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的层次性构建及启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的层次性构建及启示
新加坡历来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注重从不同层面上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丰富的层次性。
新加坡从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不同阶段出发,将思想政治教育从小学、中学到大学逐步推进、不断深化,并向不同领域覆盖,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结合在一起,形成纵横联系的教育网络结构。
新加坡还根据社会群体的不同,开展普通民众教育与社会精英教育,使思想政治教育富有针对性和科学性,取得了巨大成效,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标签: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层次性
新加坡位于马来半岛的南端,面积仅60多平方公里,人口近30万,但却是一个经济发达、社会文明的现代化工业国家。
新加坡沦为英国殖民地达140年,直到1965年才正式独立建国,加之特殊的地理环境,形成了多人种、多民族、多信仰的国家。
在多元社会框架内构建和谐社会,新加坡是颇富成就的。
新加坡加强公民对本国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大力培养公民的爱国意识,不断提高公民基本素质,从多个层面上坚持不懈地推进思想政治教育。
一、大、中、小学层次明显
思想政治教育既要从受教育者的心身发展状况出发,又要遵照一定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所必然提出的思想政治要求,促进受教育者思想政治素质不断发展和提高[1]。
新加坡政府按照思想政治教育规律,针对学生在不同阶段身心发展的特点,在小学、中学和大学分层次、分阶段设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小学是学生的学龄初期,是个体一生发展的基础时期,其可塑性最强。
新加坡政府秉承“从娃娃抓起”的教育理念,从1992年起,将新《好公民》作为小学德育的指定教材,旨在为国家培养合格的公民。
该教材层次突出,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递进规律,从个人出发继而拓展到家庭、学校、社会生活领域。
由于小学生思维开始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但抽象逻辑思维仍需以具体形象为支柱,所以在教材之中,新加坡将道德观念是蕴含于具体的故事之中,如龟兔赛跑等。
在教学形式上也以活动教学为主,让学生在体验中不断感知,习得必要的价值观念。
2.中学思想政治教育
青少年在生理上、心理上不断成熟,他们的自我意识不断增强,开始出现辩证思维,与人生观相联系的情感占主要地位,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有了深刻的发展,社会高级情感迅速发展。
在中学阶段,思想政治教育者须加强对青少年的
指导教育,使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新加坡政府针对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颁布了《公民与道德教育大纲》,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等,提高学生的公民意识和行为能力。
如新加坡中学三年级公民与道德课,在上学期的教材中,就有“促进对文化与宗教的了解”和“发扬社区的精神”两个主题;在下学期中有“个人修养”、“吾爱吾家”、“人际和谐”、“成为好公民”等范畴。
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新加坡政府认为高校教育是中小学德育的延续,而大学生活是青年个性发展的重要阶段,高等教育旨在培养有专业知识和技能、身心健康的公民,大学阶段是个体走向社会的阶段,学校应在此阶段注重与社会的衔接。
1988年,新加坡政府发表了《理想与教育成果》,指出要培养大学生具备勤奋向上、敬业乐群等素质。
新加坡将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集中在培养国家意识、树立共同价值观,加强伦理道德知识与品格教育等方面。
在国家意识方面,国立大学开设《新加坡社会》介绍本国历史人文概况,加强学生对国家的认同感。
在价值观方面,新加坡以儒家文化为共同价值,各高校也推出了一些介绍儒家文化的课程,促进学生树立共同的价值观。
管理大学还开设了《伦理与社会责任》,旨在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传授基本的伦理道德知识,提高学生的道德行为能力。
二、家庭、学校、社会教育三点一线
新加坡教育的显著特点是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结合在一起,在不同领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形成纵横交错、互相联系的教育网状结构,有利于培育公民的健全人格。
1.家庭教育的实施
家庭是构成社会的细胞,也是人们成长的摇篮,家庭教育对人的一生有着深刻的影响。
李光耀说:“家庭是社会的最基本的单位,只有家庭和睦、团结,才能谈上国家的长治久安,凡是热爱新加坡、效忠新加坡的人,首先要热爱和效忠自己的家庭。
”[2]新加坡认为家庭教育是德育的第一课堂,既要提高父母自身的道德修养,起到榜样示范作用,也要在实践中加强对孩子的道德教育,譬如:要求孩子自己整理房间、洗衣物等,提高孩子的自助能力。
新加坡政府还非常注重家庭观念的稳固,提出要以“家庭为根”,并颁布了《赡养父母法案》,加强家庭责任意识。
政府每年要组织全国范围的敬老活动,并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子女与父母同住或在父母附近购房,以培养人们的家庭观念,加强家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2.学校德育的安排
学校德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新加坡政府一直非常重视学校德育工作,新加坡政府规定中小学伦理学、道德教育、公民课等是学生的必修课。
