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体会 王建英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体会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体会作者:陈娟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12年第01期【中图分类号】R971+.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1-0049-01【摘要】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方法:对我科于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收治的85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精心全面的护理,包括病情观察、休息与活动指导、饮食护理、心理护理、感染的防护及出院指导等多种护理措施,观察护理效果。
结果:本组85例患者,81例临床治愈,3例转院,1例因并发重症肺炎而死亡,治愈率为95.29%,效果显著。
结论: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治疗的同时采取及时有效的护理,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临床治愈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护理;体会心力衰竭是由各种原发性或继发性心脏病引起心肌收缩和(或)舒张功能障碍导致心输出量减少,不能满足机体各系统器官代谢需要的一种疾病,目前,心力衰竭已成为影响我国甚至全球中老年人生活质量,威胁其生命安全的重要疾病之一[1]。
由于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因此,如何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减缓疾病发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十分必要的。
我科于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对收治的85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通过精心全面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85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其中男58例,女30例,年龄53~78岁,平均65.8±6.9岁;原发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25例,高血压20例,肺源性心脏病18例,风湿性心脏病15例,心肌肥厚性心脏病3例,其他原因4例。
2 护理2.1 观察病情: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了解患者主诉症状如有无头晕、失眠及气促等,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同时观察患者有无发绀、呼吸困难等缺氧症状及有无尿少、身体低垂部位水肿等[2],对于异常患者应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4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护理体会

4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护理体会目的:观察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护理措施的临床效果,探讨正确的护理方法。
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4年12月之间我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4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20例)给予全面、系统的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住院时间、症状缓解时间以及护理前后的SDS评分情况。
结果: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为78.9%,远小于观察组(100.0%),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D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症状缓解时间、护理后的SDS评分均远大于观察组,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体位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用药护理等全面的护理措施可缓解其抑郁心理,提高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改善治疗效果,缩短康复时间,值得推广。
标签:慢性心力衰竭;临床护理;效果;措施目前中老年人群中的一种常见疾病就是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食欲下降、身体浮肿、咳嗽、呼吸困难等,预后效果差,有较高的致死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以及正常生活。
有关资料显示,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预防该病的并发症,使患者的生存率提高,生活质量得到改善[1]。
我院于2014年1月~2014年12月之间对4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了临床护理干预,效果良好,现进行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1月~2014年12月之间我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40例,包括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58~77岁,平均(65.3±2.1)岁;基础疾病类型:高血压性心脏病18例,扩张型心肌病3例,心肌梗死7例,缺血性心肌病12例;心功能NYHA分级(入院时):Ⅱ级26例,Ⅲ级8例,Ⅳ级6例。
