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仰止——敬饶宗颐老先生

合集下载

饶宗颐诗歌的清气

饶宗颐诗歌的清气

论饶宗颐诗词的清气饶宗颐先生,字固庵,又字伯子、伯濂,号选堂,广东潮州人。

饶先生长于书香门第,自幼天资聪明,弱冠之年,即续成其尊人饶锷之《潮州艺文志》。

年十九,受聘为中山大学广东修志馆兼任纂修。

饶先生治学甚广,设计甲骨、简帛、经学、礼乐、宗教、历史、中外关系、敦煌、潮学、史前文字、目录、艺术、古典文学等十数门类,又擅书画古琴,学艺双修。

被誉为百科全书式之艺术大师。

著有《选堂诗词集》。

饶宗颐有两位伯父,一位叔父。

大伯父是画家,又是收藏家。

父亲饶锷,谙佛理,精考据,诗文造诣犹深,是晚清迄民初潮州颇有代表性的学者、诗人,选堂幼承家风,成为其自在、独立、充盈、坚毅的生命精神的基础。

常有人感慨,选堂先生是在娘胎里就读完书的,由此足见其早慧与禀性之天赋。

绕年少时曾赋联一对:山不在高,洞宜深,石宜怪园须脱俗,树欲古,竹欲疏清代刘熙载曾经指出“诗品出于人品”。

所以,这一对联在字里行间已经透露出饶宗颐先生清高之节气。

下面,我们从几首饶先生的诗词中,来感受绕先生的清气。

这是饶宗颐先生十六岁时作的《咏优昙花诗》:异域有奇卉,植兹园池旁。

夜来孤月明,吐蕊白如霜。

香气生寒水,素影含虚光。

如何一夕凋,殂谢亦可伤。

岂伊冰玉姿,无意狎群芳。

遂尔离尘垢,冥然返太苍。

太苍安可穷,天道邈无极。

衰荣理则常,幻化终难测。

千载未足修,转瞬讵为逼。

达人解其会,保此恒安息。

浊醪且自陶,聊以永兹夕。

优昙花,又被叫做优昙钵花、乌昙跋罗花,在梵语中为祥瑞花的意思。

《南史》曰:「优昙花乃佛瑞应,三千年一现,现则金轮王出。

」佛家《法华经》有云:“佛告舍利佛,如是妙法,如优钵昙花,时一现耳。

”后来,人们便以“昙花一现”比喻事物一出现就很快消逝。

饶宗颐的咏《优昙花诗》,既描绘了昙花的形神姿色,又赞美了她的品质情操,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少年饶宗颐的成熟思想和诗歌艺术特色。

第一首,作者吟咏了在自家莼园的荷花池旁,种植的两株昙花,每当夏末秋初月夜时分,昙花吐蕊,皎洁如霜,芳香袭人,恍若白衣仙女下凡。

语文 作文热点素材 饶宗颐先生去世,真正的大儒时代结束了

语文 作文热点素材 饶宗颐先生去世,真正的大儒时代结束了

饶宗颐先生去世,真正的大儒时代结束了【素材回放】2018年2月6日凌晨,国学大师饶宗颐去世,享年101岁。

提到饶宗颐,最容易想到的便是“北钱南饶"、“北季南饶”。

这也是个有意思的对比,很显然,北边有两位,分别是钱钟书、季羡林,南边只有一位,便是饶宗颐,按照武侠里的说法,饶宗颐先生这是“以一敌二”。

他的离世,无疑标志着一个时代真的结束了.钱钟书说饶宗颐是“旷世奇才”,季羡林说“我心目中的大师就是饶宗颐”,能得到钱、季两位先生如此高的评价,说一句“饶宗颐是大师中的大师并不为过”.关于饶宗颐,还有一个至高无上的评价,不过这是个悬案,先说这句评价——“只要有饶宗颐,香港就不是文化沙漠"。

有报道说这句话出自金庸之口,也有记录说这是余秋雨说的。

不管是谁说的,这个评价没人质疑过,观点经得起推敲。

1饶宗颐去世,人们终于可以理直气壮地再次说起“国学大师"这四个字。

当年有人纷纷争抢“国学大师”的帽子往自己头上戴的时候,饶宗颐既犀利又幽默地表了态,“我不是大师,我是大猪”.(季羡林与饶宗颐)有必要重复一下饶宗颐这句语录的产生背景:季羡林、任继愈两位老人去世后,一片“大师"的帽子纷纷送上,聒噪不已,有心急的媒体以“究竟谁将成为新一代的国学大师”为题展开调查,饶宗颐名列第一,紧随其后的是张其成、冯其庸、傅佩荣.眼看着季老至死都没摘掉的帽子就要戴到自己头上,饶宗颐的一句“我不是大师,我是大猪”,有四两拨千斤的功效。

将大师与大猪对应起来,充分体现了饶宗颐老人的智慧,他比任何人都能明辨出大师这个称谓2在这个时代所蕴涵的危机和压力,当大师被学术混子们挣来抢去的时候,它其实已经成为一个贬义词。

饶宗颐进一步解释道,“‘大师’是佛家说法,我又不是和尚,所以我不是大师。

”这句简单易懂的话,十分朴素地向公众解释了“大师”的来源以及不愿意当大师的缘由。

【素材解读】饶宗颐先生真是全才啊,罗列他涉猎的文化领域:敦煌学、甲骨学、史学、目录学、楚辞学、考古学(含金石学)、诗词、书画,会发现多数都是冷门,都是少人继承的事业.饶宗颐曾开玩笑说,在文化界他是“一个无家可归的游子”,如今游子进入天堂,他留下的背影,显得愈加孤寂.最近这两年,甚嚣尘上的“大师饥渴症”有所缓解,伪国学大师人人喊打。

饶宗颐华诞的

饶宗颐华诞的

饶宗颐华诞的“传说”与行庆典的“非故事”说事,缘起于中国学界所谓“南饶北季”一说的“南饶”。

8月8日,中外学者在敦煌莫高窟为中国汉学大师饶宗颐庆贺95华诞,当饶先生得知甘肃舟曲县突发特大泥石流灾害时,老人并无张扬地把160万寿礼转手捐给了灾区。

因饶先生这顺手一举,让寿诞庆典仪式,又传承二千多年的古风而“前卫”地增辉了!给这样“老寿星”过传统寿庆仪式,人们享受的是传统美德、享受的是时代睿智,享受的是大中华文明的高雅!“传说”之谓,指中国人,其实主要是汉人社会里“过生日”有种种习俗,层层讲究与文野典故的说法。

