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脑血管病支架置入治疗课件
合集下载
脑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及护理课件
![脑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及护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9f3fbe5d4d8d15abf234e53.png)
脑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及护理
27
脑血管支架植入术的术后护理
术后继续口服肠溶阿司匹林100 mg/d,氯吡格雷75 mg/d,连续3 个月,3个月后停用氯吡格雷,阿司匹林长期服用。
脑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及护理
28
脑血管支架植入术的术后护理
防止支架塌陷 置入手术目前被认为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极少
1375236435128261746qqcom出院指导及随访1因为支架臵入后支架内壁将被新生的血管内膜覆盖使支架与血管真正融为一体这一过程大约需要68周在此之前为防止支架内壁血栓形成需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如波立维和阿司匹林至少8周时间以后长期服用阿司匹2在服药期间如出现皮肤黏膜或尿便出血以及身体的其他部位出血应立即停药并与医生或医院联系
脑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及护理
3
脑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相对适应症
1、年龄30-79岁; 2、狭窄部位:颈动脉开口-大脑中动脉M1段、椎动脉开口-大脑后
动脉P1段、锁骨下动脉; 3、症状性狭窄、狭窄率50%以上,无症状狭窄大于70%。
陈伟建
脑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及护理
4
脑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相对禁忌症
1、血管炎急性期; 2、脑梗死12小时至21天; 3、血管周围组织病变如肿瘤压迫血管改变 4、出血倾向、严重心肝肾肺部等重要脏器病变。
脑血管支架植入术前护理
一、完善术前检查
★CT检查
★血、尿、便常规
★血生化、出凝血时间
★肝肾功能检测
★胸部X线、心电图等术前3天行资料的收集和记录 详细阅读病 历资料,了解心、肾及神经系统有无严重疾病,了解生命体征 的变化,尤其是血压变化,高血压患者应用药物控制使收缩压 降至140mmHg以下,并做好记录。做心电图,检查血尿常规 、肝肾功能、凝血机制;讲解所服用的药(抗凝药、降压药) 对手术所造成的重要影响,并看到患者服到口。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中国指南2023》解读PPT课件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中国指南2023》解读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9ffffb3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05.png)
03
指南核心内容解读
患者筛选与评估
快速识别
通过临床症状、神经影像学和生 物标志物等手段,快速识别急性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
评估病情
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梗死体 积和侧支循环等指标,全面评估 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
筛选适合治疗的患
者
根据患者的年龄、病因、发病时 间窗和禁忌症等因素,筛选适合 接受血管内治疗的患者。
治疗时间窗
指南强调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的时间窗重要性,建议在发病后尽快进行血管内治疗,最好在发病6小时内 开始治疗。
治疗效果评估
指南指出,在进行血管内治疗前,应该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影像学检查结 果等,以确定患者是否适合接受血管内治疗。
实建立由多学科专业人员组成的脑卒中血管内治疗团队,包括神
围手术期管理要点
术前准备
完善相关检查,评估患者全身状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术中监测
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神经功能及影像学变化,及时调整治疗 方案。
术后管理
加强术后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
04
指南推荐意见及实践 建议
推荐意见概述
血管内治疗适应人群