所有患者均与诊断慢性心力衰竭的标准相符合,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20例,性别、年龄、病情严重程度等一般资料在两组患者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体会

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前后的护理体会。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48例患者资料。
结果:经过我院对患者的精心护理,已经有45例患者完全康复出院,2例患者病情已经出现好转留院继续观察,1例患者进行转院治疗。
结论:正确、细心的对患者进行护理,可以帮助患者早日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6-0211-02慢性心力衰竭又称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是几乎所有类型的心脏、大血管疾病的最终转归,也是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
在西方国家,引起慢性心力衰竭的病因以高血压、冠心病为主,我国过去以心瓣膜病居首位,但近年来其所占比例已趋下降,而高血压、冠心病的比例呈明显上升势态[1]。
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院收治心力衰竭患者48例,年龄21~48岁,女性患者23例,男性患者25例。
辅助检查:X线检查,心影的大小及外形可为心脏病的病因诊断提供重要依据,心脏扩大的程度和动态改变也可间接反映心功能状态。
肺淤血的有无及其程度可直接反映心功能情况;超声心动图,比x线检查更能准确地提供各心腔大小变化、心瓣膜结构功能及心脏收缩功能与舒张功能;放射性核素检查,放射性核素心室造影可以准确测定心室腔大小、心腔内血容量及左心室最大充盈速度,放射性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可诊断心肌缺血和梗死;有创性血流动力学检查,多用于为临床抢救患者提供可靠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依据。
目前多采用漂浮导管在床边进行,经静脉插管直至肺小动脉,测定各部位的压力及血液含氧量,计算心脏指数(CI)及肺小动脉楔压(PCWP),直接反映左心功能。
正常时CI>2.5L/(min?m2),PCWP<12mmHg,当心力衰竭时,心脏指数值(反映心脏收缩功能)降低,肺小动脉楔嵌压(反映肺淤血程度)升高。
1.2方法与结果:收集本院收治的所有患者资料进行总结分析。
121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体会

121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体会标签:慢性心力衰竭;护理“心力衰竭”又称“充血性心力衰竭”,这是心脏因疾病、过度疲劳、排血功能减弱,以致排血量不能满足器官及组织代谢需要的一种病理生理状态,可分为左心力衰竭竭、右心力衰竭竭、全心力衰竭竭,其中以左心力衰竭竭最常见,左心力衰竭竭时有肺部充血,引起心悸、气喘、不能平卧、痰中带血等症状,右心力衰竭竭时有大循环充血,引起颈部静脉充盈、肝肿大、腹水、下肢水肿等症状。
根据病情轻重,患者的自觉活动能力,心功能分为四级:I级,体力活动不受限制,一般性活动不引起疲乏、心悸、呼吸困难、心绞痛等症状;Ⅱ级,体力活动轻度受到限制,休息时无症状,一般活动即可引起乏力、心悸、气急等;Ⅲ级,体力活动明显受限,休息时无症状,轻度活动已可引起心功能不全征象;Ⅳ级,体力活动重度受到限制,任何活动都会引起心功能不全征象,甚至休息时也有心悸、呼吸困难等症状,体力活动后加重。
1 临床资料我科2004年1月~2007年12月共收治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21例,男56例,女65例,年龄30岁以下4例,占4.13 %,31~40岁10例,占8.26%,41~50岁21例,占17.36 %,51~60岁24例,占19.8%,61~70岁36例,占29.8%,70岁以上26 例,占21.48%,其中风心病并发心力衰竭31例,占25.6 %,冠心病并心力衰竭36例,占29.8%,高心病并心力衰竭19例,占15.7 %,扩心病并心力衰竭17例,占14%,其他18例,占14.9%,好转114 例,未愈2 例(自动出院),死亡5例。
2 诊断要点2.1 肺淤血、体循环淤血的临床表现2.2 原有心脏病的体征2.3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指标(1)X线检查:①心影大小及外形;②肺淤血征象。
(2)超声心动图;(3)心电图;(4)心-肺吸氧运动实验。
3 护理要点3.1 准确评估心功能状态,制定活动目标和计划,合理安排休息对心功能Ⅰ级的患者,不限制一般的体力活动,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但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心功能Ⅱ级的患者适当限制体力活动,增加午睡时间,强调下午多休息,可不影响轻体力工作和家务劳动;心功能Ⅲ级的患者,一天大部分时间应卧床休息,并以半卧位为宜,在病情得到控制后,稍事下床活动和自理生活,适当进行户外散步,减少由于长期卧床引起的下肢栓塞、肺部感染和体力、精力日益衰竭,有助于身心健康;心功能Ⅳ级的患者,必须绝对卧床,避免任何体力活动,以减轻心脏负担。
十七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体会

十七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体会【摘要】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本文通过对十七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发现,定期监测病情变化、合理控制饮食和水分摄入、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规律服药以及心理护理的重要性是保障患者健康的关键。
护理工作中不仅面临着各种挑战,如病情变化、患者情绪波动等,同时也带来了丰富的收获,包括见证患者康复和自身技能提升。