“非故事”一说,是针对“故事”而言,说的是而今、现在、眼目下的实事。

基本上是非轶闻、传言,更非传奇、炒作罢了。

本来百姓过生日,上层、名流祝庆大寿皆为个人、家庭、顶多乃家族的私人、小众活动而已,不值说三道四。

倒是当今中国社会里,青少年过生日风气大浓,形成“仪式”大小的攀比。

给家庭困难学子造成本不该产生的心理压力。

眼下“公私合营”的一切“挑战极限”式“大发展”、“大挖钱”,惶惶不可终日地搞大搞强,的确浮躁了社会生活的一切,“过生日”,其功能也被开发到人、物、事的每一角落。

有给小小婴儿过诞辰,天花乱坠大吹大捧,以传统吉言之名,行巴结上级、“老总”之实,实乃名利交换式投资也。

有甚者“过生日”事项也被开发到“创新”程度。

刊庆、报庆,还有所庆、命名庆等等不一而足。

不是说这些(诞生、成立、被命名之类)“庆典”,都不值庆贺、纪念,而是说,这个甚嚣尘上的“庆典”,多为虚张声势非原本宗旨,而是低俗、庸俗、媚俗之动作;以显示旨在高攀的“政绩”,或为索“礼”大搞筹资、要钱的“正当”理由。

日前,偶见一报,读了一则意味深长的故事:某地办老校百年华诞,当局造势热庆。

开业庆典时,美女大红旗袍仪仗队,笑容可掬列队夹道摇花欢呼迎嘉宾。

上百嘉宾一一按官阶大小,靓丽登满主席台。

校友/嘉宾的恩师们呢?台下仅存一二“摆设”罢了!事后,一校友设法见到当年恩师交谈后,方知原来教授虽曾沧桑但也耕耘未辍,桃李虽也校官盈园,但一非“国学大师”;其二无任何官阶职衔;指望捐款吧,他乃文科穷酸,常有出书策划,盖楼正筹款哪有出书钱?!所以,恩师们台下听当官、发财的历代弟子激昂慷慨演讲,自己有什么不光彩呢?如今,学校成了生产办事者的地方,掌权者是这里一级级升迁的过客;师之“名”“才”之定,还不仗领导给你定夺?不尊重之说何有?办学历史的有无,积累、沉淀的丰欠,对眼下当事者都一无关系。

饶宗颐 保持自在的心是一种境界

饶宗颐 保持自在的心是一种境界

饶宗颐  保持自在的心是一种境界他与钱钟书并称为“南饶北钱”,与季羡林并称为“南饶北季”。

他达古通今,学贯东西,在学问的天地里,硕果累累。

他就是著名国学大师饶宗颐。

有人说:“他有三颗心,第一颗叫好奇心,第二颗叫孩童心,第三颗叫自在心,一颗比一颗高”。

持着这三心,饶宗颐在智慧的求索中执著,而不为执著所累。

作者:聂薇做学问,是学习古人的智慧对于饶宗颐这个名字,相信许多人都不陌生,特别是在那些炫目的头衔之下,似乎有种尽人皆知的意味,而盛名之下,饶宗颐对于中国文化究竟意味着什么?他通晓英、法、日、德等多国语言文字,还精通梵文、巴比伦古楔形文字等“天书”,学术研究涉及文、史、哲、艺各个领域,诗、书、画、乐的造诣也极为高深,学贯中西。

阿里山神木钱钟书说他是“旷世奇才”,季羡林说“心目中的大师就是饶宗颐”,金庸说“有了饶宗颐,香港就不是文化沙漠”,国外把他誉为“东洲鸿儒”、“汉学泰斗”、“东方达芬奇”,国内更称呼他为“第一国学大师”。

对于各种光环,九旬饶老淡然一笑,“呵,大师?我是大猪吧(潮汕话里,‘大师’与‘大猪’谐音)。

现在‘大师’高帽满天飞,太多了。

其实大师原来是称呼和尚的,我可不敢当。

”吃茶去白发白眉,颜容清癯,却如老顽童般“有趣”。

无论身处何种场合,说到动情处,他总是眉发伸张,笑声抒怀,意味深长,“我不带徒弟,我干嘛要让人辛苦?我自己折磨自己就够了,不想让别人辛苦,做学问真的很辛苦。

”尽管辛苦,他依然坚持做学问,一做就是八十多年。

饶宗颐的一生,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有神力相助”。

从小,饶宗颐便有“神童”之称,家中虽是当地首富,但父亲一直执着于学问的追求,这也影响了饶宗颐后来走上学问之道。

隶书汉人吉语二品“我家以前开有四家钱庄,在潮州是首富,按理似乎可以造就出一个玩物丧志的公子哥儿,但命里注定我要去做学问,我终于成了一个学者。

我小时候十分‘孤独’,母亲在我二岁时因病去世,父亲一直生活在沉闷之中,但他对我的影响很大。

饶宗颐先生介绍

饶宗颐先生介绍

响 颇 大莲诸家,于李人物画不拘一山水画法造诣集 种篇 ,著 逾已 出 版学 、 简宗 教 学音 乐 、史 、 艺古 文 字围 广 博顾 问授 。中 文 大荣 誉奖,教授于理学院以后历文志》岁续,广东年
60

,。、,、,Fra bibliotek1917
他方来音

作海饶短刊发专得及字在六渊作饶
出内教文及表著了华学文十博等教
了海授和各在六卓侨,学多,身授
不外为杂大世十越史敦,年精的是
可弘国文书界多的料煌语来通学学
磨扬际约刊各种成等学言,多者富
灭中汉有上大外就方,学孜种。五
的华学四的学,。面宗,孜外他车
贡文界百论术尚除都教古不语知,
献化及篇文期有了取学文倦。识著
。, 。,

▪ 饶宗颐是我国当代的文化明星,其对于历 史、考古、文学、经学、教育、书画等不 同领域均有涉猎,又是杰出的翻译家。香 港大学副校长曾引用余秋雨的话说:“香 港如果出了一个饶宗颐,就不会是文化沙 漠了。”有人以为饶先生可以与季羡林齐 名,并称之为“南饶北季”。
贯通古今 海纳百川
▪ (三)饶宗颐在学术上与艺术上的造诣均达到相 当高的水准,他集学问与艺术为一身,以其博洽 周流、雅人深致的境界,成为当代罕有的国学宗 匠。同时,他的文化世界具有自信、自足、圆融、 和谐的特点。整个二十世纪,一般知识人都觉得 一定要在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新派”与 “旧派”之间做选择的时候,他却没有一种焦虑 与困惑。他的世界里,东方与西方没有鸿沟,古 代与现代之间没有裂罅。饶宗颐的学问、艺术与 文化人格、与香港一地有极为重要的相似性。是 特殊的地缘所造就的学术文化史现象。这一范式 所树立的标格,将对于未来的中国学术具有重要 启示意义。

