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好孩子》(文学活动)

合集下载

语言《好孩子》教案

语言《好孩子》教案

语言《好孩子》教案教案标题:语言《好孩子》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学习课文《好孩子》,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词汇、句型和语法知识。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和运用课文中的词汇、句型和语法知识。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1. 运用课文中的词汇、句型和语法知识进行口头表达。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

教学准备:1. 课文《好孩子》的复印件。

2. PPT或黑板。

3. 学生练习册。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与主题相关的视频或展示一些与主题相关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他们思考“好孩子”应该具备哪些特质。

Step 2:课文阅读(15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读课文《好孩子》,并解释生词和重点句型。

2. 学生分组阅读课文,并回答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问题。

Step 3:词汇学习(10分钟)1. 教师呈现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并解释其意义和用法。

2. 学生跟读并模仿教师的发音和语调。

3. 学生进行词汇练习,如词义选择、填空等。

Step 4:语法学习(10分钟)1. 教师提取课文中的重点句型,并解释其语法结构和用法。

2. 学生进行语法练习,如句型转换、语法填空等。

Step 5:口头表达(15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并准备一份关于“好孩子”的小组演讲稿。

2. 学生依次进行小组演讲,并互相评价和提出改进建议。

Step 6:拓展活动(10分钟)1. 学生自由发挥,以小组形式创作一份关于“好孩子”的海报或小册子。

2.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互动交流。

Step 7:课堂总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

Step 8: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如课后阅读理解题、词汇练习题等,以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教学反思:在本节课中,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活动形式,学生能够全面地学习和运用课文中的词汇、句型和语法知识,并通过口头表达和团队合作活动,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大班语言活动《好孩子》(一)2024

大班语言活动《好孩子》(一)2024

大班语言活动《好孩子》(一)引言概述:大班语言活动《好孩子》旨在培养儿童的积极价值观和良好品行,通过有趣的互动游戏和故事分享,引导幼儿学会与他人友好相处、关心他人和分享的重要性。

本文将围绕以下五个主要内容展开:培养积极品行、关爱他人、学会分享、提升自信心以及培养合作精神。

正文:一、培养积极品行:1. 鼓励幼儿讲述自己的好事,强调正能量。

2. 教导儿童如何表达感谢,并给予奖励鼓励。

3. 创设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鼓励学习者互相帮助。

二、关爱他人:1. 引导幼儿学会倾听并理解他人的情感和需求。

2. 培养共情能力,鼓励幼儿主动关心他人。

3. 进行分组活动,在小组中培养合作和团队精神。

三、学会分享:1. 激发幼儿分享的意愿,引导他们体会分享的快乐。

2. 提供机会让各位幼儿向同伴分享自己的成果和喜悦。

3. 引导幼儿主动借给别人物品,并明白分享的重要性。

四、提升自信心:1. 帮助儿童树立自信心,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2. 设计多元化的游戏和角色扮演活动,培养幼儿的自信表达能力。

3. 鼓励幼儿从错误中学习,持续肯定他们的努力和进步。

五、培养合作精神:1. 引导幼儿学会与他人协作并共同解决问题。

2. 进行团队建设活动,培养幼儿团队意识和互相帮助的习惯。

3. 引入合作游戏,培养幼儿主动分工合作的能力。

总结:通过大班语言活动《好孩子》,幼儿将在培养积极品行、关爱他人、学会分享、提升自信心以及培养合作精神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这些活动将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为日后的社交和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同时,这些活动也将培养幼儿的多元智能和创造力,促进他们全面成长与发展。

《好孩子》教案(优秀5篇)

《好孩子》教案(优秀5篇)

《好孩子》教案(优秀5篇)《好孩子》教案篇一一、谈话导入: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几个和你们一样大的小朋友,想认识他们吗?(出示图片)看看他们都在做什么?(学生回答)你想对这些小朋友说些什么呢?(你们真是个好孩子,我要向你们学习),你们做过这些事吗?那你们也是好孩子。

板书(好孩子)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问题呢?一、想读读好孩子的故事吗?你想怎么读?好,现在就请同学边读边完成自己做的事。

学生读课文,画生字,标自然段,想问题)二、1有几个自然段?(7)2读生字,(要想课文读得好-------生字宝宝离不了)美丽的眼睛-------向前看!3指名分段读课文。

4刚才你们想知道的问题,你们读懂了吗?真了不起,读了一遍课文,就知道了这么多,你们一定是用心读了。

可是老师还想让你们更用心的来读,用你的体会,读出感情来,行吗?做到做不到------一看就知道!三、理解课文1谁来读第一自然段?其他同学认真听,看看,你这次又能听懂些什么?奶奶为什么这样着急呢?他的感情用的好吗?(好)你是个会读书的好孩子,他是个会听讲的好孩子,我们都来向他们学习,一起来读这一段。

