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中的历史概念张一兵
一个被删除的哲学文本存在
一个被删除的哲学文本存在——德波林《马克思主义与历史》一文的解读张一兵【专题名称】哲学原理【专题号】B1【复印期号】2007年09期【原文出处】《天津社会科学》2007年3期第4~10页【作者简介】张一兵,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主任、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内容提要】1924年,前苏联哲学家德波林在看到《德意志意识形态》手稿后,写下了一篇重要的学术论文——《马克思主义与历史》,其中,德波林已经意识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是历史性,这使他的思想超越了原来的哲学唯物主义构架,可是这篇论文后来在他出版的《哲学与政治》文集中被全部删除。
本文讨论了这一删除事件及其历史性的学术影响。
【关键词】德波林/《马克思主义与历史》/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性德波林是与列宁同时代的一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
他是普列汉诺夫的忠实学生,在20世纪初俄国的复杂政治斗争中,德波林错误地站在了孟什维克的立场上。
但是,在发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那场“物理学危机”中,他与普列汉诺夫、列宁共同批判了在俄国马克思主义内部滋生起来的马赫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写下了许多保卫唯物主义的论战性的文章。
虽然,列宁去世后的30年代,德波林也一度遭受了斯大林教条主义意识形态的“批判”,但他仍然完成了大量论文和学术论著,成为苏联学术界早期重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学者①。
他的大部分论文收录于他1961年出版的文集《哲学与政治》一书中②。
笔者认为,对德波林哲学思想的研究,也是俄国和前苏联哲学史极为重要的一环。
可是,长期以来,关于德波林的研究却被我们严重忽略了。
在这里,我们只是重点关注一下德波林在1924年写下的多篇论文遭遇的文本删除事件。
1924年,是德波林在学术上异常活跃的一年。
我们也知道,这一年发生了许多重大的事件。
一是列宁去世,二是由梁赞诺夫编辑整理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的第一卷第一篇“费尔巴哈”,第一次以俄文发表在《马克思恩格斯文库》第1卷上。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中的历史概念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中的历史概念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之一,它对于理解历史的运动和发展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框架下,历史概念被赋予了特定的意义和解释。
本文将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来探讨历史概念的重要性以及其对我们的认识和实践的影响。
一、历史概念的重要性1. 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观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是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社会制度、经济基础、生产力、阶级斗争等因素相互作用,推动着社会的变革和进步。
历史概念帮助我们理解这些辩证运动,揭示历史发展的规律和动力。
2. 人类社会的演进与变迁历史概念是对人类社会演进和变迁的归纳和总结。
通过研究历史概念,我们可以了解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形态、经济模式、政治制度等方面的变化。
这样的认识可以帮助我们把握当下的社会现象和问题,对未来进行预测和规划。
3. 对现实问题的认识和解决历史概念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对历史的全面认识,还能为我们解决当下的现实问题提供借鉴。
通过对历史概念的透彻理解,我们能够看到历史中不同社会制度的利弊,从而更好地思考和选择社会制度的改革和建设方向。
二、历史概念的内容和解释1.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它包括人们生产物质财富所需的工具、设备和技术水平。
而生产关系则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包括所有权、劳动分工等。
历史的进程就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过程。
2. 基础与上层建筑基础与上层建筑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中的重要概念。
基础指的是经济基础,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
上层建筑则包括政治制度、法律、宗教、哲学、意识形态等。
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基础,二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3. 阶级斗争和历史前进动力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认为,阶级斗争是推动历史向前发展的重要动力。
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推动着社会形态的变革,推进人类社会向更高阶段的发展。
历史唯物主义与政治经济学的最初接合
历史唯物主义与政治经济学的最初接合——普鲁东与马克思的《哲学的贫困》张一兵【专题名称】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研究【专题号】A1【复印期号】1999年04期【原文出处】《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福州)1999年01期第21~29页【作者简介】张一兵南京大学校长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1847年,马克思撰写并发表批判普鲁东的《哲学的贫困》。
