地质灾害调查中的应用及前景

(完整)遥感技术在地质灾害调查中的应用及前景

遥感技术在地质灾害调查中的应用及前景地质灾害遥感调查正由示范性实验阶段步入全面推广的实用性阶段。

地质灾害的日益严重和对突发性地质灾害抢灾救灾工作的时效性要求,应用遥感技术开展地质灾害调查是极其必要的,是当代高新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遥感技术特点及其它相关高新技术的高速发展,已使地质灾害遥感调查成为可能。

遥感技术可以贯穿于地质灾害调查、监测、预警、评估的全过程。

应用遥感技术开展地质灾害调查具有广阔的前景。

全面推广地质灾害遥感调查,有待于遥感工作者和地质灾害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一、地质灾害遥感调查的历史回顾近20年来,随着航空航天对地观测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电磁波信息传输技术等的深入研究,遥感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在实用化方向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并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国土资源调查与环境评价及灾害监测中。

遥感技术应用于地质灾害调查,可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末期.在国外,开展得较好的有日本、美国、欧共体等。

日本利用遥感图像编制了全国1/5万地质灾害分布图;欧共体各国在大量滑坡、泥石流遥感调查基础上,对遥感技术方法进行了系统总结,指出了识别不同规模、不同亮度或对比度的滑坡和泥石流所需的遥感图像的空间分辨率,遥感技术结合地面调查的分类方法,可以用GPS测量及雷达数据,监测滑坡活动可能达到的程度。

我国利用遥感技术开展地质灾害调查起步较晚,但进展较快。

我国地质灾害遥感调查是在为山区大型工程建设或为大江大河洪涝灾害防治服务中逐渐发展起来的。

80年代初,湖南省率先利用遥感技术在洞庭湖地区开展了水利工程的地质环境及地质灾害调查工作。

有关单位先后在雅砻江二滩电站、红水河龙滩电站、长江三峡工程、黄河龙羊峡电站、金沙江下游落渡、白鹤滩及乌东清电站库区开展了大规模的区域性滑坡、泥石流遥感调查;从80年代中期起,又分别在宝成、宝天、成昆铁路等沿线进行了大规模的航空摄影,为调查地质灾害分布及其危害提供了信息源。

90年代起,在主干公路及铁路选线,如京九铁路沿线等也使用了地质灾害遥感调查技术。

地质灾害评估

地质灾害评估

地质灾害评估学科:自然灾害与防治词目:地质灾害评估英文:geological disaster assessment释文:又称地质灾害灾情评估。

对地质灾害活动程度及破坏损失情况进行评定估算的工作。

地质灾害的定义: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对于已经发生的地质灾害,地质灾害评估的基本方法和主要内容是调查地质灾害活动规模,统计地质灾害对人口、财产以及资源、环境的破坏程度,核算地质灾害直接经济损失与间接经济损失,评定地质灾害等级。

对于有发生可能但尚未发生的地质灾害,地质灾害评估是预测评价地质灾害的可能程度,对此有人称之为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或地质灾害风险评价。

其基本内容和步骤是:首先分析评价地质灾害活动的危险程度和地质灾害危险区受灾体的可能破坏程度,即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评价和灾害区的易损性评价,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预测地质灾害的预期损失,即进行地质灾害的破坏损失评价。

地质灾害评估的基本目的是通过单项指标或综合指标定量化反映地质灾害的主要特点和破坏损失程度,为规划、部署和实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1]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方法主要有:发生概率及发展速率的确定方法,危害范围及危害强度分区,区域危险性区划等。

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第15条规定,城市建设、有可能导致地质灾害发生的工程项目建设和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的工程建设,在申请建设用地之前必须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评估结果由省级以上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认定。

不符合条件的,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不予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包括下列内容:(1)阐明工程建设区和规划区的地质环境条件基本特征(2)分析论证工程建设区和规划区各种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进行现状评估、预测评估和综合评估(3)提出防治地质灾害措施与建议,并作出建设场地适宜性评价结论。

地质灾害评估主要方面前言一、任务由来二、评估工作依据三、主要任务和要求第一章评估工作概述第一节规划工程概况与征地范围第二节以往工作程度第三节工作方法及完成的工作量第四节评估范围与级别的确定第二章地质环境条件第一节气象、水文第二节地形地貌第三节地层岩性第四节地质构造与区域地壳稳定性第五节工程地质条件第六节水文地质条件第七节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第三章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第一节地质灾害类型及特征第二节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第四章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第一节工程建设引发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第二节工程建设可能遭受地质灾害危险性的预测第五章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及防治措施第一节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原则与量化指标的确定第二节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第三节建设场地适宜性评估第四节防治措施第六章结论和建议第一节结论第二节建议。