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指南推荐使用血管内治疗方法,包括血栓切除术和颅内血管成形术等,适用于大血管闭 塞引起的脑卒中。
推动技术发展
指南的制定和实施,有助于推动血管内治疗技术 的发展和创新,造福更多患者。
指南适用范围
适用人群
指南适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 包括症状出现时间、病情严重程度等 方面的限定。
医疗机构要求
指南对实施血管内治疗的医疗机构提 出了一定的要求,包括设备设施、专 业人员等方面的规定。
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课件
![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d407077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dc.png)
02
诊断结果:缺血性脑血管病
03 介入治疗方案: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手术风险等
04
治疗效果:术后恢复情况、预后评估等
05
案例总结:治疗经验、注意事项等
治疗效果评估
01
评估指标:包括症状改善、功能恢复、生活质量等
02
评估方法:采用客观指标和主观指标相结合的方法
03
评估时间: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等不同时间点进行评估
其他原因: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导致血 管病变,增加缺血性脑血管病风险。
临床表现
01
头痛:缺血性脑血管病最常见的症 状,表现为持续性、搏动性头痛
02
头晕:患者可能出现头晕、眩晕、 站立不稳等症状
03
肢体无力:患者可能出现一侧肢体 无力、麻木等症状
04
语言障碍:患者可能出现语言障碍, 如说话不清、理解困难等
04
缺血性脑血管 病的临床表现 包括头痛、头 晕、肢体麻木、 言语不清等。
发病原因
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皮细 胞损伤,脂质沉积,形成斑 块,导致血管狭窄或闭塞
血栓形成:血液中的凝血因 子异常,导致血栓形成,堵 塞血管
血管痉挛:血管平滑肌收缩, 血管畸形:先天性血管畸形,
导致血管狭窄或闭塞
导致血管狭窄或闭塞
适应症和禁忌症
适应症:适用于缺血性 脑血管病患者,如脑梗 塞、脑血栓形成等
禁忌症:不适合有严重 心肺功能不全、严重肝 肾功能不全、严重出血 倾向等患者
治疗效果:介入治疗可 以改善脑血流,减轻脑 缺血症状,提高生活质 量
注意事项:治疗过程中 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 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确保治疗安全有效。
01
术后处理:包括止血、
血管支架ppt课件
![血管支架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32bf6595022aaea988f0f25.png)
支架手术(介入治疗) 血管支架是指在管腔球囊扩张成形的基础上,在病变段置入内支架
以达到支撑狭窄闭塞段血管,减少血管弹性回缩及再塑形,保持管腔血 流通畅的目的。部分内支架还具有预防再狭窄的作用。
整个介入手术,可分为外周介入(外周血管介入)、冠脉介入(冠 状动脉介入)、神经介入三大类。与之对应有各类支架。
• 另外,不锈钢、钛合金弹性模量大,与骨不能良好地匹配而造成“应力 遮蔽”效应,使骨的生长和发育得不到应有的刺激和强化,导致骨损伤 部位骨质疏松和自体骨退化,甚至引发“二次骨折”。
• 目前常用的金属植入物是生物惰性材料,长期固定并留在快时有一定弊 端,治愈后如需拆除则要进行第二次手术,增加了治疗费用和患者的痛 苦。
冠状动脉 心的形状如一倒置的、前后略扁的圆锥体,如将其视
为头部,则位于头顶部、几乎环绕心脏一周的冠状动脉 恰似一顶王冠,这就是其名称由来。
血管堵塞
血管中胆固醇、甘油三酯等脂类,这些脂质含量一旦过高,就会变 成血管中的“垃圾”,当垃圾在血管中越堆越多,逐渐就会形成动脉血 管斑块,当斑块增大、破裂后就会彻底堵住血管,然后形成血栓,最终 导致脑梗或心梗等严重疾病。
镁合金是最早被用于研制可降解血管支 架的金属材料,2006年,美国 ACC 年会 Summit 论坛上,德国 Erbel 医生公布了 镁合金冠状动脉可降解金属支架的人体研 究结果:该中心 63 例患者达到预期治疗效 果,手术成功率高,镁合金支架在冠脉重 建中与核磁成像( MRT) 和 CT 兼容,无 支架内血栓形成,
与其它常用金属基生物材料相比,镁合金具有以下优势 (1)镁在人体内的正常含量为25g,半数存在于骨骼中。镁及镁合金的 密度远低于钛合金,与人骨密度接近。
(2)镁是人体细胞内的阳离子,其含量仅次于钾,镁参与蛋白质的合成, 能激活体内多种酶,调节神经肌肉和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保障心肌 正常收缩及体温调节。
中国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术前评估专家共识PPT课件