这部重要的著作是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中发表最早的文本,以马克思的看法,马克思主义的新世界观与马克思主义经济科学的“决定性的东西”,都是通过这一文本第一次公开问世的。
可令人遗憾的是,长期以来我们并没有给予这一论著以足够的理论关注和深入的文本解读。
本文在此对其发生的历史语境特别是普鲁东的思想,以及《哲学的贫困》一书的文本进行一些初步的研究,以期更加深入的研讨视域出现。
1、普鲁东与《贫困的哲学》当1846年普鲁东写下《贫困的哲学》并自认为他第一个用哲学的观点为经济学提供了内在理论结构的同时,马克思此时已经开始了对政治经济学第二阶段的研究,在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的同时,马克思在一个全新的角度上面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并进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建构过程。
这是一个重要的理论过渡时期:一方面,马克思彻底摆脱了人本主义哲学构架,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现实方法中科学地面对历史;另一方面,马克思已经正确地理解了研究政治经济学的科学前提,根本上转变了他对古典经济学的基本认知态度,但还没有直接开始自己独立的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
所以,这使得马克思在这个时期的论著都很自然地存在一种过渡性质。
即科学的方法和研究前提与尚没有解决经济学具体理论问题的矛盾性。
所以,特别是对马克思这一阶段关于具体经济学和历史问题的看法,只能采取历史的指认。
不能夸大其理论逻辑语境的意义。
这是我们一定要注意的问题。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846年5月5日致信普鲁东,邀请他参加国际社会主义的通讯组织,并请普鲁东担任该组织在巴黎的通讯工作。
从广义历史唯物主义到狭义历史唯物主义
从广义历史唯物主义到狭义历史唯物主义作者:王晓南来源:《时代金融》2013年第11期【摘要】张一兵教授的《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主体向度》一书中创造性地提出了广义历史唯物主义和狭义历史唯物主义之分,但是广义历史唯物主义为何会转向狭义历史唯物主义,在个别地方语焉不详,本文是在赞成张一兵教授的观点的情况下试图为其做个注。
【关键词】主体向度广义历史唯物主义狭义历史唯物主义劳动在《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主体向度》一书弄的自序中,张一兵教授就很明确地界定了几个概念:“马克思的科学历史观,首先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基础——客观物质生产,科学说明了历史辩证法的客观规律,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客体视角(也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广义层面)。
在此前提下,马克思还从现实的人类社会主体出发,探寻了在不同社会历史定时期中的主导因素。
在对人类文明史的考察过程中,他只出了在经济的社会形态中,经济力量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决定性和支配性的主导因素(这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狭义层面)。
”{1}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主体向度就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社会批判及与科学社会主义相关的对人类主体现实生存状况的关注和终极关怀”{2}。
这也就意味着这本书的视域是似存在论的——存在论是关于一切存在者的存在的讨论。
而《向度》一书关涉的不仅仅是存在者的存在,我认为还有其存在基础的讨论(特别是在马克思后期、《大纲》的时期),即一种基础存在论的视域。
由于张一兵教授坦言此时并未形成文本学的方法,也未形成完整的现象学视野。
当然,由于本书中张一兵教授的视域和马克思的视域往往让人混淆,从而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主体视角不清。
但是我认为马克思本人碰到了基础存在论(对存在的基础的讨论)却有返回了。
日本学者广松涉也有过类似的判断,不过他是认为马克思是碰到了存在论的边缘,但是我认为马克思在《巴黎手稿》后、特别是到《德意志意识形态》,又重新回到了黑格尔,而而且是《精神现象学》的黑格尔,这已经触及到对存在的基础的讨论了。
社会历史发展“似自然性”
众所周知,在传统教科书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马克思关于社会历史发展的哲学思想被解读为:人类历史发展进程永远是一自然历史过程。
如此一来,社会历史演进岂不像是上帝预先安排好的局面吗?或是社会发展同质于黑格尔绝对精神自我实现下的推动过程?如此一来,资本主义社会及其主体被外部物相所奴役的颠倒状况何以被替代?或是人类美好的未来一一共产主义社会岂不是呈现似自然性的历史状况吗?如此一来,岂不是自动消解了无产阶级主体实践能动性?或是取消了无产阶级进行自身解放斗争的必要性?只要买上一张人类社会历史发展通往共产主义的车票,然后上车睡觉,直到车至终点就是自由人联合体社会。
这种逻辑悖论造成的危害无论在理论上或是在实践中都是不可被低估和忽视的。
南京大学张一兵教授对马克思该思想做出完全异质的解读,明确质疑传统马哲原理教科书释义的非科学性与非法性,提出似自然性概念。
那么,何谓似自然性概念?其具体内涵是什么?为什么对社会历史发展做出似自然性解读?又怎样理解和对待这种研究解读成果?笔者在对张一兵教授著作全而研读的基础上,联系传统马哲原理教科书中的部分误解观点,谈些个人看法。
一个总的原则结论是:把全部社会历史发展看作自然历史过程正是一个曾被马克思批判过的错误观点,把社会的一个特定历史阶段的物质规律看成同样支配着一切社会形式的抽象的规律。
在马克思话语语境中,自然一词有五种不同层面的意义指向:第一,实存自然界或天然自然,也就是经典著作中所指的第一自然;第二,进入人的实践界域中被实践改造的自然对象或者是人的实践重构的人工物质;第三,自然定在法则即自然事物本性,例如,四季更替,水往低处流等;第四,借用自然一词作隐喻、转喻的转义使用,例如,用一般意义上的自然说明某种社会现象和过程的客观必然性,这种借用、比照的意义域通常是狭小的;第五,从否定意义上,即从批判性上使用自然一词,而不是直接地确定社会存在中真正出现了自然运动。