浅谈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中不稳定斜坡的评价方法

浅谈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中不稳定斜坡的评价方法

浅谈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中不稳定斜坡的评价方法地质灾害是指由地壳运动等自然因素引起的地球表面的灾难性事件,其中不稳定斜坡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形式。

为了准确评估不稳定斜坡的危险性,需要综合考虑地质、地形、水文等各种因素,并运用适当的评价方法。

本文将从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角度,浅谈不稳定斜坡的评价方法。

不稳定斜坡的评价方法主要包括定性和定量两种方法。

定性评价方法主要通过对灾害体的地质、地貌、水文等特征进行实地观察和分析,综合判断不稳定斜坡的危险性。

其中地质描述是不稳定斜坡评价中的重要内容,包括有关岩性、构造、节理、岩土工程性质等地质信息的描述。

地貌描述主要对斜坡形态、坡面开裂、崩塌体等进行分析。

水文描述主要关注降雨量、水文过程和地下水情况等。

此外,还可以通过遥感技术获取斜坡的空间分布特征。

这些定性评价方法的优点是简单直观,适用于初步评估和快速判断,但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评估结果相对不准确。

定量评价方法是综合考虑多个指标参数,并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或使用专业软件进行计算和预测。

常见的定量评价方法包括岩土力学参数确定法、岩体稳定安全系数法、数值模拟方法等。

岩土力学参数确定法是以岩土力学参数为基础,通过室内试验或现场观测获得不同条件下的力学参数,并进行统计和分析。

根据力学参数的大小来评价不稳定斜坡的危险性。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够较准确地描述斜坡的力学性质,评价结果相对可靠。

但是,需要大量的实验室和现场工作,时间和经济成本较高。

岩体稳定安全系数法是一种常用的定量评价方法。

其原理是通过对岩体的应力、应变进行分析,并计算岩体的稳定性指标(如安全系数)来评价不稳定斜坡的危险性。

通过对不同参数的变化进行灵敏度分析,可以找出对不稳定斜坡危险性影响最大的因素。

此外,还可以使用数值模拟方法对不稳定斜坡进行动力分析,预测其变形和破坏过程。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计算结果准确可靠,能够提供详细的灾害预测和力学分析,但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计算软件,并对参数的确定具有一定的难度。

S225省道临沭段改建地灾评估

S225省道临沭段改建地灾评估

前言S225省道,原称莒阿公路,北起莒县,南至阿湖,既是临沭县境内仅有的一条省级干线公路,又是北连兖石,南连陇海两条铁路的重要纽带及桥梁。

搞好S225省道的建设、养护和管理工作,对于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国防战略等有着重要的意义。

但是,目前县境内韩村至江苏省界35.74公里路段技术状况明显滞后,不仅车多、路窄,而且弯多、穿越城乡(村)路段多,因而大大降低了公路通行能力,经常发生交通堵塞和交通事故,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

为改变县境内S225省道路面窄、技术状况低和穿越城乡(村)路段多等交通落后面貌,缓解城区交通压力,保障公路安全畅通,经山东省交通厅鲁交规划[2002]5号文件立项批准,对S225省道临沭韩村至江苏省界35.74公里路段按二级路标准进行改线与加宽,路面宽度12米。

其中,韩村至店头21.9公里路段予以改线,店头至江苏省界13.84公里路段予以加宽。

工程平面布置见图1。

受临沭县公路局的委托,山东省第七地质矿产勘查院和山东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联合对S225省道临沭段改建工程沿线的地质灾害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对建设用地受地质灾害威胁的危险性做出了评估。

一、工作目的、任务本次工作的目的是:评估S225省道临沭段改建工程沿线可能受到地质灾害的影响程度及工程竣工以后可能引发和加剧的各类地质灾害及其危险性,确保S225省道临沭段改建工程的顺利建设和安全运行。

主要任务包括:1、了解公路建设沿线的地形地貌条件、地层岩性、构造条件和水文气象条件。

2、调查公路建设沿线各类地质灾害的发育现状、形成原因及主要影响因素,评估其对公路建设和运行的威胁程度。

3、分析预测公路沿线主要地质灾害的发展趋势及其对公路安全运行的影响。

4、在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的基础上,分析研究公路投入运行后对周围地质环境的影响及可能诱发地质灾害,并提出防治建议。

