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均住房面积31平米 你又拖后腿了吧

合集下载

北京各公寓现状分析报告

北京各公寓现状分析报告

北京各公寓现状分析报告# 北京各公寓现状分析报告## 概述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和经济中心,具有丰富的就业机会和良好的生活环境。

越来越多的人涌入北京,因此房地产市场也随之蓬勃发展。

公寓作为一种新兴住宅形式,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青睐。

本报告旨在对北京各个地区的公寓现状进行分析,为买家和投资者提供参考意见。

## 1. 公寓概况公寓是指按一定比例分割成具有自主厨卫的小套型住房,一般由开发商集中建设并统一销售。

公寓的特点是小巧精致,适合单身人士或小家庭居住。

公寓区通常配有公共设施,如健身房、游泳池和儿童游乐场等,提供了便利的生活和社交环境。

## 2. 各地区公寓价位比较根据市场研究数据,以下是北京各地区公寓的平均价格比较:区域平均价格(万元/平方米)-东城区12.5西城区13.2朝阳区10.8海淀区10.2丰台区8.6石景山区7.9昌平区7.2大兴区 6.4通州区 6.3房山区 5.8顺义区 5.6门头沟区 5.4平谷区 5.2怀柔区 4.9密云区 4.6延庆区 4.4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东城区和西城区的公寓价格相对较高,这是因为这两个区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同时也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而丰台区和石景山区的公寓价格相对较低,是因为这两个区域在北京的发展中相对滞后,交通不够便利。

## 3. 公寓市场供需情况随着北京人口的增长和对高品质住宅需求的提高,公寓市场的供应也在不断增加。

开发商在市区和远郊纷纷建设公寓项目,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同时,租房市场也对公寓需求不断增加,很多年轻人选择租赁公寓以获得更加便利和舒适的生活。

然而,与供应相比,公寓的需求量仍然较多。

高房价造成了购房能力的限制,很多人只能选择租赁公寓。

因此,在供需不平衡的情况下,公寓的价格可能会继续上涨。

## 4. 公寓品质和配套设施北京的公寓市场中,品质和配套设施各不相同。

一些高端公寓项目在建设过程中注重品质和细节,提供豪华装修和全套高档家电。

这类公寓还通常配备有健身房、游泳池和24小时安保服务,提供高品质的生活。

国家规定人均住房面积是多少

国家规定人均住房面积是多少

国家规定人均住房面积是多少
根据国家规定,人均住房面积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判断其居民居住条件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社会发展水平和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

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由于经济、人口密度、城市化程度以及文化背景等因素的不同,人均住房面积的规定也会有所差异。

以中国为例,我国人均住房面积的规定是根据城乡居民的不同情况进行分类和规定的。

国家住建部按照经济社会发展和住房条件变化的情况,制定了不同地区的住房面积标准,以保障居民的基本住房需求。

在城市,人均住房面积的规定一般较高,以确保城市居民居住条件的相对宽裕。

例如在一线大城市,人均住房面积规定可能在30平方米以上;二线城市可能在20平方米左右;三线城市在15平方米左右。

同时,对一线城市的人口密度较大、土地
资源有限等地区,也可提出适当降低人均住房面积标准的要求,以满足城市居民的住房需求。

在农村地区,由于农村土地资源相对较大,人均住房面积一般较城市高。

根据乡村建设规划和农民的住房需求,我国规定农村居民的人均住房面积一般在40平方米以上。

这些规定的制定是基于对人民群众基本生活需求的考虑。

同时也需要兼顾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公平的原则,并与国家城市规划、土地利用政策相结合来制定。

总之,人均住房面积的规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对于居民居住条件的保障和提升的一项重要举措,它既需要满足人们对于居住空间的基本需求,又需要兼顾国家的土地资源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考虑。

这项规定的执行和加强,将有助于改善人民群众的居住条件,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

北京普通住房认定标准2019

北京普通住房认定标准2019

北京普通住房认定标准2019一、背景介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住房问题成为城市居民关注的焦点。