所以,对于马克思的自然概念需要在具体的、历史的、现实的语境中,做出一定的考量,切忌夸大自然一词的使用语境而到处生搬硬套。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中的历史概念
,
主 义 是 一 种 总 体哲 学 视 域 和 新 的 历 史话 语 即 马 克 思 恩 格斯 自 己 明 确 指认 的 历 史 科 学
一 马 克 思 的 历 史 科 学 话 语 和 历 史规 定
在 《 意 志 意 识 形 态 》 一 章 第 四 手 稿 中有 这 样 一 段 话 德 第 即 历 史 科学
“
对 立 的 历 史理 论
,
”
。
关 键 在 于 这 个 历 史 科 学 的语 义 究 竟 指 向 什 么 ? 对此 我 们先 不 抽象 地进
, 。
行 理 论 设 定 还 是 从 文 本 的语 境 来 着手 分 析
:
“
在 《德 意 志 意 识 形 态 》 先 写 下 的 第 一章 第 一 手 稿 的 第 一 页 的 第 一 自然段 马 克 思 是 这 样 最 提 出 对 历 史 的指认 的 针 对 德 意 志 意 识 形 态 哲 学 家 关 于 人 的 解放 的 主 观 思 想 视 域 ( 鲍 威
;
。
、
“
”
: “
我 们 仅仅 知 道 一 门 唯 一 的 科 学
。
,
但 这 两方 面是 不 可 只 要 有 人 存 在 自然 史 和 人 类 史就彼 此 相 互 制 约 ( 马 克 思 恩 格 斯 选 集 》 1 卷 人 民 分割 的 第
,
历 史 可 以 从 两 方 面 来考 察 可 以 把 它 划 分 为 自然 史 和 人 类 史
” “ ”
,
尔 费 尔 巴 哈的 神 学 批 判 中 的 人 的解 放 施 蒂纳 的 类哲 学 批 判 中 的 个 人 解 放 等 ) 马 克 思 区
、
,
“
历史构境:哲学与历史学的对话
历史构境:哲学与历史学的对话张一兵实际上,我们现在所提出的历史学与哲学的对话,可能恰恰是缘起于当代中国学术研究过于硬化的学科边界和学科际存在的陌生性,这恐怕是上个世纪自然科学与前苏东教条主义意识形态留给我们的某种理论后遗症。
而对话即是推倒学科之间的屏蔽之墙,打破学科壁垒,探索我们在面对今天的总体性社会生活时所共通共识的理论方法。
由于我们这里的思考点是哲学与历史的对话,所以,我这里将以哲学的话语面对历史研究的对象,这是特设性地建构一个交叉性的窗口,使得相互间的外行话语与内行逻辑发生冲突,希望籍此能迸发出思想性的火花。
还需要交待一下的是,以下的讨论,是在我自己新近提出的构境论的语境中思考和辨识的,所以,这会是一个十分不成熟的思想实验。
构境论是我关于人的存在论的一个东方式的总体看法,它不涉及传统基础本体论的终极本原问题,而只是讨论人的历史性存在的最高构成层级和高峰体验状态。
我区分了社会生活空间中的物性构序结构和人的不同生存层级,特别是不同生存状态和意识体认可能达及的不同生活情境,我将主体存在的最高层级界定为自由的存在性构境。
在现实历史事实中,构境存在通常是与他性镜像与伪构境(幻象)同体共在的。
关于构境论的问题,我只是在思想构境的层面提出了一些初步的认识。
与现代性的结构主义逻辑不同,我提出的构境理论不再是留在某一种线性关系系统的统摄、先在理念支配构架之中,思想构境即是完整的意识现象突现,它表明了一个人、一种思潮历史性生成的复杂性样态和建构性本质。
原来康德式的科学结构主义的理性构架座架和索绪尔式的语言符号系统编码只是思想构境的一个简单性呈现,因为相同的理性构架与符号系统中,不同主体的意识情境生成可能是完全不同的。
当然,意识与思想构境的实现,其最重要的现实基础是历史性的生活,实践性的存在构序是全部精神现象真正的本体论依托,可是,思想理论逻辑本身实现为特定条件下的认识与意识则更复杂得多。
信仰、情感、价值尺度,以及个体或群体的隐秘心理情结,都可能是构境的偶发性主导因素。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中的历史概念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中的历史概念在马克思的思想体系中,历史唯物主义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而其中的“历史”概念更是理解这一理论的关键所在。
马克思所阐述的历史并非是简单的事件罗列或者时间的线性延续,而是有着丰富内涵和深刻意义的。
马克思认为,历史首先是人类物质生产活动的历史。
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需求,必须进行物质生产。
从原始社会的采集狩猎,到农业社会的耕种养殖,再到工业社会的大规模机械化生产,物质生产方式的不断变革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这种物质生产活动不仅创造了人类生存所需的物质资料,也塑造了社会的经济基础。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包括政治制度、法律规范、文化观念等。
例如,在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决定了封建等级制度和与之相适应的意识形态;而在资本主义社会,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催生了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自由竞争的文化观念。
历史也是人类社会关系发展的历史。
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必然形成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如生产关系、阶级关系、民族关系等。
生产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它决定了其他社会关系的性质和发展。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工人则只能出卖劳动力,这种生产关系导致了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阶级对立。
同时,不同的阶级在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的地位和作用也不同,从而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发展进程。
此外,民族关系也是历史发展的重要方面。
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融合或冲突,都对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马克思的历史概念还强调了历史的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