2奶奶还在担心着,你看谁回来了?(出示图片)谁回来了?小玲有没有被雨淋湿呢?你看奶奶的表情是什么样的?想想,奶奶为什么会觉得奇怪呢?谁来读第二自然段。

注意读出奶奶奇怪的语气。

是啊倒底是怎么回事呢?我们听听小玲的回答吧!谁来读?奶奶听了以后是怎么说的呢?她是个好孩子,是指谁?为什么说小梅是个好孩子,奶奶是在夸小梅啊,那怎么来读奶奶赞扬的语气呢?我们一起来夸夸小梅,齐读__3小玲没有伞也能安全回家,那京京有伞当然就没事啦!我们来接着往下读。

这么多同学想读,那就站起来一起读吧!(出示图片)看看京京现在是什么样子?要是你被雨淋成这样,你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会怎么样,怎么说呢?京京的奶奶是怎么说的?(他把伞借给路远的朋友了)自已有伞不用,瞧把他淋成这样!真傻!他是怎么想的呢?要是你,你能吗?都是和我们一样大的两个小朋友,小京京他宁可自己被雨淋,把伞让给了同样需要雨伞的人。

《好孩子》优秀教案设计

《好孩子》优秀教案设计

《好孩子》优秀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文中描绘的温馨亲子关系。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阅读理解水平。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亲子情感。

2.教学难点:学会关爱家人,运用课文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觉得自己是不是好孩子呢?好孩子应该具备哪些品质?二、自主学习a.课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b.故事中的小明是如何成为一个好孩子的?c.你认为好孩子应该具备哪些品质?三、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感受亲子情感。

2.分析小明成为一个好孩子的过程,引导学生学会关爱家人。

3.结合课文内容,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好孩子的理解。

四、课堂讨论1.分组讨论:如何成为一个好孩子?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回顾上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复述故事情节。

2.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二、课堂活动1.角色扮演:让学生分角色扮演课文中的小明、妈妈、爸爸等,体验故事中的情感。

2.学生表演,教师点评。

三、案例分析1.教师出示案例:小明在家里做了一些好事,但妈妈并没有发现,小明应该如何处理?2.学生讨论,提出建议。

四、写作训练1.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如何成为一个好孩子”的短文。

2.教师给出写作要求,学生现场写作。

3.教师挑选优秀作文进行点评。

1.让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六、课后作业1.复习课文,熟读成诵。

2.写一篇关于“我的好孩子”的作文。

七、教学反思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深入理解课文《好孩子》中的情感表达,引导学生将文本情感转化为实际行动。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学会在现实生活中如何表达关爱与理解。

三、教学过程补充第一课时二、自主学习1.学生自由阅读课文,教师随机提问:“小明为什么想要成为一个好孩子?”“他在故事中做了哪些事情来表现自己想成为一个好孩子?”2.学生回答,教师引导:“对,小明想要得到父母的认可,所以他做了很多力所能及的事情。

《好孩子》教案_教案教学设计

《好孩子》教案_教案教学设计

《好孩子》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培养幼儿的品德素养和行为规范。

引导幼儿通过故事理解和表达良好的行为习惯。

通过角色扮演和讨论,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社交能力。

教学准备教具:故事书《好孩子》、角色扮演道具等。

材料:教案、与故事相关的图片和资料。

教学步骤步骤一:故事导入教师向幼儿介绍故事《好孩子》的背景和主要角色,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师可以通过朗读故事和讲解,引起幼儿对故事的关注。

步骤二:故事讲解教师朗读故事《好孩子》,让幼儿聆听故事并观察故事中的情节和角色。

教师可以适时停顿,引导幼儿思考故事中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

步骤三:角色扮演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让他们扮演故事中的角色。

教师可以准备一些道具和服装,让幼儿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模拟故事情节和角色的行为。

步骤四:情节讨论教师引导幼儿进行故事情节讨论活动,让他们分享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想法。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例如故事中的行为习惯、角色的表现等,引导幼儿思考和表达。

步骤五:行为规范教师与幼儿一起总结故事中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让幼儿明确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准则。

教师可以通过讨论和举例,引导幼儿理解和应用这些行为规范。

步骤六:合作活动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合作活动,例如制作角色扮演道具、绘制故事情节等。

通过合作活动,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社交能力。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幼儿对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准则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他们通过故事理解和角色扮演,表达了对好孩子行为的认同和追求。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幼儿参与互动,让他们通过多种方式体验和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同时,我也注意到了幼儿在合作和社交方面的进步,他们能够积极参与合作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理解。

《好孩子》教案设计

《好孩子》教案设计

《好孩子》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好孩子”的概念和标准,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2、通过阅读、讨论和角色扮演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

3、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激励他们努力成为好孩子。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明白什么样的孩子是好孩子。

(2)掌握文中的生字词,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难点(1)让学生将“好孩子”的标准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并在日常生活中践行。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判断是非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角色扮演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什么样的孩子是好孩子呢?(2)让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的想法。

(3)引出课题:今天我们要一起来学习一篇关于好孩子的文章,看看文中是怎么说的。

2、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

(2)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思考:课文中讲了几个孩子的故事?(3)检查生字词的读音和理解。

3、精读课文(1)分小组朗读课文,每个小组读一个自然段。

(2)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第一个孩子做了什么?你觉得他是好孩子吗?为什么?第二个孩子又做了什么?他是好孩子吗?第三个孩子呢?(3)让学生汇报讨论结果,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

