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必修一奇妙的对联试题
奇妙的对联练习题
1.看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后,有人出了一副对子。
上联是“身残志坚,保尔唱响生命曲”,请你分别结合《西游记》和《水浒》中的有关情节写出下联。
《西游记》
《水浒》:
2.在2005年春节晚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特色对联,融历史、地理、诗文、典故等文化于一体,成为晚会的精彩亮点之一。
请你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在下面两副对联的前面填上省名。
上联:八百里洞庭凭岳阳壮阔;下联:两千年赤壁览黄鹤风流。
上联:石林自有高材生,群峰拔地;下联:琼海独具大手笔,五指擎天。
3.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率领大陆访问团在拜祭黄帝陵时所说的“炎黄子孙不忘本,两岸和平一家亲”,言简意赅地表达出两岸炎黄子孙的共同心声,勾起多少人的思念之情。
请根据下面上联所表达的内容,集出或改写平时所积累的名句,对出下联。
上联:少小离家为异客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下面语言材料,运用对偶知识对出下联。
春天时,湖水涨满,湖天一色,船行湖中,如行天上;秋曰里,山色斑斓,山景如画,人游山中,如行画中。
上联是:春水船如天上坐;下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1.①每联要求字数相等、句式相近;②下联中要写出“性格、人名、事件”。
2.湖南、湖北、云南、海南。
3. 宽对即可,例如“乡音已改是归人”等即可;“每逢佳节倍思亲”、“乡音无改鬓衰”等亦可。
4.秋色人似画中游。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一《奇妙的对联》 (16)
探究(一):读读、猜猜、练练
一、读一读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来鸿对去燕,宿 鸟对鸣虫。
春对夏,秋对冬,暮鼓对晨钟。山花对海树,赤 日对苍穹。
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 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
17
李渔《笠翁对韵》中的一则文字
天对地,雨对风,大地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 对苍穹。 雷隐隐,雾蒙蒙,日下对天中。风高秋月白,雨霁 晚霞红。 牛女二星河左右,参商两曜斗西东。 十月塞边飒飒寒霜惊戍旅,三冬江上漫漫朔雪冷渔翁。
联
矛盾对 北雁南飞,双翅东西分上下;
欣
前车后辙,两轮左右走高低。 思前想后看左传书往( )翻,
赏
坐北朝南吃( )瓜皮向东甩
2
1、明朝程敏政人称神童,宰相李贤欲招他为 婿,指着席上果品(梅荷藕杏 )出对,程对过 之后,李贤大喜,乃将女儿配之。
因( )而得( )?有( )不须( )。 因荷(何) 而得藕(偶)?有杏(幸)不须梅(媒)
奇 妙 的 对 联
1
藏字对
二三四五,六七八九。
一二三四五六七,孝悌忠信礼义廉
探
组合对 人曾是僧人弗能成佛;女卑为( )女又可称( )
究
冻雨洒窗、东二点西三点,分片切瓜、竖( ()
)横 ︵
拆字对
一
踏破磊桥三块石,分开出路(
)
蚕为天下虫,鸿是(
)
︶
谐音对 二猿断木深山中,小猴子也敢对锯( )。
趣
一马陷足污泥内,老畜生怎能出题( )
23
拓展应用:尝试对对子
情深似海—— 恩重如山 东南西北—— 春夏秋冬 青山不老—— 绿水长流 山清水秀——鸟语花香 望梅止渴 --- 画饼充饥
奇妙的对联练习带答案
对联练习:一、填成语完成对联1、世本无先觉之验人贵有()2、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3、良言入耳三冬暖()六月寒4、光阴似箭催人老()躜少年5、()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6、山重水复疑无路()又一村7、()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8、活到老,学到老,老不服老。
画亦精,字亦精,()。
二、按要求写对联1、按要求调整下联的顺序和结构南京名园瞻园中有一副对联,其下联的词序、句序已被打乱,请根据所给的上联进行适当的调整。
上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下联(已被打乱):红雨树边,小苑西回,一庭佳丽莺唤起,看池边绿树,此间有尧天舜日。
2、用下面的短语组成两副有关春节和端午节的对联。
要求:上下联各为七字,语意连贯,符合节日和对联特点,不得重复使用短语。
(4分)门上桃符碧波竞舟江边柳线青艾驱瘴迎春绿十里欢耀眼红千家乐三、高考对联题集锦1、(全国卷,河南、河北、山东、安徽用)下面是春联的上联,请对出下联。
第一题(1)扫千年旧习,(2)祖国江山好,第二题冬去春来千条杨柳迎风绿2、(全国卷,上海等地用)下面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
国兴旺家兴旺国家兴旺四、下面是老师送给大家的寄语,请补充下联:上联:十载寒窗,三年苦练,何人健步登金榜?下联:答案:一、填成语完成对联1、世本无先觉之验人贵有(自知之明)2、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3、良言入耳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4、光阴似箭催人老(日月如梭)躜少年5、(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6、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7、(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8、活到老,学到老,老不服老。
画亦精,字亦精,(精益求精)。
二、按要求写对联1、按要求调整下联的顺序和结构南京名园瞻园中有一副对联,其下联的词序、句序已被打乱,请根据所给的上联进行适当的调整。
