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宫壁画的保护与修复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永乐宫壁画的保护与修复研究

作者:张靖爽

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2021年第21期

摘要:20世纪50年代末,永乐宫壁画随着建筑整体迁建新址。文章介绍了迁建过程中工作人员在揭取、包装、搬运以及复原等步骤做出的相应的保护措施。由于温湿度、光辐射、有害气体等主要环境因素的影响,永乐宫壁画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病害。除了关于龟裂起甲、空鼓、酥碱、发霉等病害的具体修复方法外,永乐宫通过人才培养、引进和采用先进技术、加强日常管理以及与同类型机构的交流学习等方式来促进自身发展。

关键词:永乐宫;寺观壁画;保护;修复

0 引言

壁画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绘画形式之一,亦是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瑰宝。它一方面以直观的图像形式向我们展示了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信仰;另一方面在文字史料不足的情况下,为科学研究提供生动的实物资料。

坐落于永乐宫中轴线上的龙虎殿、三清殿、纯阳殿、重阳殿四座殿宇都绘有大量壁画,反映了道教的宗教思想。其中龙虎殿和三清殿绘有大型人物画,如三清殿中著名的《朝元图》包含了男女老少、疏密有致的三百余人,画中人物的云鬓须发栩栩如生,宛如出自“唐代第一丹青”吴道子的手笔;纯阳殿和重阳殿则绘制了连环故事画,纯阳殿中的《纯阳帝君神游显化之图》将吕洞宾从降生到修炼至神灵的传说事迹展现得惟妙惟肖,饱富浓厚的生活气息,是唐宋道教绘画风格的延續。

永乐宫壁画绘制六百多年来,经历过多次灾害与修缮。20世纪50年代末因修建三门峡水库而迁建新址,在此过程中得到了专业的保护与修复。随着时间流逝,因气候环境的变化以及对公众开放,壁画出现不同程度的病害。因此,如何保护和修复壁画成为亟须解决的问题。

1 永乐宫的迁建与对壁画的保护

永乐宫,本名大纯阳万寿宫,是为纪念吕洞宾而修建的道教宫殿式建筑,因原址在山西省芮城县永乐镇而得名。自元定宗二年(1247)开始动工修建,其间延续一百余年,直到明洪武元年(1368)才全部完工,建造期几乎与元朝共始终①。后续朝代对永乐宫也进行过一定的修葺,据碑刻和殿中壁画题记所示,明代洪武、嘉靖、崇祯年间,清代康熙、乾隆、嘉庆和光绪年间都有不同程度的修建活动。其中在嘉靖、康熙、光绪年间进行过大型的整修保护工程②。由于永乐宫原址处于修建三门峡水库的淹没区,经国务院审批,将包括壁画在内的整个建筑迁往县城中古魏城遗址的龙泉寺附近。

古代建筑及壁画的迁建是项艰巨的工程,不仅需要考虑迁移时如何以最小的代价迁至新址,还要考虑迁移后能否在损害程度最小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复原壁画内容,以及复原后的壁画在新址如何减少损害、长期保存等问题。这需要在壁画揭取、修复加固和安装等各个阶段都做好充分的考虑与准备。

永乐宫迁建工作组于1957年邀请国外著名的壁画揭取专家到现场考察。由于各种条件不完善,一时拿不出成熟的迁移方案,取消了邀请外国专家揭取壁画的计划。于是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联合当时的文化部、文物局、古代建筑修整所组织本地工人于1958年进行实地考察试验。永乐宫各殿的墙壁都是土坯墙,表面涂抹的是麦秸泥和棉花沙泥,质地非常脆弱。大面积绘制于其上的壁画,如果整壁揭取,定然破碎;若分块揭取,则风险极大,画像人物的冠、眼、手等精细部分恐难保全,致使壁画残损。在一番研讨之后,我国专家和施工工人还是决定采用壁画分块揭取的方式,配合铁铲翘起、两人拉大锯剔取、拆墙剔取、偏心轮机锯等方法,即在不损害壁画精细处的基础上,将画块分成大小不一的小块,然后分而揭取。具体步骤为:第一步进行画面封护;第二步分块揭取,用锯片极小心地将附有壁画的墙壁逐块锯下;第三步包装揭取的画面;第四步进行搬运;第五步是整个迁建工作压轴项—将揭取的壁画进行加固复原。对壁画进行加固需要做到:第一,要做到封护画面、加固原有砂泥壁、粘贴布揪和布、压抹酒精漆片砂泥四个步骤;第二,进行木骨架和木框的制作与防腐;第三进行壁画的安装与修复,按顺序完成黏结木框、挂画、修筑夹层空心墙和画面修复四项工作①。永乐宫壁画的迁建是一项重大工程,无论是最开始的揭取还是最后的画面复原,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环节都紧密相连。永乐宫壁画的迁移工作长达九年,其精益求精的艰辛过程,无疑是文物保护史上的创举。