4、深入理解(1)再次朗读课文,思考:好孩子的标准是什么?(2)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教师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进行理解。

(3)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说一说身边的好孩子的例子。

5、角色扮演(1)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进行角色扮演。

(2)其他学生认真观看,并评价他们的表演。

6、拓展延伸(1)让学生写一写自己要成为好孩子的计划。

(2)在班级里开展“好孩子”评选活动,鼓励学生努力成为好孩子。

7、课堂总结(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好孩子的标准。

(2)鼓励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努力做一个好孩子。

五、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好孩子”的概念有了一定的理解,但在引导学生将其落实到行动上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大班语言好孩子教案

大班语言好孩子教案

大班语言好孩子教案教案标题:培养大班语言好孩子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包括听、说、读、写等方面。

2. 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能力,培养学生的语言沟通能力。

3. 培养学生对语言的兴趣和积极性,促进其语言能力的全面发展。

4. 培养学生合作、分享和团队精神。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一份大班语言好孩子教案。

2. 准备一些适合大班幼儿的教学资源,如图片、音频、绘本等。

3. 教师需要提前准备好互动教学环节所需的道具和材料。

教学步骤:1. 热身活动(5分钟):- 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动作操,培养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

- 教师通过图片等方式,让学生说出身体部位的名称,锻炼学生的口语能力。

2. 主题介绍(10分钟):- 教师通过展示图片或播放相关视频,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我的一天",让学生了解主题内容。

- 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自己一天的活动,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语言进行表达。

3. 学习活动(20分钟):- 教师通过播放录音或对话,引导学生学习新单词和句子,例如:“早上起床”、“吃早餐”、“上学”等。

- 教师与学生一起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不同时间段的日常活动,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口语练习。

- 教师提供绘本或图片,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述,加深对新词汇和句子的理解。

4. 互动游戏(10分钟):- 教师设计一些关于主题的互动游戏,如连连看、找出不同等,让学生进行语言实践和合作交流。

- 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奖励表现优秀的学生,培养学生的分享和团队精神。

5. 拓展练习(10分钟):- 教师设计一些练习题,如填词、连线、简单阅读等,让学生巩固学习内容并测试理解程度。

- 教师可以以小组形式进行练习,鼓励学生相互帮助和解答问题。

6. 结束活动(5分钟):- 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引导学生总结课程重点和自己的收获。

- 教师鼓励学生相互夸奖和给予肯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教学评估:1.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回答问题的准确性等来进行教学评估。

2024年《好孩子》优秀教案设计

2024年《好孩子》优秀教案设计

2024年《好孩子》优秀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好孩子》的故事内容,感受故事中传递的道德理念。

2.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品质。

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1.《好孩子》故事内容的理解。

2.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品质培养。

3.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提升。

三、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故事内涵,将故事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2.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水平。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好孩子》故事课件、视频等教学资源。

2.学生准备笔记本、彩笔等学习工具。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新课教师播放《好孩子》故事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故事内容。

2.故事讲解教师详细讲解《好孩子》故事,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细节。

3.课堂讨论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故事中,小主人公为什么被称为“好孩子”?你认为什么是好孩子?你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4.小组活动第二课时1.复习导入教师简要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2.案例分析教师展示一些生活中的真实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好孩子行为。

3.写作训练教师给出写作题目:“我心中的好孩子”,要求学生结合故事内容和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写作。

4.课堂交流第三课时1.情景剧表演学生分组表演情景剧,展示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场景。

2.观摩讨论学生观摩其他组的表演,讨论表演中的亮点和不足。

4.课后作业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写一篇关于“我心中的好孩子”的读后感。

六、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发言积极性和合作意识。

2.写作能力:评价学生的作文质量,包括内容、结构和语言表达。

3.实际行为:观察学生在生活中的关爱他人、助人为乐行为。

七、教学反思1.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

2.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好孩子》优秀教案

《好孩子》优秀教案

《好孩子》优秀教案《好孩子》优秀教案《好孩子》优秀教案1设计意图:因为小孩子是不允许玩火的,所以小孩子对火还没有很好的认识,不能对火控制好,通过本次活动让孩子认识玩火的危险,火灾会使人民的财产安全受到威胁,初步学会简单的自我保护方法,从而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了解火的用途,知道用火不当给人们带来的灾难。

2、使幼儿认识“严禁烟火”、“安全出口”、“火警119”等标志,知道它们的含义,学会简单的自我保护的方法。

活动准备:有关灭火的录像,蜡烛2根,打火机一个,水、沙子、湿布、扇子等,人手一份操作图片(图上画的是在着火的时候,几个小朋友采取的不同的灭火方法);安全标志:“严禁烟火”、“安全出口”、“火警119”;玻璃杯。