上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下联(已被打乱):红雨树边,小苑西回,一庭佳丽莺唤起,看池边绿树,此间有尧天舜日。
《奇妙的结联-高考对联题》
高考对联题及示例
05年福建卷 05年福建卷 根据下面一副对联的上联,对出下联, 根据下面一副对联的上联,对出下联,并拟 出恰当的横批。( 。(4 出恰当的横批。(4分)
上联: 上联:华夏儿女文武双全建伟业
下联: 下联:炎黄子孙德才兼备展宏图 横批: 横批:振兴中华
1.字数相等,断句一致。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一般不 能出现相同的字) 2.平仄相合,音调和谐。现代汉语中,凡属阴平和阳平的字都为 “平”,凡属上声和去声的字都为“仄”。一般讲,上联末字用 仄声,下联末字用平声,即通常所说“仄起平收”。 3.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 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 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4.句式一致,节奏相协。即主谓对主谓,动宾对动宾,偏正对偏 正,并列对并列,动补对动补。 5. 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含义须相互衔接,但不能重复。 对联要点
调整式 题型示例4:南京名园瞻园中有一副对联,其下联的句序、 题型示例 :南京名园瞻园中有一副对联,其下联的句序、 结构已被打乱,请根据所给出的上联进行适当的调整。 结构已被打乱,请根据所给出的上联进行适当的调整。 上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 上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 何处是唐宫汉阙? 何处是唐宫汉阙? 下联的内容(已被打乱):红雨树边,小苑西回, ):红雨树边 下联的内容(已被打乱):红雨树边,小苑西回,一庭佳丽 莺唤起,看池边绿树,此间有尧天舜日。 莺唤起,看池边绿树,此间有尧天舜日。 下联调整为: 小苑西回,莺唤起一庭佳丽,看池边绿树,树边红雨,此 间有舜日尧天。
新课标人教版课件系列
《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 必修1 奇妙的对联 课后练习、课时练习
一、选择题组(语用综合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直喜欢泊的意境。
一叶渔舟,三两只画艇,或七八条竹排木筏,静静地系在清浅的水边;①波光,倒映出幢幢的剪影,那是一种何等凄幽而灵动的②。
【甲】我常想,泊应该属于一种③吧。
泊往往离不开平静的流水,急流险滩、惊涛骇浪之中怎么好停泊哩。
惟风平浪静的溪岸湖畔、河洲烟渚,当然最好是④的荒村野水,花坞柳岸,千尺断崖之下,茫茫芦荡之中,才是泊的最佳去处。
【乙】这时,把舟楫系在江风水月里,落日熔金中,哪怕是烟波浩浩,雨雾⑤,当你独坐船头,静卧船舱,也不管是独钓寒江雪,,画船听雨眠,一杯清茶,一盏薄醪,人如天地一沙鸥。
这一瞬间,所有的喧嚣与烦恼都会渐渐离你而去。
在这样澄静寥廓氛围里,自然而然也就泊出了一种心境。
【丙】泊,巧妙而充分利用了江汀远渚的奇峭、静谧,利用了天光水色的飘逸、妩媚,酿造出一种凄幽的美,一种空灵的美,一种宁馨素洁的美。
人置身其间,既可暂时逃避喧嚣尘缨,又能从淳美的大自然中觅取心灵的滋养,精神的慰藉。
【丁】1.文中加点字的读音和①②两处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A.①粼粼幢幢(chuáng)烟渚(zhǔ)②韵致B.①辚辚幢幢(chuáng)烟渚(chǔ)②蕴致C.①辚辚幢幢(zhuàng)烟渚(zhǔ)②韵致D.①粼粼幢幢(zhuàng)烟渚(chǔ)②蕴致2.文中划线的③④⑤处所填入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A.③静美④僻远⑤迷惘B.③静美④僻远⑤迷茫C.③净美④僻野⑤迷茫D.③净美④僻野⑤迷惘3.与文中画曲线的“画船听雨眠”构成对联的上一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静心赏雪景B.远眺看烟霞C.静水观鱼动D.澄江赏皓月4.下面一句话还原在文中【甲】【乙】【丙】【丁】处,最恰当的一项是()故此,“移舟泊烟渚”,往往成为淡泊的文人雅士寄情山水的最好选择。
A.【甲】B.【乙】C.【丙】D.【丁】。
人教课标版高中语文必修1过能力-《奇妙的对联》
过能力-《奇妙的对联》1. 请用线条将对应的上下联连接起来。
①雨洗杏花红欲滴 a.近水遥山皆有情②一寸丹心图报国 b.日烘杨柳绿初浮③江河不洗古今恨 c.人情练达即文章④清风明月本无价 d.两行清泪为思亲⑤世事洞明皆学问 e.天地能知忠义心2. 请根据下列词或短语写出所拆开的两副对联的下联。
十亿神州八方土精粹盛世新篇骏马奔驰万里江山一片春招南北东西绘我飞越驰骋神州特色集写吾古今中外杰才巨龙腾飞(1)上联:骏马奔驰驰骋十亿神州八方土下联:(2)上联:招南北东西杰才绘我神州特色下联:3. 仿照示例,列举出五副成语对联。
示例山穷水尽——地老天荒峥嵘岁月—豆蔻年华4.仿照示例,从学过的一些古代诗文里,列举出五副对联。
示例上联:春蚕到死丝方尽下联:蜡炬成灰泪始干5.补充下列对联的下联。
(1)顶针联上联:山羊上山,山碰山羊角下联:(2)拆字联上联:闲看门中木下联:(3)合字联上联:十口心思,思国思家思社稷下联:(4)双关联上联:莲子心中苦下联:(5)同音联上联:无山得似巫山好下联:(6)回文联上联:斗鸡山上山鸡斗下联:6.根据下列对联内容猜出其中所指。
(1)栏杆外滚滚波涛,任千古英雄,挽不住大江东去;窗户间堂堂日月,尽四时凭眺,几曾见黄鹤西来。
(猜一名胜)(2)翁去八百年,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
(猜一名胜)(3)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清湘应识九歌心。
(猜一人物)(4)刚直不阿,留得正气凌霄汉;幽而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猜一人物)(5)不教白发催人老;更喜春风满面生。