二、工程概况(一)工程总体布置S225省道临沭段改建工程起点在临沭县青云镇,桩号:70k+800m。

区铁路不良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技术指南

区铁路不良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技术指南

区铁路不良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技术指南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区铁路不良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技术指南》引言区域铁路的安全对于经济和社会发展至关重要。

地质灾害风险评估

地质灾害风险评估

邯郸市光太公路工程有限公司赵王大街项目部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二〇一四年二月十八日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目录前言第一章评估工作概述第一节工程概况第二节工作方法及完成的工作量第二章地质环境条件第一节气象、水文第二节地层岩性第三章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第一节地质灾害类型及特征第二节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第四章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第一节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方法及内容第二节工程建设可能引发或加剧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 26前言本工程评估主体赵王大街位于邯郸市区东部,起于邯临路交叉口,终于新区纬十路,路线全长5.455公里,占地653.180亩(不含两侧各25M绿化带)。

路线与公路平面交叉15处,小桥3座,涵洞4道,全线设臵雨污水管道、照明、交通安全设施、绿化。

具体任务是:1、研究评估区范围内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等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分析地质条件与地质灾害的内在联系;2、查明地质灾害的类型、分布、规模、稳定程度及危害对象、危害程度等,对各灾种分别进行危险性现状评估;3、结合工程场地地质条件及工程类型、规模,分析预测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及建成使用后,地质环境与工程之间的相互影响;分析工程建设引发或加剧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及其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地段、灾害的类型及危险性;4、分析评价工程建设本身可能遭受地质灾害的危险性;5、对工程建设场地的适宜性作出评价;6、提出防治地质灾害的措施建议。

评估工作的主要依据有:(1)《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2)《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4‟69号文及其附件《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3)《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基本要求(实施细则)》(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第一章评估工作概述第一节工程概况一、工程概况本合同段为路基、雨污水管道、桥梁工程。

小桥3座,涵洞4道,全线设臵雨污水管道、照明、交通安全设施、绿化。

地质灾害评估方法的创新与应用

地质灾害评估方法的创新与应用

地质灾害评估方法的创新与应用地质灾害是自然界中对人类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构成严重威胁的重大问题之一。

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和工程建设的日益频繁,地质灾害的发生频率和危害程度也在逐渐增加。

因此,科学、准确地进行地质灾害评估,对于提前预防和减轻灾害损失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探讨地质灾害评估方法的创新与应用,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传统地质灾害评估方法及其局限性传统的地质灾害评估方法主要包括定性评估和定量评估两大类。

定性评估方法通常基于专家经验和现场调查,对地质灾害的发生可能性和危害程度进行主观判断。

这种方法虽然简单易行,但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往往受到专家水平和主观因素的影响。

定量评估方法则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计算参数,对地质灾害的风险进行量化分析。

常见的定量评估方法包括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概率分析法等。

然而,这些方法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模型假设过于理想化、参数获取困难、计算过程复杂等。

二、地质灾害评估方法的创新为了克服传统评估方法的不足,近年来,地质灾害评估领域涌现出了许多创新的方法和技术。

(一)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的应用GIS 技术是一种集空间数据采集、管理、分析和可视化于一体的信息技术。

在地质灾害评估中,GIS 技术可以有效地整合地形、地质、气象等多源数据,通过空间分析和建模功能,实现对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分区和预测。

例如,利用 GIS 的缓冲区分析功能,可以确定距离断层、河流等地质构造一定范围内的区域为高危险区;通过叠加分析,可以综合考虑多种致灾因素,生成地质灾害风险图。

(二)遥感技术的发展遥感技术能够快速、大面积地获取地表信息,为地质灾害评估提供了丰富的数据支持。

高分辨率卫星影像、航空遥感等技术可以清晰地反映出地质灾害的形态、规模和分布特征。

同时,利用多时相遥感影像的对比分析,还可以监测地质灾害的动态变化,为灾害预警和应急响应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

基于信息量法的广西南宁市武鸣区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

基于信息量法的广西南宁市武鸣区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Catastrophology 2023, Vol.13 No.9基于信息量法的广西南宁市武鸣区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董 凯,王永卿*,蒲秀勇,梁凯丽南宁师范大学自然资源测绘学院,广西南宁 530001摘要 武鸣区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南部,地质环境条件较复杂,人类工程活动强烈,地质灾害较发育。