![中国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术前评估专家共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259f449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c4.png)
依据。
生化检查
03
包括血糖、血脂、肝肾功能等生化指标,了解患者的
代谢状况和内环境情况。
其他特殊检查评估
心电图检查
评估患者的心脏功能,了解有无心律失常、心肌缺血 等情况。
肺功能检查
评估患者的呼吸功能,了解有无肺部疾病或呼吸功能 不全等情况。
神经心理评估
通过神经心理测试等方法,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和心 理状态,为手术提供参考。
专家共识强调了多学科协作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中的必要性,包括神经内科、神 经外科、影像科、介入科等学科的共同参与。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介入技术的不断创新
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技术将不断 创新和完善,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
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
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将有助于提高缺血性脑 血管病介入治疗的精准度和效率。
血栓形成
血管内血流缓慢或停滞, 血液成分沉积形成血栓。
栓塞
心脏或血管内的栓子脱落 ,随血流进入脑血管造成 栓塞。
临床表现与分类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01
短暂性、可逆性的神经功能缺失,通常在24小时内完全恢复。
脑梗死
02
局部脑组织因缺血而坏死,导致永久性神经功能缺失。
脑栓塞
03
栓子阻塞脑血管引起的脑梗死。
手术操作规范和流程
术前准备
完善相关检查,评估患者病情,制定手术方案。
手术过程
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等影像设备引导下,进行血管内操作, 包括导管插入、球囊扩张、支架植入等。
术后处理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并发症,进行康复治疗和随访。
04 术前评估内容与方法
生化检查
03
包括血糖、血脂、肝肾功能等生化指标,了解患者的
代谢状况和内环境情况。
其他特殊检查评估
心电图检查
评估患者的心脏功能,了解有无心律失常、心肌缺血 等情况。
肺功能检查
评估患者的呼吸功能,了解有无肺部疾病或呼吸功能 不全等情况。
神经心理评估
通过神经心理测试等方法,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和心 理状态,为手术提供参考。
专家共识强调了多学科协作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中的必要性,包括神经内科、神 经外科、影像科、介入科等学科的共同参与。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介入技术的不断创新
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技术将不断 创新和完善,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
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
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将有助于提高缺血性脑 血管病介入治疗的精准度和效率。
血栓形成
血管内血流缓慢或停滞, 血液成分沉积形成血栓。
栓塞
心脏或血管内的栓子脱落 ,随血流进入脑血管造成 栓塞。
临床表现与分类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01
短暂性、可逆性的神经功能缺失,通常在24小时内完全恢复。
脑梗死
02
局部脑组织因缺血而坏死,导致永久性神经功能缺失。
脑栓塞
03
栓子阻塞脑血管引起的脑梗死。
手术操作规范和流程
术前准备
完善相关检查,评估患者病情,制定手术方案。
手术过程
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等影像设备引导下,进行血管内操作, 包括导管插入、球囊扩张、支架植入等。
术后处理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并发症,进行康复治疗和随访。
04 术前评估内容与方法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介入治疗PPT课件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介入治疗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777e24d51e79b89680226d0.png)