(猜一行业)(6)四时恒满金银器;一室常凝珠宝光。
(猜一行业)(7)萍水相逢如亲友;停车暂住似归家。
(猜一行业)(8)甲子重新新甲子;春秋几度度春秋。
(猜一年龄)(9)羡高年精神矍铄花甲重添二十载;居上寿齿德俱尊松年永享八千秋。
(猜一年龄)(10)人生不满公今满;世上难逢我独逢。
(猜一年龄)7. 对联要求上下两联平仄相对,字数相同,结构相当。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奇妙的对联》导学案(含答案)
19 奇妙的对联 1 四中崔宝安《奇妙的对联》导学案巩义四中崔宝安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课为人教版第一模块梳理探究单元第二课,是我国独特的艺术形式,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作为第一模块的学习内容,可以很好地激发高一学生对文化文学的热爱,为今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基础;探求活动课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喜爱这一类型的课程,感觉到新课程教与学与过去的不同,从而改变自己的学习方式方法。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初中时已初步接触对联知识,中考有考对联,初中时对仗的基本知识已掌握,可不作为教学重点;但初中时对联多作为应试要求,对于对联的艺术性、趣味性、承载的文化没有专题的探究活动或未充分开展过有关对联的探究活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有望得到充分的调动。
三、设计思想“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德国教师教育指南》),“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瑞士著名教育家皮亚杰《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在教学中扣紧“奇妙”二字,以欣赏与对对子激励兴趣,以兴趣激励学生对对联的知识、文化的探究学习。
在教学中采用迁移教学法:教学循序渐进,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迁移的方法就是能较好的进行类比推理,沟通新旧事物之间的联系。
启发式教学法:在学生对对的过程中,采用启发的办法,帮助学生对出正确答案。
情境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书法展示、用学生姓名创设对联情境的办法,激发学生兴趣,感受对联艺术和文化。
作为梳理探究单元课程,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体现学生主体,提高学习兴趣,引发进一步自主探究的愿望。
四、教学目标通过对联的欣赏和对对子的活动,激发学生对对联的兴趣,领略对联艺术和文化的魅力,引发进一步探究的愿望。
学会基本的对仗方法,学会自主、创新、推理、演化。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参与活动,激发兴趣。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赏与对。
六、教学过程设计(一)课前学习1.关于对联的知识,重点抓住“字数相等、词性相同、结构相当、平仄相异”“区分上下联”“对联的张贴”的知识,学生课前解决。
完整版必修一奇妙的对联试题
春联专题练习(春联特点:字数相同、词性相应、构造相当、内容有关、仄起平落)一、历届高考春联题1987 年以“梨花院落溶溶月”为上句,下面四个句子中哪个能作为下句与它组成对偶句?选出最适合的一个。
(A )柳絮池塘淡淡风(B)榆荚临窗片片雪(C)带水芙蕖点点雨(D)丁香初绽悠悠云1991 年阅读下面三副春联,回答13-14 题①风声雨声念书声声声悦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②墙上芦苇有头无尾基础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③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13.上述春联都出自中学课文,这些课文的作者依次是( 2 分)A.邓拓毛泽东曹雪芹B.邓拓邓小平曹禺C.吴晗毛泽东曹禺D.吴晗邓小平曹雪芹14.下面是对作者在文中使用上述春联企图的解析,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2 分)A.①用来指出知识分子要认真念书,更要关心国事;②用来建议脚扎实地的作风;③用来责怪夸耀财富的朱门大族。
B.①用来赞美旧社会正直的知识分子;③用来揭示荣华人家的豪华。
C.①用来说明我国知识分子有着既致力于学问又关心政治的传统;②用来责怪主观主义的作风;③用来点染官宦人家的荣华气象。
D.①用来颂扬既重视学问又重视道德涵养的人;②用来挖苦没有才干横溢却好自吹自擂的人;③用来显示尊贵门第的权益与财富。
1992 年“哪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这副对联,说的是( 2 分)A.贾谊B.诸葛亮C.屈原D.文天祥2004 年1、下面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
(4 分)第一题:扫千年旧习祖国江山好第二题冬去春来千条杨柳迎风绿2、下面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
(4 分)第一题①春晖盈大地②科学能致富第二题国兴盛家兴盛国家兴盛3、请为图书馆的春联补拟下联。
上联:学问藏今古下联: _________________4、下面两题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
4 分第一题①鞭炮声声脆②满园春光好第二题鞭炮声声旧民俗旧习惯随旧岁走开5、请补写一句与上联字数相等、构造相像的下联。
高一语文必修一《奇妙的对联》
如 春 满 乾 坤 福 (平
)
天 增 岁 月 人
:
满 门 。
(仄
)
增 寿 ;
对仗=对偶? 对仗=对偶?