为精准识别地质灾害发育规律,为政府决策和国土空间规划提供基础数据。

以武鸣区为研究区域,选取高程、坡度、坡向、地层岩性、降雨、距断裂距离、距河流距离、距道路距离为评价因子,运用信息量法进行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

结果表明:地质灾害主要发生在中部的丘陵、台地地区,形成灾害的内因条件主要是地势地貌与工程地质岩组,而外在引发因素主要是降雨多、强度大以及人类活动频繁;不易发分区、低易发分区、中易发分区、高易发分区面积分别占全区面积比重19.89%、37.48%、28.72%、13.90%,结果可为武鸣区地质灾害避让搬迁和防治提供依据。

关键词 地质灾害;信息量法;易发性分区;武鸣区中图分类号:P69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305(2023)09–0300-04地质灾害是指在自然界中发生地形地貌改变,对自然造成一定破坏,以及对人类生命财产安全产生重大影响的现象[1]。

受气候变化、地震频发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我国地质灾害频发、多发,由此造成的重大经济损失事件时有发生,地质灾害防治形势依然严峻,防灾减灾成为学者们研究的重要内容[2-3]。

从目前研究来看,地质灾害评价内容的复杂性使得如何将定性评价转为定量评价成为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内容。

同时随着计算机和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如何更好地模拟出地质灾害发育条件和集成各种技术进行地质灾害评估是当下的难点[4-5]。

采用“3S”技术和各学科理论,利用科学计算机,构建灾害评价模型,界定地质灾害风险等级,建立区域灾害预警、预报和管理系统,是国内外专家学者当前重点研究的内容[6-8]。

JTG-TC21-01-2019公路工程地质遥感勘察规范.pdf.pdf

JTG-TC21-01-2019公路工程地质遥感勘察规范.pdf.pdf
3. 1 准备工作 ·......................................................................................5 3. 2 遥感 图像 处理 ···························。···············································…… 6 3. 3 初步解译 ··。·······················································,······················…… 6
1 总则 ·.................·····································································…… 29 3 基本规 定 ·.....................................······························。···········…… 31 4 可行性 研究工程地质遥感勘察 ····,······················,··,,,·····‘·······,,,·····一 35 5 初步 工程地质遥感勘察 ··············,··,······················,…。···。····。······……,二,二 37 6 主要 不 良地质现象及特殊性 岩土遥感勘察 ··········································…… 41
关 于发布《公路工程地 质遥感勘察规 范》 (JT G/ T C 21-01-2005)的公 告
第 5号
现发 布 《 公路工程地质遥感勘察规范》(JTGTC 21-01-2005),自2005年 6月 1日起施 行 ,作为公路 工程行业推荐 性标准 ,在公路行业 内采用。

地灾评估现状调查问卷模板

地灾评估现状调查问卷模板

尊敬的受访者:您好!为了更好地了解我国地质灾害评估的现状,以便我们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相关政策和措施,特开展此次问卷调查。

本问卷采取匿名方式,所有信息仅用于统计分析,请您放心填写。

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一、基本信息1. 您的性别:()男()女2. 您的年龄:()18岁以下()18-25岁()26-35岁()36-45岁()46-55岁()56岁以上3. 您所在的地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4. 您的职业:()政府部门()科研机构()企业()其他二、地灾评估知识了解程度5. 您对地质灾害评估的了解程度:()非常了解()比较了解()一般()不太了解()完全不了解6. 您认为以下哪些因素对地质灾害评估至关重要?(可多选)()地质条件()地形地貌()气象条件()水文条件()人为活动()其他(请说明:_________)三、地灾评估现状评价7. 您认为我国地质灾害评估工作的整体水平如何?()非常高()较高()一般()较低()非常低8. 您认为以下哪些方面需要改进?(可多选)()评估方法()评估技术()评估人员素质()政策法规()资金投入()其他(请说明:_________)9. 您认为目前我国地质灾害评估工作中存在哪些主要问题?(可多选)()评估结果不准确()评估时间过长()评估方法单一()评估人员缺乏专业素养()评估结果利用率低()其他(请说明:_________)四、地灾评估技术应用与需求10. 您所在地区在地质灾害评估中应用了哪些技术?(可多选)()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数值模拟技术()其他(请说明:_________)11. 您认为以下哪些技术对我国地质灾害评估具有重要意义?(可多选)()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数值模拟技术()其他(请说明:_________)12. 您认为我国地质灾害评估技术发展面临哪些挑战?(可多选)()技术更新换代快,人才培养困难()技术标准不统一,评估结果难以共享()技术手段不足,难以满足实际需求()资金投入不足,制约技术发展()其他(请说明:_________)五、政策与建议13. 您对我国地质灾害评估政策有何建议?(请简要说明:_________)14. 您认为我国地质灾害评估工作应如何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请简要说明:_________)感谢您抽出宝贵时间参与本次问卷调查!我们承诺将对您的个人信息严格保密,并确保问卷结果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地质灾害评估收费标准