当代香港国学大师

当代香港国学大师

当代香港国学大师余秋雨称他为“国际瞩目的汉学泰斗”、“整个亚洲文化的骄傲”;还断言:只要香港有饶公,就不能算文化沙漠。

这位饶公,就是著名的国学大师饶宗颐。

大家平时会看当代香港国学大师吗?关于当代香港国学大师你又知道多少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当代香港国学大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当代香港国学大师:家学启蒙大病引斯入“国”门白发,白眉,清瘦。

最近一次见饶公是在几天前,85岁的他刚落座就轻声说道:“先得纠正一个重要偏误,我不像有些文章说的那样‘连小学也没上过,完全是无师自通’,我上过正规的初中,而且我学每样东西都有老师的,我的老师很多。

”与纠正许多历史学方面的偏误一样,饶公对自己也是一丝不茍。

他说,我的祖父、父亲都是做生意的,我的家是当时广东潮州地方的首富。

所不同的是,我的父亲一面做生意,一面也读书做学问。

因此我家里有很多的书,大概有几万本。

我小时候就在这些书里,很早就念了很多书。

到了十几岁,父亲就过世了,我接下了他的两副担子,既要管生意,还要继续做他没做完的学问。

后来,我对钱越来越没兴趣,父亲的钱到我手里变得越来越少。

看来,我只能做好一件事,就是把他的学术研究继续下来。

我后来就变为纯粹向学术方向发展了。

可以说是家庭教育,是家学,使我走上这条路的。

少年早慧的饶宗颐,20岁出头因整理发表了父亲的遗著《潮州艺文志》而文名大噪,旋即被聘为中山大学的研究员。

当时,日军已经南侵,中大迁往云南。

在赴聘途中,饶宗颐大病一场,滞留在香港。

没想到,这场大病,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在香港,他有机会结识了后来对他影响深远的学者王云五和叶恭绰,从而正式步入国学研究的大门。

而这场大病,是饶公此生唯一害过的一场大病。

因此,对佛、道都深有研究的他认为,这是一种缘分。

饶宗颐对“缘”的解释不是完全被动的:缘是外面的条件,你自己有某种内在的条件可以同外缘结合,能够配得上的就会能够搭得上,要不然也搭不上,因为你的条件和它的条件不合,它没有需要你,所以说缘要内外两方面的结合。

饶宗颐先生介绍

饶宗颐先生介绍

饶宗颐先生介绍生平简介饶宗颐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文学家、经学家、教育家和书画家,是集学术、艺术于一身的大学者,又是杰出的翻译家。

香港大学副校长曾这样评价他:“香港如果出了一个饶宗颐,就不会是文化沙漠了。

”而他又是以“辛苦待舂锄”来谦虚地评价自己一生成就的。

饶先生和季羡林齐名,学界称"南饶北季"。

饶宗颐,1917年8月9日。

生于广东潮安。

字固庵,号选堂,广东潮州人。

幼耽文艺,18岁续成其父所著潮州艺文志,刊于领南学报。

以后历任无锡国专、广东文理学院、华南大学等教授。

1949年移居香港,任教香港大学,并先后从事研究于印度班达伽东方研究所,又在新加坡大学、美国耶鲁大学、法国高等研究院任职教授。

1973年回香港,任中文大学讲座教授及系主任。

饶教授于1962年获法国汉学儒莲奖,1982年获香港大学颁授荣誉文学博士,后任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荣誉讲座教授。

1993年为上海复旦大学顾问教授。

饶教授学术范围广博凡甲骨、敦煌、古文字、上古史、近东古史、艺术史、音乐、词学等,均有专著,出版书40种,学术论文过三百篇。

艺术方面于绘画、书法造诣尤深。

绘画方面,擅山水画,写生及于域外山川,不拘一法,而有自己面目。

人物画取法白画之白描画法,于李龙眠、仇十洲、陈老莲诸家之外,开一新路,影响颇大。

书法方面,植根于文字,而行草书则融入明末诸家豪纵韵趣,录书兼采谷口、汀洲、冬心、完白之长,自成一格。

饶宗颐家中“天啸楼”藏书达十余万卷,为当时粤东最富盛名的藏书楼。

同乡评述同乡林伦伦对饶先生的评述:先生“业精六学,才备九能”,迄今已出版著作50余部,发表论文400多篇,在敦煌学、甲骨学、词学、史学、目录学、楚辞学、考古学、书画、音乐、韵学诸方面都有了不起的成就,在海内外享有崇高的声誉。

饶宗颐先生,字固庵,又字伯子、伯濂,号选堂。

饶先生的父亲在家中排行第三,名宝璇,字纯钩,后改锷,号钝鹿,又号兹园居士。

饶锷老先生毕业于上海法政学校,参加过南社,是一位思想进步的学者,曾著《〈佛国记〉疏证》、《王右军年谱》、《慈禧宫词百首》、《潮州西湖山志》等。

国学大师饶宗颐的简介

国学大师饶宗颐的简介

国学大师饶宗颐的简介推荐文章国学大师熊十力的简介热度:国学大师陈寅恪的简介热度:国学大师陈寅恪的生平简介热度:国学大师徐复的简介热度:国学大师钱钟书的简介热度:饶宗颐是我国当代的文化明星,其对于不同领域均有涉猎,又是杰出的翻译家。

香港大学副校长曾引用余秋雨的话说:“香港如果出了一个饶宗颐,就不会是文化沙漠了。

”有人以为饶先生可以与季羡林齐名,并称之为“南饶北季”。

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国学大师饶宗颐的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国学大师饶宗颐的简介饶宗颐(1917年8月9日-),字固庵、伯濂、伯子,号选堂,生于中国广东省潮安县。