对偶: 对偶:
使用的两个 文句“ 文句“字数 相等,结构、 相等,结构、 词性大体相 同,意思相 关”。
对仗: 对仗:
诗词联句在对偶基础上, 诗词联句在对偶基础上, 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的 词语必须“词性一致, 词语必须“词性一致, 平仄相对” 平仄相对”,并力避上 下句同一结构位置上重 复使用同一词语。 复使用同一词语。
对比一下
(范 仲 淹 《岳 阳 楼 记 》 ) 后 天 下 之 乐 而 乐 。 先 天 下 之 忧 而 忧 , (刘 禹 锡 《酬 白 乐 天 》 ) 病 树 前 头 万 木 春 。 沉 舟 侧 畔 千 帆 过 ,
对联的特点
1.字数相等,断句一致 字数相等, 字数相等 2.内容相关,上下衔接 内容相关, 内容相关 3.词性相对,位置相同 词性相对, 词性相对 4.平仄相合,音调和谐 平仄相合, 平仄相合
阶 段 。
》
下 句 相 同 一 位 平 置 使 相 用 相 同 的 字 上 。 免 , 避 对 仄 , 同
义 律 诗 中 的
格 三 阶 段 是 对 偶 句 。 字 数 字 , 偶 。 律 段 阶 偶 律
第
杜 甫 多 《登 高 登 》 。 台 独 病
百 年 里 悲 秋 常 作 客 , 万
不 无 尽 长 江 滚 萧 滚 萧 来 下 。 , 木 落 边
青 青 子 衿 , 悠 悠 我 心 。 ”
对 联 的 发 展 过 程
“
•
复 字 平 。 。 上 下 句 多 有 仄
求 字 , 词 义
高一语文新学案—第二单元梳理探究(二)奇妙的对联参考答案
高一语文新学案—第二单元梳理探究(二)奇妙的对联参考答案【积累梳理】一、答案见课本二、1.是谁催我,三更灯火五更鸡2.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3.一门父子三词客4.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5.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犯边6.民间疾苦,笔底波澜7.刺贪刺虐,入骨三分8.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9.俯首甘为孺子牛10.壁立千仞,无欲则刚11.岂因祸福避趋之12.从无字句处读书13.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14.路有冻死骨【探究总结】一、1.屈原2.诸葛亮3.辛弃疾4.苏武5.文天祥6.三苏7.白居易8.屈原,贾谊9.杜甫10.大禹二、1.饭店2.修表店3.书店4.体育5.幼儿园6.宾馆三、杜甫、范仲淹、滕子京、吕洞宾;杜甫曾写《登岳阳楼》,范仲淹《岳阳楼记》的“忧”和“乐”,滕子京重修岳阳楼,吕洞宾曾三醉岳阳楼;化用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中佳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陶渊明《饮酒》诗:“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四、1.《论语·公冶长》2.陶渊明《归去来兮辞》3.杜甫《望岳》4.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5.王之涣《登鹳雀楼》6.上联出韩愈《寄卢仝》,下联出自李颀《缓歌行》7.《三国演义》8.《水浒传》五、上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下联:小苑西回,莺唤起一庭佳丽,看池边绿树,树边红雨,此间有尧日舜天。
六、1—5(略)6.(1)合字对(2)拆字对(3)回文谐音对(4)花卉对(5)拟声对(6)节气对(7)无情对七、1.树一代新风2.大地气象新3.民安国泰万里河山映日红4.正气满乾坤5.勤劳可兴家6.老平安少平安老少平安7.祖国日日新8.神州面貌新9.春风习习新思想新气象伴新春到来10.家家气象新11.九州桃李荣12.雨露滋润长城内外气象新山东省莒南三中11.10刘家豪。
奇妙的对联答案
《奇妙的对联》参考答案
预习案
对联常识题答案见课本。
探究案
1.略。
2.略。
3.上联:学问藏今古
下联:“文明播东西”,“智慧贯中西”,“知识达亚欧”
训练案
考试名题举例
1.第一题:树一代新风;大地气象新)
第二题:民安国泰万里河山映日红
2.下面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
( 04年高考全国卷二)
第一题:瑞气满乾坤;温情洒人间;喜气入家门
勤劳可兴家;教育可兴邦;勤劳可聚财
第二题:老平安少平安老少平安;老健康少健康老少健康;老吉祥少吉祥老少吉祥;出平安入平安出入平安
3.下联:丹霞南华梅关,均为粤北名胜;燕山长白昆仑,全为塞北名山
4.下联:求实谦虚为治学前提
5.略。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一《奇妙的对联》 (1)
征求新店对联。有个秀才去应征。财主说:“你写的对联要称 赞我的酒好、醋酸、猪肥、人丁兴旺,店里还没有老 鼠。” 那个秀才大笔一挥,很快就写成了: 上联是:养猪大如山老鼠只只死。 下联是:酿酒硬是好陈醋坛坛酸。 横批是:人多病少财富。
财主很高兴,连声说道“好对联,好对联,吉利、吉利!”。 请问:财主是怎样断句的?