护理工作的意义在于通过专业的护理维护患者的健康,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康复和长期循环。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护理、监测病情变化、饮食控制、体育锻炼、规律服药、心理护理、挑战、收获、意义1. 引言1.1 背景介绍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率逐年增加,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带来了严重影响。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数量不断增加,如何科学有效地护理患者成为当下的重要课题。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由于心脏功能下降,循环不畅,常常出现气短、乏力、水肿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科学的护理至关重要,可以有效缓解症状、延缓病情恶化、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将对十七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体会进行探讨,旨在总结护理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为更好地护理这一特殊群体提供参考。
通过对患者的护理体会进行总结和分析,可以更好地指导护士们在实际工作中的操作,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希望本文可以对相关领域的从业人员有所帮助。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总结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护理过程中的经验和体会,探讨如何更好地帮助患者管理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通过对患者护理工作的总结与分析,进一步完善护理方案和措施,改善护理效果,促进患者康复和健康。
也旨在增强护理人员对患者心理状况和生活需求的关注与理解,提高护理质量和服务水平,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提供更加全面、专业的护理服务。
通过本研究,希望能够为提升护理工作水平、优化患者护理方案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护理体验和效果。
心得体会之慢性心力衰竭的系统化护理体会

慢性心力衰竭的系统化护理体会【摘要】目的研究探讨慢性心力衰竭的系统化护理方法,总结归纳进行临床推广。
方法选取我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45例,随机分成对照组(22例)和治疗组(23例)。
两组患者均采取相同的治疗方案,对照组采取一般常规护理干预内容。
实验组在对照组一般护理内容的基础上加用专科护理、预见性护理、心理护理及运动康复护理等内容。
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6 min步行试验平均距离无显着差别(p>0.05);护理干预后实验组6 min步行试验平均距离显着大于对照组(p【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护理;系统化【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6.20..02慢性心力衰竭(chf)是各种心血管疾病发展的最后阶段。
随着我国chf的患病率逐渐升高[1],熟悉和掌握老年人心力衰竭的临床特点与护理,有利于早发现、早治疗。
笔者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45例进行了系统化的护理干预,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1.2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常规给予抗凝、扩冠、强心、抗利尿药物治疗。
1.3 评价指标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后用进行6 min步行试验。
对照组采取一般常规护理干预内容。
实验组在对照组一般护理内容的基础上加以下护理干预内容。
1.4 统计学方法2 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6 min步行试验平均距离无明显差别,比较无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干预后实验组6 min步行试验平均距离显着大于对照组,比较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3 护理方法3.1 专科护理对于chf患者,护士根据患者的症状及体征,选择合适卧位,减轻疾病症状。
入科后给予心电监护,吸氧6~8 l/min,同时做好保暖、安全维护措施。
建立两组静脉通道,为治疗与抢救准备。
给药时定时观察血压,密切观察药物效应,使用输液泵严密控制滴数,定时记录汇报患者心率、脉搏、呼吸、氧分压、24 h出入量等各项指标[2]。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体会

献文考参� 。复康日早者患进 促�生发的症发并少减可理护的时及面全取采�时同的疗治在�者 患竭衰力心性慢于对�为认们我出录记格严�重体量测起晨日每:血输液输
3.6.2�
。]5[药用停暂并生医知通时及应时齐不律节或下以 nim/次 06 在搏脉当。化变的征体命生测监 密严�时同�生发的 应反性毒黄 地洋等状症统系经神及应反道肠胃 、常失律心无有察观间期药用 �药用理合范规嘱医遵项事意注药用握掌:剂制黄地洋用使 2.6.2� 。眠睡响影多增尿夜者患用使晚夜免避�用使天白在剂尿 利�下况情殊特无。]4[盐钾充补嘱医遵可时钾血低生发�等菜菠 、蕉香如�物食的富丰钾含些一加增当适可食饮�现表的症血钾低 等弱减音鸣肠、胀腹、力乏无有者患察观意注�钾血测监。生发的 用作副毒物药无有察观意注�视巡强加间期液输�度速液输节调意 随可不者患嘱�剂尿利用使确正嘱医遵:理护的剂尿利用使 1.6.2� 导指药用 6.2� 。位坐端或位卧半取采可�时 状症氧缺等难困吸呼现出在�息休多量尽。重加竭衰力心起引度过 动活免避�动走床下可下况情的许允情病在�动活与息休排安理合 度程竭衰力心者患据根�境环息休的好良个一供提者患给�视探属 家多过免避�宜适度湿温�静安持保房病:导指动活与息休 5.2�
生发的肿水肺 发引快过液输免避 �宜为 nim /滴 52 ~ 51 在制控度速液输�下 以 lm 003 在制控应血输次每 �lm0051 过超宜不 �lm0001 ~ 057 量液补日每人成 �担负脏心重加免以�多过宜不�入为出量应液