社会的发展并非是偶然的、随意的,而是受到内在规律的支配。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原有的生产关系不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时,就会引发社会变革。
例如,资本主义社会的固有矛盾导致了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最终必然会被更高级的社会形态所取代。
同时,历史的发展还呈现出阶段性的特点,不同的社会形态有着不同的特征和发展规律。
历史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历史。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中的社会定在概念
The Concept of Gesellschaftlich Dasein in Marx s
Historical Materialism
作者: 张一兵[1]
作者机构: [1]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
出版物刊名: 哲学研究
页码: 3-13页
年卷期: 2019年 第6期
主题词: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定在;定在方式;一定的
摘要:在马克思的原始文献中,他并没有提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样的观点,从德文原文看,马克思用以表征历史唯物主义关键性原则的概念是社会定在和定在方式。
虽然在1845—1847年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的特定时期,马克思恩格斯刻意回避使用定在概念,但是从《共产党宣言》开始,特别是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和《资本论》等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重新启用社会定在等概念来说明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具体性和现实性,并由此揭露资产阶级经济拜物教的秘密。
社会定在决定人们的一切意识,这是历史唯物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原则。
张一兵丨《资本论》:一种历史现象学的成熟表述
张一兵丨《资本论》:一种历史现象学的成熟表述张一兵◆文我已经说过,《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是马克思在狭义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认识论基础上建立的历史现象学,而后来的《资本论》则是他系统理论表述的“逻辑学”。
(参见拙文:《马克思哲学理论发展的三个制高点》,《哲学动态》1997年第6期)但仔细去分析,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全面说明和表述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同时,他在哲学意义上建构的历史现象学批判也有了进一步更加成熟的表述。
与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那种艰难的理论逻辑建构不同,这是将科学的理论思路有条理地呈现出来的过程。
在此,我们简要地概述一下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历史现象学精彩的分析。
一、倒立跳舞的桌子与商品拜物教马克思对历史现象学的表述主要集中在《资本论》第一卷的第1 —4章中。
我注意到,马克思的历史现象学批判是与他对资本主义三大拜物教的证伪分析直接联系在一起的。
这也意味着,马克思是将这三大拜物教所顶礼膜拜的三层物相,直接作为他历史现象学逐层穿透和剥离的假象视域。
这实际上与他科学的经济学分析是并行的。
在这里的讨论中,我们不打算按照马克思的经济学思路展开,即不是以文本学的模式逐一提出和解决问题,而是以最清楚和概要的线索提要马克思这一独特的历史现象学批判。
我已经讨论过马克思的三大拜物教理论。
(《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主体向度》,河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在此我只是再从历史认识论的视域中强调一下马克思在社会经济生活中使用的拜物教与原始拜物教的区别。
在远古时代的自然崇拜和图腾意识中,那真是外部自然客观物或神秘力量之崇拜,而在马克思这里,则主要指认一种人们无意识发生的对社会存在物(关系)的崇拜,并且是颠倒了的物相(假象关系)。
相比之下,这种社会经济拜物教是更加复杂的。
它的中心偶像是一种非物形非人形的东西,甚至人还不知道崇拜的实质上是什么。
崇神时,知道它是一个超人超自然的东西,商品、货币与资本除去它们的一般物质承担体,其本质甚至是想象不到的。
张一兵视域下的两种理论运演逻辑
张一兵视域下的两种理论运演逻辑张一兵教授对于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文本解读,师承孙佰■的两条思路、两条逻辑的矛盾观点后推陈出新。
他提出两条逻辑线索:一条是占主导地位的人本主义的异化劳动逻辑,一条是正在发生的从现实描述出发的客观唯物主义逻辑线索。
两种语境指的即:一是延伸了费尔巴哈式的人本主义逻辑的劳动异化理论的隐性唯心語境;二是从现实出发的经济学唯物语境。
而这两种理论运演逻辑的复调语境就是在这样两种完全异质的理论逻辑和话语并存的情况下在马克思的同一文本中呈现的双重语境交织。
张一兵认为这种新的逻辑思路才真正是马克思后来走向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开端,而客观逻辑线索是青年马克思在经济学研究中对古典经济学的社会唯物主义的隐性发生的无意识逻辑,是从一种客观逻辑出发,而非从对象化逻辑生发出来。
标签:复调话语;《手稿》;客观逻辑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自公开问世,就得到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和探讨,在中国也同样得到重视。
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顶点论和不成熟论,以及由此产生的不同解读模式。
坚持顶点论的主要是国内的实践人道主义和马克思人学。