上联:才饮长沙水, 下联:又食武昌鱼。
上联:才饮长沙水, 词性:副+动+名+名, 结构:副词+动宾结构,
下联:又食武昌鱼。 词性:副+动+名+名, 结构:副词+动宾结构,
对联的分类
名胜类 喜庆类 哀挽类 谐讽类 文艺类 行业类 集句类
•怀揣大学美梦迎接新年号角, •彰显青春活力挥洒苦涩汗水 •一路风雨前程磨砺意志, •半载苦乐同享铸就辉煌 •今日寒窗苦读,必定有我。 •明朝独占熬头,舍我其谁? •山山水水,处处明明秀秀 •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集句联
集句联:是一种特殊的创作手法。 它是从古今文 人的诗词、赋文、碑帖、经典中分别选取两个有关 联的句子。按照对联中的声律、对仗、平仄等要求 组成联句。既保留原文的词句,又要语言浑成,另 出新意,给人一种“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艺术感染 力。同时,集联还可使人自然地联想到所集的原作, 无形中给人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艺术空间,这对陶冶 情操,交流心灵,大有裨益。
上联是:养猪大如山,老鼠头头死; 下联是:酿酒硬是好,陈醋坛坛酸。 横批是:人多,病少,财富。
这时候,财主的老婆出来了,一看对联,大骂道,“什么鬼对联,晦气、 晦气!”。请问:财主的老婆又是是怎样断句的?
上联:养猪大如山老鼠,头头死, 下联:酿酒硬是好陈醋,坛坛酸。 横幅: 人多病,少财富。
第四单元 奇妙的对联 练习-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对联题型训练写对联:一字数相等,内容相关;二词性相同,结构一致;三仄起平收,节奏相应;四前后语序,符合事理。
这是作对联最基本的要求。
一、根据对联知识选择上、下联:1.2014年北京高考题,上联为“冬尽梅花点点”,下联为A万户春柳依依 B千家喜气洋洋C春回爆竹声声 D春来微风缕缕2.2014年江苏高考题,下列诗句与“墙头雨细垂纤草”对仗工整的一项是A数峰无语立斜阳 B水面风回聚落花C蝉曳残声过别枝 D楼上春容带雨来3.2009年湖南,上联:心平浪静,秋月芙蕖湘水碧。
在下列选项中选出最合适的下联。
A志远天高,春风杨柳麓山青 B情深海阔,夏日荷花潇江红C气壮山威,鲲鹏展翼楚云飞 D身正才卓,冬雪松竹衡岳高二、根据对联知识及要求组合对联4.2014年山东,用下面的短语组成两副有关春节和端午节的对联。
要求:上下联各为七字,语意连贯,符合节日和对联特点,不得重复使用短语。
门上桃符碧波竞舟江边柳线青艾驱瘴迎春绿十里欢耀眼红千家乐春节:端午节:5.2009年安徽,将下面的短语组成两副七字对联,并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芝兰绕阶黄牛耕地翠柳迎春桃李满园千里绿春绣锦万山金座凝香新春联上联:下联:教师办公室上联:下联:三、根据对象确定对联归属6.2010天津.学校成立若干学生社团,请你从下列选项中选出三副内容适合的对联,分别送给戏剧社,文学社和摄影小组,以示祝贺。
(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填写序号)①现出庐山真面目留住秋水旧丰神②藏古今学术聚天地精华③常向秋山寻妙句又驱春色入毫端④天涯雁寄回文锦水国鱼传尺素书⑤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也非我装谁像谁,谁装谁,谁就像谁戏剧社【】文学社【】摄影小组【】7. 以下四副对联分别对应四位文学家,全部正确的一组是①金石文章空八代江山姓氏著千秋②刚正不阿留得正气凌霄汉幽而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③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④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个英雄汉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A.①韩愈②班固③屈原④苏轼B.①韩愈②司马迁③屈原④李清照C.①欧阳修②司马迁③贾谊④苏轼D.①欧阳修②班固③贾谊④李清照8.2009年浙江下列对联,最适合祝贺老师70岁寿辰的一联是()A、碧桃献岁宜家受福花甲逢春获寿延年B、为学有宗古稀成庆诲人无倦恩重及门C、乐道安贫音容宛在因材施教手泽犹存D、执掌教坛垂七十载栽培桃李满三千株四、根据对联知识修改对联9.有对联“收四海风云,居斗室尽知天下事;看百朝世态,坐片时通晓古今情”。
【语文】必修1《奇妙的对联》对联练习题(有答案)
《奇妙的对联》对联练习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6分)古都南京,历史名城。
南朝旧事、明代遗韵、民国风雨,都在这座古城留下了深深的印痕,浸染出浓浓的意韵。
玄武湖舒展,鸡鸣寺空灵,秦淮河的桨声灯影,夫子庙的热闹繁华,无不让人流连忘返。
不少地名还可组成比较工整又非常有趣的对子。
例如:“石头城”对“燕子叽”、“朝天宫”对“阅江楼”、“凤凰台”对“麒麟门”……请从“无想寺”、“状元楼”、“白马湖”三个地名中,选出最恰当的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A、无想寺B、状元楼C、白马湖答:“乌龙潭”对________“莫愁湖”对________“总统府”对__________ 2、“月送花香浮小院”是一副对联的上联,请选出下联中最好的一句()(5分)A.绿叶红花映山前B.风摇竹影到幽斋C.梦随春风到天明D.风吹萤火到满园3、为2005年春节晚会上出现的一副对联的上联“八百里洞庭凭岳阳壮阔”选配下联,最恰当的一项是()(5分)A.五千年盛世欣太平今日B.两千年赤壁览黄鹤风流C.九万里中华创锦绣未来D.十三亿尧舜建古国文明4、福州乌山的王琵琶亭有一副对联,上联:一弹流水一弹月。
最适合作为下联的一句是()。