著名国学大师,香港中文大学、南京大学等学校名誉教授,西泠印社社长。

饶宗颐的学问几乎涵盖国学的各个方面,且都取得显著成就,并且精通梵文。

2011年12月13日,饶宗颐被推选为西泠印社第七任社长。

2013年3月23日,在第五届世界中国学论坛中,饶宗颐被授予“世界中国学贡献奖”。

2014年9月,获得首届“全球华人国学奖终身成就奖”。

2015年4月3日,在北京举行的影响世界华人盛典上,饶宗颐获得“终身成就奖”。

国学大师饶宗颐的学术地位(一)、本世纪的中国传统人文学术研究,一个大的趋向即如何在乾嘉诸老的基础上再向上一层。

向上之路,依学者个人的天资禀赋与治学风格、学术背景的差异而呈现不同面貌。

饶宗颐经其特殊的个性聪明才智,正是处于此一学术潮流中的前线人物,其成绩足以与当代名家相颉顽。

(二)、由于1949年至1978年的特殊时代因素所造成的闭关锁国状况,尤其是__十年动乱对于中国文化的践踏,中国人文学术研究缺乏应有的成就与活力。

而这一段时期,正是饶氏学问生命的精进期,也正是他成长为中国与海外汉学研究不多的桥梁人物之一的时期。

譬如,一九五六年,饶宗颐发表《敦煌本老子想尔注校笺》,将伦敦所藏这部反映早期天师道思想的千载秘籍,全文录出,兼作笺证,阐明原始道教思想。

其后不久,法国的中国宗教学权威康德谟即以此书教授诸生,以至引发后来欧洲道教研究的长期计划。

饶宗颐的三重境界

饶宗颐的三重境界

5当你劝告别人时,若不顾及别人的自尊心,那么,再好的言语都没有用。

“我的宗旨是,每天早晨一睁开眼,就把这天当做生命中的一个盛大节日。

要把生命最后余下来的每一天,当年来过。

杨白劳过年,还包玉米面饺子,也晓得在三十晚上寻找一星点的快乐呢!我们再不济,也强过喜儿一家吧?还有什么不能豁然开朗,而要愁眉苦脸呢!因此,我的办法是排除不快乐。

譬如,不为不值得烦恼的事,伤脑筋;不为不应该激动的事,动感情;不为相当无所谓的事,生闲气;更不为其实不过是鸡毛蒜皮,芝麻绿豆,仨瓜俩枣的事,自己跟自己过不去。

从容一点,潇洒一点,开朗一点,明智一点,随和一点,放松一点,淡薄一点,想开一点,能够这样一点一点地做起来,便是寻找到老年人的快乐之本了。

”李国文举事证理,发人深省。

点明“把每一天当年来过”这个新人耳目的观点后,他先借杨白劳之事来正面印证,再反向列举自己“排除不快乐”之例,在给人提供具体办法的同时,也使得自己的快乐观坚不可摧。

生活中,很多人想拥有快乐,却又苦于不得其法,那就不妨遵从这发人深省之说,少一些斤斤计较,多一点潇洒从容,以使自己天天“过年”。

读书,是一种很有趣味的文化生活说到读书的乐趣,李国文说:“读书,是一种很有趣味的文化生活。

书的世界里,有可供闲翻、闲读的作品,也有需要精读、细读的作品,比如浓缩中国五千年文明的《二十四史》,就是很好的例子。

20世纪70年代,我在外地参加劳动,忽然病倒了,只能返回北京,一套《二十四史》日夜陪伴着我,长达三年。

那段日子,虽说过得清苦,却可以从读书中获得乐趣。

我读书,方法不尽相同。

那些蕴藏着学问、足以派上大用场的图书,我用‘吃橄榄’的办法阅读,反复咀嚼,再三品味;对我用处不大的书,我用‘吃甘蔗’的办法阅读,啜其甜汁,吐其渣滓;至于没什么学问的读物,我就用‘吃石榴’的办法来阅读,石榴能食的部分少,不能食的部分多,苦、涩之外,偶得甘甜,也是一种难能可贵的意外享受。

”李国文现身说法,授人以渔。

济南的名胜楹联(三)

济南的名胜楹联(三)

济南的名胜楹联(三)三千佛山1.兴国禅寺暮鼓晨钟,惊醒世间名利客;经声佛号,唤回苦海迷津人。

——杨兆庆书济南千佛山兴国禅寺西门此联可算得上千佛山的第一名联。

兴国寺在济南市南千佛山的山崖下,始建于唐贞观年间,因寺内有佛雕多尊,又称千佛寺。

这是一副宣扬佛法无边的对联,也是一副警世醒人之作。

“暮鼓晨钟”“经声佛号”概述寺院众僧日常生活场景,而收尾一用“惊醒”,一用“唤回”,旨在表明佛法的高妙,要那些追逐名利,沉迷苦海中人赶快回头。

苦海,佛教用语,指俗世的苦无涯际。

联语明快流畅,对仗亦甚工稳。

根据佛教教义,断定现实人生“无常”、“无我”,把人生喻为“苦海”。

苦的原因,既不是超现实的梵天,也不是人间社会环境,而是自身的“贪、瞋、痴”等烦恼及“身、口、意”等活动。

根据恶善行为名利邪念轮回报应的观点,要想摆脱着苦难之海,唯有皈依佛门彻底转变自己的世俗欲念,才能达到“解脱”的最高境界,即所谓“苦海无边,回头是岸”,该联正体现了这一唯心主义的哲理。

超尘脱俗,其手段无非是晚间敲敲鼓、早晨敲敲钟让人惊醒,经常念念经、祷告祷告佛让人觉悟。

此种做法,可谓苍白无力。

然而这对世间的名利客、邪恶之类的梦迷人,也许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智慧无边不可说;光明照世为所归。

——弘一法师书于千佛山兴国禅寺大雄宝殿东门外西墙壁上,青岛之净仁居士姜宏钧古寺瞰名城,好把晓钟开万户;佛山营帝室,竟与佛陀共一龛。

——近·罗正纬,千佛山兴国禅寺千载千佛,弗能唤醒求名客;沙劫沙渡,终可悟出逐利人。

——千佛山兴国禅寺色相皆空,城廓河山尽幻影;烟云过眼,神仙富贵了无痕。

——千佛山兴国禅寺2.大雄宝殿千山千佛,佛佛道同开觉路;万世万代,代代相传印心灯。

——沙门能禅,千佛山大雄宝殿,林建敏壬申年(1992)冬月书于历下金像妙庄严,反观自然本清净;圣境难思议,悟诸法空皆自然。

——沙门龙阐,千佛山大雄宝殿,林建敏庚午年(1990)金秋,书于历下童子求法,圆成佛果;观音垂慈,普救一切。

术涵八域 学富五车

术涵八域 学富五车

术涵八域学富五车作者:***来源:《中国民族博览》2021年第17期饶宗颐,字固庵、伯濂,号选堂,广东潮州人。

选堂《羁旅集·偶作示诸生》中,有两句脍炙人口的名句:“万古不磨意,中流自在心。

”这两句诗精妙警策,充分表现了饶教授自在、独立、充盈、坚毅的生命精神。

①作为20世纪中国文化史上的杰出人物之一,学者、诗人、书画家三位一体,以学术的眼光看,饶宗颐是人所共钦的汉学家,在敦煌学、甲骨学、考古学(含金石学)、词学、史学、目录学、楚辞学以及宗教史等广阔的学术领域都卓有建树;以文学史的眼光看,饶宗颐教授在诗、词、赋、散文方面的创作杰出,尤其是诗词创作成就颇高,其《选堂诗词集》共收诗1134首,词290首,诗词合计共有1424首;而以艺术史的眼光看,则精通琴艺,其书法、绘画作品元气淋漓,韵高千古。