在北京这样的特大城市,住房问题更是倍受关注。

为了解决住房问题,北京市政府不断完善住房政策,制定了一系列的住房认定标准,其中包括普通住房认定标准。

本文将就北京市2019年的普通住房认定标准进行介绍和分析。

二、普通住房认定标准北京市2019年的普通住房认定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条内容:1. 面积要求普通住房认定标准中,对房屋的面积有明确的规定。

一般来说,小户型住房的面积要求在40-70平方米之间,中户型住房的面积要求在70-90平方米之间,大户型住房的面积要求在90平方米以上。

还需要考虑房屋的采光、通风等情况。

2. 购房时间要求购房时间也是普通住房认定的重要因素之一。

北京市政府规定,购房时间在一定年限内的房屋可以被认定为普通住房。

具体的购房时间要求因年份而异,需根据当地政策来进行具体了解。

3. 产权要求除了购房时间之外,产权情况也是普通住房认定的重点考虑因素。

房屋的产权证明需要符合政府规定,具有完整的产权证明文件方可被认定为普通住房。

4. 地理位置要求地理位置也是普通住房认定的重要因素之一。

具体的地理位置要求主要包括城市规划、交通便利度等方面的考量。

三、普通住房认定的意义普通住房认定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满足居民的基本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稳定社会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制定普通住房认定标准,可以有效规范住房市场,避免住房过度炒作,保障普通居民的购房需求。

普通住房认定标准的制定能够加强政府对住房市场的监管,保障市场秩序的正常运行,促进住房市场的健康发展。

普通住房认定标准的实施,可以促进房地产市场的稳定,进一步稳定社会秩序,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四、总结通过对北京市2019年的普通住房认定标准进行介绍和分析,我们不难得出结论:普通住房认定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是对当前住房市场状况的合理反映,也是对居民基本住房需求的重要保障。

中国人均住房面积的合适标准

中国人均住房面积的合适标准
国际经验:人均住房面积标准应随着经 济发展和人口变化进行调整
国际标准对中国人均住房面积合适标准的借鉴意义
国际标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均住房面积标准不同,如美国、日本、欧洲等
借鉴意义:了解国际标准,可以为中国制定合适的人均住房面积标准提供参考
比较分析:通过对比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均住房面积标准,可以了解中国在人均住房面积方 面的优势和不足

福州:人均住房面积39平方米
当前人均住房面积存在的问题
住房质量参差不齐:部分住房 存在质量问题,影响居住体验
房价过高:房价过高导致部 分居民难以购买住房
地区差异大:不同地区人均 住房面积存在较大差异
住房分配不均:部分居民拥有 多套住房,而部分居民无房可

Part Two 确定人均住房面积合适
标准的因素

长沙:人均住房面积28平方米

郑州:人均住房面积29平方米

青岛:人均住房面积31平方米

沈阳:人均住房面积32平方米

长春:人均住房面积33平方米

哈尔滨:人均住房面积34平方米

石家庄:人均住房面积35平方米

济南:人均住房面积36平方米

合肥:人均住房面积37平方米

南昌:人均住房面积38平方米
社会因素:考虑社会公共资源的分配和利用,如教育、医疗、交通等,确保居民能够 享受到基本的公共服务。
Part Five 保障人均住房面积合适
标准的措施
加强城市规划和土地资源管理
制定合理的城市规划,确保土地资 源的合理利用
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土 地资源的浪费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做大蛋糕重要还是分好蛋糕重要