� � .426�)8(92,5002 学医江龙黑.�j�会体理护的者患竭衰力心例 26�青张 �5�� �721�)1(3�8002�药医用实国中.�j� 理护体褴的者患竭衰力心性慢年老例 33�多智千。兰祥琳 �4�� �78�)01(3�0102 �十护代�j� 理护者患竭衰力心性慢年老例 08�兰晓邓 �3�� �481�)2(81�0102�志杂病管血肺脑心用 实.�j�预干理护合综的者患竭衰力心性慢年老�英俊刘 �2�� �091-981�)3(02�7002�药医队部阳沈.�j� 策对理护及因诱竭衰力心人年老�卫贾�楠若柴�军毅宁 �1��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护理体会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护理体会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护理体会。
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3月~2017年10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40例,将其临床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提高运动耐量,阻止或延缓心室重塑,防止心肌损害进一步加重,降低死亡率。
经细致护理、及时正确的抢救治疗,好转出院后。
结论:观察患者的病情,做好用药护理及心理护理,呼吸困难改善,发绀消失,血气指标维持在正常范围。
减轻或消失水肿。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临床护理Objective: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clinical nursing experience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Methods: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select 40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from March 2015 to October 2017,and to make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their clinical nursing measures. Results:increase exercise tolerance,prevent or delay ventricular remodeling,prevent further aggravation of myocardial damage and reduce mortality. After careful nursing,timely and correct rescue treatment,after improvement and discharge. Conclusion:we should observe the patient's condition,make good use of medication and psychological nursing,improve dyspnea,disappear cyanosis,and maintain blood gas index in the normal range. Edema is relieved or disappearing.Key words:chronic heart failure;clinical nursing慢性心力衰竭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最终归宿,左心衰竭以肺循环淤血和心排血量降低表现为主,右心衰竭以体循环静脉淤血表现为主。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体会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体会目的通过对3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取专业、全面及有效的护理措施,观察各种护理措施的临床效果。
方法对3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过程中提出的护理问题,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从而总结出护理体会。
结果3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有29例患者经过积极有效的护理治疗后症状缓解,没有出现严重的并发症,1例患者死亡。
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病情复杂多变,通过专业、全面及有效的护理措施,减少或者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标签:慢性心力衰竭;护理;效果慢性心力衰竭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最终归宿,也是最主要的死亡原因。
因此,做好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极为重要。
现对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3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取全面系统的护理干预措施,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2018年1月~2018年6月,我院心血管内科共收治30例心力衰竭患者。
30例心力衰竭患者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分布在51~72岁之间,平均年龄58岁。
其中左心衰竭4例,右心衰竭5例,全心衰竭21例。
2 护理方法2.1 休息与活动休息是减轻心脏负担的重要方法,可使机体耗氧明显减少,肾供血增加[1],有利于水肿的消退。
慢性心衰患者白天应增加卧床休息时间。
急性期和重症心衰患者则应卧床休息。
当心功能好转后,应在家人陪同下进行床下适当活动,注意要掌握活动量,当脉搏大于110次/分,或比休息时加快20次/分以及感到有心慌、气急时,应停止活动并休息。
2.2 饮食①限制钠盐摄入,食盐摄入量每日不超过5 g,服利尿剂者可适当放宽。
同时限制含钠高的食物,如发酵食品、烟熏制品、海产品、味精、香肠、酱油、碳酸饮料等。
也可根据患者口味适量使用一些调味品如香料、醋、葱、蒜等,以促进病人食欲。