作为一位学者,一位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文学家、书画家、经学家,饶宗颐实践着一条辉煌的人生之路。

人格独立,是他生命精神的主旋律,贯穿着他一生的各个阶段。

他这种独立人格,既体现在对政治功利的自覺超越,又体现在对流俗的自觉超拔,并借此践履了其毕生为学术、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理想。

饶宗颐于1917年8月出生于广东潮州的一个儒商之家,其父饶锷先生,既是商人,又是学者和文化名人。

其书斋名曰“天啸楼”,藏书万卷,饶锷先生著书立说,作品有《天啸楼文集》、《潮州西湖山志》、《王右军年谱》等。

饶宗颐从小浸润在浓厚的文化氛围里,正如林语堂所言:“学问是像熏火腿一样熏出来的。

”他从小好学不辍,在自己很大的阅读空间自由遨游。

幼年的时候,父亲和老师就指导他写诗填词,撰写骈文、散文。

家学渊源,使得他拥有了常人所不能比拟的深厚的文学基础。

对于历史,饶宗颐更是从小就萌发了浓厚的兴趣,据他说,他早年念《史记》,背《史记》,直到今天,还可以背出《秦始皇本纪》,甚至整个中国历史的编年,都可以成竹在胸。

父亲的教导,刻苦学习,天资过人,使得他小时便才华横溢,引入注目,有“神童”之称。

高山仰止

高山仰止

高山仰止作者:陈法强来源:《作文周刊·高一版》2011年第36期早在三千多年前的《诗经·小雅》里就有这样的句子:“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后来人们用此句来比喻崇高的德行。

把这个词语用在齐白石老人身上,恐怕再恰当不过了。

下面就让我们走近这位德艺双馨的老人,表达我们对这位老人深深的敬仰之情。

忆白石老人□艾青1949年我进北京城不久,就打听白石老人的情况,知道他还健在,我就想看望这位老画家。

我约了沙可夫和江丰两个同志,由李可染同志陪同去看他,他住在西城跨车胡同13号。

进门的小房间住了一个小老头子,没有胡子,后来听说是清皇室的一名小太监,给他看门的。

当时,我们三个人都是北京军事管制委员会的文化接管委员,穿的是军装,臂上带臂章,三个人去看他,难免要使老人感到奇怪。

经李可染介绍,他接待了我们。

我马上向前说:“我在18岁的时候,看了老先生的四张册页,印象很深,多年都没有机会见到你,今天特意来拜访。

”他问:“你在哪儿看到我的画?”我说:“1928年,已经21年了,在杭州西湖艺术院。

”他问:“谁是艺术院院长?”我说:“林风眠。

”他说:“他喜欢我的画。

”这样他才知道来访者是艺术界的人,亲近多了,马上叫护士研墨,带上袖子,拿出几张纸给我们画画。

他送了我们三个人每人一张水墨画,两尺琴条。

给我画的是四只虾,半透明的,上画有两条小鱼。

题款:“艾青先生雅正八十九岁白石”,印章“白石翁”,另一方“吾所能者乐事”。

我们真高兴,带着感激的心情和他告别了。

老人一生都很勤奋,木工出身,学雕花,后来学画。

他已画了半个多世纪了,技艺精湛,而他又是个爱创新的人,画的题材很广泛:山水、人物、花鸟虫鱼。

没有看见他临摹别人的。

他具有敏锐的观察力,记忆力特别强,能准确地捕捉形象。

他有一双显微镜的眼睛,早年画的昆虫,纤毫毕露,我看见他画的飞蛾,伏在地上,满身白粉,头上有两瓣触须;他画的蜜蜂,翅膀好像有嗡嗡的声音;画知了、蜻蜓的翅膀像薄纱一样;他画的蚱蜢,大红大绿,很像后期印象派的油画。

饶宗颐老先生经典名言

饶宗颐老先生经典名言

饶宗颐老先生经典名言1、当前是科技道在头的时代,人文科人开更增加它的重过会曾,到底操纵物质的他她是人,“人”的人开去也上和“物”的人开去也上是同她心重大打失每自的。

我们然着该好好去气当发识自己,自大与自贬于并道是不必大打失每自的,我们的价值判断似乎然着该建要能于“自觉”、“自尊”、“自信”心这者结成的互联网开于上,风起以“求是”、“求只觉下”、“求正”心这大广阔中过标的追求,去完成我们的过会曾务。

2、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地,当我闭眼的时候,我就让自己的思想任意翱翔,可以想到几万年、几千里之外,此时我同天地融为一体,我已敲开了庄子的门。

3、我下并小14才家你起,不发中去了就“能便们多过是子静坐法”,早上成把发沐浴和静坐,内格去一成把散步,晚间九时必宽衣不发中寝。

古人说“读万卷书,国出万路当一将路”,生声孩过起体不好怎么国出万路当一将路?4、我年后然的时候不上正规的她时么才校,的子是我自己有我自己不正规的一个阅读的范围,我有却把风个基本的知识基础,第一个是中文基础,写作的基础。

我小时候的训练,可以写诗,可以填词,可以写骈文,可以写散文,眼那作格为我心成上这是具备有这个吃么件的人,我跟后然道国那作下她时么才习,所以我看人家这句要大第通不通,这时候成将该如别大写得雅一点,如别大用某种文体写,我在小时候已经有这个训练,这个发就情是今第眼只格是学不容易你别出到的。

今第眼只我看格是学多中文系的十样发有训练这个部分,的子是我在小时候已经有这而觉作夫一个训练。

第二个是知识的去当你来题,我家生我有好人么多书,我整第眼只在看,别大好等于把和后想子在玩。

别大好是一个小图书馆,自己可以在好人生我一面享受,一面玩,懂不懂也别大好在好人生我逛。

所以,中国书的基本种类我象把和眼那作早别大好了解。

5、枉托微波,此情只许骚人道。

倦红颓草,渺渺伤孤抱,御苑香薰,欲画难成稿。

秋风早,第眼只荒道国那作下也十样象把和眼那作,的子说搴兰好。

6、一切可外事外情过月变对格云烟,最了里心也能是外事大皆空,一件可外事外有偶实一军外事性带气件,不是完全必实一军外事,必实一军外事在心也间有偶实一军外事,只人多军是明白这一点,凡可外事外不执著,对人生和上有益处。