活动过程:一、游戏:灭蜡烛教师出示蜡烛,点燃。

“请小朋友动脑筋想一想,用什么办法能把蜡烛熄灭呢?”幼儿想出办法后,教师提供备有的材料,请幼儿到前面试一下,教师小结。

二、讨论:“出现了火情,该怎么办?”“现在天气干燥,如果出现火情,我们小朋友该怎么办呢?”引导幼儿说出各种灭火的办法。

认识安全标志:“严禁烟火”、“安全出口”、“火警119”。

小结;刚才小朋友想出的办法都不错,如果出现了火情,我们可以用水泼灭火、用湿布扑灭火、用沙子灭火、用灭火器灭火……但小朋友要记住,如果出现大火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先拨打119电话。

三、请幼儿看录像:“前几天,有个地方着火了,我们来看看他们想出的办法和我们想出的办法一样不一样?”看完录像,提问:“他们想到了哪些办法?”“哪些办法是我们没想到的?”(开窗,捂着嘴、鼻跑出烟火区)。

小结:火小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采取开窗,用水、沙子、湿棉被、灭火器等灭火,火很大的时候,我们拨打119电话,消防叔叔还没到,我们小朋友一定要把嘴巴、鼻子捂上,以最快的速度跑出烟火区,学会保护自己。

四、幼儿操作:“请小朋友看操作图片,图上画的是几个小朋友在着火的时候采取的不同的办法,每幅图的左下方有一个圆圈,你认为办法好的就在圆圈内打上“”号。

《好孩子》教案优秀4篇

《好孩子》教案优秀4篇

《好孩子》教案优秀4篇《好孩子》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在看看、讲讲的过程中,观察比较图画故事中的角色(猴哥哥、猴妹妹、猴弟弟)的不同行为,大胆连贯地表述理解的阅读信息。

2、在活动中,学习认真倾听、大胆猜测、乐于表达。

活动准备:1、多媒体课件2、幼儿有乘车的经验3、猴哥哥、猴妹妹、猴弟弟的'头饰各一个4、一段轻松的音乐、小图书幼儿人手一本活动过程:一、乘车经验交流二、观察图片,引入主题1、出示(PPT1),看!他们是谁?在干些什么?2、请幼儿仔细观察,并会用较完整的语句表达图片内容。

3、教师根据幼儿观察到的进行总结。

三、分段讲述,理解故事(一)、通过观察,理解并判断谁是好孩子。

1、出示(PPT2)提问:(1)猴哥哥怎么了?(2)猴弟弟、猴妹妹表情怎样?(3)这样做是对还是不对?2、出示(PPT3)提问:(1)猴哥哥上了车,干什么了?(2)猴哥哥为什么要这样做?3、出示(PPT4)提问:(1)接下来猴哥哥、猴弟弟、猴妹妹怎么了?(2)谁上车了?4、出示(PPT5)提问:(1)他们是谁?在干什么?(2)学习售票员熊猫阿姨的话:这位老爷爷身体不好,请哪位乘客让个座儿。

5、出示(PPT6)提问:猴哥哥、猴弟弟、猴妹妹他们的是怎么做的?6、逐一出示(PPT7、8、9)提问:(1)最后是谁让座了?(2)猴爸爸对猴弟弟说了些什么?(3)猴哥哥为什么要带上假面具?(4)你认为谁是好孩子?四、教师带着幼儿点读故事《好孩子》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8个生字和8个词语,认识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要相帮互助,做一个关心别人的好孩子。

教学重点:是理解奶奶和小玲、京京的对话,让学生懂得同学之间要团结友学的道理;进行字词数学。

教学难点:是生字中有些字不容易读准字间音,有些形近或音同形近的字容易混淆。

课前准备:1.投影片。

2.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21好孩子。

《好孩子》教案设计

《好孩子》教案设计

《好孩子》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简介1.1 课程目标1.2 课程内容本课程内容包括: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热爱学习、勤奋努力、善于合作等。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第二章:诚实守信2.1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理解诚实守信的重要性,树立诚实守信的观念。

2.2 教学内容本章内容包括:诚实的意义、诚信的重要性、如何做到诚实守信等。

2.3 教学活动2.3.1 讲解诚实守信的意义,让学生认识到诚信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2.3.2 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从身边的事例中学习诚实守信的品质。

2.3.3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实际场景,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诚实守信。

第三章:尊重他人3.1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学会尊重他人的方法和技巧。

3.2 教学内容本章内容包括:尊重他人的意义、尊重他人的表现、如何做到尊重他人等。

3.3 教学活动3.3.1 讲解尊重他人的意义,让学生认识到尊重他人对于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3.3.2 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从身边的事例中学习尊重他人的品质。

3.3.3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实际场景,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尊重他人。

第四章:热爱学习4.1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4.2 教学内容本章内容包括:学习的重要性、如何培养学习兴趣、如何提高学习效率等。

4.3 教学活动4.3.1 讲解学习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4.3.2 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从身边的事例中学习热爱学习的品质。

4.3.3 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交流和分享,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学习效率。

第五章:勤奋努力5.1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树立勤奋努力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奋斗精神。

5.2 教学内容本章内容包括:勤奋努力的意义、如何做到勤奋努力、奋斗精神的培养等。

大班语言教案好孩子

大班语言教案好孩子

大班语言教案好孩子介绍大班语言教案致力于帮助孩子们在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方面取得进步。