在DSA上做脑实质显象 (parenchymography),可发现梗塞 后缺血的脑组织,溶栓前后可做比 较。缺血组织的消失与溶栓的临床 效果一致。
并发症:
⑴脑出血 ⑵系统性出血
溶栓后脑出血可分为 症状性 非症状性。
据Theron统计 1、1989年动脉溶栓2/12 (16%)例出血。
*2例患者均为LS受累且溶栓时间窗超过6h者。
2、1995年统计的按上述要求进行的溶 栓,1/141(0.7%)例出血。
*血肿清除术中发现患者为血管变异,豆纹动脉发 自MCA分叉后;
3、无症状性延迟的出血(出血转化) 率为12%。
溶栓药物选择
动脉溶栓药物的选择主要依据 是半衰期,半衰期越短越好。
链激酶 16~80min 尿激酶 14min 爱通立 5~6min。
对于颈动脉闭塞的病例可根据 造影结果进行侧枝溶栓。
对于夹层或严重狭窄的病人可 在溶栓后同时进行介入治疗。
小结动脉溶栓程序:
⑴急诊CT; ⑵没有出血,血管造影; ⑶LS受累,溶栓<6h;LS未受累,溶栓延 长至12h; ⑷脑实质显象正常,不做溶栓(有争议)。
动脉/静脉溶栓选择
1、小动脉或皮层支等侧枝循环好的血 管,静脉溶栓也可取得好的效果。 2、主干血管闭塞等严重致残性中风动 脉溶栓明显优于静脉溶栓。 3、由于手术、溃疡等静脉溶栓禁忌的 患者可考虑动脉溶栓。 4、超过静脉溶栓时间窗但CT(-),可考 虑动脉溶栓。
颈动脉狭窄的测量
颈动脉狭窄与脑卒中危险
• 狭窄<75%
1.3% (第一年)
• 狭窄>75%
10.5% (第一年)
• 狭窄>75%
30~37%(五年)
• 狭窄70~79%
缺血性脑血管病支架置入治疗81页PPT
![缺血性脑血管病支架置入治疗81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1e2bd20d25c52cc58bd6bebe.png)
缺血性脑血管病支架置入治疗
21、没有人陪你走一辈子,所以你要 适应孤 独,没 有人会 帮你一 辈子, 所以你 要奋斗 一生。 22、当眼泪流尽的时候,留下的应该 是坚强 。 23、要改变命运,首先改变自己。
24、勇气很有理由被当作人类德性之 首,因 为这种 德性保 证了所 有其余 的德性 。--温 斯顿. 丘吉尔 。 25、梯子的梯阶从来不是用来搁脚的 ,它只 是让人 们的脚 放上一 段时间 ,以便 让别一 只脚能 够再往 上登。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谢谢!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21、没有人陪你走一辈子,所以你要 适应孤 独,没 有人会 帮你一 辈子, 所以你 要奋斗 一生。 22、当眼泪流尽的时候,留下的应该 是坚强 。 23、要改变命运,首先改变自己。
24、勇气很有理由被当作人类德性之 首,因 为这种 德性保 证了所 有其余 的德性 。--温 斯顿. 丘吉尔 。 25、梯子的梯阶从来不是用来搁脚的 ,它只 是让人 们的脚 放上一 段时间 ,以便 让别一 只脚能 够再往 上登。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谢谢!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ppt课件
![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95f07cca21614791611283a.png)
脑梗死部分前循环面神经麻痹的病理变化早期主要为面神经水肿髓鞘和轴突有不同程度的变性以在茎乳突孔和面神经管内的部分尤为显著202010627tia发作期间的mriflair面神经麻痹的病理变化早期主要为面神经水肿髓鞘和轴突有不同程度的变性以在茎乳突孔和面神经管内的部分尤为显著20201062810天后的mridwi面神经麻痹的病理变化早期主要为面神经水肿髓鞘和轴突有不同程度的变性以在茎乳突孔和面神经管内的部分尤为显著202010629颅脑mra面神经麻痹的病理变化早期主要为面神经水肿髓鞘和轴突有不同程度的变性以在茎乳突孔和面神经管内的部分尤为显著2020106301天后dsa面神经麻痹的病理变化早期主要为面神经水肿髓鞘和轴突有不同程度的变性以在茎乳突孔和面神经管内的部分尤为显著202010631面神经麻痹的病理变化早期主要为面神经水肿髓鞘和轴突有不同程度的变性以在茎乳突孔和面神经管内的部分尤为显著202010632dsa诊断
2021/4/17
19
注意血流动力学缺血事件
血流动力学型TIA 腔隙性脑梗死 交界区梗死
2021/4/17
20
如何区分 血流动力学型TIA和微栓塞型TIA?
发作频率 持续时间 特点
临床
血流动力学型 密集型 短暂(5~10min) 刻板 样发作
微栓塞型 多变
2021/4/17
稀疏发作 长(1~2h)
2021/4/17
15
ARCHER(ACCULINK for revascularization of
carotids in high risk patients)
试验共581 例患者使用ACCULINK 支架, 手术成功率92.7%, 术后主要不良事件发 生率为7.6%; 基于ARCHER 和SAPPHIRE 研究实验的 结果, 2004 年美国FDA 批准了CAS 用于 外科高危颈动脉狭窄患者的治疗;
2021/4/17
19
注意血流动力学缺血事件
血流动力学型TIA 腔隙性脑梗死 交界区梗死
2021/4/17
20
如何区分 血流动力学型TIA和微栓塞型TIA?
