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毒理学复习纲要资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环境毒理学:研究环境污染物,特别是化学污染物对生物有机体,尤其是对人体的损害

作用及其机理的科学。

2. 绝对致死剂量(LD100):能引起所观察的个体全部死亡的最低剂量。

3. 半数致死剂量(LD50):能引起所观察的个体50%死亡的剂量。

4. 最小致死剂量(MLD、LD min、LD01):引起群体中个别死亡的最低剂量。低于此剂量,

不会出现死亡。

5. 最大耐受剂量(MTD、LD0):一个群体中不会引起死亡的最高剂量。

6. 最小有作用剂量(MEL):也称中毒阈剂量或中毒阈值,指外源化学物按一定方式或途

径与机体接触时,在一定时间内,使某项灵敏的观察指标开始出现异常变化或机体开始

出现损害作用所需的最低剂量。

MEL确切应称为最低观察到作用剂量(LOEL)或最低观察到有害作用剂量(LOAEL)。

最低观察到作用剂量LOEL:观察到任何效应的最低剂量。

最低观察到有害作用剂量LOAEL:可观察到有害效应的最低剂量。

7. 最大无作用剂量(MNEL):又称NOEL或称NOAEL,指外源化学物在一定时间内按

一定方式或途径与机体接触后,用目前最为灵敏的方法和观察指标,未能观察到任何对机体损害作用的最高剂量。

8. 无可观察效应剂量(NOEL):又称未观察到作用剂量,不能观察到任何效应的最高剂

量。

9. 无可观察有害效应剂量(NOAEL):又称未观察到有害作用的剂量,不能观察到有害效

应的最高剂量。

10. 急性毒作用带:又称一次作用带,是指半数致死浓度(剂量)与急性阈浓度之比值。

该值与外来化合物一次作用的危害性成反比关系。急性毒作用带越宽,说明该化合物外来引起急性致死性中毒的危害性越小。也有作者提出的外来化合物引起致死效应的剂量

-反应关系曲线的斜率来代表急性毒性作用带。

毒性作用的类型

1. 局部毒性作用和全身毒性作用

某些环境化学物可引起机体直接接触部位的损伤,称为局部毒性作用。

环境化学物被吸收后随血循环分布到全身而呈现的毒性作用,称为全身毒性作用。

2. 速发和迟发毒性作用

某些环境化学物与机体一次接触后在短时间内引起的毒性作用称为速发毒性作用。

迟发性毒性作用是指一次或多次接触某些化学物后,经过一段时间后才呈现的毒性作用。

3. 可逆和不可逆毒性作用

停止接触化学物后可逐渐消退的毒性作用称为可逆毒性作用。如果机体接触的化学物浓度,接触时间短,损伤轻,可以认为是可逆的毒性作用。

不可逆毒性作用是指停止接触化学物后,其作用继续存在,甚至损伤可进一步发展。

如化学物的致突变、致癌作用是不可逆毒性作用。

4. 变态反应:是指机体对环境化学物产生的一种有害免疫介导反应,又称过敏性反应。

5. 特异体质反应:一般是指遗传所决定的特异体质对某种化学物的异常反应,又称特发

性反应。

终毒物与靶分子之间的反应类型

(1)非共价结合

(2)共价结合

(3)脱氢反应

(4)电子转移

(5)酶促反应

影响毒性作用的因素

1. 环境化学物的结构与性质

(1)脂/水分配系数:化合物在脂相和水相中溶解达到平衡时的平衡常数称为脂/水分配系

数。一般脂溶性高的毒物易于被吸收且不易被排泄,在体内停留时间长,毒性较大。化

合物的毒性还与其在水溶液中的绝对溶解度有关。一般有毒化学物在水中,特别是在体液中的溶解度愈大,毒性愈强。

(2)电离度:即化合物的pK a。对于弱酸或弱碱性有机化合物,在体内内环境条件下,其电

离度愈低,非离子型比率越高,越易被吸收而发挥毒效应。

(3)挥发度和蒸气压有些液态毒物在常温下容易挥发形成蒸气,更易通过呼吸道和皮肤进入

机体。

(4)分散度:粉尘、烟、雾等固体物质的毒性与分散度有关。颗粒愈小,分散度愈大,生物

活性愈强,愈易进入呼吸道深部。

2. 机体状况:种属、年龄、性别、营养和健康状况等。

3. 接触条件:接触途径、溶剂、毒物浓度与体积、交叉接触。

4. 环境因素:气温、气湿、气压。

联合毒性作用的概念和类型

联合毒性作用:凡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化学物同时或短期内先后作用于机体所产生的综合毒性