(5分)A.半入江风半入云B.一味清凉上月时C.二分明月万梅花D.三月细雨春妩媚5、《水浒》第十二回标题为一副对联,上联是“梁山泊林冲落草”,下联为()(5分)A.青面兽北京斗武B.景阳岗武松打虎C.急先锋东郭争功D汴京城杨志卖刀6.下面是旅居台湾的孔子第77代嫡传孙孔德成写给在大陆的二姐的对联中的上联,请为它选填下联。
(5分)上联:风雨一杯酒;下联:()A.天涯共此时B.羁危万里身C.江山万里心D.千里共婵娟7、“轻风细柳,淡月梅花”是一副四字对联。
请根据扩展后的下联,在方格中填写一字,组成一副对仗工整的五字联。
(5分)上联:轻风细柳下联:淡月隐梅花8、根据下面语言材料,运用对偶知识对出下联。
(10分)春天,湖水涨满,湖天一色,船行湖中,如行天上;秋日,山色斑斓,山景如画,人游山中,如行画中。
人教课标版高中语文必修1过基础-《奇妙的对联》
过基础-《奇妙的对联》一、填空题。
1. 对联,也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是独立于____________________等之外的一种文学样式。
2. 对联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形式演变而成,形成于__________,盛行于__________,可谓源远流长。
3. 所谓对仗,是指__________的一种形式。
对仗的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4. 在现代汉语中,平声指__________和__________,仄声指__________和__________。
5. 对联无论长短,上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__________,下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__________。
6. 对联大体上可以分为__________类、__________类、__________类、__________类、____ ______类、__________类、__________类等。
二、判断题。
7. 对联由上联和下联组合而成,字数多少有定规,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
( )8. 对仗是移用了古代礼制的专用名词,要求对偶句必须像仪仗队一样严整、对称。
( )9. 对联要竖行书写,必须字字对称,中间可以加标点符号。
张贴时以面对欣赏者为准,上联在右,下联在左。
()10. “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五代后蜀后主孟超在寝门桃符板上题的对联,既是相传最早的对联,也是最早的春联。
( )11. 对联讲究炼字,更讲究炼意。
作对联需要对每个字反复推敲、仔细琢磨,但好的对联却又要求不见斧凿之痕,信手拈来,宛若天成。
( )三、默写下列对联。
12. 风高秋月白;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牛女二星河左右;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冬江上漫漫朔雪冷渔翁。
高中语文《奇妙的对联》(必修1)
高中语文《奇妙的对联》(必修1)《奇妙的对联》一、对联常识对联,也叫做楹联、楹帖、对子等。
楹,就是建筑物的柱子。
题在两根对称的柱子上的文字就叫楹联。
对联是独立于诗词曲赋等之外的一种传统文学样式。
对联由骈文和律诗的形式演变而成,形成于唐宋,盛行于明清,可谓源远流长。
对联由上联和下联组合而成,字数多少无定规,但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
所谓对仗,是指词句的对偶。
对偶是汉语修辞格之一,用字数相等、句法相似的语句表现相反或相关的意思。
对仗是移用了朝廷礼制的专用名词,要求对偶句必须像朝廷中的仪仗队一样严整,对称。
对仗的要求是字数相等,词性相同,结构相当。
所谓平仄,是指平声和仄声。
古代汉语分平声、上声、去声、入声,现代汉语分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可归为平、仄两大类。
平在古代汉语中指平音,在现代汉语中指阴平和阳平,仄在古代汉语中指上声、去声、入声,在现代汉语中指上声、去声。
也有个别仄声字入阴平、阳平的。
对联讲究平仄,平仄相异,能够达到声调和谐。
对联无论长短,上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仄声,下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平声,因为一般仄声短促,平声舒缓。
此外,还要注意对联的书写与张贴。
书写时,要注意上下联都是竖行书写,从上写到下,中间不加标点符号。
书写要讲求美观,必须字字对称、行款整齐。
张贴时,要按照传统习惯,上联在右边,下联左边,左右以面对欣赏者为分别。
二、对联欣赏对联的种类繁多,古今没有统一的分类标准。
清代梁章钜《楹联从话》把对联分为应制、庙祀、廨宇、胜迹、格言、挽联、集句等类。
一般来说,对联大体可以分为名胜类、喜庆类、哀挽类、谐讽类、文艺类、行业类、集句类等。
例如:“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这副五代后蜀主孟昶在寝门桃符板上所题的对联,既是相传最早的对联,也是最早的春联。
春联就是春节时贴在门上的对联,属于喜庆类。
对联与我们的语文学习密切相关,例如昆明翠湖海心亭有一副对联:“有亭翼然,占绿水十分之一;何时闲了,与明月对影而三。
人教版必修一梳理探究奇妙的对联评测练习
人教版必修一梳理探究《奇妙的对联》评测练习评测练习:一、基础练习(同步测试):(一)根据对联内容,猜出所写的地名。
1、翁去八百年,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
()2、栏杆外滚滚波涛,任千古英雄,挽不住大江东去;窗户间堂堂日月,尽四时凭眺,几曾见黄鹤西来。