他们始终坚持《手稿》是马克思哲学思想的顶点与峰巅,同时人本主义也被视为当然的理论旗帜。
坚持不成熟论的中国学者,在受到苏联学术界解读模式的影响下,认为《手稿》仍然带有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浓重色彩,是不成熟的著作。
他们不仅判定人本主义异化劳动理论仍是资产阶级“意识形态”,而且竭力贬低《手稿》的价值和意义。
学者们就此展开的激烈争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于是在对手稿的解读与评价上,形成了百花齐放的生动局面。
在此学者们提出的众多学术研究和理论观点,这里就不逐一说明。
在本文中就初步谈谈对张一兵老师提出的两种理论运演逻辑的复调话语观点的简单认知和理解。
一、两种理论运演逻辑的复调话语的提出及含义从20世纪60年代起,孙伯■教授就已经着手研究马克思早期著作。
在他的两部早期著作中,就最先提出《手稿》两条思路的内在矛盾的看法。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中的历史概念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中的历史概念“历史”概念与历史唯物主义具有重要关联,因为历史唯物主义在最直接的意义上表现为一种历史观。
可以说,对“历史”概念的理解是历史唯物主义提出的前提,也是通向历史唯物主义的入口。
作为一般的历史概念,历史具有双重含义:在客观层面表现为过去发生的行动和事件,在主观层面表现为对事件的叙述和解释。
诚如黑格尔所言,“历史这一名词联合了客观的和主观的两方面,而且意思是指拉丁文所谓‘发生的事情’本身,又指那‘发生的事情的历史’。
同时,这一名词固然包括发生的事情,也并没有不包括历史的叙述。
”[1]56可以说,作为一种独特的现实秩序的历史构成了某种意识或自我意识的前提,它通过历史事件的历时性展开为某种意识的形成提供潜在的或现实的质料;反过来,历史也以某种意识为前提,它通过意识活动将自身的范围划定出来,并将自身确立为意识的对象。
沿此思路考察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概念的客观面相和主观面相以及二者的统一性,对于纠正将历史唯物主义片面地解读为历史目的论或经济决定论具有重要意义。
一、作为社会现实的“历史”无疑,历史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的。
按照恩格斯的理解,唯物主义肯定物质相对于意识的优先性或第一性,认为物质决定意识,而不是意识决定物质。
这种观点运用到社会历史领域表现为:“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
”从逻辑上来讲,“生活决定意识”成立的前提是对“生活”实在性的肯定。
这也就意味着,马克思自觉地肯定了某种历史实在,即社会历史存在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外在性。
在谈到政治经济学的方法时,马克思明确指出:“实在主体仍然是在头脑之外保持着它的独立性……就是在理论方法上,主体,即社会,也必须始终作为前提浮现在表象面前。
”此一论断直接表明了马克思的实在论立场,即“实在”是在“头脑之外”的,具有“独立性”。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历史的每一阶段都遇到一定的物质结果,一定的生产力总和,人对自然以及个人之间历史地形成的关系,都遇到前一代传给后一代的大量生产力、资金和环境,尽管一方面这些生产力、资金和环境为新的一代所改变,但另一方面,它们也预先规定新的一代本身的生活条件,使它得到一定的发展和具有特殊的性质。
马克思哲学多重话语结构的历史解读_张一兵_回到马克思_研究述评
马克思哲学多重话语结构的历史解读——张一兵《回到马克思》研究述评刘怀玉【内容提要】“回到马克思”, 从学理上讲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方法论: 一种是对哲学观念与范畴的“历史学”式解释, 这就是解释、丰富或者再现马克思思想观点及其连续的形成过程;另一种方法是对哲学话语结构的“考古学”式解构, 也就是一个透视、廓清或重现马克思思想观点生成的“无意识”结构ƒ谱系及其转换的过程。
张一兵同志的近著《回到马克思》可谓采用第二种方法的开拓之作。
本文认为, 张一兵在彻底解构“西马”人本主义解释模式基础上重释马克思的历史主体与历史辩证法概念方面, 在发现马克思第三种哲学话语上是有着突破性贡献的。
但是, 张一兵对他所发现的马克思“社会历史现象学”的理论视野及其中的历史主体的“回到马克思”, 是一句表面上明确无疑、其实歧义丛生的口号。
这既可能是一种教条式的、冥顽不化的立场, 也可能是反教条化的“解放思想”运动。
这种想从马克思的“微言”中引出“大义”的做法与策略, 既可以体现为某种政治意识形态立场, 也可能表明一种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
“回到马克思”, 貌似容易, 其实是非常困难的。
这句口号虽然已经响彻整整一个世纪, 但真正能够回到马克思身边, 深入到他那颗伟大而丰富的内心世界者, 寥若晨星。
这对于生活在马克思身边的西方学者来说已非易事, 而对于远隔千山万水的中国人来说, 更是难事。
难就难在, 我们无法直接体会到马克思所处的深刻的西方文化语言氛围。
特别是我们很难进入到马克思当年写作思考所涉及到的真实的具体的co n tex t ( 即上下文或者语境) 而不仅仅是马克思自己的tex t (文本) 中, 而这又是我们理解马克思的惟一比较准确的途径。
因为, 历史(所发生的事) 虽然不是文本(所记录的事) , 但只有通过文本化( t ex tua l iza t i o n) 的形式才能被后人所理解。
通俗而言, 你要理解马克思, 就必须将马克思当年所读过的书, 做过的笔记, 写过的著作手稿, 通通读一下! 况且还有另一个难题, 你即便真正地“都读”了, 也不一定成功。
自我与他者——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张一兵教授访谈
自我与他者——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张一兵教授访谈
张一兵;张琳
【期刊名称】《社会科学家》
【年(卷),期】2016(0)8
【摘要】在马克思看来,人没有应该是自己的状态,所谓我、自我,只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特定关系中被建构起来的,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社会关系的总和.“我对自我的占有”或“我应该是我”,这本身是不成立的.同时这意味着,所谓的我根本不是一个实体,有很多东西都会消解.历史唯物主义的“物”指的是社会关系,在马克思那里,“社会”,“存在”都是关系性的场景存在.