通过设计针对大班儿童的教案,我们旨在培养孩子们的听、说、读、写技能,并促进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表达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大班语言教案的特点,并提供一些例子和指导,以帮助教师在语言教学方面更好地引导孩子们的学习。

教学目标大班语言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

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孩子们可以: - 提高听力技能,能够理解简单的口语表达; -增强口语表达能力,能够自信地进行简单对话; - 通过阅读故事和书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 开始学习基本的拼写和书写,能够用简单句子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学准备在进行大班语言教学之前,教师需要做好以下准备: 1. 准备教材:选择适合大班儿童的教材,包括绘本、故事书、卡片等。

2. 制定教学计划: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步骤。

3. 准备教具: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准备相应的教具,如图片、卡片、音频等。

4. 安排教室环境:确保教室能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布置相关的教学资料。

教学步骤本教案是以主题为单位进行教学的,每个主题涉及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内容。

以下是一个例子。

主题:动物1.听:–教师播放动物的声音,并让学生猜猜所听到的是哪个动物;–学生小组间进行对话,提问和回答关于动物的问题。

2.说:–教师呈现一些动物图片,让学生用英语描述所看到的动物;–学生自己选择一个喜欢的动物,用简单的句子进行口头表达。

3.读:–教师分发一些绘本或简单的故事书,让学生跟读故事中的句子;–学生小组间进行角色扮演,模仿故事中的对话。

4.写:–学生用一句话来描述自己最喜欢的动物,并画出相应的图案;–学生在纸上模仿故事中的句子,练习基本的拼写和书写。

教学评估为了评估学生在语言学习中的进步,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方式: - 听力测试:播放一段录音,让学生回答相关问题。

- 口语评估:让学生进行小组对话,根据表达内容和流利程度进行评估。

《好孩子》教案_教案教学设计

《好孩子》教案_教案教学设计

《好孩子》教案_教案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好孩子》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生字词,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尊敬长辈、关爱他人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生字词的掌握,课文的朗读与理解;难点:理解课文中所传达的道德观念,培养学生尊敬长辈、关爱他人的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尊敬长辈的小故事,引起学生对品德教育的关注;2. 自主学习:让学生默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并借助工具书进行自主学习;3. 合作交流: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所学到的道德观念,并进行互动交流;4. 精讲点拨: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故事情节,领悟道德观念;5. 实践演练:设置情景剧,让学生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实践演练;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写作、阅读任务,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好孩子尊敬长辈关爱他人七、作业设计:1. 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尊敬长辈、关爱他人的小故事;2. 选择一篇类似的课文进行阅读,并写出读后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尊敬长辈、关爱他人的故事,使学生深刻领悟到品德教育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同时,通过实践演练,使学生更好地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理解课文中所传达的道德观念课文《好孩子》通过讲述一个小明尊敬长辈、关爱他人的故事,传达了一种道德观念。

这种道德观念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可能较为抽象,难以理解。

因此,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故事情节,领悟道德观念,成为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1. 情景引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尊敬长辈的小故事,引起学生对品德教育的关注,为学习课文做好铺垫;2. 自主学习:让学生默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并借助工具书进行自主学习;3. 合作交流: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所学到的道德观念,并进行互动交流;4. 精讲点拨: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故事情节,领悟道德观念;5. 实践演练:设置情景剧,让学生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实践演练;二、生字词的掌握在本节课中,生字词的掌握是学生的学习难点。

《好孩子》教案设计

《好孩子》教案设计

《好孩子》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体会故事中主人公的良好品质。

2.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让学生熟读课文,感受故事氛围。

2. 课文解析:分析故事中主人公的好行为,引导学生学习。

3. 实践活动:设计相关活动,让学生将所学品质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理解故事内容,体会主人公的良好品质。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相关活动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a. 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故事情境。

b. 简介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关注主人公的良好品质。

2. 课堂讲解:a. 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感受故事氛围。

b. 分析故事中主人公的好行为,如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等。

c. 讨论:为什么我们要学习主人公的良好品质?3. 实践活动:a. 设计相关活动,让学生将所学品质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4. 总结与反思:a.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良好品质的重要性。

b. 学生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提出改进措施。

5. 布置作业:a. 回家后向家长讲述课文内容,分享学习心得。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情况,了解他们的兴趣和积极性。

2. 表达能力:评估学生在讨论和分享环节中的表达能力和沟通技巧。

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回家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他们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吸收程度。

七、教学拓展:1. 故事续编:鼓励学生发挥想象,为故事编写一个续篇,展现主人公在未来继续发扬好品质的情景。

2. 角色扮演: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故事中的情节,增强学生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体验。

八、教学反馈:1.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在课堂上的感受和建议,了解他们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满意程度。

2. 家长反馈: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学生在家中的表现和对于学习好品质的反应。

九、教学调整:1.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内容,确保教学目标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