做大蛋糕重要还是分好蛋糕重要

做大蛋糕重要还是分好蛋糕重要?()桑尼研究公司特约研究员松林2011年8月改革开放的很长时间中﹐“做大蛋糕”一直是各级政府的口号。

一个小蛋糕﹐怎么切每个人也分不了多少﹔只有做大蛋糕﹐每个人才能分到更多的蛋糕。

这确实是个说得通的逻辑。

那么﹐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按汇率计算的GDP已经世界第二。

蛋糕做得怎么样了呢﹖够不够大呢﹖一般认为﹐中国虽然经济总量很大﹐但人口基数大﹐人均创造财富依然很低。

现在重点依然不是如何分好蛋糕﹐而是做大蛋糕。

这种判断与实际情况恐怕有点差距。

中国目前人均创造的财富与发达国家相比是什么情况呢﹖世界银行的报告中是可以反映出来的。

表1﹕2008年按美元汇率计算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较大蛋糕。

但是汇率只是国际贸易中反映的商品和服务的价值﹐与一个国家国交易的价值并不相当﹐世界银行认为反映财富价值的是“购买力平价法计算的国民收入”(见表2)。

表2﹕ 2008年按购买力平价法计算的人均国民收入比较产值作为衡量经济发展状况的标准。

但是剃头这件事儿创造不创造财富呢﹖或者售货员卖了个茶杯是否创造了财富﹖美国大兵把价值几十万美元的导弹扔到塔利班头上创造不创造财富呢﹖用GDP这个概念就算创造了。

这样比较好把不相干的东西混起来计算﹐就像三个苹果加四个茶杯等于七个“东西”一样。

但是﹐财富毕竟是物质的东西﹐实实在在﹐能够被人享用。

我们当年说的“物质文明”发达不发达是指一二产业创造的物质财富够不够多﹐而不是别的意思。

人的衣食住行是否有足够的物质支持是衡量一个国家富裕水平的实实在在的标志。

按汇率计算﹐2008年中国创造了4.3262万亿美元GDP﹐其中60%是农业﹑矿业﹑制造业和建筑业创造的﹐总计2.5957万亿美元﹐人均1966美元。

美国人创造了14.2043万亿美元GDP﹐其中创造物质财富的部分占25.4%﹐也就是3.6079万亿美元﹐人均1.1868万美元。

也就是说﹐美国人人均创造的物质财富按汇率算只是中国的6.04倍。

北京市“九五”住宅建设标准

北京市“九五”住宅建设标准

3.0.6分户墙及楼板应满足隔声标准要求,临街住宅的门窗应有隔声措施。

3.0.7新建住宅宜采用普通建筑材料修建,户内宜做初装修,以避免重复装修时造成对结构的破坏和材料的浪费。

3.0.8厨房最窄宽度:单面布置时,不宜小于1.5米,L形布置时,不宜小于1.8米,双面布置时,不宜小于2.1米,通往卧室和起居室的过道宽度,应方便搬运家具。

户门洞口宽度不小于1米,卧室门洞口宽度不小于0.9米,厨房门洞口宽度不小于0.8米,卫生间门宜采用双折推拉门。

第四章设备和设施标准4.0.1住宅设备和设施的设置在满足居民生活基本要求的同时,应具有一定的超前性。

4.0.2每户住宅可设生活阳台和服务阳台各一个(屋顶平台视同阳台),多层住宅的首层不临街、用地又许可时,宜设进深不大于4米的小院。

4.0.3厨房设计应根据炊事操作流程,配置成套厨具:洗菜池、案板台(柜)、吊柜(碗柜)和灶台,或预留相应空间。

厨房应有安装排油烟机的条件和有安装燃气热水器的合适位置。

4.0.4卫生间应设坐便器、洗脸器、洗浴器。

暗卫生间必须设置排风道,并留有安装小排风机的位置和相应电源插座。

4.0.5每户应设水表,坐便器、洗脸器、洗浴器、洗涤池等用水器具必须有独立的给水龙头,有条件的宜考虑热水管道的敷设。

4.0.6每户应设置洗衣机的位置,并有电源插座和上下水配套设施。

可在合适位置设拖布池。

4.0.7每户用电负荷在2~3KW.安装电表容量为5安培(均采用4倍节能型表)。

电源插座应有接地装置。

住宅公用部位宜采用节能自熄开关式照明灯具。

4.0.8每户应设共用电视天线系统,二类以上户型应设置二个电视天线插座。

4.0.9住宅电话通讯管线必须到户,每户应设电话插座(出线口)。

三类户型每户插座不宜少于两个。

4.0.10有管道煤气(天燃气)供应系统的住宅,每户应设煤气表。

4.0.11为便于查表,每户住宅的三表(水表、电表、煤气表)宜设在公共部位(或采用户外计量系统)。

4.0.12多层住宅不设垃圾管道,但底层应有收集垃圾的位置。

上海人均住房面积标准

上海人均住房面积标准

上海人均住房面积标准上海作为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之一,人口数量庞大,居住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人均住房面积是评价一个城市居住条件的重要指标之一,而上海的人均住房面积标准又是如何呢?根据相关数据显示,上海的人均住房面积标准在不断提高。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条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据统计,2019年上海市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39.7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4平方米,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加。