发作频率 持续时间 特点
临床
血流动力学型 密集型 短暂(5~10min) 刻板 样发作
微栓塞型 多变
2021/4/17
稀疏发作 长(1~2h)
2021/4/17
15
ARCHER(ACCULINK for revascularization of
carotids in high risk patients)
试验共581 例患者使用ACCULINK 支架, 手术成功率92.7%, 术后主要不良事件发 生率为7.6%; 基于ARCHER 和SAPPHIRE 研究实验的 结果, 2004 年美国FDA 批准了CAS 用于 外科高危颈动脉狭窄患者的治疗;
脑血管支架置入术PPT课件
![脑血管支架置入术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c663068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80.png)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谢谢!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2.2.3 并发症的观察 每15~30min巡视 患者1次,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出血及皮 下血肿,询问患者有无牙龈、口腔和鼻出血; 观察病人的大小便、呕吐物及皮肤黏膜有无 出血倾向。咳嗽、大小便时用手压迫穿刺点 防止出血,出现便秘及时处理。观察穿刺下 肢足背动脉的搏动情况、脚趾的活动情况以 及穿刺侧下肢皮肤的温度和色泽,并做详细 记录。每1~2h可进行1次被动肢体按摩,以 促进血液循环,防止下肢血栓的形成。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对于有动脉硬化斑块,有斑 块脱落危险的患者,可以应用保 护伞。将保护伞放入狭窄的远段, 并释放。保护伞的导丝就作为导 引导丝,支架沿保护伞的导丝置 入。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2.2.5 防止支架塌陷 支架置入手 术目前被认为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 疗方法,但极少的患者会发生塌陷, 此常发生在手术后1年内,按目前全世 界统计资料,每100个接受这种手术的 患者有5~6个会出现再狭窄或塌陷,所 以需向患者说明不要用力按摩颈部和 头部,在手术后3个月,来院复查B超, 手术后1年复查DSA。本组病例中由于 合理护理,未发生支架塌陷。
脑血管造影和血管内支架治疗护理ppt课件
![脑血管造影和血管内支架治疗护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b0afa0db90d6c85ec3ac65d.png)
脑血管造影和血管内支 架治疗护理
脑血管介入
脑血管介入诊断:脑血管造影 脑血管介入治疗:血管内支架
什么是脑血管造影
• 脑血管造影是一种常规的、成熟的诊断方法,是 在病人的大腿根部做一穿刺,通过一细(直径大约 1.33~1.66毫米)而柔软的导管在动脉内注射造影 剂,同时连续拍照,记录造影过程,使脑部的血 管图象清晰显示在电视屏幕和X光片上,医生据此 用以判断脑血管动脉有无病变,作出准确诊断和 治疗选择。
脑过度灌注综合征
• 颈动脉狭窄导致脑血管长期处于低灌注状态,为了维持正常脑血流量, 小动脉扩张,而慢性血管扩张可导致自动调节功能障碍,无法适应颈动 脉扩张术后的瞬时高血流量,从而导致头痛、癫痫、脑肿胀甚至出血。
在处理上需严密控制血压,血压控制在110-120/70-80mmHg。
血管迷走神经反射
术后常见的护理问题
• 发热 术后1-2天出现,在38℃左右,与造影剂 反应有关。
• 疼痛 表现剧烈头痛、肾区疼痛、腹痛、胸痛、 肢体痛及牵涉痛。
• 胃肠道反应 恶心、呕吐、腹胀、呃逆、食欲缺 乏。
• 排尿困难 • 焦虑、恐惧、抑郁、濒死感 • 潜在并发症 皮下血肿、心动过缓、低血压、高
灌注综合征、脑梗死、出血等。
什么是脑血管支架成形术
• 脑血管造影后确诊脑血管严重狭窄后,根据情况 进行脑血管支架成形术,在X线透视下,将球囊送 至病变血管处,加压充盈球囊将狭窄处扩张,从 而改变血管供血,缓解症状。病变处扩张后,需 用支架将病变处永久撑开,因为支架内壁光滑, 因此植入支架后消除了斑块破裂后血管塌陷、急 性闭塞等危害,使动脉血管回复正常。
1 术前准备
• 心理护理 • 术前评估 :神志、瞳孔、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双侧足背动脉
脑血管介入
脑血管介入诊断:脑血管造影 脑血管介入治疗:血管内支架
什么是脑血管造影
• 脑血管造影是一种常规的、成熟的诊断方法,是 在病人的大腿根部做一穿刺,通过一细(直径大约 1.33~1.66毫米)而柔软的导管在动脉内注射造影 剂,同时连续拍照,记录造影过程,使脑部的血 管图象清晰显示在电视屏幕和X光片上,医生据此 用以判断脑血管动脉有无病变,作出准确诊断和 治疗选择。
脑过度灌注综合征
• 颈动脉狭窄导致脑血管长期处于低灌注状态,为了维持正常脑血流量, 小动脉扩张,而慢性血管扩张可导致自动调节功能障碍,无法适应颈动 脉扩张术后的瞬时高血流量,从而导致头痛、癫痫、脑肿胀甚至出血。
在处理上需严密控制血压,血压控制在110-120/70-80mmHg。
血管迷走神经反射
术后常见的护理问题
• 发热 术后1-2天出现,在38℃左右,与造影剂 反应有关。
• 疼痛 表现剧烈头痛、肾区疼痛、腹痛、胸痛、 肢体痛及牵涉痛。
• 胃肠道反应 恶心、呕吐、腹胀、呃逆、食欲缺 乏。