大班语言活动《好孩子》

大班语言活动《好孩子》

•••••••••••••••••大班语言活动《好孩子》大班语言活动《好孩子》活动目的1、喜欢“子字歌”的传统歌谣,感受作品的幽默感。

2、理解儿歌内容,初步学习仿编儿歌。

3、培养幼儿热爱劳动的良好品德。

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活动过程一、谈话激趣,导入课题1、引导语:今天除了来了这么多客人老师,还有4位小朋友也来我们班做客了,你们想知道他们是谁吗?2、引导语:小胖子、小柱子、小妮子、小豆子这4位小朋友可不一般哦,他们可能干了,到底有多能干呢?我们一起来听听。

二、结合课件,学习儿歌,理解儿歌内容1、教师有表情地朗读儿歌一遍,让幼儿完整欣赏。

提问:儿歌中有几位好孩子?他们分别是谁?儿歌里的“好孩子”们都做了什么好事?2、结合课件,引导幼儿分段学习儿歌,理解儿歌内容。

3、结合课件,引导幼儿跟随教师完整朗读儿歌。

引导语:好孩子们会做的事你们大家都说出来了,现在我们看着这些图试着把它读一读好吧?三、引导幼儿发现“子字歌”的特点,认识“子字歌”1、引导语:老师发现你们也很能干,念得真棒,那你们有没有发现这首儿歌听起来有什么特别的地方?2、教师小结:这首儿歌每一句的最后一个字都是“子”字,我们叫它“子字歌”,“子字歌”是一种很古老的歌谣形式,念起来很有趣也很好听。

3、给儿歌取名,并引导幼儿用多种方式朗读儿歌,感受作品的幽默感。

四、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并且初步学习仿编儿歌1、组织幼儿讨论:“好孩子”们做了这么多好事,你们会做哪些事情呢?2、初步学习仿编儿歌。

引导语:刚刚你们说了这么多会做的事情,今天,张老师也请你们把自己会做的事用儿歌来说一说,编成一首的“子字歌”,好吗?3、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

教师小结:我们要向好孩子学习,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在家可以帮爸爸妈妈做力所能及的事,在幼儿园和小朋友之间要互相帮助,做一个爱劳动、乐于助人的好孩子。

五、活动反思《指南》中指出:“成人应为幼儿创设宽松、自由的语言交往环境。

”在活动中,我以认识四位好孩子引入,接着,让幼儿完整欣赏儿歌,然后让幼儿大胆、充分说之后再结合课件验证,帮助幼儿记忆儿歌人物及内容,这样无形当中既帮助幼儿理解儿歌内容,又学习了各段的句子。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好孩子文学活动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好孩子文学活动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好孩子文学活动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好孩子文学活动在幼儿园大班的教育中,语言活动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语言活动,可以培养孩子语言表达和交流的能力,丰富孩子的语言世界,同时也可以引导孩子对待人与事的态度和价值观。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一个好孩子文学活动的教案,旨在促进幼儿语言发展,培养他们的品德素养。

一、活动目标通过好孩子文学活动,我们可以达到以下几个目标:1. 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和阅读习惯,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2. 通过阅读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引发孩子对人物情节的思考和理解。

3. 培养孩子的情感表达能力和语言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4. 培养孩子的团体合作意识和社交技能。

二、活动准备1. 配置足够的儿童文学作品,包括童话故事、寓言故事、儿童小说等。

2. 准备一些绘本、涂色本、手工制作材料等,用于活动的延伸。

3. 创建适合孩子们开展讨论和分享的空间,如读书角、讨论区等。

4. 挖掘和整理一些与文学作品相关的问题,用以启发孩子们的思考。

三、活动过程1. 绘本分享:每天选择一本适合年龄的绘本进行分享。

老师可以先给孩子们讲解故事大意,然后让孩子们自由发表他们的看法和感受。

2. 听故事:选取一个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进行语音朗读,让孩子们静心倾听。

之后进行简短的讨论,引导孩子们对故事情节、人物性格等方面进行思考。

3. 角色扮演:根据所读的故事,邀请孩子们分组进行角色扮演。

让孩子们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体验故事中的情节和冲突,锻炼他们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4. 故事创作:给孩子们提供一些简单的素材,让他们进行自由创作。

鼓励他们写故事、编剧本、绘制插图等等。

通过创作,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5. 小组讨论:在活动结束时,让孩子们分组进行小组讨论。