饶宗颐

饶宗颐

饶宗颐:独步中华,独树一帜①2012年底,望百之年的饶宗颐先生当选法兰西学院外籍院士,先生本人常说一句话“万古不磨意,中流自在心”,就是做学问要求真、求正,才能立足于大潮之中不失独立之精神。

②张大千先生曾评价饶先生说:“他的白描,当世可称独步。

其山水画,更是推陈出新,自成一派。

”季羡林先生认为饶先生“涉及范围广,使人往往有汪洋无涯涘之感,这在并世学人中并无第二人”,并直言“近年来,国内出现各式各样的大师,而我季羡林心目中的大师就是他。

”③1917年仲夏,饶宗颐先生出生在广东潮安的一个儒商之家,父亲饶锷是名贯岭南的知名学者,并曾大力支持当时的进步文艺团体“南社”,饶家天啸楼的十万卷藏书更是名极一时,这样的家庭氛围深深地烙印在饶先生的儿时记忆里。

对饶宗颐来说,16岁那一年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这一年,他的第一篇论文《潮州旧志考》,发表在《禹贡》杂志上,这为他日后气象非凡的学术生涯埋下了伏笔。

到了18岁,他使子继父业,完成了父母的遗作《潮州艺文志》,这部著作震动了当时的中国学术界,对后来各地方志的编撰产生了深远影响。

④23岁,饶先生应顾颉刚先生之约,开始编纂《古史辨》第八册《古地辨》,这意味着刚刚弱冠之年的他就已经得到了“五四”一代知识分子的充分认可和肯定,遗憾的是,他的相关书稿尚未出版便毁于战火,然而战火并没有阻扰饶宗颐对知识和真理的追求,他最终在29岁斩获了《楚辞地理考》,沿着顾颉刚等先生们的足迹开辟了《楚辞》研究的新天地,为战火硝烟中的华夏文明保留了一份希望。

⑤历经半个多世纪的积累和沉淀,1982年,65岁的饶宗颐先生提出了田野考古、文献记载和甲骨文考据相结合的研究夏文化的“三重证据法”,强调出土古文字材料的重要性,继承并补充了王国维先生的“二重证据法”。

到了2003年,饶先生进一步指出,要尽量运用出土文物的文字记录,作为第三重证据的主要依据,充分利用其他地区新出土的文物,详细考察其历史背景,最终将“三重证据法”扩展为“五重证据法”。

扶掖后进虚怀若谷深切怀念饶宗颐先生

扶掖后进虚怀若谷深切怀念饶宗颐先生

46Chaoshan Talents潮人俊彦是严冬腊月,还是春寒料峭?2月6日凌晨,与高天寒流相伴而来的,是香江的一束消息:饶宗颐先生遽然仙去。

我潮学人,一时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凄冷寒意。

众所周知,饶先生是世界级学界巨星。

他学识之渊博、学术研探之精深,的确非他人所能比肩。

长期以来,他孜孜不倦,潜心著述,所涉遍及文、史、哲、艺各个领域,精通诗、书、画、乐各种门类,学贯中西,造诣高深,著作等身;并且精通梵文,精通多种外语,堪称“大师中的大师”、“当代中国百科全书式的古典学者”。

饶先生的品格风概,可谓令人高山仰止,可资录述者殊多。

这里,谨以笔者受饶先生直接涵溉的往事摘取二三,聊作怀思。

饶先生最令我这学界晚辈感念的,首在扶掖后进。

这在潮籍学人中,多有深切的体会。

先生或题赞、或导引、或指讹,过化存神,常使诸后学获益匪浅。

本人对此感切尤深。

仅举二例:1996年,在岭海诗社几位前辈的推动下,我不揣浅薄,裒集历年作品,编辑出版第一本诗词集《潮水情》,著名诗人邵燕祥和杨方笙先生分别作序,李志浦先生撰写后记,并建议我请饶老题签。

我说,已得便请吴南生同志题了书名。

他略一沉思,说:那就请题词。

我说,此前虽与饶老见过几面,但自忖才疏学浅,请题词难度大了。

志浦先生说,饶老对潮汕学人的成长十分关情,当可一试。

于是,我电请香港林枫林先生代为转达,不意没几天就接到林先生寄来的饶老亲笔题词:“早知秀句能清发,自有风情一往深。

”后面还书上“赞发兄近刊诗集,选堂题。

”典雅婉丽的撰句,浑朴苍劲的手书,谦逊感人的措意,的令我大喜过望。

2001年,蓬洲霞露宗亲葺修祠宇,要我撰一鹤顶联。

应嘱,我以江夏冠首、以莆田溯源、以桑浦归宿,赋曰:“江荡烟波,直溯莆田昭遗泽;夏滋霖雨,长从桑浦沐清风。

”主事以为善,进而要我倩饶老书丹。

我说,用我所撰拙联请饶老书写,这恐有所不敬。

乃寄给饶老,婉言为代撰联稿,敬请斧正后,“撰并书”之。

又一次出乎意料,饶老不但一字未改,还泼墨以原大书写,后面俨雅地书上“辛巳选堂书黄赞发撰句”,其扶掖后进心怀,跃然纸上。

高山仰止 释义

高山仰止 释义

高山仰止释义“高山仰止”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家老子提出的真理至理,它凝炼了古人深刻的自然观和生活观,引发了人们的思考,影响着历代的文化思潮,又在先秦时期广受人们敬仰。

但要想深刻理解“高山仰止”,最关键的是要想进入老子的思维,根据具体语境进行解读,结合他的哲学思想,才能更好地领会高山仰止的真谛。

首先,老子提出“高山仰止”是指一种无所不能的空洞贯通,“仰”有其仰望事物之义,穷极一切,望一睹无涯。

这是在世界上无物不包容,有能力拥抱每一件事物,彼此深层融合的一种力量,可以说是一种完满的天然自由。

同时,从老子的角度看,他将“高山仰止”作为一种精神境界,指出不要“声色犬马”,要努力达到超脱的境地,远离尘俗的束缚,追求真理的境界。

这是指当面对命运无常、喜悦难求之时,人们要把心放在更远的未来上,通过仰望自然、时时反省,才能摆脱生活中的桎梏,接受宇宙中令人触及的美好,找到真正的快乐。

正是这种超越物欲、找寻真理境界的意义,它才能为历代文人以及广大群众提供精神安慰,引出深刻的哲学思想。

其次,值得一提的是,老子将“高山仰止”与“大道无形”相联系,作者结合他的哲学思想认为,大道的本质就是以净静无动的空性取胜,以关注虚若失去,以保持安静无声而为主,脱离尘世万物而立于上位。

