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及其调适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及其调适方法

摘要:大学生择业心理教育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指导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日益突显,大学生择业心理上存在的问题与困惑也随之水涨船高。本文从大学生择业心理的特点入手,对大学生择业心理存在的问题和矛盾进行了分析,对大学生择业心理调适的原则、途径和办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大学生;择业心理;调适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国家招生制度的改革,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制度已成大势所趋,“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已成为毕业分配的主流。与大学入学考试一样,大学生就业问题也是社会的热点和敏感问题。从这里不仅可以看到国家人才资源配置的动向,也可以看到当代青年对工作、对社会和个人诸多方面的评价和取向。解决好大学生毕业就业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通过他们的择业观念和实践,根据大学生择业心理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分析,应用和选择适当的调适方法,促进大学生平稳、有效地就业将是我们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

一、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就业形势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普及教育阶段,大众化教育的实现,使高等教育走出了“象牙塔”,由“少数人特权”变为“多数人的权利”,接受普通高等教育的人数逐年增加。与此同时,高等学校毕业生人数也在逐年增加,2005年338万,2006年431万,2007年495万,,2008 年559万,2009年610万,2010年达到631万人,再加上历年没有就业的毕业生上百万人,2011年的就业压力空前严峻,大学生的求职过程不但是一场能力的大比拼,更是一场心理素质的大考验。大学生从象牙塔走出来参与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角逐自己的岗位,确实是一种挑战。初入职场、涉世不深的大学生,可能精心准备了求职材料、认真操练了求职技巧,但却可能忽视了心理上的准备。一些大学毕业生因为心理承受能力较弱,求职过程中遇到失败和挫折,极易产生失望悲观、乃至自卑心理。因此,掌握大学生的择业心理,对其进行必要的心理调适,是十分必要的。

二、大学生择业心理分析

1、大学生择业心理特点

(1)是盲目性。当前大学生因为缺乏系统的职业生涯方面的发展与辅导,对自己适合什么样的职业以及将来准备从事什么样的职业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位与目标,在面临多个可供选择的就业机会时往往不知所措,或者草率决定。

(2)是被动性。大学生择业中存在的盲目性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就业的被动性。这种被动性主要体现在:①受家长就业观念的支配,缺乏主见。一些家长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在子女就业单位上一味追求公务员、事业单位等“铁饭碗”、就业区域上追求沿海开放城市、大型城市及中心城市。②不会主动搜集就业信息及自我推荐,“等、靠、要”现象明显。在用人单位这一买方市场占主导地位的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如果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固步自封,不在逆境中求生存,希望用人单位主动上门要人或学校帮忙推荐,那就业的机会将会变得更少。③自主创业者少之又少。尽管国家给应届毕业生自主创业提供了很多政策上的支持与倾斜,毕业生的创业激情仍然没有迅速被点燃。

(3)是群体性。毕业生择业上的群体性特点突出,跟风心理和从众心理明显。这主要体现在毕业生考公务员、考研持续“升温”。

(4)是多变性。毕业生就业后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频繁“跳槽”。由于没有很好的职业定位,毕业生就业后,往往发现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根本就不适合自己,对工作没有想象中的热情和美好,于是,频繁地换工作,换岗位,见异思迁。

2、大学生择业常见的矛盾心理

(1)是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他们满怀豪情、壮志凌云,准备在经济的大潮中搏击一番,然而,由于他们涉世不深,思想单纯,对如何立足社会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理想与目标定得太高与现实脱离,出现了理想的自我膨胀和现实不符之间的矛盾。(2)是追求人生价值目标与心理浮躁之间的矛盾。在择业中,很多大学生自愿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不愿碌碌无为。然而,也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受当前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心态浮躁,急功近利,缺乏艰苦创业的心理准备,不愿到艰苦的地方去,不愿深入基层。有些大学生不愿从基层做起,幻想一举成名、一步到位、一蹴而就,一味追求条件好、待遇高的工作单位。

(3)是渴望竞争与害怕竞争之间的关系。我国就业制度与政策的改革,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公开、平等的就业环境,渴望竞争的大学生们有了这一平台可以大展身手,特别在经济全球化与世界一体化形势下,毕业生们只有内塑知识与修养、外拓形象与交际,才能在竞争中取得上风,一般来讲,大学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产生强烈的矛盾心理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①是求职择业本身是各种矛盾的汇集。大学生在求职择业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如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专业与爱好的矛盾、地域与家庭的矛盾等,这些矛盾在大学生择业过程中反复出现,令人难以取舍,左右摇摆不定。②是大学生心理与生理发展的不同步性。大学生的生理已经逐渐发育成熟,但是仍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心理还不成熟,生理与心理的发展有明显的不同步性,他们稚气未脱,涉世尚浅,不善于客观地认识和面对现实,自控能力较差,喜怒哀乐等多种情绪的迸发较为强烈,在许多方面仍需要帮助。

三、大学生择业的心理调适方法

(1) 自我提高法。不良情绪产生后是不易控制和消除的,可以把自己的精力和情感转移到其他方面,从而消除不良情绪带来的影响。特别是加强专业学习和技能培养,以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

(2) 自我宣泄法。适度宣泄是消除不良情绪的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找一个知心的朋友和老师进行倾诉,一吐为快,以求得心理的安慰。以免心中的郁闷埋藏越久,对自身的伤害越大。(3) 自我抗挫法。人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择业中遇到挫折和困难总是难免的“, 退一步海阔天空”,不必过于苛求自己,失败了可以进行自我安慰、自我辩解,承认现实,以求得解脱。(4) 自我放松法。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遇到失败和挫折时,可以通过心理和身体上的放松练习,消除各种不良的身心反应,以利重新树立信心,迎接新的挑战。

(5) 外界帮助法。高校可以加大就业指导、就业咨询和心理咨询的工作力度,相关教师对毕业生择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引导毕业生正确地处理择业问题,对在择业过程中产生心理问题的毕业生加强心理指导,以消除其心理障碍,从而保持健康的就业心态、积极迎接就业面临的各种挑战,走上事业成功的阳光大道。

[参考文献]

[1].周家华,王金凤.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北京[M]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张厚粲.大学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项炳池,高校大学生择业心理的分析及调适[J],职教探索与研究,2006.4.

[4].拜五四,赵海胜,李明.大学生职业选择与生涯规划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5].刘建新,费毓芳.大学生生涯辅导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6]. 陈立民,高校辅导员理论与实务[M] . 北京. 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

[7]. 张玉,职业道德与就业指导[M] .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