②低热量饮食,可降低病人基础代谢率,从而减轻心脏负荷,但时间不应过长,以防致使营养不良。
慢性心衰的护理体会

血离子 等。
2 0 1 0~ 2 0 1 1 年 我 院 心 血 管 内科 自 收 治 慢 性 心 力 衰 竭 患
2 . 3 . 2 泌尿系感染 : 前列腺癌骨转移致截瘫 患者均需 留
置导尿 , 尿 管 留置 时 间 过 长 易 于 并 发 感 染 , 必 须 加 强 护 理 。① 严格无菌操作 , 以0 . 5 %碘伏消毒尿 道 口, 2次 /日。 ② 保 持 引 流通畅 : 防止管道扭 曲、 打折 , 引 流 管 和 尿 袋 的位 置 应 低 于 膀 胱 。③ 保 持 密 闭 引 流 系统 : 采用康乐宝抗返流尿袋 , 每 星 期 更
痛的程度来选择 , 由弱到强 , 并 告 知 按 阶 梯 用 药 的重 要 性 和 意
换尿袋 1 次 。④指导患者多饮水 , 每 日摄水量 1 5 0 0~ 2 0 0 0 m ] 。
⑤每月更换尿管 1 次, 尿 管 3~ 4小 时 开 放 1 次。 2 . 3 . 3 预 防下 肢 深 静 脉血 栓 形 成 : 深 静 脉 血 栓 形 成 是 指 血液在深静脉不正 常的凝 结 , 好 发于下 肢 , 血流滞 缓 、 血 管 壁 损伤或异物置 人 、 血 液 高 凝 状 态 是 导 致 发 病 的 主 要 因 素 。 据 统 计 住 院 患者 中有 2 . 2 % 并发此 症 , 其中9 4 . 1 % 有 晚 期 后 遗 症, 中老 年 人 手 术 后 深 静 脉 血 栓 形 成 的 总 发 病 率 达 2 8 % 。前
慢性心力衰竭是大 多数心 血管疾 病的最 终归 宿 , 也 是最 主要的死亡原 因… 。国外对慢 性 心力 衰竭 的 防治着 眼 于连
续的 、 系 统 的社 区 服务 , 护 士 已经 成 为 慢 性 心 力 衰 竭 护 理 的核
临床护士参与心力衰竭慢病管理的实践与体会

临床护士参与心力衰竭慢病管理的实践与体会心力衰竭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患者需要长期综合治疗管理。
作为临床护士,我们在心力衰竭患者的日常护理和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实践中,我们深刻认识到护理管理对于患者康复和治疗的重要性,以下是我们的一些实践经验和体会。
一、个体化,以患者为中心对于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管理,我们要始终以患者为中心,进行个体化治疗。
了解患者的病史、生活方式、意愿以及治疗目标,制定适合患者个体的治疗计划。
同时,根据患者病情的不同,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如出现水肿,我们需要进行有效的水钠限制,给予高枕头位休息等。
二、严格监测生命体征和症状变化心力衰竭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症状表现是我们判断患者病情变化的重要指标。
在治疗过程中,我们需要对患者的心率、血压、心电图、体重以及肺部听诊等进行严密监测,及时发现异常变化并及时处理,避免病情加重。
三、合理用药,监控药物不良反应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离不开药物治疗。
我们需要熟练掌握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原则和用药顺序,确保患者按时按量按规律用药。
同时,我们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用药的不良反应,如出现头晕、乏力、恶心等症状,及时通知医生,调整药物剂量。
四、教育患者,关注症状自我管理对于患者来说,病情的管理不仅仅是医院治疗,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管理也非常重要。
我们需要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运动、饮食、水分摄入、心理支持等多方面的教育,帮助患者自我管理病情,提高自我护理能力。
总之,心力衰竭的治疗管理需要临床护士和医疗团队高度配合。
临床护士需要细心耐心、全面综合地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减轻病人的痛苦,为其康复提供有力支持。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体会

状况 , 对其家属也要进 行心 理疏 导 , 嘱咐家 属避 免外 界不 良 刺激带来患者 的病 情加 重情 况 , 让其保 持乐 观积极 的心态 , 配合治 疗 , 增强治疗 的信心 。 2 . 4 饮食护理 患 者在发 病期 间 的饮 食必 须 以清淡 、 高蛋 白及易消化的食 物为 主 , 对 高盐 或罐 头产 品不 能进食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海 产品、 腌制 品都 属于不 能进 食 的范 围。对 于烟 酒嗜好 者 , 应 监督其 戒烟戒酒 , 防止饮食不 正确 给心脏带 来 的压力 。饮食 中要注意增加钾含量 丰 富的水果 、 青菜, 避 免因钾 含量不 足 导致患者四肢无力或腹胀 、 肠 鸣音 减弱等现象 。 2 . 5 休 息与活动指导 患者在患病期 间需要安静 的养 病环 境, 并且房 间的湿度 与温 度要适 宜 。患 者可 以下床 走动 , 但 是不能进行运动量大 的活动 , 以休息为主 。
在治疗 慢性心力 衰竭 患者过程中采取及时有效 的 医疗护理 , 可 以让患者 心理上减 轻压力 , 对 病症整 体上 比较 了解 ,
方便 配合医师治疗 , 提高治愈率 , 降低 了并发症 出现 的概率 , 让患者早 日解除痛苦 , 尽早 康复 , 值得推广和运用 。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护理体会
2 . 2 基 础护理
慢性 心力衰竭患者在治 疗过程 中要 重视 生
监测 , 减少病原菌 的空气传播 。 2 . 8 出院指 导 患 者治疗 后 出院时 , 护 理人 员必须 嘱咐其
及家属让患者注意休息和进行适量 的户外活动 , 不能 卧床不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 : R 4 7 3 . 5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 0 0 1 — 7 5 8 5 ( 2 0 1 4 ) 0 4 — 0 5 2 4 — 0 2 目前 , 心力衰竭 已经成 为了影 响中老年人 生活质量 和生 命 安全 的重要 疾病之一 , 心力衰竭 的发病原 因是 由于各 种继 发性心脏病或是原发 性心脏 病导 致 的心肌 收缩或 是心 脏舒 张功能障碍而引起的心输 出量减少 , 机体各个 系统器 官的新 陈代谢 得不到满 足的一种心脏疾病 。我 院收集 了 2 0 1 0年 l 2 月 一2 0 1 3年 3月治疗的 1 0 0例慢性心力衰竭 的患者 , 通过对 患者的心理疏导 以及全面护理 , 在增 强其舒适 的同时减缓 了 疾病的发展 , 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现报道如下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体会