引导他们讨论故事中的主题、价值观等问题,促进交流和思考。

四、活动评估在活动结束后,老师可以通过观察孩子们的表现、听取他们的感受和意见来评估活动的效果。

大班好孩子的教案6篇

大班好孩子的教案6篇

大班好孩子的教案6篇大班好孩子的教案篇1活动目标:1、理解儿歌内容,懂得长大了要多做积极有益的事情。

2、感受“子”字儿个富有韵律的特点,学平、翘舌音。

活动难点:学平、翘舌音。

难点剖析:作为大班幼儿,语言的发展能力大大提升,除了能完整的朗诵儿歌外,还加入了平、翘舌音的学。

在这首儿歌中,“子”字的平舌音与其他平、翘舌音的区别和发声方法,能准确到位的念准字音。

活动准备:幼儿用书、磁带、录音机、字卡等等。

活动过程:教学策略创意说明一、使用幼儿用书,幼儿观察图画,讲述画面内容,要求幼儿用完整的语句进行描述。

二、学儿歌1、教师朗诵儿歌,边提问边理解。

2、教师配上快板念儿歌。

3、幼儿跟着教师念儿歌,重点练平、翘舌音。

三、教师续编儿歌,激发幼儿争做好孩子的积极性。

说说自己做过那些积极有益的事情,教师根据幼儿的讲述内容巧妙的续编“子”字儿歌。

在此次活动中我加入了快板的形式,将快板和儿歌相结合。

独特的形式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和学兴趣,提高学效率。

如果活动的时间还有多的话,我们还可以加入快板欣赏,让幼儿了解我国民间艺术的精华。

后续反思与调整策略:这是一首很有意思的儿歌,在幼儿欣赏儿歌的同时,教师着重将韵脚的自发音加重,让幼儿自己发现了儿歌的特点。

两遍欣赏后,不少幼儿都发现了押韵的特点,而且对“子”字的韵脚非常感兴趣,就是因为有了韵律,幼儿学起来就十分容易了,兴趣也很足。

教师在以后的几遍加入了快板的“伴奏”,幼儿这首儿歌时有节奏的,加入快板后,节奏感更强,幼儿的兴趣更强了,也让幼儿自己打快板自己念儿歌,气氛很活跃,学效果也很理想。

但在学过程中也发现,不少幼儿对“子”的韵脚感兴趣,念起来也很有劲,其他的句子学就不如这个了,导致在朗诵的时候有“头重脚轻”的感觉。

在今后类似的教学活动时教师在安排学过程中除了重点学外,对其他的部分也不能忽视,也要考虑到教学的方式方法。

大班好孩子的教案篇2活动目标:1.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愿意当众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

《好孩子》教案(优秀8篇)

《好孩子》教案(优秀8篇)

《好孩子》教案(优秀8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8篇《好孩子》教案,希望能够给您提供一些帮助。

《好孩子》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在看看、讲讲的过程中,观察比较图画故事中的角色(猴哥哥、猴妹妹、猴弟弟)的不同行为,大胆连贯地表述理解的阅读信息。

2、在活动中,学习认真倾听、大胆猜测、乐于表达。

活动准备:1、多媒体课件2、幼儿有乘车的经验3、猴哥哥、猴妹妹、猴弟弟的'头饰各一个4、一段轻松的音乐、小图书幼儿人手一本活动过程:一、乘车经验交流二、观察图片,引入主题1、出示(PPT1),看!他们是谁?在干些什么?2、请幼儿仔细观察,并会用较完整的语句表达图片内容。

3、教师根据幼儿观察到的进行总结。

三、分段讲述,理解故事(一)、通过观察,理解并判断谁是好孩子。

1、出示(PPT2)提问:(1)猴哥哥怎么了?(2)猴弟弟、猴妹妹表情怎样?(3)这样做是对还是不对?2、出示(PPT3)提问:(1)猴哥哥上了车,干什么了?(2)猴哥哥为什么要这样做?3、出示(PPT4)提问:(1)接下来猴哥哥、猴弟弟、猴妹妹怎么了?(2)谁上车了?4、出示(PPT5)提问:(1)他们是谁?在干什么?(2)学习售票员熊猫阿姨的话:这位老爷爷身体不好,请哪位乘客让个座儿。

5、出示(PPT6)提问:猴哥哥、猴弟弟、猴妹妹他们的是怎么做的?6、逐一出示(PPT7、8、9)提问:(1)最后是谁让座了?(2)猴爸爸对猴弟弟说了些什么?(3)猴哥哥为什么要带上假面具?(4)你认为谁是好孩子?四、教师带着幼儿点读故事《好孩子》教案篇二活动目标:1、让幼儿知道垃圾会污染环境,滋生病毒与蚊蝇,危害人类健康。

2、教育幼儿从小爱护环境卫生,培养幼儿把垃圾丢进垃圾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垃圾堆图片、活动过程:一、让幼儿了解垃圾会污染环境,滋生病毒与蚊蝇,危害人们健康。

《好孩子》优秀教案设计精选

《好孩子》优秀教案设计精选

《好孩子》优秀教案设计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好孩子》教材第四章第二节,详细内容围绕“尊重他人”这一主题展开。

主要包括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尊重他人的具体表现以及如何在生活中践行尊重他人。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认识到尊重他人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2. 使学生掌握尊重他人的具体表现,并在生活中践行。

3. 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提高道德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尊重他人的具体表现及如何在生活中践行。

教学重点: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及其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学具:笔记本、教材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思考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情景:小明在课堂上嘲笑小红,让小红感到很难过。

问:你们认为小明的行为对吗?为什么?2. 讲解:结合教材内容,讲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具体表现及如何在生活中践行。

具体表现:礼貌待人、关心他人、倾听他人、尊重他人的意见和隐私等。

践行:在日常生活中,学会换位思考,尊重他人的感受和权益。

3. 例题讲解:分析教材中的典型例题,讲解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尊重他人。

例题:小华和小明是同桌,小华总是占用小明的桌子,让小明感到很不舒服。

问:小华应该怎么做才能尊重小明?4.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讨论如何尊重他人,并进行分享。