• 排尿困难 • 焦虑、恐惧、抑郁、濒死感 • 潜在并发症 皮下血肿、心动过缓、低血压、高
灌注综合征、脑梗死、出血等。
什么是脑血管支架成形术
• 脑血管造影后确诊脑血管严重狭窄后,根据情况 进行脑血管支架成形术,在X线透视下,将球囊送 至病变血管处,加压充盈球囊将狭窄处扩张,从 而改变血管供血,缓解症状。病变处扩张后,需 用支架将病变处永久撑开,因为支架内壁光滑, 因此植入支架后消除了斑块破裂后血管塌陷、急 性闭塞等危害,使动脉血管回复正常。
1 术前准备
• 心理护理 • 术前评估 :神志、瞳孔、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双侧足背动脉
慢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护理PPT课件
![慢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护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cdac684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a4.png)
诊断:CT、MRI、 血管造影等
治疗: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康复治
疗等
临床表现和诊断
临床表现: 头痛、头晕、 肢体无力、 言语不清等
诊断方法: CT、MRI、 DSA等影 像学检查
诊断标准: 根据临床表 现和影像学 检查结果进 行综合判断
鉴别诊断: 与其他脑血 管疾病进行 鉴别诊断, 如脑梗死、 脑出血等
康复目标
提高生活 质量
恢复日常 生活能力
减少并发 症
预防疾病 复发
提高心理 适应能力
促进社会 参与
康复计划制定
01
评估患者病情和功 能状况
03
确定康复治疗方案 和康复时间
05
指导患者进行家庭 康复训练
02
制定短期和长期康 复目标
04
定期评估康复效果, 调整康复计划
06
提供心理支持和健 康教育
康复训练方法
增强社交活动:多参加社交活动,与家人、 朋友保持联系,增进情感交流
培养兴趣爱好:培养兴趣爱好,如阅读、 绘画、音乐等,转移注意力,缓解压力
谢谢
观察患者的肢 体活动情况, 如偏瘫、失语 等
观察患者的皮 肤状况,如压 疮、皮肤颜色 等
观察患者的饮 食、排便情况, 如吞咽困难、 便秘等
观察患者的心 理状况,如焦 虑、抑郁等
生活护理
01
饮食护理: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
02
运动护理: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等
03
心理护理:保持心情愉悦,避免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血管疾病,主要表
现为脑部供血不足,
导致脑功能障碍
病因:高血压、糖
2
尿病、高血脂、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
迟路相,颈动脉窦综合征。起搏与心脏。1992;6(1):50
高灌注综合征的发生及处理 ( hyper-perfusion syndrome )
? 理论上,多支血管狭窄导致长期脑低灌注,狭窄一次解 除、血运重建,易产生高灌注综合征,表现脑水肿、脑 出血
? 处理:
– 严重串联病变可能发生 ①血压控制非常重要,原则上不要超过自身基础血压 Bayliss效应:SBp 60-160mmHg, (SBp控制100-120mmHg为宜) ②激素:地塞米松 10mg iv. ③利尿剂:速尿 10-20mg iv.
中12%为腔隙性脑梗死。 ? 颈内动脉狭窄程度 是区分有无中风危险和影
响预后的标志之一。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重庆市介入脑血管病研究所 2004年6月16日 18
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病因
? 国外对一组无症状未加治疗的颈内动脉狭窄 患者进行 5年以上超声学随访,发现中风和 TIA累计发生率在狭窄超过 75%的患者为 60%,狭窄小于 75%者仅为12.7%
– 前、后循环病变不易发生 颈动脉支架植入,血压多表现为下降 甚至还需升血压治疗,但血压也应控制 SBp 100-120mmHg 22
5
6
7
? 弓上和颅内、外动脉狭窄的支 架成形术和临床应用正在迅速 发展,为预防和干预缺血性脑 血管疾病( TIA和脑梗塞)提 供了一种全新的、有效的方法。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重庆市介入脑血管病研究所 2004年6月16日 8
多处血管病变支架成形术策略
? 评估临床表现、 Willis环情况、狭窄程度,识 别“罪犯病变”( crime vessel )
PTAS
(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 and stenting)
? 颈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脉手术模拟演示
14
前循环动脉粥样硬化的好发部位
? 颈内动脉起始部 岩段 海绵窦段 虹吸段
? 大脑中动脉主干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重庆市介入脑血管病研究所 2004年6月16日 15
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
