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丨当前农村中小学劳动教育的现状及其思考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文丨当前农村中小学劳动教育的现状及

其思考

劳动教育是中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美好情感和实践能力,促进其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然而,当前农村中小学劳动教育存在着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等问题,学校劳动教育缺失严重,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被忽视,劳动教育正被淡化、弱化。因此,本文将从农村中小学劳动教育的现状出发,重新思考学校劳动教育,并为中小学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一、中小学劳动教育的特点

劳动教育是一门综合性强、操作性强的课程,注重学生的直接体验。著名教育家XXX曾说:“劳动及生活,生活及教育,在生活中研究,在劳动中成长。”学生在动手、动脑、创

造过程中研究劳动技能,获得直接劳动经验,培养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美好情感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对培养当代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和创新性劳动者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充分认识劳动的特点对实施劳动教育有着积极的推进作用。

劳动教育作为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工具性学科,与其他课程具有等价性与互补性。它涉及到设计、材料、工艺、能源、环境等技术领域,需要学生运用数学、物理、生物、化学、美学等多门学科知识,通过技术劳动,实现知识内化,提升综合运用的能力。在劳动教育中还应当涉及到学生日常生活和研究的各个方面,将学生的脑力劳动、生活劳动、生产劳动综合起来,突出劳动教育的综合性。

在教学地位上,劳动教育作为一门重视学生直接劳动经验获取、劳动价值创造、生活体验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与其他课程具有等价性与互补性。它是一门具有独特育人功能和教育价值的独立学科,并不是其他学科的附庸,是每位学生必修课。

劳动教育的主体性体现在其注重学生的直接经验获取和与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联系。它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

3.开放性。劳动教育应该超越课堂范畴,走向家庭和社会,与研究性研究、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以改变过去单一的课堂教学方式。通过相关主题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

相关知识和技能,认识劳动与技术的价值,培养对劳动与技术的态度。

4.实践性。实践是劳动教育的最基本理念,也是与其他学

科最大的不同之处。任何知识技能、操作技巧、创造意识的形成都需要学生亲身劳动体验。学生需要在劳动技术实践中获得直接的劳动经验,提高劳动技能的运用能力。

5.创造性。劳动技术课程是一门提供学生较多自主探究、

创新运用、发明创造空间的课程,有利于唤醒、激发、提升学生的创新潜能,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因此,它是一门极具创造性的课程。

二、中小学劳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认识不到位。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

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对培养当代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和创新性劳动者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农村大部分学校对此认识不足,只是根据课程设置要求在课表上安排了劳动教育课

程,但没有深究其教育本质和意义,更没有设计有效的教学和组织学生研究,这是农村中小学劳动教育丧失的重要原因之一。

2.学科重视程度不够。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压力影响,许多学校、领导和教师只注重语、数、外等文化课的教学,对所谓的“副科”只是在课表上有所体现,实则要么被语数外学科占用,要么被安排为“闲课”,也没有人觉得不合理,甚至觉得是理所应当的事,导致劳动教育课在农村中小学中的地位一落千丈,名存实亡。

3.阵地建设设施不齐。劳动技术教育的主要场所是课堂,

中小学应该建有专门的劳动技术教育教室,按要求合理配置资源,用于劳动技术学科的辅助教学,让学生借助工具、器材等,保证课堂劳动成果的生成。但现实并非如此,随着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全面推进,农村各级各类学校各种功能室相继设立,配套设施日益完善,但唯独没有劳动技术教育教室和配套设备设施,甚至从来不知道存在劳动技术教育教室这么回事,因此,发在学生和老师手中的课表,无异于一页废纸。

缺乏理论支持是当前劳动与技术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尽管随着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步伐,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程应该独

立出来并有相应的课程标准,但是,目前农村各类学校劳动技术教育教育中存在标准、教材、载体缺失、师资水平不高、考评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教育部门仍未提供具体和核心的理论支持。因此,即使有人重视劳动技术教育的教学,教师们仍然面临困惑和尴尬。

为了让劳动与技术教育实现其独特的育人功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完成教育目标,我们需要重新审视教育体制是否完善、理论依据是否明确,硬软件是否齐备、教育环境是否良好、课程设置是否合理、评价机制是否完善等问题。为此,我从以下方面做了思考:

首先,需要创设载体,加强理论指导。当前部编教材中没有下发劳动与技术教育这门学科,也没有具体的课程标准指导实施教学。因此,相关部门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操作能力重新修订或编撰专门的劳动教育教材,制定课程标准并组织一线教育工作者进行集中培训,强化理论指导。同时,在各及各类学校中设立劳技教育教室,完善设备设施,创设有利于劳动教育的载体。教育行政部门应根据需要编写劳动实践指导手册,明确教学目标、活动设计、工具使用、考核评

价、安全保护等劳动教育要求。加强课程开设及教学效果的监督指导,完善激励评价机制,保证劳动教育课程顺利实施。

2.改变观念,完善教育评价机制。为了解决农村中小学劳

动教育落实不到位的问题,我们需要彻底改变观念,将其重新纳入考试评价的范围,并提高其在教学中的地位。我们应该摒弃主副课之分,将音体美劳等科目和语数外等科目一齐纳入考评,作为教师评优选先和学生毕业升学的重要依据,充分关注学生每门科目的研究和成绩,以保证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3.挖掘教育资源,合理设置劳动课程。为了培养新时代高

素质人才和创新型劳动者,我们需要充分挖掘教育资源,以课堂为主阵地,将劳动教育延伸辐射到家庭和社会,与德智体美相结合,知行合一,促进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虽然当前中小学生学业任务较繁重,但农村中小学多为寄宿制学校,因此我们可以在课外、校外增加不少于半小时的劳动实践活动,同时每周设置不少于1课时的劳动教育课程。此外,我们还可以将劳动教育内容与其它学科的专业特点有机融合,扩大劳动教育的范围,体现其学科综合的特点。同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