尤其是在80年代初那个被权贵们忽视的时代,老子使用“高山仰止”这种哲学思想,来表达上层人士通过修行完全抛弃物欲,把意志退出尘缘之乐的本质境界,拒绝沉湎于世俗的诱惑,使人们亲近虚空,实现自我提升,心灵得以澄清。

最后,要理解“高山仰止”,也要重视他的文化精髓,也就是其中的人文性格。

换言之,正如老子提出的,“理之以道,乐之以术(礼)”,人除了要用道德规范自己,还要把道德与礼仪贯穿在一起;一定要怀着无私、不私心、忘我之心,尽实事、尽礼仪,以高尚的境界要求自己,只有如此,才能步步正直,坐立无私,实现高山仰止的精神。

总的来说,“高山仰止”为古今中外百家争鸣、千古流芳,表达了老子对于人类追求真理、无涯若有的精神寄托,它想要提醒我们,宇宙以外,最真实的东西是本质,只有以高山仰止的精神完满自然,兼容秉持道德规范、带着文化精髓,只有这样,才能够发现更远方的真谛。

谁识饶宗颐-

谁识饶宗颐-

谁识饶宗颐?宗颐,字固庵,号选堂,现居香港。

当代中国最负盛名的国学大师。

根据饶公自己归纳,其著述可分为:“敦煌学”、“甲骨学”、“词学”、“史学”、“目录学”、“楚辞学”。

“考古学”(含“金石学”)、“书画”等八大门类。

在今日华人学界,谁人不识饶宗颐?笔者曾听过这样两个说法:其、“北钱南饶”(北有钱钟书,南有饶宗颐)与“北季(北季指季羡林)南饶”。

钱钟书、季羡林这样的学问大家,被拉出来与饶宗颐相提并论,可见饶公之学识了不得。

这是同辈之间的一个横向比较。

其二、“四堂之后有选堂”。

所谓“四堂”,是指中国近代四位著名的大学者:郭洙若(字鼎堂)、董作宾(字彦堂)、罗振玉(号雪堂)和王国维(号观堂)。

而“选堂”即饶宗颐。

这鼎鼎有名的郭董罗王“叫堂”,是以其共同的一个学术研究领域――殷墟卜辞即甲骨文研究齐名。

而饶宗颐在甲饲文研究领域的成就也丝毫不让四位前辈大家。

几年前,凤凰卫视《名人面对面》栏目曾经访问过饶公。

该期节目的编导时扬是我的好友。

她在采访回来后跟我讲了不少有关饶公的趣事。

比如,饶公讲其父为他起名叫宗颐,是希望他师法宋代写《爱莲说》的大儒周敦颐。

而后来他长大了,曾在山西梦见过一部经卷,不久后就在大同的华严寺看到一部《金光明经序》,他赫然发现:书写这部经书的慈觉大师居然和他同名,也叫宗颐。

饶宗颐于1917年8月9日出生在潮州市潮安县的一个大户人家。

饶家当时既是潮州望族,也是当地首富。

饶宗颐的父亲饶锷当年也是饱学之士,其建于1929年的“天啸楼”,藏书多达十万卷,有“粤东最大私人藏书楼”之称。

深厚的家学渊源,熏陶出一个天才少年。

饶宗颐6岁始学书法国域,8岁就读于潮州城嘲书院,9岁叫,已能阅读《通鉴纲目》、《纪事本末》等卉籍,至10岁,便能诵《史记》篇什,历阅佛典经史和古代涛词曲赋,11岁,从画家杨�蜓�习绘画山水、花鸟及宋人行草、名家法帖,至16岁时,就已出口成诗,技惊四座了。

1933年,16岁的饶宗颐写了组《咏昙花诗》:“异域有奇卉,托兹园池旁。

最新-饶宗颐先生的学问渊源及路径 精品

最新-饶宗颐先生的学问渊源及路径 精品

饶宗颐先生的学问渊源及路径
饶宗颐先生的学问渊源及路径
陈伟
饶宗颐,字伯濂、伯子,号选堂、固庵。

广东潮州人。

是当代著名。

的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经学家、宗教史家、比较文化史家、文学家和书画家,是国际汉学交流的重要人物、当今国学界的泰山北斗。

而饶宗颐能取得今天的成就,实际是奠基于他的家学。

1917年8月9日,饶宗颐出生于广东省潮安县今潮州市区。

父亲饶锷希望他能效法北宋理学名家周敦颐,所以为他取名为宗颐。

饶家是清末民初潮州地区的首富。

饶宗颐的祖父饶兴桐,曾任潮州商会会长。

饶宗颐的父亲饶锷1891-1932,毕业于上海法政学校,1909年参加南社,与金山高吹万倡设国学会,是当地的名学者,著有《慈禧官词》《西湖山志》《天啸楼集》《王右军年谱》《法显》《淮南子斟证》等著作。

饶锷排行第三,有兄弟四人,每人都开有钱庄,自己发行银票。

有了钱就能买书,饶锷购置了大型的书籍如《古今图书集成》《四部备要》《丛书集成》等,兴建藏书楼天啸楼。

1930年,14岁的饶宗颐考进省立金山中学,不久即休学回家自修。

因为学校的教育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他的求知欲,所以他选择了回到天啸楼中自学,并跟从父亲读书。

少年饶宗颐日夕涵泳于天啸楼中,经史子集、佛典道书,无所不读,又亲得父亲的耳提面命,奠定了深厚的国学根柢。

饶宗颐曾自述其学问门径一是家里训练我写诗、填词,还有写骈文、散文,二是写字画画;三是目录学;四是儒、释、道;五是乾嘉学派的治学方法。

下文将试做分析。

诗词文章
饶宗颐的诗词传世的已逾1500首,在百年旧体诗坛享有盛誉,当代学者、。

国学大师的谦卑精神--纪念饶宗颐先生诞辰105周年

国学大师的谦卑精神--纪念饶宗颐先生诞辰105周年

国学大师的谦卑精神--纪念饶宗颐先生诞辰105周年几年前,听闻饶宗颐大师仙逝,不禁泪下,有感所作,以示纪念。

知晓饶宗颐先生的人,必是与学识有关的。

学术界有“南饶北钱”和“南饶北季”的说法,其中的饶指的是谁,相信你一下子应该就能说出他的名字——饶宗颐。

起初,在我国学术界先有“南饶北钱”之说,不过在钱钟书老先生去世后,学术界又有“南饶北季”之称,而饶依然是饶宗颐,季则是代表着季羡林。

可见,在我国南方学术界里,饶宗颐的地位和声望是无法超越的。

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曾经说过:“近年来,国内出现各式各样的大师,而我季羡林心目中的大师就是饶宗颐。