学校设置了专门的德育课程,在小学、中学、大学全方位分层次展开,道德分数是学生升学的总分数中的一部分。
除了专门课程,在其他课程中也会有德育要求,把德育工作作为衡量各学科教学的重要指标。
在课堂教学之外,新加坡特别重视校
园软环境对学生的影响。
新加坡中小学校都会制定严格的校规,约束学生的道德行为,形成良好的校园氛围。
除此之外,还提倡构建新型师生关系,让师生之间实现良性互动,以便德育工作有效开展。
学校还注重从“做中学”,经常带领学生参与社区服务工作,在实践中丰富德育知识,致力于把学生培养成成绩优秀且道德高尚的人。
3.社会德育的开展
新加坡政府着力于培养人们的共同价值观念,通过各种社会载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首先,政府每年都会组织一些全国性的活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譬如举行“国家意识周”活动、全国礼貌活动等。
其次,新加坡的社团活动也非常丰富,新加坡300多个从事各类社会福利活动的社团和民间组织,着力于社会慈善事业和文化活动,有效地协调了社会关系。
再次,新加坡社区也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新加坡居民委员会通过完善的社区服务和环境,开展丰富的社区活动,如祖屋舞会、民众对话会、社区联欢会等,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最后,新加坡政府还通过新闻媒介加强全民的思想政治教育,新加坡政府出台了相关政策,控制新闻界在传播观念方面的影响,使传媒成为社会德育有效载体,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安宁。
三、普通民众和社会精英教育各有侧重
普通民众和社会精英是社会的两大群体,普通民众是社会的主体,是广大的劳动人民群众,是社会中的大多数。
而社会精英是受过良好教育、素质较强且能力比较突出、能够引领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
新加坡政府根据二者的不同,既对普通民众加强意识形态教育,也着重培养社会精英的责任感与社会担当精神,使二者各就其位,都能发挥积极作用。
1.普通民众的思想政治教育
普通民众是社会的主体,普通民众的思想政治素质关系到整个国家的稳定,所以新加坡政府注重加强广大普通民众的思想政治教育,坚持按照东西文化结合的逻辑来构建政治文化。
新加坡政府主张民主,又提出只有东方式民主才符合本国和民众的利益。
新加坡政府十分注重对民众进行意识形态的灌输,运用广电、网络等载体,号召民众坚持集体主义价值观,提倡东方价值观,这种价值观主要吸收了儒家文化的精髓,强调诚信、节俭,注重孝道,宣扬社会和国家利益至上,加强国民自律。
2.社会精英的思想政治教育
新加坡政府为培养社会精英,将近四分之一的教育经费投入到大学,鼓励优秀的大学生读研和出国深造,使其学成后服务政府。
新加坡政府不仅实行“精英教育”,还积极提倡“精英治国”,将大学中优秀者和社会中的优秀人才吸纳到公务员队伍中,并给予优厚的待遇,实行高薪养廉的制度,打造一支高效廉洁的公务员队伍。
新加坡政府制定了一套比较完善的公务员制度,反腐败的法律体系也比较健全,比如《公务员法》、《防止贪污法》等对公务员有严格的规定。
这样既吸收社会精英到政府部门中工作,又让他们受到良好的道德教育和法规约束,因
此新加坡政府的廉洁、高效在世界上享有盛名。
四、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新加坡政府在思想政治教育上的层次性统筹,是十分成功的,对我国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十分注重社会主义道德观、价值观的灌输,也是小学到大学一以贯之地开展德育工作;但在学校教育中偏重于理论灌输,社会实践活动非常少,加之层次模糊,意识形态泛化,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入脑不入心的问题。
新加坡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合理安排教材内容,在教学中丰富教学手段和形式,并安排学生参观各种主题展览和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从做中学”,从体验中感知内化道德知识,并外化为道德行为,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值得我们学习。
新加坡注重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结合在一起,但我国的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教育一体化网络还不够完善。
把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力量集中在学校,家庭和社会的作用没有完全发挥出来,特别是现在的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缺失,导致其道德冷漠非常严重。
相比于新加坡,我国的社区活动开展得很少,人际关系日益疏远,人们的归属感和安全感比较缺乏,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与群众的结合。
新加坡一直强调培养公民的东方价值观,也很好地批判继承了儒家文化传统,守住了新加坡的“根”。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提到世界六大文明体系,其中儒家文明的中心在中国。
中国古代思想家特别是儒家特别推崇道德教育的社会教化功能,并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如因材施教、言传身教等。
我们应该学习新加坡,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批判地继承儒家文化,使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保持自己的民族特性,深入人心。
参考文献:
[1]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司组.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22.
[2]谢永亮.智谋大师李光耀[M].河南:中原农民出版社,1997: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