地质灾害评估收费标准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收费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第一条为规范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收费行为,维护委托单位和评估单位的合法权益,提高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质量,根据《价格法》和《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是指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工程建设和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时,就其遭受地质灾害的可能性,以及工程建设中、建成后和规划实施中引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做出评价,提出预防治理措施等活动。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分为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和城镇规划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地质灾害易发区是县级以上人民***或国土资源部门确定的容易产生地质灾害的区域。

第三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收费是指有资质的评估机构(以下简称“评估机构”)接受委托,按照相应的技术规程和规范要求,收集相关资料,进行现场调查和技术分析,以及编制评估报告和组织报告评审等收取的费用。

第四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收费属于中介服务收费,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和自愿有偿的原则。

委托人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可自主选择有资质的评估机构开展评估工作,评估机构可自主决定是否接受委托。

第五条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会同国土资源部门负责制定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管理收费办法,并负责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收费标准的制定和实施。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价格主管部门会同同级国土资源部门负责制定城镇规划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收费办法。

城镇规划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收费办法应根据评估区面积、规划人口、地质环境条件等因素确定。

第六条评估机构提供服务,应当符合相应规程规范的规定,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开展公平竞争,不得采取不正当手段承揽业务。

第七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收费实行***指导价。

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收费(以下简称“地质灾害评估收费”)基准价按照本办法规定执行,浮动幅度为上下20%,具体收费标准由评估机构与委托人在规定的浮动幅度内协商确定。

第八条地质灾害评估收费基准价由评估基本收费、工程规模调整系数、工程类别调整系数和地区调整系数综合确定。

公路地灾评估报告细纲

公路地灾评估报告细纲

公路地灾评估报告细纲公路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细纲)0 前言0.1 项目由来主要介绍承接项目的经过0.2 评估工作的依据0.2.1 技术标准列举评估工作所遵循和参考的现行技术标准。

本次评估工作遵循和参考以下技术标准进行:1、云国土资环〔2004〕267号文附件《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2、《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实施细则》;3、《工程地质调查规范(1∶2.5万~1∶5万)》(GB/T-0097-94);4、《岩土工程勘察规范》(BG*****-2001);5、《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6、《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2001);7、《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94)。

0.2.2 法律法规叙述评估工作的遵循的现行法律法规依据。

1、《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2004年3月1日起施行。

2、《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云国土资环〔2004〕267),2004年6月21日起施行。

3、《云南省地质环境保护条例》(云南省第九届人大常委会公告54号2001.7.28)。

0.3 评估目的与任务叙述评估的目的及具体任务根据评估工作的要求,本次评估工作的主要目的是:为公路工程建设相关的征地、投资决算、工程设计、地质灾害防治等工作,提供科学依据;防止工程建设遭受地质灾害的危害,使国家、企业或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受到损失;不合理地增加工程建设投资,影响工程建设进度。

其任务是:1、查明评估区的地形地貌、植被、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以及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2、查明评估区内地质灾害类型、分布、规模、活动特征,主要诱发因素及其对拟建工程的危害,并作出现状评估。

3、根据拟建工程建设过程和运营过程中对地质环境的影响特点,分析论证可能诱发或加剧的地质灾害类型、规模、分布及其对拟建工程和地质环境的危害。

4、根据地质灾害现状评估、预测评估,对地质灾害危险性作出综合评估,并作出建设场地适宜性评价结论。

公路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分析

公路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分析

公路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分析摘要: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在公路工程建设及运营期间发生,不仅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也无法保证相关人员生命安全。

基于此,需要在公路工程拟建阶段,合理开展公路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工作,以掌握工程所在区域会引发地质灾害的影响因素,再结合评价结果,制定针对性防治措施,从根本上保障公路工程安全、顺利建设。

关键词:公路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引言:公路工程作为基础性工程项目,其工程质量直接关系民生,基于公路工程建设前期,结合实际情况,开展拟建路段沿线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工作,并选择合适的评价方式,以全面掌握可能会发生地质灾害,同时加强风险防范,保障公路工程安全建设。