” 对这一切,清瘦的饶宗颐先生,总是拱手致谢,蔼然郑重。

饶宗颐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文学家、经学家、教育家和书画家,是集学术、艺术于一身的大学者,又是杰出的翻译家。

他长期潜心致力于学术研究,涉及文、史、哲、艺各个领域,精通诗、书、画、乐,造诣高深,学贯中西,著作等身,硕果累累。

在六十多年的学术生涯中,饶老一直保持着旺盛的创造力,孜孜不倦,勇于探索,在学术和艺术等领域中取得了举世无双的成就,为潮汕文化的发展和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作为“潮学”的倡导者和奠基人,饶先生几十年来矢志不渝地进行“潮学”的研究和探索,使中华文化发扬光大,走向世界。

饶宗颐先生曾经在国内外的文化艺术展中出展了他的书画,许多的人都很诧异一位搞学术研究的人,在书画领域竟然有这样高的造诣。

2012年,饶宗颐先生成为了空缺六年之久的西泠印社社长。

西泠印社创建于1904年,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学,兼及书画”为宗旨。

是海内外研究金石篆刻历史最悠久、成就最高、影响力最广的国际性的研究印学、书画的民间艺术团体,有着“天下第一名社”之誉。

每一任的社长都是国学大家,特别是第一任社长吴昌硕先生,被称为“诗书画印”四绝。

由于吴大师的实力确实厉害,光芒太过耀眼,后面的社长们虽然不如他,但是“诗书画印”四绝中也占有三绝。

饶宗颐的书写情怀

饶宗颐的书写情怀

饶宗颐的书写情怀导读:本文饶宗颐的书写情怀,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饶宗颐的书写情怀方孝坤敲下“饶宗颐”几个字,我不知怎么继续下去,有人把饶宗颐比作一座山、一片海、一座孤独的海岛。

学术界称他为“国际瞩目的汉学泰斗”、“整个亚洲文化的骄傲”。

面对这些我想起了“如雷贯耳”、“皓月当空”、“学富五车”、“青史留名”,这些是我们在纸上读到的冷冰冰的字眼,当我们走近饶宗颐,我们感受到的岂止是一种博大、一种崇高。

我们无言以对,我们高山仰止,即便勉为其难写下一些文字,也是不知所言。

还是让我援引一下别人的评判吧:香港特首曾荫权说:国学大师饶宗颐以旷世之才,文通六国,学富五车,堪为一代鸿儒。

文化部前副部长郑欣淼说:饶公继承了我们传统文化最精致典雅的一部分。

他研究之广、学问之深,古今一人而已。

北京大学季羡林教授说:近年来,国内出现各式各样的大师,而我季羡林心目中的大师就是饶宗颐。

著名语言学家许嘉璐说:中华文化什么样子?就饶公这样!饶公是中华传统文化呈现于20世纪的最好典型。

我可以说:50年之内,不会再出第二个饶宗颐!清华大学李学勤教授说:饶宗颐先生治学,与世俗迥然不同。

数十年间,著述逾千万字,于学术文化,中西古今,无不会融通贯,得其窍要,及前沿之地位,开风气之先声,为海内外同知共仰。

2003年辑成出版的《饶宗颐二十世纪学术论文集》,煌煌二十巨册,洵非一般学人所能臆想。

作为一个学者能得到如此的评价,已经独步当代了。

即便用再多的语言已属多余,我不想多费口舌再讨论饶宗颐的学术成就,在这里,我只想谈一谈饶宗颐的书写与笔墨情怀,让我们从日常书写走进饶宗颐的世界。

渊源有自、师古有道饶氏家族是近代潮州首富,书香门第,少年饶宗颐就是在自家的藏书楼“天啸楼”中打下了学问的根基,同时也打下了书画的坚实基础。

他幼年即从唐人欧阳询及颜真卿之楷书及宋人行草人手。

现在其潮洲故居壁上,仍存有他13岁时以欧体楷书所写对联,笔力刚健,不似幼年人之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山仰止——敬饶宗颐老先生
必须用沉默
包含万象的词
才能表达
我对您的敬仰
饶宗颐百岁老人
隔着屏幕
看到您
瘦弱的身影敏锐的目光
充沛的神态
清晰的谈吐
每一句话
发自岁月的深沉
带着粤语的声颤
饱含博大精深的要义
需要精雕细琢
我已沦陷其中
正如一个求知若渴的孩童
沉沦在
浩瀚的文化海洋
那里学术与艺术
双双齐航
您把毕生贡献于治学
甲骨学敦煌学
考古学诗词歌赋
书法绘画
无一不涉略其中
无一不精到渊博
高山仰止
唯有极度谦卑
匍匐在山脚下
才能继承您一杯羹华
微乎其微的
求学精神
您道出的每一句话
我已记录在案
融入我
海绵般的灵魂
如饥如渴
没有谁能像您一样
文化大师的真尊
依然鲜活在我们眼前
有机会亲耳倾听
您充满智慧的
谆谆箴言
您是活着的
中国传统文化的例证
您代表了中国当代最高的文化水平贯通古今
游走于中西之间
忘不了您说
夕阳落日
日晕,或明或暗
或深或浅,或大或小
种种变化
它在下山前令人留恋
同时它也留恋
人间的光景
舍不得人走
不想落山
啊……
这个语气词从您情不自禁
又满是眷恋
的百岁老人发出
暮日拉长您的背影
我已泪流满面
舍不得萬古不磨
道不尽中流自在
在长远的时间轴中
您以最大的毅力
用有限的人生实现了无限
心无挂碍
在风浪逆折之间
世事消长之间
依旧谈笑风生
行云流水
褪去所有色彩
挥下最浓重的笔墨
在负重的荷叶
刻石般写上
尊师重道
献给那个
从一个世纪之前
遥远动荡
又璀璨夺目的年代走来
诞生于广东小镇
足遍全球的百岁老童
您说不觉老
童心未减
愿您在滚滚历史中
超越佛家三世
实现永生
青春长驻
学生敬2017.3.19起春分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