这说明上海市政府一直在致力于提高人们的居住条件,确保每个市民都能享受到相对舒适的居住环境。

上海的人均住房面积标准提高,得益于城市建设的不断完善。

随着城市规划的不断调整和更新,上海的住房建设也在不断发展。

大量的新建住房项目不断涌现,而且还有不少老旧小区在进行改造提升。

这些都为提高人均住房面积标准提供了有力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市政府还出台了一系列的住房政策,以保障市民的居住需求。

例如,推出了人才安居计划,为高层次人才提供更多的住房选择;实施了棚户区改造计划,改善了许多居民的居住条件;推行了共有产权房政策,为中低收入家庭提供了更多的购房选择。

这些政策的出台,也是为了让更多的市民能够享受到更大面积的住房,提高人均住房面积标准。

当然,上海的人均住房面积标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住房供给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导致房价居高不下,一些人仍然难以获得满意的住房。

此外,一些老旧小区改造和城中村改造的任务仍然繁重,需要更多的时间和资金投入。

这些问题都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才能够逐步解决。

总的来说,上海的人均住房面积标准在不断提高,得益于城市建设的不断完善和政府的一系列住房政策的出台。

但是,仍然需要继续努力,解决住房供给不足的问题,确保每个市民都能够享受到相对舒适的居住环境。

希望未来上海的人均住房面积标准能够继续提高,让更多的人能够拥有更大面积的住房,过上更好的生活。

中国历年人均居住面积统计(1990--1998)(不辖县)

中国历年人均居住面积统计(1990--1998)(不辖县)

5.56 5.7 5.73 5.79 5.59 5.58 6.04
5.71 5.9 5.98 5.94 5.75 5.74 6.56
5.96 6.21 6.21 6.32 5.96 6.04 6.41
6.17 6.6 6.65 6.95 6.09 6.43 6.43 6.17 6.05 5.92 5.4 6.4 8.3 6.33 6.5 7.19 6.83 6.8 7.28 7.61 7.43 6.74 7.15 8.18 6.05 7.27 7.35 6.95 7.65 7.56 6.84 6.16 8.01 9.15 8.19 8.66 10.22 8.79 7.82 7.05 12.09 10.2 14.45
6.59 7.36 7.08 6.1 6.67 7.62 7 6.71 6.51 6.39 5.53 6.76 8.9 7.4 6.89 7.15 7.24 7.07 7.96 8.1 8.3 7.4 7.57 8.53 6.75 7.76 8.05 7.61 8.11 8.1 7.91 6.25 8.51 8.79 10.19 9.64 11.23 8.06 8.4 7.85 10.79
6.04 5.86 5.55 5.26 5.9 8.18 5.98 6.25 6.85 6.6 6.8 6.85 7.47 7.5 6.42 7.02 7.8 5.87 6.98 7.14 6.75 7.53 7.32 6.57 11 7.88 10.11 8.1 8.8 10.15 8.57 7.39 6.66 11.23 9.96 15.06
台州 12.安徽 合肥 芜湖 蚌埠 淮南 马鞍山 淮北 铜陵 安庆 黄山 阜阳 滁州 13.福建 福州 厦门 莆田 三明 泉州 漳州 南平 龙岩 14.江西 南昌 景德镇 萍乡 九江 新余 鹰潭 15.山东 济南 青岛 淄博 枣庄 东营 烟台 潍坊 济宁 泰安 德州 威海 临沂 莱芜 日照 16.河南 郑州 开封

北京市普通住宅市场分析

北京市普通住宅市场分析

北京市普通住宅市场分析建筑经济张丽君1997.08本文介绍了北京市一般住宅市场的现状,分析了高涨市场中的不和谐现象;讨论了有关个人购房需求与支付能力的问题,同时对北京市一般住宅市场的前景作了相应的推测.住宅市场,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逐步被世人看好。

让我们来看一下,北京一般住宅市场状况。

一、北京市一般住宅市场的现状“八五”期间,我市房地产业处于快速进展和从打算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之中,通过这段时期的进展和调整,住宅已成为房地产投资主体,房地产综合开发快速进展。