【 词 】 性心力衰竭 ; 关键 慢 护理 ; 体会
心力 衰竭 是 由各种原 发性或继发 性 心脏病 引起 心肌 收缩 和 ( ) 或 舒张 功能 注意观察患者有无 乏力 、 腹胀 、 鸣音 减弱等低 钾血症 的表现 , 肠 饮食 可适 当增加 障碍导致 心输 出量减少 , 不能满 足机体各 系统器 官代谢 需要 的一种疾 病 , 目前 , 些 含钾丰 富的食 物 , 如香蕉 、 菠菜 等, 发生低血钾 时可遵医 嘱补充钾盐 l 。无 4 』 心力衰竭 已成 为影响我 国甚至全球 中老 年人 生活质 量 , 胁其 生命安 全的 重要 特殊 情况下 , 威 利尿剂在 白天使 用 , 夜晚使用患者夜尿增 多影 响睡眠。 避免 疾 病之一 … 。 由于心力 衰竭是各种心 脏疾 病 的终末 阶段 , 因此 , 如何 采取有 效 262 使用 洋地黄制剂 : .. 掌握用药注 意事项 遵医嘱规 范合理 用药 , 药期 用 的护理措施减 缓疾病发展 , 患者生 活质量 , 十分必 要 的。我科 于 21 提高 是 00年 间观察 有无心律失 常 、 胃肠道反应及神经 系统 症状等洋 地黄毒 性反应 的发生 , 1 月至 21 00年 1 月 对收治的 8 2 5例慢性心力 衰竭患 者通过 精心 全面护 理 , 取得 同时 , 严密 监测生命体 征的变化 。当脉 搏在 6 0 ̄/ i mn以下 或节律不 齐时 应及 了 良好 的效果 , 现报 道如下 : 时通 知医生并暂停用 药 J 。 1 一般 资料 2 6 3 输液输血 : 日晨起测量 体重 , 格记 录出入 量 , E补 液应 量出 . . 每 严 每 l 本组 8 5例慢性心力 衰竭患者 , 中男 5 , 3 , 其 8例 女 0例 年龄 5 7 3— 8岁 , 平均 为人 , 不宜过 多 , 以免加 重心脏负担 , 成人 每 日补 液量 7 0 ~ 10 m , 宜超 5 00 L 不 6.± . ; 58 69岁 原发病 : 冠状动 脉 粥样 硬化 性 心脏病 ( 冠心 病 )5例 , 2 高血 压 2 过 10 m , 0 50 L 每次输血应控 制在 30 m 0 L以下 ; 液速度控制在 1 —2 牙 i 输 5 5* /m n 例, 肺源性 心脏病 l , 8例 风湿性 心脏病 l , 5例 心肌肥 厚性 心脏 病 3例 , 其他 原 为宜 , 免输液过快 引发肺 水肿的发生 避 因 4例。 2 7 防止感染 : . 感染尤其是上 呼吸道感 染是 引起 心力衰竭 加重 的重要 且 2 护理 较为 常见的一种诱 因, 在患者 住 院期间 的各项 护理操 作 中, 别是 在更 换衣 物 特 2 1 观 察病情 : . 主动与患 者进行沟通交 流, 了解 患者 主诉症状如有 无头晕 、 及被子 时 , 注意保暖 , 应 在秋冬季 , 避免受 凉。定期对 病房空 气进行 消毒并 进 应 失 眠及气促等 , 严密监 测患者 生命体 征及 血氧 饱和 度 的变化 , 同时 观察 患者 有 行微生 物监测 , 减少病原菌 的空气传 播。 无发 绀 、 呼吸困难等缺 氧症状及有无 尿少 、 身体低垂部位水 肿等 L , 于异 常患 2对 28 出 院指 导 : 出院后 , 劳逸 结合 , . 患者 应 注意休 息 , 日晨 可适 当进行 户 每 外运动 , 避免过 度劳累 ; 理饮食 , 合 每餐 不宜过饱 , 养成 良好 的生活 习惯 , 避免 去 者应 及时通知 医生进行处理 。 人多拥挤 的分共场所 。遵 医嘱时 服药 , 可随 意增 减, 不 定期 复查 , 出现 头晕 、 若 22 基 础护理 : . 22 1 大便护理 : .. 嘱患者产 后定时排便 的习惯 , 大便通畅 , 保持 排便勿太 用 心慌及胸 闷等症状时应 及时到医院就诊 。
心力衰竭病人的护理体会

心力衰竭病人的护理体会心力衰竭是指在静脉回流正常的情况下,由于心排血量绝对或相对不足,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求,而产生的一种临床病理综合征。
也可以说是由于心室功能失常及病理重构而导致的渐进性综合征。
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脏负荷过重,心肌病损及收缩力减弱,都可导致心力衰竭,临床上以肺循环或体循环淤血和组织灌注不足为主要特征,常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最终结局。
笔者将在2000~2006年对236例心力衰竭病人的临床护理中深刻体会到做好护理工作对治疗心力衰竭整个过程中尤为重要,现总结几点护理体会如下。
1 做好护理评估1.1 心力衰竭的评估临床上具备以下2个主要条件或1个主要条件和2个次要条件时可判断患者有心力衰竭。
①主要条件:颈静脉怒张、肺部罗音、心脏扩大、急性肺水肿、奔马律、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或端坐呼吸、静脉压上升超过12mmHg(1.6kpa),循环时间>25s,肝颈静脉反流阳性。
②次要条件:踝部水肿、夜间咳嗽、劳累性呼吸困难、淤血性肝肿大、胸腔积液、潮气量减少到最大量的1/3、心率大于120次/min的心动过速。
1.2 诱因评估身体或精神过度疲劳,急性感染,特别是呼吸道感染、钠盐过多、输液过多或输液速度过快,心律失常,特别是心房颤动和各种快速心律失常、饮食不当、用力排便、强心、利尿药物不足或过量;心脏负荷加重,如妊娠、分娩等。
2 护理2.1 体位选择协助病人采取有利于呼吸的卧位,如高枕卧位、半坐位、端坐卧位、坐位、双下肢下垂,以减少回心血量。
2.2 氧气疗法根据病人缺氧程度给氧。
一般缺氧每分钟1~2L,中度缺氧每分钟3~4L,重度缺氧及肺水肿每分钟吸氧4~6L。
肺水肿病人可用20~30%酒精湿化氧气吸入。
2.3 呼吸道护理为病人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保持病房空气新鲜,定时通风换气。
按时帮助病人翻身叩背,利于痰液的排出,保持呼吸道通畅。
教会病人正确咳嗽与排痰的方法:尽量坐直,缓慢地深呼吸。
屏气3~5秒,用力将痰咳出,连续2次短而有力地咳嗽。
浅谈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的护理体会

[ 5 ] 王梓宁 , 佟琳 , 唐丹丽等. 基于 C B M 的 中医药治疗高血压文献计量 分析[ J ] . 中国 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 0 1 4, ( 2 ) : 1 2 5— 1 2 8 .