【总页数】7页(P3-9)
【作者】张一兵;张琳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017.9
【相关文献】
1.解释学研究的若干问题与意义理解——安徽大学博士生导师张能为教授访谈
2.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生导师刘林元教授访谈
3.坚持诗学本位,拓展研究路径--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张桃洲教授访谈
4.中国人格权法:过去、现在及未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博士生导师张红教授访谈
5.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历史、现状与展望——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生导师张亮教授访谈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马克思研究的新视阈--评张一兵《回到马克思》(第三版)
马克思研究的新视阈--评张一兵《回到马克思》(第三版)新田滋[日];彭曦(译)【期刊名称】《哲学分析》【年(卷),期】2014(000)003【摘要】张一兵的《回到马克思---经济学语境中的哲学话语》(第三版)日本版问世,这种坚实且高水准的集大成的著作实属罕见。
但有一点希望与张一兵磋商。
张一兵认为早期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异化概念是一种作为人本主义的应该(Sollen)的异化论,而中期马克思的《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的异化概念转化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异化论。
其实,在早期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异化概念不是作为“应该”(Sollen),而始终是作为“是”(Sein)来探讨的。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虽然还极不成熟,但它为后来真正的经济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同时,就其对黑格尔、费尔巴哈所展开的哲学批判而言,《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本质问题进行了犀利的阐述。
【总页数】5页(P14-18)【作者】新田滋[日];彭曦(译)【作者单位】日本专修大学经济学部;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B813【相关文献】1.“回到马克思”的意义——评张一兵《回到马克思》(第三版) [J], 宇波彰;彭曦2."拟文本"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文献思想研究——以张一兵《回到列宁》的文本解读为例 [J], 付清松3.经济学之树怎么结出了哲学之果——评张一兵教授《回到马克思》一书 [J], 郝敬之4.《回到马克思》中的哲学与经济学——评张一兵的文本学解读路径 [J], 丁声镇;徐维锡;洪涛5.马克思哲学多重话语结构的历史解读——张一兵《回到马克思》研究述评 [J], 刘怀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论历史唯物主义的两种“历史”概念与意蕴
史概念与意蕴,弄清二者在通俗性与严格性、时代 流行性与独创性上的区别。对这些问题的探讨, 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马克思的哲学思想,也有助
于推进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
一、广义与狭义:研究对象之分或者叙述方式
之别
马克思恩格斯生前均没有对历史唯物主义作 出过广义与狭义的区分,这只是后人的理解和说 明。恩格斯在马克思逝世时动情地谈及了马克思 一生的“两个发现”,即后来广为人知的唯物史观 与剩余价值学说。②恩格斯作为第二提琴手,在使 历史唯物主义变得通俗易懂和广为流传方面功不 可没,但他对马克思青年时代就已指出的、并在政 治经济学研究中着力证明的资本主义社会异化
物主义历史哲学的批判,实现了对所有唯心主义
2013年第11期
历史观的唯物主义批判;狭义历史唯物主义则是
通过认识论的批判揭示资本主义社会颠倒着的、 物化外观,从而恢复人的实践的主体性、实现人的 自由解放。④张一兵教授是国内最早明确采用广 义历史唯物主义与狭义历史唯物主义提法的学 者。他指出广义历史唯物主义是客体向度的、在 历史发展中始终起决定作用的、基础作用的客观 的物质生产过程,任何一个社会都有着人们无法 选择、无法改变、客观的历史基础;狭义历史唯物 主义则是主体向度的、需要认识的主体批判地揭 示资本主义社会种种迷雾和假相的辩证的历史的 唯物主义。人类社会不存在一个一般的、永恒的 社会生产,还原论意义上的历史是不存在的,只有 用历史的、批判的方法才能重构历史认识论意义 上的历史。⑨几乎与张一兵教授同时,俞吾金教授 也提出广义与狭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概念,但明显 对狭义历史唯物主义持批判态度。他认为,如果 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仅仅停留于社会历史领域 的观念的“狭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概念”,就不可能 理解马克思划时代哲学变革的真正实质和意义, 马克思哲学是对应于广义的社会或社会生活(即 在人的生存实践活动中展现出来的整体世界)的 “广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概念”。@ 本文认为,广义与狭义历史唯物主义之二分 法,与其说是由于研究对象的广义与狭义之分而 造成的,不如说实际上反映的是马克思在创立与 发展历史唯物主义过程中的两种叙述方法。换言 之,广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是一种通俗或大众化的 理论叙述方法,而狭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则是一种 严格的而富有创造性的理论叙述方法。 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在形式上,叙述方法必 须与研究方法不同”④,他因此还自我提醒同时也 警告别人:“叙述的辩证形式只有明了自己的界 限时才是正确的”⑥。而当我们面对马克思本人 的哲学时,实际上也存在着马克思表面的叙述形 式以及他其实想表述的真实思想之间的重要区 别,这就使得他的思想不是现成可用而是需要回 溯性与重建性的双重阅读研究过程。 他出于要为同时代人所理解的考虑,常常要 采用19世纪流行的价值观念、思想方法和语言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一兵.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中的历史概念[J]. 哲学研究,1998(9):3-11.历史唯物主义,我们已经讲了很长很长时间。