1991-1995年,全市房地产综合开发累计完成投资354.1亿元,累计竣工商品房屋1980万平方米,其中住宅1628万平方米,占80%。

到1996年底统计,北京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已达13.73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8.31平方米,平均每户为2.54间。

与1990年相比,增加了使用面积2.56平方米。

依照北京地区住宅进展规划,1995期间到2010年,年均住宅竣工量平均在800万平方米。

尽管北京市一般住宅的建设已形成相当大的规模,但市场需求仍保持旺盛的势头。

据有关资料统计,北京市今后几年每年一般住宅需求量大约在1000万平方米左右。

北京市内对一般住宅的需求,有着明显的区位偏好,据有关调查显示,购买者的择房意愿,专门是集团购买的一样都选择在城区内或三环邻近,方向上在西部占32%,北部占28%,东、南两个方向均大大低于此值。

这也反映了北京市一般住宅市场的一大特点、即集团购买专门是中央在京单位购房目前仍是北京市场的主力。

北京解放以来,70%以上的国家机关和中央单位的办公地点都集中在西部地区,北京90%的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集中在北部和西部地区,因此国家单位为职工解决住房一样都首选西部地区的住宅。

这各集团购买占据市场购买主力的情形,还反映在另一个方面,即住宅价格高居不下,通过去年短暂小幅下跌后,今年又迅速复原了上涨趋势。

由于中央机关及各大部的住房资金来源于财政拨款,需求弹性小,住宅需求数量较大。

北京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北京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北京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来源: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日期:2015-02-122014年,全市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积极落实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各项政策措施,着力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加快培育“高精尖”经济结构,全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

一、人口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151.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6.8万人。

其中,常住外来人口818.7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38.1%。

常住人口中,城镇人口1859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86.4%。

常住人口出生率9.75‰,死亡率4.92‰,自然增长率4.83‰。

常住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311人,比上年末增加22人。

年末全市户籍人口1333.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7.1万人。

表12014年末常住人口及构成二、综合经济经济增长: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330.8亿元,比上年增长7.3%。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9亿元,下降0.1%;第二产业增加值4545.5亿元,增长6.9%;第三产业增加值16626.3亿元,增长7.5%。

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99995元(按年平均汇率折合16278美元)。

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0.8:21.7:77.5调整为0.7:21.4:77.9。

图1 2010-2014年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速度表2 2014年地区生产总值全年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2794.3亿元,比上年增长8.4%;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3.1%,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

信息产业实现增加值3134.4亿元,增长9.8%;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4.7%,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

生产性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1072.5亿元,增长9.3%;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1.9%,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

财政:全市完成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027.2亿元,比上年增长10.0%。

其中,增值税646.7亿元,增长12.5%;营业税1068.6亿元,增长3.3%;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915.8亿元和383.5亿元,分别增长14.2%和14.9%。

建设部2008-2009年城镇住房人均面积

建设部2008-2009年城镇住房人均面积

建设部:我国城镇人均住宅建筑面积28平方米 2008年03月17日10:29 新华网评论6条3月17日上午10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齐骥、城乡规划司司长唐凯、住宅与房地产业司司长沈建忠、住房保障与公积金监督管理司司长侯淅珉在大会新闻中心(梅地亚中心多功能厅)就“住房保障”情况接受中外记者的集体采访。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齐骥]:住房问题是重要的民生问题,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解决群众的住房困难。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住有所居的目标。

2007年8月,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就是我们说的2007年24号文件,提出了住房保障制度目标和框架。

温家宝总理在这次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要求抓紧建立住房保障体系,提出了三条原则和四项措施。

这次政府机构改革组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进一步表明党和政府对解决住房问题的重视和决心。

按照国务院新闻办的安排,我和我的同事们就中国住房保障制度建设情况与大家进行交流,通报最新工作进展,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首先,对大家的到来表示欢迎,感谢你们关心中国住房政策和住房的发展。

上个世纪8 0年代初期,中国启动了住房制度改革,当时城镇住房严重短缺,人均建筑面积不足8平米。

经过20多年的努力,住房严重短缺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城镇居民住房条件明显改善,房地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特别是近5年来,中国政府坚定不移地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解决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坚定不移地把房地产业作为支柱产业,促进其健康发展,坚定不移地落实政府保障责任,加快解决城镇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住房改革和建设取得了新的进展。

一是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基本确立。

商品住房已经成为城镇住房供应的主体。

目前,商品住房投资占城镇住宅投资的比重达到85%,年竣工量在6亿平方米左右。

二是城乡居民住房条件持续改善。

全国有4000多万户城镇家庭通过购买新房或者二手房改善了住房条件。

为什么在北京不买房也挺好?真相瞬间惊呆了!

