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脘痛从肝论治五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胃脘痛从肝论治五法
摘要:胃脘痛的病位虽在胃,但与肝关系极为密切。肝为刚脏,喜条达而主疏泄,胃主受纳,凡肝气郁结,或肝胃郁热,或中焦失健,肝气上逆,脾胃受制,或肝寒上逆,或肝火亢炽,迫灼胃阴等,均可使胃气郁滞,失于和降,络脉拘急而作胃脘痛。因此胃脘痛的治疗,不仅要治胃,而且还应治肝,方可获佳效。本文将胃脘痛从肝论治归纳为五法。
关键词胃脘痛从肝论治
胃脘痛又称胃痛,是以上腹近心口处疼痛为主症的疾病,包括现代医学的急慢性胃炎,及胃、十二指肠溃疡、胃癌、胃下垂、胃神经官能症等疾患。本病的病位虽在胃,但与肝的关系极为密切。肝为刚脏,喜条达而主疏泄,肝气横逆,木旺乘土,或中焦失健,肝气上逆,脾胃受制,或肝寒上逆,或肝气郁结,日久化火,火热犯胃,或肝火亢炽,迫灼胃阴,均可使胃气郁滞,失于和降,导致胃腑气血凝滞不通而发生胃脘痛。故胃脘痛的发生,多与肝有关。《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说:“木郁之发,民病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膈咽不通,饮食不下。”叶天士又云:“肝藏厥气,乘胃入膈”,“厥阴顺乘阳明,胃土久伤,肝木愈横”,“厥阴之气上干,阳明之气失降”等等,从这些文献中,都说明胃痛与木气偏胜,肝脾失和有关。
胃为六腑之一,其主要生理功能是主受纳,肝主疏泄,脾胃功能失调,必赖肝气条达,反之,肝失疏泄,胃即可呆滞不化,木抑则土滞,乃是二者之间不能互相为用,互相制约的缘故。所以胃脘痛可以及肝、肝痛也可以连胃。因此胃脘痛的治疗,不仅要治胃,而且还应治肝。兹将本病从肝论治归纳为以下五法。
1 疏肝和胃法
肝主疏泄,胃主受纳,肝气条达,则胃气和降,若情志郁怒,气郁伤肝,肝气郁结,疏泄失职,横逆犯胃,气机郁滞而作胃脘痛。《沈氏尊生书·胃痛》曰:“胃痛,邪干胃也。……唯肝气相乘为尤甚,以木性暴,且正克也”。症见胃脘胀痛,攻窜作痛,脘痛连胁,嗳气,多愁善感,大便不畅,脉弦。治宜疏肝理气,和胃止痛,方选柴胡疏肝散加木香、玄胡、香橼、佛手等。气顺郁解,肝气条达,气机畅利,胃不受侮,则胃痛自止。此乃“治肝可以安胃”也。
2 清疏和胃法
肝气郁结,日久化火,火郁而胃气郁滞,络脉拘急而作痛。症见胃脘灼痛,痛势急迫,舌红,苔黄,脉弦数。兼见口干口苦,急躁易怒,泛酸嘈杂等火郁症状。治宜疏肝泄热,和胃止痛,方选化肝煎合左金丸加减。郁散火泄,肝气条达,疼痛即止。此时用药慎用香燥,故叶天士主张“忌刚用柔”。如痛势缓解后,肝胃不和,或肝脾不调,则治以疏肝养胃,健脾和胃,可用逍遥散加佛手、香橼、香附、莱菔子等,以善后调养,并瞩注意精神调摄。
3 柔肝养胃法
肝主藏血,体阴而用阳,肝气不疏,郁而化火,火热犯胃,日久伤阴,胃失于润养,拘急而作痛。如《丁甘仁医案》说:“良由气郁化火,消烁胃阴,胃气不降,肝升太过”。症见胃脘隐隐灼痛,饥而不欲食,舌红少津,兼见口燥咽干欲饮,大便干燥。治宜柔肝养肝,和胃止痛。胃脘胀痛加厚朴、佛手,大便秘结者加瓜蒌仁、火麻仁等润肠通便。肝阴得养,肝气条达,则胃痛可除。
4 温肝暖胃法
胃为阳土,主受纳,以通降下行为顺,若贪凉饮冷,阳气被遏,肝寒上逆,浊阴上犯,胃失和降而作痛。症见胃痛暴作,遇寒则重,得温则舒,呕吐清水涎沫,食少纳呆,苔白,脉弦紧。治宜温肝散寒,暖胃和中。方选吴茱萸汤加减,气滞加木香、佛手,小腹胀痛,加台乌药、小茴香等。肝寒得散,胃气得顺,则疼痛乃止。
5 抑肝健胃法
胃痛日久不愈,中焦失健,肝气上逆,脾胃受制,胃失和降,胃气郁滞,络脉拘急而作胃脘痛。症见胃脘隐痛,或冷痛,腹部拘急,遇阴冷气候则痛剧,形寒肢冷,身软乏力,面色萎黄,大便溏而不爽,舌淡苔白滑,脉沉细。治宜抑肝
健脾,和胃止痛,方选黄芪建中汤加减,腹胀满加佛手、厚朴,呕哕吐酸加木香、砂仁等。待肝气条达,脾胃健运,脏腑协调,则胃痛可除。
验案举隅:
例一、陈××,女,45岁,教师,2003年3月26日就诊。
患胃脘痛1年余,加重半月,某医院胃镜检查确诊为“慢性胃窦炎”。就诊时症见胃脘胀痛,连及胸胁,攻冲走窜,嗳气频作,矢气则舒,心烦易怒,舌质红,脉弦。症属肝气郁结,横逆犯胃,胃失和降。治拟疏肝降逆,和胃止痛。方用柴胡疏肝散加减。处方:柴胡12g、白芍15g、川楝子15g、香附12g、陈皮15g、玄胡10g、佛手15g、枳壳15g、黄连6g、半夏15g、沉香3g、木香15g、茯苓15g、甘草6g。服7剂后,胃脘痛明显减轻,但觉胃脘灼热,口苦嗳气,大便秘结,苔薄黄,脉弦细。气郁渐舒而胃阴未复,改用清舒和胃法。处方沙参15g、石斛15g、麦冬15g、黄芩10g、黄连6g、半夏10g、乌梅15g、香附15g、川楝子15g、玄胡15g、甘草6g。每日1剂,分早、中、晚3次水煎服。服10剂后,诸症缓解,至今未发。
例二、王××,男,60岁,干部,2004年4月20就诊。
患胃脘痛5年余。就诊时症见胃脘隐痛,腹部挛急,遇冷加重,四肢欠温,身软乏力,面色萎黄,纳差,大便溏而不畅,舌淡,脉沉细。症属胃痛日久,中焦失健,肝气上逆,脾胃受制。治拟抑肝健脾,和胃止痛。方选黄芪10g、白芍10g、柴胡10g、木香10g、茯苓15g、半夏10g、苏梗10g、生姜3片,大枣15g、神曲10g、炙甘草10g。每日1剂,分早、中、晚3次水煎服。此方加减服20余剂,胃痛缓解,诸症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