? 缺血性脑血管病占脑卒中的75-90% ? 1997年新发病例300万。 ? 脑血管病连续5年为我国第二位死亡
原因,其中多数为ICVD。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重庆市介入脑血管病研究所 2004年6月16日 16
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病因
? 颅内、外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是一个主要的 独立危险因素。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重庆市介入脑血管病研究所 2004年6月16日 12
颈内动脉支架与缺血性 脑血管病当前的药物治疗
? Aspirin ? Statins ? ACEI ? Probucol ? Clopidogrel, Ticolopidine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重庆市介入脑血管病研究所 2004年6月16日 13
?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 ? 75%TIA和60%脑梗塞患者中存在不同程度
的颅内外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狭窄。 ? 颈动脉导致的狭窄约占老年人口的 5%,其
中1-3%为重度狭窄。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重庆市介入脑血管病研究所 2004年6月16日 17
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病因
? 美国国立神经疾病和卒中研究所的资料: ? 23%的脑梗死归因于颈动脉病变,并指出其
? 先处理狭窄严重侧血管 ? 开通一侧血管后严密调控血压 ? 如果病变发生在双侧颈动脉窦,禁忌一次手术
颈动脉窦反应
9
多处血管病变支架成形术风险性
? 多合并全身动脉粥样硬化基础 ? 血管危险因素多 ? 血管病变多严重,血管条件差 ? 延长手术操作时间 ? 一次处理可能会增加操作并发症 ? 分次处理又增加血压调控难度,可引起成形术相关区
? 颈动脉窦反应( carotid sinus reaction, CSR ) defined as: asystole ≥ 3 second hypotension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 90mmHg
? 我们认为:
应补充窦性心动过缓 < 60bpm或窦性停搏、交界性逸搏
Leisch F, et al. carotid sinus reactions during carotid artery stenting: predictions, incidence and influence on clinical outcome. Catheter Cardiovasc Interv, 2003; 58(4):516-523.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重庆市介入脑血管病研究所 2004年6月16日 19
后循环动脉粥样硬化的好发部位
? 椎动脉起始部 75%
ostial
?
颈部
5%
cervical
?
颅内
10%
intracranial
基底动脉起始部 、PICA分叉处
? 锁骨下动脉 锁骨下盗血综合征
20
颈动脉支架(carotid artery stenting, CAS )
域的高灌注或未成形术相关区域的低灌注
挑战:风险与效益评估
10
PTAS作用
? ICA狭窄所致TIA和脑梗塞
– 栓塞性:支架可防止TIA发作和再次 栓塞发生
– 动力性:支架可血运重建 (revascularization)改善脑灌注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重庆市介入脑血管病研究所 2004年6月16日 11
缺血性脑血管病多支血管病变支 架植入治疗的可行性探讨与分析
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医学中心 重庆市介入脑血管病学研究所 迟路湘
1
2
3
4
超选择性动脉内靶向溶栓
典型病例:男性,56岁,以突发左侧肢体无 力伴麻木6小时入院。查体左上肢肌力1级, 左下肢3级,左侧偏身痛觉减退。溶栓治疗后 10分钟患者左上肢肌力恢复至3级,次日左侧 肢体肌力完全恢复正常,左侧偏身感觉障碍 消失。
多处血管病变支架成形术的必要性
? 患者易发生 TIA、脑梗塞 高卒中危险性 ? 长期低灌注 易发生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
血管性痴呆( vascular dementia ) ? 药物治疗差( refractory to medicine ) ? 严重的串联病变( tandem lesion ) ? 外科手术不能处理
迟路相,颈动脉窦综合征。起搏与心脏。1992;6(1):50
高灌注综合征的发生及处理 ( hyper-perfusion syndrome )
? 理论上,多支血管狭窄导致长期脑低灌注,狭窄一次解 除、血运重建,易产生高灌注综合征,表现脑水肿、脑 出血
? 处理:
– 严重串联病变可能发生 ①血压控制非常重要,原则上不要超过自身基础血压 Bayliss效应:SBp 60-160mmHg, (SBp控制100-120mmHg为宜) ②激素:地塞米松 10mg iv. ③利尿剂:速尿 10-20mg iv.