()3、说甚神仙,看千年石洞开时,城郭人民还是耕田凿井;阅成古今,听半夜金鸡叫醒,兴亡秦汉都归流水桃花。
()(二)选择对联“梨花院落溶溶月”()A.柳絮池塘淡淡风B.榆荚临窗片片雪C.带水芙蕖点点雨D.丁香初绽悠悠云(三)填写缺字联:活到老,学到老,老不服老。
画亦精,字亦精,。
(四)根据课文内容,将对偶句补充完整。
欧阳修。
岳阳楼上范仲淹作文寄情。
参考答案(一)醉翁亭黄鹤楼桃花源(二)A(三)精益求精(四)醉翁亭饮酒抒怀二、自选练习(随堂练习)(一)补写对联①冬去山清水秀 ___________②千年修炼,难得一生牵手___________③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 ___________④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___________⑤若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 ___________(二)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当时国学大师清华大学教授陈寅恪先生在清华入学考试的国文试卷中,就别出心裁地出了一道“对联题”,上联“孙行者”,要求学子按照对联的格式,答出下联。
请您也试一试。
(三)巧拟栏目宣传“文化河南”的小册子己拟有两个栏目,请你仿照它们再拟两个栏目,可以从历史、艺术、名胜、民俗等角度来拟写。
要求结构相同,字数相等。
1.点击文化名人 2.遍数名优特产参考答案(一)①春来鸟语花香②万里旅途,绝无半点负心③黄山落叶松叶落山黄,海南护卫舰卫护南海④心似平原野马,易放难收⑤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二)祖冲之,胡适之,韩退之(三)追寻历史渊源,欣赏地方艺术,探访名胜古迹,品味民俗风情(四)研究性学习请搜集一下你家所在社区或者村庄的对联,写一个社区对联调查报告。
1。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一《奇妙的对联》同步练习
《奇妙的对联》同步练习一、佳联、趣联赏析1、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明代的奇才解缙2、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明朝著名学者顾宪成3、春联:上上下下,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添一岁;家家户户,说说笑笑,欢欢喜喜,均过新年。
4、婚联:并蒂新开幸福花同心永结富裕果5、挽联:要打叭儿落水狗,临死也不宽恕,懂得进退攻守,岂仅文坛闯将;莫作空头文学家,一生最恨帮闲,敢于嘻笑怒骂,不愧思想权威。
——陈毅6、赠联:人生得一知己足已斯世当以同怀视之——鲁迅赠瞿秋白7、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重杨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李清照纪念馆、楹联,郭沫若题8、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成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蒲松龄自勉9、调琴调新调调调调来调调妙种花种好种种种种成种种香10、少年当有风云气,儿女情深防断肠。
11、雪域春秋扎西德勒天山南北乌鲁木齐12、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13、江南千山千水千才子塞北一天一地一圣人14、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15、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清]郑燮16、香本出苦寒,霜天一洗心自淡;志当存高远,风雨兼程路犹长。
17、一楼萃三楚精神,云鹤俱空横笛在;二水汇百川支派,古今无尽大江流。
(黄鹤楼)18、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岳阳楼)19、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滕王阁)20、翁去八百年,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
(醉翁亭)二、练习:1、应对型:这类题型由命题者给出语境要求请根据所给语境对出上和下联.把下列句子中的划线部分改写成一副对联,用来作“画卷”的修饰语。
经过几百个日日夜夜的奋战,长江截流工程终于胜利完成,中国人民在这奔腾不羁的长江边,展开了一幅把五千里长江斩断,把三峡无数山峰锁住的神奇画卷。
上联:下联:2、根据上联对出下联:(1)、冬去山明水秀。
高中语文必修一奇妙的对联 (2)
4,冬去春来千条杨柳迎风绿——(全国卷一) 参考答案:国泰民安万里河山映日红 5,为图书馆的对联补下联:学问藏今古—— (浙江卷) 参考答案:A,正气留天地 B,义理通中外 C,知识蕴乾坤 D,文化贯东西 6,为对联拟下联:荔枝龙眼木瓜 皆是岭南 佳果—— (广东卷) 参考答案:丹霞南华梅关 皆为粤北名胜
嵌字联
民犹是也,国犹是也,何分南北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不是东西
(1914年前翰林王运讽袁世凯)