2 永乐宫壁画的病害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斗转星移,永乐宫的迁建已逾六十载,虽然搬迁后已将壁画重新整修,但自然、人为等因素依然会让壁画遭受病害。随着时间累积,各殿壁画表面吸附了较多灰尘,较其他三大殿而言,三清殿整壁粉尘较严重,且接缝处出现了起甲、空鼓、酥碱等现象;龙虎殿的壁画残缺较多,还受到涂改,接缝处起甲严重;纯阳殿和重阳殿保存相对完好,但在修复和接缝部位仍不可避免地出现起甲、空鼓和开裂。总的来说,各殿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起甲、龟裂、颜料脱落、酥碱、划痕、粉化、表面积尘等病害②。

造成壁画病害的环境因素主要有:温湿度、光辐射、有害气体、灰尘、微生物等。以下主要介绍温湿度、光辐射、有害气体等主要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

2.1 主要因素

①温湿度。控制室内温湿度是壁画长久保存的重要条件之一。环境温度的高低会导致壁画材料热胀冷缩,影响保存效果。温度越高,有机材质对文物的损害越大,加速壁画材料老化。每到冬季,若室内温度低于0摄氏度,壁画材料内部的水分会凝结成冰。冰的体积大于水,会将材料的缝隙撑大,严重破坏壁画的内部结构。

湿度变化会引发壁画的化学、物理变化,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有利条件。相对湿度较高时,壁画表面极易吸附粉尘。壁画地仗层材料中含有少量可溶性盐。温、湿度的交替变化会让壁画缝隙中的水分溶解盐类物质,待水分蒸发,可溶性盐再次凝固成晶体,增大了体积,侵蚀壁画内部材料;若再次受潮,可溶性盐再溶解、再结晶,循环往复这一过程,会使地仗层变得疏松,颜料层褪色、粉化、疱疹甚至脱落③。

②光辐射。光辐射分为自然光源和人工光源,自然光源主要来自太阳光。光是导致壁画颜料褪色的主要因素之一,尤其是紫外线光,对文物的危害最大。倘若长期受到阳光直射,壁画中的胶结材料会发生老化,造成壁画颜料变色、粉化、脱落。人工光源如相机或手机的闪光灯,也极易损害壁画,为壁画上微生物的生长、新陈代谢、繁殖滋生提供了能量及其他有利条件。

③有害气体。壁画暴露在空气中,难免受到空气中有害气体的影响。空气中包含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硫化氢等气体,会与壁画材料发生化学反应,直接破坏壁画。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可与碱或碱性氧化物反应形成碳酸盐,腐蚀壁画;二氧化硫较二氧化碳更具腐蚀作用,易与壁画制作材料中的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壁画上的灰色小圆点多为硫酸钙;硫化氢常与金属盐类反应生成重金属硫化物,会让壁画颜色在极短的时间内发生变化:将较亮的白色、黄色、青绿变成黑色,即生成了黑色的硫化铅或硫化铜。

2.2 预防措施

对于温湿度的影响,需考察永乐宫的内外环境,在室外和靠近壁画的室内设置不同的温度监测点。选择精确度较高的日记型温度计,如云冈石窟采用了DWJ1温度计,精度为±1摄氏度④。将测量数据记录下来,并计算日、月、季度以及年度的平均温度、温差,分析各测点温度的周期性变化,从而客观评价永乐宫温湿度对壁画的影响。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使用玻璃罩或透明薄膜保护部分壁画,既不影响人们观赏,又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减少温湿度波动对壁画的影响。

壁画是对光敏感的文物,为了避免壁画受光辐射损坏,需控制文物曝光量,将照度值控制在国际博协规定的50~100勒克斯⑤,通常50勒克斯即可。三清殿重点壁画《朝元图》的保护工作就非常到位,为了使壁画免受光线侵蚀,所有窗户都以深色遮光布帘遮挡,各殿壁画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亦可采用此法。此外,若永乐宫内环境不满足展示要求,则采用自然光和人工光源相结合的方式。

针对有害气体的预防,要做到室内勤通风,降低二氧化碳浓度。必要时采取让游客佩戴口罩入馆参观的措施,以减少游客呼吸作用释放出的高浓度水蒸气。与此同时,在永乐宫室内放置一些干燥剂,及时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及有害气体。

3 永乐宫壁画的修复方法及保护建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