可是,人们很少去认真追问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中的这个“历史”究竟意指什么;人们误以为,马克思唯物史观中的历史仅仅就是常识中的社会历史领域之意,就这样.这个似乎无需证明的“常识”就无思性地以误传误了这么多年。
我发现,如果不带先见地面对马克思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文本,也就是说,从马克思哲学新世界观的原初语境来看,马克思在哲学总体上确定的这个“历史”并非单单是一种狭义的社会历史领域,同时还具有一种更重要的哲学本体性规定。
这也意味着,历史唯物主义是一种总体哲学视域和新的历史话语,即马克思恩格斯自己明确指认的历史科学。
一、马克思的“历史科学”话语和历史规定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章第四手稿中有这样一段话:“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
历史可以从两方面来考察,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
但这两方面是不可分割的;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
”1马克思这里的语境边界非常清楚:“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
在第一章手稿中马克思没有直接使用历史唯物主义,但多处指认这是一种与唯心主义相对立的“历史理论”。
关键在于,这个历史科学的语义究竟指向什么?对此,我们先不抽象地进行理论设定,还是从文本的语境来着手分析。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最先写下的第一章第一手稿的第一页的第一自然段,马克思是这样提出对历史的指认的:针对“德意志意识形态”哲学家关于人的“解放”的主观思想视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6页.域(鲍威尔、费尔巴哈的神学批判中的人的解放,施蒂纳的“类哲学”批判中的“个人解放”等),马克思区分了哲学的解放和真正的解放即现实的解放(第一页第二个边注)。
马克思指出哲学的解放哪怕再彻底(施蒂纳近乎虚无主义的“无”),“‘人’的‘解放’也并没有前进一步;只有在现实的世界中并使用现实的手段才能实现真正的解放”。
从这个语义规定,我们看出马克思的现实解放就是人的感性物质活动构成的社会实践。
所以马克思会进一步具体证明:“没有蒸汽机和珍妮走锭精纺机就不能消灭奴隶制;没有改良的农业就不能消灭农奴制;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穿住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保证的时候,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
‘解放’是一种历史活动,不是思想活动,‘解放’是由历史的关系,是由工业状况、商业状况、农业状况、交往状况促成的”2。
“历史”在马克思的新视域中第一次重新出场了:一是与思想活动相对立的历史活动,这不是简单的物质现实之持续性,而是人类实践造成的现实运动。
众所周知,历史的观点并不是马克思的发明,在德国,从赫尔德、康德到黑格尔,历史发展的思想是一条重要的线索。
可是马克思的发现在于,德国人习惯于用“历史”和“历史的”这些字眼随心所欲地设想,“但就是不涉及现实”3。
马克思的历史是现实人类社会实践的历史。
这里直接承袭不久前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
二是历史关系,这不是人们一般的存在状况及其关系,而主要是“工业”、“农业”、“商业”和“交往”状况构成的关系,实际上这是生产和“经济”关系,特别是现代实践——工业所创造的社会关系。
这也就是说,马克思这里的“历史”主要是建立在工业生产基础之上的人类主体主导的历史情境,即由人们的生产物质活动创造的新的社会存在。
这不是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4-75页.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8页.工业以前那种人只是周围自然过程的一个被动因素的生存。
这个“历史”规定的经济学基础不是农业社会,甚至不是重商主义的,而是古典经济学所认可的工业和工业之上的现代经济过程。
在大工业生产以前的社会生活中,人只是自然活动中的一个能动因素,主体人还只是在土地上优选和协助自然物质生产。
而工业才第一次创造了人在其中居主导地位的新存在。
财富的主体不再是外部自然的结果(“自然财富”),而直接是人的活动的结果(“社会财富”)。
所以马克思此时眼里的实践主要是工业的(从3月写下的《评李斯特》一文中“工业力”抽象和提升出来的实践)。
工业实践也是一种新的物质存在,人类自己真正的社会历史存在。
我以为,这个“历史”是经过马克思重新设定的“本体性”规定。
也是在这个语境中,马克思才立刻接着说,德国当时是一个“具有微不足道的历史发展”或“历史发展不足”的国家4。
德国有其农业生产长久的持存,没有的是现代工业、商业和交往(交换)!很显然,这个以工业实践为基础的历史,是以往任何哲学(黑格尔、费尔巴哈、施蒂纳和赫斯)都无法包容的。
我不得不说,马克思这里的“历史”语境是由他此时的政治经济学研究成果支持的,重要的是古典经济学背后的那种“社会唯物主义”前提。
第一手稿的文本在这里遗失了5页多。
第8页一开始,马克思正在批评费尔巴哈。
从第八页一直到第10页最后,马克思是直接批判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在第10页最后的小结中,我们看道,马克思重点在批评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和历史是彼此完全脱离的”5。