起初,袁世凯就任临时总统之时邀请王运来京任职。 一代帝王之师王运在游历中南海是时,一时心血来 潮,就信口开河地对袁总统说,总统府旁边就是清 宫,总统府应该挂一块匾,题上“旁观者清”,有 匾就应该有楹联,上联可以为“民犹是也,国犹是 也”,下联可以为“总而言之,统而言之”,分嵌 民国总统四字,岂不妙哉。 袁世凯对王的倚老卖老 甚为恼怒,却有无可奈何。这时,吓寿田接下来说, 老师的对联上应该加几个字:民犹是也,国犹是也, 河山永固;总而言之,统而言之,日月重光。这样 一改袁世凯自然很高兴。 到袁世凯内阁成员名单公 布后,段祺瑞名列陆军总长,而大家看好的蔡锷未 能掌控实权,南北一片哗然。后来,上海的一家报 纸刊出一副对联:民犹是也,过犹是也,何分南北;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不是东西。 一副对联的三次 演绎,真是对袁世凯最好的讽刺。
这副藏头联构思巧妙,用语别致,嵌入了
“民国总统”这一职称,且一语双关,抨击 了袁世凯“不是东西”。
哑联
苏东坡被贬黄州后的一天傍晚,他和好友佛印和 尚泛舟长江。苏轼忽然用手往岸上一指,笑而不语。 佛印顺势望去,只见一条狗正在啃骨头,顿有所悟, 随即将自己手中题有苏东坡诗句的蒲扇抛入水中。两 人面面相觑,不禁大笑起来。 其实,这是二人开玩笑的一副哑联。你猜得出来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联专题练习
(对联特点:字数相同、词性相应、结构相当、内容相关、仄起平落)
一、历届高考对联题
1987年以“梨花院落溶溶月”为上句,下面四个句子中哪个能作为下
句与它组成对偶句?选出最恰当的一个。
(A)柳絮池塘淡淡风(B)榆荚临窗片片雪
(C)带水芙蕖点点雨(D)丁香初绽悠悠云
1991年阅读下面三副对联,回答13-14题
①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②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③座上珠玑昭日月
堂前黼黻焕烟霞
13.上述对联都出自中学课文,这些课文的作者依次是(2分)
A.邓拓毛泽东曹雪芹
B.邓拓邓小平曹禺
C.吴晗毛泽东曹禺
D.吴晗邓小平曹雪芹
14.下面是对作者在文中使用上述对联用意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A.①用来指出知识分子要认真读书,更要关心国事;
②用来倡导实事求是的作风;
③用来批判炫耀财富的朱门大族。
B.①用来赞扬旧社会正直的知识分子;
②用来讽刺徒有虚名的知识分子;
③用来揭露富贵人家的奢华。
C.①用来说明我国知识分子有着既致力于学问又关心政治的
传统;
②用来批评主观主义的作风;
③用来点染官宦人家的富贵气象。
D.①用来歌颂既重视学问又重视品德修养的人;
②用来挖苦没有真才实学却好大吹大擂的人;
③用来显示高贵门第的权势与财富。
1992年“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这副对联,说的是(2分)
A.贾谊
B.诸葛亮
C.屈原
D.文天祥
2004年
1、下面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
(4分)
第一题:
扫千年旧习
祖国江山好
第二题
冬去春来千条杨柳迎风绿
2、下面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
(4分)
第一题
①春晖盈大地
②科学能致富
第二题
国兴旺家兴旺国家兴旺
3、请为图书馆的对联补拟下联。
上联:学问藏今古下联: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两题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
4分
第一题
①爆竹声声脆
②满园春色好
第二题
爆竹声声旧风俗旧习惯随旧岁离去
5、请补写一句与上联字数相等、结构相似的下联。
(平仄不论)(3分)
上联:爱国诚信乃做人根本
6、下面是一副对联的上联,请对出下联。
(6 分)
荔枝龙眼木瓜皆是岭南佳果
二、针对训练
1、运用相关知识,把下列短语组合成两副悼念周恩来总理的挽联。
难报恩来生为国家耿耿忠心昭日月何堪魂去青史千秋功同五岳寸草春晖德同湖海洋洋正气结丰碑死为人民
对联:
对联:
2、教师节到了,沐浴着深深师恩的你一定有很多话要对老师说,请你拟一副对联唱出心中最美的对老师的赞歌。
对联:
3、下面是一副赞颂诸葛亮的对联,其下联的句序、结构已被打乱,请根据所给出的上联进行适当的调整。
上联:一生惟谨慎,七擒南渡,六出北征,何期五丈崩摧,九代志能遵教授;下联内容(已被打乱):八阵名成,两川福被,十倍荷褒荣,三分功定属元勋,所合精锐四方。
4、阅读下列一则新闻,然后用对联形式概括出新闻的主要内容。
[法新社雅典8月27日电] 在8月27日进行的男子110米跨栏决赛中,中国的刘翔旋风般赢得了胜利,从而重新划定了男子短跑赛场的“势力范围”。
刘翔,这个21岁的上海大学生,成为第一个登上奥林匹克男子110米栏领奖台的中国人,并因此被载入史册。
决赛中,从始自终一路领先的刘翔将对手拉下了2米多,这种差距在奥运水平的此类比赛中是少见的。
历史上,田径赛场上的短跑项目——100米、110米栏和200米——始终是非洲裔和非洲——加勒比裔选手的势力范围。
但在今天的110米栏决赛中,刘翔既战胜了非洲裔选手特拉梅尔(美国籍),又击败了非洲——加勒比裔选手加西亚(古巴籍),从而打破了他们对短跑项目的垄断,让中国人乃至亚洲人在这一向来被非洲裔和非洲——加勒比裔选手视为“私有领地”的项目中占得了一席之地。
身为所有中国人和亚洲人的骄傲,刘翔目前已把目光投向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他想在自己的家门口卫冕成功。
从目前的情况看,他似乎有能力做到这一点。
对联:
5.下面是四幅对联的上联,分为两题,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
(4分)(2005届苏州六校联考)
第一题:①家中世界小
②大江南北处处风光好
第二题:①冬去山明水秀
②春回大地东风迎秀色
6、杨利伟首航太空,圆了中国人的千年飞天梦。
某报举办了一个征联活动,上联是“英雄飞太空,国人兴奋”,请你围绕这一事件对出下联。
(4分)上联:英雄飞太空,国人兴奋;
下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