中12%为腔隙性脑梗死。 ? 颈内动脉狭窄程度 是区分有无中风危险和影
响预后的标志之一。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重庆市介入脑血管病研究所 2004年6月16日 18
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病因
? 国外对一组无症状未加治疗的颈内动脉狭窄 患者进行 5年以上超声学随访,发现中风和 TIA累计发生率在狭窄超过 75%的患者为 60%,狭窄小于 75%者仅为12.7%
– 前、后循环病变不易发生 颈动脉支架植入,血压多表现为下降 甚至还需升血压治疗,但血压也应控制 SBp 100-120mmHg 22
5
6
7
? 弓上和颅内、外动脉狭窄的支 架成形术和临床应用正在迅速 发展,为预防和干预缺血性脑 血管疾病( TIA和脑梗塞)提 供了一种全新的、有效的方法。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重庆市介入脑血管病研究所 2004年6月16日 8
多处血管病变支架成形术策略
? 评估临床表现、 Willis环情况、狭窄程度,识 别“罪犯病变”( crime vessel )
PTAS
(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 and stenting)
? 颈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脉手术模拟演示
14
前循环动脉粥样硬化的好发部位
? 颈内动脉起始部 岩段 海绵窦段 虹吸段
? 大脑中动脉主干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重庆市介入脑血管病研究所 2004年6月16日 15
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
? 缺血性脑血管病占脑卒中的75-90% ? 1997年新发病例300万。 ? 脑血管病连续5年为我国第二位死亡
原因,其中多数为ICVD。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重庆市介入脑血管病研究所 2004年6月16日 16
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病因
? 颅内、外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是一个主要的 独立危险因素。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重庆市介入脑血管病研究所 2004年6月16日 12
颈内动脉支架与缺血性 脑血管病当前的药物治疗
? Aspirin ? Statins ? ACEI ? Probucol ? Clopidogrel, Ticolopidine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重庆市介入脑血管病研究所 2004年6月16日 13
?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 ? 75%TIA和60%脑梗塞患者中存在不同程度
的颅内外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狭窄。 ? 颈动脉导致的狭窄约占老年人口的 5%,其
中1-3%为重度狭窄。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重庆市介入脑血管病研究所 2004年6月16日 17
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病因
? 美国国立神经疾病和卒中研究所的资料: ? 23%的脑梗死归因于颈动脉病变,并指出其
? 先处理狭窄严重侧血管 ? 开通一侧血管后严密调控血压 ? 如果病变发生在双侧颈动脉窦,禁忌一次手术
颈动脉窦反应
9
多处血管病变支架成形术风险性
? 多合并全身动脉粥样硬化基础 ? 血管危险因素多 ? 血管病变多严重,血管条件差 ? 延长手术操作时间 ? 一次处理可能会增加操作并发症 ? 分次处理又增加血压调控难度,可引起成形术相关区
? 颈动脉窦反应( carotid sinus reaction, CSR ) defined as: asystole ≥ 3 second hypotension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 90mmHg
? 我们认为:
应补充窦性心动过缓 < 60bpm或窦性停搏、交界性逸搏
Leisch F, et al. carotid sinus reactions during carotid artery stenting: predictions, incidence and influence on clinical outcome. Catheter Cardiovasc Interv, 2003; 58(4):516-523.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重庆市介入脑血管病研究所 2004年6月16日 19
后循环动脉粥样硬化的好发部位
? 椎动脉起始部 75%
ostial
?
颈部
5%
cervical
?
颅内
10%
intracranial
基底动脉起始部 、PICA分叉处
? 锁骨下动脉 锁骨下盗血综合征
20
颈动脉支架(carotid artery stenting, CAS )
域的高灌注或未成形术相关区域的低灌注
挑战:风险与效益评估
10
PTAS作用
? ICA狭窄所致TIA和脑梗塞
– 栓塞性:支架可防止TIA发作和再次 栓塞发生
– 动力性:支架可血运重建 (revascularization)改善脑灌注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重庆市介入脑血管病研究所 2004年6月16日 11
缺血性脑血管病多支血管病变支 架植入治疗的可行性探讨与分析
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医学中心 重庆市介入脑血管病学研究所 迟路湘
1
2
3
4
超选择性动脉内靶向溶栓
典型病例:男性,56岁,以突发左侧肢体无 力伴麻木6小时入院。查体左上肢肌力1级, 左下肢3级,左侧偏身痛觉减退。溶栓治疗后 10分钟患者左上肢肌力恢复至3级,次日左侧 肢体肌力完全恢复正常,左侧偏身感觉障碍 消失。
多处血管病变支架成形术的必要性
? 患者易发生 TIA、脑梗塞 高卒中危险性 ? 长期低灌注 易发生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
血管性痴呆( vascular dementia ) ? 药物治疗差( refractory to medicine ) ? 严重的串联病变( tandem lesion ) ? 外科手术不能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