小结中很着名的那段文字是:“当费尔巴哈是一个唯物主义者的时候,历史在他的视野之外;当他去探讨历史的时候,他不是一个唯物主义者”。
这个历史与唯物主义的关系十分重要。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5页.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8页.过去的解读中,马克思这一界说被设释为:费尔巴哈在自然观中是唯物主义,在历史观中是唯心主义,因此恩格斯说费尔巴哈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
我以为,这种理解并没有呈现马克思这里的真实语境。
关键还是在于这里对历史的理解。
依我们上面的解读,马克思的历史规定不仅仅是指狭义的社会历史领域,而是在哲学本体的语境中确认人类现实的社会实践进程构筑的历史性进程。
那么,马克思这里批评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第一个方面,是说当他面对物质世界时,根本没有意识到,只要是人面对自然物质,就永远只能是“从这些自然基础以及它们在历史进程中由于人们的活动而发生的变更出发”6。
费尔巴哈虽然承认了自然物质的第一性,但这个自然物质却被设定为是可以直接达及的不变的东西,马克思要告诉我们,人类视域中的自然界总是历史的(青年卢卡奇将这一点夸大成“自然是一个历史性范畴”,就造成了某种本体论越界。
简单地否定“自然辩证法”是其逻辑必然。
马克思的原意并非如此,他只是说明,人类产生以来,进入实践境域中的客体自然对象只能是随着人的历史情境逐步呈现出来)。
由此,费尔巴哈自然唯物主义本身在更深的层面上还是历史唯心主义。
因为一切旧唯物主义自然观中的直观物质都是一种非历史的主观假定(所以,传统哲学解释框架中规定的社会存在中那种抽象的非历史的地理环境和人口同样是历史唯心主义的)。
这样,马克思才会批评费尔巴哈“没有看到,他周围的感性世界决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直接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7。
“周围的感性世界”取代了费尔巴哈不准确的单纯直观中的一般感性自然,马克思用历史来规定这个自然唯物主义中的前提。
因为,这种我们周围的自然存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7页.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6页.在中的“最简单的‘感性确定性’的对象也只是由于社会发展、由于工业和商业交往才提供给他的”。
人类历史情境中的任何一种自然对象之表象,都是历史的。
“没有工业和商业,哪里会有自然科学”?因为自然科学只能是“由于人们的感性活动才达到自己的目的和获得自己的材料的”8。
自然观中的自然图景不是康德所指认的认识之现象界,也不是黑格尔所虚构的异化之物相,这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一定历史性存在中的自然!任何在人类历史情境中出现的对象,都“只是由于一定的社会在一定的时期的这种活动”才可能为我们所感知。
这里会出现一个极重要的学科界定:即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中当然包含历史性的自然观,马克思并没有离开了具体历史情境之外的抽象自然观(如传统哲学解释框架中的那种非历史的抽象物质观)。
这也表明,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中的历史是一个总体性哲学规定。
第二个方面,马克思说费尔巴哈去探讨历史时(指的主要是人的存在),他却直接是唯心主义的。
实际上.这一点也不能简单理解为费尔巴哈一进入社会历史领域中就是观念决定论,因为,费尔巴哈恰恰反对黑格尔将人视为观念的工具性实现,而唯物主义地将人理解为“感性的”客观存在。
可是,在马克思看来,人仅仅是“感性对象”是不够的,人的存在更重要的是一种“感性活动”(这是对《提纲》的补充,那里只说明对象应理解为感性活动),即实践的社会历史性的物质活动存在。
以及由这种历史活动造成的一定的生活条件和社会关系。
因为这种一定的社会关系建构着现实的人的历史本质。
在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中,社会存在的本体不是传统哲学解释框架中“地理环境”和“人口”这样的物质实体对象,而是实践的历史活动。
这样,实践的历史活动就同时成为人类周围的自然界和人本身的存在基础。
马克思说:“这种活动、这种连续不断的感性劳动和创造、这种生产,正是整个现存的感性世界的基础,哪怕它只中断一年,费尔巴哈就会看到,不仅在自然界将发生巨大的变化,而且整个人类世界以及他自己的直观能力,甚至他本身的存在也会很快就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7页.没有了”9。
从劳动活动出发,从生产出发,从工业和商业出发来阐释这个世界,这不是从任何过去的哲学唯物主义中能够导引出来的逻辑。
这还是马克思承认古典经济学中“社会唯物主义”的直接结果。
同时我还要指出,在7-8月马克思写下《曼彻斯特笔记》之后,李嘉图式的社会主义经济学家的观点,特别是他们对资本主义的基于现实经济变革之上的批判思路此时也极大地影响到马克思。
由此,马克思才直接提出,他的新世界观同时就是一种基于历史变革之上的实践的唯物主义,而对于“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事物”10。
历史唯物主义的另一个根本性的要义就是由于人类社会实践造成的历史客观变易,这也是彻底的唯物主义历史辩证法的真实基础。
所以马克思又批评费尔巴哈之类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在共产主义的唯物主义者看到改造工业和社会结构的必要性和条件的地方,他却重新陷入唯心主义”11。
这也就是说,仅仅看到社会生活中客观存在优先还不是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逻辑本身就要求不断地客观改变现存历史。
但这样一来,读者不禁要问,如果这一切是源于古典经济学中的“社会唯物主义”,那么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究竟是什么?对,这是问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