如何做好公路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是目前各相关人员需要考虑的问题。

1.基于公路工程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1.1工程项目概况本文以某地区公路工程项目为例,该公路工程项目施工条件相对复杂,沿线有桥梁、涵洞、隧道等分布,且存在高路堑、高路堤路段,根据前期设计规划要求,该项目路线总长为39.63km,路基宽度为260cm。

路线途径地貌具有多样性、地质条件复杂以及地下水丰富等特点,加上地基岩石长时期被地下水浸润,不仅对路基与边坡稳定性带来较大负面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大了后期公路工程建设难度。

通过结合施工区域地质条件、地势走向以及汇水斜坡分布等方面的具体情况,再综合考虑该工程项目建设可适应的地质条件,进一步分析工程项目建设期间或后期运营可能会发生的地质灾害,针对性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以掌握路线各段易引发地质灾害的因素,结合评价结果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降低实际施工过程中地质灾害发生几率,为公路工程顺利安全建设,并提高后期运营安全水平提供基础保障。

1.2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本文选用层次分析法对公路工程沿线的地质灾害影响因素展开进一步分析,通过赋值被选定因素指标,再利用公式对公路工程地质灾害综合分析评价结果进行准确计算。

将地形地貌、水文气象、工程建设地质条件要求以及人类活动影响等作为地质灾害影响因素,并开展综合性分析评价,同时将上述四项影响因素的指标设置为指标层,在此基础上结合公路工程建设区域实际情况完成相应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1]。

贵阳市南明区崩塌(危岩体)地质灾害调查与稳定性分析评价

贵阳市南明区崩塌(危岩体)地质灾害调查与稳定性分析评价

贵阳市南明区崩塌(危岩体)地质灾害调查与稳定性分析评价作者:董吉刘华来源:《西部资源》2023年第03期[关键词]崩塌;危岩体;稳定性分析;工程治理 1. 崩塌(危岩体)地质灾害基本概况贵阳市南明区处于喀斯特地貌典型区,具有地层岩溶发育、岩层节理裂隙发育、岩体较破碎等基本特征,为崩塌(危岩体)地质灾害的形成创造了有利条件,加上贵阳市南明区为贵州省府所在地,为核心城市区域,人口密集,建筑物大多依山甚至傍山而建,崩塌地质灾害一旦发生,危害程度大,社会影响大,危险威胁等级高,造成的经济损失不可估量。

为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及财产安全免遭损害,系统总结崩塌(危岩体)地质灾害调查分析评价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贵阳市南明区沙冲南路朝阳巷后山崩塌(危岩体)地质灾害隐患点位于南明区沙冲南路朝阳巷后山,周边民宅较多,建筑物密集,地理坐标为:106°41'55″E,26° 33'4″N。

调查区坡脚崩塌体前方为密集居民棚户区,居民建筑错综复杂,紧靠調查区山体[1]。

2. 崩塌(危岩体)地质灾害调查的基本方法结合地质环境等基本特征,拟定崩塌(危岩体)地质灾害调查的方法为:(1)资料收集:1987年贵州省地质矿产局提交的《贵阳幅地质图1∶5万》、贵阳测绘局提供的贵阳幅1∶1万地形图、贵阳幅1∶20万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20年)》。

(2)地面调查:地面调查包括岩层产状、岩层走向、崩塌方向、地下水补给渠道、历史崩塌情况、现场崩塌危岩体的规模、稳定性等。

(3)地质灾害点调查:地质灾害点调查主要包括调查崩塌体的现状稳定性、规模尺寸及所在部位的高差以及威胁对象范围的确定。

3. 崩塌(危岩体)地质灾害现场调查基本内容及任务调查立足于该危岩体的综合治理,为治理设计提供基础的地质依据,并提出合理的防治方案,确保崩塌点下方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主要任务为:(1)查明崩塌(危岩体)的基本稳定性,主要包括历史成因、成灾因素、预判发生崩塌可能性并给出合理避让或临时安全处置建议,尽可能将安全风险降至最低;(2)详细查明崩塌(危岩体)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空间几何特征、体积、已有的变形破坏现象与工程地质现象;(3)查明该崩塌(危岩体)成因、稳定性及发展趋势;(4)评价该崩塌(危岩体)的稳定性和危险性及危害程度;(5)对崩塌(危岩体)提出技术可行,条件允许,便于操作的应急治理工程措施及防治方案[2]。