浅 谈 老 年 慢 性 心 力 衰 竭 病 人 的 护 理 体 会
邓 艳
( 四川省成都 市第五人 民医院 四川 成都 6 1 1 1 3 0 )
1 . 2方 法
表2 两组患者特色护理干预满意度对 比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方法 , 氨氯地平 5 m g , 3 次/ d , 采用结沙坦 氨氯地平片 , 3 次/ d , 给予 患者心理 护理 、 饮食指导并对患者血压进行定时测量。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清热安神 、 平 肝潜 阳特色护 理。中药足浴 : 根据 医 嘱采用天麻钩藤进行足浴治 疗 , 处方为 : 1 0 g 天麻 、 2 0 g 钩藤、 2 0 g菊花 、 1 5 g 桑 叶、 1 0 g生 牡仲。将药液加热到 4 2 ℃浸泡双足, 每次浸 泡时 间为 3 0 a r i n左右 , 随后对 患者 足跟、 足 背、 脚掌 , 小腿前后足 _ 二里穴 、 涌 泉穴 等穴位进行按 摩 , 每次 2 0 a r i n 。足 浴后使患 者平 卧 l h , 做好记 录。患者在 足浴 前做好对 患者的心理护理 : 为患者详 细解释足浴 的方法和作 用, 同时可 为患者介绍成功 治愈 的病 例以增强 患者对 治疗的信 心 , 主动与 患者交谈 , 满 足患者合理的心理需求 , 使 患者积极配合 治疗 。 1 . 3 疗效判定 根据《 中药新药治疗高血压指导原则》 中相关标准 , 将其分为显效 : 患者 临床症状得 到改善 , 舒 张压下 降 l O m m H g 以上 , 体征 和症状 改善。有 效: 患者临床症 状和体 征得 到 明显好转 , 舒 张压下降不及 l O m m H g , 但 已到 正常范 围 , 收缩 压下降 3 0 m m H g以 上。无 效: 患者 的临床症状 、 体征等均未得到改善 , 甚至 出现加 重情况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舒适护理体会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舒适护理体会王春玲【期刊名称】《中国卫生标准管理》【年(卷),期】2015(000)009【摘要】Objective To explore comfortable nursing approach and its efficacy in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Methods Select 61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who are received in hospital from April 2013 to July 2014 and separate them at random;34 patients in study group are given comfortable nursing; while 27 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are given conventional treatment and then compare treatment efficacy of patients in these two groups. Results Rate of patients’satisfaction with treatment in study group is up to 97.06%;while rate ofpatients’satisfaction with treatment in control group is up to85.19%;there is a differential between these two groups,and such a differential has statistic value(P<0.05). Conclusion Comfortable nursing isof efficacy in treatment of chronic heart failure,which is quite worthwhile to be promoted and applied clinical y.%目的:探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舒适护理的措施和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体会王建英
发表时间:2015-02-04T14:10:26.147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27期供稿作者:王建英
[导读]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血管疾病发展的最后阶段,是大多数器质性心脏疾病进展的最终结局,是老年人的一大健康“杀手”。
王建英
(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中医院江苏连云港 222300)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7-0294-02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血管疾病发展的最后阶段,是大多数器质性心脏疾病进展的最终结局,是老年人的一大健康“杀手”。
我国目前有心衰患者360万,心力衰竭正在成为中国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在我国,其住院率占同期心血管病的20%,死亡率达40%[1]。
对于已经发生的慢性心力衰竭,虽然可以进行有效的对症治疗,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且有些患者尚可以进行病因治疗,但因心肌重构等因素,多数患者的
心功能将持续减低,心力衰竭反复发作,对患者本人、家庭及社会造成较大影响。
对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除积极的治疗外,在住院期间对患者加强护理,寻找影响预后的因素,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对控制病情十分重要。