作用。

(1)相加作用:多种环境化学物同时作用于机体所产生的生物学作用的强度是各自单独作用

的总和。

(2)协同作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环境化学物同时作用于机体所产生的生物学作用的强度远

远超过各化学物单独作用强度的总和。

(3)增强作用:一种环境化学物本身对机体并无毒性,但能使与其同时进入机体的另一种

环境化学物的毒性增强。

(4)拮抗作用:两种环境化学物同时作用于机体时,其中一种化学物可干扰另一种化学物

的生物学作用,或两种化学物相互干扰,使混合物的毒作用强度低于各自单独作用的

强度之和。

(5)独立作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环境化合物作用于机体,各自的作用方式、途径、受

体和部位不同,彼此无影响,仅表现为各自的毒作用。

化学物质通过生物膜的方式

(1)被动转运:简单扩散、滤过;

(2)特殊转运:主动转运、易化扩散、吞噬作用和胞饮作用。

不易溶于脂质的化学物,利用载体由高浓度处向低浓度处转运的过程,称为易化扩散,又称帮助扩散或载体扩散。

吸收的主要途径和影响因素

1. 经消化道吸收:起主要作用的是小肠小肠内的吸收主要是简单扩散。影响因素有:

(1)消化道中的多种酶类和菌丛可使某些化学物转化成新的物质而改变其毒性。

(2)胃肠道内容物的种类和数量、排空时间及蠕动状态都会影响消化道对环境化学物的吸

收。当胃肠蠕动减弱时,其内容物通过缓慢,吸收增加;而蠕动增强时,其内容物通过加速,吸收减少。

(3)环境化学物的溶解度和分散度也是影响吸收的因素。分散度较大的细颗粒与胃肠上皮细

胞接触密切,有利于吸收。

2. 经呼吸道吸收:肺泡对气态物质的吸收主要是通过简单扩散,影响因素有:

(1)分压差和血气分配系数:气态物质的分压差愈大,吸收愈快。血气分配系数愈大的气

体愈易被吸收进入血液。

(2)溶解度和相对分子质量:非脂溶性的物质通过亲水性孔道被吸收,相对分子质量大的

化学物吸收较慢;溶于生物膜脂质的物质,吸收速度与相对分子质量大小关系不大。(3)肺的通气量和血流量的比值:肺泡通气量增加,则通气/血液比值也增大,气体相对较

易被吸收。

3. 经皮肤吸收:主要通过两条途径:一是表皮;二是毛囊、汗腺及皮脂腺,后者可忽略不

计。

(1)化学物透过角质层的速度与化学物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脂/水分配系数及角质层的厚

度有关。脂溶性高、相对分子质量小者,透过角质层的速度较快。

(2)不同种属的动物表皮通透性不同。

(3)高温、高湿和无风环境下,皮肤表面有大量汗液分泌,环境化学物易于溶解和粘附,与

皮肤接触时间延长,有利于吸收。

(4)角质层对皮肤通透性有决定性作用,如角质层被擦破,可使各种环境化学物通透性大大

增加。

影响分布的因素

(1)化学物在体内的分布与各组织的血流量、亲和力及其他因素有关。

(2)在体内特定部位存在的、对外源化学物转运有阻碍作用的体内屏障,主要的屏障有血

脑屏障和胎盘屏障。

体内贮存的毒理学意义(举例说明)

(1)对急性中毒有保护作用,贮存库使毒物在体液中的浓度迅速降低,减少了到达毒作用部

位的毒物量。

(2)贮存库可能成为一种在体内提供毒物的来源,具有慢性致毒的潜在危害。

例:化学物在脂肪中的贮存可降低其在靶器官中的浓度。因此,这类化学物对肥胖者的毒性,尤其是急性毒性要比对消瘦者的毒性小。但当脂肪迅速消耗时,可使该化学物在血中的浓度突然增高而引起中毒。

化学物的排泄途径:

1. 经肾随尿液排出:肾小球被动滤过,肾小管重吸收,肾小管排泌。

2. 经肝随胆汁随胆汁进入小肠:一部分随粪便排出;一部分进入肠肝循环。

3. 经呼吸道排出;

4. 其它途径排出:①乳汁:有机碱、亲脂性有毒物;

②唾液、汗液、头发、指甲、月经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