管道地质灾害风险半定量评价方法与应用

管道地质灾害风险半定量评价方法与应用

管道地质灾害风险半定量评价方法与应用摘要:自二十一世纪以来,长输油管道已成为全球能源运输的动脉,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长距离管道建设是保证相关运输的主要途径。

随着长距离管道运输的出现,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在实际工作中,管道运输在地质风险中更为明显。

本文对长输管道地质灾害危险性定量评价技术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长输管道;地质灾害;风险评定前言油气输送管道是一种重要的运输方式,已成为世界范围内汽油运输的主要形式和途径,与相关的铁路运输和海上运输相比,更方便、快捷、低成本。

管道由于地质灾害的地质效应,在条件较为恶劣的情况下,对管道进行一定的破,造成大量泄漏,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造成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

1 常见的管道地质灾害1.1 滑坡滑坡主要是指自然条件和地质共同作用下的岩体破坏。

岩质边坡在重力作用下,随着边坡的下降而造成一定的灾害。

滑坡是滑坡和滑坡壁、滑坡鼓丘之间的相互运动,坡面位移分量出现,根据滑坡体组成可分为粘土滑坡、黄土滑坡,滑坡和泥石流堆积土石滑坡。

在中国的中部和南部地区,岩石分布较广,山区面积较大,在滑坡灾害的发生,主要是岩石,灾害更为严重。

1.2 崩塌崩塌主要是指自然条件下,地质运动对边坡的岩石造成一定的冲击,造成山体物质的下落,称为滑坡的大规模变化。

地壳是不断运动的,在运动的基础结构中,山体引起一定程度的位移,山体在运动过程中改变原有状态,性质变化,加上天气,就会引起松动,造成大量落石。

1.3 泥石流泥石流是流水与滑坡之间的一种地质过程。

典型的泥石流是携带大量泥沙石块和冲刷的草屑和其他物质,随着山洪暴发、洪水侵蚀,泥石流更具有严重的破坏性。

在重力作用下,当管道布置在泥石流易发区时,当遇到泥石流腐蚀时会发生泄漏。

它会对管道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

一旦管道被泥石流破坏,管道内的资源运输将中断,资源的运输和道路的建设也将受到不利影响。

2 管道定量风险评价理论模型管道的脆弱性由两部分组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李龙伟
作为本课题的主要参与人,参与第1、2、5项科技创新工作,占总工作量70%,主要参与建立了基于“孕灾度”、“发育度”、“制灾度”、“危害度”和“有效度”的线性工程次生山地灾害“五度”递进评价原理,进行了泥石流、崩塌滑坡以及多灾种分段综合评价,完成了公路次生山地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价,负责完成了震区公路走廊次生地质灾害监测与评估地图集编绘工作,同时,还协助完成其他子课题研究中的现场调研、实验分析和讨论等工作。
11.刘贤赵
作为项目主要参与者之一,参与第3、4项科技创新工作,占总工作量60%,参与了项目的方案设计,现场调研、野外观测、数据分析以及总结讨论等。通过野外试验观测,分析了次生地质灾害活动的主要特征和规律,对基于降雨激发条件的次生地质灾害识别与诊断具有重要作用。(佐证:见附件4.1.1,4.1.2)
7.李朝奎
作为本课题的主要完成人,参与第2、4、5项科技创新工作,占总工作量70%,参与潜在地质灾害的监测与预警技术及重大灾害原位监测试验工程,构建了重大灾害点原位监测技术体系和区域次生灾害遥感动态监测体系;协助完成山区公路地质灾害编目数据库崩塌滑坡灾害数据库数据设计与采集入库工作;参与编制了山区公路地质灾害监测与评估地图集。(佐证:见附件4.1.1, 4.2.1-24,4.2.1-25)
5.董少坤
作为项目负责人之一,参与第1、4、5项科技创新工作,占总工作量70%,主要参与山区公路地质灾害编目数据库和辅助决策支持系统设计与开发,并进行系统应用实践与后期维护;协助设计编制了震区公路走廊次生地质灾害监测与评估地图集;同时,参与震后灾区公路走廊次生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研究课题现场调研、实验分析和讨论、及部分报告内容撰写。(佐证:见附件3.1,4.1.1,4.1.2)
4.王勇