我院2010-2014共收治慢性心力衰竭患者32例,均采取了一些有效的针对性的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院内科2010年1月至2014年4月共收治3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男20例,女12例,年龄46-74岁,平均64.2岁。
其中冠心病16例,高血压性心脏病8例,心肌病2例,风湿性心脏病6例。
经治疗及护理,病情缓解29例,自动出院2例,死亡1例。
2 护理
2.1 一般护理
2.1.1 饮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由于胃肠道瘀血,往往出现胃肠功能紊乱、消化功能差、食欲不振。
应予低盐、低脂、易消化、富含优质蛋白和维生素B族、C族食物,并少食多餐,避免生硬、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另外避免进食产气食物,以减轻肠胀气,防止加重患者的病情。
2.2.2 休息与活动应根据患者病情轻重,合理安排休息和活动量。
活动以不出现呼吸困难、胸闷、疲劳或其他不适症状为限度。
对有严重心衰、心律失常和晕厥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
经治疗心衰症状缓解后可轻微活动,先床上活动.再床边站立,后室内行走。
长期卧床病人应定时翻身拍背,保持床单干燥平整,预防褥疮的发生。
2.2 心力衰竭的护理对于左心衰竭以呼吸困难为主要表现的病人,应协助病人取半坐卧位,以利减轻肺瘀血,缓解呼吸困难;以组织水肿为主的病人,应避免下肢长时间下垂和固定姿势卧位,间歇性抬高下肢,侧卧位、半卧位、半坐卧位交替进行;心衰症状明显、严重心律失常、反复头晕甚至晕厥的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避免一切加重心脏负担的因素,如用力排便等。
2.3 心律失常的护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可发生多种心律失常,加强监护及早发现恶性心律失常并及时处理可减少猝死率。
我们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心电、血压监护,做到随时观察心律、心率、血压变化,当发现异常时及时通知医生,根据医嘱给予相应处理。
并随时准备好除颤仪、临时心脏起搏器等,一旦发现室速、室颤、心跳骤停等可以及时抢救。
2.4 用药护理(1)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较常应用洋地黄类药物,因洋地黄治疗“安全窗”较窄,易导致中毒,因此要加强对药物反应的观察,一旦出现恶心、呕吐、心律失常等需立即通知医生;(2)病人应用利尿剂治疗要准确记录病人的液体出入量及体重,并注意复查电解质等,防止出现电解质紊乱;(3)静脉给药时,应控制输液总量及滴注速度,避免造成血容量过多而诱发或加重心衰。
2.5 心理护理慢性心力衰竭病程长,病情反复发作、加重,预后差,且因反复住院治疗,医疗费用较大,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患者常产生忧虑、挫折、抑郁、愤怒及消极情绪,对治疗感到悲观失望,导致心肌耗氧量增加,加重病情。
研究显示,NYHA心功能分级心功能与焦虑、抑郁的程度密切相关[2],影响着心力衰竭患者的生活质量[3]。
因此,护士应多与患者沟通,加强有关疾病和治疗知识的教育,在护理中应多关心、体贴,给予鼓励和安慰,帮助其消除悲观情绪,增加治疗信心,鼓励患者配合医护人员进行积极地治疗。
同时教育家属提供情感支持,给予理解和关照。
2.5 其它方面的护理
2.5.1 呼吸系统护理资料表明,心力衰竭诱发因素大多数为感染,主要是肺炎或支气管炎。
因此预防呼吸道感染,对减少患者的心衰发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十分重要。
首先要保持呼吸道畅通,鼓励患者主动咳嗽,排痰困难者通过变换体位、叩背和雾化吸入等,促使痰液排出。
无力咳嗽需要吸痰时,吸痰前后需充分吸氧(可用带氧气的简易呼吸器给予过度通气1~2min)。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多需吸氧,氧气吸入时氧流量一般控制在2~4L/min,最好通过监测血氧饱和度来调节给氧量,改善缺氧状态。
同时,需积极治疗呼吸道疾患,防止肺部感染。
加强对吸痰管、氧气导管、湿化瓶、雾化吸入器、呼吸机部件的消毒工作,防止医源性感染。
2.5.2 泌尿系统护理及时正确采集尿液标本,严密准确地观察各项肾功能指标,避免应用肾毒性大的药物。
如需导尿,应严格无菌操作,操作轻柔,避免尿道粘膜受损,防止泌尿系感染。
如有肾衰征象时,及时通知医生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2.5.3 神经系统护理在应用利尿剂尤其是强效利尿剂如速尿等减轻心脏负荷及消除水肿治疗时,注意观察患者精神、神志状况,如有精神恍惚、神志不清时及时通知医生,尽早纠正脑缺血状态,改善脑功能。
3 小结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不仅仅是使用药物控制症状,护理人员精心、细致的护理在患者的康复过程中也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对疾病的发展及预后有着较大的影响。
通过全方位的护理,不但可以有效缓解症状,还能够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对于患者的长期预后有较大意义。
护理人员要加强业务学习,具备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与娴熟的操作技能,并饱含爱心和同情心,才能在护理工作中得心应手,适应现代护理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载闺柱.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治疗建议[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2,30(1):7.
[2]王海鱼,王传家,李复雄,等.充血性心力衰竭与心理评估关系[J].实用医技杂志,2005,12(3): 666-667.
[3]吕蓉,孙路路.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与心理状态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学报, 2011,18(1B):71-73.。