为什么在北京不买房也挺好?真相瞬间惊呆了!

为什么在北京不买房也挺好?真相瞬间惊呆了!房租.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换房租房看房买房的高发季一个永久的命题就出现了“到底买房划算还是租房划算?”今天小北给您好好分析一下先看数据北京一年房租支出人均3.5万元北京年租金最高,每平米1003元全国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40.8m²城镇居民人均为36.6m²北京以人均居住面积35 m²计算人均一年的租房成本为3.5万元左右(数据来源:云房数据/ID:yunfangzixun)注意关键词,每平米1003元(平均100m²就是1万元)北京一年房租支出人均3.5万元如果按照房格尔系数的合理比年收入要达到11.7万元以上的年房租支出3.5万元生活才不会觉得难过注意:“房格尔系数”通俗来讲就是指:如果房租对收入的占比太大,生活的幸福感就很小,有人将这个比例称为“房格尔系数”。

(比如月薪挣6000,房租1800,系数就是30%)普遍认为,租金少于租户收入的30%,即只要房租在收入中占比不到三分之一,人们才有余钱安排好生活的其他方面,或者说得通俗点,“才有幸福感”。

下面还会用到这个系数哦我们今天主要谈一谈假设你未来可以买得起房“租房和买房哪个更划算”首先我们先用三张图看一下北京各区1月份的新房均价情况(以上房价数据来源:安居客;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购房参考;首付均按60%计,按二套房首付计算;)那现在北京的房租到底是个什么水平呢?北京各区房租了解一下(北京各区房租数据来源:城市房产网/仅供参考;)我们简单看一下,以朝阳区为例朝阳区一套100平米房屋平均约1000万一套首付60%也需要约:600万而朝阳区一套100平米的房屋月租约为:10935元/月一年约为13.1万而房格尔系数25%-30%相对比较合理那么在朝阳区租房年收入至少要52万以上那我们就假设年薪52万的情况下在朝阳区租一套100平米房屋是合理的不影响生活质量的同样,如果买房的话每年需还房贷(一年月供)在25%-30%合理则每年房贷总和也是13.1万20年贷款期限为例,贷款总金额约262万按朝阳区1000万一套100平米房屋计您需要首付738万!每年还房贷13.1万,还款20年!什么意思呢?就是说50万年薪的你按房租和房贷都为25%为合理区间的话“您每年租房的支出达到13.1万即可”而如果买房的话:您每年的房贷支出为13.1万的情况下还要凑齐738万的首付而想凑齐738万首付按年薪50万不吃不喝不消费的非现实状态下也需要攒够约15年!年薪50万,想要合理支配收入“每年租房即可”若要买房的贷款达到每年的支出合理区间则需要用15年的时间攒够首付这样一算是不是豁然开朗?想要保障生活质量和收入的合理和平衡租房子貌似要比买房子更加合适并且上边例子举得是年薪50万的人北京2018年北京市薪资水平报告指出(本报告基于 322401 份样本数据分析得出)北京平均工资为:6906元年薪约为:8.3万想要买一套朝阳区100平米房屋需要在不吃不喝的情况下工作“120年”攒够60%首付需要约“73年”小北掐指一算,您基本活不到那么大!我们继续用数据说话下面是海淀田村某项目的二手房屋报价90平米,1130万下面是同一个楼盘的房屋月租报价93平米,9000元/月那么,1130万的房屋按70年产权时间计算想要回本(不考虑装修,房贷利息等成本)需要每月达到:1.35万每月月租达到1.35万才能回本还不考虑装修、利息税费等成本而月租只需要:9000元/月哪个划算?我们继续看下面是大兴黄村某小区二手房报价90平米,445万下面是同一个小区项目的房租报价90平米,4600元/月那么,445万的房屋按70年产权时间计算想要回本(不考虑装修,房贷利息等成本)需要每月达到:5300元每月月租达到5300万才能回本还不考虑装修、利息税费等成本而月租只需要:4600元/月(数据来源:安居客)。