参与第2、3、4项科技创新工作,占总工作量70%,负责公路地质灾害野外调查、野外监测和遥感判识,完成了震区公路沿线典型滑坡体和沟道泥石流野外监测研究,提出了重大公路地质灾害空中-地面一体化动态监测技术体系和崩塌滑坡灾害遥感识别方法,提出了基于多要素的GPS大气延迟改正方法并提高了InSAR地表沉降监测精度,该方法应用于都汶公路地质灾害预测预报,提高了公路地质灾害野外监测预报效率与精度。(佐证材料:见附件4.2.1-21~-4.2.1-23)
(佐证:见附件4.1.1,4.2.1-6 ,4.2.1-1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9.黄鹏
参与第1、2、5项科技创新工作,占总工作量70%,作为项目主要负责人之一,参与现场调研,野外基础实验,并对都汶公路沿线防治工程进行调查;参与负责灾害风险评价研究与灾害制图工作;协助完成了震区公路走廊次生地质灾害监测与评估地图集编绘工作。
主要完成单位 湖南科技大学,湖南湘潭公路桥梁建设有限责任公司,河北联合大学
推广应用情况 查看
页面加载中...
5
6aa76301-b672-5a7e-92c7-d4280c3e2e13
3
6.彭述刚
参与第2、4、5项科技创新工作,占总工作量70%,负责次生地质灾害野外监测,建立了区域生地质灾害遥感识别与诊断技术,分析完成了次生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活动特征及演化规律,负责完成了震区公路走廊次生地质灾害监测与评估地图集编绘工作。(佐证:见附件4.1.1,4.1.2,4.2.1-13)
项目名称 中西部山区公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及应用
推荐单位 湖南科技大学
项目综述 查看
主要完成人
1.韩用顺
作为本课题主要负责人,参与第1、3、4、5项科技创新工作,占总工作量80%,参与并组织实施项目研究工作。负责了震区次生地质灾害分布规律与演化特征研究,提出了震后泥石流活跃性预测方法;开展了大量深入的野外考察、遥感调查、试验观测和理论分析,构建了重大地质灾害点多要素、多传感器综合监测技术体系;首次将微地貌单元和“防治工程有效度”纳入公路地质灾害评估,提出了公路地质灾害“五度递进”危险性评估原理和方法,发展了地质灾害评估理论;建立了震区公路次生地质灾害编目数据库,设计与编制了震区公路地质灾害监测与评估地图集。(佐证:见附件3.1,4.1.1,4.1.2,4.2.1-1~ 4.2.1-13)
2.王欣
参与第1、4、5项科技创新工作,占总工作量75%,负责分析完成了西部公路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对重点路段、区域的地质灾害发生诱因、频次与强度进行了详细分析与编绘制图,完成了中国西部山区公路潜在危险性冰碛湖遥感调查与编目;在查明西部典型山区公路地质灾害的基础上,分析了冰湖溃决泥石流的孕灾环境与成灾机理,提出了堰塞湖溃决山洪泥石流危险性灾害评价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溃决型公路泥石流危险性评估与等级区划。(佐证:见附件4.2.1-14~4.2.1-16)
12.张东水
作为课题遥感信息提取方向负责人,参与第2、4项科技创新工作,占总工作量50%,完成溆怀高速公路地质灾害现场调研、遥感数据的收集、预处理、多源数据融合增强、遥感样本优选、解译等工作,建立了区域地质灾害遥感识别与诊断技术;协助完成其他子课题研究中的实验分析和讨论、报告撰写等工作。(佐证:见附件4.1.1)
(佐证:见附件4.1.1, 4.2.1-6,4.2.1-8,4.2.1-12)
10.孙洪鑫
作为本项目的负责人,主要参与第2、4、5项科技创新工作,占个人总工作量的60%,全程参与课题的研究工作,包括开题报告的讨论、调研工作参与和讨论、研究报告的编写等,参与了震后强降雨作用下公路次生灾害演化特征研究,研究了山区峡谷大跨桥梁风致振动控制情况,参与编制了震区公路走廊次生地质灾害监测与评估地图集。(佐证材料:见附件4.1.1,4.2.1-26)
3.阳志坚
作为项目参与者之一,参与第1、3、4项科技创新工作,占总工作量75%,协助项目主持单位参与了本项目的整个研究过程;主要负责依托工程的前期设计及招投标工作,负责中南部山区公路岩溶区和煤矿采空区不良公路地质灾害风险处置方法研究,丰富了采空区、岩溶区路基加固措施,形成一套较完备的不良地质灾害风险处置施工技术方案;并协助协助完成了课题内其他子题研究中的现场调研、实验分析和讨论等工作。(佐证:见附件4.1.1,4.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