六、板书设计1. 尊重他人的重要性2. 尊重他人的具体表现3. 如何在生活中践行尊重他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列举三个你身边发生的尊重他人的实例,并分析它们的意义。

答案:(1)实例:在图书馆里,小王把手机调成静音,以免影响他人阅读。

(2)实例:小芳看到同学小敏哭了,主动关心并安慰她。

意义:关心他人,给予关爱,有助于建立友谊。

(3)实例:小陈在课堂上认真倾听老师的讲解,不打扰其他同学。

2. 作业要求:字迹工整,不少于300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认识到尊重他人的重要性,但部分学生在生活中仍难以做到尊重他人。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好孩子》(文学活动)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好孩子》(文学活动)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好孩子》(文学活动)语言活动——《好孩子》(文学活动)活动目标:1.喜欢“子字歌”的传统歌谣,感受作品的幽默感。

2.能根据儿歌里不同角色的特点创编简单的动作。

活动准备:配套材料活动过程:一、情境表演,引发兴趣1.请四名幼儿分别扮演小胖子、小柱子、小妮子、小豆子,根据儿歌内容进行表。

2.四名幼儿一人朗诵一段,最后一段改成四人一起:我们都是好孩子。

二、引导幼儿发现“子字歌”的特点师:这首儿歌听起来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每段的最后一个字都是“子”)小结:这个儿歌的名字叫做“子字歌”,它是一种很古老的歌谣形式,因为每个句子最后一个字都是“子”,所以读起来很有趣也很好听。

三、突出《好孩子》子字歌的节奏,引导幼儿朗读并表演动作,引导幼儿感受和谐顺口的节奏和生动的内容四、师幼共同讨论,引导幼儿像“子字歌”中的好孩子学习师:“好孩子”们都做了什么好事,我们要怎样做才是个好孩子?五、仿编诗歌请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仿照“子字歌”结构,续编2—3段“好孩子”儿歌,并在集体面前大声朗读自己的作品。

活动反思:《好孩子》这首诗歌短小简单,朗朗上口,又富有幽默和童趣,是孩子们最喜欢的诗歌类型。

在活动开始部分,我朗诵了一遍儿歌,孩子们马上就被诗歌的内容所吸引了,一个个全神贯注,有几个能力强的孩子甚至能念出儿歌的内容了。

在我分段朗诵第二遍儿歌后,基本上所有孩子都能朗诵儿歌并理解儿歌内容了。

由于孩子们对儿歌的熟悉,以及对其结构特点的了解,所以在最后仿编诗歌的环节,有很大一部分孩子能够续编儿歌,并在集体面前大声朗读自己的作品。

从这次活动,我认识到:在我们平常的教学设计中,对教材、活动内容的选择非常重要,一个好的内容,哪怕活动过程很简单,也能够吸引到孩子注意力,并且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言活动——《好孩子》(文学活动)
活动目标:
1.喜欢“子字歌”的传统歌谣,感受作品的幽默感。

2.能根据儿歌里不同角色的特点创编简单的动作。

活动准备:
配套材料
活动过程:
一、情境表演,引发兴趣
1.请四名幼儿分别扮演小胖子、小柱子、小妮子、小豆子,根据儿歌内容进行表。

2.四名幼儿一人朗诵一段,最后一段改成四人一起:我们都是好孩子。

二、引导幼儿发现“子字歌”的特点
师:这首儿歌听起来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每段的最后一个字都是“子”)
小结:这个儿歌的名字叫做“子字歌”,它是一种很古老的歌谣形式,因为每个句子最后一个字都是“子”,所以读起来很有趣也很好听。

三、突出《好孩子》子字歌的节奏,引导幼儿朗读并表演动作,引导幼儿感受和谐顺口的节奏和生动的内容
四、师幼共同讨论,引导幼儿像“子字歌”中的好孩子学习
师:“好孩子”们都做了什么好事,我们要怎样做才是个好孩子?
五、仿编诗歌
请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仿照“子字歌”结构,续编2—3段“好孩子”儿歌,并在集体面前大声朗读自己的作品。

活动反思:
《好孩子》这首诗歌短小简单,朗朗上口,又富有幽默和童趣,是孩子们最喜欢的诗歌类型。

在活动开始部分,我朗诵了一遍儿歌,孩子们马上就被诗歌的内容所吸引了,一个个全神贯注,有几个能力
强的孩子甚至能念出儿歌的内容了。

在我分段朗诵第二遍儿歌后,基本上所有孩子都能朗诵儿歌并理解儿歌内容了。

由于孩子们对儿歌的熟悉,以及对其结构特点的了解,所以在最后仿编诗歌的环节,有很大一部分孩子能够续编儿歌,并在集体面前大声朗读自己的作品。

从这次活动,我认识到:在我们平常的教学设计中,对教材、活动内容的选择非常重要,一个好的内容,哪怕活动过程很简单,也能够吸引到孩子注意力,并且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