南京人均住房面积标准

南京人均住房面积标准

南京人均住房面积标准南京是中国的四大古都之一,也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人口众多,是中国东部地区的重要城市之一。

随着南京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口不断增加,住房问题日益凸显。

南京市政府一直在积极推动住房保障工作,其中人均住房面积标准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根据南京市政府发布的数据显示,南京市人均住房面积标准已经逐步提高。

2019年,南京市人均住房面积标准为32平方米,2020年提高到34平方米。

这一数据显示,南京市政府对于人民群众的居住条件越来越重视,也在不断加大力度改善城市居住环境。

南京市人均住房面积标准的提高,不仅仅是数字的增长,更是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充裕的住房面积可以让居民有更好的居住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而且,提高人均住房面积标准也是城市发展的需要,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才来到南京工作和生活,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

然而,南京市人均住房面积标准的提高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土地资源日益紧张,住房用地的供应成为制约人均住房面积提高的主要因素。

其次,住房建设的成本不断上升,这也给提高人均住房面积带来一定的压力。

再者,南京城市居民的需求多样化,不同层次、不同收入的居民对于住房的需求也各不相同,如何在提高人均住房面积的同时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为了解决南京人均住房面积标准提高所面临的挑战,南京市政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加大土地供应,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增加住房用地的供给,确保人均住房面积标准的提高有充足的土地支持。

其次,降低住房建设成本,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推动住房建设的智能化、绿色化,降低建设成本,提高住房利用率。

最后,加强政府引导,推动多主体参与住房建设,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收入居民的住房需求,形成多层次、多样化的住房供给体系。

综上所述,南京市人均住房面积标准的提高是城市发展的需要,也是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体现。

南京市政府应该继续加大力度,解决人均住房面积提高所面临的挑战,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好的居住环境,推动南京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人均住房面积31平米你又拖后腿了

导读:本文介绍在房屋买房,面积分类的一些知识事项,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近日,北京市“十二五”统计公报公布,报告显示,北京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1.69平方米。

你家是不是又拖后腿了?
北京市“十二五”统计公报公布
常住人口增加18.9万
2月15日,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发布了《北京市2015年暨“十二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公报数据显示,2015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170.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8.9万人。

其中,常住外来人口822.6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37.9%。

常住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323人,比上年末增加12人。

2015年末全市户籍人口1345.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1.8万人。

这么多人,有多少钱可花?
数据显示,2015年,全年城镇新增就业42.6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39%,就业形势保持稳定。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平均上涨1.8%,为近5年以来较低水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低
位运行。

同时,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458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实现与经济发展同步。

其中,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实际增长7%和7.1%,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

这些人都住多大房子?
公报数据显示,到去年底,北京常住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323人,比上年末增加12人;北京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1.69平方米。

此外,北京人口分布趋于均衡,常住人口分布呈现向城市发展新区聚集的趋势。

2015年末,城六区常住人口为1282.8万人,占全市的59.1%,比2010年下降0.6个百分点。

生态涵养发展区常住人口为190.8万人,占比下降0.7个百分点。

城市发展新区为696.9万人,占比提高1.4个百分点。

看到这些信息,是不是又有很多人要大声疾呼自己拖北京人民的后腿了。

其实这些数据也是有背景支撑了。

首先,所谓城镇人口是指有北京户籍的北京居民,而不包括流动人口及无户籍常住人口;
其次,城镇人口是指北京包括郊区县在内的城镇户籍人口,而非仅指城八区。

平均每人31.69平方米还不能算小康
当然,报告与现实有反差,也是见惯不怪的现象。

但是即便是人均达到这样的数据,离小康还是有一些差距,因为
此前建设部政策研究提出的全面小康社会居住目标是城镇人均住房面积可是35平米呢。

本文结束,感谢您的阅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